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一首樂曲相關作文20篇

我最喜歡的一首樂曲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709字

我喜歡明快活潑的《藍色的多瑙河》,喜歡浪漫唯美的《水邊的阿狄麗娜》,但我更喜歡快悅耳的《森林狂想曲》。

《森林狂想曲》是由荒野探險家徐仁修、自然錄音家劉義燁、自然觀察家楊雅棠、留美製作人吳金黛以及金曲獎製作人範宗沛共同製作,過程共耗時5年。

每當那熟悉的旋律在我的耳邊響起,我就彷彿踩著婆娑的樹影來到了美輪美奐的森林。

一縷金色的陽光穿過了樹葉間的縫隙,將一片金色灑向大地,喚醒了森林裡的朋友們。青蛙們一會兒“呱呱”地唱著,一會兒“咕嚕咕嚕”地鬧一陣。黃鶯、百靈、布穀鳥這些歌聲婉轉的鳥兒,用那清脆悅耳的聲音唱著。蜜蜂嗡嗡地響著,貓頭鷹哼哼著,油蛉低唱著,松鼠吱吱地叫著。蟋蟀緩緩地彈著琴,黃鸝尖聲尖氣地吹著笛子。

當然,沒有好嗓子的動物,也不用難為情。它們會按照自己的愛好來選擇樂器:天牛的脖子嘎吱嘎吱地響——這不是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嗎?啄木鳥找上一根枯樹枝,這是它們的鼓,那結實的嘴巴就是頂好的鼓槌。

漸漸的,漸漸的,旋律變快了,節奏加強了,氣氛變得活潑起來了。百鳥朝鳳,魚躍雀歡。小溪清澈見底,溪水衝到岩石,激起騰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衝擊聲、歡騰聲和著動物的合唱合奏;風也來湊熱鬧,它們淘氣地玩耍,使樹“沙沙”地響。此時,音樂猶如心靈溪水,湧入了我的心頭。

音樂停了下來,可我早已陶醉在音樂裡,不能自拔。我靜靜地佇立在森林,閉上眼睛,細細地品味著……

當我反應過來,動物們已經回家了,只有那嫋嫋餘音在森林裡悠盪著,然後慢慢地消失在了森林的盡頭,天的盡頭……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486字

國歌,又稱《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我相信每一箇中國人都不會陌生吧?國歌那令人動容的歌詞,激越高昂的旋律,任誰聽過以後也不會忘記。它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每個星期一的早晨,我們學校的所有師生都會集中在大操場上,舉行升旗儀式。升旗手們拿著鮮豔的五星紅旗,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到旗杆邊,隨著雄壯的國歌旋律把旗升上去,這時,我們一邊敬禮,一邊注視著國旗,唱著國歌:“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唱著振奮人心的歌曲,望著鮮豔的五星紅旗,我想起了中國曾經的屈辱,日寇在我們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欺負我們中國人,……我明白了落後就要捱打。望著鮮豔的五星紅旗,我又想起了為了我們新中國的成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王二小,他為了把敵人引進埋伏圈,而犧牲了自己;劉胡蘭在敵人的嚴刑利誘逼供下,誓死不說出黨的機密……我明白了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我們的先輩們用血肉之軀換來的。我們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長大以後為祖國的強大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這首歌是中國人民保衛祖國,讓祖國獨立強大的一個智慧的結晶,它將伴隨著中華新代的少年譜寫祖國更璀璨的詩篇!

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8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古詩,它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古詩。

這首古詩看起來只有短短的四行,但立意卻很豐富,它表現了遠行遊子在月圓之夜思念家鄉的情感,並巧妙地寫出了作者在八月十五中秋節時,眼望著一輪明月,思念遠方的故鄉和親人。

這首古詩也成為我和爸爸心與心之間溝通的橋樑。那是在四年前,當時我還是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咱家離學校很遠,所以每天爸爸用單車送我去上學,在一個寒冷的早晨,爸爸送我到學校後,他就去上班了,在昏黑的路上,一輛大燈都壞了的農用車,一下就把爸爸“頂”到了幾米外,頓時車翻人倒,不久,爸爸就被送到了縣人民醫院的搶救室。為了我能安心學習,媽媽將這個令人傷心的壞訊息隱瞞了下來,我在家中好幾天看不到爸爸的身影,就問奶奶:“爸爸去哪兒了,我想爸爸。”奶奶低著頭,嘆著氣說:“你爸爸出差了。”又過了幾天,媽媽實在拗不過我的一再糾纏,便帶我去醫院,一路上媽媽囑咐我:“見了爸爸可不許掉眼淚,要做個堅強的男子漢!”到醫院後,我看到爸爸滿臉的血痂,不由自主地鼻子酸了,不爭氣的眼淚還是流了出來。爸爸看到我的表情反而風趣地說:“孩子,別哭,爸爸只不過想休息幾天。你把鼻子哭沒了,就不帥氣了。”看到樂觀又堅強的爸爸,我擦乾了眼角的淚花。

快過新年了,爸爸還沒有回家,我特別想念他。手工課上,同學們在做新年賀卡,但我卻想給尚未康復的爸爸寫封信,於是《靜夜思》就成了信的主要內容,當媽媽把這封信捎給爸爸的時候,他流淚了,原來爸爸看著我歪歪扭扭的字,不會寫的還用拼音標註著,雖然有錯字、別字,但爸爸還是讀懂了我的心思,這些我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每當想起這首詩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爸爸的笑,爸爸的淚,我的嘴角就會泛起一絲欣慰的微笑,我喜歡這首詩就不言而喻。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篇4

抒情作文 ,828字

“就讓光芒折射淚溼的瞳孔/映出心中最想擁有的彩虹/帶我奔向那片有你的天空/因為你是我的夢……”清亮卻不失倔強的嗓音空靈的在腦海中不知疲倦地迴響,被拉長的聲調是我心中的激情澎湃。曾經偶然一次的相遇,讓你霸佔了我心中的一方天地。

夏日的空氣悶熱,如同密不透風的塑料膜把全身緊緊包裹;在天空燃燒著的烈日毫不吝惜的灑下了縷縷火苗,燙得柏油路全身滾燙,熱氣騰騰;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我在高樓下的陰影處獨坐,頭上的那幾根如同蔫了的小草似的髮絲足以流露出我此時此刻的無精打采。作為一個求學者,能佔據整個心房的當然是變化莫測的分數。眼前閃現著這半個學期的考試成績,還有老師恨鐵不成鋼的目光,黑色悲傷溢滿了我的心房,原本充滿希冀的眼睛被幾片心灰的烏雲遮擋住了陽光。傲人的分數似乎已成為了歷史長河中的小小浪花,伴隨著水流逐漸遠去。眼皮合攏,世界頓時一片黑暗,我焦急地尋找著成功的蹤跡,無邊無際的恐懼瓦解著我的精神堤壩,可是她沒有出現,好像拋棄了我。

迎著痛把眼中所有夢/都交給時間/想飛就用心的去飛/誰不經歷狼狽……彷彿來自天際的歌聲隱隱約約在我耳邊縈繞,我不由得屏息聆聽……我的夢說別停留等待/就讓光芒折射淚溼的瞳孔/映出心中最想擁有的彩虹/帶我奔向那片有你的天空/因為你是我的夢……我咀嚼著歌詞,微弱的光芒在我瞳孔閃爍。……執著的勇敢的不回頭/穿過了黑夜踏過了邊界/路過雨路過風往前衝/總會有一天站在你身邊……我頓時神清氣爽,眼前大亮:成功並不是沒有拋棄我,只是我還不夠勤奮,耕耘的時間太短;這只是成功給我佈置的小小考驗,為了磨礪我的心智,鍛造我堅強的意志,畢竟只有歷經風雨才能見彩虹。淚就讓它往下墜/濺起傷口的美……音樂還在繼續,我不再失落,不再等待,不再暗自傷神,邁著堅定的步伐回到家,在題海中肆意遨遊。

因為你,我才重新振作起來,你所蘊涵的積極向上,藐視一切挫折的精神仍在我心中盪漾,促使我不斷探索前進。如此美好的你,怎能不會成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篇5

國二作文 ,642字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的歷史源遠流長,名家輩出,名篇佳作在中華文明中蔚為大觀。今天,讓我們漫步於古詩苑,含英咀華,接受一次美的洗禮。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水調歌頭,作者蘇軾詩句: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做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出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因為今天是中秋節,也是蘇軾被皇上貶了官,而被皇上貶成了平民百姓。在這裡,蘇軾想起了十多年來都沒有見過的弟弟蘇撤了,很想見弟弟一面,他輕輕地把頭望起來,看見月亮又大又亮又圓,彷彿看見弟弟的影子。給了我一個人生啟示,讓我懂得了親人比金錢還珍貴,我要好好珍惜身邊的親人。

這首詩讓我鮮明感起了,我和夥伴分離的時候,有一句詩可以形容,我和她的心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意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本身就是團圓的日子,可是時間總是不等人,蘇軾望月想念自己從前和弟弟蘇澈一起過中秋節,蘇軾很想知道弟弟現在在幹什麼,所以在自言自語地說:“如果弟弟在這裡,該有多好啊!”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既可以是遭受傷痛時他人的悉心寬慰和安撫,也可以是收穫成功時他人的真誠囑咐和支援,又可以是陷入迷茫時他人的耐心指引和引導,也可以是沉醉麻木的。

祝願蘇軾和他的弟弟早日重逢在一起。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篇6

國二作文 ,713字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深。”這首詩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寫得《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是多麼的簡單,也許是這一首簡單的詩,卻對我有不一樣的意義。

那年我六歲半,那月我放暑假,那天對我意義非同,因為那天發生了一件令我永生難忘的事。

那天夜裡我因為身體感到很難受就醒了,我再想睡也睡不著了,我去敲了敲媽媽房間的門,媽媽被驚醒後,就開始問我怎麼了,我說出了我的症狀,這是媽媽叫我去穿好衣服,然後她拿出體溫計測體溫,後來我才知道當時我燒到了三十九點七度,我走在半路就身體發軟走不動了,媽媽就揹我,走到門診部時,媽媽的衣服已被沁溼了,額頭也有許多汗水。值班護士說要打針,我愣了一下,因為大多數小孩都怕打針。不知是護士阿姨的技術好,還是媽媽在我旁邊鼓勵我的緣故。這是天已經矇矇亮了,就準備輸完液再回去。我躺在病床上,明明一晚沒睡卻怎麼也睡不著,媽媽見狀就說教我學一首詩,可能是實在沒事幹我就答應了。

“這首詩叫《賦得古原草送別》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來,我念一句,你念一句。離離原上草……”我跟著讀著……、教了幾遍後媽媽開始給我講解她的釋思。“草原上長滿了茂密的綠草,年年歲歲那小小的春雨染綠了她們,歲歲年年的凜冽的寒風又吹得她們滿身枯黃,儘管那燎原的野火有事把她們燒的焦枯,然而她們的根鬚依然深藏的地下,待到來年的春風一吹,野草優惠蓬勃的生長起來。完啦,有一點難懂也,那它是告訴人們什麼道理呢?野草雖不比鮮花美麗,但它的生命力卻很旺盛,就算這些小草生在石頭下面,它也會貫穿石頭。”“小草好強哦,我一定要學會小草的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每當遇到困難時,都會想到這首詩,他便激勵著我勇敢地闖過去。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篇7

國二作文 ,691字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蘇軾的《水調歌頭》,蘇軾是唐代八大家之一。他寫的詩都是十分出名的,如有《後赤壁賦》、《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等……

我喜歡這首詩無非是它可以唱而且好聽“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我還沒學這首詩時我還以為是一首歌呢,因為我在第一次接觸這首詩時是聽到的。那個詞的優美加上柔和的女聲十分動聽。但現在我要加一條喜歡的理由—他表達了蘇軾對人們的美好祝願。

現在我已學習了這首詩所以對這首更加了解,知道了這本來是一首詩,後來是被別人加上了去變成了一首歌。這首詩是蘇軾熙寧九年的中秋節懷念自己的弟弟蘇澈寫的。這首詩分為上下兩闕,上闕寫的是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闕寫的是作者望月懷人、曠達樂觀,表達了對人們的美好祝願。作者以積極的親情緒看待人生,人雖有悲傷、離別,但也有歡樂、團聚。約雖有陰、缺,但也有晴、圓。這都是常理,不必要傷感。人身不求長聚,只要兩心相照在同一輪圓月下。未嘗是一個美好的境界。詩人從美好的想象中得到慰籍,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學完這首詩,讓我更加喜愛這首詩,所以我總是樂此不疲地哼唱這首詩,也是一首歌。這首歌就像為那些遠在他方的親人,讓他們不必在圓月下傷感,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看待人生,就算大家相隔萬里不了能相聚,但心心相印在同一輪圓月下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享受人生豈不很快樂?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啊!只古以來這種事就難以周全,但還是要祝願天下的人都能夠團圓。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4字

現在,很多人喜歡的歌曲都是《爸爸去哪兒》主題曲,而我卻依然深愛著關於夢想的那首歌—《最初的夢想》,這是臺灣女歌手范瑋琪唱的。

我是幾個月之前接觸到它的。

那次,我正準備聽范瑋琪唱的《那些花兒》,聽到一半,不知是電腦出了問題,還是我無意中動了滑鼠,突然一下就跳出了另一首歌。我手忙腳亂地正準備關掉這首歌,可當我的目光跳到歌名上時,我一下就打消了關掉它的念頭:《最初的夢想》。(我對夢想一詞很敏感。)

我靜靜地聽著,任憑微快的旋律和動人的歌詞從電腦的音響裡流出來。聽到“如果夢想不曾墜落大海,千鈞一髮,有怎會懂得要多努力”這句歌詞時,我心想:是呀,有機會實現夢想的時候,不知道努力;偏偏夢想離他遠去,他又心急火燎地去追趕,不知道要多多努力才能實現夢想。

“沮喪時,總會感到明顯孤獨的重量,多渴望懂得的人給個溫暖,借個肩膀”,我又有了感慨:確實如此,有一次我和朋友鬧翻了,上體育課時她們都在高高興興地玩遊戲,就我一個人在旁邊觀看,看著看著,眼淚就不知不覺流下來了,心裡湧起一種悲傷的感覺。

我知道、也聽過許多首好歌,但唯獨這首歌引起了我的共鳴。從來沒有一首歌這樣讓我依戀,我高興的時候聽它,傷心的時候也聽它,《最初的夢想》似乎已成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就算時光染白了我的頭髮,奪去了我的青春,我也不會忘記我深愛的那首歌—《最初的夢想》,我也會一直朝著我最初的夢想去努力!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6字

詩,是古代文化的旗幟,;詩,是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我最喜歡的一首詩,就是李商隱的《無題》。

《無題》這首詩表達了男女之間刻苦銘心的相思之情。其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尤其成名。那時,李商隱正值壯年。他進京趕考考取功名。由於他才華出眾,考上了狀元。被皇帝接見,從此又開啟了嶄新的人生。當時京都有一個有錢人家看中了李商隱的才華,要把女兒嫁給他。那家人家的女孩長得膚白貌美,李商隱也長得十分俊俏,兩人一見鍾情,兩情相悅。李商隱不僅考取了功名,又抱的美人歸,真是人生得意之時!可是,就在這時,李商隱因為種種原因,被迫貶官。新婚燕爾的兩人只能被迫分離。就在李商隱貶官期間,妻子因過度思念而得了不治之症,去世了。當李商隱回來時,他早已見不到妻子,非常傷心,難過。這首詩就是思念妻子而寫。後人常用“春草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比作無私奉獻的老師。

記得有一次,上作文課,我發現郝老師講課時的聲音不對勁,很沙啞。郝老師經常咳嗽,偶爾含幾顆潤喉糖。我想,郝老師一定是感冒了,郝老師咳嗽這麼嚴重,還帶病給我們上課,我突然想起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說的就是郝老師。

古往今來,有很多優秀的古詩,熠熠生輝。讓我們一起去詩海拾貝,去細細品味吧!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和它的歌詞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576字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賣報歌》我們大家都知道,唱起來朗朗上口,可又有幾個人知道它的寫作背景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說一說!

聶耳大家知道嗎?對,他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者。聶耳由田漢推薦參加革命,他在上海的一條街上創作的這首歌。

在一個北風呼嘯的冬天,聶耳和田漢下樓散步,卻在樓梯口看見一個小女孩在賣報。“先生,請買份報吧!”小女孩乞求道,可沒有一個人理睬她,小女孩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了起來,聶耳和田漢見了趕緊跑到小女孩面前去詢問了情況,小女孩向他們訴說了情況,田漢在安慰小姑娘,聶耳正在想辦法。

“田漢,帶上小姑娘先回屋。”聶耳說道。

聶耳、田漢和報童小女孩一起回了屋。

聶耳委託田漢夫人安妮照顧下小女孩,自己則一口氣寫下了這首歌的歌詞,其中一句還是賣報童自己加上的,那就是“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

歌編好了,可賣報童不識字,這首歌還是聶耳親自教賣報童唱的!

賣報童學會了歌,就和聶耳叔叔一起走在大街上唱著,一邊賣、一邊唱,很快報紙就賣完了,還賺了不少錢了,賣報童非常感激聶耳叔叔,於是答謝後又高高興興地去領報了。

這件事雖然過去幾十年了,可賣報童依然記憶猶新,當年的賣報童現在已經八十九歲高齡了,她曾受到一位姓張的地下黨員的幫助,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楊碧君,如今,楊碧君久久不能忘記她的救民恩人—聶耳!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7字

我喜歡的詩有很多,比如:《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山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但說起我最喜歡的,是宋朝詩人楊萬里寫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這一首詩。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這兩句的詩的大意為:到底是六月的西湖,它的風光和其他時節都不一樣。大名鼎鼎杭州西湖在古代就已經這麼有名了,我也慕名去西湖遊玩過幾次,一次是5月,荷花還沒有盛開,沒有荷花的西湖少了幾分豔麗。一次是夏季,西湖的荷花全部盛開了,非常的美麗。西湖此刻美麗的風景正如詩人後兩句描寫的那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那碧綠的荷葉無邊無際,好像和藍天連線在一起,那盛開的荷花在陽光的映照下,看上去顯得格外的紅豔。

我喜歡楊萬里的這首詩,是因為這首詩乾淨利落地寫出了西湖的美,蓮葉的綠,荷花的紅,讓我更加迷戀西湖,恨不得再多去幾趟西湖,多去感受西湖的美。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尤其是在我親自去領略過西湖的美后,我就更加喜歡了,每次讀它,都使我深深的陶醉。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38字

音樂,如一泓清泉,滋潤人的心田,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能將人帶進一個純淨的世界,有時候婉轉動聽的旋律,比語言更能深入人心,給人帶來快樂。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曲是《青鳥》,它是動漫《火影忍者》的主題曲之一。《火影忍者》的主題曲有很多,而它能夠脫穎而出,自然有它的魅力所在,而我也被它深深地吸引。

青鳥是一種鳥類,在某種方面,鳥類是自由的,它們可以自由地飛翔、覓食,不受他人控制。而這首歌,以它為歌名,也正如同動漫中每個人物都渴望著自由,不想被束縛,這也使我內心觸動很大,感慨萬千。

火影,不只是一個名字,一個代號,一個職位,還是一種傳承,是火之意志的傳承。什麼是火之意志?火之意志的含義,就是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老一輩的人會相信並守護他們,每一屆火影,都懷著自己的忍道,守護著村子,他們渴望和平,為了幸福的生活而犧牲自己,但他們的意志卻被後人繼承、發揚、傳頌。“只要有樹葉飛舞的地方,火就會燃燒。”是《火影忍者》讓我學會了堅強、努力、剛毅和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奉獻。

“竭力擺脫,向那蔚藍的天空飛去”,這句歌詞最令我印象深刻。這句話可以用在《火影忍者》裡任何一個人身上,無論是主角,配角,還是隻出場了一兩次的龍套角色。他們或為掙脫家族命運而努力,或為村子和平而苟且偷生,或為實現理想而奮鬥,但同樣的,都是懷揣著一顆為理想而堅持,不懼艱險的心。

《青鳥》這首歌激勵了我太多,每當聽見它,我都會想起《火影忍者》中的人物曾經告訴我的精神:堅持,努力,筆直向前,團結,向上,這都是我學習的目標。

每當我在學習或者生活上遇到了挫折,我都會想起這首歌,想起了它帶給我的啟示,我就會重新站起來,繼續加油努力,勇往直前,不言放棄。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歌,它懷著火之意志,給予我快樂,更使我奮發向上。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篇13

國一作文 ,889字

聽,多麼優美的歌曲,多麼優雅的歌聲,這便是我所喜歡的一首歌—?清明雨上?。

“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愛的歌來輕輕唱……”那麼優雅,那麼憂傷。聽了,我的心好難受,那種歌手的憂傷是多麼的感人。那麼輕柔,那樣的歌詞,無處不透著憂傷。我有時不禁感到奇怪,那麼美的歌詞,那麼好聽的歌聲,為什麼是用一種傷感的語調唱出的呢?那麼讓人產生聯想的詞兒。真讓我感動,我太喜歡它了,一次音樂課上,老師讓我們唱最喜歡的歌,我當堂唱了這首歌,雖然有一些走調但是大家都說很好聽!我不禁有些自豪,因為這首歌讓我們結識了許多朋友。

聽,音樂又響起了,依舊是我所喜愛的《清明雨上》。我彷彿看到了木窗外的雨正下著,一個人坐在窗邊。一陣風兒吹過,透明的雨絲灑在他蒼白的臉上,身前的木桌上攤著張筆墨未乾的紙,一旁的白瓷瓶插著朵金黃的菊花。白衣、菊花、白紙、細雨、微風。呵!多麼美麗的景象,那麼淒涼的場景。

真不難想象,歌手許嵩是在怎樣的心情中寫出這首歌的。明明是那麼年輕的人,寫出的歌卻是那一種久經風霜的感覺,那種感覺正是我所喜歡的。這首歌正是我在極度悲傷下聽到,當時便有一種相“聽”恨晚的感覺。

我發現了以前我所喜愛的歌並不是真正喜歡的,那麼快,那麼猛,如同一陣狂風,而《清明雨上》很好的結合了名字的意思,清明的雨是細小,而淒涼的,鮮明的對比。

動聽,悲傷的旋律伴隨著我走過了多少次的悲傷的時刻,我喜歡在我悲傷時步入我的歌,他就像一雙翅膀,帶我飛過了多少悲傷困難的時候。好好聽,那種深入人心中的難受,分擔了我一部分的憂愁。

好聽的歌聲伴著絲絲點點的快樂深入人心中。憂傷的曲調帶來了甜甜的感覺,“今生揮毫只為你的感覺”,彷彿一個男人為已逝去的朋友而筆的感覺。衣衫輕搖,風兒輕吹,雨兒輕飄,這便是《清明雨上》給我帶來的感受。

享受著,聆聽著,思考著,我最愛的歌兒。帶來的思考和美的享受,是讓我快樂的良方。在悲傷中感到快樂這便是《清明雨上》。

我最愛聽的歌兒,那美麗的旋律一直停留在我的心中,我的腦海中,它帶走了一直停留在心中的難過與憂愁,只留下一片平靜,慈和的天地,真是一首好歌。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400字

從我讀書以來,我們從小學到現在學過不計其數的古詩,但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莫過於服《憫農》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每當我讀到這句詩句時,腦袋裡浮現這樣一個畫面:一個烈日當空的下午,農民伯伯扛著各種農具去田裡幹活,到了田裡,他們先給稻子翻翻土,讓讓稻子更快更好的成長,然後用水壺給稻子澆澆水,讓他們得到充足的水分。半小時後,一個小時,農民伯伯氣喘吁吁,頭上流下的汗打溼了衣服擦了又流,流了又擦有的汗還滴到土裡真是辛苦啊!

《憫農》的下半句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了下半句我的腦袋又浮現出了一個畫面:

到了中午一個飢腸轆轆的小孩,跑回家想到吃飯。媽媽端出了飯,他大口大口地吃著,感覺到了飯的甜蜜。片刻後碗裡一粒不剩,吃的一乾二淨,因為他知道米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我之所以喜歡這首詩,是因為他告訴我們:不可以浪費米飯,米飯也是來之不易的。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憫農》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篇15

國一作文 ,611字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就是《春到拉薩》,倒不是因為這首歌樂曲多麼好聽,或者是詞多麼富有感情,而是這首歌伴隨我走過漫長的歲月,這首歌和我的學古箏之路緊密地練習到了一起。

我第一次被古箏的音樂所打動,就是在琴行聽到了這首《春到拉薩》,當時是一位老師給她的學生做示範,因此樂曲的流暢情感都被髮揮到了極致,加上古箏特有的悠揚音色,這首曲子彷彿融合進了空氣,瀰漫到了琴房的每一個角落,讓我的每一個細胞都被這首音樂所打動了。我特意問了琴行的老闆,老闆說這是古箏曲《春到拉薩》。我牢牢地記住了這個名字,正是這首歌給了我力量,讓我走上了學習古箏的道路。

每當我想要放棄學習樂器的時候,我就會放一曲《春到拉薩》,這首古箏曲描繪了拉薩春天的優美景象,我彷彿看到了布達拉宮的四周生機盎然,不知名的小花在成片的綠色草地上綻放,熱情的西藏人民在溫暖的陽光下載歌載舞。這首歌的力量就是讓人聽完之後感覺到生活充滿了生機,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這首歌讓我相信只要努力,就會遇見更加迷人的春天,從此我練習古箏更加用工了。

我也是在愛上這首樂曲後愛上西藏的,我一直渴望自己長大後可以背起行囊,去西藏的山下走一走,望一眼真正的春到拉薩,看看那片神聖的土地上無處不在的生機,和靈魂來一次深刻的對話。一顆想要進藏的心,深深地藏在我的身體裡了,讓我在前行的路上多了一份動力。

好的音樂真的有淨化心靈的作用呀,我再次播放起《春到拉薩》,深深地陶醉在其中,聽一曲琴聲悠揚。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篇16

國二作文 ,551字

“淋雨一直走,是一顆寶石就該閃爍,人都應該有夢,有夢就別怕痛。”

—題記

每當熟悉的旋律迴盪在耳邊,總會不由得感嘆。《淋雨一直走》這首歌旋律很快,它不像TFboys的歌那麼有活力,也不像汪蘇瀧的歌那麼傷感,但我依舊喜歡它。比如歌詞中所說:“要獨特才是流行,無法複製的自己;有勇氣,你能推我下懸崖,我能學會飛行,從不聽誰的命令,很獨立,耳朵用來聽自己的心靈”。現在,人們都追求時尚,追求生活品味,但卻漸漸迷失了真實的自己,這首歌讓我懂得了—不在乎他人的看法,活出真實的自己。

最打動我的是:“淋雨一直走,是一顆寶石就該閃爍,淋雨一直走,是道陽光就該暖和,人都該有夢,有夢就別怕痛。”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有大大小小、許許多多的夢想。但夢想會因為挫折而消失;夢想會因為疼痛而泯滅。但這首歌卻教會我夢想會因為挫折而更加堅定,會因為疼痛而更加圓滿,會因為執著而實現……

有一位名人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在和一個高尚的談話。”但我認為一個人也可以從歌曲裡領悟許多道理。

歌聲是最能打動人心的。通過歌,我也明白了,人生是一條坎坷不平的路,有夢才會有方向,就像歌裡說的:“有夢就別怕痛。”追夢的道路上,會有許多挫折,但“星星離我們不遙遠,夢也不會遙遠。”

這首歌教會了我許多,希望你們也可以聽聽!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09字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若不度我成佛,那我度你入魔。”每當我聽到了《佛說》的旋律,我就會變得勇敢起來。

記得有一次,我一走進教室,我的同學就急匆匆地跑到我的面前說:“我最近聽了一首非常高昂有力的歌,它叫做《佛說》,你也去聽聽。”

聽了他的話後,我一回到家就用電腦查找了一下,它的原唱是七星唱的。它的歌調特別有感染力,我聽了幾遍就著迷了。

有一次,我一個人在家裡。我感到非常害怕,看電視的時候感覺後面有很多的妖怪。當我玩電腦的時候,我就感覺有小偷在偷東西,緊張的心情無法釋懷。我就問同學:“當你們感到非常害怕的時候,你會做些什麼?”他們都回答:“你可以聽《佛說呀》呀!”我趕緊拿起手機開始播放《佛說》,聽了《佛說》後,我頓時感到家裡有好多朋友一樣。

每當我被媽媽批評或遇到非常不開心的事情時,我只要一聽《佛說》,我就會感到非常開心。

《佛說》使我從挫折中學會了堅強,讓我從失望、自卑中看到了希望,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快樂。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00字

詩就像茫茫的大海一樣,而我們就像一葉扁舟,在詩歌的海洋裡遨遊。

我最欣賞的一首詩是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詩人李賀在戰爭前寫下《雁門太守行》,兵臨城下,雖然力量懸殊,但是士兵們還是想要報效國家,所以寫下此詩《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這首詩是李賀運用樂府主題來創作的一首描繪戰爭場面的詩歌,敵人像烏雲一般壓近,城牆被摧垮,陽光射入鎧甲鱗片中,號角在這響的哪裡都能聽見,戰士們的鮮血把泥土染成了紫紅色,軍隊拿著半卷紅旗抵達易水邊,冷天讓鼓聲顯得低沉,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自願拿起寶劍上戰場戰死沙場。

首聯的“黑雲壓城”寫出了當時敵軍包圍的緊急情況,頷聯的“凝夜紫”寫出了士兵們血戰沙場的英勇,頸聯的“半卷”“霜重”寫出了在大冬天戰士們不畏嚴寒的精神,尾聯的“為君死”寫出了戰士們報國的忠心。

我最喜歡這一首詩,因為它飽含了士兵們視死如歸及強烈的愛國精神。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3字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每當我耳邊想起這熟悉的旋律,我都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來,這首《我和我的祖國》是我最愛的歌曲。它是由張藜作詞,秦詠誠作曲的,由很多位歌星演唱過的一首歌,但我特別喜歡王菲演唱的版本,她用清澈悅耳的嗓音唱出了對祖國的深情讚美。

我第一次聽到它就被優美的旋律迷住了。當時我正在看電視中的節目,看得津津有味,最後快結束的時候,優美的旋律一響起,我就對它產生了由衷的喜愛。我不禁感慨: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了!從那天起,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哪個地方,只要一聽到這首歌,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

國慶節那天,我正在看閱兵式,當我看見我們祖國的士兵接受檢閱時的威武莊嚴,看著那自豪堅毅的表情,看著那整齊劃一的方陣隊伍,一瞬間,我腦海中流淌過這樣的情景:抗日戰爭時期,戰士們那堅定的眼神,那鏗鏘有力的動作,彷彿在說:“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一會兒,我眼前的景象又變了:新中國成立時,毛澤東主席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莊嚴宣誓我們新中國成立了!轉眼間,我的眼前又出現了高山流水、裊裊炊煙、浪花翻滾、碧波清揚的一幅幅畫面。不知怎的,我突然唱起了這首歌,內心流淌著滿滿的自豪感:“……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託……”

是的,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僅要為祖國做出貢獻,還要熱情謳歌我的祖國,讓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們的祖國,把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篇20

國二作文 ,641字

音樂課上,當這首曲子悠然進入我的耳朵時,教室彷彿地處海邊,浮躁的心瞬間平靜下來。遠處站著一位中國少年,略帶憂傷地吹著竹笛,慢慢的又進入了一片幽深的森林,一隻夜鶯發出一陣陣短促的鳴叫。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夜鶯》的一小段的感受,心中意猶未盡。

回家後聽了一遍又遍,每一次都給我帶來不一樣的心境和感受。淡淡的絃樂遠遠的響著,中國竹笛清脆悠揚地響起,心中煩惱慢慢被這旋律抹去,只留下平靜的湖面。這時明珠奏玉般的鋼琴漫不經心的敲打著,每個音符都敲在我的心上,湖面上蕩起了漣漪。深沉的大提琴和明亮的小提琴與竹笛的配合親密無間,最後還有人聲加入,沒有任何的詞,只是單純美妙的人聲。我早已遺忘我身處何方,只知道旁邊的夜鶯在為我唱歌,內心湧起了非常美麗非常動情的共鳴。“這一定在敘述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心想。

果然,歌曲源自安徒生的一個童話,一隻不起眼的夜鶯的歌聲讓中國皇帝為之落淚,然而失去自由的夜鶯不能自由的歌唱,於是悄悄地離開了。後來皇帝重病時,夜鶯又回來為皇帝唱歌。

這首曲子還令我欣賞的是他的最後,原本以為這樣一個略帶悲傷的故事會以一個像安塞腰鼓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淡出,但《夜鶯》在結尾的時候反而越來越來高,在一聲轟然巨響中戛然而止,如同千百個煙花同時綻放!給這個故事最好的結局,使人們從一段低谷中重新振作起來,能讓我有信心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我喜歡《夜鶯》,喜歡它帶給我的美好心境,喜歡他的美麗動人的故事,喜歡它給我帶來信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