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普通話相關作文20篇

我與普通話 篇1

國二作文 ,847字

21世紀是以知識創新和應用為主要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國際競爭的日趨強烈,綜合國力強弱的的大比拼,都越來越取決於人民素質的高低。講好普通話是必須做到的。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推廣及普及普通話,有利於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普通話是我國的國語,是中國的語言標誌。它能讓五湖四海不同民族的朋友,一起用共同的語言交談;他能使中國更好的與世界各國的友人合作、溝通,使中國更加富強。普通話是一種文明的象徵,它與我們的關係十分密切。有了它,我們的校園會更加文明,世間會多一份愛與關懷。

幾千年來,語言文字面對的人際交往,計算機的出現,資訊流通的加快,使語言文字的服務物件從人際交際擴充套件到人機交際。今天,中文資訊處理技術已是高技術的重點之一。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的應用研究水平是中文資訊處理技術的先決條件,決定著中文資訊處理技術發展的速度,它是關係到我們國家能否走上“資訊高速公路”的大問題。因此,普通話還在推動我國整個高新技術發展、增強綜合國力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交流頻繁,甚至“地球村”也將走進我們的生活時,毫無障礙的便利的交際就顯的愈來愈重要。

記得有個笑話,部長給小張打電話,小張接起電話來說:“喂,我是校長(小張)。”部長一聽,是不是打錯了?小張一聽沒有回答,便又問:“你是誰?”部長說:“我就是不講(部長)”!兩個人同時掛了這個莫名其妙的電話。我聽完後,不覺想到了這是由於說方言鬧出的笑話。

有一件很糗的事讓我下定決心學習普通話。一天回家,正聽見一家人在說“飛機”的話題,正飢餓的我一般心思的認作是肥雞,結果我愣頭愣腦的插上一句:“肥雞在哪兒,我正餓呢”?於是一家人無不大笑,這都是“方言”惹的禍。

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學不好普通話,你就很難與他人交往了。如果行動,從我學起。天天、時時訓練,營造一種氛圍,一種人人說普通話的大環境。我認為普通話不會離我們那麼遠,不再那麼陌生。要知道“四海同音,萬眾一心”呀!

我與普通話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67字

在我心裡,普通話是最動聽,最優美的語言。我一定要認真學好普通話,這是源於我媽媽給我講的一個故事:

一次,王阿姨帶著兒子和李阿姨去步行街玩,一個外國人問李阿姨:“你知道哪裡有修鞋的嗎?我的鞋子需要修理一下。”李阿姨說:“‘孩子’爛了就不要了,前面有一家商店,重新買一雙‘孩子’就是了。”那個外國人一聽,說:“啊!你們中國人可真大膽呀!連孩子都敢賣,這樣做是犯法的。”小男孩也不解的望著媽媽,王阿姨告訴兒子那個李阿姨說的是湖南方言,把鞋子說成“孩子”。最後還是王阿姨的解釋才讓外國人明白。

從那時起,媽媽就和我說為什麼要學好普通話: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地域廣闊,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語言差異,如果我們都說著自己的方言,那麼我們就無法跟人交流,不知道別人說什麼,別人也不知道我們說什麼,就會造成很多誤會。還有我們總不能永遠只呆在自己的家鄉吧,長大後要去其他城市上大學、旅遊、工作,都得先語言交流,普通話就顯得特別重要了。說好普通話,朋友遍天下。

現在的我,從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起,就只會講普通話了,長沙話居然不會說了,有時別人還笑話我:“長沙伢子不曉得講長沙話!”但我依然認真學習普通話,在學校裡,在班級裡,在家裡都用普通話交流,我特別羨慕電視裡的播音員,字正腔圓,標準而流利,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普通話從我做起!從我們做起!從我們中國人做起!

我與普通話結緣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841字

我是由外公外婆一手帶大的。雖然這樣,我仍然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那是因為,我的媽媽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也是一名普通話測試員。每當媽媽帶我的時候,她總是會和我說普通話,不管是講故事還是日常的交談,媽媽總是不厭其煩地糾正我的發音。媽媽還喜歡在家裡聽普通話朗誦錄音,只要有與朗誦有關的電視節目,媽媽總會特別關注。受到媽媽的影響,我從小就對普通話格外感興趣,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媽媽開玩笑說我,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兩種語言: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和“德”語(“德”語是指常德方言)。

我第一次嚐到普通話的甜頭是給爸爸當老師。我爸爸是一名高中老師,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特別有學問。去年爸爸要到省裡去參加一個說課比賽,可是他的普通話不標準,無奈,他只好拜我為師,這下我可大展身手了。我先是一句話一句話地教爸爸讀,所有容易錯的字我都在參賽稿上標上了拼音,可是爸爸還是會讀錯。比如他把“各”就要讀成“過”,“n”和“l”也總是分不清。有時候,一個字要教他讀上幾十遍,他才學會了,可是第二天又忘記了。哎!看到爸爸那笨口笨舌的樣子,我真想指著他的鼻子大罵,我也終於能理解為什麼爸爸有時候教我寫作業時會發火了。好在爸爸還算謙虛,每天,他都會把稿子讀給我聽,在送我去上學的路上,在散步的時候,甚至是在我和他睡覺的時候。在我不厭其煩的指導下,爸爸有了很大的進步,最後,他在省裡的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看到爸爸捧回大紅的獎狀,我比自己得了獎狀還高興。這一次當“老師”的經歷也讓我體會到,語言表達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從那以後,我對普通話就更加感興趣了。

我讀四年級的時候,隨媽媽一起來長沙上學。雖然我是插班生,但是我和同學們相處得很融洽,我說話的時候,從來沒有人嘲笑我的發音,他們還總是推選我在班級活動中發言,我為自己感到自豪。現在,我不僅經常參加學校的朗誦表演,而且還擔任班級和學校的各項節目的主持人呢!

普通話讓我的生活變得更精彩,今後我要更加努力地學好普通話,還要成為宣傳和推廣普通話的文明大使呢!

我學普通話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5字

開學伊始,新來的張老師在第一節語文課上就告訴我們,語言文字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紐帶,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它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要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漢字。

我自小在鄉下長大,要改掉說方言的毛病可真有點難。不過,老師說過,雖然我們在鄉下長大隻會說方言,但是隻要努力就一定能說好普通話。

每天上課我都專心致志地聽老師上課,注意每一個詞語的發音。下課就讓普通話說得好一些的同學幫忙指出錯誤。可是一個多月過去了,我還是不能流利地用普通話表達,所以我上課不敢舉手發言,生怕說得不好被同學們笑話。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張老師點我站起來回答問題。那一剎那,我的心情無比複雜,有緊張、有害怕。我慢慢吞吞地站起來,吱吱唔唔地說了什麼,連我自己都沒聽清。張老師彷彿看穿了我的心思,她沒有批評我,而是微笑著示意我坐下,溫和地說:“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加油哦!”

我怎能辜負張老師對我的期望呢!第二天,我就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一臺學普通話的機器。每天放學回家做完作業,我就開啟它,跟著它練習,一遍說不遍就說兩遍三遍甚至十幾遍,我就不信我攻克不下這個難關!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我慢慢地自信些了。又是一節語文課,我勇敢地舉起手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有些驚喜地看著我:“趙秋蘋的普通話進步真大,大家要向她學習哦!”我聽了,高興極了,心想,努力沒有白費,看來,語言文字不是一個個僵硬的符號,而是有著獨特性格的小精靈,只要你用心和它相處,它就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我和普通話的故事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3字

普通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通用語言,說好了普通話有利於大家的交流和學習。如果沒有學好普通話不僅會給大家的溝通造成障礙,甚至還有可能會鬧出許多的笑話。

記得有次爸爸給我聽寫詞語的時候,爸爸要我聽寫“飛機”這個詞,但被爸爸讀成了“灰機”。我當時在想:爸爸是不是把“灰色的飛機”縮減成了“灰機”?我偷偷瞄了爸爸一眼,看到他那一本正經的樣子,我突然回過神來—原來是爸爸“f”和“h”的發音不準確,才讓我理解出錯。當時我就給爸爸進行了糾正,看到爸爸認真學習的樣子,我開心極了—我總算有比爸爸強的地方了!

還有一次我在看書時把“河南”念成了“荷蘭”,當時媽媽就問我:到底是 “河南”還是“荷蘭”?河南是我國的一個省份,荷蘭可是在遙遠的歐洲呀,幸好不是在坐車,如果“n”和“l”發音不準,這一音之差可相差十萬八千里呢!由此看來,說好普通話是多麼重要啊!

大家都在說“學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的,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同時有許多外國朋友也正在學習漢語,我相信有一天普通話會成為世界上的通用語言。因此我要從今天做起,認真學好普通話、大力推廣普通話,讓它成為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我愛普通話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550字

我們中國是一個大國,有十三億多人口。有56個民族,有許多種少數民族語言,還有很多地方的方言。因此,學習普通話,推廣普通話,使用普通話,就成了我們的必修課,如果沒有普通話,各個地方的人怎麼交流呢?別的地方的人聽得懂你們在說什麼嗎?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要學習普通話。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說普通話,幼兒園的老師也教我普通話,現在上小學了,老師還是教我們普通話,我們同學之間也是用普通話交流。普通話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也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不會普通話,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會寸步難行,當兵的人們會聽不懂教官的話;學生聽不懂老師的話;小朋友到了外地也很難交上朋友;大人也很難找到工作;外出旅遊就會很不開心。總之,沒有普通話,生活就會變得一塌糊塗。現在,你是否知道了普通話的重要性呢?

我們的國家不斷髮展,跟國外的聯絡越來越密切,許多外國人來中國留學、工作,他們也在學習和使用普通話。我們國家還在世界上開了很多家孔子學院呢!就是專門教外國人教中文哦!還有一些為外國人進行中文比賽而創辦的電視節目,例如漢語橋這個電視節目,很受外國友人的喜愛,普通話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大,我特別驕傲。

隨著中國夢的實現,中國會越來越最強大,越來越最富有,中國跟世界的交往也會越來越密切,普通話的地位肯定也會越來越重要的!

與普通話的接觸 篇7

議論文 ,414字

說實話,我並不是剛開始上學就接觸普通話的,因為我小學時代的老師大多數是本地人,一般習慣於用地方的方言來講課,所以,我與普通話的接觸並不多。不過,後來,朗讀課文的時候就是用普通話的,也就是從那開始,我才真正接觸普通話。

普通話是全國統一的一種語言。每個民族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然而,只有普通話是來自祖國各地的我們的共同的語言。漸漸地,我知道了學好普通話的重要性,便也有了認真學習普通話的想法。

剛開始學的時候,我很容易將平舌音和翹舌音混淆,總是讀錯。不過,後來,自己在朗讀的時候特別注意,慢慢地,普通話的讀音便有了明顯的改善。也許,做什麼事情都是這樣子的,只有你真正下定決心想要學好,併為此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將它做好。“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吧!”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既然想要學,就好好地學吧!

在學習普通話期間,我找了不少普通話朗讀的範文來聽,自己也嘗試著用那樣的語速來讀。慢慢地,我發現我的普通話有了顯著的提高。

我學普通話 篇8

國一作文 ,1065字

每當上到語文課,就是我最自信最得意的時候,因為老師總會第一個叫我範讀課文。我口齒清晰,充滿感情的誦讀,不僅老師對我嘖嘖稱讚,同學們也向我投來了羨慕的目光。在學校舉辦的朗誦演講比賽中,我還獲得過好幾個獎項呢!

原來,我的普通話不標準,有好多音都讀不準,讀起書來,常常惹得同學們鬨堂大笑。

可自從看過學校創辦的柳芽電視臺之後,一種羨慕的感覺油然而生。柳芽電視臺是一個選舉優秀主持人的節目,每週選出2名口齒清晰、發音標準的播音員,學期結束時,給優秀的主持人發獎狀。我望著一個個主持人,在電視臺展示自己,我就會有一種衝動,一種想學好普通話的衝動。我不僅要做學校電視臺的主持人,將來還要做正規電視臺的名牌主持人,我要讓別人都知道我和名字,都知道世界上有丁燕飛這個人。

從此,我一直為了我的目標刻苦努力著。每次,我一回到家,做好作業後,第一個要做的事,就是要練習普通話。當我遇到讀不好,或讀不準的音和句,我便會標上讀音,做上記號,單個的讀,放進句子裡去讀,一遍一遍地讀,直到滾瓜爛熟。

星期天的中午,我正在對著鏡子練“新”字,新字這個讀音Xing,我總會在讀新字時發著Sing的讀音,要改成Xing,可真不容易啊!媽媽來叫我吃中飯,見我反覆地讀:“新……。”奇怪了!叫道:“孩子,吃飯了。”我沒聽見,她急了,一隻手摸著我的額頭,另一隻手摸著自己的額頭,然後用手捏了捏我的臉,焦急地說:“孩子,怎麼了,你這是怎麼了呀?”“哎呀!好疼啊!”這時,我才回過神來,答道:“媽媽,沒事兒,沒事兒,我沒事兒,我的臉都被你捏疼了。”“孩子,你哪兒不舒服,要不,我們上醫院吧!”媽媽親切的問。“沒事的,我是在練習普通話呢!”

經過半學期的苦練,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了學校柳芽電視臺的主持人。這學期結束,我還被評為學校最佳主持人呢!學好普通話不容易,但當你用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與人交流時,那種心情真能用“比蜜還甜”來形容。

說好普通話已經成為我的愛好,我覺得這也是時代的需要,普通話已經成為中國的標誌,國際交流的工具。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逐步提高,很多外國人都表示要學好普通話了,作為一箇中國人,更應當說好普通話。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只要經過努力,你也會說得一口流利而標準的普通話。

我幫爸爸說講普通話 篇9

國三作文 ,1120字

新學期,學校給我們佈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就是利用假期幫助自己的父母學講普通話。媽媽是位老師,普通話講得很好,倒不用我教。爸爸呢,雖說讀過大學,可他的工作是在建築工地上做工程監理,常年與一線的建築工人打交道,英山話講得特流利,特順口。工地需要材料,經常是從外地進,所以免不了要與外地人做生意,好多次聽他在電話中與人講普通話,他一口令人啼笑皆非的英山式普通話,每每都讓我和媽媽笑得前中後仰。

放假回到家,我立馬找到爸爸,跟他講明瞭學校給我們佈置的任務。爸爸一聽連忙擺手,大笑:“還是算了吧,我哪學得會?”“不會就得學!”我急了,一把扯住他的襯衣。“學校有任務,你得配合”媽媽在一旁也幫我,還告訴爸爸普通話標準點,以後與外地人談生意容易溝通些。在我與媽媽三說四勸下,爸爸終於答應學學試試。

我從最基本的日常口語著手,開始教他。像“你好”,“對不起”“請問”等等,爸爸講得很不自然,發音總不到位。我就一個字一個字地教,一個聲母一個韻母地去幫他糾音。這樣堅持了一個晚上,爸爸感到特別累。我對他說:“爸,今天就先到這裡,明天繼續!”

“哎呀哎呀,真不行,還是英山話順口些。什麼普不普通話,嘴要張那麼大,我一晚上,嘴都張得好酸!”爸爸特想放棄,還找了好多不想學的理由。

“爸,不行!你就是平時普通話練得少了。”我一本正經的對他說:“從明天開始,你吃飯,做事,上廁所,聊天都必須與用普通話。你講一句土話,給你罰款10元。你一個大男人,這麼點事都不行嗎?”爸爸很無奈地朝我笑,然後倒頭就睡。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的起床,把一天的教授內容列了個詳細的計劃。為了讓爸爸能接受,我將計劃和教學內容調整了好幾遍。爸爸剛吃完早飯,我就忙不迭地將他拉過來,我儼然像位小老師,爸爸呢,就是一個小學生,謙虛地跟著我一個聲母一個韻母,一個字一個詞,然後一個句子一段話地學起來。一天下來,他嘴不再是那麼的不自然了,普通話還真進步了不少。

要上學了,我將爸爸普通話一週的練習任務做了具體詳細的安排,還請求媽媽天天代我監督爸爸,要她天天照著爸爸練。接下來的幾周,爸爸的普通話越練越順口,除了極少數字音咬不準,其它的什麼音調語調啊都很不錯了。爸爸很開心,我更是感到莫名的欣慰!

第一次為人師,雖有收穫的喜悅,但更多的是付出的艱辛與苦澀。短短的一個月,我已深深地體會到了為人師的不容易:身為人師,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基本功,還要有超強的耐心與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學手段與方法。總之,教師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得了的……

當了這一個月的普通話老師,讓我明白了老師這份職業的艱辛,我深深地體會到老師平時為什麼要那般的苦口與婆心,我真是受益匪淺!今後,我一定要好好遵從老師教導,尊重我們的每一位老師!

我教媽媽學說普通話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3字

普通話是我們的國語,是人與人交際的工具,要想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媽媽常年在外打工,接觸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由於語言不通,常常鬧出許多笑話。有時一句話,要比劃半天別人才明白其中的意思。所以我決定教媽媽說基本的普通話。

萬事開頭難。教一個沒有語音基礎的成年人學普通話,這難度不言而喻。我從基礎開始,平時在家裡我主動用普通話與爸爸媽媽交流,在家裡形成說普通話的氛圍,讓媽媽逐漸養成說普通話的意識。還找來學習普通話的教材,像輔導小學生一樣,耐心地教媽媽發音,讓媽媽掌握髮音的技巧,弄清楚前鼻音、後鼻音,並幫助她區分平舌音和捲舌音,並讓她多加練習。有時為了糾正一個詞語裡含著的英山語調,我不厭其煩地一次次示範,反覆糾正,直到媽媽讀標準為止。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媽媽的普通話水平明顯提高了。我不滿足於媽媽的一點進步,繼續強化媽媽學普通話。我教媽媽朗讀我課本上的文章,發現讀音錯誤及時幫助糾正,還讓媽媽每天堅持半小時跟電視上的播音員或主持人學說普通話。這樣,日復一日,媽媽現在能說一口基本的普通話了,走南闖北,再不怕鬧出笑話。每當媽媽說起學習普通話的經歷,她逢人便說:“多虧了我的好老師—寶貝女兒。”這時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講普通話,我的責任 篇11

講普通話,我的責任作 ,383字

講普通話是我們國家的通用語言!如果不講標準的普通話,會鬧出許多的笑話:

1、有一對農民兄妹用板車拉著小麥到市場上賣,一個南方人來到他們兄妹跟前,問:“大哥,你的小妹(小麥)怎麼賣呀?”大哥氣得額頭上青筋暴突。

2、一個莆田老太在路邊賣甘蔗,一輛客車停下來,車上一位外地人來到老太攤前買甘蔗,剛稱好甘蔗,還沒付錢,車子發動了。老太催促道:“快點,你錢給我,我嫁(蔗)給你。”外地人嚇得連甘蔗也沒拿,飛快地上了車。

4、一所鄉村小學上課了,老師走進教室:“站(上)課。”學生們齊聲道:“老死(師)好!”老師說:“吐血(同學)們,早死(上)好!”

通過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出說普通話是多麼的重要!我們上課發言要講普通話,和同學們私下討論要講普通話,和老師們交流要講普通話,下課要講普通話……講普通話,我要做好表率!

我希望大家大力推廣普通話,讓普通話傳到中國的每一個角落!

講好普通話,我們的責任 篇12

講好普通話,我們的責 ,381字

普通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現在除了要學會方言,更要學會普通話。

現在,每個省區的說話方式都不同,說起話來不容易聽懂,許多人因為聽錯了話還鬧出了不少笑話,有時還因為聽錯了話而鬧矛盾。比如:有兩個人,是鄰居,但是其中一個人不是本地人,但這個外地人不會說普通話,有一天,那個外地人有事沒時間買肉,於是就到鄰居,家,給了鄰居錢,說:“幫我買一斤租漏(豬肉),不要太回(肥)。”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說好普通話。

有人說自己說不好普通話,有時忘記說,總是還會說成方言。這沒事,多說說就可以說好了,如果真的容易忘記說普通話,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

現在,我耳邊的方言是越來越少了,普通話是越來越多了。在校園裡,我也看見大家相互監督著說普通話,一聽到有人說方言,同學就會馬上的提醒他要說普通話。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措施,這樣大家一直的相互提醒,相互合作,不久普通話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普通話伴我成長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94字

從小,普通話伴隨著我一起成長。我的家人來自不同的地方:爺爺來自常德,奶奶是益陽人,而媽媽出生在寧鄉。於是普通話成為了我們家人溝通的橋樑。

小時候,媽媽總是用標準的普通話給我動情地描述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奶奶用普通話教我唱動聽的童謠;爺爺用普通話告訴我當兵時有趣的往事;爸爸用普通話和我談論下軍旗的快樂。久而久之,我學會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幼兒園時,我參加了班上舉行的“故事大王”比賽,令人難忘。上了小學後,課堂上,老師讓我領讀詞語和課文,並且還給我主持班會的機會,這讓我信心大增。是普通話一直陪伴著我。

學習中,我需要普通話;生活中,我也需要普通話。我還用普通話給人幫過大忙呢!今年暑假我們去海陵島旅遊,在買早餐時,一個老爺爺因為不會講普通話,他只好用寧鄉話對服務員說:“請給我一碗牛肉麵。”說了好幾遍,服務員也一臉惘然。老爺爺著急地皺起了眉頭。我趕緊走過去對服務員說:“這位爺爺想要一碗麵條。”服務員馬上端來了麵條,老爺爺高興地笑了:“多虧你會說普通話,不然我就沒早餐吃了!”我也不好意思笑了。

媽媽說“學了普通話,走遍世界都不怕”,我一定要和普通話成為永遠的好朋友。
</p>

我教爺爺說普通話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968字

現在,我們在外面與人交流,基本都說普通話,大家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很多方言,我們都聽不懂,所以,只有推廣普通話,人們交流起來就方便多了。

在我們長沙,很多人都說長沙本地話,尤其是爺爺奶奶那一輩人,他們不會說普通話,他們說了一輩子長沙方言,現在就是教他們說普通話,也非常困難。

記得去年暑假,爺爺奶奶跟我們一起去大西北旅遊,每到一個地方,看到什麼新鮮的當地特產,爺爺就去問是什麼,多少錢?但他說的是長沙話,當地人總是聽不懂爺爺在說什麼。每次都要我當翻譯,回來以後,我就跟爺爺說:“爺爺,我當你的普通話老師吧!我教你說普通話。”爺爺爽快地答應了。每天下午放學回家,我都跟爺爺說普通話,也不準爺爺說長沙話,爺爺顯得很為難,老是用生硬的普通話對我說:“米米,你ò不ò?”我一聽,馬上更正:“爺爺,那是è,不是ò,è不è,不是ò不ò。你跟著我說,è。”爺爺說:“è,è為è!”“嗯,爺爺記住了嗎?”“記住了,是è,對吧!”我說:“是的”。

就這樣,我就在平時的說話中,幫助爺爺說普通話。

有一天下午放學回家,一進門,我就聽見爺爺說:“米米快來,這裡有一瓶極好qī的貓魚。”

我走到桌前,看到一瓶平江特產腐乳,的確很香,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但我想到爺爺剛才說的話,認真地對爺爺說:“爺爺,這個東西普通話叫腐乳,貓魚是長沙話,外地人聽不懂的,還有是chī,不是qī,是chī飯,不是qī飯,你跟我說chī飯、chī飯。”爺爺愣了一下,立馬笑著對我說:“chī飯、chī飯。”“是chī飯,把舌頭卷一下,chī”。爺爺終於說出來了,我繼續說:“這叫腐乳。”“腐yǔ、腐yǔ。”爺爺咬著牙說,“不是yǔ,是rǔ。”我更正道,“rǔ、rǔ。”爺爺也發出來了“rǔ”的音了,但他還是不習慣。我還是讓爺爺練習把舌頭捲起來,慢慢地說,練了幾遍,好多了,爺爺開玩笑地說他的舌頭都卷抽筋了。

說普通話並不難,但對於爺爺那一輩的說了一輩子的長沙話的老人來說,還是不容易,他們說話舌頭從來不捲起來的,像什麼“是”和“四”、“山”和“三”、“船”和“權”,他們說出來都是一樣的,我想讓爺爺多練習一下繞口令,不知會不會有更多的收穫。

我教爺爺說普通話,任重而道遠,不過我不會放棄的,何況爺爺是一個虛心的好學生,我一定要教會爺爺普通話。

我教奶奶說普通話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6字

我的奶奶是河南人,說起話來嘰裡咕嚕的,像是在說外語,和她交流的時候有點困難。

一天,我突發奇想,想教奶奶說普通話。要教奶奶什麼?哈哈,我早就想好了,我要教奶奶一首唐詩—杜甫的《絕句》。

我先向奶奶說明了來意,隨即很輕鬆地背誦了《絕句》。準備讓奶奶說時,卻發現奶奶一臉茫然,於是我決定一句一句來教。我先說了一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奶奶迷惑不解地說:“兩個黃泥鳴翠柳。”“噢,NO!”我耐心地對奶奶說:“是黃鸝,不是黃泥!”奶奶這才恍然大悟。接下來我又教奶奶了一句:“一行白鷺上青天。”奶奶說:“是不是一行白怒上青天?”“不,不,不是白怒,是白露。”奶奶若有所思地說:“原來是白怒。”“天吶!露,露,白露的露!”我給奶奶講解了半天,才看見她如夢方醒地點了點頭。又折騰了好半天,奶奶才學完整首詩,我如釋重負地長出了一口氣。

雖然有點累,但我有一個重大發現,就是奶奶說話“n”和“l”不分,有了這個發現,就不愁奶奶學不會普通話了。

希望平時生活中,大家都能夠說好普通話,這樣就不會因為語言不通而交流困難了。

我教外婆說普通話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2字

普通話是我們語言交流的工具,如果外出不會講普通話說方言,很難與別人溝通。我的爸爸媽媽來自不同的城市,所以從小我們家都是用普通話交流,但是我的外婆對普通話卻不“精通”,經常鬧出一些小笑話。

每次外婆做好飯了,都會說:快來“柒”飯啊!我回到家樂,外婆又會說:進門要換“還”,雖然我們都明白外婆的意思,聽起來很彆扭,現在學校提倡說普通話,於是我決定當小老師—教外婆說普通話。

剛開始我對外婆說要教他學普通話的時候,她還不同意,總覺得難為情。後來經過我的一番軟磨硬泡,外婆終於同意了。這樣我們正式開始上課了,我先教她說吃飯,她說成了稀飯,我讓她重複一遍,她又說成了洗飯。我想了想,說:你就發牙齒的齒的音,就是把聲調變一下,吃~。在我耐心的指導下,外婆這次終於讀成了“吃飯”,這樣我也更有信心教好外婆這位老學生了。

接下來,我教外婆讀“鞋子”就很難了,她一會兒讀成“兒子”,一會兒讀成“寫子”,一會兒又讀成“孩子”……真叫人哭笑不得呀!有了前面的經驗,後面就好教多了,外婆的普通話也說的“得心應手”了,看外婆有進步,我特別開心。

這次教外婆說普通話的經歷,不僅讓我體驗瞭如何當老師,還讓我知道了當老師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以後我要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的期望。當然,我會繼續努力,把外婆的普通話教得更棒。

我來推廣普通話 篇17

國二作文 ,349字

這星期,我們學校舉行了“推廣普通話”。走向社群、街道,進行義務宣傳。

星期日的一大早,我和幾個同學來到了街道,走著走著,忽然,我們發現了一位外地人,我提議觀察一會兒,同學們同意了。

看了一會兒,我們發現外地人去了一家“拉麵店”,我們小心翼翼地跟了進去,那位外地人沒有注意到我們跟進來,也放心坐下來。

過了幾分鐘,那位外地人說:“打劫,點一碗麵”,因為把“大姐”說成了“打劫”。把店主嚇個半死,差一點就撥打了110。你們看,因為發音不準,發生了多大的麻煩。

後來,我們把他的錯誤一步一步地改正過來。我覺得推廣普通話還真不容易呀!但每個人心裡卻甜滋滋的。

說好普通話,是為了方便大家。如果人人行動,從我學起,天天練,時時練,營造一種氛圍,那麼普通話就不會離我們那麼遠了。要知道“四海同音,萬眾一心”呀!

我教奶奶說普通話 篇18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8字

作業寫完了,我在家裡悶得慌,突然我想到,這周不是推普周嗎?正好可以教奶奶說普通話。

於是我跑進奶奶的房間,對奶奶說:“奶奶,我教您說普通話吧。”奶奶為了能和我有“共同語言”,她勉為其難答應了。

我讓奶奶跟我說:“飛機。”可奶奶卻說成了“灰機”我放慢語速對奶奶說:“是‘飛機’不是‘灰機’。”可奶奶就是改不過來,總是說“灰機”,我非常無奈。雖然奶奶發音不夠標準,但她已在盡力規範自己的語言,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奶奶教會。我決定再教奶奶一個禮貌用語,我慢慢說:“對不起。”奶奶重複一遍,說:“跪布底。”哎,又錯了,我嘆了口氣,這個老師,可真是有點難當呀!奶奶看著我的樣子,不好意思說:“瞧我這笨嘴笨舌的,就是發音不準。”我忙牽著奶奶手說:“別急,我剛開始也是這樣的。”

這時,爸爸喊我們吃飯,我大聲喊:“馬上。”奶奶也跟著大喊:“馬上。”哦!奶奶這次居然說對了。我對奶奶豎起大拇指,奶奶笑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飯桌上,爸爸媽媽笑著說:“我們家的楊穎真了不起,成了小小推普員呢!”

我教爸爸說普通話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5字

在我們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應該說普通話。如果不說普通話,不僅交流不方便,有時還會鬧出大笑話呢!這不,爸爸就遇到了這樣的一件事。

那天爸爸去買菜,他想買蘑菇,可是爸爸說的是方言,賣菜的是外地人,他們兩個交流了半天也沒能表達清楚,所以爸爸沒有買到蘑菇,便生氣地回家了。回家後,爸爸把事情的經過說給我聽,我靈機一動,說:“爸爸,不如我來教你說普通話吧!你學會了以後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爸爸一口答應了下來。

從此以後,每天下午放學回來我都會教爸爸說一些簡單的普通話。有一天,我教爸爸“下午”怎麼說,可爸爸說成了“嚇我”。我放慢了語氣,說:“是‘下——午’不是‘嚇——我’。”經過我的講解,爸爸終於學會了。經過這次事情,我更加相信普通話的重要性。

今天又是普通話推廣日,老師要我們辦一張推廣普通話的畫報。我一聽高興極了,因為我最擅長畫畫了。回到家後我把家庭作業寫完就開始辦畫報,花了一個小時就畫完了。第二天一去學校,我就把畫交了上去。可惜的是我並沒有獲獎,但我並沒有氣餒,因為這只是一個活動,能為推廣普通話做一些貢獻,我就很開心了。

通過這次推廣普通話的活動,我知道了普通話的重要性,它能讓我們人與人之間更好地交流。所以我們要從小學說普通話。

我教奶奶說普通話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5字

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任務,要教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說普通話。我想這個任務實在太容易了。爸爸媽媽太忙,爺爺性子急躁。我把教學物件鎖定在整天樂呵呵的奶奶身上。

放學後,放下書包我就急急忙忙把作業做完了。我拉來奶奶對她說:“奶奶,老師讓我教人說普通話,今天您就配合一下我吧!”奶奶說:“配合可以但是學不會可不許怪我。”我高興的點點頭說:“好嘞!咱開始了。”

我拿起語文書,翻了翻覺得《古詩三首》內容少,應該比較容易教。我挑了其中一首《菊花》我說:“秋叢繞舍似陶家。”奶奶說:“秋什麼似陶家啊?”我想奶奶一句也記不住,我只好一點一點的唸了。我說:“秋叢奶奶跟讀成秋童。”我說:“不是秋童是秋叢。”奶奶問:“是不是蟲子的蟲呀?”我嘆了口氣說:“不是蟲是兩個人下面一橫。”奶奶終於把這個詞語讀正確了。

讀著,讀著奶奶把遍繞籬邊日漸斜的籬邊讀成了李冰,把此花開盡更無花的此花讀成了刺花。我想:光讀這點字是不行的。所以我又教奶奶讀了詞語百花籃裡的詞語。奶奶把猶如讀成了魷魚;把清涼讀成了新娘。把我逗得捧腹大笑,奶奶也笑了。我教奶奶讀完正確讀音後又複習了一遍。奶奶讀的比先一遍好多了,學普通話的信心也增強了。

從那天起,我經常教奶奶說普通話,讓奶奶多認一寫字把音讀準,向更多的人推廣普通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