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清韻中華盎然相關作文20篇

春山清韻中華盎然 篇1

國一作文 ,688字

自古都說“煙花三月下揚州”,今日我懷著對春景的嚮往,踏著春風來到宋夾城尋春。

走過古老的木板橋,兩岸碧波盪漾,流水潺潺。抬頭便是巍峨的城門,城樓上旌旗飄飄,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澤,令我初識它的氣勢磅礴。

沿著青石小路,路旁的大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腳下數不清的無名花如顆顆迷人的鑽石點綴著青青草地。走進湖畔邊,我驚喜地發現一群小鴨子正在湖中嬉戲,這不正是“春江水暖鴨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時”嗎!他們時而鑽下水叼起小魚,時而張開翅膀,鼓滿涼風,美如一片片白帆……它們悠閒地浮在水面上,不禁讓人聯想到四小天鵝的情景。清脆的鳥鳴聲引起了我的注意,原來是幾隻白鷺正從遠遠的空中掠過,彷彿一道流光劃過雲間,“一行白鷺上青天”,也許就是此時這般場景吧!

我走進羊腸小道,獨坐長椅,眺望著湖面,靜靜的,藍藍的,藍得純淨,藍得深湛,藍得恬靜,藍得古老典雅……如少女的眸子般清澈明亮。煙波浩渺,水霧嫋嫋。在朦朦朧朧的霧中,我看見遠處錯落有致的樹枝臥在湖面上。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大片枯死的荷葉漂在水面上,不難想象夏日時它們的美麗繁華。碩大的,碧綠的荷葉鋪滿整個湖面,風兒吹過,荷池泛起微微漣漪,引來蜻蜓停歇,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想到這,我不禁憐惜起眼前的枯枝來,感嘆它的衰敗。此時溫暖的陽光透過薄霧照射在水面上,枯枝與影子交相輝映,形成姿態萬千的“魚兒”嬉戲其間之美景,恍然間好似又明白“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是無處不美!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望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就是宋夾城(揚州)的春,配著萌生在這裡的生命的齊奏,令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種神奇的美麗。

古韻中華 篇2

國二作文 ,704字

古韻,一直以來便是中華的代名詞,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文化瑰寶熠熠生輝。本次卸甲鎮六一“我和我的祖國”文藝匯演中,便湧現了大批飽含“中華情”的舞蹈節目。

幼兒園小朋友帶來的《京韻梨園戲情》這一節目令我大吃一驚。我驚訝於這樣一批尚且稚嫩的娃娃們,著一襲梨園戲袍,勾兩抹紅霞,在舞臺上翩然而立,竟也顯現出幾分風骨。其中領舞的女童扮演了“女狀元”一角,她起初並未披戲袍,只是穿了一身練功服,英氣逼人。當她在臺上一板一眼地舞動起來時,當真令人感受到了女狀元的艱辛與不易,終於她穿上紅袍,鳳冠霞帔,功成名就,眼神中又多了凌厲,多了威嚴。諸多細節處理,讓我看到了一個活靈活現的女狀元形象。

小學表演節目中,我最喜歡《弄堂記憶》。表演者們扎著兩根羊角辮,穿著小布馬褂。當悠揚輕快的背景音樂響起時,我們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寄託著童年情懷的弄堂。弄堂裡有悲有喜:開心時,孩子們三五成群,人聲喧嚷,好不熱鬧;可當雨漏屋簷聲響起,孩子們撐起傘來堵上破洞時,我們又感受到了窮苦人家的無奈與辛酸。在弄堂的記憶裡,是男孩們的打彈子、滾鐵環;是女孩們的跳皮筋,踢鍵子;是小販們形形色色的叫賣聲;是婦女嗑著瓜子的閒嘮聲……悠揚的樂曲中,我們再回弄堂。

初中組中,節目《馬步謠》令我十分驚豔,舞臺上,姑娘們一身漢服,執一柄油紙傘,巧笑俏兮。長袖長裙,翩苦驚鴻,矯若遊龍,盡顯江南女子的溫婉嬌美。舞進行到一半時,一女扮男裝,書生模樣的人上了臺,他握著一把摺扇,笑得儒雅。他悠然走在舞臺上,如閒庭信步一般,發後兩根長長的飄帶隨著他的步伐揚起,一時間,風華絕代。

悠悠中華情,是戲曲藝術,是民俗風情,是漢服文化。這個六一,你我共賞古韻中華。

春讓大地生機盎然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6字

早晨,我邁著輕快的步子走下樓,啊!還沒開門,我就感到風裡帶著些新翻的泥土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香,都在微微溼潤的空氣中醞釀。

外面下著雨,但它不是傾盆大雨,看,像牛毛,像花針,密密地斜織著。我撐開雨傘,在雨中走著,我從來沒感覺到過雨是那麼美。雨,像一個魔法師,一揮手仗,大地就籠罩在一片霧朦朦的世界當中;雨,更像一個調皮的精靈,在葉間,在花瓣上,快樂地跳來跳去。啊,我太愛春天的雨了!

走在小區一條條的小道上,我透過朦朦細雨,看見了小區的幾棵茶樹,樹枝上抽出了新芽,那些新芽綠得發亮,因此,樹上出現了兩種顏色,一種是深綠,一種是嫩綠。突然,我在樹上發現了一個紅點,我湊上去一看,原來是一株茶花開了,紅得亮麗,綠中紅,比紅中綠更明顯,更刺眼。我順著樹杆看下去,一片小草映入眼簾,那小草青得逼你的眼,不過還有一些小草沒有回過神來,希望春天快快完全進入我們的世界吧!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一個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一路奔跑。

春天像個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還像一個仙女,她跳著優雅輕盈的舞步,把花香和歡樂撒給人間。

傳承中華之美,飽含文化之韻 篇4

國二作文 ,975字

春節是中國人眼中最重要的節日,它在人們的心中,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春節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為它的存在既代表了人民美好的社會願望,也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社會現象,同時也折射出中華文化的魅影。

最具文化底蘊的,當然要數“對聯”和“福”字。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通俗性和高雅性相容,雅俗共賞。這種獨一無二的藝術形式,深深地吸引著我。“福”字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也有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同時,“對聯”和“福”字也展示了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一橫一瞥,一點一捺,寥寥幾筆卻有無限氣概和感慨,讓我讚歎不已。

接下來,就是我們盼望已久的除夕,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大年三十”,是一家人相聚日子。這一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格外高興。當然,這一天也有三個最為重要的習俗,便是“祭祖”、“吃年夜飯”、“守歲”。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飯桌上必不可少的菜餚,非“魚”莫屬,它取“年年有餘”的吉慶寓意。其次,加上春節聯歡晚會這一盛大節目的襯托,顯得更加吉慶歡樂。最後,人們還要守歲。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在除舊佈新之際,親朋好友,圍爐而坐。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收穫頗豐。煙花滿天飛,點綴的夜幕絢爛多姿,每個人都靜靜欣賞煙花上升的精彩和綻放的美麗,隨著煙花的升空,默默祝願……

年初一,一定是春節中最溫馨的一天。這一天,每個人都要走街串巷,給親朋好友帶去問候和祝福,也就是俗稱的“拜年”。“拜年”是春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我想,這一天也是小孩子們的最愛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小孩子們可以收到大人的“紅包”,即“壓歲錢”。這裡面不僅有錢,更有大人們對孩子們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願。時間帶走的是嬌豔的外表,留下的卻是經久瀰漫的醇香!春節正是如此,幾千年的歷史,造就了它的輝煌,造就了它無法撼動的地位。我們愛春節,更愛創造它的傳統和文化!

不忘歷史,振興中華——聽戴清老紅軍報告有感 篇5

國二作文 ,798字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聽了戴清老爺爺的報告之後,就像一隻無形的大手,倏忽,把我們拉回了幾十年前,那戰爭的槍聲,炮聲,爆炸聲,還回響在我耳邊,久久不能散去……。—引子

站在我們面前的,是一位精神抖擻,老當益壯的老紅軍。他經歷過那麼多曲折的歲月,經歷過那麼多的戰役。他是中國的勇士,幾次徘徊在生死邊緣,幾次都在炮火中轉危為安。國歌裡面唱得好“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無數位像戴清老爺爺這樣的紅軍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奮勇殺敵,幾次轉移,在領袖的帶領下,打敗了國民黨軍隊,重新讓中國站了起來,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樹雄心,立大志,刻苦學習,長大成才,擔負起新的歷史使命”這是戴清老爺爺對我們的要求。他經歷過渡江戰役、淮海戰役等多個重要戰役,在聽老紅軍描述淮海戰役的時候,我最有感觸的就是老紅軍在渡江戰役中戰友與戰友之間的團結合作。

當時的情況特別艱苦,敵人隨時都可能會突擊過來,所以每個人都不敢掉以輕心。當他們需要乘勝追擊給敵人沉重的打擊的時候,部隊已經幹了幾天幾夜的路了,他們每個戰士的腳都長滿了血泡,把血泡磨破了之後再走,因為當時敵人的首領被打敗之後連夜逃走了,紅軍必須防止他們給敵人報信,然後找來援軍,所以他們要把敵人的首腦抓住,防止他們的行動。紅軍們肩上都揹著幾十斤重的水、乾糧、棉被和作戰武器。試想一下,如果你們肩上揹負著幾十斤重點東西,還敢了幾天幾夜的路,那麼你們的體力吃得消麼?回答是肯定的,可是紅軍就是在如此艱難困苦的條件下抓住了敵人。但是在這麼艱苦的環境下,我們又能堅持多久呢?紅軍戰士們因為負荷太重,有的人倒下了,把肩上的東西放下了,但是有些人把體力負荷的人的東西攬在自己肩上,為自己的戰友減輕負擔。

聽了這次報告,我深刻體會了祖國擁有如此美好的今天實屬不易,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回報祖國,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貢獻,擔負起新的歷史使命。

清明祭英烈,共鑄中華魂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814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古語很生動的描寫了行人在清明時節的情感。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大家都紛紛放下手頭的工作回家探望親人,共同去掃墓、祭拜祖先,在遠方的人則去當地的烈士陵園紀念烈士。

經過一番顛簸,終於到了我日思夜想的珠海烈士陵園。一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碩大的石碑,上面生動地雕刻了革命戰士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畫面。這畫面又不禁讓我想起了當年那段殘酷的戰爭歲月。無數革命前輩,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也有許多戰士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我懷著沉痛的心情向前走,來祭掃的人還真不少。我和父母一起進行了祭掃儀式。從朗讀到宣誓,每一句真摯的話語都代表了我們對烈士的無限崇敬和懷念。接著我們跟隨人群來回參觀,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有些烈士連姓名都沒有留下,真讓人感動。我的耳畔傳來陣陣低沉的音樂,每個人的腳步都很輕,生怕吵醒了已經“熟睡”的烈士們。我還為幾位烈士獻上了自己做的小白花,這小白花雖然小,也不是很精緻,但卻表達了我對烈士濃濃的想念和深深的敬佩。

我還特別仔細看了他們生平的事蹟與簡介,我發現:在烈士陵園裡的不一定都是像董存瑞那樣的革命烈士,也有一些是人們不熟悉,也不知道的人,雖然他們可能只是一位普通士兵,但是他們也為祖國貢獻了力量,也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盡了一份責任。

在即將走出大門的時候我還在心底對烈士們說了一句話:感謝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沒有新中國。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爸爸走過來問我:“今天去參觀,有什麼感想?能不能用一句話表達出來?”這可把我給難住了,“告訴你吧!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爸爸說。我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對革命烈士最好的描寫嗎?這不是對革命烈士最好的詮釋嗎?

今天的參觀讓我感慨萬千。讓我們共同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珍惜今天的生活,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積極向上,長大為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儘自己的一份力量,讓祖國更加繁榮、更加昌盛!

春意盎然 篇7

國一作文 ,581字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灰濛濛的天變得明亮起來了;凜冽的寒風變得柔和而清新;枯黃的土地變得蔥綠……

呵呵,我高興地走在馬路上,感受著溫暖的陽光,看著它把大地照亮了,我開心地笑著,我悄悄地閉上了雙眼,我靜靜地感受著陽光。

順路而下走在尋春的路上,忽然我的眼前有一大片蔥綠的小草,嗅一嗅,這是春姑娘的氣息;空氣溫潤而又新鮮;風輕柔地吹著,輕輕地拂過每個人的面龐,這是春姑娘給人們快樂的吻;耳邊有小河嘩嘩的流水聲,那是春姑娘在歡笑;太陽溫和地灑下陽光,那是春姑娘的風采。哦,在這春的包圍中,我悄悄閉上了雙眼,覺得自己是一棵小草,融化在了這融融的春色中。哦,我被春的美麗畫面迷住了……

望著碧綠的田野,看著春風中成長著的禾苗,我不禁地問:“朋友,你為什麼這樣成長?”禾苗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親愛的朋友,我們要趁著春天,盡情享受春雨的沐浴,接受陽光的洗禮,好好地成長。到了夏天,才會結出累累果實,才能不辜負農民伯伯的期望!”我被禾苗的話感動了。是啊,我不正像禾苗一樣嗎?正處在青春時期,更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上課時候認真聽講,課後認真複習。這樣以後考試時才能考出好成績。

河水被春姑娘染成了藍綠色,嘩嘩,它可真快樂。人們脫去冬裝穿上了輕便的春裝,他們都融化在這美麗的春色之中。

轉眼間,時間已經是傍晚了,我該回家了,我依依不捨轉身離開之際,我向著春天高喊:“春天,我愛你!”

春意盎然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898字

草長鶯飛的春天,是我最喜愛的季節。因為在這個季節裡,我能做許多快樂高興的事!

每當春姑娘來臨的時候,我就會和小夥伴一起去挖野菜、放風箏,看桃花,賞梨花……

星期天,我就和小夥伴們一起去田間地頭挖野菜。挖野菜可不是隨便挖的,而是隻挖能吃的,不挖有害不能吃的,我們挎著小竹籃,拿著鏟子,小心翼翼地辨認野菜中的一種—薺菜,薺菜是春的使者,和煦的春風拂過,它們最早揉著惺忪的睡眼醒來,其色開始淺紫,後來深綠,之後綠色,一叢叢、一簇簇,爬滿了山坡,細聞起來,有一股大地的芬芳氣息,使人心曠神怡。採來的薺菜和以鮮肉可製成薺菜餃子;將其配冬筍便成了薺菜冬筍;若與嫩豆腐燒之,就有了薺菜羹……這些堪稱人間美味,食之,餘香三日令人不忘。

挖完薺菜,我們就去小麥地裡放風箏,放風箏非常有趣,我們用腳踩在柔軟的小麥上,累了就一起躺在麥苗上,閉上眼睛,呼吸沁人心脾的麥香,仰望著藍天白雲,一邊還可以吃上我們這的特產—西紅柿,那生活,真是愜意!

春天,奼紫嫣紅的桃花競相開放,美不勝收。我們經常去果園幫忙,雖說是幫忙,但大部分時間都在玩耍,小夥伴們站在桃樹下襬pose,情不自禁與這嬌豔的桃花留影,銀鈴般的笑聲迴盪在果園裡。身旁的潔白杏花沉默不語,彷彿一位位高尚的白衣天使。此時柳樹吐露出了新芽,悄悄地長出了小小的嫩葉,讓人驚歎唐代詩人賀知章“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語句的絕妙。這些小葉子,似孩童一雙雙好奇的眼睛,打量著這生機勃勃的世界,在春雨的滋潤下,漸漸伸展著柔嫩的枝條,調皮的我們將柳條折下,編成一個個別緻的花環,戴在脖子上、手上、腳上,歡快地跳起了柳環舞。

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它們拖著剪刀似的尾巴,像一位位小紳士,熱情地報告喜訊“春天來啦,春天來啦!”一直不停地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我一直問媽媽春天在哪裡,媽媽笑而不語,我就自己去尋找,獨自徘徊在羊腸小道上,忽然,我看見這樣一幅畫面:一群蝴蝶和蜜蜂在油菜花中間不停打轉,好像在翩翩起舞。我興奮地蹦跳著跑回家告訴媽媽我找到春天了,媽媽問我春天在哪裡,我說:“春天無處不在,春天就在我們身邊!”

啊!明媚的春天,好一幅迷人的風景畫!

擁抱春色盎然的季節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8字

三月的風,清清爽爽地吹來,拂動了柳姑娘的髮絲。大雁成群結隊地從南方飛來,它們再像大地萬物宣告:“春天來了!”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的季節,一切都像剛睡醒似的。花兒盛開了,燕兒飛來了,草兒也不甘示弱悄悄冒出了嫩芽……這是春姑娘給予大地和人們最好的禮物。你看!清晨的太陽像個頑皮的孩子遨遊在藍綢緞般的天空中,用他快樂的光芒叫醒整個世界。天空中飄著幾朵雲,顏色如雪花般潔白,不同的是:雪花是冰涼的,而云確是暖暖的、毛茸茸的。

午後,萬物都披上了一層金色的霞衣。河邊的一棵棵桃樹上,桃花開了。一陣清風吹來,一朵朵花瓣飄飄悠悠、漫天飛舞,輕輕地落在細草上,為大地鋪上了一張碩大的床面,那花瓣紅中透白,白中透綠,煞是好看。小草也探出腦袋,陶醉在迷人的春色中。湖面上盪漾著碧波,遠遠望去,波光粼粼,宛如一條金色的綢緞。

傍晚,西邊的天空中掛著一盞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夕陽微弱的光芒給天際染上了金色,也給大地鍍上了一層金色的邊;紅色、白色、嫩綠色、紫紅色……各種絢麗的色彩與金色融合、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醉人的風景線。

春天,是四季中最美好的季節,她既像一個溫柔、恬靜的少女,帶給我們美的享受;又像一位和藹、慈祥的母親孕育著生的希望。在這春色盎然的燦爛季節,還等什麼?快快舒開雙臂擁抱春天吧!

吟中華詩詞傳中華氣韻 篇10

國三作文 ,894字

近日,我收看了一個電視節目,是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在聆聽著選手們吟誦出一句句季節之悲喜,自然之詠贊,人心之感情時,我便會不禁將自己代入古人的情境,動人心魄的詩句縈繞耳畔,也將古人的多愁善感吹入我的心房。

我不斷在想,我們中國詩詞的魅力的盡頭究竟在哪?賞心悅目的整齊句式,精緻清新的字詞,有古人細察入微的心思,無邊無際的睿智想象,還有長存千年的中華氣韻……中國詩詞的魅力,彷彿無窮無盡。

我所說的氣韻,是一種類似於精神,卻又不似精神那麼明顯的東西。它既可以是離別時“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深情不捨,也可以是“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豪邁瀟灑,又或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激勵勸慰;既可以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默默無私,也可以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鐵骨錚錚,可以是“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孤傲堅強,還可以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及時行樂。于丹的《重溫最美古詩詞》有這麼一句話:“詩歌教會了中國人一種生活觀念,通過諺語和詩卷深切地滲入社會,給予他們一種悲天憫人的意識,使他們對大自然寄託無限深情,並用一種藝術的眼光來看待人生。”人生百態,有悲有喜,而古人以詩詞抒情,它表現出的,是中國人的美,中國人生活的美,中國人人性的美,這正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氣韻。

古人書詩詞,留詩詞,傳詩詞,今人承詩詞,品詩詞,再書詩詞,流傳下來的,就不只是詩詞這項文學藝術而已了,今人在得到文學享受時,也在接受著傳承千年的中華氣韻,傳下來的是泱泱中華之民魂啊!

著名學者康震老師曾談到“從前代中國人當中找尋我們對價值的追求,這才是古典文學和古典文化在當代價值的集中體現”。我們常說,以史為鑑。換個說法,以詩詞為鑑,在古典詩詞中對照自己,認識自己,照出自己身上的汙濁,照明人生路的方向,無論是小的方面,還是大的層次,詩詞總能給人帶來力量希望,為人指點迷津。而我希望的是,能把這種力量傳遞給後人,不僅後人能從詩詞中找到價值的追求,外族人也受到些許感染,希望中華詩詞為世人所稱頌!

當下,我只想沏一壺好茶,坐在一張躺椅上,吟詠一首古詞,品讀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