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相關作文20篇

改革開放四十年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7字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生活水平整體提高了,從原來的缺衣少食,連人民的溫飽都解決不了,到現在的豐衣足食,並且可以用錢換取更多的精神食糧。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進步,從原來的思想封閉,不願意接受新鮮事物,到現在的融會貫通,中西合併,與時俱進。國家的科技也在不斷髮展,從原來的科技落後於全世界,到現在有了復興號列車、殲20…有些甚至超越了全世界。

改革開放以來,我也深刻體會到了國家發展的快。上週六,我和媽媽到中關村買東西,這裡高樓林立,霓虹燈五顏六色,各不相同,一座座過街天橋上人頭攢動。走進商場,店鋪裡的商品琳琅滿目,千奇百怪,令人目不暇接。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你小時候商店裡也有這麼多好東西嗎?”媽媽微笑著摸摸我的頭,說:“哪有啊!我們小時候連商店都很少,能吃到糖果就很難得了。現在大商場隨處可見,可見國家發展之快呀!你還要繼續努力,中國的未來就靠你們了!”我自信地點了點頭,心想:中國未來的發展掌握在我們手中,為了祖國的未來,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學習。

改革開放四十年是中國的偉大變革,現在我們繁榮昌盛的祖國仍在不斷髮展,砥礪前行。“少年強,則國強”如果我們少年不努力,國家靠什麼強起來?靠什麼富起來?靠什麼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改革開放四十年,不僅使我體會到了國家發展的飛速,也更加使我感受到我們身上揹負的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

改革開放四十年 篇2

高三作文 ,865字

馬雲先生曾經說過:“我並不比別人幸運,只是我努力抓住了時代的機遇。”誠然,馬雲先生的兩次高考落榜並沒有令他心灰意冷,他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機遇,成就了人生大贏家。

看今天的中國,早已經過了刀耕火種的年代,早已經過了窮苦困厄的年代,進入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新時代。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已經從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入國轉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萬座高樓拔地起,超級高鐵聯結世界,每個角落都迸發出新的活力。天使投資,千人計劃讓越來越多的有志者感受到了時代所給予的機遇,我們比歷史的任何一個時候都有自信能夠說出我們能更好。

然而,機遇與挑戰並存,邁克加福卡說過:“要成功,你必須接受遇到的所有挑戰,不能只接受你喜歡的那些。”時代給予了我們機遇,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迎接挑戰呢?

越來越多的人下海經商,推動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列車,為社會進步注入自己的點滴力量。我們,是一代迎著機遇而生的黃金一代,是一代充滿激情的有志青年,也即將站上全球化的大舞臺,去對抗那迎面而來的挑戰;我們未曾經歷過風雨的洗禮,但是我們堅信我們能在風雨中變得更強!我們將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國際思維與國際視野,成為祖國明天的脊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也許你願成為一個創客,用創意點亮世界,也許你願成為一個建築師,為祖國的強盛打下堅實的地基,也許你願去做那時代的前浪,去探索新的未知。社會用十八年培養我們,我們將用80年來回報社會。

勇做時代的先鋒,21世紀的大旗將會由我們來扛起,去搏擊逆湧而來的浪潮,去開創嶄新的新紀元。今天,中國已經摘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而我們,將會為他披上新的霞衣,用我們當代青年的心與手,去開創祖國復興的新局面。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我看來已經不夠恰當了,應當是“國家興以致青年興,青年強助力國家更強。”我們不會是託舉祖國的最後一代,但我們應當是最強的一代。螢火之輝,亦可成就皓月之志。這是屬於我們的時代,將由我們去守望,這是我們的祖國,將由我們共同助力其奔跑,助力其騰飛,助力其富強!

青春立志:當為時代做先鋒,當使祖國更富強!

改革開放四十年 篇3

國三作文 ,1083字

家鄉,多麼美好的字眼,想想都感受得到母親般的親切。然而,說起家鄉的過去,貧窮、心酸、無限感慨;如今的家鄉,身處福地,幸福滿滿,道不盡心中歡喜。

我的家鄉在藍田縣半嶺地區,聽奶奶說,家鄉以前特別窮,村民住著簡陋的土坯房,幾代人同居一室,擁擠不堪;村裡是泥濘不堪的土路,晴天一身灰,下雨滿身泥;街道上沒有一家商店,連簡單的日用品都要到幾裡外的縣城才能買到,無論多遠的路途全靠兩條腿來回奔波。然而,一場劃時代的改革開放讓家鄉人民徹底告別了不堪回首的過去,現在我們的家鄉早已今非昔比,簡直判若天壤之別。祖祖輩輩簡陋的土坯房幾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齊的樓房佇立街道兩旁;常年凹凸不平的泥漿路變成了寬闊平坦的通村水泥路,村村通公交車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街道兩旁的商店、超市、衛生院、信用社一家緊挨著一家,一般的生活所需品足不出村均可滿足,如若身體不適,近在咫尺即把病看,而且合療極大減輕了經濟負擔;清晨早市攤點人群熙熙攘攘,買菜的、就餐的、散步的,讓人不由想起清明上河圖景象,漲鼓的錢袋提升了人們的消費觀,任性消費、購物健身,成為鄉村新時尚,農村追趕超越的步伐一步步縮小與都市的差距;在村子的中心,新建了村民健身廣場,高大上的健身器材象磁鐵般讓老老少少著魔,廣場舞、健身操、流行曲,將平靜村落裝扮成節日盛會,最是這邊風景獨好;此外,在政府大力支援下,家鄉人民興建了許多旅遊區,如簸箕掌民俗村、滑雪場,黑溝村移民搬遷旅遊景點等。這一切,給可愛家鄉披上五彩斑斕的外衣,使她更加繁華美麗醉人心脾。

改革開放後的四十年,家鄉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聽歷史老師說,我們學校以前就是一座低矮破舊的祠堂,基本談不上有啥像樣的教學裝置,學生上學趴土臺子,凳子都是自帶的;許多貧困家庭的孩子,因為經濟原因早早輟學,以致造成沒有文化的終生遺憾。現在,國家對教學事業空前重視,資金投入也很給力,兩免一補政策使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也能夠高高興興的上學了,再也不用擔心因病因窮而離開心中嚮往的學習殿堂。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幾年國家推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雙高雙普建立工作,整個校園面貌脫胎換骨、煥然一新,高大闊綽的教學樓,設定齊備的團隊部室,還有寬闊平坦的運動場地,更暖心的是,我們的老師象爹媽一樣不光教給我們知識,還在課間陪我們一起玩樂,他們無微不至呵護教育著我們,我們充實而快樂地學習成長。

走過了多少艱苦歷程,經過了多少風險考驗,伴著改革開放的春雷,繼往開來四十年,我們披荊斬棘、奮力前行,終於迎來幸福祥和的美好生活。為著中國夢早日實現,為著家鄉更加富饒,我們更要勤奮學習、陽光向上、加倍努力。

改革開放四十年徵文 篇4

國二作文 ,541字

火車變形計

火車是現代人去比較遠的地方時,一種比較快捷的交通工具,而且大多數人都可以消費的起的。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坐火車回了老家,我們買了兩張臥鋪票,車廂上方帶有空調,床邊還有防止旅客掉下的欄杆。下午,我一上車就開始玩手機,消磨時間,半個小時後,媽媽不讓我玩了,我要麼就坐在床上,要麼就坐在靠窗戶的地方,要麼就在車上溜達溜達,像是在草原上閒逛的小綿羊,也許是因為無所事事,或者是對家人的想念,所以感覺時間過得如此漫長,像是慢動作一樣,我便跟媽媽說:“媽媽,這火車怎麼這麼慢啊?速度跟蝸牛一樣,都這麼長時間了,還沒到。”

之後,媽媽便對我說:“你現在還閒這樣的火車慢,你還沒看見我們那時候的火車呢。”

我們那時候的火車是綠色的,所以我們管它叫綠皮火車。而且那個時候能坐上有售貨員的火車,已經很不錯了。並且當時車廂裡的椅子都是木頭做的,冬天的時侯,火車上的供暖,都是工人燒煤,在夏天綠皮火車像是個大蒸籠,裡面悶的不行,因為沒有空調,所以就得開窗戶,而且車上還有腳臭味,汗味兒。速度也特別慢,從你的姥姥家到你姨姥家,得一天一宿,那時候沒有手機,就在那乾坐著,等啊等,盼著到站。‘啊!那時候原來是這樣啊!’我心想。

從這件事,我看出來了改革開放,讓我們的國家變得強大,變得繁榮,變得美麗!

改革開放四十年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1364字

我是個奧運寶寶,我出生在2008年。這一年,我國迎來了兩件大事:一件是令全國都為之歡慶的,第29屆奧運會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一件是令全國人民都為之悲傷的,“汶川大地震”使許多家庭妻離子散,人員傷亡眾多。

我在生活中常聽人們說改革開放的好,我沒有經歷過,也就不能做判斷。在一個星期日,爸爸帶我回去看望爺爺奶奶。我的爺爺他生於建國初期,經歷過中國所有農民所經歷過的改革大潮,他切身體會過改革開放對農民來說的重大意義。吃過午飯,我和爺爺坐在板凳上,我邀請大家一起聽我爺爺講述改革開放前後的故事:改革開放前,農民私自是沒有田地的,也沒有自主權的,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在我爺爺小的時候,遇上了三年的自然災害,田地裡的莊稼都死了,很多家庭顆粒無收,周圍村莊裡的很多人都餓死了。三年自然災害後,仍然缺少糧食,很多家庭都吃不飽,小崗村民率先實行“農民土地承包責任制”,緊接著,全國下達“農民土地承包責任制”,家家戶戶都有了種莊稼的土地。爺爺說:“分到了土地,他們一家人都非常高興,一鼓作氣把土地弄好。那年是第一次吃上飽飽的飯”。

我看了看爺爺,爺爺眼裡彷彿有一股力量,像是鼓舞了他,爺爺說“有了田地,人人都能吃飽飯了。”緊接著鄧小平爺爺提出了對外開放政策“人們就紛紛去外地經商,有了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爺爺自學了拖拉機,買回了一臺拖拉機,成了我們村第一個買了拖拉機的人,那年爺爺40多歲了。有了錢,住房也發生了很大改變,以前每戶一間半的土屋,經常是下雨時,雨停了,屋裡卻還在下小雨。“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後,我們家裡蓋起了磚瓦平房,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

我接著問:“爺爺,您小時候念過書了嗎?”

爺爺答道:“沒有,我們小時候經濟困難,沒有書念。”

奶奶也在一旁說道:“小丫頭,那時候哪有書念哦!”

我聽了連聲嘆氣說道:“原來你們小時候這麼苦啊!”

我又禁不住好奇地問爺爺:“那你們小時候穿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

爺爺笑著對我說:“我們那時候缺衣少食,哪裡有好的衣服穿,穿的都是粗布衣,鞋子都是草鞋哦!最好的也只有布鞋而已。”

爺爺又說:“我們那時候上街走的都是泥巴路,沒有交通工具,上一次街得用三四個小時,可麻煩了。當時,哪家要是有輛自行車,全村人都羨慕的要死。”

聽了爺爺的講述,我心裡不禁又發出一聲感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變化真大,像我們現在這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上學有人接送,還有什麼值得抱怨的呢?

聽說最近又開通了鄉下公交,每個村都通了公交,只需一元,便可以直通六安,現在農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以前,人們總管鄉下人叫“土包子”。現在爺爺做為“農一代”,我們做為“農三代”,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相反我還感到自豪呢!

經過爺爺的口述和現在生活的對比,我真切感受到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變化,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變化真大啊!

改革開放四十年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2字

昨日今朝看變化

這個暑假到鄉下,問了奶奶才知道以前的生活有多麼窮和苦。

奶奶說,她小時候住在山上,山路很崎嶇上下很不方便。那時候很窮,生病了沒錢看病,只能聽天由命。房子很小,是用木頭、爛泥和石頭造的,如果漏了也只能爛泥和石頭修。家裡的馬桶不是沖水馬桶,而是木桶,多了就倒專門裝糞的大缸裡。上廁所沒有紙只能用破褲子破衣服代替,洗洗反覆用。那時候沒有電,晚上沒有燈只有煤油燈,大熱天沒有電扇,只能用手搖蒲扇。一日三餐有時吃不飽,平時只吃些自己種的蔬菜,沒有肉吃。生活中買什麼都要用票,例如糧票、肉票、布票……奶奶九歲才開始上學,學校是一間平房,只有一位老師教,上了四年就不上了,主要是經濟問題,當時一年學費要四塊錢,對當時來說已經很貴了。十三歲開始到地裡幹活,幹到十九歲才轉到廠裡幹活,這時國家才有了起色。

現在國家富裕了,強大了,人民生活水平也奔小康了。

家家住起了鋼筋混凝土造的高樓,哪怕狂風暴雨也能安然無恙。家裡有空調,不怕冷也不怕熱,生活用品一應俱全。馬路四通八達,有汽車、火車、高鐵、飛機等,出行方便。網路科技也很發達,像一張巨大的蛛蛛網,可以線上預約醫療門診;也可以線上預約訂購各種票,例如火車票、飛機票、電影票以及各種門票等等;可以線上跟遠方的親朋好友視訊聊天;也可以導航、GPS定位,不怕找不到要去的地方……

學校好大好美啊!教學樓是四層的,有三棟。還有體育館,塑膠跑道的操場,不論風霜雨雪我們都可以安然地上體育課。學校裡,到處是高大挺拔的的大樹,綠油油的小草。學校還有許多活動讓校園變得豐富多彩。

改革開放四十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沒有這四十年,就沒有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變化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825字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變化,中華名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東方。每每家裡有客人,談的最多的話題就是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人民息息相關的吃住行的滄桑鉅變。

吃,從定量到營養;住,從簡陋到舒適;性,從體力到便捷。國泰民安,幸福美滿。

吃,因‘名以食為天。’從‘吃’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社會的變遷。六七十年代,不管買什麼都要用票證。如買糧有糧本,買油,肉,煙,糖,棉布,線,自行車,縫紉機等憑票證。那時能吃上一口肉,簡直是神仙生活,而且很愛吃肥肉。

住,因為‘安居才能樂業’。想想以前,城市裡大多數人住的都是平房,房的局的房或者單位分房,有的還是租房住,自來水,廁所都是公共使用,特別不方便。洗澡要到洗澡堂去,洗澡堂也是大的工廠才有。而如今,高樓林立,每家都有一個廁所,洗澡間,自來水也是自己獨用的。房的變化,都是改革開放給我們每個家庭帶來最大實惠—居有。其所,安享人生。

行,首先看到的是道路平坦,交通便利。想想以前,那時的國道也是坑窪不平,塵土飛揚,雨天積水。以前,出遠門或去旅遊,不僅路上顛簸,交通不便。而現在,坐車一次比一次舒服,一次比一次快,一次比一次風景優美,路是越修越好。改革開放40年,公路建設取得了跨越式地發展,尤其是告訴高速公路,1989年到2015年底,路網密度已接近發達國家,2018年又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現在是村子連國道,國道連高速,遇山鑿洞,遇河架橋,道路四通八達,已形成了以鐵路為骨幹,公路、水路、航空組成地出行網。土地荒山,如今荒山已被鬱鬱蔥蔥地綠色植物覆蓋。道路兩側綠化錯落有致,色彩雄厚,簡潔明快,真的是美不勝收。

吃、住、行真是今非昔比,改革開放,老百姓不僅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在生活方式、消費理念、思維方式等等方面都發生了可喜地變化。我們要感謝偉大的祖國,感謝共產黨。

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時代,這種幸福,安定,和諧的局面,我們要倍加珍惜!

厲害了我的國改革開放四十年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590字

今天下午,老師帶領我們一起觀看了《厲害了我的國,改革開放四十年》電影,我感觸很深。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們的科技有了長足發展:C919大型國產飛機的問世,彌補了我國大型飛機的空白;港珠澳大橋的通車,讓香港、珠海、澳門又成為世界一個經濟大三角;95式突擊步槍的研製成功,讓我們為祖國的國防力量感到自豪;“蛟龍號”深海潛水器的誕生,註定了它不凡的身價;“遼寧艦”航母的試水成功,為我國的軍工發展奠定了基礎,祖國的軍事事業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人工智慧是一項方便人類的技術。全國一天的物流快遞有成千上萬件,如果只依賴人工,是無法將物流分往各地的,這就能夠體現出機器人的優勢了——比人類續航性長、精確度高、速度快。“小黃人”這種機器人能頂著貨物走,並且能把貨物放在指定位置後繼續工作,但不會出現兩個“小黃人”相撞的情況,這要歸功於它精準的定位系統,這裡一天的計算量相當於北京機場的系統計算量。

便捷式支付也很方便,現在每三個會用手機的人中,就有兩個人在使用微信支付。移動支付不僅方便了我們,還解放了錢包,讓人們出門再也不用帶紙幣了。

祖國的發展讓我驕傲,讓我熱血沸騰,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未來的更加繁榮昌盛做出自己最大獻!

改革開放四十年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8字

晚上我在看電視,電視上的一些“改革開放”、“深化改革”等詞語,我不太明白。媽媽在沙發上坐著,我便去問媽媽。媽媽說這就要從以前她們那個年代說起了。現在我們生活的這麼幸福,可是以前就不一樣了。

在當時電視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一個村子裡面只有曲指可數的幾家有電視機,小孩子們都不顧冷熱,無論多遠都要跑到別人家去看動畫片。路上沒有燈,黑漆漆的一片。下雨了,路上都是泥,哪有我們現在的柏油馬路。現在我們買東西一出門就是超市。但是以前都要跑幾公里買點蔬菜瓜果糧油,而且還要用小票買。

這時爸爸帶著弟弟回來了,弟弟手裡拿著一個飛機模型,我心想:現在的科技真發達,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東西,我們這個“地球村”縮小了,網際網路把我們的距離拉得越來越近。出門不用帶錢用手機微信支付直接付款,現在我們各種物品都不缺,一應俱全。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在中央電視臺頻道播出的電視專題片十集連播的《將改革進行到底》,我看了之後便懂了:現在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要感謝前一輩的努力。沒有他們,我們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很慶幸我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很激動,我驕傲,因為我見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我相信祖國的未來的科技會更發達,人民的生活更會更加美好!

騰飛的祖國改革開放四十年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623字

時間如流水般匆匆逝去,我們偉大的祖國也即將點燃他的七十根蠟燭。這七十年中,我們有過輝煌,也有過失落。現在,我們可以挺直腰板,大聲地向全世界宣佈:“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大江南北的中華兒女都在盡情高歌,為古老而年輕的祖國深深祝福!”

時間如車輪在飛。眼前,我們的祖國和家鄉度過了改革開放70年。這是多麼不平凡70年,祖國在崛起,經濟在騰飛,人民的生活奔向小康……

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現在的穿著新穎、時尚、美麗。冬天不會受涼,夏天的衣服又涼爽又漂亮。而以前人們的衣服只有兩三件單薄的衣服還打滿了補丁,破破爛爛的。我們現在每天都可以吃得飽飽的,吃得都是一些大魚大肉。可是以前的人,都吃的是難以下嚥的糠,或是煮的很爛的粥,一家人都是狼吞虎嚥,但是也只能吃一小碗。能吃上饅頭、米飯的人家已經算家庭條件好的了。

以前我們的國家非常的落後,可現在我們的國家是一個科技非常發達的國家。我們的高鐵全世界都知道,曾經日本還想方設法想知道我們高鐵技術,可最終也沒有成功。

我們現在的祖國與以前大有不同。我捧起一把泥土,我說這是我的祖國;掬起一朵浪花,我說這是我的祖國;翻開發黃的《四庫全書》,我說這是我的祖國;彈奏一曲悠揚的《春江花月》,我說這是我的祖國。

面對七十年的風雨滄桑,作為華夏子孫:我自豪、我驕傲!祝福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張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