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古詩相關作文20篇

我最喜歡的古詩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3字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首水調歌頭,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詩人蘇東坡。

他是一個十分偉大的詩人,不僅在詩詞歌賦方面很有天賦,還會書法,水墨畫,等比較文雅的愛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全才詩人。

讀著水調歌頭,我的眼前浮現了大文豪家蘇東坡寫下這首詩時的場景,和他當時的心情。

“轉諸葛,低綺戶,照無眠。”這一句,將他當時的心情表露無疑。從這句詞中,我看到了蘇東坡,在中秋節的夜晚,獨自一個人坐在窗前,整夜的睡不著,思念著家鄉親人的感覺,甚至能從他的眼神,看出他隨之而來的淡淡的憂傷,彷彿是在想念,又彷彿是在自責。

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一句。是我最喜歡的一句,是我覺得寫的更加完美的一句。這句詞透露出了蘇東坡因不能見到親人的傷感,更表達出了蘇東坡對自己做出心理上的安慰和調整,讓自己不再為離別而傷感。更重要的是他用詩詞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偶爾有不完美,難過的事情是很正常,要懂得自我調節,不要讓自己沉醉在痛苦之中。

蘇東坡真的是太厲害了,遇上這種難過的心情,也能用詩詞化解,給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技術真是無人能敵啊!

我最喜歡的古詩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11字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中優美的文字,無不顯示著中國人的歷史與智慧,它燦爛似繁星,芬芳似花朵,悠遠如長河。然而,在千千萬萬的千古絕唱之中,我最喜歡的是明代于謙寫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裡開採出來的石灰,把烈火的焚燒看得平平常常。粉身碎骨也不怕,只要能把自己的高尚情操留在世界上。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詩人託物言志,用石灰來比喻自己,充分表達了作者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末句表現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風亮節,作者用這寥寥數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報國的高貴品質,為人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每當我讀起這首詩,不禁心潮澎湃,被這種優秀品格所吸引,所震撼。我感受到了詩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立志做一個純潔清白的人。

詩人于謙出生於1398年,字廷益,號節庵。明代政治家、軍事家。浙江錢塘人,于謙少年立志,12歲時便寫下明志詩《石灰吟》。永樂十九年進士,任監察御史。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後,從兵部侍郎升任尚書,擁立景帝,反對南遷。他調集重兵,組織指揮了歷史上有名的京城保衛戰,因功加少保。于謙為官勤政、愛民、廉潔、剛直,深得景帝的信任,也因此獲罪於一些朝中大臣,終因謀逆罪被殺。

學習古詩,常常讓我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承載著重大使命;吟誦古詩,就彷彿來到智慧的源頭;我們的中國人的智慧在古詩裡,我們中國人的美在古詩裡,我們中國人的歷史也在古詩裡,中國的古詩是傳統文化中一朵永不凋謝、瑰麗的奇葩。而這首《石灰吟》成為我最喜歡的古詩,它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充分表達了詩人的高風亮節。

我最喜歡的古詩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53字

有很多人喜歡遊戲,有很多人喜歡學習,有很多人喜歡吃零食,還有很多人喜歡睡覺。而我最近卻喜歡一首古詩《勸學》。

“勸學”的原文是唐颜真卿寫的—

《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其中“三更燈火五更雞”這句閩南俗語,是指勤勞的人、勤奮學習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工作、學習,三更時燈還亮著,熄燈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雞就叫了,這些勤勞的人又得起床忙碌開了。還有第一句用客觀現象寫時間早,引出第二句學習要勤奮,要早起。

第三、四句寫的是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了年紀大了,在想要學習也晚了。他勸導人們在有限的生命裡,抓緊時間,勤奮學習,不要錯過讀書的好時光。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像蜜蜂一樣勤奮,好好學習,像羚羊一樣,面對生下小羚羊讓它在兩分鐘內堅持著奔跑,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堅持學習。

就像我每天都要去做數不盡的、枯燥無味的homework,但我還是堅持下去了,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都還是有的。但有些同學就是不想當蜜蜂和羚羊一樣的“人”,一直偷懶著不做作業,他們終將一事無成。

總之,顏真卿寫了這首詩就是想告訴我們後人學習古詩並能深刻明白他的內涵!作為二十世紀的我們,應該抓住時間這個老人,把握機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最喜歡的古詩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639字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古詩—朱熹的《春日》。

對這首詩的喜愛,從我開始學它的時候就有了。其實比起古詩,我更偏愛詞,因為它的不固定字數,自由的格式,朗朗上口又抑揚頓挫。這首《春日》卻打破了我的偏愛,破例稱為我的最愛。以前學它時,就覺得它寫得很美,寫出了我心中春的樣子,也羨慕作者的自由,羨慕他能隨心所欲地去找尋春天。學完後,又進一步瞭解了它的意境,我不禁在腦海裡想象出這樣的畫面:朱熹獨自一人,一邊在泗水邊慢慢地走著,一邊望著那些五彩繽紛的野花和翩翩起舞的蝴蝶。那一定是春姑娘休息的家園了,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前些日子,在第三季詩詞大會上,我聽到了立群老師對這首詩的講解,原來它還有更深層的意思。從表面上看,這好像是一首寫景詩,寫了春天的景色。但其實,這是一首很會“裝”的哲理詩。從“泗水濱”這三個字就可以看出端倪,它其實是寫了朱熹在泗水邊上尋找孔子留下的思想,找到後來發現耳目一新。這才發現,儒家思想是那麼的萬紫千紅。唉,我真是被它的“顏值”騙了這麼多年。

但是這深層的意思,讓我更深入的瞭解,也更加喜歡了朱熹和它的這首詩。朱熹是一個大學者,他一定很推崇儒家思想,對知識也有著孜孜不倦探索的精神,也勤于思考,所以他才能發現儒家思想的“萬紫千紅”,也會感慨儒家思想不管如何卻“總是春”。

這樣一首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詩,怎能讓我不喜歡呢?讀到它,總讓我感覺有一種力量灌入我的身體,讓我向著知識的高山攀登。

我最喜歡的古詩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387字

我最喜歡的古詩是宋朝大學問家朱熹寫真《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告訴我們要不斷學習。當年的朱熹看書累了,望望窗外他們家像一面鏡子一樣的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太陽和雲好像都在徘徊。為什麼這池塘裡的水這麼清呢?因為有活水從它的源頭流進來。

我家附近有一個體育公園,裡面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可惜體育公園裡的那條河,因為是死水,不流動,所以很髒很難看。看到這兒,你應該懂了吧?朱熹其實是打了個比喻,把人的腦子比作池塘,把知識比作活水呢!的確,現在的社會變化很快,要想不out,不落伍,不被時代淘汰,就必須要有新知識源源不斷地進入大腦。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請大家跟我最喜歡的這首詩一樣,多多學習新知識,不要讓自己的腦子變成一灘死水!

我最喜歡的古詩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847字

在我讀過的古詩詞中,我喜歡的是漢樂府的《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j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首詩告訴我們,光陰一去不復返,我們要珍惜時間,要合理的利用時間讓自己有所作為。記得那時候我剛上三年級,無論做什麼事情我都很墨跡,拖拖拉拉,為了治我這個壞毛病,媽媽用了很多方法給我制定了很多規矩,雖然有了一些改觀,但還是沒有達到預期那樣讓我的壞毛病徹底改掉。

在一次觀看古詩詞大會中,我瞭解到了這首古詩。它的前四句話意思是,早晨,園中有碧綠的葵菜,晶瑩剔透的露珠等待著陽光的沐浴,春天把美好的希望灑滿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常常害怕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變黃衰敗百草也凋零。千萬條河流奔騰不息地向東流入大海,什麼時候才能重新返回向西流?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整一首詠歎人生之歌,詩人用“常恐秋節至”表達了對青春稍縱即逝的珍惜,其中的“恐”字更表現出人們對於自然法則的無能為力,青春凋謝的不可避免。

當我聽完整首詩的意思後,我不禁聯想到了《鋼鐵是怎樣練成的》裡面那段關於人的生命應該如何度過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個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顧已逝的年華時,不因虛度時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無成而羞愧。這樣,在他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就可以很坦然的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獻給了人世間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古人和前輩們給我們留下了這麼多美好的詩和詞,就是要勸誡我們不要虛度光陰,時間是寶貴的,生命更可貴。

回頭看看以前的自己,拿時間當空氣,任它從我身旁悄悄溜走,白白浪費真是太可惜了,真是太不應該了。每當我想要偷懶磨嘰時候,我都要心裡默唸這首《長歌行》來時刻提醒自己,要珍惜時間,把時間合理分配好,充分利用好,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不留遺憾給自己的將來。

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8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古詩,它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古詩。

這首古詩看起來只有短短的四行,但立意卻很豐富,它表現了遠行遊子在月圓之夜思念家鄉的情感,並巧妙地寫出了作者在八月十五中秋節時,眼望著一輪明月,思念遠方的故鄉和親人。

這首古詩也成為我和爸爸心與心之間溝通的橋樑。那是在四年前,當時我還是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咱家離學校很遠,所以每天爸爸用單車送我去上學,在一個寒冷的早晨,爸爸送我到學校後,他就去上班了,在昏黑的路上,一輛大燈都壞了的農用車,一下就把爸爸“頂”到了幾米外,頓時車翻人倒,不久,爸爸就被送到了縣人民醫院的搶救室。為了我能安心學習,媽媽將這個令人傷心的壞訊息隱瞞了下來,我在家中好幾天看不到爸爸的身影,就問奶奶:“爸爸去哪兒了,我想爸爸。”奶奶低著頭,嘆著氣說:“你爸爸出差了。”又過了幾天,媽媽實在拗不過我的一再糾纏,便帶我去醫院,一路上媽媽囑咐我:“見了爸爸可不許掉眼淚,要做個堅強的男子漢!”到醫院後,我看到爸爸滿臉的血痂,不由自主地鼻子酸了,不爭氣的眼淚還是流了出來。爸爸看到我的表情反而風趣地說:“孩子,別哭,爸爸只不過想休息幾天。你把鼻子哭沒了,就不帥氣了。”看到樂觀又堅強的爸爸,我擦乾了眼角的淚花。

快過新年了,爸爸還沒有回家,我特別想念他。手工課上,同學們在做新年賀卡,但我卻想給尚未康復的爸爸寫封信,於是《靜夜思》就成了信的主要內容,當媽媽把這封信捎給爸爸的時候,他流淚了,原來爸爸看著我歪歪扭扭的字,不會寫的還用拼音標註著,雖然有錯字、別字,但爸爸還是讀懂了我的心思,這些我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每當想起這首詩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爸爸的笑,爸爸的淚,我的嘴角就會泛起一絲欣慰的微笑,我喜歡這首詩就不言而喻。

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10字

我最喜歡《明日歌》這首古詩。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東流水,幕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這首詩告訴我們,今天的事就要今天做完,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我卻有過一回“明日復明日”的事,我來跟你們說說吧。

那天,是星期五,我放學後一回到家,就把書包扔在地上,要出去玩。媽媽問:“你不寫作業了?”我高興的回答:“今天是星期五,明天再做吧。”說完,我走出了家門。

星期六了,早晨媽媽上班去了,我自己在家玩,心想:“作業咋辦啊?沒事,下午再做吧!”下午了,吃飽了飯,又有點困了,於是又在心裡勸自己:“先睡會午覺休息休息。作業還是明天再做吧。”

結果星期天要給爺爺過生日去,這下我著急了:完了,完了,這可怎麼辦呀?只能下午做吧。下午了,我做起作業的時候,沒想到那麼多作業,哎呀,只能熬夜加班了。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該做的事一定要提前做完,能今天做完的不要拖到明天。

小朋友們,千萬不要“明日復明日”哦!

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 篇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09字

我喜歡的古詩詞有很多,比天上的繁星還多,但是我最喜歡的,是哪顆最大最亮的一顆——《遊子吟》。我把它摘下來,把它的美分享給你們吧!

《遊子吟》是唐代大詩人孟郊寫的。歌頌了母愛的偉大性。“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短短這一句詩句,就寫出了母親對孩子的關愛,意思是: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將遠遊的孩子趕製新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意思是: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耽心孩子此去難得迴歸。想到這裡,我感動萬分,孩子即將出差,孩子的母親卻比孩子自己還忙,為孩子操碎了心。

最著名的“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形象地把孩子們比作小草,把母愛比作太陽,說明孩子對偉大的母愛是報答不完的。說明: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通過這首詩,我我知道了:“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我們要珍惜母愛,母愛是媽媽釋放出來的,所以我們要愛媽媽,不讓媽媽生氣,這是我們們該做的,長大了要像媽媽照顧我們們一樣照顧她。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古詩——《遊子吟》,你們喜歡嗎?

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0字

幻想是詩人的翅膀。想要寫出一首好詩,就需要奇思妙想,前人寫的詩,後人當然也要去欣賞,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就是描寫楚霸王項羽的《題烏江亭》。

《題烏江亭》是由唐朝杜牧寫的一首詩,詩是這樣寫的:“勝敗兵家是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每一首詩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這首詩中描寫了項羽統率諸侯聯軍滅掉秦朝之後,楚、漢相爭,歷時五年。楚霸王項羽自恃勇武,居功自誇,殘暴不仁,喪失民心。結果垓下一戰,全軍覆沒。項羽捨命廝殺,連斬漢將,衝出一條血路。突圍到烏江邊時,身邊只剩下二十幾名騎兵。烏江亭長撐來一隻小船接應項羽。他對項羽說:"江東雖小,也有千里之闊,幾十萬人口之眾,可以重建基業,再度稱雄。請趕快上船過江。"項羽苦笑道:"想當初我帶領八千江東子弟兵渡江西進,馳騁天下。而今一敗塗地,眾人無一同歸。即使江東父老同情我,我又有何面目去見他們呢!"他一口咬定"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將坐騎烏騅馬送給亭長,命令二十餘人一齊下馬,徒步與追來的漢兵決一死戰,最後用劍自殺。他至死仍然把失敗推諉於天命。

後人在項羽自刎處建一亭子,名叫烏江亭。到了唐朝,詩人杜牧遊覽這長江北岸的烏江浦,憑弔古戰場,感慨不已。他覺得勝敗乃兵家常事,大丈夫不應以失敗為恥。如果項羽回江東集結人才俊傑,也許能夠再返中原逐鹿。

這首詩中,楚霸王項羽因把戰敗為恥,最後自殺,杜牧在詩中感慨道:“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因為它告訴我當你失敗的時候,並不代表你終生失敗,只要努力,就一定還有希望。

我最喜歡的一句古詩文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2字

古詩文是美麗的,她陶冶著我們的情操;古詩文是博大的,她滋養著我們的心靈。我最喜歡的詩句是《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之所以喜歡這句詩,是因為這樣的一件事。

一年級時,我在心裡鬥爭了無數次,終於咬咬牙,硬著頭皮跟著媽媽去東方紅廣場學騎自行車了。我騎的雖然還是帶有兩個安全輪的小自行車,但由於不熟練,只能在廣場上歪歪扭扭地騎著,小心翼翼地避開來來往往的人們。

媽媽看我自己能騎了,就去看“週末大舞臺”的節目了。但剛騎上沒幾步,我就摔倒了。媽媽不在身邊,幼小的我呆呆地坐在地上,看著周圍的陌生人,揉揉摔疼了的腳,放聲大哭起來。

這時,一雙溫柔的手輕輕地把我扶起來。我本以為是媽媽,扭頭去看,沒想到卻是一位陌生的大姐姐!看我驚訝的樣子,她微笑著問我:“小妹妹,你怎麼了?”她的聲音很輕,像一縷溫柔的陽光。

我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她。她一邊給我揉著腳,一邊耐心地聽著。我問她:“大姐姐,我又不認識你,你為什麼要幫我?”大姐姐嫣然一笑,說道:“我也有個和你差不多大的妹妹,我希望她在外面玩的時候,遇到麻煩,也會有人幫助她。”

正說著,媽媽回來了,得知剛才發生的事後,她一個勁兒地感謝大姐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多麼高尚的境界,多麼美好的希望!

我抬起頭,看著大姐姐,她也溫柔地看著我,笑靨如花。

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2字

古詩文在我們小學生的世界裡佔極其重要的地位。其實早些時候我自己也嘗試過寫一些詩,但有一首詩是我無法超越的,而且在我心目中,其他的詩也無法超越的,它就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出塞》。

初次讀到這首詩,我就被震撼到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這是多麼令人蕩氣迴腸的一句啊,第一眼看見,我便認定:這首詩的水平,我再過十年都很難趕上,這首詩的豪邁大氣也是我無法比擬的。

在我的眼裡,這首詩其實也是邊疆戰士們真實的心靈寫照。那眾多奔赴沙場的戰士們,哪一個不是賭上了自己的性命來保家衛國的呢?照遊戲裡面的話來說,就是“人在塔在”。邊疆的戰士們只有上下同一條心,才能夠保住我們的國土。

讀了這首詩,我不僅想起學校鼓號隊送兵時的情形。走在隊伍最前列的新兵,他們那時的心裡應該也是如此吧。畢竟有哪一個當兵的不想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成為保家衛國的大英雄呢?這種精神值得點贊。

“不叫胡馬度陰山”這一句更是各位軍人們的偉大誓言。這種“人在塔在”的精神又一次得到了充分體現。只要還有一個戰士,一顆子彈,我們的戰士就一定不會讓那些外國侵略者踏入我們的國土,搶佔我們的資源,毀掉我們的生活。

這首詩短短的28個字,把從古至今所有的戰士的心聲都說出來了,同時,它也激勵著更多的戰士,也難怪我會喜歡這首詩。

我最喜歡的一句詩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832字

詩人朱嘉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詩:“寶劍峰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詩一直激勵這我,不管什麼事都要有堅持不懈的品格。

梅花在鵝毛大雪的冬天依然挺立在風雪中,還散發出那濃濃的香味。是什麼讓梅花在大雪中挺立?是堅持,就是這種不畏嚴寒的精神,才讓它成為大雪中一個個頑強的小鬥士。

在戰場奮勇殺敵的勇士,他們所用的寶劍不都是經過了千錘百煉才造出來的。如果一個人的寶劍非常鋒利,那就說明這個人一定非常堅持。

而我在每次遇到困難想退縮的時候,便會想起:“寶劍峰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而令我最記憶猶新地還是那次出遊。

那是三年級時,學校組織我們去宜興的竹海蔘觀。我們從學校坐車出發,一路歡歌笑語,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來到了我向往已久的竹海風景區。剛一下車,就看見一座大山,山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竹子。景區大門旁長著兩棵又高又粗的竹子,就像兩個高大威武的士兵,守衛著我們的安全。沿著一個石頭小路走,在小路的盡頭是很多的臺階。沿著臺階往上走,就可以看見密密麻麻的竹子,他們你擠我、我擠你,好像在做遊戲。我和同學們沿著臺階一步步往上爬,走到半路時,我已經滿頭大汗,雙腿開始發麻,腿開始邁不向前。再看看其他的同學都已經快爬到山頂了,我只能硬著頭皮一步一個臺階往上爬。這時,前面的同學和老師在山頂大喊:“下面的同學申徐成,加油呀,山頂上的風景可漂亮了,我們在山頂等你哦!”聽了同學們的呼喊聲,我似乎有了一點點勇氣,這時我又想起詩人朱嘉那句詩:“寶劍峰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頓時,我好像被打了雞血,渾身充滿了力量,雙腿大步邁向前,最終,我憑著自己堅持不懈的毅力,一步步登上了山頂。這時,我的耳邊響起了熱烈地掌聲和歡呼聲,我抬頭一看,哇我終於到達山頂了。山頂的景色真的很美,風景如畫,空氣也非常的清新。我深呼吸了一口,大呼一聲:“竹海,我來啦!”

“寶劍峰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就是這句詩,一直激勵著我,讓我在生活和學習中不管做什麼事都堅持不懈,讓我取得了很多的成功。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篇14

國二作文 ,642字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的歷史源遠流長,名家輩出,名篇佳作在中華文明中蔚為大觀。今天,讓我們漫步於古詩苑,含英咀華,接受一次美的洗禮。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水調歌頭,作者蘇軾詩句: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做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出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因為今天是中秋節,也是蘇軾被皇上貶了官,而被皇上貶成了平民百姓。在這裡,蘇軾想起了十多年來都沒有見過的弟弟蘇撤了,很想見弟弟一面,他輕輕地把頭望起來,看見月亮又大又亮又圓,彷彿看見弟弟的影子。給了我一個人生啟示,讓我懂得了親人比金錢還珍貴,我要好好珍惜身邊的親人。

這首詩讓我鮮明感起了,我和夥伴分離的時候,有一句詩可以形容,我和她的心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意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本身就是團圓的日子,可是時間總是不等人,蘇軾望月想念自己從前和弟弟蘇澈一起過中秋節,蘇軾很想知道弟弟現在在幹什麼,所以在自言自語地說:“如果弟弟在這裡,該有多好啊!”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既可以是遭受傷痛時他人的悉心寬慰和安撫,也可以是收穫成功時他人的真誠囑咐和支援,又可以是陷入迷茫時他人的耐心指引和引導,也可以是沉醉麻木的。

祝願蘇軾和他的弟弟早日重逢在一起。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篇15

國二作文 ,713字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深。”這首詩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寫得《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是多麼的簡單,也許是這一首簡單的詩,卻對我有不一樣的意義。

那年我六歲半,那月我放暑假,那天對我意義非同,因為那天發生了一件令我永生難忘的事。

那天夜裡我因為身體感到很難受就醒了,我再想睡也睡不著了,我去敲了敲媽媽房間的門,媽媽被驚醒後,就開始問我怎麼了,我說出了我的症狀,這是媽媽叫我去穿好衣服,然後她拿出體溫計測體溫,後來我才知道當時我燒到了三十九點七度,我走在半路就身體發軟走不動了,媽媽就揹我,走到門診部時,媽媽的衣服已被沁溼了,額頭也有許多汗水。值班護士說要打針,我愣了一下,因為大多數小孩都怕打針。不知是護士阿姨的技術好,還是媽媽在我旁邊鼓勵我的緣故。這是天已經矇矇亮了,就準備輸完液再回去。我躺在病床上,明明一晚沒睡卻怎麼也睡不著,媽媽見狀就說教我學一首詩,可能是實在沒事幹我就答應了。

“這首詩叫《賦得古原草送別》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來,我念一句,你念一句。離離原上草……”我跟著讀著……、教了幾遍後媽媽開始給我講解她的釋思。“草原上長滿了茂密的綠草,年年歲歲那小小的春雨染綠了她們,歲歲年年的凜冽的寒風又吹得她們滿身枯黃,儘管那燎原的野火有事把她們燒的焦枯,然而她們的根鬚依然深藏的地下,待到來年的春風一吹,野草優惠蓬勃的生長起來。完啦,有一點難懂也,那它是告訴人們什麼道理呢?野草雖不比鮮花美麗,但它的生命力卻很旺盛,就算這些小草生在石頭下面,它也會貫穿石頭。”“小草好強哦,我一定要學會小草的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每當遇到困難時,都會想到這首詩,他便激勵著我勇敢地闖過去。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篇16

國二作文 ,691字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蘇軾的《水調歌頭》,蘇軾是唐代八大家之一。他寫的詩都是十分出名的,如有《後赤壁賦》、《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等等……

我喜歡這首詩無非是它可以唱而且好聽“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我還沒學這首詩時我還以為是一首歌呢,因為我在第一次接觸這首詩時是聽到的。那個詞的優美加上柔和的女聲十分動聽。但現在我要加一條喜歡的理由—他表達了蘇軾對人們的美好祝願。

現在我已學習了這首詩所以對這首更加了解,知道了這本來是一首詩,後來是被別人加上了去變成了一首歌。這首詩是蘇軾熙寧九年的中秋節懷念自己的弟弟蘇澈寫的。這首詩分為上下兩闕,上闕寫的是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闕寫的是作者望月懷人、曠達樂觀,表達了對人們的美好祝願。作者以積極的親情緒看待人生,人雖有悲傷、離別,但也有歡樂、團聚。約雖有陰、缺,但也有晴、圓。這都是常理,不必要傷感。人身不求長聚,只要兩心相照在同一輪圓月下。未嘗是一個美好的境界。詩人從美好的想象中得到慰籍,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學完這首詩,讓我更加喜愛這首詩,所以我總是樂此不疲地哼唱這首詩,也是一首歌。這首歌就像為那些遠在他方的親人,讓他們不必在圓月下傷感,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看待人生,就算大家相隔萬里不了能相聚,但心心相印在同一輪圓月下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享受人生豈不很快樂?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啊!只古以來這種事就難以周全,但還是要祝願天下的人都能夠團圓。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6字

詩,是古代文化的旗幟,;詩,是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我最喜歡的一首詩,就是李商隱的《無題》。

《無題》這首詩表達了男女之間刻苦銘心的相思之情。其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尤其成名。那時,李商隱正值壯年。他進京趕考考取功名。由於他才華出眾,考上了狀元。被皇帝接見,從此又開啟了嶄新的人生。當時京都有一個有錢人家看中了李商隱的才華,要把女兒嫁給他。那家人家的女孩長得膚白貌美,李商隱也長得十分俊俏,兩人一見鍾情,兩情相悅。李商隱不僅考取了功名,又抱的美人歸,真是人生得意之時!可是,就在這時,李商隱因為種種原因,被迫貶官。新婚燕爾的兩人只能被迫分離。就在李商隱貶官期間,妻子因過度思念而得了不治之症,去世了。當李商隱回來時,他早已見不到妻子,非常傷心,難過。這首詩就是思念妻子而寫。後人常用“春草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比作無私奉獻的老師。

記得有一次,上作文課,我發現郝老師講課時的聲音不對勁,很沙啞。郝老師經常咳嗽,偶爾含幾顆潤喉糖。我想,郝老師一定是感冒了,郝老師咳嗽這麼嚴重,還帶病給我們上課,我突然想起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說的就是郝老師。

古往今來,有很多優秀的古詩,熠熠生輝。讓我們一起去詩海拾貝,去細細品味吧!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7字

我喜歡的詩有很多,比如:《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山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但說起我最喜歡的,是宋朝詩人楊萬里寫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這一首詩。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這兩句的詩的大意為:到底是六月的西湖,它的風光和其他時節都不一樣。大名鼎鼎杭州西湖在古代就已經這麼有名了,我也慕名去西湖遊玩過幾次,一次是5月,荷花還沒有盛開,沒有荷花的西湖少了幾分豔麗。一次是夏季,西湖的荷花全部盛開了,非常的美麗。西湖此刻美麗的風景正如詩人後兩句描寫的那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那碧綠的荷葉無邊無際,好像和藍天連線在一起,那盛開的荷花在陽光的映照下,看上去顯得格外的紅豔。

我喜歡楊萬里的這首詩,是因為這首詩乾淨利落地寫出了西湖的美,蓮葉的綠,荷花的紅,讓我更加迷戀西湖,恨不得再多去幾趟西湖,多去感受西湖的美。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尤其是在我親自去領略過西湖的美后,我就更加喜歡了,每次讀它,都使我深深的陶醉。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00字

從我讀書以來,我們從小學到現在學過不計其數的古詩,但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莫過於服《憫農》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每當我讀到這句詩句時,腦袋裡浮現這樣一個畫面:一個烈日當空的下午,農民伯伯扛著各種農具去田裡幹活,到了田裡,他們先給稻子翻翻土,讓讓稻子更快更好的成長,然後用水壺給稻子澆澆水,讓他們得到充足的水分。半小時後,一個小時,農民伯伯氣喘吁吁,頭上流下的汗打溼了衣服擦了又流,流了又擦有的汗還滴到土裡真是辛苦啊!

《憫農》的下半句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了下半句我的腦袋又浮現出了一個畫面:

到了中午一個飢腸轆轆的小孩,跑回家想到吃飯。媽媽端出了飯,他大口大口地吃著,感覺到了飯的甜蜜。片刻後碗裡一粒不剩,吃的一乾二淨,因為他知道米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我之所以喜歡這首詩,是因為他告訴我們:不可以浪費米飯,米飯也是來之不易的。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憫農》

我最喜歡的一句詩 篇20

國一作文 ,673字

首先,我想穿越時空,問一個問題:“唐朝的精髓是什麼?”唐太宗李世民會說:“唐之精髓在於政也。”楊玉環會說:“唐之精髓在於歌舞昇平也。”李白會說:“唐之精髓在於詩也。”是的,以上都是唐朝的精髓,而我更認同的是唐詩。唐詩宋詞元曲,詩之所以在前,必然是因為它發展歷史久遠,我認為詩不僅是一種文體,更是唐朝人凝結成的唐魂。

我最喜歡的詩句是李太白的《將進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為何我喜歡這句?因為它“妙”。妙在它表達了李白的自信、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啊,既然上天將我降生在世間,就會有一用處。當時李白一直想做官,為國家效力,在總是被拒絕時,依靠這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為信仰,支援自己,儘管最後仍然沒有當上,但如果他成功了,也不會有他去遊歷山水而之後寫出揚名萬年的千古名句,這不也正體現了這句詩所隱藏的含義嗎?他不能做官,但他卻適合遊歷山水,創作文學作品。

李白作詩詩風豪邁,有氣魄,喜歡他的詩也是有一定因素的,其一,我是想用這句詩激勵自己,其二,也是為他被貶離長安而悲憤。

天寶十一年,李白被貶離長安,邀岑勳去一好友家喝酒,酒席上一直傾訴被貶之苦,“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說了時間一去不復回,為自己這些年的努力感到可惜,以及“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可在李白的樂觀下,他下定決心“天生我才必有,千金散盡回不來”。於是,曾經的李白又充滿了激情。

就是這首詩,讓我明白了人生成功的道理,明白了破繭成蝶的奧妙,我心中也再一次高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