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社會責任感相關作文20篇

我所理解的社會責任感 篇1

國二作文 ,917字

新學期的開學典禮上,章校長為我們作了開學典禮致辭,包含了“核心價值觀”、“新學期方向”、“堅持”、“社會責任感”的四個主題。聽到“社會責任感”這個新鮮的詞彙,再聽了章校長所說的兩個生動的小故事,我腦海中不由浮現出兒時的一個畫面——

那天,媽媽讓我去郵局寄個東西。我下了樓,在路上看見一個差不多比我大五六歲的小姐姐在草坪上撿著垃圾,有空瓶子、果皮、菸頭、餐巾紙等等。我看那位小姐姐並沒有穿著清潔工作服,手臂上也沒有套什麼標誌,於是感到十分好奇,忍不住上前詢問:“小姐姐,你為什麼要撿垃圾呢,又沒有人要求你這麼做。”

小姐姐微微笑著告訴我,的確沒有人要求她這麼做,這是她自願的。這片草坪原先很美麗,可人們卻總是會扔些垃圾,眼看草坪就快被垃圾“埋沒”了,她不能就這麼坐視不管,她要行動起來,要清理這片草坪,要保護這片草坪……

聽了小姐姐的話,我若有所思,我覺得自己也應該向這位小姐姐學習。於是在我跑去郵局寄完東西后,還特意把包裝剩下的邊角料撿起來扔進了垃圾箱。

今天,當我聽到這個詞,我明白了,小姐姐的行為就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所謂的“社會責任感”,不一定要去做什麼很大、很輝煌的事,只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是主動為社會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就算那份力量很小很小。像那位小姐姐,主動清理下自己平時玩耍的草坪上的垃圾;我呢,可以在出教室時順手關上一扇窗,一扇門,一盞燈,哪怕我不是值日生;上車時我要自覺地先下後上,碰到腿腳不便的老人,也可以順便攙扶一把;出去旅遊時的動車上,也可以幫身旁的乘客將重重的行李抬上行李架,哪怕素不相識……

今天章校長的發言幫助我更明確了“社會責任感”的含義。我們大家都是社會中的一份子,我們要對這個共同的社會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只要我們擁有了社會責任感,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我所理解的文化節 篇2

國二作文 ,711字

文化節是見證人類的存在,當人類出現的時候,世間就有孕育文化的種子,文化節是紀念從古至今所遺留的文化。文化是多姿多彩的,是他讓我們的世界有了美好的色彩。

我所理解的文化節,是擁有詩情畫意的節日。

實施古人的經典,我們雖不會寫出與李白、杜甫相提並論的詩詞;但我們可以吟詩、誦詩,這也是一門文化,可以淺唱也可低吟。畫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畫成的,《四季遊春圖》是隋代的名畫,當然遠去的時代的作品可是非常具有文化氣息的,如果可以在文化節中欣賞如此之神作,那真是三身有幸啊。我能在如此詩情畫意的文化節中去體會古人的經典是最好的了。

我所理解的文化節,是擁有琴棋書畫的節日。

琴棋書畫,總能讓無知的人目瞪口呆。能聽到優雅的琴聲只能在文化節這天實現了,平日的校園裡,所有人只是以學習為主,很少得到放鬆,只有文化節才能讓人感到文化的不同;下棋是中國人從古至今的遊戲,其有著中國獨有的文化,他是獨一無二的物質文化。

我所理解的文化節,是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的節日。

在學校裡,原本只能找到學習的氣氛,但到了文化節,在這就不僅僅是學,更多的是詩、是畫、是音樂,是瀟灑的字跡、是華麗的舞蹈,也正是這一天,讓平淡的學校更加生動,更加多姿多彩。

我所理解的文化節,是展現自己的才華的舞臺。

平日的校園,沒有時間可以展現自己獨特的才華,而在文化節這一天,讓平淡變得更加有活力,讓同學們有自己的舞臺展現自己的才華,讓其他人看到自己的藝術才華、文化。

有了文化,人生才會有味有道;有了文化,才能讓人們與眾不同,都擁有自己的才華,發揮才華,為生活加油吧!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文化。在今天我們或許沒有機會看清自己,發揮自己,但明天的文化節,一定要展現自己最獨特的才華吧!

我所理解的理想 篇3

國一作文 ,688字

“理想是什麼?”有人這樣問過我。我回答不出來,但我心裡知道:“理想是希望,是支援人們堅持不懈地追求的動力。”

沒有理想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假如你沒有了理想,那你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如果你沒有前進的動力,那麼你這一生將會碌碌無為,不思進取,虛度過幾萬個日日夜夜。

理想是提高人們精神境界的一種催化劑,它可以保持你心靈的充實和安寧,還可以讓你不斷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標,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的人格,理想決定人的一生。

理想可以創造奇蹟,阿里巴巴的創始者馬雲證明了這一點;理想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郭榮慶用他的成就講述了這一點;理想成就激情,邰麗華用她的努力昇華了這一點。

理想永遠是力量!如果有一天你成就了自己的理想,你將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因為你成功了,而這又是你另一個更高理想的起點。努力向前去追尋吧,你將會成為世上最快樂的人。即使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有很多困難,但我相信,有理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動力,有動力就可能成功。

每個人的理想應該都不同,因為每個人想實現的價值不同,對未來的嚮往與憧憬也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這就是理想都需要人們去追求、去實現。這會讓人們更加努力、更加勤奮,這就是理想的力量。

魯迅曾說過: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如此。我認為,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必須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只有把小事做好了,才有能力做大事。

我們要正確地認識理想,而不是隻說不做。即使你再聰明,你不行動也是沒有用的,所以我們應該知道:理想絕不是空想。

如果說社會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麼理想就是為小舟指引方向的燈塔和推動小舟前進的風帆。

讀韓寒《我所理解的教育》有感 篇4

高一作文 ,800字

韓寒之言,字字入理,句句無不折現出不一般的見解。讀完之後心中感悟甚多,特此抒發一下個人見解和感想。

教育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有力武器,雖說現在依舊鋒芒不減,但多少也有點落寞了。原因無他,無非就是“讀書無用論”搞的鬼。曾幾何時,人人以讀書為榮,以讀書為成功的必經之路。而看如今,一些人高舉“讀書無用論”的大旗,身先士卒的跳向不讀書的泥澤,最後遍體鱗傷。在我看來,這些人是悲哀的,但更是可惡的。他們之所以悲哀是因為他們失去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書中的知識,所以他們註定是一個裝著低俗靈魂的軀殼。他們也是可惡的,因為自己不讀書也就算了,還要帶著大家往不讀書的火坑裡跳,你們這群人真可惡,無恥。這些人,這種現象。便是使教育有點落寞的蒙在教育上的灰塵。但瑕不掩瑜,中國的教育總體上還是好的。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教育也步步高昇,並坐上了命運之神的寶座,他決定了你的命運。但請你放心,這位命運之神並不是無能的,自私的,不公的。他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他給你的機會,所以,嚴格來說,真正決定你自己命運的人是你,教育只是你用來決定自己命運的工具。不過不得不說,教育這工具的確很好用,你看看錢學森,鄧稼先,那個不是通過教育來實現自己的偉大人生的。也許你會說,看韓寒中學就輟學了,不一樣成名了嗎。你再看看高爾基,他連小學都沒怎麼上,不照樣當大文豪嗎。但我想說我們和他們不一樣,他們是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自己進行教育,並取得成功。不過他們受教育的方式和我們不一樣,我們是在學校,他們是在社會,但都是教育,可是他們的路比我們的更難走。而且,我相信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多半選擇在學校接受教育。所以,醒醒吧,別再做什麼不用讀書就能成功的白日夢了,背上書包上學去吧。畢竟學校這條路更好走。

你若放棄接受教育的機會,教育不會為你感到惋惜,也不會再給你機會。所以要不要接受教育,自己仔細想想吧。

我所理解的幸福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1314字

-1-

幸福是什麼?幸福在哪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今天,我想用自己的故事,來告訴大家我所理解的幸福。

我生長在一個有愛的大家庭裡,從我呱呱墜地起,姥姥便形影不離地照看著我,直到我上小學。

聽媽媽說,在我咿呀學語時,她和爸爸因為工作的原因,只能晚上回來陪我,也不知道是父母陪伴少的原因,還是其他,小時候我比同齡的小孩子語遲。

姥姥對此非常焦急,她已經六十多歲了,為了鍛鍊我說話,她每天揹著我擠公交車到到新華書店,再買好多好多書,一個字一個字地教我。我還依稀記得,姥姥遇到不會的字,就查字典標拼音。

媽媽看到此情此景,笑著對姥姥說:“我小的時候,您也沒這麼用心啊。”

“那時候工作任務重,我和你爸都是一線建築工人,要全力建設大西北,確實沒時間照顧你們仨,至今想起來都覺得對不住你們……”姥姥說著,一幅不無遺憾的模樣。

除了教我識字學語,姥姥還陪我學圍棋。那年我六歲,對圍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姥姥知道後,給我報了班。從此,每逢週末她都背上吃食,帶我去棋室。

那時的棋室環境遠不及現在的好,兩三間不大的教室,都供棋童下棋了,僅有狹小的走廊可以供家長臨時歇息。姥姥就拿一個小板凳,靠著牆坐,一坐就是一下午。

每當學完棋跑出教室,其他家長還未湊到孩子跟前,姥姥就已經把水遞到了我手裡。那是一杯永遠帶著溫度的水。幼年時的我不懂,總怪姥姥捨不得花錢給我買飲料,現在才知道,姥姥的每一次的溫開水裡都傾注了滿滿的愛。

現在每喝溫開水時,就覺得我是被姥姥的愛包圍著。

這是幸福!

-2-

正是有了姥姥全身心的付出,父母才可以心無旁騖地工作。爸爸不止一次地說:“姥姥是我們家的大功臣!姥爺是最強的外援!”

我快上小學了,姥爺突然心梗,急需手術,怕我沒人帶,姥爺沒有告訴媽媽,而是讓大姨陪他去醫院做了手術。手術過後,媽媽才知道。那一晚,媽媽哭成了個淚人;也是那一晚,媽媽做了一個決定,辭去原本優厚的工作,專職照顧姥爺和我。

在媽媽專門照顧我的這些歲月裡,我見識到了媽媽的要強,我也看到了她的殷殷希望。在她的努力下,我不敢怠慢,不敢偷懶,哪怕我偶爾想犯迷糊,但一想到媽媽的不辭辛勞,就又有了向前衝的力量。

現在,我在大家的眼裡是學習好,殊不知這背後有多少媽媽的堅韌與付出。

媽媽的愛,嚴格了點,但這是我成長的全部動力。

這也是幸福!

-3-

自從媽媽照顧到我以來,姥姥、姥爺便把他們的光和熱奉獻到了社群和敬老院。

姥姥是個古道熱腸的人,每次社群組織義務幫扶活動,她總是積極參與。給社群孤寡老人送溫暖、給貧困家庭捐款、去敬老院義務勞動都有她。

她總是笑呵呵地說:“人只有活動著,才能身體健康,才會感到幸福和快樂!”這不,今年她還被社群評為“優秀志願者”呢!

看著領獎臺上那個笑得像個孩子似的姥姥,我的小手都拍紅了,她真不愧是我們的家寶啊!

姥姥用她最平實的語言,讓我明白了幸福是什麼;姥姥也用她的行動,讓我時刻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

這是我的故事,這也是我所理解的幸福內涵:一杯溫熱的開水、一次悉心的照顧、一種真誠的付出、一顆不求回報的心。

幸福在身邊,幸福很簡單。

讓我們用心愛身邊每一個人,用心對待周圍的一切,把這份幸福傳遞下去!(公眾號:虎老師語文)

也談社會責任感 篇6

國二作文 ,981字

在今天的開學典禮上,章校長向我們講述了兩個關於社會責任感的小故事,引發了我的思考。

社會是一個龐雜的大環境,這其間各種各樣的人構成了多姿多彩的社會。它是一個群體,個體一、兩個人都不能稱之為社會。在這個大環境下,人、動物乃至一草一木,都是屬於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都有必要為他(它)們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就如故事中的兩個小女孩,都是為社會作出了貢獻的人,她們並不只是顧及到自己,還顧及到其他人,真正地把社會當成了自己的家。如果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我們就不會知道在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有那麼多,我們就無法真正瞭解這個社會需要什麼。如果每個人都能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這個世界將會減少戰爭、苦難等的發生,未來也一定會更加美好。

社會責任感是我們所需求的,也正是我們所缺乏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亂闖紅綠燈、隨意插隊等不遵守道德準則的行為,這不僅是對自己行為的一種不負責,也是對他人的不負責,更是對這個社會的不負責。

路上遇到了摔倒的老人,你會去扶一把嗎?低頭看到了一張廢紙,你會把它撿起來嗎?隊伍中有人在插隊,你會上前去制止嗎?……如果你這樣想:萬一扶了,老人訛我怎麼辦,還是讓別人或是他的家人來扶吧;垃圾嘛,又不是我扔的,環衛工人遲早會把它掃掉的;制止插隊?他要罵我揍我怎麼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會這樣“問心無愧”地視若罔聞嗎?如果都這樣想,我們的社會就亂了套了。我想這些並不只是某些特定的人才要盡到的責任,而是每一位身處於社會的公民的責任,是我的責任,同樣也是你的責任。

不僅是人,世間的萬物都是我們可以關愛的物件。路旁的小草小花,我們不要隨意踐踏;街邊的流浪動物,我們可以適當地餵食,甚至收留——因為它們也是一個小小的生命。彼此互相尊重、負責,多為他人著想,而不是處處都要顧及自己的個人利益。在對家庭給予小愛時,也對世界給予大愛,當我們有了這樣的社會責任感,或許就能夠多挽救幾個非洲兒童的生命,就能夠多幫助幾位失散兒童重拾親情,就能夠多為幾個流浪動物找到溫暖的家,就能夠多為這個世界增添些美的色彩。

社會天天在變化、在進步,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也天天在增加,我們每個人邁出的一小步,都將成為將來人類前進的一大步。

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吧!

社會責任感 篇7

國二作文 ,878字

開學典禮上,章校長在講話中用了兩個鮮活的例子詮釋了“社會責任感”這個概念,引發了大家對此的深思和熱議。

社會責任感是一種複雜的品質,簡單說就是每個人在心理和感覺上對其他人的關懷和義務,如有道德、守法、願意為他人作出犧牲等。

許多人認為,只要管好自己和自己社交圈子裡的事就好了,何必要在乎社會上的其他陌生人?其實這種觀點是很狹隘的,因為社會不單單是無數個獨立個體的集合,更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人可以獨立生存,而社會責任感就決定了一個人的幸福感。

公民幸福指數高達82%的加拿大,就是一個社會責任感很強的國度。在其他歐美國家都想方設法禁止流浪者在街頭睡覺時,加拿大的街頭上隨處可見流浪漢休息的長椅、帳篷,也有很多社會福利機構會專門為無家可歸的人提供衣食住宿和醫療服務。我想,可能正是這種良好的社會責任感才使得加拿大同時也成為了全球犯罪率最低的國家吧?

再來看看美國。美國社會在大多數人眼中應該是幸福、發達的,其主要原因是經濟負擔小?制度完善?生活環境好?我想都不是。在我看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整個社會自上而下的責任感。記得我有一次去美國遊玩,有天傍晚坐在一個廣場的長椅上乘涼。旁邊好像有人抽菸,我當時沒放在心上,甚至都沒注意到旁人的存在,只是下意識地揮了揮手扇去煙味。可是他看見了,立馬熄了煙,還向我道歉。試想一下,生活在這種人與人之間彬彬有禮、彼此關懷的社會中,一定是幸福的。

反觀土耳其穆斯林,只因與希臘人的文化、宗教分歧,就製造了臭名昭著的“伊斯坦布林屠殺之夜”,對境內的希臘人居住區進行打砸搶;只因一位大學生在聊天時聊到了宗教自由,就將其毒打……也正是這種對社會毫無理解、毫無容忍的態度使得穆斯林群體收到了全世界的非議。

綜上所述,擁有社會責任感,不僅能使自己、使周圍的人感覺生活充盈、快樂,更能使整個社會悄悄發生令人驚喜的變化。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並不需要做什麼大事,只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再盡力讓自己擁有一份社會責任感,就會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友善、關懷的光彩!

我所瞭解的沅陵 篇8

國一作文 ,572字

“沅陵,美得讓人心痛”,這句話一點也不例外,它歷史悠久、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是個旅遊的好地方。

沅陵的名勝古蹟數不勝數,聞名天下的有:鳳凰山、龍興講寺、二酉山。

鳳凰山是國家森林公園,這裡因山勢奇異,風觀秀麗,是觀光遊覽,休閒度假的名山勝地,相傳常有鳳凰山在這裡棲息、得名鳳凰山。現在,早晨和晚上都有人去爬鳳凰山,到了星期六,星期天,有許多人在鳳凰上燒烤、旅遊呢!

龍興講寺群體建築豐富多彩,所有的木門窗雕刻而成,並以彩繪,構圖飽滿,淺條流暢,花樣繁多,特別是大雄宮殿中的鏤空時刻講經蓮花座,玲瓏剔透,甚是精美,相傳為民代所制,為國內罕見之物。並且這裡一到星期六、星期天,都有人在這裡參觀。

二酉山因酉溪和酉水在此相匯而得名,堯帝的老師善卷放棄帝王不做,來到二酉教化苗民,死後厚葬二酉山巔,使二酉成為帝王之師的化身,靈氣逼人。“秦始皇焚書坑儒”時,京城博士官伏勝將千卷竹簡藏入洞中,二酉山由此聞名天下。成為“學富五車,書通二本,”成語出典地。

沅陵特產有燈盞窩、豬腳粉、蒿子粑粑、小籠包、晒蘭肉、各種酸菜。好吃街那口口上的宵夜烤魚,還有潭泡菜酸蘿蔔……

沅陵的繡花鞋墊也是很好的,有的老婆婆用小簸箕在外面擺小攤子賣,還有小棉鞋都是手工的,精緻而且不貴。

沅陵人不僅純樸善良,而且熱情好客。以上就是我所瞭解的沅陵,我為我是沅陵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我所瞭解的野生動物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1191字

廣袤的草原上,稍長的草尖兒在風中輕輕搖曳,成片的牛和羊在其中安詳地吃草。幾隻狐狸腦袋剛剛從洞中探出頭來。一旁的灌木叢裡,偶爾會閃過幾只棉尾兔的身影。可以聽到從遠方的森林裡不時傳來烏鴉的叫聲,以及他們的翅膀扇動的凌亂的嘈雜聲。忽然,幾聲槍響,打破了這寧靜。嚇得牛羊們驚作一團,發出巨大的聲響,原本探出頭來的的狐狸不見了蹤影,一大群烏鴉在樹林裡呱呱亂叫,飛來飛去……

這就是歐內斯特在《我所瞭解的野生動物》這本書中所描繪的野生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以它最真實的模樣呈現在你眼前,沒有半分虛假,也沒有半點遮掩。你可以在書中看到英勇而智慧的狼王羅勃,老成而狡黠的烏鴉銀斑,機智敏捷的棉尾兔豁耳朵,也可以看到忠誠的賓果,狡猾的狐狸,熱愛自由的野馬,殘忍的烏利,以及孤獨的紅頸。它們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故事。不過,正如歐內斯特所寫:“既然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的,這也就成為了它們都是悲劇的原因。因為野生動物的一生總是以悲劇告終的。”

在這些性格各異的動物當中,最受我青睞並使我感到強烈震撼的,還是要數那匹永不停歇的野馬了。在他的幼年時期,便已初露鋒芒,待到青年,果然成為了一匹千里好馬。可卻有人對他產生了歹意,妄想收他為己用,派無數人馬來追捕他。他逃掉了無數次,卻終究敵不過愛情的力量—他還是被抓住了,被烙上了恥辱的印記,他失去了自由。可是在最後的路上,他拖著抓捕者一起掉進了懸崖,摔得粉生碎骨,然而他又重新獲得了自由。

這匹野馬,看完他的故事,帶給我的是久久的震撼。它寧願用生命來換取自由。我們當中,能有多少人為了自由而付出一切?又能有多少人為了自己的尊嚴而死守到底?辦公室裡坐著死氣沉沉的人們,酒局上的人們掛著虛偽的笑,為了讓老總高興而阿諛奉承,膽小怕事而忍氣吞聲,甚至在多年以後回想起自己兒時的夢想時,只有一聲嘆息。

我很羨慕這匹野馬,它能夠無拘無束地在草原上狂奔,感受風掠過身旁的聲音,感受足下草地的觸感,感受被濺起的水花掠過他的足,感受……

我也想成為這匹野馬,享受大自然,享受自由。儘管他最後的結局是悲劇,我卻仍覺得他活的瀟灑,活的帥氣!

若不是人類的追捕,他或許還能自由地在草原上奔跑,享受著妻妾成群的美好生活。其實大多數野生動物的悲劇都是由人類直接或間接造成的,若是人類少一些貪心與利慾,白鰭豚會不會不會成為瀕危物種,長江鱘魚會不會還在水裡快樂地遊玩呢?可是時間不能倒轉,歷史不能改變,所以這一切都猜想都不能得到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現在應該做的,便是保護好那些現存的動物們。如同書中所肯定的,這樣一種反覆被強調的道德思想—我們和動物都是同類。人類所具有的一些東西不會在動物身上蕩然無存,而動物所具備的東西在某種程度上也會為人類所分享。

渴望看到有一天,人和動物不是紅著眼相鬥,而是友好和睦地相處。

廣袤的草原上,稍長的草尖兒在風中輕輕搖曳……

我所瞭解的一種植物 篇10

國三作文 ,834字

牡丹華貴而豔麗,菊花清淡而隱遠。以及那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他們身上都有著大眾爭相喜愛的優點。

而我則卻單單喜歡那只有夜間才開放的夜來香。它沒有牡丹那樣多的花瓣,形狀卻也不似菊花的種類萬千,但它依舊吸引我,總是我想到那晚間安靜之餘忽然飄過的一陣幽香,使人沉靜。

在平常,最常見的品種就是紫茉莉。紫茉莉共有黃紅白粉紫五種單色。但如果將它們種在一起,花粉互相傳交的話,花冠則會渲染出不同的色彩。美麗而神祕,像是上天用筆刷賜予它獨一無二的禮物。如果運氣好的話,不知道能不能見到集這五種顏色與一身的花呢?

在我的印象裡,只有在夏日,天將黑未黑時才能看到這種花挺立於著綠色的葉片之中。不耐寒的紫茉莉,總是迎著夏天的炎熱開放,為這片悶熱的淨土加上一絲點綴。在民間,它還有一種通俗的叫法,叫做“煮飯花”。相傳,每一個農家的婦女都會在這紫茉莉開放的時間下廚做飯,所以他是被稱為煮飯花。

紫茉莉雖有“茉莉”二字,但它和茉莉卻不屬一科。紫茉莉的氣味要比它淡雅得多,香而不膩。

我想起爺爺的院子裡也曾有過大片大片的紫茉莉,萬綠叢中夾雜著惹眼的紫色,由於爺爺的精心照顧,它顯得格外茂盛。雖算不上名貴,卻在這萬花之中顯得格外精神。

我曾也試著種過。雖說是種,也不過是想起它來時就帶上點水去看看它罷了。結果呢,花徑又矮又短,開出來的花小的可憐,比起來其他的紫茉莉差得遠了。看到這些小小花,我都有些慚愧。它呢?則像是在抱怨我。我若是之前多去看看它,也不至於讓它像現在這樣弱的可憐吧。這也讓我意識到紫茉莉也是一種有靈性的花,你若真心待它,它也會拿出美麗的花去回報你。

紫茉莉代表著尊敬、質樸、迷人。有些國家將它作為愛情之花。當然,在一些男女青年只間,以互送紫茉莉來表示自己堅貞的愛情,更被大家喚作友誼之花,在人們之間傳遞自己的心願及祝福。

紫茉莉不算名貴,加上人們對它的喜愛,有很多老人喜歡種這種花。因此在房前屋後、籬旁、路邊總是能看到它繁茂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