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農民工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我心中的農民工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49字

今天,我讀了《我心中的農民工》感到作者在農民這個問題上,有責任心、有同情心。

文中這樣說道:“農民不再是五星紅旗上最閃亮的那顆星,而是變成了‘貧窮’‘老土’的代名詞。中國的革命沒有一次少了農民,但是同樣,現實生活中,沒有一次農民不是早被遺忘的。我個人認為:農民工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從事著每個最苦最累的工作,卻拿最少的可憐的血汗錢。說明了社會的人對農村民工沒有一絲絲的尊重和感激。”講出了廣大農民伯伯的社會地位一直處於社會的底層。

文中還這樣說:“肯德基漢堡十元一個我們不還價,一斤白菜一元二角我們卻一定要問:‘一塊一賣不賣?’農民不僅要付出體力還要接受所為城裡人的白眼,於是,他們更沉默了。他們淳樸善良他們待人坦誠。他們辛苦種的菜純綠色無汙染口感新鮮營養豐富。大家卻對他不知道感恩。誠里人一點也不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買點菜還要討價還價、挑三撿四、鋪張浪費。對漢堡這洋玩意兒卻吃得津津有味,一點也不覺得鋪張浪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農民伯伯們的辛苦和經濟上的困苦。

文中提到許多農民為了生計,去礦井工作。而黑心的礦主對農民工的生命沒有一點點尊重。農民工對生活也充滿美好的嚮往,對孩子充滿美好的希望。讓我們看到了農民伯伯儘管生活艱苦,但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讓下一代生活得更好,他們背井離鄉,承擔更大的痛苦和危險。

我是一個生活在農村的孩子,我的身邊充滿這樣一群勤勞、勇敢又質樸、樂觀的農民,他們的身上閃動著勞動人民的魅力,讀了這本書,讓我更體會到他們的艱辛,我會更加熱愛我的家鄉,感恩我的鄉親。

抽打心中的櫻桃花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876字

沒有放棄就沒有獲取;得到的同時必然也會失去。很多聰明的人明白這一道理,從不患得患失,更沒有過多欲望,他們敢於放棄,所以都能取得成功。

《抽打心中的櫻桃花》一文深深地在我心中浸潤:作者少時家中櫻桃樹開花極多,母親用棍子抽掉其中一棵樹上大部分的花,作者心疼,沒讓母親抽另一棵樹上的花。而成熟之時至,被抽的那棵一樹櫻桃鮮紅如火,而另一棵果雖多,但尚青。最終,那棵作者護著的樹因果子太多,營養、水分不夠,被活活累死。

放下書,我長嘆口氣:人生不也是如此?人活在世上不可貪心過多,要學會取捨。心中太貪,只取不捨的結果,就像那棵未經抽打的櫻桃樹,最終導致你不堪重負,兩手空空。人世間,取捨有度,只有學會適時適量地舍,才會得到豐厚的給予和回報。“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懂得放棄,是一種人生哲學;敢於放棄,是一種生存魄力,是一種良好心態;學會取捨,更是一門藝術。

再拿我看到的另一個故事來說吧。有一個孩子,他的媽媽開了一家小店,每次他媽媽都會拿出在當時比較少見的卷筆器,讓孩子們免費使用。結果,孩子們來削鉛筆的時候也會隨意買些東西,店內生意異常興隆。孩子長大後,受媽媽的啟發,開了家修車鋪,給顧客免費提供充氣筒,大賺了一筆錢;開了家超市,舍了顧客要給的零頭,又賺了一筆;開了家汽車銷售連鎖店,免費贈送汽車飾品、坐墊,舍了半年的利潤,後來,生意格外紅火。他最終成就了大事業。

取捨兩字永遠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但在人生路上,有時舍為取鋪路,看似是一種失去,但其實,大好春光在後頭呢!魯迅成為了一代文豪,但他放棄了醫學專長;比爾·蓋茨創造了二十世紀一個偉大神話,但他放棄了入學深造的機會……他們的放棄換來的是另一種成功。

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僅會取捨,還有很好的“透視”能力,要想取,首先掌握如何舍,舍多少,就是要有這個能力。

人生是條長路,經驗、體驗無處不在,我們現在要好好品味生活,不斷地學習取捨。

我眼中的農民 篇3

高三作文 ,1254字

提及我眼中的農民,這是一個內涵不斷更新,不斷豐富的群體。

兒時對農民的認知,也不過是來源於李紳的《憫農》,也就是婦孺皆知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當時並沒多高的思想覺悟,只在引導中明白我們所吃的一粒米,一頓飯都是農民帶來的,農民伯伯很辛苦,小朋友不能浪費糧食。

農民,不可否認的是他的辛勤。

後來上學,識了字,愛上了詩詞,看到的是《觀刈麥》中的“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看到了大人並沒有講的另一首《憫農》:“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當時已經開始獨立思考,農民勞作的辛苦在我心裡已然變成了一種難言的辛酸,勤勞的農民用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但他們自己卻幾乎是兩手空空,飢腸轆轆。再明白其中時代的因素,是後話了。

但是始終,農民,在某一個時代有他的難言之痛。

再大些,“農民”在同齡人口中似乎變成了一個有些帶著羞恥意味的詞:不會用電腦,“你是農民吧!”;不懂得打遊戲,“你是不是農村來的?”;沒見過遊戲機,“農民就是農民”……而“農民工”,也變成了很多所謂的城裡人嫌棄的物件。農民,被一些人冠以了落伍、卑微的意義。

農民,在這個號稱人人平等的時代依然可能會受到歧視。

當我接觸到歷史書時,我看到多不勝數的農民起義,有些甚至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我看到以農民為主體的農業是多麼重要的力量又有了如何大的發展;我看到袁隆平的卓越成就,他被叫做當代“神農”……

農民,也有著他們自己的思想,有著他們自己的智慧。

在老師的描述下,陶潛是個文人,到後來,才發覺,他也同樣擁有著農民的身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誠然知其詩內涵遠不止如此,但從中,我仍然感受到了農民的那一份滿足,那一種悠然。

農民,也有著閒適自得的情懷。

從前心性小,別說以農民為主角的影視作品了,連書本,也看的極少。直到幾年前《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書的出現,吸引到我去關注中國的農民。其中,我注意到了一個書中的人物—陳奐生,他善良、正直、勤勞、憨厚,“幹起活來,像青魚一樣,尾巴一扇,向前直穿,連碰破頭都不管”。而阿Q的“精神勝利法”的某些東西卻也從陳奐生的性格深層凸現了出來。他的名言是:“只要不是欺他一個人的事,就不算是欺他”。

農民,他們身上的質樸與堅韌讓人肅然起敬,但同時,也可能存在著性格上的悲哀。

作家綠妖的新作《如果可以這樣做農民》通過走訪臺灣六十餘位農民,十餘個民間團體與臺灣當局,描繪出了臺灣農民享受生活的農村生態。臺灣農民表現出做農的職業性和自傲,讓農業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而非僅是社會地位的代名詞。

農民,他們的尊嚴也應不可挑戰。

的確,農民在某些地方仍處於社會邊緣不可否認,但他們依然是鮮活的、有血有肉的群體,在不同的時代和地域有著不同的形象。相信隨著資訊的日益發達,農村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農民這一群體的關注和了解也將攀升。我相信時間老去,我對農民的認識也將更加的全面。

我心中的人民警察作文 篇4

寫人作文 ,1578字

我記得上次新聞上說,殺人不眨眼的犯罪分子周克強終於被警方槍斃了,但是在捕捉時,有兩名警察被子彈射傷了,當時我恨不得把這個十惡不赫的犯罪分子百箭穿心,讓他下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最終這個十惡不赫的殺人狂被警方當場槍斃了。

在天還沒亮時,我們的人民警察就來到警局堅守自已的崗位,在炎熱的正午,他們依然筆直的站在自已的崗位中一動不動的,彷彿那紅紅的太陽散下來的熱氣正是鼓舞他們的志氣,那燦爛的陽光沐浴著他們,給他們散發正義的力量,讓他們更勇敢,更強大,在深夜時,他們不畏寒風吹襲,不畏風吹雨打,來到小區中巡邏,默默的為人民服務,人們都說了雷鋒都死了,但是他的人品都活在我們心中,我說:今天的人民警察就是我們身邊的“活雷鋒”因為他們和雷鋒一樣幫助人們,不接受別人的金錢,無論做什麼都是以大局為重,以人民為優的精神,在汶川地震中我們的消防員,特警和人民警察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展開救援的,在高大而又崎山區的山崖間來救人,自已都隨時有生命危險的……

我們的英雄,我們身邊的“活雷鋒”呀,我們最崇警的警察叔叔、阿姨,我們向您們敬禮,為您們歌唱,因為有您們,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才有和平,謝謝您們。

【篇三:我心中的人民警察作文】

我心中的人民警察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祖國奉獻的好警察。

警察是英勇拼搏的。記得上次我和媽媽正走在回家的巷子裡,看見有個小偷。他很利索地偷了別人的錢包和手機等東西,正往我們這邊狂奔。在後面不遠處還有一個警察在緊追不捨,想抓住小偷。這時,小偷從口袋裡掏出匕首,反身對著警察刺去,警察就和小偷拼搏起來。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得我們目瞪口呆。

漸漸的,巷子裡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只見警察一不小心,被可惡的小偷捅了一刀。他馬上用手捂住那被捅的腰部,還不顧一切地繼續去追那小偷。圍觀的群眾再也看不下去了,都自發的幫忙。有的打手機,請120來急救我們英勇受傷的警察同志;有的幫忙攔住那凶狠的小偷,不斷地和他周旋。他有手槍,但又怕傷到無辜的群眾,至始至終沒有開槍。只任鮮血流淌下來,終於倒在血泊中。

不多久,120急救車來了,還有其他的警察也來支援了,這位英勇無畏的警察得救了,那該死的小偷也被抓到了。真解恨!

親眼看到以上這一幕,我內心很震撼!我想對所有的人民警察說:“謝謝你們,你們是神聖的人民警察,是英勇的人民警察,有你們我們的安全才得以保證,謝謝您!”

【篇四:我心中的人民警察作文】

有一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樣揹著書包走在上學路上,頭腦裡只想著昨天數學課上沒弄懂的問題。過斑馬線時,突然發現一輛小車向我飛馳而來。這時候我嚇傻了,站在原地呆若木雞,身上直冒冷汗。就在這緊張危急的時刻,有一個高大的身影跑過來抱著我衝向人行道。等我反應過來,原來是一位警察叔叔。警察叔叔對我說:“以後過馬路要小心,注意安全。”看到警察叔叔遠去的背影,我非常激動。

“有困難,找警察。”這句話一直銘記在我心裡。那高大的身影,那莊嚴的警服,那一把把警槍令我無比羨慕。

夏天,太陽炙烤著大地,當我們躲在空調房裡,吃著西瓜看看電視時,有一群這樣的人—他們頂著炎炎烈日,穿梭於大街小巷。哪裡有異常,他們就出現在哪兒。汗水溼透了警服,他們也不肯摘下警帽,因為這是他們的標誌。

冬天,北風呼呼地吹著,外面下著鵝毛大雪,當我們還躲在溫暖的被窩裡,而警察一樣要出去執勤。他們的手腳凍得冰涼,因為沒有火烤,他們只能在原地搓搓手,跺跺腳。

一接到緊急任務,他們總是第一時間奔赴現場,沒有白天和黑夜,也顧不上自家。他們這是舍小家,保大家。

他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困難,這都是為了保護祖國的利益,人民的安全,世界的和平。這就是我心目中的警察。假如有一天,有人問我;“你長大了最想幹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說;“我要當警察。”

我心中的碎片閱讀 篇5

記敘文 ,641字

近年來,一個新鮮的詞彙進入的大眾的世界—碎片式閱讀。有許多人會認為:”碎片閱讀不是很好嗎!只需要通過身邊的電子產品隨時隨地瞭解了很多知識,是件十分方便的事。”

碎片化生活和碎片化閱讀真的給我們帶來的是更快捷、更方便的生活嗎?我想,不是的。

在平時的空閒時間,我通常都會開啟手機中的微博,刷刷實時動態,或者是朋友圈。對我來說是滿足了自己獲取外界資訊的需求。但是在這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訊息的傳播變得更快,我總在翻閱的過程中感到許多資訊的不真實、甚至讓我難辨真偽。

有次我在碎片時間拿起了一本曾經最愛看的故事書,卻發現自己已經不能像小時候一樣靜下心地閱讀了,一些國內外的文學書或者是課本都會讓我感到枯燥乏味。碎片時間的碎片閱讀總會讓我不能靜下心細細品讀,時常是眼中看了,口中讀了,但沒往心裡去。

某個週末,我拿著手機刷著實時新聞,一個個吸引著我的文章標題進入我的眼簾,讓我不由自主地點了進去。到後來,我越看越入迷,最後甚至忘記了要出門補課的時間。在上課時,我也會不由自主的被自己以前看過的文章帶跑,回想其中的內容,又或者是好奇後面的內容,有時候甚至還會的同學討論。碎片式的閱讀總會影響我之後的上課狀態。

碎片式的閱讀雖然一直帶給我許多煩惱,但是慢慢的,我卻發現,其實是因為有太多事情影響著我們,這才有了碎片化時間最終形成了碎片化的閱讀。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時不時地整理自己的碎片化時間,用這些時間更認真的學習知識。

我相信,只有學會利用好碎片化時間閱讀的人,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我心中的環衛工人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894字

幹工作不分高低貴賤,都是為人民服務。

——題記

每天早晨都有一個普普通通、辛勤勞動的人清理著無邊繁華的城市,那個人就是——環衛工人。

環衛工人這個職業對我們都不陌生,每天早晨起來都可以看見他們辛勤勞動的背影,一身橙色的工作服是他們的標誌,可能許多人都瞧不起這個職業,覺得這個職業髒兮兮的,可我覺得這個職業是無比讓人敬佩的職業。

早上起來,我推開窗戶,今天風好大,外面的樹被風吹的直晃悠。

環衛工人已早早地來到大街上,準備一天的打掃,他們打掃一下草叢,打掃一下馬路邊上的塵土,看似悠閒地打掃,還不知有多少辛酸的故事。

我放學回家,獨自走在路上,突然看見一位老人倒在馬路上,我急忙把老人扶了起來,一看,是環衛工人,我詢問她為什麼會突然倒在地上,原來,她有心臟病,為了女兒,才出來打工,她的女兒得了白血病,她每天辛苦的攢錢為女兒看病,自己卻不捨得買藥。

“您好,我是前幾天救過您的小學生。”我又看到了她,這位環衛工人。

“我記得你,對了,前幾天忘了謝謝你了。”她感激萬分地說。

“不客氣,不用謝我,今年我收了二百元的壓歲錢,給你女兒看病吧!”說完,我從口袋裡拿了出來,遞給了她。

“不,我不能要。”她把錢推給了我。

“收下吧,給您女兒看病重要。”我又把錢推給了她。

“好吧,謝謝你,真謝謝你。”她喜極而泣。

到了家,我和媽媽說了那件事,媽媽非常支援我,並和我說,有一位好心人,幫她做了一個捐款箱,讓整個城市都為她捐一點錢,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明天。

環衛工人還為人類做了許多事情,他們把城市打掃的這麼繁華,他們每天起早貪黑,不辭辛苦,他們騎著一輛三輪車,車裡放著一把鐵鍬,一把掃帚,還有許多垃圾。

他們從這邊打掃到那邊,詢問每一間門市,有沒有垃圾,我們每天亂丟垃圾,想沒想過環衛工人,是多麼辛苦地為我們打掃,所以我們不要亂丟垃圾了。

這就是我心中一個普普通通、辛勤勞動的環衛工人。

《我們班的狗仔隊》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729字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我們班的狗仔隊》。陽光姐姐寫的故事真是太吸引人了。他用純潔、真切、溫馨的筆觸為我們塑造了這麼多性格鮮明的哥哥、姐姐的形象,有成績優異、老師喜歡、也有傲氣的學生。

這本書寫了六(5)的秦大博、杜子騰、錢青毛成立了狗仔三人組,已專門刺探和編造緋聞為樂子,連老師也不放過。一時間,緋聞和謠言滿天飛,大家的態度也很複雜,即表示生氣,同時也忍不好奇。可是,最終的事實卻讓人哭笑不得,他們也意識到對別人的傷害……

江冰蟾和凌揚波是小時候的好朋友,可是,快樂的童年時光過去後,他們迎來了學習競爭時代。漂亮、好強、聰明的江冰蟾在這場競爭中戰勝了同樣好強的對手凌揚波她在得意之中,突然發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竟然沒有一個好朋友……友誼。

友誼是人的一生中最寶貴的東西。失去友誼,就失去了人的最大樂趣!我有好多好朋友。當我高興的時候,他們和我一起分享;當我憂傷的時候,她們一起來安慰我。將來我們長大以後,無論他們是不是成功,在我心中,他們永遠都是我最珍惜的好朋友!

一個能接受別人的性格,會贏得很多友誼,一個善於交友的人,他會從朋友中分享到快樂,從朋友中得到助力,也為朋友分擔憂愁。

人的性格氣質有種種差別,有的人驕瞑、傲氣、潑辣;有的人熱情、開朗、活潑、外露;有的人深沉、內向、多慮;有的人膽大、自信;有的人膽怯、自卑;有的人粗獷,有人溫文,有人積極、進去,有人消極、寡歡、有人風風火火,有人慢條斯理……這千差萬別的個性,多在你的朋友中,你選擇了他做朋友,就意味著你接受並尊重她性格上的正負兩方面。而對方也接受你的,這是對等的。

學習故然重要,但在人生的道路上,朋友也不能沒有。在學習、友誼的道路上,我不會讓學習干涉我的友誼,也不會讓友誼干涉我的學習。

雨季中的向日葵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538字

掃盡陰霾,讓花朵重新綻放

雖然無法避免挫折與痛苦,但我們至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樂觀、堅強、勇敢地面對成長路上的一切坎坷崎嶇。

—題記

俗話說:“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雨季中的向日葵》告訴我們:活著就得學會面對,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喜怒哀樂,面對現實中的風風雨雨,因為,崎嶇挫折是生命的本質。我們只有正確地面對,努力地拼搏,勇敢地超越,把它們當成墊腳石,才能搏擊長空。反之,如果只是爭強好勝,缺乏韌性和耐力,不懂得百折不撓,一味地選擇逃避,迎接你的將是失敗帶來的灰心喪氣,你會在錯誤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陷入迷途而不知返。

書中16歲的少年周雨就是後者。他因為生活在爸爸殺人後畏罪潛逃的陰影裡不能自拔,不被社會和生活中的人所接受,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心中的罪惡感油然而生,最終由一個原本成績優異的好學生變成走上盜竊之路的犯罪嫌疑人。他的結局是可悲的。

而在周雨陷入茫然時,身邊的人不是同情他,幫助他,而是有意無意地諷刺他,冷落他。幾乎沒有人願意理解他那顆無法放鬆的心。周雨不幸地承擔了那些重負—他的心一直徘徊在烏雲間。他需要理解,需要信任,需要幫助。可是,沒有人在乎他。

周雨陷入迷途而不知回返,我們都認為是周雨自己控制不住內心的慾望,自甘墮落,咎由自取,與周圍人無關。他墮落到這一步,難道真的與周圍人無關嗎?其實不然。父母不負責任地指責他別瞎操心大人之間的事,他目前唯一該操心的事是自己的學習。周雨的爸爸殺人後畏罪潛逃的事情在全校傳開後,女同學們懼怕他,碰到他就會嚇得吐舌頭,學生的家長更是對周雨嫌棄的不得了……這種種的職責、嫌棄、譏諷點燃了周雨心中仇恨和慾望的火苗,他像頭被束縛倦了的困獸,開始了對社會瘋狂野蠻的報復。他對金錢的慾望和犯罪的膽量在幾次盜竊成功後不可抑制地增長。依附在他身上的貪婪變得不可收拾。他恨透了這個冷漠的社會,他被複仇的烈火烤得心焦難安,忽略了小姑媽對他一如既往的愛和期望。

16歲的周雨正如雨季中的向日葵一般,只要有人願意掃除他天空中的陰霾,讓陽光重新照進他的心房,我相信,他一定會重新燦爛綻放。周潤發的故事就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周潤發年輕時家境貧寒,十幾歲就綴學打工。一次,他給人送貨被騙,不僅賠光了錢,還被老闆趕出門。無路可走的他決定鋌而走險。在昏暗的街道上,他攔下了一輛車。上車後,他拿出模擬槍抵住司機的脖子,另一隻手拿著匕首對著後面的那個人大叫:“搶……搶劫!”司機看他慌張的神情知道他是個新手,大笑道:”哈哈,範先生,又被我猜中了。"周潤發莫名其妙地看著他,他接著說:”無線電視臺在招收藝員,範先生是主考官。剛才有個老人攔車,上車後才知道那是個小夥子裝的,他想讓範先生看看自己的表演才能。現在,你是不是也想在範先生面前露一手?這時,周潤發清醒過來:”範先生,你覺得我演得怎麼樣?”範先生讓他拿著名片去電視臺找他。

第二天,周潤發來到電視臺。範先生為了教訓他,先讓兩人假扮警察,周潤發被嚇得魂飛魄散。這時範先生出場了,問他昨日為何搶劫,他把自己的遭遇和盤托出。範先生建議他當演員。就這樣,周潤發走進了演藝圈。

周雨的經歷告訴我們,當身邊的人誤入歧途時,我們要收起鄙視、指責、奚落、嫌棄的目光,放下懲罰、欺負的言行,少添一些點燃仇恨的舉動,用理解、信任等激起他們內心深處的善良,把他們從罪惡的深淵中拯救出來,從而引導他們走向光明,走向美好。我們要平等對待身邊的人,傳遞正能量!

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每一個人的心靈最初都是很純潔的。上帝給一個人關上一扇門時,我們能做的是在這個人的身邊開啟一扇窗,讓他看到陽光,看到希望。只要我們全都去努力,陰霾都將被掃盡,花朵在陽光的沐浴下,會重新綻放,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烽火中的水晶球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1069字

夢想的魔力

這是一本關於童年記憶的自傳小說。作者汪應果先生在書中以一個兒童的眼光,追溯到日寇鐵蹄下的古城—南京一個紳士家庭的生活。在孩子的眼中,戰爭讓家裡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躲閃日本人的捕殺,曾經效力於北洋水師,如今不肯喪失民族氣節的父親不得不帶著一家人逃離上海,回到古城,隱居於古城下,過著貧困的生活。父親將舊官帽頂上的水晶球交於小兒子儲存。小說以“水晶球”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這就是汪應果先生的自傳小說—《烽火中的水晶球》。

在書中,有對自己的父母以及兄弟姐妹的深深懷念,有對戰鬥在日偽“首都”南京英勇犧牲的抗日英雄的無限景仰,有對普通人人性光輝的讚美,更有對時代命運的深刻反思以及對中華民族堅韌、善良品質的謳歌和禮讚。跟著作者一起去感受那時的古城—南京城裡的故事,我彷彿從古城牆上,從那些好聽的南京方言裡聽到了歷史的迴音,親切而又震撼人心。童年記憶的敘寫從來不是簡單的時光倒流的旅行,而是一個人在現在與故鄉和童年生活間的不斷往返和穿梭,於此通過不斷地整理、修正、重塑記憶而塑造一個人的世界觀。

作者生活在戰亂年代,在那麼艱難的條件下,雖然從一個富裕的家庭淪落到貧困的生活,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這都源自於從小父親耳濡目染的薰陶,源自於他那堅強不屈的意志。是愛國的情懷,是頑強的毅力,造就了這個偉大的人物。那我們在這樣優越的條件下,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不堅持自己的理想呢?

你看,海口市的一名10多歲的男孩向另一名年齡更小的小學生強行勒索錢財時,被過往行人抓了個正著。如此小的孩子竟學會了敲詐勒索,讓圍觀群眾感嘆不已。還有,在海口市秀英小區的14歲小夥受吸毒仔控制,由一名在校中學生輟學變成了小偷,並因搶劫偷竊被派出所抓過兩次,現在與吸毒仔混在一起不再回家了。難道這些孩子曾經沒有理想嗎?肯定有。但是他們不思進取,整天渾渾噩噩,意志力相當薄弱,是非好壞不分,才會走上犯罪之路。

我們現在有這麼安定的環境和幸福的生活,都是無數的革命前輩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地珍惜!我們現在應該做的事就是好好學習,用學到的本領建設自己的祖國,使自己的祖國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富強。

黃包車緩緩拉動了,車輪在崎嶇不平的碎石路上顛跛著,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那幽深的、蜿蜒的小巷漸漸落到了我的身後,而我的前面是漸行漸寬的中華路……在以後的學習生涯中,我一定好好學習,像小說中的汪應果那樣自強不息。心若在,夢就在,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吧!

我親愛的甜橙樹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610字

沒有溫柔的生活毫無意義

澤澤是一個淘氣、機靈、善良的小男孩。他會為了安慰因不漂亮而沒有花的女老師,而去別人家偷花;他會為了幫爸爸買香菸,而在聖誕節幫人擦鞋;他會為了滿足可愛的弟弟,而一大早便去找禮物。這是一個多麼善良的孩子啊,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家裡人脾氣暴躁,所以在家人眼裡澤澤“是小狗,是魔鬼,是褐色的賴皮貓”,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壞蛋。爸爸更是對他三天一罵,五天一打。這樣,澤澤把一棵甜橙樹當作最好的知心朋友,便顯得不足為奇。

這讓我想起了曹文軒筆下的阿雛,阿雛的父母被大狗的爸爸害死了,村裡人對他無視、冷落、憎恨,讓他變得殘暴、冷酷無情。當阿雛找到隱藏於內心深處的良心,捨棄沒有意義的生命救了大狗時,大家才發現:如果村裡人關心、重視阿雛,給他一些來自父母的溫柔,他就不會變成這般模樣。

高爾基4歲喪父,10歲喪母,被迫回到了氣氛壓抑的大家庭,接觸到殘酷的外公。為什麼他卻成了世界著名的文學家?因為他最瞭解最底層人民生活的痛苦,最能體會到人們命運的悲慘。正是童年裡這段毫無意義的生活,激發了高爾基的鬥志,他要用文字告訴大家:生活需要溫柔。

溫柔是什麼?對於孩子來說,溫柔就是父母的關心、理解及耐心的勸導。

作者若澤的弟弟在20歲時放棄了生命,他的姐姐在24歲時也覺得活著沒有意義。若澤忍著痛活了下來,在這段記憶圍繞他的夢境42年後,若澤48歲那年,用12天一氣呵成了這本書,他迫不及待地告訴人們:沒有溫柔的生活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