我心中的李白相關作文20篇

我心中的李白 篇1

高二作文 ,928字

我心中的你,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悲壯豪情;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曠達胸襟,亦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遊子情懷。

你便是詩壇裡的文曲星,我心中的謫仙人。有了你,我便有了一個思想的精神家園。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這是怎樣的狂人,又是有怎樣的一身傲骨呢?你沒有杜甫那樣悲天憫人的情懷,沒有岑參那樣的戍疆邊塞的驪歌,更沒有陶潛那樣的歸隱桃園的志趣。但你就是心中的唯一,我愛你的逍遙不羈,愛你的不拘一世,更愛你那飄逸俊麗的詩賦。

余光中說過,“酒入愁腸,七分釀作月光,餘下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這是對李白的高度讚美,更是對你的真實寫照。仕途不平的李白,詩竟成了你的理想家園,而千年之後你便成了我的精神家園。穿越時空的界限,我彷彿聽見詩人的心聲:那一字一璣,彷彿顫抖思想的脈搏;那一句一聯,彷彿流淌時代的血淚;那一首一篇,便似一罈半開半醉的美酒,誘惑著我走進你的世界。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每當我品讀此句詩時,總想起那寒霜並非凝結在地上,而是一種鄉愁滲著冰冷的月光,闖入了這位遊子的心扉。於是李白,你不禁潸然神傷,又望見潺潺的溪水,不免感嘆:“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是呀!那祖國的大好河山,自然的風花雪月無一不挑逗著你這位多情詩人的心絃。

走在這條心靈之路上,我讀出李白崎嶇坎坷的一生。但也正是你在仕途上的慼慼小路才成就詩歌上的坦途大道。李白嚮往隱士,崇拜俠士,信奉道士,但你更渴望成為名士。天寶三年,唐玄宗給了你一個脫離苦海的機會,誰料寫下的《清平賦》三首使你在陰溝裡翻了船。賜金放還擊碎了美好的幻想,給你的仕途勾上沉重的句號。那是絕望,那是無奈!因為李白不明白詩人永遠是幻想家,生活在精神世界裡,而絕非是政治家伴在君王左右。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一曲將進酒,李白從醉夢中找到了出路,唱出了時代的心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首《夢遊天姥吟留別》詩人更吟出了嚮往的自由,不屈卑微的人格魅力。

李白,酒中之仙,詩中之聖,我心中的你!你書寫的不朽的篇章,衝擊著我的心岸;你隨手一筆成為詩歌中的頂峰,帶我去攀登;你更舉起了盛唐詩的光輝火炬,照亮了我的精神家園!

我心中的李白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485字

茫茫然間,我彷彿望見遠處有一位白衣飄飄,左手執劍,右手端酒的豪客,我一怔,這不是李白麼?恍惚著,我好似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呀!”我跌落在一片竹林裡,皎潔的月光映著遠處那位狂放不羈的人,此刻,他微蹙眉頭,不禁長嘆一聲:“唉—”哦,我知道了,李白是在嘆息仕途不順,無法為國效勞,瞧,他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這絕佳的詩篇,正在李白揮毫潑墨中翩翩誕生;時間往回倒退一兩年,李白雄心勃勃地推門而去,留下了一行爽朗的笑聲,千古佳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我感到了李白的豪情壯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的樂觀豁達蘊藏其中;“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道出了他對李邕不公的態度而憤憤不平;“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則是他在遊歷大好河山中的感嘆與讚美;“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飽含著深深的關切;“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抒發了憂愁與苦悶……

有人這樣評價李白:“中國詩歌史上沒有了李白,中國詩歌就少了一半的魅力”,李白,那個唐詩界最偉大的人,李白,那個具有獨特魅力的人,李白,我們永遠的詩仙。

我心中的李白 篇3

國二作文 ,817字

唐朝不乏出類拔萃的詩人,我卻獨鍾於你—謫仙人李白。鍾情於你不拘一格、別具匠心的詩篇,鍾情於你豪邁灑脫、自由奔放的性情。我心中的你,絕不止於課本上對你寥寥數言介紹的形象,而是另一番模樣。

一首詩

我會背誦的第一首詩,便是你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讓兒時的我百讀不厭。正是這首詩,讓我認識了你。

後來,我又逐漸學習了你更多的詩篇。“筆落驚天地,詩成泣鬼神。”連詩聖杜甫都對你有如此高的評價,我又怎能不為你折服?

一斗酒

你也愛酒,併為此揮毫了不少筆墨。“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杯莫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一首《將進酒》,正是酒醉微醺時所作,“天生我材必有用”更是成為了千古傳誦的名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同為酒後所作,《月下獨酌》卻寫出了另一種意境。也許飲酒後,你詩興大發,才讓你得以寫出如此精美絕倫的詩句。

一曲長歌

與你相處的時光,永遠那麼美好。你帶我遊遍大好河山,賞盡人間百態。你讓我欣賞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的險峻蜀道。你讓我看到了“雲想衣裳花想容”的楊貴妃,看到了“深坐顰蛾眉”的美人。讀你的詩歌,我彷彿穿越了時空。儘管歲月悠悠,也衝不淡墨痕。

一劍天涯

你是詩仙,亦是劍仙。你既在文壇上才華橫溢,也是一個俠肝義膽的行者。“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一首《俠客行》,充分的表現出你對俠客的傾慕與對遊行江湖的嚮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厭惡權貴的你,在官場上道出了你內心的感慨。遊行江湖的你,才是真正的青蓮劍仙。

“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就是我心中的你,卓爾不凡、桀驁不馴、俠肝義膽的李白!我讀著詩,細品那一千三百多年前,你那段略有遺憾的人生。

我心中的李白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483字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都要接觸的就是詩歌。

還記得學的第一首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從那時起,我就初識了李白這位名垂青史的詩人。

李白,才華橫溢,有人說,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在我印象中,李白就是一位桀驁不馴卻又才華橫溢的人。

說他才華橫溢,難道不是嗎?李白一生寫下兩千多首詩,這難道不足以說明他知識淵博嗎?杜甫不知道寫了多少首詩讚美他,他的詩直到現在也還被人們歌頌著。不過李白老哥也毫不謙虛,寫下了“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詩,感覺這句詩頗有點“若努力有用的話,要天才幹什麼?”的味道。不過把這句話放在李白身上也確實如此。

除了才華橫溢,李白的特點還有桀驁不馴。與其說是桀驁不馴,倒不如說是灑脫。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而且他本來就很“野”。唐玄宗請李白來當官,李白其實只是想嚐嚐鮮。不久,他果然按耐不住了。規章嚴明的朝野就如同一個龐大的囚籠困住了李白。所以李白就不幹了,辭官!他更喜歡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們一起遊山玩水,飲酒作詩。這應該就是為什麼後人稱他為“謫仙人”的原因吧!就像他詩中所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我印象中的李白是多麼灑脫,多麼才華橫溢。

我心中的李白 篇5

國一作文 ,588字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小時候,嘴裡經常吟誦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時的我年幼不解深意,慢慢地,書上那個宋體的“李白”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也瞭解到更多關於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等優美的詩句。在詩中,我好像看到李白站在那“三千尺”的瀑布前,觀賞著大自然美麗且壯觀的風景,似乎看到他在夜間望著天上的明月,那無邊的夜空高掛著的月亮,寄託了李白對友人的思念。一個飄逸絕塵的青蓮居士時常在我夢縈。

李白的詩很多,每一首都值得去細細品味。我最愛他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也只有李白能把黃河之水寫上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只有李白才配這般狂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只有李白,有這盛唐氣象鑄就的滿滿自信。我並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如此喜愛這首詩。或許,是這首詩將李白的樂觀、李白的不羈穿越千年傳送與我,產生心音的共鳴。

希望有一天,我能夢迴大唐,看到李白還是一位翩翩少年,看到他仰天長嘯“我輩豈是蓬蒿人”;看到他一襲白衣,舉杯邀月,“對影成三人”;看他遇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時光帶走了李白,卻帶不走他的詩句。時光帶走了我的歲月,卻帶不走我對李白的崇拜。

我心中的李白的作文 篇6

寫人作文 ,485字

李白,無疑是我國古代最富於浪漫氣質的大詩人,被稱為“詩仙”。他的詩作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誇張!極度的誇張!以超乎尋常的想象力,噴薄而出,震古爍今,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名詩佳句。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遙望瀑布,凌空而出,噴湧飛瀉,畫面之壯闊、氣勢之恢弘,讓人歎為觀止!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試問誰的白髮能有三千丈?李白卻脫口而出,誇張得有點不近情理。然而,“緣愁似個長”一句便道出箇中緣由,愁緒綿延不絕,就像三千丈的白髮一樣長啊。將無形的“愁”化為有形的“白髮”,這驚世駭俗的白髮,世間少有。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人在樓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了,這樓得多高啊!天馬行空的想象,詩人寥寥數筆,便把一個“高”字寫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李白那些誇張而浪漫奔放的詩句,宛如澄澈明淨的天空中一抹絢麗的彩虹,彷彿觸手可及卻又遠在天邊,熠熠生輝。

我心中的李白 篇7

寫人作文 ,838字

回望漫漫的歷史長河,那裡曾誕生過多少英雄豪傑。其中,不乏文學集大成者,也不缺少聖君賢臣,愛國愛民者更是數不勝數。然而,我心中,卻只崇敬一個人,他就是,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站在文壇令人仰望的頂峰的存在,為後人留下了許多風流壯美的詩篇,被譽為“詩仙”。在古代,他是眾學者眼中遙不可及的存在,是詩壇上登峰造極被人瞻仰的存在,他,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能與他比肩的,唯有杜甫一人;在現代,他的詩仍舊被我們學習,他仍舊是眾多人崇拜的物件,也是努力的目標,包括我。我,很崇敬他!

他,有“醉酒詩百篇”的美譽。他,往往是一個人,一壺酒,一支筆,一片景,就寫下了流芳千古的詩篇。在廬山下,他大灌一口酒,就寫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他喝一口酒,寫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壯美詩篇;在月下,一個人獨自喝酒賞月,或許他真的醉了,就寫下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朦朧臆想。他,醉於酒中;我,醉在詩中。因為詩,我,很崇敬他!

他,號青蓮居士,果真似蓮花清清白白,一塵不染。雖生於盛世,卻不醉於繁華,墮於金錢。在宮中,楊貴妃為他研墨,高力士為他脫靴,何等榮耀!楊貴妃,寵妃;高力士,寵臣。可見,唐玄宗有多賞識他的才華。可是,因為唐玄宗只是欣賞他的才華,卻不給他官職,他只是有名無實的大學士而已。難以置信,連一個宮廷中的馭手都敢對他指手畫腳。他感受到官場的黑暗,對朝廷充滿失望。因此,他辭了官,雲遊四方,敞開胸懷,風流豪放,一心只與人民、山水為伴。從此,放蕩不羈,獨步天下。悠哉,遊哉!我,更加崇敬他了!

除此以外,李白還是一個憂國憂民,批判官府黑暗,講究禮儀,重視朋友的人,他的眾多優良品質流芳後世。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一生,李白不愧心於何。他,在青史上留名,在詩壇留下足跡,他的名字已銘刻在後人心中。我,很崇敬他!

我心中的李白 篇8

國一作文 ,722字

李白,盛唐的偉大詩人,他的詩在思想內容及藝術表現方法上,都有獨特的創造,在過去許多詩人的基礎上開闢了新的道路、新的境界。李白才氣奔放,提起筆就用各種形象思維來表達他的豪邁、憂鬱、苦悶、憤慨的情緒,而以遊仙和飲酒作為自己的外衣。李白的詩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但是挾泥沙以俱下,我們絕不要以泥沙來代表李白。

剛開始喜歡李白,是因為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給予我無窮的精神力量,還有“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每次讀到這句,都有悲愴之感徒然襲來,似乎千百年前青蓮居士的杯中酒,都化作天涯盡頭泠泠霜雪,敲打世人淺愁的無眠。“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那是怎樣無人理解的孤獨,還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無花馬,千金來,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里愁”,讓千百年後的人讀來都為之莞爾。李白雖然浪跡天涯,卻仍然懷著自由瀟灑的精神,他超然世外,獨愛美酒,“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先”。正因有了這份豁達,李白才能塑造出那麼多經典的浪漫主義詩篇,也在唐詩領域上取得極高成就。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李白追月逆江河,包黑斬龍順民心。豪氣壓群雄,能使力士脫靴,貴妃捧硯;仙才媲眾美,不讓參軍俊逸,開府清新。我輩此中惟飲酒,先生在上莫題詩,酒入愁腸,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首詩出自《尋李白》,余光中先生可謂是李白的忠實粉絲了。

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卻是李白的霜雪!

我心中的李白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2507字

【我心中的李白】

王悅琪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盛唐浪漫主義代表詩人,被譽為詩仙,與被譽為詩聖的杜甫合稱大李杜。

李白的劍術達到“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李白在闖蕩江湖時寫下俠客行這首詩,體現出李白俠肝義膽的性格。李白是無酒不成詩。李白有詩仙的美譽。李白在宮廷做過官,但他讓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研墨,因此得罪楊貴妃和高力士。皇上看李白在宮廷不消停,於是給了李白一筆錢讓他遊遍大江南北。李白在遊玩時期寫了許多詩。再後李白病死,但人們為了紀念李白,便說李白因喜歡月亮捉月而死。

杜甫對他的詩評價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余光中對他的評價是:“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在我心中,李白是才華橫溢的大詩人。

【我心中的李白】

肖瑤

推開盛唐的那金碧輝煌的大門,首先看到的便是他一襲白衣,腰間一柄寒光四射的寶劍,手持杯酒,抬眼望著天空那皎潔的明月,口中還輕輕的吟唱著,我走向他,歌聲越來越清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靠近他,面容越來越熟悉,指尖剛觸碰到他的衣角的一剎那,便猶童話一般。我來到了他的故鄉——四川青蓮的一條溪邊,遇見了兒時他,小溪旁的他,一臉天真的問坐在他身旁的老奶奶“奶奶你在幹什麼啊?”“哦,我在磨鐵針,想把它磨成繡花針。”“這麼粗的鐵杵怎麼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有什麼辦不到的呢?”大家看了上面一段,應該猜出來了吧,他就是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最璀璨的一顆星,一代詩仙——李白。

他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以劍行走天下,遊覽各地名山大川,足跡遍佈大江南北,詩名傳遍天下。你可記得:飛流直下三千里,疑是銀河落九天。你可記得: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些都是他在遊山玩水寫下的壯麗詩篇。

盛唐國力強盛,世人多渴望建功立業,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被玉真公主和賀知章交口稱讚,向皇帝舉薦,皇帝召見李白進宮,詢問當世事務,李白對答如流,皇帝大為讚賞。賜李白七寶龍床,還為他親手調羹,入任翰林。無奈李白豪邁不羈,高傲脫俗,曾令楊貴妃研磨,高力士脫鞋,被賜金放還。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八年之後,他寫下了《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開頭就是滾滾黃河浩浩蕩奔湧而來的畫卷,讓人眼界開闊,彷彿置身於洶湧奔騰的黃河岸邊。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詩人將情轉移到一個悲字來,想想當時的貧民百姓,吃不飽飯,睡不好覺,民不聊生,卻又無可奈何,“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何等的大氣,自信,只要給我機會,必將大展巨集圖,為民謀福。可現實總是殘酷的,罷!罷!罷!只有酒能化解世上所有愁苦。可為“但願長醉不復醒”只有醉了,才能拋開世間的悲愁苦悶,才能,“與爾同銷萬古愁”不愧為李白,不愧為詩仙才能寫出如此大氣磅礴的詩!

李白是一顆耀眼的星。余光中曾這樣評價他“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嘯成了劍氣,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我眼中的李白不肯刻意討好權貴,真似詩中所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我眼中的李白自信豁達,有詩為證,“長江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個詩仙酒仙劍仙,合為一體的一個仙。

【我心中的李白】

邵紫涵

提起“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余光中爺爺說的這句話,我就想起了唐代詩人——李白。李白的詩句有很多流傳至今的,讀起來朗朗上口,他盛唐浪漫主義代表詩人。被譽為“詩仙”與被譽為“詩聖”的杜甫並稱為“李杜”。他的詩寫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李白青少年時期非常不喜歡學習,一天,李白有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看看,西望望,不知不覺就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便歡快的走來走去,走著走著,看到了一個破茅屋,茅屋的門口坐著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奶奶,正在磨一根又粗又重的鐵杵。這時,李白疑惑不解的上去問老奶奶:“老奶奶,你在做什麼?”老奶奶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說:“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李白又問:“是補衣服的繡花針嗎?”老奶奶說:“當然!”李白問:“可是,鐵杵那麼粗,什麼時候才能磨成繡花針呢?”老奶奶說:“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就可以磨成。”李白聽了老奶奶這番話,李白很愧疚。回去之後再也沒有逃過學。在李白中年時期發生了一件非同尋常的事,由於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讚,李白被皇上召見進宮,皇上以七寶龍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皇上詢問當世事務,李白對答如流,皇上大為讚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什麼樂,陪詩皇上左右。在這不久之後,一個夜裡李白在河邊喝醉了酒,這時皇上讓李白到皇宮一次,為他作詩,這時李白已喝的爛醉如泥,衣冠不整的來到皇上身邊,還時不時地自什麼幾句,真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還把楊貴妃叫研墨,高立士脫靴,得罪了兩位,所以被流放邊疆。李白不禁吟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已是蓬蒿人。”

通過上面我對李白的描寫,我認為李白的詩真是“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我心中的李鴻章 篇10

高三作文 ,763字

作為清末重臣,中興元老,中國工業革命當之無愧的先驅—李鴻章。甲午戰爭後,窮兵黷武的明治維新成了文明的代表,而你推動的以民生為本的洋務運動反而被國人貶為“維護腐朽制度的嘗試”,不知道那時你的心情如何。

封建王朝日趨末落,中國早已脫離世界發展的軌道,獨自做著離心運動。多少靈魂在無奈中麻木,而你號召先進的知識分子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面對動盪不堪的政局,你完全可以逃之夭夭,亦或以死明志,得一精忠愛國的芳名,但你沒有,是說你太天真還是太蠢,偏偏要在兵荒馬亂的時局中“逞強”。

也許你知道,死亡對於一個落後的民族而言無濟於事,撥開民族的陰霾才是重要之事。於是你操練海軍,建立北洋艦隊,用微弱的力量與外敵抗爭,開啟中國軍事現代化程序。上天並不憐憫你,甲午戰爭成了你的滑鐵盧,讓你聲音狼藉。不久後,朝廷需要你了,任你為“議和全權大使”,赴日商定協議。難道你不知道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會讓你成為百姓的“公敵”嗎?你的付出最終換來的是滿天唾沫,聲聲刺耳的“賣國賊”、“亡國奴”將你罵得無處遁形。其實當時的晚清如同一間“破屋”,而你就是那裱糊匠,東補西貼,既不能將破屋推倒重建,也不能將其修好,最後那殘局還是需要你來收拾。問問歷史,過客匆匆,多少人懂你?

梁啟超評價你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之遇……一言蔽之,則以李鴻章為中國獨一無二之代表人也!”美國總統格蘭特稱你為當時世界上四大偉人之首。我不瞭解你的過去,不敢隨意評價你,但我知道議和主意起於慈禧,割地賠款也經朝廷同意……最後你卻要承擔如此深重的責任。

真的,太多的無奈讓你成為眾矢之的,太多的傷痕讓你體無完膚,撥開歷史的迷霧,依舊可見你錚錚的愛國忠魂。是功是過?是對是錯?或褒或貶?或悲或喜?這一切早已化作縷縷青煙,可歷史的那片星空卻因你變得糾結、美麗。

我心中的李錦記作文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5字

李錦記,大家應該都聽過不少吧!它不但生產蠔油、豉油、甜酸醬等調味料,它還推出了許多保健品,深受廣大市民喜愛,許多人都對它讚不絕口。

我就是李錦記的小粉絲,它的產品XO醬可是我的最愛,無論下面條、吃白粥、吃飯,我都喜歡它;還有豉油,外婆幾乎餐餐都離不開它;還有無限極產品,我媽媽喜歡得不得了…可以說,我們全家都喜歡它!

正因為對李錦記的喜歡,我們一家人對這個品牌都非常熟悉!講起李錦記,它有著輝煌的歷史。1888年,李錦記創始人李錦裳先生生於廣東南水,他發明蠔油並建立李錦記,開始了製造調味醬的事業。1920年李氏家族的第二代成員李兆南先生致力改進。進入21世紀後,李錦記被評為“千禧年香港十大企業”,更被譽為是“品牌及商譽歷史不衰企業”,進一步確定了李錦記的國際市場地位。

為什麼李錦記可以經久不衰?是因為有人在背後默默幫助它們?不是的!“思利及人”是李錦記的座右銘,“務實、誠實和永遠創業”是李錦記貫徹和堅守的經營理念,在李錦記的字典裡,沒有守業二字,只有永遠創業。秉承這個宗旨,李錦記堅持以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為第一使命,成功地傳承與發展了120多年。

李錦記的標誌看似簡單,一個由小變大的拱形,卻意義重大,正像李錦記百年發展歷程。由小店鋪開始,不斷開拓、不斷創新、不斷創造完美,最終成為現在名揚國際的大企業。它的精神讓我們知道,每一件事都要做到最好,哪怕是一個件小事,我想:如果我也做到了這一點,今後一定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我心中的李錦記作文1000字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945字

味道最能喚起人腦海裡的溫暖回憶,而李錦記醬油的味道是從兒時伴我長大的,回味起來,它既是香甜美味,更是飽含濃濃愛的味道。

四五歲的時候,我最愛在灶旁看著奶奶燒菜。奶奶是做菜高手,做出來的菜可謂色香味俱全,惹得我站在一旁,活像一隻“小饞貓”似的,總要頑皮地用手捏起一點放在嘴裡,那香味真叫絕的!有一回,我看著奶奶灶臺上擺著的醬油,初會認字的我,大聲地讀出醬油瓶上“李錦記”三個字,忙指著問奶奶:“奶奶,你一直用這醬油,這是最好吃的醬油嗎?”奶奶邊給我這個饞嘴貓擦嘴,邊樂著告訴我:“李錦記是一個百年企業,已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醬料王國,它是從一家生產蠔油和蝦醬的小作坊發展成為跨國企業。李錦記醬油使用我國傳統工藝,用原粒黃豆經過3至6個月的發酵而成,成品醬油顏色紅潤、有光澤,味鮮美。不然,做出來的菜怎麼會這麼好吃呢?”我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舔了舔嘴上餘留的鮮味,記住了那是叫李錦記的醬油。

漸漸長大,讓我更深刻記住李錦記醬油味道的,那就是刺激我味蕾的“醬油肉”。每年的北風天氣,我們家的陽臺可真“熱鬧”:一排排掛著的新晒“醬油肉”活像許多直挺挺的戰士。有的放在籃子裡,有的掛在衣架上。走進陽臺,就聞到了一股香香的醬油味,特別濃。醬油肉都切成條,肉被醬油泡了以後,顏色很暗。我有時會把手伸過去摸一下,希望它們能早點幹。讓冬日的太陽、冷風把醬油肉晒乾、吹乾,“醬油肉”就做成了。我越看越想吃,但挺多隻能流口水,因為肉還是生的。晒好的“醬油肉”,只需經過簡單的烹炒,就變得甘香無比,是下飯的好菜。晾晒這些“醬油肉”,都是我媽媽的功勞,媽媽知道我愛吃,每年的立冬前後準會晒幾次,讓我解解饞。媽媽製作“醬油肉”所選用的準是李錦記醬油,我好奇地向媽媽取經:“媽媽,你和奶奶都只信賴李錦記?”媽媽笑著提起一條新晒好的醬油肉,滿足地說:“對呀,李錦記都已經成為航天食品了,宇航員都能吃的產品,肯定是經過嚴格的質量把關,當然信得過!”我拉著媽媽的手,說:“李錦記不但質量過關,我還被它企業‘思利及人、造福社會’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它們有著種種慈善公益行動:走訪貧困家庭,全額資助特困學生,援建學校……”媽媽摸著我的小腦袋說:“是呀,取之社會,回報社會,才是有用之才!”

李錦記的味道香飄四方,李錦記的精神傳揚四海!

我心中的李錦記作文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6字

民以食為天,八大菜系之一的廣東菜裡,我喜歡吃的菜有很多,如:蠔油生菜、XO醬撈麵、豉油王雞翼、面豉蒸五花肉……還有我最喜歡的蜜汁叉燒,而這些美味都離不開我們熟悉的三個字—李錦記。

星期日,媽媽帶我去買豬瘦肉和叉燒醬,她說要做叉燒給我吃。我一聽,高興得跳了起來。在買豬肉的時候,媽媽還挑三揀四的,可到了買醬料時,卻毫不猶豫地拿起李錦記叉燒醬。我迷惑不解地問:“媽媽,為什麼這麼多品牌的叉燒醬你不選,卻偏偏要選李錦記的呀?”媽媽笑了笑,說:“李錦記一向重視家的觀念,秉承務實、誠信,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堅持始終如一的優質原則,肩負弘揚優秀飲食文化使命,擔當著促進親友共餐時的情感交流橋樑,讓我們都可以輕易用味道傳情達意,用行動來表達愛。”聽了媽媽的話,我對她的選擇恍然大悟。

傍晚,還沒開飯,陣陣烤肉的香甜味從微波爐中飄溢而出,讓我頓時飢腸轆轆、食慾大振。“開飯咯!”媽媽一聲令下,我和爸爸立馬端坐桌前,吃得狼吞虎嚥。簡單的三菜一湯,讓我們吃出了甜辣鹹鮮,吃到了幸福生活的香甜。

李錦記因為她的務實與誠信的經營理念,把產品品質控制得始終如一,深受大家喜愛和信任,是人們的不二之選。我也把“誠信”作為我的座右銘,學習李錦記的誠實不欺,做一個讓人喜愛的誠實守信之人。

我心中的李錦記作文650字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888字

李錦記,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吧!它是國際知名的頂級中式醬料品牌。集團旗下生產的蠔油、醬油、辣椒醬、方便醬及XO醬等超過200種產品,遠銷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李錦記創立於是1888年,它憑藉嚴格的品質管理和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從70年代起,迅速成長為一個蜚聲海內外的醬料王國,暢銷產品達60餘種,分銷網路遍佈世界五大洲,真正實現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產品”。李錦記總部設於香港,並在其它地區:美國、馬來西亞、以及中國的新會、黃埔等地設立生產基地;而位於新會七堡鎮的廠房面積達1700畝。李錦記在產品的各個環節堅持100-1=0的原則。“思利及人”和“務實,誠信,永遠創業精神”是李錦記貫徹和堅守的經營理念,發揚中華飲食文化是李錦記的第一個使命;而李錦記的第二個使命是弘揚中國優秀養生文化。

李錦記還是一個良心企業,秉承百年李錦記“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他不僅熱衷於家鄉的建設,為了幫助到更多的人,還積極投身於社會公益事業中去。記得新年前夕我和媽媽準備辦年貨,經過新會人民大會堂,發現會堂前有很多鼎鼎有名的公司、學校在做慈善—-愛心義賣,當中當然少不了李錦記。當我們經過李錦記攤位時,我見到李錦記的義工們毫無怨言地熱情叫賣著,就是希望人們多獻點愛心,他們就能幫助更多有困難的人。看到了這一幕,我心裡感動極了,心裡暗暗讚歎道:李錦記真不愧是一個偉大的良心企業!此時我終於明白,它享譽內外的盛名,不僅僅來自於產品帶給人們的驚喜,更多的是處處為有需要的人著想、回報社會的善舉打動著我們。媽媽也被眼前的一幕感動了,掏出錢來買了幾瓶以作支援。

說到李錦記蠔油的味道,真的是名不虛傳,我家一直使用這個品牌。我媽媽做菜常用李錦記醬料,其中最好味道要數李錦記蠔油雞翅了,一口咬下去,香甜可口,媽媽每次用的蠔油都是恰到好處,那種味道常令我回味無窮。媽媽還用李錦記番茄沙司製做牛扒、手抓餅;用李錦記醬油製作醬油雞……總是有新的花樣,每一樣都包含媽媽的愛心和家的味道。

李錦記,真希望你繼續發揚光大,繼續為國爭光,讓你的理念繼續影響我們這代人,讓你繼續成為我們中國人民的驕傲!

我心中的李錦記作文500字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427字

你知道嗎?我的家鄉新會有一家做醬油十分高超的企業,它就是李錦記。李錦記始創於1888年,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了世界聞名的大企業了。

李錦記的醬油品質優良,我們家經常用李錦記的醬油做菜,它的品種豐富:海鮮醬、蒜蓉辣椒醬、蒸魚豉油、財神蠔油。李錦記醬油能為菜式增添美味,是家家戶戶做菜的好幫手。

記得有一次,我在家裡學做清蒸草魚。我首先準備好材料,分別有:一條草魚、少量的油、鹽、姜、幾根蔥、還有我的“祕密武器”—一瓶李錦記的蒸魚豉油。第一步,我先把魚洗乾淨,蔥切好,第二步,鍋裡的水開了我把草魚放進鍋裡蒸,然後把蔥放了下去,最後一步,淋上美味的李錦記蒸魚豉油,這道清蒸草魚就算完成了,頓時香氣四溢。我小心翼翼地把菜端到飯桌上,爸爸、媽媽吃了一塊草魚肉,禁不住點頭稱讚。

今天,李錦記已經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大企業,卻依然心繫家鄉的發展。李錦記出資興建了很多專案,如:李文達中學、無限極大橋……從做醬油到幫助家鄉發展,這不由得讓我產生一種喜愛之情。

我眼中的李白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974字

說起李白,應該沒有人會不認識他,從幼教書上的《靜夜思》到語文課本上的《望廬山瀑布》、《將進酒》、《行路難》,李白一直在我們的視線裡遊蕩,他的詩永遠是中國歷史上璀璨的明珠!

李白雖然天生聰慧,但在他小時候,也並不比我們乖巧多少。他總是逃學,後來,被一個老奶奶用鐵杵磨針的精神感化了,從那以後,李白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再也沒有逃過學,每天都勤奮地讀書,幾乎手不釋卷,這就是成語“鐵杵磨成針”的故事。讀到這裡,我不禁暗歎:看看人家李白,逃學都能逃出一個成語故事來,真不愧是太白金星下凡啊!

不知不覺間,李白讀書讀到了青年,業餘時間還堅持練劍。他認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已經足夠,但缺乏見識,所以到四川各地遊歷,途中,李白被兩個劫匪攔了下來,他沒有一絲恐懼,而是迅速拔出寶劍和他們打鬥,不多時,兩個劫匪就被李白結果了,之後,他說了一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便像一陣風一樣跑路了。可見,李白的劍術也是高超的。至少對付兩個小蟊賊還是綽綽有餘的。我不由得暗暗讚歎:人家李白不但詩寫得好,劍術還那麼高超,能文能武,簡直就是一個全才啊!

後來,李白認為自己滿腹經綸、見識廣博,應該弄一個官噹噹,於是起身就往大唐的首都長安進發。到了長安以後,他又不想去參加科舉考試,他覺得考試太簡單了,帶著一臉不屑他決定走另一條當官的路—權貴推薦。可他又沒有長安的名流朋友,只好去長安街頭轉悠,結果,大詩人賀知章在人群中一眼就看中了李白,他覺得李白氣宇非凡,風度翩然若仙,直呼李白是“謫仙人”,兩人此後成了朋友。

在老賀的引薦下,李白順利地當上了官,可是他卻並不高興,因為這個官就是在皇帝身邊幫皇帝寫詩助興的閒職,而李白的夢想是當上宰相,因此,他常常不好好上班,偷偷地跑到小酒館裡喝酒。後來,玄宗皇帝給他他一大坨金子,給李白放了一個長假,美其名曰:賜金放還。

李白從皇宮出來後,決定遊歷四方。十年中,他把大半個中國都走遍了,也結交了不少朋友。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跑到了四川,而唐朝的版圖U兵敗被殺,李白也被流放夜郎。幸運的是當李白走到白帝城的時候,新皇帝李亨大赦天下,李白也在赦免之列,他當然非常開心,寫下了《早發白帝城》這首詩。但這顆明亮的文壇金星最終在762年墜落……

李白一生留下了九百多首詩,他是中國詩歌史上最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是永恆的。

我心中的李清照 篇17

國一作文 ,1142字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初識清照姑娘,在那首《如夢令》裡:“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頓時,覺得這姑娘真可愛、真豪爽!可愛在她與那灘鷗鷺的“爭渡”,及沉醉了不知歸路;豪爽在於她與朋友們一起相聚飲酒,嘿,姑娘家也可以來幾瓶!

此後,我便戀上了這清照姑娘,更戀上了她的文,她的魂,她的精神。

即使我從未見過她。

有時我會想,她該長什麼樣呢?後來,她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是這樣的:她不同於富家小姐,穿著華貴。她穿著樸素的衣裳,美麗而不嬌豔,有女子之柔軟與男子之瀟灑。可惜沒見過她的模樣。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清照姑娘,全名李清照—多美、多動聽的名字。她是個普通卻不平凡的女子。

她從不信“女子無才便是德”,反之,她自幼博通讀書,會吟詩作賦,才力華贍。若是當年有“諾貝爾文學獎”,她絕對是獎項得主。

她比普通女子多了份釋然與瀟灑。以當年項羽的烏江自刎為例,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項羽不應該那樣做,她卻提出了反對意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她認為,若當年項羽過了江東,歷史上僅多了一個懦夫,而非一個重情義的英雄,項羽雖敗猶榮。

歷史沒有如果。

清照姑娘的人格精神,以及她的思想眼界,她的處世哲學,被她緊緊攥在手中。

誰也奪不去,誰也搶不走。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十八歲那年,清照姑娘遇見了她一生的愛人—大學士趙明誠,二人情趣相投,後結為伉儷。

那大概是清照姑娘一生中最為快樂的時光了吧,就連她的詞中,都充滿了少女情懷與對愛的懵懂,對丈夫的愛慕;“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點絳脣》)。

然而,生活給每個人安排了不同的困苦與挫折,沒有誰一帆風順。

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清照姑娘隨夫南渡。四十五歲那年,趙明誠病逝。此後,她的詞風變得悽咽悲楚:“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聲聲慢》)。“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每當讀到這裡時,我就想穿越回南宋,抱抱那個悲楚的清照姑娘。

清照姑娘與趙明誠,擁有好的感情。

但是,清照姑姑很愛趙明誠。她又重新嫁了人,嫁給了張汝舟。

有人會說:“這不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婦女貞節啊!”這便錯了。

清照姑娘的愛情觀,非常先進:我愛一個人,就要為他而幸福,為他而活下去,讓他在天上看見我的快樂。換個角度說,如果清照姑娘是你的親人朋友,你想看見她成天沉浸在喪夫之痛中嗎?

所以,愛一個人,就要為了他而幸福,為了他而更好。雙方都變得更好,才是真正好的感情。

幸運的是,清照姑娘與趙明誠,擁有好的感情。

我眼中的李白 篇18

國三作文 ,841字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聽,是誰在歷史中吟誦?是誰有如此胸襟,這般豪情?

答案自然是李白。

你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而正是道教的莊子哲學思想給了你衝開一切束縛的膽識,使你敢於昂頭去觀察宇宙,把視野擴張到最大程度,所以你有著那種天上地下獨來獨往的氣概,才永遠都是那個“黃河之水天上來”不可一世的李白。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你也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施展出自己的抱負,為國家效力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你也感到仕路的艱難了嗎?你就要因此而放棄嗎?可是你卻又筆鋒一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這才是你,自信的李白有著積極的人生追求和頑強地堅持理想的李白。

後來,你在詩壇的名氣越來越大,不但驚動了許多達官貴人,甚至是驚動了對藝術有著深厚造詣的唐玄宗。於是,皇帝召你入宮,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自以為是超一流的政治家而其實根本不懂政治的詩人,栩栩然得意,高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你一廂情願地以為,這回真的能大展巨集圖了。唐玄宗這位明君,就要把你召到身邊,請教你該如何治理天下,如何使天下太平,然而你錯了,你是完全生活在夢想的詩人,夢一旦醒來,留下的就只有失望。

於是,你以詩人的身份,昂首挺胸地走進了皇宮,從普通百姓一躍成為翰林學士。貴妃為你磨墨,為士對你來說,陪著皇帝尋歡作樂,幹這種御用文人乾的事,那是卑屈的。於是,你用時代的最強音,驚天地,泣鬼神地吼出來一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一聲吶喊,使你在無可奈何中聊以自慰,找到一點心理平衡。

你舉杯消愁,為何而愁?愁仕途的不得意?愁世事的不稱心?你的酒彷彿是你最好的消愁物,“舉杯邀明月,”酒帶走你的愁,明月帶走你的愁。酩酊大醉,“對影成三人”醒後,“相期邈雲漢”仕途沒有接納你,明而接納了你,因為你,千古的月色增添了更多的明麗和嫵媚。

歷史的長河永遠都不會湮沒你—一代詩仙李白。

我眼中的李白 篇19

寫人作文 ,822字

猶記得小時候,背得最朗朗上口的詩句,便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時,何知鄉愁為何物,只似懂非懂是一種寂寞之感罷了,從這時起,李白便出現在了我的生命裡。

隨著年紀的增長,漸漸地,李白的身影頻繁地出現在我的眼前。《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渡荊門送別》……他的名字,在我的心中根深蒂固,若說以前對他,只不過是有大致的瞭解而已。可是現在,我對李白的詩與人,都有著極大程度的敬佩與喜愛。

他是詩人,是個驚世之才,那卓絕而又超脫世俗束縛的詩才,將整個盛唐的繁榮與自己所想與所見描述得淋漓盡致。他雖懷有大才卻無人賞識,但卻從不會在別人面前道出自己的無奈。他的孤獨只在自己的詩中流露,對月飲酒,舞劍吟詩。

盛唐之際,朝廷之中也不會缺少那些奸佞之臣,自古一賢臣難出,佞臣卻不計其數。既是如此,李白又怎會與那些逞口舌之快而無真心之人同流合汙。他揚袖一揮,毅然轉過身,諷刺高力士不成,但絕對不會與楊賊共侍一君,自此,他便棄了官,踏山尋水,做個悠然自得的居士。

他還是個劍士,我們可能都只知曉李白的詩如何之妙,卻不得而知他的劍術高超。偶然得知,他的劍術在盛唐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唯有出神入化才能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他之劍術—白衣飄,長劍嘯,飲壺酒,賞皎月。

李白之詩,萬丈豪情—“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之心,奔放無羈—“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其人,自由樂觀—“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傳奇坎坷的一生,詮釋了他那宛若謫仙般的性子。李白的一切,皆使我佩服至極,民間傳說,李白泛舟至湖中心,飲酒後酒性大發,便投入湖中逐月而亡,這在我看來,這確實符合他的性格。

十分幸運,在我的青春正好時,遇到了李白,遇到了他那絕美的詩句,遇到了他那傳奇的一生,相見方恨識時晚。

幸會,李白!

我眼中的李白 篇20

國一作文 ,839字

“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一首現代風十足的《李白》勾起了我對李白的嚮往!

從古至今,我國湧現出許多著名詩人,尤其到了唐代,詩歌成為主要文學形式,更是成就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柳宗元等傑出的詩人,而李白則是處於盛唐詩潮的頂峰,因此有“詩仙”的美譽!

初識李白是在我五歲左右的時候。那時候的我跟著媽媽學了好多詞,認了不少字,媽媽教我的第一首古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可能是年齡太小的緣故吧,我當時雖然把詩背得滾瓜爛熟,但這首詩的含義我卻一知半解。不過呢,那時候的我還是沾沾自喜,畢竟我背會一個大詩人寫的詩!“李白”這個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中!

後來我上了小學,與李白也就漸漸熟識了。李白,別稱青蓮居士,作為我國曆史上數一數二的優秀詩人,他的詩作從古流傳至今,詩歌風格豪放不羈,內容充滿了極具個人特色的浪漫主義,想象豐富內容飽滿,用詞斟酌巧妙,同時音律自然多轉。不僅如此,李白還是個創作天才,他善於從生活中找尋靈感,一切的民間作品都可以作為他的素材來源,那些民間廣為傳頌的民謠、神話故事等都是他最好的養料。他的才華以及時代背景共同造就了這個詩歌天才,也是屈原之後浪漫主義的帶領者。李白性格豪放、灑脫,所以寫下了許多讓人讚歎的詩,從他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能看出來了。如果沒有李白,我不會知道桃花潭有多深,不知道蜀道有多難。白帝城,敬亭山這些地方的美景,怕是要減少許多精彩。峨眉山的月亮也失去了光彩。所以對於李白我越來越著迷了!

現在的我,已經是個初中生了,走近李白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語文課上我依舊可以近距離地感受李白詩詞的魅力;更可貴的是歷史課上,通過老師出色的講解,我對李白生活的那個朝代,以及李白一生的境遇都有了更全面的瞭解。我更加欣賞他的豪放灑脫、不懼權貴,同時也心疼他的懷才不遇,含恨而終。

不朽的佳作、傳奇的人生註定李白成為盛唐詩壇的一朵青蓮!這朵青蓮也將一直在我的心田綻放!如果能重來,我還是要選李白。亦師亦友的李白,你將為我指引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