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古詩《春望》相關作文20篇

改寫古詩《春望》 篇1

續寫改寫 ,52字

改寫古詩《題西林壁》 篇2

續寫改寫 ,574字

有一天,蘇軾和她的兄弟姐妹一起去遊覽廬山。因為,他們聽說唐代大詩人李白去過廬山,看過廬山瀑布,並寫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麗詩篇。他們也想看看這美麗的廬山。

早上一起床,他們就開始啟程了。蘇軾和她的兄弟姐妹來到廬山腳下,抬頭一看:“啊,這麼高的山呀!”蘇軾的妹妹喊道。他們一邊爬山一邊看。他們看到山中的樹林就像一張長長的綠色的被子,小溪叮咚叮咚的唱著歌,好像在歡迎他們的到來。蘇軾和大家一起爬著爬著覺得累了,就在一塊大石頭上坐了下來。蘇軾說:“橫著看廬山就像山巒起伏、連綿不斷的山嶺,到處都是綠色。可爬著爬著景色怎麼變了?你們看,側著一看廬山是高聳入雲的山峰,好像一把把鋒利無比的利劍和一棵棵嫩綠的竹筍。”他的弟弟說:“是啊,是啊。你看從遠處看像一群群綠色的小綿羊,從近處看山霧環繞,神祕莫測。”接著,他的妹妹說:“從高處看下面是不知深淺的山溝,從下面仰望到處是懸崖峭壁。”

不知什麼時候,他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無比的瀑布,水留下來的聲音震耳欲聾。原來這就是大詩人李白仰望過的廬山瀑布。看完瀑布後,他們我一言你一語的辯論起廬山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蘇軾說:“我們站在廬山的中間,看不到廬山的真面貌是因為我們就身在其中。”

遊覽完廬山後蘇軾便在西林寺的牆壁上寫下了《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改寫古詩小兒垂釣 篇3

續寫改寫 ,548字

一個早上,王小二去釣魚。要不是因為旁邊的胖蛋一直在我面前炫耀,我還在家裡睡大覺呢!唉,天真冷啊!王小二感嘆道。

王小二一邊走,一邊瑟瑟發抖,走了一段路後自言自語說:“不行,我要振作起來。”於是,他想起了那首歌,便唱了起來:“王呀王小二,拿著那魚竿去釣魚,不怕大風颳,就怕那草魚不上鉤……”他唱著唱著,就到了清水河,哇!水真清,怪不得大人們說這河是村裡的命根子。看那一朵朵臘梅,就像用雪堆出來的花;再看那一棵棵小草,每一根都被雪花姐姐包裹著;抬頭看看樹,就像聖誕樹一樣,唉?不知是哪隻鳥唱起了美妙的樂曲;低頭望望,那一棵棵水草,像在跳海草舞呢,指頭大的小魚小蝦則在那睡覺。王小二他把魚杆一甩,“咚”,魚鉤落在了河中心,王小二一屁股做在地上認真釣魚了。

王小二想:如果我釣到一條大魚,那我可就出名了,呵呵。王小二想得正入迷,忽然一位路人走了過來,彬彬有禮地說:“孩子,你知道清水鎮怎麼走嗎?”這一句話,把王小二叫醒了,可他剛想說,突然發現水裡的魚線震動起來,他想:如果不回答,就是對路人的不敬,可說話了,把魚嚇跑了怎麼辦?為了釣到大魚,王小二搖了搖手,那路人見了,就走了,只見他一提竿,魚兒上岸了。

太好了,好大一條魚,太好了……一陣歡呼後,王小二才想起剛剛那路人,便抱著魚,去追那路人,併為他指路。

改寫古詩贈汪倫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1994字

子時,已近深夜。今日可是我的好兄弟李白的別離之日,我怎能忘記!懷著沉重的心情,我吩咐僕人們準備好了酒菜。望著那遠處的桃花潭,我一步步走向了門外……

往前走去,桃花潭邊的那個人影始終是那麼的熟悉。顯然,我的兄弟李白即將要登船離去。我唱起了昔日我們兄弟都愛唱的小調:“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剛要上船的李白,被這熟悉的歌聲怔住了,猛然一回頭就看見了我的身影。我加快了步伐,唱的聲音也越來越大。當我真正地看清楚李白的臉頰時,他的兩行熱淚已潸然流下。李白還是和往常一樣,同樣高大的身軀,同樣簡潔整齊的裝束,不同的是,他的臉上多了幾分淒涼。“文煥(汪倫字)兄,我的好兄弟,我還以為你不能來了……”李白忽然上前一步抱住了我,我後退了一小步,但還是上前接受了他的擁抱。他的臉頰發熱,雙手緊緊地摟住了我的雙肩。看見好兄弟這樣激動的舉動,我的眼淚早已不知不覺溼潤了眼眶!

李白松開了緊摟的雙臂,這時背後傳來了一聲細小的聲音,“主人…”。我回過頭,看見僕人們正端著酒菜過來了。在這臨別之際,怎能沒有美酒助興呢?我接過酒菜說道:“太白(李白字)兄,在此分別之時小弟備了些酒菜,我們痛飲一番如何?”“正有此意!哈哈哈!”我和李白就席地而坐,在岸邊的青草地上,望著天邊的一輪明月,倒上美酒痛快地喝了起來。“文煥兄,我這一走也不知何年何月能再相逢,望多保重啊!”“太白兄,你也一路保重!”在幾番的推杯換盞中,大家都有了幾分醉意。“文煥啊,大哥此生兩大嗜好,美酒和美人。此次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喝上如此佳釀!”“大哥莫急,小弟已經為你備上了幾罈好酒讓你帶回去。”“知我者,文煥兄!哈哈哈!”“哎,大哥莫客氣。你出門遊歷時,遇上了美女可千萬別忘了還有我這個兄弟呀,小弟一把年紀了還沒有意中人哩!”“哈哈哈!一定,一定!”此時,遠處的那輪明月忽然蒙上了一層陰影,桃花潭上起霧了。

“客官,現在已是寅時一刻,再不走,恐怕會出事…”站在一旁的船伕顯然已經等不住了。外面的霧氣越發的濃郁了,在這迷濛的霧色中,我差點看不清李白的身影。正在我起身相扶時,我才發現李白已然醉倒。我趕緊衝上前扶起了他。“太白兄,太白兄,時辰到了!”我輕輕地搖晃著他。“哎呀,我今兒還是放不下你這個好兄弟啊…嗚嗚嗚!”李白看樣子是喝醉了,居然哭了起來。此情此景,我也想起了昔日我們倆兄弟一起的情形,一起踏青,一起吟詩,一起喝酒。可一想到要即將的別離,我的心裡就如同有了一塊大石頭,怎麼也放不下。我抱住了李白,和他一同哭了起來,淚

水把我倆的衣襟都打溼了,相互也不在意各自的滿身酒氣。“兩位客官,再不啟程就走不了!”船伕在一旁焦急地催促著,就連和李白同行的小書童,也急了眼。“好,好,馬上走…”我擦去眼淚,依依不捨地放開了李白。正當我準備攙扶著他登船時,李白忽然腳下一滑,“撲通”一聲落入了水中。“太白兄,太白兄!”我焦急地喊了起來。一旁的書童和僕人們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給愣住了,各個都不知所錯。還好,站在船頭的船伕反應快,手中的船槁已經向李白落水的方向伸了過去。可是李白似乎酒醉未完全清醒,雙手一直在水面撲騰著,抓不住船槁。見此情形,我也不顧自己的水性,來不及脫衣服就跳入了水中,急速地划向李白落水的方向。李白應該識水性的,可是喝了這麼多酒,情況真是令人擔憂。眼看李白體力不支就要沉下去了,我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李白冰冷的手,另一隻手及時地抓住了船伕遞過來的船槁,艱難地把他拖上了岸邊。

上岸後的李白,面色一片蒼白,在喝過船伕準備的薑湯後,臉色逐漸恢復了紅潤。他在恢復清醒後,接過了書童手中的兩塊面巾,遞給了我一塊。我也無心用布擦身子,看著他沒事就心滿意足了。李白紅著眼睛,握了握我冰冷的手,似有千言萬語要述說,但始終沒有再說什麼。是的,兄弟的捨命相救怎能不感動呢?隨後,他跟大家道了聲謝,就隨書童一起登船了。船開了,李白揮了揮手中的面巾,在漸行漸遠的船上,我似乎聽見了他在吟唱:“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在若隱若現的聲音中,我也向他揮了揮手中的面巾……

改寫古詩舟過安仁400字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1344字

【舟過安仁】

樑珂銀

楊萬里乘著船經過安仁縣。途中遇見了一隻小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一個穿著紅背心,一穿著短褲,手裡拿著篙;另一個套上短袖,拿著船槳,身子一會兒往前,一會兒往後。

雖然是夏天,但這時卻沒有炎炎烈日,也不是烏雲密佈,而是一個涼爽的陰天。風兒輕輕地吹著,楊萬里看著這清澈見底,波紋盪漾的水,還有旁邊在樹下歇涼的小生命,頓時感到十分舒服、愜意。

那兩個小孩配合得非常默契。忽然,一個小孩累了,氣喘吁吁地對另一個穿著紅背心的同伴說:“哎呀,朋友,我好累呀,要不歇會兒吧!”

“可是我們還要急著去趕路玩兒呢!”小孩反對這個建議。

“我有辦法了!”只見他把船停下,並且將篙和船槳收起來。

“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不停下來嗎?”楊萬里在心裡嘀咕著,“哦,原來是這樣呀!真是兩個聰明、天真、可愛的孩子!”

原來這兩個孩子一起把傘向上撐著,又側著放,把傘當做帆了。

【舟過安仁】

應宇濤

在一個明朗的夏天裡,楊萬里路過了安仁。遠處,是一片風平浪靜的水面。

突然,楊萬里聽見了幾聲兒童的嬉笑聲,就往遠處一望,望見了一葉漁船,漁船上有著兩個天真可愛的小孩子,見一個孩子收起了竹篙,將船槳也停下了。那孩子敞著外衣,穿著短褲,臉色紅紅的。另一個穿著紅肚兜,笑嘻嘻地從身後拿出一把傘,撐起來,舉過頭頂。

咦,他們在幹什麼呢?楊萬里不知是什麼事,心中自然而然地冒出了不計其數的問號。他想了好一陣兒,仍然是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他趕上那艘小船,疑惑地問那兩個孩子:“現在還是大晴天啊,你們為什麼撐著傘呢?”

兩個孩子天真地說:“我們在用傘當帆,用風的力量使船前進呢!”

楊萬里聽了,連聲稱妙。

【舟過安仁】

樑惠西

在一個夏日,清澈的河水上,有一條漁船在劃。而在那條小船上,坐著兩個孩童。這兩個孩童,竟生得這般可愛。瞧!他們那稚嫩的臉上還透著純真的笑容呢!

突然,他們把撐船用的竹竿給收了起來,停下了船槳,並沒有做什麼其他多餘的動作,就那麼靜靜地坐在了床上。

然後,他們拿了一把傘出來,並且撐了起來。這可真令人匪夷所思呀!天空中明明一點兒都沒有烏雲密佈,這些像是馬上就要下雨的動靜一樣。那他們為什麼要把傘給撐開在那兒呢?

忽然,他們把遮在頭頂上的傘給移開了,把傘向著船尾拿著。哦!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把傘給張開,其實並不是用來遮雨的,而是藉助風的力量讓船前進啊!

【舟過安仁】

樑馨予

一天,詩人楊萬里來到了湖邊,看見了兩個小孩童在漁船上坐著,手上撐著一把傘。

楊萬里一看,就十分納悶地想:天上也沒下雨,也沒有陽光,為什麼要撐傘呢?他帶著這個疑問,蹲下身子溫和地說:“孩子們,你們為什麼要撐傘呢?現在天上又沒有下雨。”

“我們的力氣根本劃不動小舟,所以我們想節省一點力氣,用風來當槳,傘來當帆,來讓小舟動起來。”孩子們奶聲奶氣地說。

楊萬里瞬間恍然大悟,提筆寫下了《舟過安仁》這首詩,至今仍被人傳誦著:“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改寫古詩贈汪倫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1670字

花,緩緩吹著風落下,把地上鋪上了厚厚的一層花毯,現在已經是深秋了。我,一個汪倫身邊的小僕人,今日不知為何起得很早,現在才是丑時一刻。昨日,我家先生汪倫的摯友——“詩仙”李白因為要在今日離別,所以昨夜兩人大醉了一宿,一倉庫的酒喝了個精光,估計月底又沒盤纏可發了,錢全被先生花在李白身上,銀庫都空了,還不讓我告訴李白,唉……

心裡想時,忽然發現身後傳來腳步聲。扭頭一看,是李白。他漫步在院子裡,抬頭望著天。現在還很早,天已經有些微亮了。也不知他在想什麼,想得是那麼入迷,渾然不知他要撞到樹了。我剛要開口,只聽“??rdquo;的一聲,李白和樹撞了個滿懷。不知是李白的頭硬,還是樹硬呢?鳥兒因為那響聲飛出樹林,花也微微顫動著。

屋子裡的門被推開了,先生被吵醒了。他睡眼惺鬆,本來就小的眼睛更是眯成了一條細線,瘦高的身形外貌沒有一點富態,讓人壓根看不出他出生在如此富裕的大戶人家。“李白兄,你起得好早!”先生揉了揉眼睛,打了一個充滿酒氣的飽嗝。“必須早哇!寅時我就得走。”李白眼裡充滿了不捨。可我老高興了,這個月底的盤纏終於有著落啦!“現在很早,離分別還有幾個時辰。”先生好似很高興,他那興奮的神情和他兩眼的黑眼圈實在不符。“不如再小酌幾杯再走。”李白微微點點頭。可我本興奮的火焰又被澆滅了。

院子裡有一棵粗壯又美麗的櫻花樹,秋天花滿枝頭,十分美麗,香氣更是讓人沉醉。可路人們不知櫻花和桃花的不同,我們屋旁有一條清澈與明淨的河流,經常會有花瓣落到水面,他們稱它為“桃花潭”,我們先生釀的酒,遠近聞名,因為就埋在這樹前,裡面早已有了櫻花濃郁而又芬芳的香氣,人們稱它為“桃醉香”。它入口香甜,毫無辛辣感,可度數很高,喝多了會頭痛欲裂,主人好長時間沒喝它了,估計壇底都要長蘑菇了,聽聞李白酒量很好,不如挖出來給他嚐嚐,喝醉了更好,也解解我的無盤纏之恨。

只見兩人在桌旁坐下,我端來了“桃醉香”,並用酒缸下長出的蘑菇炒了盤菜。兩人一邊敘舊情,一邊暢聊朝廷大事,不知不覺,便到了離別之時。

李白大概因為我的炒蘑菇要去蹲茅坑,先生和我在屋內等待。突然,先生對我說:“翠花啊,你知不知道我和李白兄的交情有多深?”我搖頭。先生說:“當初我第一次見李白,是因為他慕名來找我的“桃醉香”。你知道,這酒是不隨便讓別人喝的,我拒絕了他。”先生陷入美好的回憶中,他的聲音卻有些哽咽。“他卻無論如何一定要嘗這一口,不然就不走了,我後來只好同

意了。他喝好幾杯,卻沒有醉。我感覺很詫異,便和他聊起來了。漸漸地,我們覺得有很多觀念一致,政見相同,相見恨晚,便結拜成了兄弟。”他說完,卻又話鋒一轉:“李白兄怎麼去了這麼久?去看看。”我隨他一起前去,卻發現李白剛要離開。先生一出現,李白便紅了眼圈。“照顧好自己,我們這一別,不知何時才再相見啊!當初好你的“桃醉香”,如今嘗夠了。一定要好好活著,我一定會抽時來看你。”先生不說話,淚已經溢滿了眼眶。他說:“未來,下輩子,也做你好兄弟!”“再見!”李白雖是這麼說,卻遲遲沒有離開。船伕倒不耐煩了:“好了沒有?麻利地!”為了不要趕危險的夜路,李白上了船,依依不捨地走了。

我看著這船漸漸要變成一個小黑點時,突然,先生用腳踏著節奏為李白送行。“長亭外,古道邊……”啊,是《送別》!先生又蹲下,好似在美麗的湖面上寫字,寫什麼,我沒看清。

這樣的友誼,真令我羨慕……

改寫《武陵春》 篇7

國三作文 ,401字

雨後,陣陣晚風吹過,似在訴說著誰的惆悵。

後來,風停了,塵土裡似帶有落花的香氣,而詞人李清照無暇顧及。

天色漸晚,雨後的夜泛出陣陣涼意,使她的心也愈加消沉。

坐在鏡前,看著鏡中那愁苦萬分的女子,真是昔日的她嗎?鏡中的人面容憔悴,頭髮更是凌亂非常,不過鏡中的人似乎不甚在意,她在鏡前坐了許久,思緒漸漸飄到了很遠,驀然回神,知道那曾經是再也回不去了,想要說些什麼,卻驚覺自己早已滿臉淚水。

夜深了,三更已過,可屋中燈仍亮著,不知屋中人是否已睡。

次日,那女子臉上已沒有了愁容,甚至還帶著些許的笑意,她孤身一人來帶了江邊,似是想要泛舟遊玩,小舟與她僅半步之遙,可她上前的動作卻明顯地僵硬了一下,眉頭似輕皺著,許久,到底還是直起了身子,轉身離去了。

她想起了什麼?是想起了往事嗎?可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了,她是擔心那小舟載不了她,載不了她滿心的愁思嗎?

正午了,太陽不經意間溫暖著萬物,可她那冰涼的心卻久未回暖……

改寫江南春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0字

城內做官多年,整天都守在那裡,多麼想去江南一帶看看。於是說走就走,我辭掉了做官的職位,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江南的一個小村鎮裡。

來到這裡,除了能聽見大叫大嚷的賣酒家,千里之外,就能聽見春天鳥兒的聲聲啼叫,好像是在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萬物復甦了!”我隨著黃鶯的啼叫繼續往前走。

到處可見這生機勃勃,新長出來嫩芽的柳樹,在這微風輕輕起地吹拂下,猶如宮女們散亂,隨風飄動的頭髮。還有正是季節的桃花,幾十裡外,我便可以聞見濃濃的香氣,由於碧綠柳樹的高大和小而多姿多型的桃花樹相互襯映,更加生機盎然了。

這個村鎮外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圍繞著,所以隨處也可以聽見小河潺潺流動的聲音。由於口中的乾渴,我便開始四處尋找酒家。這裡的酒家很多,門口的酒旗子迎風招展,我就找了一家鄰近的酒家。我坐在了樓上靠窗的位置,“小二,拿一些這裡最好的酒上來,我要痛飲一杯。”我說。之後,我一邊喝酒,一邊望著樓下行色匆匆的人們和美景,但天空不作美,不一會兒窗外便下起了濛濛細雨。

頓時,窗外一個人都沒有了,只有被雨打溼的樹木花草了。我往遠處眺望,隱隱約約有幾座很高的古寺廟。可惜,這都是南朝遺下的四百多座寺廟。現在不都全部籠罩在風煙雨中嗎?望著這煙霧一樣的細雨,我醉暈在了酒桌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古詩改寫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872字

某一日,蘇軾與詩友相約在酒樓吃飯,詩友向蘇軾傾訴著自己的不得志,說到一半,忽然掩面而泣,誰也沒有再說話。良久,詩友舉起酒杯,緩緩開口:“蘇兄,人生無趣,人生無趣啊。”蘇軾皺起眉頭,看著哭喪著臉的詩友,心裡很不是滋味。

六月二十七日,蘇軾親自登門拜訪,邀請詩友去遊湖,詩友應了下來。二人騎馬行至湖邊,翻身下馬,在湖邊徒步賞景。湖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湖上一隻小船,恰似白銀盤中的落葉。湖邊楊柳姿態婀娜,花朵嬌媚,蘇軾心情大好,帶著詩友乘上小船,饒有興致地吟詩作賦。詩友卻眼神空洞,一聲不吭,空氣一下子變得安靜起來,只剩下不安的鳥鳴聲。

突然,一陣雷聲打破了沉寂,鳥鳴聲戛然而止,幾道閃電劃過天空,烏黑的雲像被打翻的墨汁一樣湧上天空,頓時黑壓壓的一片,壓得人快喘不過氣來。烏雲還未來得及把遠處連綿起伏的山遮住,白色的雨點就像珍珠一樣亂跳入船中,拍打在二人身上,一陣涼意襲來。雨水落在湖中,濺起大大小小的漣漪。水中的魚兒不時躍出水面,呼吸新鮮的空氣。兩人馬上就要溼透了,忽然一座樓出現在雨色中,二人忙划船駛去,登上了樓。樓的正面有一塊牌匾,上面題著三個大字:望湖樓。

望湖樓此名名副其實,在此樓上,可觀賞到整個西湖的風貌。蘇軾與友人一邊飲酒,一邊賞景。忽然,一陣卷地而來的大風吹散了雲和雨,露出淺藍色的天空。驟雨乍停,天突然變得晴朗,人的心情也開朗了起來。蘇軾從樓上望去,只見樓下積水似一面鏡子,倒映出天,水天一色,連成一片。遠處的山上又傳來陣陣歡快的鳥鳴聲,深深吸氣,還能聞到泥土散發出的清香。天邊似有一座七彩虹橋架起,若隱若現。蘇軾見此情景,轉身笑道:“雨過天晴,彩虹乍現。如此良辰美景,莫負大好年華!”詩友聽後,心情大好,與蘇軾飲酒對詩。蘇軾詩意大發,在此似醉非醉的情況下寫出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一詩。

後來,這首詩經過歷代人口口相傳,流傳至今,成為了千古佳作。只是大部分人還不知道,雨過天晴後的彩虹有多美。無論世事如何,我們都要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挫折,堅信風雨後定有彩虹!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古詩改寫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1294字

六月二十六日的早上,蘇軾正躺在家中的椅子上。街上的行人,喧鬧的街市,叫賣的小販,都像消失了一樣,在這寂靜裡,只有院子裡大樹上的幾隻鳥兒還在“嘰嘰”地叫著。他的腦海中一片空白,不知該做些什麼。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嚇飛了樹上的鳥兒,打破了沉寂。緊接著是一陣敲門聲,蘇軾連忙起身開門,原來是驛站的信差。信差把一封信塞給蘇軾,然後騎上馬,消失在小巷裡。

蘇軾關上門,回到屋裡,開啟信封,抽出信件一看,原來是老朋友歐陽修來信了,信中這樣寫道:“老朋友,好久不見,明日來西湖的望湖樓敘敘舊吧!”蘇軾的眼突然睜大了,周圍似乎也沒那麼乏味了,反而是變成了一股歡樂的氣氛。

他上了街,原本寂靜的街市熱鬧起來,街上的行人多了起來,小販子又開始叫賣起來。他到了一家店裡,挑了一件最好看的衣服,期待著明天的到來。

次日一早,蘇軾跑到馬鋪僱了一輛馬車,一路上,他的心裡有股掩不住的興奮。下了馬車,蘇軾一路小跑,到了望湖樓飯莊,上了二樓,挑了一個最好的位置,坐了下來,靜靜等待老友的到來。

一會歐陽修上了樓,看到蘇軾,便小跑過來,蘇軾連忙起身,兩個人激動的相擁而泣。歐陽修說:“這麼多年不見,你的變化可真大!”蘇軾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一別多年,我的變化能不大嗎?”說罷兩人都笑了起來。蘇軾又說:“要不我們先去坐坐船,欣賞一下江南西湖的美景,如何?”“當然可以!”歐陽修回覆道。

兩人上了船,往遠處看,湖水清澈見底,遠處的野鴨、白鷺正在悠閒的覓食,水裡的小魚時不時地吐著泡泡,好像在跟蘇軾兩人打招呼呢!四面環山,雲霧迷濛,像蓬萊的仙境一般,雖說正直盛夏,但一點都不熱,反倒還有絲絲涼意。但好景不長,天突然開始陰沉起來,真是“六月的天,小孩的臉”,說變就變啊!一會兒,河水開始變得渾濁,蜻蜓飛得很低,像要下水似的;野鴨、白鷺也都感覺到了天氣的變化,回家躲雨去了。熱鬧的水面上只剩下蘇軾兩人。天色越來越暗了,像打翻的墨水那樣,暈染開來,卻仍未遮住遠處的大山。

忽然,烏黑的天上下起了豆兒大的雨點,雨滴在蘇軾身上,讓蘇軾感到一絲清涼,周圍泛起了一陣淡淡的腥味。雨滴在船板上,發出“啪嗒啪嗒”的聲音,像珠子掉落那樣;雨落在水中,水面泛起一圈圈的波紋,像蜉蝣落在水上似的。蘇軾和歐陽修被這雨淋成了“落湯雞”,於是駛船快速靠岸,兩人頂著大雨跑進了望湖樓。

上了樓,他們又回到座位上,看遠處的雨景。相談甚歡時,忽看到樓上的旗幟被風吹得呼呼作響,原來是一場狂風席地而來。此時,樓外的雲和雨似乎像被這風吹走似的,驟然停了下來。

急雨過後,一切恢復正常,像風雨從未來過。野鴨出來了,白鷺出來了,泥土被雨淋後發出一陣清香,蘇軾聞過後,香氣直透豪端。這時再往樓下看,水天一色,像連在一起似的,真美!

看到這景色,蘇軾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來表達此時自己對所見美景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