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相關作文20篇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蘇軾 篇1

高一作文 ,934字

暢遊西湖時,總是會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登頂廬山時,總是不自覺湧起“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月圓月缺,年年中秋,“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又飽含了多少希冀。

遙望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風流人物輩出,但總是那抹屹立在赤壁之上高吟“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略顯滄桑的身影,清晰的明顯,勝過了時間。

一入官門深似海

蘇東坡一生在官場宦海中沉浮,但卻三次遭貶,東坡有抱負,有主見,絕不肯隨意附和別人,從而隱瞞自己的觀點。他仗義執言,很有些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味道,這是他可愛之處,也是他老吃虧的原因,他與新黨公開叫板,與舊黨政見不合,可想而知,兩黨派裡都沒了他的席位。

縱觀蘇子做官一生,雖有榮耀和顯赫,但荊棘遠多於鮮花,磨難遠超過安適。正如戲劇中所說,悲劇總是比喜劇深刻。

正式這種堅執己見,不隨波逐流的個性人格,使孫東坡飽經憂慮和磨難,也正是這種獨立不改的想人格精神,成就了東坡的崇高與不朽。

遠離官場更逍遙

生活不幸文章幸,這大概是人世間一種獨特的二律背反。生活的坎坷往往造就文章,政壇生涯的暗淡卻讓蘇東坡迎來了藝術生涯的頂峰。

蘇軾遊覽黃州赤壁期間,詠出了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此句一出,我們猶如看到了赤壁那驚心動魄的美麗,同時,也感受到了他那瀟灑而多情的感傷。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他的詩,詼諧幽默,卻又極具情趣與哲理;他的散文,如行雲流水姿態橫生,文風平易自然,但卻揮灑自如,坦露真情。

蘇東坡的一生,詩文書畫,都達到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苦難以人成熟,深沉和達觀。或許推動他在藝術上有至高的造詣,卻是他那旁人沒有不平坦的經歷。

蘇東坡的藝術,可謂是“清水芙蓉”式的平淡,也是“盛如夏花”般的絢爛。

東坡在去世的那年,在一首詩中像是給自己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問號: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

黃州、惠州、儋州。

在這“三州”,我們見識了什麼是“河東獅吼”;我們品嚐了“東坡餅”的味道;我們領略了大江東去的豪邁;我們學會了做曠達的自己。

歷史的長河並沒有在他的身上多做停留,依舊呼嘯著向前湧去,但那抹豪邁、曠達但又略帶滄桑的身影,卻永遠印在我的心中,熠熠生輝。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篇2

國三作文 ,681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棵棵松柏,挺拔而立,如一把把利劍,刺破蒼穹,我獨敬佩你的氣魄雄渾。朵朵蓮花,簇擁而立,如一盞盞心燈,照亮心扉,我獨敬佩你的淡泊明遠。層層漣漪,縈繞旋轉,如一個個光環,晶瑩透亮,我獨敬佩你的智慧明達。你就是一盞清茶,每品一次,都有沁人心脾的芳香。

我獨喜歡你—老子。

我敬佩你的智慧。在那個科技知識還很落後的年代,你就悟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能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你把事物發展執行的規律看得一清二楚。在我心中,你具有一雙透視的眼睛。你還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是怎樣一種凝練而切中實質的表達,深刻精髓。你一語道破天機,所有的疑惑在你那裡都變得清晰明瞭。

我敬佩你的明達。一句句至理名言縈繞耳畔,你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你看透了百姓所蒙受的痛苦,你也懂得仁義禮智信在人心中的淡化,你更清楚盜賊的橫行和恣意妄為往往假借小智小利。因此,你才提出棄智棄利,讓一切迴歸它最初始的樣子,讓一切再現它的純真和天然。

我敬佩你的赤誠。你最大的夢想就是生活在一個平定安寧的國度,你希望“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就是你的理想國度:一群善良的百姓,一種迴歸自然的閒適,構成一個和諧的美好家園。不得不承認,你的這份赤誠感天動地,給人一種無法拒絕的力量。只可惜,現代社會難以實現,但是,你的願望是那樣的美好。

老子,你的言語和行徑都給了我許多做人的啟示,我真想穿越時空和你進行暢所欲言的對話。那麼,就讓你的書永遠陪伴我,永遠享受你的精神食糧。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篇3

國一作文 ,808字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在心頭”,李煜可是一位多才的皇帝,可偏偏做了回“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

雖然李煜是一個亡國皇帝,但也不失一番讚賞!他愛詞,更愛作詞,但這卻要了他的性命。這位南唐後主在被俘期間,曾做過一首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欄玉砌應猶在,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詞雖然傳唱了千古,流芳百世,可卻讓這位君主折送了性命—被宋太宗賜酒毒死了,真是可憐了這位君王!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這位君主的愁緒頻頻出現在我的眼中:只見他獨自站在池邊,身子倚著欄杆,看慣了那秋風蕭索,晚來風急,心中是何等的憂愁?那即將到來的亡國之痛正一步一步銷蝕他的心。這位才人和必要當上這君主呢?到頭來,仍不過是一位“薄命郎”!直叫人傷悲啦!

“古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可見這位才子又在追憶往事了,可夢中越是歡樂,醒來則越是痛苦。可又有什麼法子?他生來就沒得選擇,只能登上那皇位,可他又有什麼能力去挽回那個淪落的家國?他何曾不是悲痛傷心!他只有多那麼幾番詩意,將這發洩出來!

“笛在明月樓”,這位亡國君王已處在了死亡前線,他戰俘在作的詞帶著他那哀思的心情,於情於景。理所當然。估計他的淚水已滴在花上,而他的心永遠含在那笛聲之中!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李煜一生可謂坎坷,剛登上皇位幾年便被俘去,雖然封了個侯,實則是被囚禁了。可又因為那首詞的緣故,被那宋太宗賜酒毒死了,真乃“天公不作美”啊!難怪他的詞中皆是“吳山點點愁”呀!

可憐了那個“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為什麼這位後主如此的用情呢?還不是惹得後人“雙袖龍鍾”嗎?

李後主他雖是一個千古難得的奇才,但他最大的遺憾便是做了皇帝。啊,傷心事總鎖在眉頭,傷心事總鎖在筆中!

若真是“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也未曾不好,但卻可憐了這位後主!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篇4

國二作文 ,831字

所有的悲傷,總會留下一絲歡樂,所有的遺憾,總會留下一處完美,在歷史的長海中,史冊的記載下,總有耀眼的銀星閃爍著炫目的光彩。

歲月的痕跡,歷史的沉澱,閃爍著永遠的記憶。

而他,則是歷史銅鏡中泛起閃爍奪目的一縷金光。

他遨遊過浩瀚大海,懷抱過巫山雲雨。一直有這樣一條不屈的河在他心中盡情的流淌,帶著無數的獨出怨憤,奔向生命的盡頭。或許,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悲愴的長詩,卻字字滲透出他的高潔、忠直。

他的悲劇,是一個正義與邪惡的悲劇,在暗無天日的年代,舉世皆濁,只有他,睜著悲憤的雙眼看鴻哀遍野,西風殘照,他寧折不彎,最終選擇葬身江底,才結束那種慘象,心懷遠志卻無能為力的折磨。

所以,當他以死言志,他所悲憤的景象仍在上演。

他的一生,一直沿著“忠君愛國”向前延伸。當被流放,他所牽念的是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哪怕是在投江的瞬間,他的信念,始終對楚國不離不棄,他的忠貞給他帶來的不是嘉獎與榮譽,反而是一生的悲愴,在他的心中,品行高潔是鮮花香草,而他,在我心中是香草,萬世景仰,他的《離騷》此起彼伏,一唱三嘆,可是思想終歸是思想,黃昏已至,深夜不遠了,他感嘆,一步一步地走著,看著迫近的黑夜,世間的荒蕪,他投身汨羅江,最後交靈魂變成傲立的梅花。

理想、信念、生命與詩歌,象巨石激起千層浪花,可他卻不知是否會有人會因此覺醒,無論結果如何,他已經被這個他曾經生活過的大地上的人們永遠地銘記,歷史的水聲幽幽地朗讀著他的詩,我的眼前浮現的是他看夕陽在天邊沉落的景象,畫卷中的他,永遠那麼飄遠,那麼凜然,彷彿只有我能讀出他的悲傷!

無論時光流逝多少年,他也一直佔據著我心中一塊叫做“尊敬”的領域,在這,他的品行,他的精神讓我的血液有了更為強勁的力量,又在我年輕蓬勃的身體中流淌不息,直至永遠。

不知用什麼語言才有資格來表達我對他的尊敬,只有在心裡,默默地懷念他,他是我最喜愛的歷史人物屈原。

萬頃重湖悲去國,一江千古屬斯人。

古人不遠,歷史銅鏡中最閃爍的亮點是屈原……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司馬光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8字

在我們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小名人,如遠古讓梨的孔融,抗日時期的小英雄嘎子,新時期的護林英雄賴寧……在這些人物當中,我最喜愛的是沉著冷靜、睿智機敏的司馬光。

司馬光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他身上有著許許多多的歷史事蹟,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砸缸事件。

司馬光小時候常常和小朋友們到花園裡去玩耍,花園裡有一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一天,司馬光和小朋友們又到花園裡玩耍,忽然,不知怎麼的,一個小朋友從假山上摔下來,掉進了大水缸裡,水缸裡裝滿了水,一下子沒過了小朋友的頭,小朋友們都嚇慌了,有的哭,有的喊,有的跑去找大人。只有司馬光既沒有哭喊,也沒有跑開,而是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朝大水缸砸去,大水缸破了,裡面的水流出來了,水缸裡的小朋友得救了。

司馬光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多要冷靜思考,不要盲目從眾不要驚慌失措,這樣,才能解決問題。如果司馬光沒有冷靜思考,那也就沒有掉進缸裡的孩子的存活。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機智善思,這樣的處變不驚,才成就了流芳千古的一代名人司馬光。而他的善思、多思、鎮定、從容也是我應該學習的地方。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篇6

國二作文 ,685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你伴著歷史的濤聲向我們走來,舞臺上,你的形象似乎不算太玉樹臨風:小白臉、陰險的三角眼是你的標誌。漢賊啊漢賊,奸臣啊奸臣,幾千年了,人們似乎一直都沒有停止這樣對你唾罵。你就是曹丞陽,那個惹來無數爭議,卻讓我十分敬佩的梟雄。割發代首、官渡之戰是你的佳話,但更多人記住的是你“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詐”,甚至那個寫《三國演義》的羅貫中也有“擁劉反曹”的傾向。曹丞相,你真的像大多數人心目中那樣,是一個卑鄙無恥的奸雄佞臣嗎?我相信你一定期望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

想當年,你破黃巾,平袁紹、除呂布,大敗張魯,挾天子以令諸侯,還能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你戰略家的天質和磅礴的胸懷可見一斑。

問天下,英雄誰數?

你不僅是一個軍事家,一個戰略家,更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一個開創了建安風骨的才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你的作品氣蘊深厚,極右可畏。你詩人的情懷、雄渾的氣魄同樣表現在你的《觀滄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你,一個胸襟博大的偉大詩人、瀟灑才子正向我們走來。

你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東漢末,天下大亂,賊臣董卓當朝,敗壞綱紀。是你,隻身行刺,竟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你滅袁術收劉表,與孫仲謀劉皇叔一起三足鼎立。你的一生,充滿了勇武、謀略和才智。只可惜,你的青史留名氨氳著文學加工的迷霧,給你招來了身後罵名。真英雄卻成奸雄,這怎不令人比司馬青衫更溼?

問天下,英雄誰數?非你莫屬。

曹丞陽,你是我最景仰的歷史人物,今天,我撥開文學創作的迷霧,給你一個客觀而公正的評價,一個更真實的你正向我走來。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篇7

國一作文 ,752字

縱觀千古,英雄無數,恰似一片碑林之中屹立著無邊無際,銘刻著功勳的豐碑,但唯有這塊碑立得最穩、最正……我最喜歡這個歷史人物。

他的謀略讓他成就百年來智慧的化身“智聖”的美譽。對於這個美譽,他是當之無愧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能準確的把握住敵人的脈搏,巧妙地牽著敵人走。早在出山之前,劉備—三顧茅廬來請這位才華橫溢的他。果然,他沒有讓劉備失望,在作戰中一次次乾淨利落地贏得勝利,對而後的三國鼎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空城計、連環計、欲擒故縱、聲東擊西等等計謀的完美結合,上演了“草船借箭”、“暗渡陳倉”等一個個經典故事。“智者當城,萬夫莫敵”這句話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的謀略讓無數人折服。

他的忠心同樣讓人佩服。歷史上有多少謀權篡位的故事?司馬懿取代曹操,李世民殺兄奪權,劉邦攻打楚王,但是他,對君主,卻始終忠心耿耿:劉備生前,他為了蜀軍鞠躬盡瘁;劉備死後,他為蜀國死而後已。他一心一意的為江山社稷,為君主遺願,為心中夢想,獻出了最後一口氣,一滴血。倒在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寶座上,倒在那衝鋒的號聲中,無悔!他的忠心,讓多少人羞愧。

他的情操連曹操、孫權都敬他三分。他一生碩果累累,名傳千里,而他卻吟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千古佳句,享受那一份為他所獨有的淡泊、寧靜。生前,他不去理會世俗的喧囂,只在那片屬於自己的天空下,發揮著最強的光和熱;死後,他要求把自己埋在深山,不要陪葬,不要陵墓,一切從簡。毫無大將的奢華,卻滿載大將風采。他待人如友,平等對待一兵一卒,毫無大將的傲氣。他如此高尚的情操,讓多少人自愧不如。

他把中華民族美好的品質都融匯在自己身上,貫通再注入靈魂。屹立在歷史舞臺上,屹立在千古的碑林中,永遠不倒。

他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諸葛亮!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 篇8

國一作文 ,2161字

【篇一: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

穿過千年的歷史長廊,來到能人輩出的三國時期,不得不提及那位被無數學者稱為“亂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

說起曹操這個人,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姑且不說曹操的為人如何,但是他卻有一項過人之處—絕對的“借”的高手。曹操的一生中最成功、最偉大的“借”無非是借名了—借“天子之命”。其代表當力推“發矯詔諸鎮應曹兵”。封建社會,影響力最大的最數皇帝了。果然,幾天之內,應募者如雨駢聚,像潮水般湧來,也使自己成了歷史風雲人物的代表。

在曹操身上體現的“借”真是有如藝術一般,讓後人為之驚歎,曹操把“借”體現的那麼恰到好處,真是淋漓盡致呀!其實大家心知肚明,曹操就是在靠漢獻帝的名義來壯大自己的實力,但又都不敢不服從。可見,這個“偽名”的威力有多大呀!

曹操,這個治世之臣,不光治國好,更讓我佩服的是他的寫詩的才能。從《觀滄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中,我體會到了曹操那奇特而又豐富的想象。彷彿此刻的我就站在那碣石山上,賞那足可吞吐日月,包蘊星辰的茫茫滄海;從《短歌行》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中,我感受到了曹操對人生短促的感慨和那積極上進的精神;從《龜雖壽》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中,我讀懂了他那永不消沉的勃勃雄心,永不停息的對巨集偉理想的追求。在《世說新語》中曾記載:晉朝王敦每次在酒後吟詠《龜雖壽》的“老驥伏櫪”四個字,便情不自禁的用鐵如意敲擊壺為節拍,以致壺邊盡缺,難道這種種的一切,不都體現了曹操詩的巨大魅力了嗎?

曹操,無論在政治、軍事或是文學上,都有獨到的超乎尋常之處。他的出現,給戰火紛飛的三國平添一份精彩;他那大氣超然的氣勢,統一天下的雄心,永不服輸的精神真乃人間奇蹟!無疑,這位三國中的治世能臣,是三千年歷史長卷中最為璀璨耀眼的明珠!

【篇二: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首詩將李白狂傲不羈的性格盡收眼底。這豪邁的性格讓我欽佩。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是如此的自信,如此的樂觀。在他一次一次的受挫折後,他找到了情感的發洩之處—詩賦,他畢生創作九百九十多首詩歌,是當之無愧的詩仙,他的自信讓我為之欽佩,那份坦蕩的心胸是多麼壯闊、多麼寬廣。不僅僅他的詩意味深長,飄逸瀟灑,他那樂觀、自信的性格特點也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榜樣!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這狂傲的性格,註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在朝廷做官,卻遭到眾人排擠,最後只能離京回鄉。他在嫉妒苦悶的心情中,又創作出了許多的優秀詩篇,這百折不撓的精神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即使在嫉妒失落的情況下,他也沒有放棄寫詩,他已經將寫詩當成了生命裡的一部分!這種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精神恰好是我們缺少的,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將李白作為我們的榜樣!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的愁緒有千縷,有萬般,實現不了遠大的志向則是他最大的苦悶。賢才難遇明君。一個有遠大志向和抱負的人卻難以成為棟樑之才,這難道不是李白的悲劇嗎?在看清了事實後,李白開始專心寫作,終於成為了中華詩壇第一人,為中華文學史上添光增彩,終於名垂千史,萬古長青。這對於我們十分有啟發。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能力,有才識,並且能看到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才能做出非同一般的成就。李白的這一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自信、樂觀、堅持不懈的李白卻鬱郁不得志,但他了解自身的長處,發揮長處,使得自己流芳百世,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效仿嗎?無論什麼時候,李白那非一般的才華都值得我們為之讚歎!

【篇三: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作文】

悠悠千年,歷史被每一代人記錄,綿綿千載,每代人都在創作一段多彩的歷史。時至今朝,翻開歷史的記錄薄,感受歷史的萬般變化,也不由得崇尚孔子的儒家思想,驚歎武則天的貞觀遺風,佩服項羽的勇氣及武功,羨慕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才智,更喜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張良。

張良,字子房,漢初政治家,軍事家,史稱漢初三傑之一,秦末漢初謀士。

記得在《圮上敬履》這一課中學過關於張良的故事,當時很佩服張良的誠信和忍耐力,尊敬老人,覺得他是個真正的人才,但並沒對他了解過多,而當在電視中偶然遇到一個關於秦漢的故事時,才讓我真正佩服與喜歡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

秦滅韓後,身為大韓三朝宰相的他,為光復韓國也為貧民百姓消滅一個暴君,在泊浪沙阻擊秦始皇,但並沒成功,後在下邳橋上遇到黃石公,因他隱忍的性格,遵守諾言,尊敬老人誠實守信而得到黃石公贈於的《太公兵法》。

在秦末農民戰爭中聚眾歸劉邦,為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提出很多戰略,而且把韓信的征戰之勇推薦給劉邦,為劉邦出了不少力,雖然沒有韓信的征戰之勇,卻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打敗了項羽,終為劉邦贏得了天下,為天下尋求了一個明君,漢朝建立後封他為留侯,不久後歸隱田園,劉邦稱他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這個典故也開始被人們廣為傳頌。

從“最喜歡”的那片天空,摘下一顆歷史的星,認真觀察他身上的光輝,閱讀他的事蹟,學習他閃閃發光的精神,將他刻在內心世界的一角。

喜歡他堅韌的性格,喜歡他恪守諾言的人品,喜歡他的善良與智慧,古人不遠,張良就活在我心中。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篇9

國三作文 ,584字

歷史的長河,點點滴滴,令人回味。往事如江水般逝去,唯有你在奔騰的江水中屹立。你的文采讓我嘆謂,你的胸懷讓我敬佩。千言萬語描述不了你,你就是你,無法比擬。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天真無邪的你,在花園玩耍。寥寥幾筆,卻把歡樂之情描述的淋漓盡致。李清照,你就是你,筆法細膩,情味深長。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是啊,時光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溜走。轉眼間,就是滄海桑田。兩年了,我就這麼的度過了初中的兩年。歲月如梭,昨日的小種子早已發芽。李清照,你是在提醒我麼?是要告訴我珍惜時間麼?哦,我知道了。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這是誰呀,走在窗前蹙眉嘆息。哦,是李清照。誰又讓你傷悲,誰有讓你思念?新婚之夜的喜氣還環繞著你,今日又要與夫離別。世事誰能料?看著你,我忽然覺得,我這樣快樂的與老師相伴的日子還有多久呢?我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充實過好每一分,每一秒。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家亡國破,流落異鄉。這雜糅的愁緒竟全壓在你的身上。這就是你的一生麼?我問:你恨麼?你不語。望著你的背影,分明感到了你的愁。只是那愁裡沒有一分軟弱。

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

時逢亂世,你只好離鄉避亂。愁緒壓得你喘不過氣。我流淚了。同情?憐惜?

你就是李清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有你李清照。你的樂,你的愁?誰人能解了?

滔滔江水,載著你的愁緒,李清照。

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篇10

國二作文 ,779字

歷史的長河翻騰不息,其間數千年輪迴,不知有多少英雄好漢。這些人宛如燦爛的群星,閃耀著奪目的光芒。更有一些英雄中的英雄,好漢中的好漢,人傑中的人傑。比如我最欣賞,最喜歡的周瑜周公瑾,就像夜幕下群星映襯中的明月。因為他是千古風流人物,古今第一儒將!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這是大文豪蘇軾對周瑜的稱讚。細細品味這幾句話,我不禁感慨,這就是戰鬥的藝術!“談笑間”即可擊潰強敵,這是何等的風流,這是何等的睿智,這是多麼卓絕的軍事才能!周瑜在赤壁一戰,盡展雄才,指揮得當,擊敗曹軍。以少勝多,創造了軍事史上不朽的奇蹟!思及此,不禁長嘆,大丈夫就應該像周瑜一樣,重視機遇,施展才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名垂千古!

周瑜雖為武將,卻性情溫良,舉止儒雅。他精通音律,民間常傳“琴有誤,周郎顧”。可見他風雅卓絕。最為重要的是,周瑜為人大度謙和,禮賢下士(這是正史記載,周瑜決不是小肚雞腸之人)。東吳老臣程普與周瑜有矛盾,面對資歷比自己淺的周瑜,程普常常盛氣凌人,但周瑜並不記恨,反而更加尊敬程普。日久天長,程普漸漸悔悟,對周瑜越發敬重,並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周瑜具有謙遜服人的人格魅力,這也是我喜歡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周瑜與孫策情同手足,兩人共建江東基業,又娶了喬氏姐妹,一時傳為佳話。孫策亡故後,拜託周瑜輔佐孫權。此時的周瑜,年紀輕輕就已執掌一國兵權,深受信任於內,才略施展於外,志得意滿,美人相伴,令無數人羨慕不已。但他的謙遜,讓他沒有驕傲自滿,而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直至死去。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所感慨的,是他對孫氏家族、對朋友、對兄弟的這份深重情義。我所敬仰的,是他正直,堅毅的信念。

周瑜,是我的榜樣。縱然,我沒有生在亂世,但如果我的心能夠達到周瑜的境界,想必,我也會成為歷史長河中激起的浪花,成為夜幕籠罩下璀璨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