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是一種精神相關作文20篇

教養是一種精神 篇1

國一作文 ,481字

我想,汪曾祺筆下的質樸與真誠,是內心對生活的善意,是他一生的盔甲—教養。

這又讓我想起了一個朋友。

有一次他過生日,與我們相約來到一個餐廳。餐廳的生意火爆,十分擁擠。一個同伴眼尖的看到一個角落,欣喜的衝我們揮手,朋友帶我們過去,最先說的卻是一句“謝謝”。那聲謝謝,並不是對同伴說的。而是一個在擦桌子的服務員姐姐。服務員姐姐每天在人們吃完飯後,將桌子擦乾淨,這是她的本職工作,所以向她說謝謝的人真的不多,甚至還會有人在看見她手中沾著汙漬的抹布時嫌棄的往旁邊挪一挪,一聲“謝謝”,聽起來似乎分量不大,卻讓服務員姐姐笑了笑。那一刻,朋友的神情和姐姐的笑容,也讓我不禁彎了彎嘴角。

他用行動告訴我:眼角眉梢的從容自若,是一種教養;一顰一笑的和顏悅色,是一種教養;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也是一種教養。每一種都源於內心深處,裝不出,也藏不住,舉手投足都是體現,這是他的教養。

而我的教養是守時,是談吐有節,是心平氣和,是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願教養潤物無聲地涵養我們,成為我們的一種精神。

民族團結是一種精神 篇2

高一作文 ,1492字

民族團結是一種精神、一種思想整合力量、一種追求,它對凝聚人心、整合社會起著重要作用。我們學校就是一所民漢合校,學校非常重視民族團結這一問題,我們學校組織過各種各樣的民族一家親活動,通過系統學習使我認識到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活動中,作為建設新疆、開發新疆的一份子,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在我們班上就有很多的少數民族同學。比如團結同學、熱愛集體的土家族英語課代表宋思雨,她總是熱心地幫助每一位同學,教別人關於英語的單詞語法,臉上總是洋溢著幫助同學幸福的微笑;比如樸實熱心的朝鮮族歷史課代表金尚宇,在課堂上,他總是讓我們對他刮目相看。在課下時,他經常給我們講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歷史事件,讓我們對歷史的視野更加開闊;比如樸實熱心的維吾爾族語文學霸阿迪娜,我們總是很崇拜她,作為一位民族同學,卻將漢語學的如此的好。

在私下,她總是說,我們是一家人,在家裡要說一家話!我們相處的非常融洽。我們經常聯絡,互相交流,成為了非常好的夥伴。我們在熱情洋溢的課堂上,一起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中,爭執著高談論闊的歲月;在熱鬧非凡的操場上,我們一起愉快的嬉戲玩耍,感受著歡聲笑語的點滴;在朝氣蓬勃校園中,一同揮灑著我們的青春,共同經歷風雨同舟。

我的同桌就是這些朋友中的一個。他是一位帥氣的維吾爾族同學,我們互相幫助對方,團結友愛。他雖然是維吾爾族同學,但漢語卻說的非常好。他的體育在班裡也十分出色,是我們班的體育委員,他具有非常好的領導能力,每一次學校組織活動都是他積極地安排和管理大家,老師們對他也頗為信賴。他還喜歡打籃球,夢想是進入新疆籃球隊,他告訴過我為國爭光才是他真正打籃球的目的。他在我們班的人緣也很好,就從這次選團員來說,他是我們全班的票數最多的,所以最後如願以償的加入了共青團,成為了一名共青團團員。我們全班都為他感到高興。我相信,成為一名團員後的他會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新增自己的優點,補全自己的缺點。

還記得有一次,我同桌做了一件讓我至今難忘的事情。那是發生在一個寒冷的早上,第一節課是數學。但我的腦子不知道為什麼昏昏沉沉的,那函式的影象彷彿在天空中旋轉,溫暖的教室裡使我感到寒冷。這時我的同桌察覺到了我的不適,便問我:“你怎麼了?臉怎麼這麼紅,是不是發燒了!”“可能吧”,我回答到。

但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原本一下課就出去打籃球的他,這次拒絕了朋友的邀請,拿著我的水杯就跑去幫我接開水,回來的時候還拿了一盒藥,看著他滿頭大汗的樣子,瞬間,感動的情緒湧上心頭,覺得他真的是全世界最好的同桌。當然,在學習上我也會耐心的幫助他。有時一道數學題需要給他講好多次他才明白,但我也會一遍又一遍細心地給他解答。

因為我們班的少數民族非常的多,所以我們更加明白名族團結的重要性;因為新疆的少數民族更加的多,所以我們新疆人也懂得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彼此要互相關心,互相禮讓,有不同的意見就要相互協商解決,能夠傾聽別人的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積極發現別人的優點。新疆是一個很團結的城市,我們都非常的愛他。

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標。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根本動力來自全國各族人民。只有各民族大團結,各族人民共同當家作主,才能確保各族人民的主體地位落到實處,使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參與熱情和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使社會主義制度下一切物質的和精神的、現實的和潛在的積極因素競相迸發其能量,一切有利於造福社會和人民的源泉充分湧流,從而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真正變為現實。

窮且益堅是一種精神 篇3

高二作文 ,914字

“窮且益堅”一詞出自《滕王閣序》,“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是文章裡最富有思想意義的警句,窮且益堅的意思是:處境越窘迫,意志應當越堅定。它的意思說著簡單可真正做到後對人的影響可謂是久遠的。

人們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往往會遇到坎坷和阻礙,剛開始都是一樣的,熱血拼搏。遇到困難後會出現兩種人,一是意志堅定的人會克服困難,勇往直前;一是恐懼困難的人會畏懼不前從而半途而廢。而最後實現夢想的人是窮且益堅的。“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蘇軾感懷堅韌不拔的意志乃成大事者必備,前人的警示我們應當永懷在心。

東漢馬援雲:“大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華易逝和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而此時的王勃正懷才不遇也處於困境當中,卻能如此激勵自己同時也鼓勵他人要堅定目標不放棄,實在是難能可貴。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家境貧寒,沒有文憑、沒有導師,地處窮鄉僻壤,但他卻成功了,給我們留下了知識的財富。他靠的是什麼?正是窮且益堅這一精神!他臥床三月翻書不止就可以作證。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美國作家歐·亨利曾寫過這樣一個故事:患者瓊西得了重病,醫生告訴她將不久於人世。當時正值深秋,院子裡的常青藤開始落葉。瓊西確信,當最後一片葉子落下,自己就該去了。可奇怪的是,那一片葉子竟怎麼也不肯落下,瓊西因此受到鼓舞,堅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在醫生的幫助下,瓊西最終戰勝了病魔,恢復了健康。在生活中常常聽長輩們教導,小時候不小心的摔跤;少年時作業的煩惱;長大後的艱難困境,他們總會悉心的在一旁告訴你:堅持就是勝利。“志者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也是一種精神,堅定的意志才能在困境中克服才能在困境中成長,古往今來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總能執著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鬱郁不得志的逆境當中也不消沉放棄,向著勝利的方向前進。

今天我學到了“窮且益堅”的道理,在困境中成長在逆境中堅定信念。窮且益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

文明是一種精神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11字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一種謙讓,文明是一種尊重,文明是一種精神。文明就在你身邊。

文明是一種謙讓。你是否常常發現公交車上的感人的一幕。在公交車上,乘客滿座,這時上來一位老人,弓著背,彎著腰,拎著袋子,顫顫巍巍。在座的乘客不會無動於衷,若無其事。就在這時,總會有年輕人站起身子,給老人讓座。這就是一種精神,一種謙讓的精神在人們心中湧動。

文明是一種尊重。在畫著斑馬線的公路上,你一定看到過這樣的一幕。綠燈亮了,老人要過馬路,由於年齡太大,走得慢還容易摔,如果再加上視力不好,走得心慌。這時候,總有人上前攙扶一把,幫助老人走過馬路。在靈湖旁邊有一條斑馬線,有一次,一位老人正走在斑馬線上,由於動作不便,紅燈亮了還在行走。這時,就有一位阿姨就從車上走下來,扶著老人送他過馬路。這也是一種精神,一種尊老的精神感動了臨海人民。

文明是一種彎腰的精神。在學校裡或在公園裡常常有這現象。有些偷懶的小朋友在垃圾桶旁邊隨便一扔,把垃圾扔到外面,與文明就差一步。在後邊的小朋友看見了,上前把垃圾撿了丟進垃圾桶。你有沒有看過到?有一次我跟同學去外面玩,我吃了橘子隨手把橘皮一丟,被同學看到了,他批評我亂丟垃圾,不講文明。這時,正好我發現也有人也扔垃圾,就上前去撿。你丟我撿,這也是一種精神。人人講衛生,個個講文明,我們就是創造了一個文明城市。

你瞧!文明就在我們身邊,文明也是人與人之間誠懇謙虛,文明是在集體中的顧全大局,文明是大家的真誠友愛。

追尋一種精神 篇5

高二作文 ,1026字

夕陽已墜入天際,萬物被暮色籠罩。家裡空蕩蕩的,我的心卻被填的滿滿的,堵得整個人直髮慌。

這些日子,我總愛獨自一人坐在窗前,看慘淡的愁雲,瘦削的法桐,總覺得自己放不下的東西太多太多:同學相處的煩惱、考試的焦慮、學習的壓力常常讓我莫名地發火、傷感。甚至連樹葉子一片片落去也會讓我生出一絲惆悵。自己小小年紀,竟會變得這樣多愁善感!

“吱啦—哐”一陣開門關門的聲音將我的思緒從漫無邊際的濃霧中牽了回來,我急忙回過神來,是爸爸回來了。“宇兒,別老在家悶著了,我帶你去個地方。”爸爸饒有興致地說。“我要去看望一下敬老院的劉爺爺,你和我一起去吧!”我悶悶地倚在牆上,擺弄著衣服上的扣子,心中有些不大情願,可聽見爸爸那不容商議的口吻,也只好收拾一下自己的心情,和爸爸出了門。

坐在車上,爸爸邊開車,邊和我講起了劉爺爺的經歷。原來劉爺爺早年也是有家室的,可是人到中年,妻子因風溼性心臟病去世,住了沒幾年,唯一的兒子又因車禍失去了生命。劉爺爺曾經在醫院裡看過大門,所以和爸爸很熟。最近幾年由於年紀大了,又沒什麼親人照顧,所以就搬到了敬老院。逢年過節,爸爸總忘不了去看望他。

來到敬老院,走進劉爺爺住的房間。劉爺爺一看見爸爸來了,便熱情地握住爸爸的手,問長問短。我也趁機問了聲“爺爺好!”老人聽力已經很微弱,但身體還算硬朗。我打量著劉爺爺的房間,雖然陳設簡單,但拾掇得很乾淨。老人不知道該怎樣表達對我們的熱情,忙著為我找這找那,把自己所有好吃的東西都拿出來了,我都笑著接下了。

“多虧現在的社會好啊!你看我一個孤寡老人,住在這裡不愁吃,不愁穿,沒事就溜溜彎,聽聽戲,和老夥計們一塊聊聊天,下下棋。……”老人不亦樂乎地絮絮地說著,我和爸爸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聽著。

“爺爺,這麼說,您還是感到挺幸福的啊!”我打趣地說。“幸福,幸福!都放下了,也沒什麼牽掛的啦,一身輕啊!”“幸福就好!”我淡淡地笑著。望著爺爺那飽經滄桑的面頰,我感覺心裡塞滿的東西正一點一點地下沉,流入了新的血液,暖暖的。

走出敬老院,我深吸一口氣,如釋重負,感覺內心暢快了許多。老人都會將那些刻骨銘心的悲傷記憶放下,去享受晚年的幸福。而我正值青春年華,又有什麼理由不去放下沉重的枷鎖,去將青春放風,讓心情流浪呢?

有時候,我們總會將自己心靈的閘門關閉,去揹負太多沉重的擔子,而當我們將它輕輕卸下時,我們才有機會去創造更多美好,才會活得灑脫,活得快樂。

“放下”是一種境界,是我需要永遠追尋的一種精神。

那一種精神——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 篇6

讀後感 ,842字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對話。”最近,我拜讀了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著作—《魯賓遜漂流記》,使我受益匪淺。

書中主人公魯濱遜熱愛探險。在他的一次航海中,他所在的船隻不幸觸礁。除他以外,與他一起的船員都葬身魚腹。可他,並沒有放棄生的希望。他用盡自己的全力游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從此,他開始了二十八年的漫長曆險生活。

他自己蓋房子,做獨木舟。後來,他還學會了種莊稼,做麵包……若干年以後,他甚至還馴服了野人“星期五”,他又在荒島上生活了很多年。直到一六八六年,他們才通過一艘英國船,離開了孤島。

當我鄭重地翻過書的的最後一頁,認真地品玩最後一個字時,我的心被震撼了,一個個問號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假如我是魯賓遜,獨自一人在孤島上,能待得上幾天?一天?兩天?我一定會被無邊的困難所嚇倒。更不必說像魯賓遜一樣一個人在這荒島上生活二十八年了。

想想魯賓遜,再想想我們自己。我似乎覺得自己太膽小了。在晚上,爸爸媽媽不在家,我可能便會因風呼嘯的聲音而擔心會有小偷破門而入。可當我細細品完《魯賓遜漂流記》之後,再次遇到這種情況,我便會回憶起魯賓遜,回憶起他在孤島上獨立生活的情景。漸漸地,這種恐懼心理便消除掉了。

在我看來,我們都應該向魯賓遜學習。學習那樣一種不怕困難,面對困難永不低頭的樂觀心態。無論是遇到多大的坎坷,都要勇敢的去面對,勇敢的生活下來。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也要爭取堅決不能放棄!要學會像魯賓遜一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善於動腦筋去想辦法克服困難,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收穫最終的成功果實。

看完這本書,是我深受感動。一個人身陷絕境,竟然能這樣對生活充滿信心,勇敢的面對生活,創造生活,實在難能可貴。從魯賓遜身上,我體會到了一種積極向上,從容樂觀的心態,我明白了勇敢面對困難和挑戰自我的真諦!

啊!那一種精神,是樂觀;那一種精神,是智慧;那一種精神,是勤勞;那一種精神,是挑戰是面對困難永不放棄……讓我們共同向魯賓遜學習,學習那一種精神!

有一種精神叫執著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832字

高爾基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我喜歡讀書,喜歡和書中的人物對話。其中最讓我百讀不厭的是《西遊記》這本書。

《西遊記》講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他們歷盡千辛萬苦,斬妖降魔,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後修成正果。書中主要人物個性鮮明:唐僧慈悲善良,意志堅定;豬八戒憨態可掬,愛耍小聰明;沙僧忠誠老實,勤勤懇懇。但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孫悟空,他疾惡如仇,機智靈活,有一種打不垮、戰不敗的頑強精神。他不顧師傅誤解三打白骨精;他為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不惜與結拜兄弟牛魔王苦戰;他為救師傅於危難,四探無底洞……

書中有許許多多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讓人津津樂道,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大鬧天宮。故事是這樣的:孫悟空被太白金星推薦去當弼馬溫,半個月後才知道弼馬溫只是個小官,大怒,私自回到花果山,玉帝知道後命令天后天兵天將來抓孫悟空,孫悟空擊退了巨靈神,哪吒,託塔李天王等人,最後,孫悟空與二郎神搏鬥時,太白金星用一個圈偷襲,孫悟空被擒後,被放入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裡,過了七七四十九天,太上老君開啟煉丹爐,想看看孫悟空有沒有化成灰,可孫悟空不但沒有化成灰,還煉出一雙火眼金睛,打向靈霄寶殿,三十六名雷將將他團團圍住,可還是沒有打敗他,最後如來佛祖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讓他等取經人來……

孫悟空桀驁不馴,大鬧天宮,闖下大禍,受到了應有的的懲罰,這不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他一心一意,保護唐僧西取經,即便前方道路困難重重,他始終毫不放棄的精神,卻給了我很多的力量和啟發。

有一次,我去爬山看日出,快到山頂的時候,我覺得腰痠背痛,腳累得沒有知覺,離山頂還差兩百米,我想:乾脆休息一會兒,休息完再走。可我又想唐僧師徒走了好幾萬公里,可他們也沒有人喊過苦,我這兩百米又算什麼呢?於是我一鼓作氣,把剩下的那兩百米走完了。到了山頂,一輪紅日跳了出來,我看到了日出壯麗的景象,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啊!

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還要學習唐僧師徒那種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緬懷一種精神 篇8

國二作文 ,908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是清明,一個懷念的日子,一個傷感的日子,一個安靜的日子。再沒有看見商店門口美麗的花飾,再沒有看見路上歡快奔跑的行人,再沒有看見和煦的太陽普照大地。一切似乎不約而同,但又恰到好處,所有人都在緬懷,緬懷一種精神。

聽著莫扎特的《安魂曲》,我思緒萬千。我似乎也在想念著什麼。是人,是物,歸咎到底,是一種精神。

昨天,我去看了逝去的親人們。和媽媽一起站在墳頭上,瑟瑟的風從耳畔呼嘯而過,我們只是靜靜地站著、注視著……再沒有當初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是腦海中還映著一張張慈祥的面容。外婆說,有時見到他們的照片,好像他們還活著似的。突然湧起一股想哭的衝動,只是點點頭,其實,他們一直活在我們的心裡。

每個人都在懷念,然而需要被人們記住的人太多、太多……從槍林彈雨中的戰鬥英雄董存瑞、劉胡蘭、邱少雲、黃繼光,到後來汶川大地震中的偉大老師譚千秋,再到現在的八位維和英雄。他們哪一個不值得人們懷念?他們為了我們,我們的幸福!五星紅旗上,沾滿了他們的鮮血啊!

這是一種精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報效祖國的精神。不得不承認,我們現在過上的美好生活,我們的美麗家園,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在犧牲的那一剎那,容不得思考和權衡,只是下意識的要挽救,張開雙臂迎著災難撲過去,這種精神,有如懸崖峭壁間生長的參天大樹一般,偉大,常青!

這是一種信念啊,一種對勝利的信心,才讓他們有了如此偉大的力量,有了巨大的勇氣。我們不能不敬佩,不能不落淚,不能不感嘆。現在,這一切,都化作望向天際的一個憂鬱的眼神,墳頭的一束菊花,和眼角一滴晶瑩的淚。

《安魂曲》那悲愴的旋律還在繼續,我想我真的可以感受到這種情緒了,那是一種低語,似乎在訴說著什麼,除了無盡的悲傷,似乎還蘊藏著一種不可摧毀的力量,一種希望。這是對光明的渴求,對未來的希望。我想留住這一份希望,留住這一份期盼,在這深深的悲痛後面還有勃勃的生機,還有光明的未來。讓我們相信這希望,心中默默的禱告,陽光將要降臨。讓我們擁有這希望,懷著這一份堅不可摧的力量,我們能有面對一切困難的勇氣,帶著未完成的理想,我們堅定的踏上旅程,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前進!

讓我們緬懷一種精神……

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字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1字

在生活中,不少人認為自己很有教養,但真正有無教養,只會在自己的行為中體現。比如有的人扔垃圾,卻站得很遠扔,沒扔進垃圾箱,不僅沒重新撿,還視而不見,轉身就走。比如有的人把果汁灑在桌上,沒有清理就離開了。

有的時候,我們將心比心,為別人想想。會讓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活質量變得更好。

記得有一次,我上完課,去餐廳吃飯。因為那兒人特別多,所以媽媽去排隊買餐,我去尋找座位。過了好久,終於有人吃完走了,我迅速走去,坐了下來。我寫著作業等媽媽過來。終於,我們吃上了飯。我有習慣看看桌上擺了些什麼,寫了什麼。我看見了桌上有個好像介紹菜品之類的牌子,我拿來一看,有一面寫著“客官,吃完飯可別忘了把它們端去固定位置哦!”但是我看了一圈,看來有不少人都忘了把他們用了的碗筷帶走,而是理所當然地等待著服務員為他們清理。

我坐的是那種很長的桌子,桌子和椅子都很高。我看見旁邊的兩人起身要走。我輕輕地碰了下他,他感覺到了,轉過頭看著我,眼神很可怕,我輕聲還帶點結巴地說:“這家店需要把吃了的碗筷收去那個固定的地方。”我邊說,手邊指著那個方向。那個人卻不屑一顧地“切”了一聲,轉身就走了,我心裡不禁罵他,真沒教養。

而和他同行的那個人卻留下來收拾餐具,他還一邊安慰我:“不好意思啊,小妹妹,他嚇倒你了吧,他這個人就這樣,別在意他。”他端上餐具離開了。可是,真想不通,我提醒,他其實完全可以順手收餐具,再順路放回去啊。

最後,我也和媽媽一起端著餐具離開了。

沒有教養的人,你不想問他的名字,因為不想和他有任何接觸;有教養的人,你不用問他的名字,因為“教養”二字就能代表他。

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字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61字

教養是一個人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如果有教養,你的人生會有更多的可能性;如果沒有教養,你的人生會之路會越走越窄。

那是一天下午,我和媽媽出去吃牛排。媽媽不喜歡吃牛肉,所以隔壁的羊肉串打包過來吃,由於人比較多,所以牛排上的很慢,我只有和媽媽先吃著羊肉串兒來解饞,牛排店裡吵吵鬧鬧的,我和媽媽也在說話,牛排總算來了,因為還得用紙擋著牛排上濺起的油,我注意到了一位男士,他衣著樸素,吃東西時也不說話,和另一些人有天壤之別。旁邊的人吃飯時都在說話,嘴裡的東西讓人清晰地看見,還有的使勁往嘴裡塞東西,好像有人要和他搶似的,鼓起的嘴足有籃球那麼大。而那個人,壓根不說話,如果有人給他打電話的話他也會掩著嘴巴小聲地說,這些細節都使我對他產生了好感。再看看那些人實在噁心,好像這裡就只有他們一樣,把其他的人都當作了空氣。

我開始吃牛排,突然,一陣驚叫令所有的人都嚇住了,一位服務員不小心摔倒,盤子裡的果汁飲品去全撒在了那位男士身上,他也沒有生氣,我原本以為他會對服務員大罵一通,但他沒並沒有。他還出人意料地用紙巾擦了擦地上的水,平靜且寬容的說:“沒什麼,等會兒到外面晒晒就幹了。”服務員眼裡全是感激,嘴裡不停的說對不起。我也覺得這位男士真的太棒了,吃飯時小聲地吃,打電話也很安靜,服務員的水撒到他身上,他也不生氣,這樣的人世界上實在太少了。那位男士在吃完牛排後竟然自己將桌子用抹布擦乾淨,還將自己用過的紙丟進垃圾桶,把自己的盤子給了服務員。

我靜靜地在一邊吃著牛排。心裡很是愧疚,我以前在外面吃飯時總是說話,雖然不算大聲,我也從未將自己的桌子擦乾淨,只是將紙團給扔掉。我在心裡默默發誓,以後一定要做一個有教養,跟那位男士一樣的人!

儘管牛排店的許多服務員甚至經理都讓那位男士留下大名,那男士不同意,我覺得他不用留名,教養就是他最好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