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與道德相關作文20篇

文明與道德 篇1

國二作文 ,732字

在遙遠的古代,雖然有戰爭和殺戮的侵略,但是人們卻又很多文明和禮貌的行為。這裡曾是一個禮儀之邦,但是近代的戰爭減少了,經濟在不斷地發展、進步。因為經濟的發展而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汙染,而且有的人認為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在國外,許多標語都是用中文寫的,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著意味著中國人不雅的行為已經引起了外國友人的蔑視。

在街上,放眼一望,遍地都是紙張和果屑,街上的垃圾桶幾乎都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在大街上你可以看到到處都是擺攤的,這也沒有什麼奇怪。可是有的小販太過於膽大,竟然把小攤擺到了盲人道上去了,嚇得盲人幾乎都不敢出門了。

在公共汽車上,老人、孕婦、小孩在擁擠的車廂裡站著,一些年輕人卻悠然自得的坐著,不知主動讓座,面對這群不知所謂的人,人類所謂的功德在哪裡去了,難道他們面對這些事情都沒有感觸嗎?其實讓座也是一種文明的體現。

曾經是一個舉止文明、環境優美的一個角落,現在卻因為他們不講文明禮貌,因此而讓人感到惋惜。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一個不知名的小區,這裡的人曾經十分和諧,而且講文明懂禮貌,也熱情。而現在卻因為他們不注重文明與禮貌,只要有什麼不如意的就放聲大罵,還將生活垃圾排放到小河裡,讓河水受到嚴重的汙染,河裡的魚蝦受到瀕臨死亡的威脅。但不只是這一方面的原因,還有許多工廠把大量的工業汙水排入河流。

在生活中葉有許多不良的行為,在學校食堂買飯時,你在排隊,可卻久久地站在原地不動,先前望去,插隊的人絡繹不絕。

如果人類不遵守這些規則,可以想象將來的世界會變成怎麼樣。如果保護環境能讓人類繼續延續那美好的文化傳統和文明禮貌,不要讓文明的千年傳統在我們這一代毀於一旦,不要讓我們遺臭萬年。

講文明,樹新風。讓我國的優良傳統繼續發揚,繼續做一個禮儀之邦。

文明與道德牽手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60字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追求成為一個文明、道德、有素質的人。但是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真正做到這點的人到底有幾個呢?

在生活中,這種現象隨處可見:當我們步行在馬路上時,時不時會會看見幾個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隨地亂吐痰、亂扔垃圾等種種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也許,本想將垃圾好好弄進垃圾桶裡,本想做一個有素質的人,卻被他們這一行為的“傳染”,從而跟他們一樣開始汙染環境。

在美國,他們看完了一場運動會後,當清潔人員掃地時,驚奇地發現,每一個座位都是乾乾淨淨的,就像沒有坐過似的。這麼一個民族,怎麼會不強大呢?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重視禮教。但真正的禮教只限於讀書人,而抗日戰爭時的文盲率太高了,當舊的禮數被打破時,這些人失去了約束自己的規範,而讀書人又被現代文明衝擊,他們無法短時間內使中國古代禮數與現代思想融合,致使整整一代人失去中國禮教明確的規範,靠自已的理解規範自己,其中自律的太刻苦、不自律的太粗魯。其結果是我們這一代人理解上一代,只有自己尋找、自已探索,這其中有太多人沒認識到禮儀的重要而墜落,所以我們看到現代中國人很多人素質低下。

所以,我們要向西方人看齊,為什麼我們的古人與西方人都能做到文明、禮貌呢?我們中國人就不能嗎?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忘學習禮儀—中國古人留下的精髓。

文明與道德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2字

跑操時間到了,我將手伸進裝著瓜子的口袋,用汗津津的手摸摸瓜子,心裡實在想吃,口中都似乎流開口水了,可腦海裡仍在抗議:不能吃,學校不讓帶零食,更不讓吃!

這些抗議僅僅是撐到了走路音樂響起的那一瞬間,我終於抵抗不住美味的誘惑,將手再一次伸進了口袋,悄悄取出一顆瓜子,並四處望了望—接下來,一個大難題就是—怎樣才可以偷偷把瓜子塞進嘴裡而又不被任何人發現呢?

我想了100種方法,又否定了100種方法,最後,我終於想出一種方法,自名為"假裝法”。我抬起捏著瓜子的手,做了一個打哈欠的動作,順勢快速地把瓜子塞進嘴裡。

我小心翼翼地滾動著舌頭,“嘎嘣”一聲,我把瓜子咬碎了,一股瓜子的芳香直沁心肺,我迫不及待地吃掉了瓜子仁。

可是,難題又來了,怎樣才可以把瓜子皮不露聲色地吐出來呢?

我想了又想,還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就在我的一次大聲呼氣時,一不小心—瓜子皮給吐出去了……

而今,我寫這篇作文,就是因為我實在是後悔了,當時,我就不應該吃那顆瓜子,要知道,我吐出去的其實不是瓜子皮,而是我的道德!

我想……不,我堅定地想:”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做一個講文明有道德的初中生 篇4

國一作文 ,676字

道德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習慣,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做一個講文明,有道德的初中生,才有可能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才有可能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其中一分子。

然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不道德不講文明的現象時有發生。10月17日,我們洋縣就發生了一件讓人可恨,讓人鄙視的事情。一輛盛滿桔子的車發生事故後,售賣人為了減少損失,就決定把這些桔子廉價出售。聽到這個訊息後,一部分人哄搶著。有順手牽羊拿的,還有用袋子一斤一斤裝的,有的家長甚至帶著孩子參與其中。

通過這件事情足以看出他們醜陋的一面,這些人不但沒有做到文明道德,更沒有為孩子做好榜樣。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一方面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另一方面卻給孩子叫自私自利的壞品質。他們只知道向別人索取,卻不知感恩,不知奉獻,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對他們的行為感到可恥。

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搶桔子的事件足以讓我們有所啟發。拾起一片垃圾,把它輕輕的放進垃圾桶,見到老師或長輩主動問好,不打架不罵人,在家裡常做力所能及的事,保護環境,多植樹,不貪圖人家的小便宜,難道這不是文明道德的表現嗎?相反,有的人在公共場合的聲喧譁,亂扔垃圾,在樹木上亂塗亂畫,還有些人更可惡,明明知道自己做錯了卻不知悔改,這使人多麼氣憤呀!

搶桔子不僅僅是一個事件,它更像是一個教訓,讓我們記住做人的本分,更像是一個激勵,讓我們做到文明道德,更像是一種恥辱,使我們深深的印在腦海中永遠無法抹去。以後,我們一定會做一個講文明、講道德的初中生。

文明與誠信 篇5

國二作文 ,525字

戰國哲學家韓非說過:“內外相應,言行相稱。”這告訴我們應舉止文明,內外兼修。眼下的社會正需要獲取更多的文明行為來裝點自身。作為祖國的接班人的我們,更應以身作則,做一個文明的公民。

在生活中,我們文明的體現之一便是誠實。城市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生命不能從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正如英國散文家黎裡所說:“人如果失去了誠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如果一個人待人不誠,就很難擁有知心朋友,在社會中也很難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如今的世界。只有真誠才能打動人心。

人若能摒棄虛偽,就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真誠的人永遠是受人歡迎,受人尊敬的,這樣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為他用真誠換來了眾多感情真摯的朋友。這個世界上有眾多美好的事物:山巒,流水,冰川,花草,但這一切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欣賞到。如果待人不誠,他就會無視這一切,他的世界裡就會只剩下金錢,利益,權力和受到汙染的心靈。假使我們一直保持心靈的純潔與真誠,保持誠信與文明,我們的世界就會春暖花開,幸福無比。

文明與誠信是我們身上不可缺少的兩樣東西,他們會時時刻刻淨化我們的心靈,使我們自身無時無刻不在保持純樸,文明的心。保護它們,就會獲得很多更加有價值的東西,屬於我們的一切便不會拋棄我們。

文明與野蠻 篇6

國三作文 ,555字

在這歷史的長河中,一點一滴共同構成了這無與倫比的長卷,文明與野蠻正是這幅長卷的主體部分,讓人迷惑、反思。

儒家聖賢孔子幼年喪父,當過羊倌,過著貧苦的日子,而他從周圍人身上學到的,是文明,是高尚,引領人們向“天堂”行進著,最終造就了他的盛名,培養出了七十二賢人,他,是文明的傳承者,是文明的散播者,他擔得起“聖賢”二字。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囂張氣焰不可一世,不僅掠奪了大量金銀珠寶,而且縱容士兵放火燒燬圓明園,來破壞者中華歷史上的瑰寶,正如雨果所說:“一群野蠻人……”如今,圓明園的遺址裡殘破不堪,縷縷怨氣飄揚在圓明園上空,似乎也在控訴著英法聯軍所做的暴行。

如今,文明與野蠻依舊並存,共同構成了現代的主旋律,野蠻者發揮著他們的特點肆無忌憚著,如螃蟹半橫著走,似乎一切都不能阻擋其方向,更無法改變其心意,他們自以為是,以為任何東西都不能束縛著他們,只會用暴力去解決一切,打不贏,還是打:打贏了,更是為下一次的進攻打上奠基石。殊不知,他們正一步步地走向那巨大地陷阱,繼而邁向那更為悲慘地滅亡之路,而此刻,他們正手舞足蹈,他們能明白那是他們的毀滅之路嗎?也許能吧!

燈,閃爍著,照耀在歷史的長河中,願這盞燈能能照亮人們心中的路,繼而在人生地道路上走的更遠。

野蠻何時能夠變成文明?願這一問題能深入每一個人的心裡。

文明與柳樹的對話 篇7

國一作文 ,841字

秋天到了,柳樹上的葉子都開始紛紛落下,可柳樹姑娘還在一邊唱著歌一邊梳弄自己的長髮。從一旁路過的文明爺爺感到好奇,便上前問道:“柳樹姑娘,秋天到了,你的葉子都快落光了,可你為什麼還這麼高興呢?”

柳樹說:“我當然高興了,這還是您的功勞呢!你瞧,現在在大街上人人都在講文明,現在文明都快成為一道風景了!您說我看到咱們這個小城因文明的存在而變得越來越美好,我能不高興嗎?”

文明爺爺笑了笑:“呵呵,我可不敢居功,現在人們的文明素養得到了提高,文明意識住進了心中,行為舉止自然就文明起來了。哦,對了,你說你看到的風景都有什麼,讓我老頭子也樂呵樂呵!”

柳樹姑娘捋了捋頭髮,說:“那天,我看見在我身旁的公交車站等車來的人們,看見車來後,都非常自覺的等待車上的人們下車後,才非常有秩序地排著隊上了車,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擠來擠去,插隊了。

文明爺爺笑著說:“看來比起以前人們真的是有很大變化啊!”

柳樹姑娘又說:“還有呢,有一次,我看見有一個小夥子邊聽著音樂邊嚼著口香糖從我身邊走過,我本想著他一定要隨地亂吐了,可是他卻掏出了一片紙,吐在了裡面,然後包好丟在了我身旁的垃圾箱內。而且您看,現在垃圾桶旁也不像以前那麼髒了。”

文明爺爺一邊點著頭一邊捋著鬍子說:看來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啊!還有嗎?”

柳樹姑娘繼續說:“現在人們講普通話的越來越多,講髒話的也越來越少了,‘謝謝’,‘你好’,‘沒關係’等,這些禮貌用語我聽見的也越來越多了—哇!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因為文明,人們的變得形象越來越好了,我們的城市也越來越美好了呢!

文明爺爺說:“是啊,可見文明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呢,他影響著一個人,一個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的形象—看來,我可是肩負重任啊!我現在還需要做的是,將所有不文明行為一掃而光,讓文明永駐人們心間,成為自身的一種習慣,讓我們的城市因我們市民的文明行為而更加的美好!”

柳樹姑娘高興地說:“文明爺爺,那我就祝您工作順利了!希望你的文明之花能開遍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加油!”

文明與美麗同在 篇8

國二作文 ,606字

和諧社會,需大家共創;文明懂禮,從自身做起。美麗不僅是外觀,更是美德。為了使自己變得更美,請做好自己。

草坪上不知何時多了幾塊牌子,上面的漢字寄託了小草的心聲。是啊,只需要多走幾步,小草就不會痛苦,就可以和我們一樣的生活,一樣的快樂的生活!其實,講文明就是自己所做的事,不會帶給他人煩惱,不會使他人痛苦,從而對自己,對他人都好的一件事。

鄰居之間應該好好相處。可是平日的生活中,多多少少也會拌幾句嘴,如果嚴重的,就會將平時和善的樣子全扔到一邊,然後就展開激烈的口舌之爭,你說一句,另一個人再說一句,口中沒有一句好話,盡是詛咒辱罵對方的言辭。這樣好嗎?儘管在氣頭上,可是也不能將自己的形象棄於不顧而圖一時之快。這樣既不文明,還不小心丟掉了自己的一些良好的品德。這樣得不償失的事情最好不要發生。如果很生氣時,不妨靜下心來,讓自己的頭腦變得清醒時再開口。這時你會發現,原先使自己氣得想撞牆的事情也不是什麼大事,反而會更看得開。如果這樣,我就看到了你身上的光芒,那種耀眼但帶著柔和的光。那才是一個美麗的人。既可以得到他人的讚美,自己的傷害又減到最小,何樂而不為?

有人曾經說過:人的美麗可愛,不僅僅是由於他的容貌,更決定於他的精神面貌。一個品質高尚的人,永遠是年輕和美麗的。

做一個文明人,讓大家一同生活在和諧社會;做一個美麗的人,讓身上充滿聖潔的光彩。把美麗形象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擁抱文明與美麗同行 篇9

國二作文 ,634字

文明像件美麗的衣裳,文明的人,穿著這件衣裳,使自己變得華麗多彩;文明像架鋼琴,彈奏出美麗動聽的曲子,把我們引入純淨澄澈的天地。讓我們熱情地去擁抱文明,攜手與美麗同行。

在公交車上,遇見老人、小孩、孕婦、殘疾人,應當毫不猶豫的讓出自己的座位。每當你幫助了別人,自己心裡也會一陣高興,臉上也能煥發出一種耀眼的美麗。

在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值得感恩的事情。當一個人無法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時,總會有好心人出手相助。這時,我們一定要說聲“謝謝”,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說,等你想說的時候,因為氣氛不對了也就沒說了,彼此都會心有芥蒂。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現象,我們要選擇最好的時機說上這句謝謝,讓彼此間迸發出最美的花,裝點著我們生活裡的幸福。

什麼是文明禮儀?文明禮儀就是在別人最需要自己的時候,主動地伸出援助之手;在別人幫助你的時候,誠懇地說出動聽的兩個字眼—謝謝!朋友之間,彼此送上一份祝福,這樣會使友誼之花開得更加絢爛。

文明不僅帶動著社會的進步,而且讓美麗的城市變得更加動人。

我想,一個文明的城市會迎來大多數的好評。讓我們每個人把文明禮儀當做我們作為市民的小小的責任,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每個人所在的城市都會變得更加的美!

現在,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文明每時每刻都會閃現在我們的眼前。走在這樣陽光燦爛的夏季,這個鮮花如海的五月,我們也要讓文明禮儀之花隨時佩戴在自己的身上,這樣的話,我們都會像這個夏天的太陽一樣光彩奪目。

文明一小步,社會前進一大步。我們都行動起來吧!

文明與我相伴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6字

文明是一陣清風,爽朗了人們的心情;文明是一盞燈,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以一場雨,滋潤了乾涸的心靈。

“好的環境可以愉悅人,更重要的是改變人、塑造人,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別要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堅持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為統一的奮鬥目標。”要想改變城市面貌,不但要把建設搞好,還要把精神文明傳播好。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設者,城市文明離不開個人文明。作為城市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每位公民都有責任、有義務通過自己的文明行為,為我們的城市增添亮色。把一座城市建設的更美好,不僅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事。只有齊心協力,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為建立文明城市做出積極的貢獻,才能把我們的城市建設的越來越美麗。

作為一個市民,首先要知曉建立,關心建立,融入建立,要參與改造環境、移風易俗的實踐,形成健康、科學、文明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爭當文明市民,並主動參與到所在單位和社群開展的爭創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社群的活動中去。

爭當文明市民,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要發揚主人翁意識,從文明出行、遵守交通秩序等小事做起,為暢通我市的文明交通工程,建設有序、安全、暢通、文明的交通秩序貢獻自己的力量。

絕對文明與野蠻 篇11

國二作文 ,982字

多媒體時代的到來,讓我們與計算機密不可分。人工智慧的先進讓我們一度懷疑是否會代替人類呢?庫克不擔心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他擔心的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

《美麗新世界》講述了一個絕對公平的文明世界。所謂的人類不是由父母孕育而成,而是在擁有高精尖儀器的實驗室中被製造出來的,如同流水線工程。人們各司其職,按部就班,做著屬於自己制度該做的事,像計算機一樣思考。而這個所謂美麗新世界的本質呢?那些文明人人性消泯,自私自利,只是一群機械的,沒有靈魂的在種姓制度下的提線木偶罷了。野蠻人的出現,讓些許文明人陷入沉思。在絕對文明與野蠻中,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文明”是具有較高文化的狀態。是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魂魄,是劉禹錫“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安適。“野蠻”是蠻橫殘暴的行為。是汪精衛建立為日軍服務的傀儡政權後留下的千載罵名,是不懂得收斂的韓信在君主前口出狂言的傲慢,是刀光劍影,舞刀弄槍的橫行霸道。

文明的發展促進人類思想解放。由於自然科學技術的進步、義大利出現資本主義經濟萌芽,以及隨著基督教的神權思想束縛被打破,人們迫切要求看到表現自己生活的新藝術。湧現了一大批文學家、藝術家和思想家。這便是我們所熟知的文藝復興。但是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呢?計算機不需要藝術,不需要精神文明,那麼結果可想而知,文藝復興不復存在。

絕對文明就是野蠻。《美麗新世界》中的文明人人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但是家庭,個性,甚至喜怒哀樂卻都消失殆盡。在他們的眼裡,只有性,沒有愛。這樣的絕對文明不就是蠻橫行為嗎?但是絕對文明的後果比野蠻更可怕。

野蠻的存在使得這個世界不盡完美,但有時候有可取之處。野蠻的手段是一種促進文明的方式。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為了維持龐大的建設長城的開支,賦稅極重,百姓”衣牛馬之衣,食犬口之食。”同時,每年徵用民夫四十萬餘人。為了長城的修建,一共有1千多萬民眾喪命。但不可否認,秦始皇大修長城,抵禦了外族侵略,保護了邊境百姓的生命安全。利於開發屯田、保護屯田,促進農業文明發展。

人們所擔心的是絕對文明,絕對文明比野蠻更可怕。這也是為什麼庫克認為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更令人擔心。而人工智慧永遠不會代替人類,它們只有絕對文明。

我們要追求的是文明,是存在著“野蠻”的文明,而不是絕對文明。

文明與我同行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6字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父母就會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做個文明的人,其實不難,只要實實在在就行了。

你奉獻愛心,幫助無依無靠的人,這就是文明;你將掉在地上的垃圾撿起,扔到垃圾桶去,這就是文明;你使用文明語言,這就是文明。小小的文明可以代表個人的素質,也可以代表整個國家的素質。如果個人文明做不到,說明的是個人素質有問題。而整個國家的文明又體現在個人的文明上,如果每個人都做好了自身的文明,那麼國家的榮譽和地位也就隨之而上。小小的一個文明禮儀可以侮辱一個國家的名譽,可見它非同小可,十分重要。

昨天,我和媽媽一起去散步。天氣太熱,我廢了好大勁兒,媽媽才答應給我買了一根雪糕。走著走著,覺得腳底黏黏的,媽媽一看,說:“是誰這麼不講文明,亂吐口香糖!”然後用紙將粘在我鞋上的口香糖弄了下來。這時忽然有兩個揹著書包的小男孩向我和媽媽走了過來,手裡還拿著一個黑色的環保袋。其中一個小男孩對媽媽說:“阿姨,這口香糖放在我們的袋子中吧。”媽媽照他們說的放了進去,趁著媽媽放口香糖之際,我偷偷地瞄了一眼那個袋子,只見裡面裝滿了許多在公園中撿到的垃圾,有:香蕉皮、香菸盒、口香糖、紙巾……媽媽也看見了,向那兩個小男孩投去了讚許的目光,並問:“你們兩個叫什麼名字?這麼懂事,是誰叫你們在這裡撿垃圾的?”“阿姨,我們是自願來這裡撿垃圾的,媽媽從小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說完轉頭就離開。這時我注意到他們胸前飄著鮮豔的紅領巾,沒想到小學生居然會這麼懂事,我自愧不如。

如果失去文明,社會將變得黑暗,人們會變得爾虞我詐,你不仁,我不義。人與人彷彿回到了原始時代。我們不僅需要傳承文明,還需要踐行文明,文明的行為是美的行為,它也反映了一個人的品德和美的心靈。

文明離我們很近,觸手可及。讓我們去踐行文明,讓文明之風吹遍世界每一個角落!

利益與道德 篇13

國三作文 ,752字

很多人認為利益與道德之間是不能劃等的。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孔子鼓勵救人後而拿了相應報酬的弟子。卻批評了行善卻默默無聞的弟子。

這不經讓我感到很困惑。這似乎與我們理解的做法不一樣。難道一代聖人孔子也會犯錯嗎?

我卻認為利益固然重要。但也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我認為在道德之上的利益是可取的。

這個觀點讓我想到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陶淵明不願在官場與世俗同流合汙,義無反顧的辭去官職,歸隱田園。但是他卻失去了官職帶給他的利益。卻守住了內心的純淨。虎門銷煙的有功之臣林則徐。將鴉片阻擋在虎門前,最後林則徐等來的只是道光皇帝的貶蔗。但是在今天,林則徐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因為林則徐守住了內心道德的底線。

著名建築學家樑思成。在二戰後期,盟軍準備轟炸日本本土,樑思成說服美軍保留日本古建築物,為美軍在地圖上標出日本古建築集中的地區並註明詳細地址,包括京都和奈良的宮殿、城牆及寺院。因此,京都及奈良的古建築奇蹟般地毫髮無損,他超越了狹隘的種族觀念。

反腐倡廉建設中,不少高官被拉下馬。他們就是因為利益超乎了道德底線,而變得貪婪。正因為有些人將利益放在了道德之上,所以產生“三鹿奶粉”“地溝油”,各種假貨更是窮出不奇。

有人說:無論什麼時候,你都需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底線,因為很多時候有些人他會一點一點磨消你的底線,當你沒有底線的時候,你就完全被別人控制。

道德底線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存在的。但是在道德底線下最求個人利益是可取的。但是一旦當你的利益凌駕於道德法律之上,那你便失去了人的道德底線。

沒有底線的人很可怕。因為你已然將個人利益凌駕於一切利益之上。

古人云:道德當身,不以物惑。所以我認為追求不超出個人底線的利益是能夠的。這個時候的道德底線與利益不相矛盾。但是一旦超出這條底線。利益與道德就會相互矛盾。

利益與道德 篇14

國二作文 ,796字

孔子是我國古著名的文化人物,其下弟子號稱三千。但其中一位義救在外國的魯國奴隸而不報賬的學生受到了責備;同是救人一命又收到一頭牛的謝禮的弟子反而得到了孔子的表揚。這兩個故事很簡單,卻很有深度,我們不妨研究一下。

研究事情通常要看誰是最大的受益者。那位收下了一頭牛的弟子,他的行為使更多的人瞭解到了好人有好報的道理,無形之中就做了一件有利於國家,有利益於社會的事。這其中的利益關係不言而喻。

其實利益與道德之間並不一定是你存我亡的關係,但人們卻沒有注意這一點。

道德是一種高尚的品格。從古至今,是無數文人墨客,以及尋常百姓所關心的話題。它是做人的根本、立世的基石。然而,也有許多人過激地理解它、改造它、傳播它。認為利益就是它的頭號死敵。於是就有宋朝理學宣揚“存天理,滅人慾”一類的主張。

但是在宋代,是社會背景導致了這樣的思想產生。宋朝的商品經濟前空的發達,社會的繁榮也必然會極大地衝擊原有的倫理道德。由於當時的社會現象是如此的特殊,才會出現“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潮流。而後來它也發展成了鞏固封建統治的武器。

再回過頭來看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時期,雖不如戰國時期那樣戰亂頻繁,但社會上流動著一些令人不安的氣息。於是孔子站出來,讚揚了救人收禮的弟子,也批評了另一救贖人卻不報賬的弟子,其實救人不求回報更體現了一個人的品德是多麼高尚。孔子這麼做,是希望自己能夠通過這些舉動,使人們都能達到一個利益與道德的平衡點。

再反觀現在,我們的內心可能會感到一些痛苦了,摔在地上的老人無人敢扶,原因是一些老人被扶後竟然訛詐好心人。在有人落水急需救援時,耳畔卻傳來先給錢再救人的喊聲。這些事情給人們的心靈蒙上了一層恐怖的陰影。

然而,我們卻不可被這一小部分不良事件所影響。我們需要平衡利益與道德之間的關係,就好像調整一盛著國家與社會的巨大天平。現在,問題出在了利益重而道德輕上,我們要以自身的行動,去增加道德的份量!

文明與誠信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5字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有善。這就是我們的24字核心價值觀。

作為一名小學生,文明、誠信,是與我們日常行為最密切相關的,而這也是我心中的核心價值觀。

文明,其實非常渺小,就比如不隨地吐痰、不隨地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不說髒話……文明雖小,但是內容豐富得很,你只有每天每次都去做,才能養成文明的好習慣,做一個文明人。文明也是一件既簡單又困難的事情,當你刻意地想去做好他時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當你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時,就會非常輕鬆容易的。所以,文明是一個先苦後甜的過程,也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行為規範。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講文明,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而誠信就是誠實守信。簡單來說就是不說謊。說謊會使人陷進一個到不了底的泥潭,越陷越深。因為當你說了一個謊,你就需要無數的謊去圓這個謊,久而久之,你就算不想說慌也難了。如果你突然說了一句真話,就會與假話發生衝突,可能會影響對方對你的友情。也許你當時只是想逗他玩,但是對方是完全相信你的,這樣對你我可都不好。當然也有一些“善意的謊言”,使讓人心存希望,讓人快樂的,只要不是太過,這些謊言是可以被諒解的。守信就是對自己說過的話負債,兌現自己的諾言,要說到做到。

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我要做文明的小學生,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學好各門功課,做好每一件文明事,說好每一句誠實話,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為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奮鬥。

青春與法制攜手文明與安全同行演講稿 篇16

演講稿 ,1044字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與法制攜手,文明與安全同行》!

小時候,跟著大人到野外放風箏,媽媽總是告誡我要牢牢抓住手中的線。看著風箏自由自在,任意東西,我手舞足蹈,歡呼雀躍,不小心丟落了手中的線,風箏一頭栽在了地上。媽媽告訴我:風箏有線的束縛才能自由高飛,孩子有家長管教才能健康成長,社會有法律規範才能有序發展。我似懂非懂,但法律約束的種子早已在我心中生根、發芽。

上學了,書本的薰陶,老師的教導,使我懂得了更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要嚴格遵守《中學生守則》,以及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作為一名公民,我們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的規定,服從法律的約束,維護法律的尊嚴。

有一次放學,我在學校外面,看見幾個高高胖胖的男生凶神惡煞般的對著一個瘦弱的小同學推推搡搡,你一下,我一下,嘴裡還罵罵咧咧。那個被圍著的小同學如驚弓之鳥東躲躲,西避避,嘴裡不停地辯解求饒。這時一個男生從懷裡掏出一把小刀,我來不及多想,大喝一聲:“你們幹什麼?”那幾個男生惡狠狠地對我揮揮拳頭:“走開!”“少管閒事!”我努力讓自己鎮靜下來,靈機一動:“再不住手,我要去叫翟老師了!剛才我還見他在政教處呢!”要知道政教主任“老翟”可是他們的剋星呀!他們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對那個小同學說:“算你走運!”我制止了事件的惡化,守法護法,見義智為,大家向我豎起了大拇指!

去年夏天的一個傍晚,我和媽媽去濱河公園散步,路上我撿到一個錢包,開啟一看,裡面有駕駛證,銀行卡,還有八百多元現金。拾金不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法律也明確規定,拾得遺物,應當歸還失主。再說,失主此時該會多麼焦急呀。我讓媽媽趕緊在朋友圈裡發失物認領的訊息,第二天又去銀行通過銀行卡預留的電話聯絡上了失主。失主感激地給我們學校寫了一封感謝信,媽媽的朋友圈也紛紛為我點贊。學校因此評我為“文明學生”,“美德少年”,大會表揚,小會稱讚,我成了學校人人皆知的好少年,拾金不昧的小模範,遵紀守法的帶頭兵。

為此,課餘時間,我和身邊的同學更加努力地學習法律法規。我明白了“法”是安全的眼睛,懂法就能辨明邪正,認清是非;“法”是文明的視窗,懂法就能點拔思想,制約行為。

我們面對的世界,有鮮花也有野草;有陽光燦爛,也有暗夜陰霾,在我們渴求知識,追求時尚的同時,也最容易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被愚昧左右,被慾望誘惑。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緊要處卻常常只有幾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讓青春與法制攜手,讓文明與安全同行!

謝謝大家!

文明與原則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1字

尊守原則就是文明,原則與文明是一對兄弟。

我曾看過一套漫畫,他說的是;在一個傍晚,兩位小學生在回家的路看到了垃圾桶和桶前滿地的垃圾。他們立馬把垃圾拾乾淨,並貼出告示;“文明—只差一步。”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這是一個原則。假如人們再向前多走一步,就不會違背原則,就不會造成不文明。

我看這套漫畫後,我聯想到了幾天前,我在上樓梯回課室的時候,看到一名大約四年級的同學不但越過樓梯中間的黃色線,還跨了樓梯的級。值日生趕緊把他攔住,並要他罰站。他趕緊解釋說,“我是做搞衛生的,要快點走,”值日生說;“這是規定,必須要這麼做。”是啊,我想,如果世上沒有原則的話,那會多可怕,上公交車時人群擁擠爭先恐後;堵車時,小車貪快,在這麼多車中回來穿梭;打飯時,人們一窩蜂一樣擠上前去,過馬路時,見路上沒有一部車,就衝紅燈……。

我曾聽說過一個故事,在美國的小鎮上,一大群羊在牧羊人的驅趕下準備過一條小馬路,牧羊人見路上沒車,便驅趕羊群進馬路,這時。一位老人告訴他;“這裡是不允許羊走的。”並指了指告示牌,他不聽,續繼把羊趕過去。結果一輛飛馳的汽車衝入他的羊群,撞了好十幾只羊。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尊守原則,世上就會少很過錯,多很多文明。文明與原則是一對親密的好朋友,好兄弟。

金錢與道德 篇18

國一作文 ,784字

現金生活中。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也逐漸的隨之改變。繁華都市,千變萬化。也許因為這樣的變化,我們的生活才會豐富多彩!世界之繁華,我們之追求。如果說當今社會離了誰,或許只是金錢吧!但是金錢卻不是唯一。唯有道德才是我們的執著追求吧1我們追求的許多,同樣的。也要必須學會付出!也許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好的豐富精彩!

金錢

當今時代,或許除了金錢我們也就沒有花費之處了!金錢,處處用!沒有了金錢,我們將會失去生活。因為我們沒飯吃。金錢社會,離了錢將會寸步難行!我們的衣食住行都依靠他!沒有了你將會失去所有!或許,金錢只是身外之物吧,金錢也許只是物質的追求!那麼精神上的追求或許是品質。或許是道德!可以說金錢是我們所需的,離了你將放棄了一切!同時,也應該學會適應,不應該過分的,盲目的去追求完美!做到實際,做到一切從簡。錢只要夠花就好,人生需知足,知足者常樂!

道德

也許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到的。道德修養文明舉止!高雅端莊知書達理!現今生活,有道德素質的人群還是佔大多數。現今大多數人都喜歡嘲。都喜歡獨立風格!喜歡異常。但這些真的好嗎?這樣的舉止,這樣的行為真的可以模仿嗎?也許人們都忘記了自己,都忘記了道德!的確,好的一切終究會讓人所拋棄,壞的行為舉止卻很快就上手。這又說明了什麼?說明我們真的忘了自己是誰?道德希望我們始終常記於心。相信,我們將會更好,時間在不斷地變化!而我們卻依舊初心未變!

金錢與道德,希望我們有更多,有更大的追求!面對金錢夠花就行,面對道德,做好自己就行!希望世界在變化,我們在變化!但仍舊初心未變!如果某天,金錢和道德之間選擇,我將會選擇道德!金錢再多,但自己卻不是曾經的自己了!道德,卻是一輩子的財富!這筆財富應該隨時擁有!丟棄了就不再回來!唯有道德我們將會做得更好!

生活千變萬化,但願世間在變,我們一切安好!

道德文明牢牢擁有,素質行為就在此時!

親情與道德的抉擇 篇19

國三作文 ,598字

在親情與道德之間,你會選擇哪一個?原來,我也不知該如何選擇。但是,《祈禱落幕時》這部電影,告訴了我答案。

《祈禱落幕時》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警探加賀恭一郎小時候,母親離家出走、沓無音信,在十幾年後突然去世。為了瞭解母親生前的狀態,加賀堅持十六年尋找她生前的情人;而另一邊,導演淺居博美在兒時也遭遇母親背叛家庭、欠下鉅額高利貸捲款出走的悲劇。父親和她為躲避債主趁深夜逃到郊外……,而後由於一系列意外,父女倆殺了三個人,而其中,父親淺居忠雄也從此化名為橫山一俊……

為什麼父女倆要殺人呢?因為他們的感情如岩石般堅定而不可動搖。若是不殺,他們的身世將會被揭穿,女兒的未來將一片黑暗,而父親也將由此亡命天涯。對於文章開頭我提出的問題,很明顯這個家庭選擇了親情。

對於同樣的問題,加賀家卻選擇了“道德”。當初母親的離家出走不是因為其他原因,而是因為她得了抑鬱症,怕傷害到家人,對於此事,父親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默默關心著加賀恭一郎。顯然,他們並沒有觸碰道德的底線,或是做出不道德的事。

以前,我認為家庭的利益是很重要的,但是,現在我又明白了一點,社會與他人的利益比個人利益更重要。畢竟,要是說極端一點,那就是“忠孝不能兩全”了,我們不能像淺居家一樣,為了家人不管不顧,甚至遠遠突破道德底線,做出了殺人放火的事。我們應該,也必須在堅守道德原則的前提下,珍惜親情、維護親情—這才是兩者間正確的抉擇。

校規公正明辨道德 篇20

高二作文 ,1120字

哈佛樓大火後,學生將違規帶出館外、已成珍本的圖書交還學校,校長表達感謝後將其開除。校長的做法是否妥當?學生所受待遇是否不公?“道德”與校規相沖突之時,該如何作為?

私以為,校長的做法、學生所受待遇是妥當、公平的。

學生為私人目的違反校規,將珍藏圖書帶出館外。倘若事件到此結束,毫無異議地,學生從校規與道德兩方面來說都應受懲治。但哈佛樓發生了大火,使學生帶出的書籍成為孤本。到此,學生違規行為該被如何處理?先是學生違規,後是哈佛樓大火,難道哈佛樓的大火或學生手持孤本書便能使學生違規的行為不再違規,因而不受懲處嗎?或者,若哈佛樓未大火,學生便應受懲治;若哈佛樓大火,學生便不該受懲治?這顯然不對,學生保護了孤本完全是偶然結果,對待違規懲處方式並不該受外界因素導致的偶然結果所影響。況且,動機上,學生也並非因預知火災,為儲存孤本而違規,只是為己私慾。

那麼,為什麼所謂的“道德觀點”認為學生所受待遇是不公呢?這是因為,“道德觀點”混淆了學生兩個不同的行為過程。行為過程如上文,是為個人目的違反校規的行為,應受批判。行為過程二,則是學生深思熟慮後,在個人利益有受損風險的情況下,冒著被處分的風險,將孤本交還學校,保障了學校、集體的利益。而這應受褒揚。因而,我贊同校長對兩個行為過程,一採取開除處分,二表達感謝的做法。校長獎罰分明,學生所受的待遇是公平的。

校長之所以說“讓校規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讓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正是因為“大眾道德”“輿論道德”常常犯這類混淆錯誤,與屢經完善的校規相比,並不大可靠。

但是,又有觀點認為,從處理方式可能造成的結果來看,學生可能因遭開除心生不滿,下次不再為集體犧牲個人利益;可能促進精緻的利己主義的發展。這其實是誤解。先不說,校長並非只有開除,而是也有感謝。就算採取肯定的處理方式,也只是使學生產生一種假裝為集體主義犧牲個人利益便可以得到好處的錯誤認識。而獎罰分明的做法將使學生認識到,違規就應受罰,但即使違規,也會可以進行補救而受認可、感謝。而從是否促進精緻的利己主義的角度說,倘若採取肯定的處理方式,只是促使其以後學會為利己行為添上偽裝——假裝為集體主義犧牲個人利益——而已。

綜上所述,我認為校長的態度與做法無可非議,學生所受待遇正顯示了校規公正,而非不公。當“輿論道德”與校規衝突,屢經完善的校規更加可靠。不過,對於“道德觀點”,也應深思,不應抱有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