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經典淨化心靈相關作文20篇

文學經典淨化心靈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3字

文學經典猶如一汪清澈的泉水,慢慢的流進人們的心裡,悄悄的淨化人們的心靈。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是啊,的確如此,只要認真讀書,就一定會發現自己的那座金礦。但是,金礦需要我們去更加深入的發掘。

多讀經典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陶冶我們的情操,讓我們明白許多道理。

從毛澤東的“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中,我明白了遇到困難要毫不畏懼,勇往直前;從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中,我明白了一切新生事物的發展是無法阻擋的;從岳飛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中,我明白了要珍惜光陰,發憤學習……

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到一名五年級小學生,已過去了十幾個春秋。從《格林童話》到《上下五千年》再到《三國演義》,從《伊索寓言》到《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再到《水滸傳》,文學經典一直伴著我的童年。每當我因貪玩而虛度光陰時,我就會想起不屈不撓的海倫凯勒,別說是一天,即使是一分鐘,一秒鐘,她也會珍惜;每當我遇到挫折時,我就會想起忍辱負重的司馬遷,他即使受冤入獄受了酷刑,也百折不撓,完成史學、文學鉅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不知我何時才可以找到自己的黃金屋。朦朧中,一陣聲音傳來:“就在不遠處!就在不遠處!”

國學經典我的心靈之窗 篇2

國一作文 ,754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杜甫對讀書的真實評價。書有許多類,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國學經典。國學經典至今流傳了百年之久,誰都會為作者的才華橫溢而讚歎,國學經典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國學經典是火,照亮前行的路;國學經典是路,引領我們走向黎明;國學經典是窗,讓我們呼吸“新鮮空氣”。

國學經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我們會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新的東西,理解新的詞句。小時候,躺在床上,媽媽在一旁給我們講故事,那時還小,我們只懂得孫悟空的勇敢機智;唐三藏的心腸很軟;劉備、張飛、關羽的情意深厚;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學會了自己看書。那時我們會覺得國學經典是在你絕望無助時,給你希望;在你難過傷心時,給你安慰;在你失敗受挫折時,給你勇氣。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你在閱讀國學經典時,就是學習,它會給你帶來快樂,它會讓你的閱讀能力提高,它會讓你的寫作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因為閱讀國學經典,所以我的作文曾被老師在講臺上朗讀,我看著作文字上那一條條波浪線,心裡不只是喜悅,它讓我感受到了寫作的樂趣。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懂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只要你以國學經典為樂,它就會經你為夥伴,更多源源不斷的知識就會向你跑來。雖然你有很多知識了,但需要堅持,錢學森也曾說,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做事只你堅持,就一定會成功。包括讀書也一樣。每天哪怕只讀一點,你天天讀就會受益終身。國學經典是我們學習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讓我們有樂趣、堅持閱讀國學經典吧。

國學經典陶冶了我們的情操。國學經典是水,澆灌成功之樹;國學經典是光,照亮前行之路;國學經典是土,培育成功之苗。讓我們攜手閱讀國學經典,讓國學經典成為我們永遠的心靈之窗!

品國學經典詮釋心靈之美 篇3

國二作文 ,662字

中國乃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自然是源遠流長。可是有誰想過,為什麼只有中國的文化從未間斷過呢?這的確是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答案很簡單:國學。它好似一根線,把一切的一切都穿插起來,讓人們更清楚地瞭解祖國的歷史文化,思想傳統。

當然,這只是從大的角度來說,而從我們中華少年的角度來講,國學則是教育我們怎樣修身做人,品悟出人生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教會我們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則告訴我們做事的道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則告訴我們在尋找真理的路上,都應該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

老子曾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不正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嗎?每天都要想一想,今天你該做的事是否都做好了嗎?對待朋友是否講誠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掌握了呢?

孔子也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不也正是告訴我們該如何孝嗎?俗話說“百善孝為先”而孝的基本又是從保護好自己,而不讓父母擔心開始。

人生的道路曲折漫長,路旁的風景有時溫暖和煦,有時也會風雨交加。在此道路上,我們又該如何走向未知的前方。

強壯的體魄固然重要,健康的心靈也是人生的必備品。一些人用他們健康的心靈詮釋著喧囂中還有的一絲道德之美,給予我們滿滿的感動!然而社會上競有一些人本可以憑藉自己強壯的體魄去追求精神和心靈的健康,卻不願去做,甚為可惜。

讓我們行動起來,品國學經典,完善心靈之美。

人生漫漫,道阻且長,讓我們帶上精神財富走出燦爛人生!

誦讀經典浸潤心靈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96字

伴隨著習習晨風,我們吟誦著“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一篇篇經典章句,讓我的思緒穿越時空,飛向遙遠的古代,感受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民族精神,激勵著我們只爭朝夕,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實現美麗的中國夢而讀書。

掩卷沉思,我不禁為古代封建帝王“民為貴”的治國理政思想所稱道。通過深入閱讀,我更加深刻體會到:“民貴君輕”,體現了民本思想,而民本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政治思想。它在商周時代已具端倪。《尚書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就體現了這一時代政治生活中的原始民主色彩。

到戰國中期,孟子發展了孔子以“仁”為核心的民本思想,強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告誡統治者要“愛民”“利民”,輕刑薄賦,聽政於民,與民同樂。正是這一偉大的民主思想,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鑄就了燦爛輝煌中華文明。

在今天,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黨和政府的關懷,父母的關愛,我們的成長之路灑滿了愛的陽光,充滿了快樂和幸福。時時處處,無不感受到對“民貴君輕”思想的傳承與發展。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二十一世紀的兒童,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在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注重自我道德修養,不斷從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從小就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長大了做一個像林則徐、焦裕祿一樣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好官、清官。

又一個灑滿明亮陽光的早晨,我們又聲情並茂地吟誦著經典,在與古人的一次次對話中,感受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經典尤如陽光雨露一般滋潤著我們幼小的靈魂,直至長成參天大樹。

淨化心靈 篇5

敘事作文 ,799字

現如今,每個人都有著手機與電腦,整天沉迷與網路,一發不可收拾,沒人多少人會主動親近自然,去也一定要帶上他們的“至愛”—充滿電,有著用不完流量的手機。因為網路大家在不知不覺中於大自然慢慢隔離。

我自然也不例外,天天因為手機與父母抗爭。最終決定親近自然來擺脫手機,淨化心靈。當然不是我一個人前去孤軍奮戰。而是我的“好”姐姐,陪我一起去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去草原當然不能漏了騎馬這一專案因為在平常連見馬一面都困難,現在有了機會當然要好好珍惜機會,同時我對馬也是情有獨鍾。騎馬可是一門技術活,沒有膽識可不行。我當時遙望那幾匹良駿,讓我想起了詩聖杜甫的(房兵曹胡馬)。

胡馬大宛名,鋒稜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託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可走近一看那馬競比我人都高,心裡不免有些害怕,便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可回頭看了看姐姐,想到姐姐會用她那三寸不爛之舌誇大其詞的嘲諷我,我不經打了個寒顫。心想:我到底騎還是不騎呢?哎!橫豎都是死搏一搏吧.我跨出艱難的一步交了錢後,我隨著一位叔叔向我看見的那幾匹良駿走去,叔叔教我如何上馬下馬騎馬……一系列事後我挑選了一批宛如白龍馬的白馬並騎了上去,可好景不長,當我騎得正盡興的時候一個沒抓穩,我便從馬背上摔了下去把我摔得四腳朝天,腿和手臂都摔得紫了一大片。

劇烈的疼痛是我有點不想騎馬了,我再次望了姐姐一眼,姐姐竟露出那令我捉摸不透的笑容我嚥了咽口水,咬咬牙。我又一次騎了上去,它好像是感覺愧對於我,摔了那一次後再也沒摔過了。不一會時間到了,我騎了回去。

我直徑走向姐姐,只見姐姐正在專心致志擺弄她那流行的手機,邊想讓她也上去試試,可他死活不肯我也沒辦法了。第二天就回來了。

最終我滿載而歸,我學會了一項新技能,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鍛鍊了體魄,磨鍊了意志,淨化了心靈淨化心靈,淨化我們的內心,像佛教中所說的萬物皆空一樣。

善行淨化心靈 篇6

國一作文 ,818字

善行是一片冬日的陽光,使飢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善行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頻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善行是一首飄蕩在夜空裡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善行是一場灑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心靈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潤。對啊,多多行善,就像題目所講,淨化心靈。多做好事,就會使你的整個身體,包括靈魂都得到洗禮,讓整個人的境界得到昇華。難道行善還不能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嗎?

有了善行,你將會更加善良、更加快樂,我就有親身經歷。正月初的時候,朋友曾對我說過,西土塬很窮,有個善行組織會捐衣服、吃食給大王、三官廟等貧困村莊。我也沒想到什麼,回家茶餘飯後的輕描淡寫一句話,引得媽媽注意:“把你的小衣服捐給他們吧!”“可以啊,我都沒想到呢!”隨即,我和媽媽收拾起來。我收拾我的,媽媽收拾她和爸爸的,迅速的收拾了幾大包衣服,書籍等。

我們驅車前往善行組織區域—大王。剛到村子,就吃了一驚;房屋都非常低矮,家裡幾乎沒有什麼家當,人們也穿得破破爛爛,比平常村子要看起來淒涼好多。聽媽媽說是因為地方不好,給農作物澆不上水,導致地裡絕收,村子貧窮。

來到村內,我們剛把東西交給村委會,就看見村長把袋子放在桌上,很寶貴的樣子。一出門,不知道為什麼,村民們都對我們笑,還有些比我小的孩子在我們後面跟著,很不捨的樣子。看到這一幕幕,我強忍著淚水,飛快地跑到車上。到了車上,我忍受已久的眼淚已無法控制,低沉著聲音對媽媽說:“這些孩子好可憐。我以後還要多來幾次!”

回到了家,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穿著我的舊衣服的小孩,爭先恐後地叫著“姐姐,姐姐……”我不由得思緒萬千。以後,我只要有舊衣服,還有那些課外書籍,都會毫不猶豫地捐給那些孩子們。因為我知道,他們需要幫助,還懂得,行善以後,心裡會很溫暖、很快活。

讓善行在我們身邊處處開放燦爛、美麗、鮮豔無比的鮮花吧。善行是淨化心靈的水滴,為了不讓心靈有染塵,還有什麼比善行的效果更好呢?

淨化心靈 篇7

國一作文 ,628字

星期五,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樣特別的作業:為父母或者家中的老人洗一次腳,然後寫一篇真情實感的文章。洗一次腳,老師話音未落,全班像炸開了鍋似的,議論紛紛,有的說自己從未給父母洗過腳,這次一定要好好孝敬他們,而有些卻毫不在意,還不屑地說:“唉,這種作文,編編就是了,省得浪費時間。”我聽了心想:完不成作業,有你好看的,那可是要在全體同學面前給老師洗腳,看你丟人不丟人!

週六晚上,媽媽正在床上看書。我悄悄地端來一盆溫水,推開臥室的門,開始有些膽怯,聲音帶著顫抖地說:“媽媽,洗腳。”這一小句不要緊,媽媽扭過頭來驚奇地望著我,當她看到我手端著水盆向她走去時,不禁激動地坐起身來,有些不相信地問:“真的嗎?”我點點頭,將媽媽的腳放入水中,緊張地問:“媽媽,水是不是有些涼呢?”“沒-沒有,真舒服呀!”儘管水確實略溫,可媽媽卻依然聲稱這是最適宜的水溫。因為這是媽媽心裡最美的享受啊!

說實話,媽媽的腳並不好看。在水中,媽媽的腳也並不嫩滑,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出厚厚的老繭,青色的脈管,摸起來有種滄桑的感覺。媽媽的腳趾前有些變形,我問媽媽為什麼,媽媽帶著回憶的神情,緩緩說話:“小時候,家裡沒有過多的鞋穿,鄰居有雙漂亮的鞋子送給我,儘管有點兒小,但我還是很高興地收下了,以後天天穿這雙鞋,腳就漸漸地變形了。”我聽了,有些心疼,這些都是我不知道的呀!如果沒有這次為媽媽洗腳,我能知道父母的艱辛嗎?這一雙普通的腳,包涵了父母多少歲月的折磨啊!

為父母洗一次腳吧!淨化我們的心靈。

致敬中華文學經典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733字

毛主席說過,“我們必須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學藝術遺產。”

——題記

一張方方正正的國字臉,寬厚的嘴脣,用一支筆創造了整個江湖。他的小說是全世界華人共同的語言,他的小說也標誌著中華民族改革開放後又迎來了新篇章。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短短的十四個字結合了他的十四部作品,我想大家也已猜到,他便是金庸。他用筆描繪的不僅僅是江湖,人物,更是弘揚這一種正義之氣,一種名為“俠義”的精神,“俠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俠客具有強烈的民族正義感。正如他筆下郭靖所言的“俠義大者,為國為民”。把“為國為民”作為俠客的最高追求。以天下為己任來要求自己。金庸的小說看似在寫江湖紛爭,實則也反映了當今社會的競爭,傳達了要尊重自己的國家民族,尊重其他的國家民族;和平友好,互幫互助;重視正義,反對邪惡;重情重義,不自私自利;謳歌英雄,歌頌正義的主旨。

不久前,涼山大火中27名消防人員和3名地方救火人員的犧牲,令人惋惜,都說“自古英雄出少年”,他們的平均年齡不超25歲,最小的只有18歲,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在滅火,以自己的犧牲詮釋了“俠義”精神,更是換來了他人的讚許。

我想“俠義”精神也許就在我們的身邊,你每一次的幫助他人,每一次的認真學習,每一次的信任同伴,都是體現。

文學經典需要傳承,“俠義”精神也需要傳承,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同時也標誌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與修養。

學習國學經典,傳承文化精髓 篇9

國一作文 ,931字

中華上下五千年,多少文人墨客各領風騷。傳承文化,學習文化,是我們的責任。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在經歷過全盤對傳統文化的否定後,我們應思考傳統文化對於當今中國社會建設的重要意義,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增強當代人對民族文化的精神與特點的認識,提高個人的文化修養和思想品味,構建未來中國的民族文化。

這週週五的晚上,我抱著極不情願的心態觀看了山東少兒頻道的“國學小名士第三屆誦讀大賽”。剛看時,我十分心不在焉,想著趕緊看完好去睡覺,可漸漸地,我便被這個節目深深的吸引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參賽者中年齡最小的王澈的自我介紹。他雖然年僅十一歲,但卻知識淵博。面對他,我自愧不如。當十二道題目全部結束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竟然只對了3道題目。看完這期節目,我的感受頗深,我深刻的領悟到了中華民族的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平時我們學習古詩,僅僅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把古詩原文及註釋背過,卻從來沒有認真的體會過古詩之美。我們讀一首古詩,不僅是把它記住,而是要體會它的韻味,理解它的含義,做到身臨其境。當我再次翻開課本上的那一首首古詩,看到的並不是乏味的方塊字,而是詩人作詩的情感和所描述的畫面。從詩中,我體會到了屈原的愛國精神、曹操的巨集大抱負、毛澤東的革命情感;感受到了李白的浪漫氣息與岑參的英雄氣概。在那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古詩的獨特魅力。

誦讀古詩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性情,可以使我們更加富有內涵。從現在開始,我們每個人都要把古詩當作是自己的一部分,每天堅持讀一首古詩,一年下來就會掌握365首古詩。假如我是風箏,那麼古詩就是風,帶著我在藍天下飛行;假如我是一個在夜晚迷路的人,那麼古詩就是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當我們的國家失去了靈魂,會是怎樣?可想而知,就是一具空殼,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而我們作為一名初中生,就要肩負起為國家注入靈魂的責任。我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古詩之美,體會到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國學經典繼續在更大、更閃耀的舞臺上放射光彩!

通過這次的觀看,我領悟到了很多。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應該學習國學知識,讓祖國的國學知識長流不息,永不磨滅!

吟誦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 篇10

國三作文 ,841字

12月31日晚上,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和滿腔的熱情觀看了城北小學全體老師和部分學生的慶元旦經典誦讀晚會。那天晚上我們師生歡聚一堂,我們熱烈歡呼,我們激情澎湃,我們鬥志昂揚……

晚會在《木蘭辭》歌舞中拉開序幕,精彩紛呈的節目讓人目不暇接。五年級老師的書法表演《蘭亭序》令人耳目一新。那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遒勁有力的毛筆字,讓人不得不對中國書法及古典詩詞的精妙讚不絕口。

六年級老師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將晚會推向了高潮。首先是集體誦讀民族英雄岳飛的《滿江紅》。老師們的朗誦高亢激越,充分展示出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氣概。我喜歡《滿江紅》中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句話表達了岳飛的雄心壯志;我喜歡“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句話反映了岳飛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對後人的殷切希望;我喜歡“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這句話說明了岳飛高尚的人生觀,不論事實如何,志向卻不改變。緊接著是師生的歌舞表演《臨江仙滚滾長江東逝水》。那深沉、渾厚的歌聲,更叫人浮想聯翩。它把我們拉進了那段群雄逐鹿的動亂時代,也引我們進入了那個英雄輩出的歲月。以前每讀到這首詞的時候,就有種蕩氣迴腸的感覺,它讓人在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最後是吟誦雄渾磅礴的《沁園春雪》。它給我們帶來了威武雄壯的氣勢、沁人心脾的情感、成就偉業的抱負!再次聆聽這首詞,有種如逢故知的感覺。它激起了我心底的漣漪,激起了我的愛國情懷。毛澤東主席的預言,今天實現了!看!中國的風貌“紅裝素裹,分外妖繞”,中國的事業“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中華兒女正為振興中國,實現我們國家更強大的夢而拼搏爭取。歷史已證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整場晚會在一聲聲蕩氣迴腸的千古絕唱中,開啟了一次夢的旅程。廣大師生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詮釋了經典詩文的美感,表達了對偉大祖國的由衷讚美。在《祝願歌》的一句又一句祝福聲中,晚會圓滿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