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緊碎片下有趣的靈魂相關作文20篇

抱緊碎片下有趣的靈魂 篇1

抱緊碎片下有趣的靈魂 ,883字

在行動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一切都免不了被網路支配。網路固然便捷和現代化,但也把我們的天性和生活絞碎殆盡。萬萬不可丟失有趣的靈魂。

何為碎片化?當學生們看到成篇的文章,缺失了原先的文學眼光和連貫的思維方式,再也沒有了體會文學這門有趣的學科的能力;當白領們依靠網路完成工作後仍然沉溺於手機創造的虛擬世界,不再抬起頭看看這個有趣的現實世界;當主婦們沉迷於用某寶購物,她們還會否記得從前攥上丈夫和孩子一起在超市裡挑來選去的親情以及在菜市場裡討價還價的煙火氣;這便是我們在無形中被碎片包圍的生活。我們該抱緊周圍那些被碎片侵擾的有趣靈魂。

碎片化的時代只是一個美麗卻沒有內涵的皮囊,而身邊現實中的愛人才是有趣的靈魂。

馬路上三三兩兩的學生個個捧著手機,哪怕臉上帶著笑和身邊的人對話也不曾把闖入的手機從視線中抹去。許多時候哪怕只是按開,瞥一眼鎖屏都會感到滿滿的安全感,在這一次次的按壓動作中,有多少美好被打斷,被辜負。本可以做十幾道題,背幾十個單詞,為做一個更棒的自己付出一分的努力。但都化為了支離破碎。網上的語言少有內涵,少有成篇,沉迷在這些殘破的語言裡,我們無法抱緊身邊有趣的靈魂。

白領們更容易接觸到新興科技,從而他們的生活與網路的轟擊從未遠離過。在每個深夜每個清晨,踏著月光與露珠擠著車眯著睏倦無神的眼光,哪怕一次深眠,也無法緩解他們的疲憊身心。他們更應該拋下高科技,逃出去。在日光下心無旁騖地散步,連線起被絞碎的時間,抱緊身邊有趣的靈魂。

主婦們的生活只剩下整天守在家等快遞,彷彿生活已經沒有了別的光彩,她們還是否清楚家中真正缺少的物品,房間已經無處添置,但我想她們恐怕仍然患得患失,不懂得自身價值。放下手機裡的購物軟體,與家人一起在飯後散步去超市,一起被琳琅滿目的商品晃了眼,抱緊身邊的愛人吧。

遇到碎片化的生活,甘於碎片化。是現當代全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在碎片化中了了一身,這是個巨大的錯誤。

時代的發展,我們無法也無需抵擋,但我們應當適時地忘卻網路,捨棄被絞碎的生活。遇到碎片化的生活,我們應當做自己人生的國王,不被機器與虛擬支配。抱緊身邊在碎片下有趣的靈魂。

有趣的靈魂成就智慧的思考 篇2

國一作文 ,1252字

前不久,蘋果公司總裁在一所大學演講時的一句話引發了人們的熱議。他是怎麼說的,我不擔心人工智慧能夠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沒有價值觀,沒有同情心,罔顧後果。於我而言,在如今高速發展的資訊化時代我們每天做著機器人般的工作,我們學會了複製黏貼,但卻失去了人類本該擁有的能力—思考,使我們在高速發展的時代中漸漸向後倒退,而這樣的後果使人不堪設想。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學會用新做事,用心思考。

邁入2010時代以來,許多人開始習慣了每天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做著同樣的事說著同樣的話過著同樣的事。在此基礎之上,許多人或因厭倦了這樣複製黏貼的機械生活,或因認為只要做了就好,不用完善只要完成就好,又或因認為自己已駕輕就熟,熟門熟縟了。於是,他們做每見事都做到差不多就好了,對人對事都認為差不多,嘴裡常常說著差不多這三個字。而真他們的這種“同一精神”,“差不多精神”使他們有時還不如機器人。這也正是我們要學會用新的正確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去處理不同的事與物的原因。而學會思考就是正確的出路,只有在不斷思考之後,才能逐漸完善自己。不然,你將活生生地把自己的人生活成機器人一樣。因此,學會在靈魂深處有所啟發,在內心深處有所思考,這很重要。

然而,如何使自己擁有有趣的靈魂,又為何說有趣的靈魂能夠成就智慧的思考呢?

前段時間,有一句話成為了各大網路平臺的熱點—“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這句略帶段子氣息的語句成為了“網紅”,這也出於不管是緊隨時代腳步的豆蔻青年,還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亦或是正處拼搏奮鬥時的白領、創業者也好都十分感同身受。在我看來,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高度的修養,正所謂我國古人所談及的“修身養性”,使自己的在思想、行為、精神、感情等方面不斷完善,豐富其內心,而由內而發地變地有趣。就如我們的習主席不斷思考,在完善豐富其自己內心思想的思想上提出並倡導核心主義價值觀,一步一步地使國人擁有富有生命的靈魂。

正是如此,當你擁有了有趣的靈魂時,你便會產生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有時,正是你不經意間地胡思亂想使你產生意想不到地結果。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就是從自己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細節發現問題,而有所引發,產生出設計的靈感,正是這不經意間從心而發的思考觸及到了使用者的感受,深深俘獲了來自全世界無印良品的消費者們的內心。沒錯,這位來自日本的設計師原研哉也正是世界著名生活品牌無印良品的三大設計師之一。

然而這位每天圍繞上千萬智慧產品的科技公司總裁在可能即將邁入自己公司或團隊的理工科人才們面前,庫克不是一味地吹捧智慧產品所帶給人類的好,蘋果公司的人工智慧技術給人們帶來的便利,而是提出自己內心靈魂的思考,為人們因智慧因科技而失去了最重要的能力而擔心,為現狀而發聲,為未來而指引。這正體現出庫克的靈魂沒有因機械而智慧化,而是將自己的靈魂不斷深化引發出智慧化的思考,看來在庫克的蘋果芯中蘊含著賦予生命的靈魂,從而使之創造出富蘊智慧的思考。

有趣的靈魂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21字

說到別樣,我便想到了《朝花夕抬》中的藤野先生。姑且稱眼前這位陳老師為“陳爸爸”吧。他是一位讓我印像深刻的語文老師。老陳超有個性,已過而立之年,還穿穿“童裝”,“年年十八一朵花”。外穿一件綠色大衣,大衣後面有一位肯德基老爺爺。看似帥氣,猶如韓國歐巴,實際上是一個滑滑的“老油條”

—以下內容,看者請準備嘔吐袋,如果將早餐、中餐、晚餐吐出,一律不負責。

老師的五官十分精緻,頭髮一根根精神料擻地豎著,像河豚,像箭豬,也像刺蝟。每天笑咪咪的,一張口常吐金句,十分自戀。老師清秀無比的字,就像他的牙齒,白而整齊,像他的鬍鬚,胡碴點點,錯落有致。多看看陳老師,百利而無一害呀!

我曾聽過一位學長評論陳老師:“陳老師啊,那是個詩人啊!”哇!等一下!到這裡,你真的先別笑,別樂,別興奮。我有金句要說了—他對文章的要求性、嚴格性,總是放在文章的第一位,實在是太高的要求了,彷彿無人能及,作文差點被他改到懷疑人生!老師不但是個文藝青年,擁有各種法則,還是個十足的戲精。他曾用過一個自己的表情包,上面是學長配上的:“看我這麼萌,你忍心傷害我嗎?”這一舉動,使我們笑出腹肌。不但如此,老師課上也常爆金句,一爆就停不下來。

呦嘿!打起廣告了!

有趣的碎片化生活 篇4

有趣的碎片化生活作文 ,738字

現在的人們每天過著碎片化的生活,但可能許多人都不知道碎片化的生活到底是什麼?生活中,有許多方方面面的事物,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閱讀。現在閱讀有很多方式,你可以通過紙頁閱讀、電子閱讀、網頁閱讀……反正,當一個整體被分割成許多不同的碎片、而在它分割後又與其他的碎片混合,這個時候,我認為,這就是碎片化的生活。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看過那麼多文章,這句話是千篇一律的套路,而在今天,既然時代存在這個東西,就說明它有存在的必要和意義,但是碎片化的生活究竟給我們帶來哪些利與弊呢?

首先,我講一個常人都有的東西:時間。很多人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當你做完其他事兒後,你會發現一天中你只剩下了一小時的時間。那原因是什麼呢,很簡單,因為你的時間被碎片化了。這個時候,碎片化可以讓你去做更多不同、更靈活的選擇。但同時你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身體受負荷限度翻倍上漲。再說一個,小孩子需要的興趣愛好,當有些父母聽從孩子的意見說,“我要學鋼琴、學跆拳道…。”各種各樣的興趣都出來了,每個週末陪著孩子四處奔波時,你又會發現,孩子學的東西雖然廣泛,卻不夠精。就好像你會琴棋書畫,但都只會一點點的無奈。最後我要講個多數人都喜歡的:食物。如果你有點胖,想減肥但可惜不夠堅定的時候,你的朋友恰巧拉你去吃好吃好喝的,而冰箱裡還有一份綠色套餐和很多蔬菜水果,你會選哪個呢?你再一次的發現當多向性的選擇擺在你面前時,對一個人來說,明明有對你更好的,你往往會去選明知道不好依然抵抗不了誘惑的選擇。

我說的都是小打小鬧,但聽了這麼多,你是不是也感覺碎片化的生活帶給人們很多不一樣的、獨特的魅力,碎片化時刻在我們身邊,對於它的利於弊,也要看這兩者相對性哪個更強,而你在進行比較的同時,會再一次發覺碎片化的生活是多麼的有趣。

有趣的鄉下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5字

鄉下,猶如一個植物與動物的和諧世界;鄉下,猶如自然的樂園;鄉下,猶如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畫徐徐展開。

北方的鄉下人家不喜歡住高樓大廈,他們更喜歡住寬敞的平房。每家房前都有一個屬於自家的院子。實實在在的鄉下人,在那院子裡或種一棵葡萄樹,或種上一排排豆角,豌豆、還有西紅柿,辣椒,茄子,青瓜、青菜都必不可少。主婦們輕易就能用自家的院子裡的新鮮菜做出一餐美食。不過也得小心那些調皮的小孩來偷菜哦!在廈天的夜晚,家人圍坐在葡萄架下乘涼,聊天、賞月,別提有多愜意了!

鄉下人家都會養一些雞、鴨、鵝。小雞們在雞媽媽的帶領下到處覓食。鴨子、鵝會在水裡嬉戲打鬧,鬥爭比美。而院子門前樹陰下趴著的大黃狗,則為主人看守大門,遇到熟人,它會搖尾巴!表示歡迎你。遇到陌生人,它就會“汪汪”大叫,提醒主人。

南方的鄉下,有許多小山,雖然不高,但我們還是很喜歡提著小籃子上山摘野果、撿橄欖吃。那些野果小小的、甜甜的,讓人吃不夠。男孩子爬到樹上打橄欖,女孩就在樹下撿,像覓食的小鴨子。

鄉下,是一個有趣、獨特的樂園,是一幅自然、和諧的風景畫。

碎片化時間的有效利用 篇6

碎片化時間的有效利用 ,1026字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碎片化的時代,不同人對碎片化時代的態度不同,可無論你是贊成還是否定,碎片化的生活早已向我們迎面撲來,讓我們猝不及防地走進了無處不在的碎片化生活。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時間進行有效的學習是我們當今學生的重要課題。

就碎片化學習而言,我認為其最終效果受兩個因素影響。

第一,明確在不同碎片時間要做的事,即根據時間安排任務。每天的碎片化時間非常多,早起等車時,上下學途中,午休時間,下課休息時等等,而這些時間的長短不一,自然在期間可以做的事就不同。比如,下課時可以回顧上課時所學內容並整理筆記,或者放鬆一下心情整理一下思路;早起等車時可以預習今日所學內容或默誦昨日的背誦任務。而在較長時間的上下學途中則可以背背單詞,看看有益書籍。如若倒一倒,在較短的零碎時間閱讀書籍,眼中了了,心下匆匆,不過是浮光掠影蜻蜓點水,以為自己看到了些什麼,結果最終卻並未留下什麼,無甚益處,白白浪費時間。所以明確在不同的時間裡做什麼事至關重要。

第二,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不同,碎片化學習的結果也不同。每個人進入學習狀態所需的時間不同,學習效率就會不同。有些人,不論何時何地,翻開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就可以立馬進入心無旁騖的狀態,滿心滿眼只有書中內容並深入其中,外界無論何事都打擾不到他;而有些人,注意力不夠集中,進入學習狀態比較慢,做事也只有三分鐘熱度,一旦外界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會受到影響,拋下書去湊熱鬧。對於前者而言,在碎片化時間或集中時間讀書,並沒有什麼區別;而對於後者來說,如果要好好讀書,就必須要在一個無人打擾的環境,特地騰出時間安心讀書,自然在碎片化時間裡學習就沒有前者來的好。

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並不是說,自己看上去時時刻刻都捧著書讀、揹著單詞就能做到的,其內心是否平靜,其目標是否明確,其安排是否合理都至關重要。明確有些事是不能在碎片化時間裡做的,比如靜心研讀經典,比如攻克學術難關,這些都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慢慢看,細細品,好好讀;而有些事是可以在碎片化時間裡完成的,比如背誦單詞,整理思路,看看雜誌小說等等。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這句話固然不錯,但是如何利用這寶貴的碎片時間去有效學習,則需要我們好好思考,科學分析,有效利用,甚至高效利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高效地利用好這寶貴的碎片化時間。

在這個時代,我們很少能夠擠出一大段空白的時間去做一些事,所以利用好碎片化時間就至關重要,只有利用好碎片化時間,才能夠真正受益其中。

碎片下的生活 篇7

碎片下的生活作文90 ,878字

我從前在書上看到,說如今幾天的報紙就約等於十七八世紀英國鄉村人民一生的閱讀量。或許有所誇大,但社會的飛速發展已經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無休無止的推送挾著真假難辨的資訊浪潮洶湧而來,簡直能把人的生活衝碎。我並不排斥這種“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古人也利用“三餘”讀書,也急切地盼著飛鴿快馬來到。但我覺得有時人們的步子邁得太快,已經不能把碎片化的時間收拾成完整的生活了。

我初中時不怎麼用手機,又加上家裡老人當時管得嚴,所以並沒有被衝擊到。之後自己有了手機,生活變得方便又模糊。玩樂,學習,社交,起居,都被網路分割,混在一起,什麼都像碎片。我淹沒於這些碎片裡,既沉醉又惴惴不安。我的父輩乃至祖輩或許沒在手機裡找到這麼多的樂趣,但越過手機,加快的生活節奏也令他們迷失。僅憑公眾號里語焉不詳的隻言片語,他們就能描畫出一幕幕不可收拾的慘劇。資訊的碎片扎到他們心裡,令他們憂心得毫無意義。他們不懂兒孫的浮躁,我們也不懂長輩的矇昧。說到底,在碎片化快速化的生活面前,我們有時都心甘情願地放棄了主動權,不去分割娛樂與工作,不去琢磨謠言與真相。因為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太輕易,太方便,太舒服了。

時代在進步,心態並沒有,反而愈發向著不理性的方向去了。我們接觸的人事物越來越多,獨自思考的時間卻越來越少。生活的碎片裡有的是琳琅滿目的手機軟體,有的是漫天傳揚的可謂人言。前者讓人迷失於虛擬世界,後者又把這個真實的世界構陷得一無是處。有時我們情願相信人們都相信的,卻不願意拼起碎片面對孤獨的真相。有時這種因片面而從眾的盲目甚至能動搖司法,於歡案或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在潮流的驅動下,人心熾熱卻矇昧。

我們從方寸螢幕裡看出鮮花著錦,自以為懂得了世態炎涼。可生活的意識呢?莫不是埋在了碎片之下?碎片堆疊起的、風言風語裡的那個可是現實?應接不暇的、走馬觀花的那個可是你想要的生活?

我想在碎片化的生活裡,人們必須竭盡全力才能不既“無所不有”而又“一無所有”,才能清醒又理智。我不敢說自己能做到如此,但我仍慶幸自己正直視著我那被碎片分離的生活,一面是不爭的便利與快樂,一面是埋藏的驚懼與痛心。

時間碎片下的碎片化閱讀 篇8

時間碎片下的碎片化閱 ,811字

看到“碎片化”這三個字,思緒帶出了一個從小學開始,學校舉辦的讀書節活動時的調查問卷上總會出現的,屢用不爽的問題:請問你平均每天的閱讀時間是多少?

小學時的答案大概是一至二個小時,到了初中,時間減少到半小時到一小時,現在高中,在忙碌的學習和成堆的作業中,我斟酌著在問卷上寫下三十分鐘。真是羨慕小學時候的我,忍不住懷疑那時候的我怎麼這麼閒。

忙碌的生活還是需要放鬆的,我的放鬆方式總是固定那幾個,讀書看漫畫做手工之間來回切換。而我所閱讀的所有書目中,除了一些比較有名的,老師推薦的閱讀書目,剩下的則是各種各樣的小說。身邊的很多人說,用電子書閱讀起來總歸是沒有實體書那樣有感覺的,可是我的想法和我的朋友們有些不同,比起實體書,我更喜歡電子書。理由和同樣喜歡電子書的人們不約而同:方便啊,輕巧啊,書目多啊。讚美科技的發展。

因為時間的碎片化,閱讀也變得碎片化。這碎片化的閱讀時間和電子書讓我能夠同時閱讀兩三本書,卻少了以前的沉迷書中無法自拔,已經許久沒再出現別人喊了三四遍卻仍在書中幻想的局面。這本應是好事,卻讓我有些許惋惜。雖然每次閱讀的時間很少,我只能在課間,在完成作業後,亦或者在睡前閱讀,但是一天的時間過去,半個小時往往還是可以攢到的。

我並非特別喜歡同時閱讀兩三本書,但是卻常常“不小心”那樣做。碎片化的閱讀使得書中的劇情發展變慢,讀完一本書往往要用以前兩倍的時間,然而在這段時間裡,也許是旁人或友人又推薦了本好書,也許是自己手癢又找到了本有趣的小說,在試讀這些書目時,被劇情勾了魂兒。彼時事情又發展成了這本書放不下,昨個兒的書又有趣得不忍鬆手的局面。真是兩面為難,有時更是三面為難。

縱使碎片化的時間讓我的閱讀方式發生了改變,但是如果我不利用這些時間,又該如何找到大把的時間進行閱讀?“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只是這生活的快節奏讓水一滴滴出現,成為時間碎片。

我只能抓住這碎片化時間,讀我喜歡的書。

一張有趣的照片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303字

在我的家,有一本珍藏已久的相簿,這裡記載著我成長的過程,其中的一張照片,使我很難忘。

那天,我們一家去游泳,我是一隻旱鴨子,只能戴著游泳圈在水裡遊一下。

我們先換好泳裝,走在沙灘上,我的腳碰到沙子的時候,我一下子跳了起來,天那!這沙子怎麼這麼燙,我一蹦一跳的飛快地跳了過去,爸爸先用海水捧起一點往我身上澆去,然後牽著我的手,往海里走去。

踩在海底的沙石上,麻酥酥的可舒服了。

我坐在游泳圈上,突然一翻,我掉進了海里,撲騰了一下,爸爸就把我拉到了岸上,讓陽光把我晒一下。

我站在沙灘上,浪花一衝,我就被衝倒了,就在那一瞬間,“咔嚓”一下,就被拍了下來。

那天,那情,那景,那喜悅……至今都珍藏在我的記憶深處。

童年一件有趣的事一公雞下蛋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97字

童年,是無比美好的;一件件有趣的事就像記憶銀河中最亮的那顆星。使你記憶猶新!

媽媽買回來一隻大公雞,它有著大大的紅冠子,油亮的毛,大大的翹尾巴,可漂亮了!

我每次回來都要看看它。

有一次,我放學回來,看了看小公雞,正當我要抱它時,媽媽開口了:“反正它不能下蛋,殺了算了,吃它的肉。”我一下子“蹦”了起來:“不行!我喜歡它!”媽媽笑著說:“除非它能下蛋,我就不殺它,讓它永遠陪著你玩兒,否則必須殺掉!”

聽了媽媽的話,我於是忙活開了。我從廚房裡拿來許多米,餵給這隻公雞。我心裡想:“快吃吧,吃得飽飽的好下蛋!你的小命就保住了!”

這時,奶奶從屋子裡出來,看見了這一幕。笑著對我說:“孩子,別瞎忙活了,公雞真的能下蛋嗎?”說著,朝著廚房瞥了一眼,用手指著廚房說:“那得想辦法呀!”哦,薑還是老的辣!我明白奶奶想讓我幹什麼了。這時,我看見廚房裡有個籃子,裡頭有一顆雞蛋。

我飛奔過去,如獲至寶地拿起那顆雞蛋,把正在院子裡吃米的小公雞抱到雞窩裡,把那顆雞蛋往小公雞屁股底下一塞,就大叫:“媽媽,我們家的公雞下蛋了!可以饒它不死吧。”

媽媽過來了,把手一伸,說:“今天有吃的了,吃西紅柿炒雞蛋。把蛋給我吧!”媽媽接過雞蛋,走進廚房裡,把蛋往一個碗上一敲。只聽“當”地一聲,雞蛋皮碎了,可是蛋黃和蛋清卻沒有流出來。媽媽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說:“我們家公雞真有本事,下了一顆熟雞蛋!”

從那以後,每逢各路鄰居走過來,都會說:“你們家公雞真有本事!來,再給我們表演一個,讓你們家的公雞再下一顆熟雞蛋吧!”

童年的我多麼愚昧無知,童年的我竟幹出了那樣的傻事。從今以後我要好好學習,多學點和識,不再幹出那樣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