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春節 篇1

國二作文 ,966字

回想家鄉,是一片煙雨繚繞帶有著濃厚的水鄉氣息的江南。猶記家鄉景是樸素的,人是質樸的,而春節卻是轟轟烈烈熱鬧非凡的。

春節前一週,家家戶戶的日程表就被塞得滿當當的,像是大考前的學生,從早忙到晚,只為給春節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爺爺是方圓幾裡內出名的“神筆書生”,寫得一手飄逸的草書。年前來尋“墨寶”的人數不勝數。爺爺總是笑嘻嘻地接過聯紙,沉思一會,然後大筆一揮,來客便喜笑顏開。爺爺從不收錢,遠客近鄰也都知道,但常年免費求別人寫聯也不好意思,所以經常帶一些小食品,我便理所當然地成了其中利潤最高的盈利者。但稍一作閒,爺爺就會佯怒地盯著我在紙上亂畫的狗爬字,皺眉道:“還不好好練字!”“嘻!”風馳電掣般抱走我的戰利品,腳底一抹油,“我去幫奶奶包春捲!”因為是春節,我總能找到理由開溜,爺爺也不較真,可要是平時那可就不好說了。

說奶奶包的春捲可是我的最愛,皮兒大、薄,奶奶和的餡也不知道加了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像果凍般質感,又像晨露般晶瑩。可俗話說得好,天下沒有白痴的午餐。想吃春捲,當然首先要自己包。包春捲不免是枯燥乏味的,但姐姐和何睿小弟總能想招讓氣氛靈動起來。姐姐撕皮,何睿太小不會包,就在一旁嘰裡呱啦說著一大堆前言不搭後語的怪話,偶爾還把手伸進餡裡攪一下,再聞一下,我每次都會笑著打掉他的手,自己都訝異什麼時候這麼好脾氣。

除夕夜是最幸福的,因為有許許多多的飯菜,可除夕夜前可就成了煎熬,夜夜聞到廚房中傳出的飯菜香,我與何睿都咬緊牙關,掰著手指算著日子,再悶聲地相互勉勵道:“馬上就可以吃了,馬上就可以吃了!“連自己都騙不了的自欺欺人,我們再一起衝進廚房,卻被奶奶像趕蒼蠅一樣趕出來!除夕夜前吃年夜飯,不吉利!

所以真正吃到年夜飯的時,望著滿滿一桌的山珍海味,我們總是吃得最歡的。偶爾的敬酒也不過說一些長壽之類的話。中途有人來家中蹭一點,大家總是笑嘻嘻的。

飯後,爺爺貼春聯,奶奶炸春捲。我們一大家人就在電視機前拉著家常,好不熱鬧。春捲上桌,金燦燦的,肚裡的饞蟲直往外跑,何睿總是嘴裡叼一個,左右手各抓兩個,燙到嘴巴起泡也不肯鬆口。守歲無疑是痛苦的,但有著香噴噴的春捲與滿桌的零食,怨氣頓時少了一大半。

當爆竹聲炸破黎明前最後一縷黑暗,新年真正意義上來了,而我,總是鑽回我溫暖的被窩好好地冬眠一下,雷打不動地睡到日頭高掛也不願起!

快樂的春節 篇2

國三作文 ,965字

“要過年了,要過年了!可以收壓歲錢了,還可以穿新衣服,世上沒有比過年更好的事了!”除夕夜前夕,我在家叫喊著,歡呼著!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年給盼來了,不用天天掰著手指頭數日子了。你說我能不歡呼嗎?

除夕早上,我一大早便起了床,精心打扮了一番,就和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了。一踏進院門我就聞到了排骨的香味,我心想:今天中午又能飽餐一頓了。

這是爸爸一聲令下:“瀅丹,別閒著,叫著你哥一塊兒貼春聯去。”“好嘞!我這就來。”這活我最愛幹了,所以我痛快的答應了。我端著漿糊小心翼翼地放到地上,又從屋裡拿出春聯、福字一切準備完畢,現在就開始工作了。我以前以為這些對聯之類的東西愛往哪裡貼就往哪裡貼呢,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可是有講究的:如門口要貼“出門見喜”,炕頭上要貼“抬頭見喜”,大衣櫃上要貼“金衣滿櫃”。不同的地方要有不同的對聯相襯才行啊。

貼好了春聯,就該擺上供養神仙的貢品了,不過這不關我的事。活幹完了,中午飯也熟了,就該開吃了。吃完飯,家家戶戶就開始敢做年菜了。我家當然也不例外。村莊裡到處都可以聞到酒肉的香味,臨近傍晚,一個個小巧玲瓏的餃子誕生了。

夜幕降臨時,我們一家人團團圍坐在炕上,吃著香噴噴的年夜飯,其樂融融。除夕夜還要守歲,不過十二點不可以睡覺。這對習慣於早睡的人是一種煎熬。

正月初一的光景更熱鬧,與除夕的景象截然不同。奶奶和媽媽一大早就起床做飯,我也被餃子的香味吸引起來了。今天早上的餃子跟往常不同的是今天早晨的餃子裡包了錢、棗、栗子和糖。吃著不同的東西代表著不同的意思如:錢代表掙錢或花錢,棗代表這一年裡要起早奔波,糖代表這一年的日子會很甜美,栗子代表這一年裡會很辛苦。我吃了一碗餃子也沒吃到一個錢,以前我沒吃到錢都會哭,現在想起來真可笑啊。不過我吃到了別的東西各兩個,也算滿載而歸了。

吃完飯,換上新衣服,就要出門去拜年了,我每年都要帶一個方便袋,因為去每一家拜年,熱情的奶奶或爺爺都會塞糖或瓜子給我,以示吉祥。

拜完了年我還有一件事,那就是放鞭炮,別看我是個女生,但放鞭炮可是我的一大樂趣呢!大麻雷子、二踢腳、劃鞭等是我的最愛。

春節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結束。過完了年我就又長了一歲。真開心啊!我還編了一副對聯呢,上聯是:炮竹聲聲辭舊歲,下聯是:禮花個個放滿天,橫批是:紅紅火火。怎麼樣很有才吧。這可真是個快樂的春節!

春節趣事——趕大集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5字

時間過得真快呀,轉眼寒假就到了臘月二十八。媽媽說今天是奶奶家過年趕大集的日子,什麼是趕大集呢?我充滿了好奇,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催著媽媽帶我去了。

還沒走進集市,就聽到了各種吆喝聲:又甜又脆的大梨、新鮮的刀魚、地道的年糕,便宜了,便宜了……我三步並做兩步拉著媽媽衝進了集市,啊!好多人,好多貨呀!大家都圍著貨攤挑挑揀揀,討價還價,可真熱鬧呀!

“賣糖葫蘆啦”!我一抬頭,看見一位爺爺正推著車子在賣糖葫蘆呢!那一串串的糖葫蘆圓圓的、紅紅的、亮亮的,真像一顆顆大紅珍珠,我忍不住吞了口口水。媽媽見狀趕緊給我買了一隻。我一口咬下去,又脆又甜,還略帶酸酸的味道,真好吃啊!

我一邊吃一邊走,遠遠地又看見一個老奶奶在賣大饅頭。我從沒見過這麼漂亮的大饅頭,又大又白,而且上面還有五顏六色的圖案,有小花、小鳥、小魚、還有鳳凰呢!老奶奶的手可真巧啊。

好看的東西太多了,漂亮的衣服,新鮮的蔬菜,好玩的玩具……媽媽給我買了好多我喜歡的東西呢,我一會看看這邊,一會又逛逛那邊,直到媽媽嚷著東西太多再也拿不動了,我們才準備回家。

一路上看著大家都提著不同的年貨,有說有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表情。今年大家肯定都能過一個祥和的團圓年!

多麼快樂有趣的一天啊!

春節習俗 篇4

國一作文 ,1244字

春節是人們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這一重要節日中,人們自然會有許多習俗,比如吃餃子,守歲。春節並不是從除夕開始的,而是從臘月八日就開始了。

臘月八日是臘八節。這一天,人們通常都喝臘八粥,醃臘八蒜。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豆、綠豆、花生、桂圓、蓮子還有紅棗等幾種材料熬成。醃臘八蒜是把蒜剝去皮放到醋罈子裡。到了除夕,可以就著餃子吃。

臘八節過完後,再過一段時間就到小年了。灶神這天要趕回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彙報每一家人一年的功過是非,我們拿甜甜的年糕“賄賂”灶王爺,希望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說我們的好話。

小年過完後,人們就開始為除夕做準備了。臘月二十四,這一天人們通常會打掃家裡,擦擦窗戶,洗洗被罩,乾乾淨淨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十五,做豆腐。”有條件的家庭在這一天會磨豆子,做豆腐。沒有條件的家庭,會在這天買豆腐或吃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在這一天裡,人們到街上去買肉,做成臘肉或留著過年吃。

“二十七,洗疚疾。”這天人們通常會洗洗澡,理理髮,把舊的一年裡身上的晦氣洗掉,高高興興的迎接新年的到來。

“二十八,貼花花。”“花花”指春聯、窗花、門聯、年畫、燈籠、福字等。我家在這一天也在門上貼上了年畫,頓時覺得屋裡的年味濃了不少。

“二十九,蒸饅頭。”在這一天,人們都會蒸各種各樣的饅頭,在以後的幾天中吃。姥姥在這天也蒸了許多饅頭,有刺蝟的,有桃的是,都很好吃。

除了以上這幾種習俗,人們還會買許多鞭炮,以備除夕晚上時放。因為除夕晚上的鞭炮聲是不能停的。

到了除夕那天,我們去了奶奶家。晚上,媽媽和嬸嬸在廚房忙碌了不多會兒,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就做好了。吃完以後,我們通常會看春節晚會。到了九點多,我們又吃了一頓宵夜。我們邊看邊吃,到了十二點,我們都困得不行了,就都上床去睡覺了。

初一早晨,我們早早的就起床了。早飯當然是餃子,不過在這近百個餃子裡,有二三十個包了一分硬幣的餃子。這是我們那的習俗。誰要是吃的硬幣多,誰在新的一年裡就更幸運。

吃完了餃子,除了家裡的老人留在家裡招待客人外,其他的人都出去拜年。我們會把村裡凡是認識而且很熟的人都走了一遍,向他們問新年好。

初一拜完了年,初二就該走親戚了。爸爸媽媽去了姥姥家,小叔嬸嬸去了小雨的姥姥家。他們吃過了午飯就都回來了。到了晚上,村頭響起敲鼓聲,於是我們幾個孩子和嬸嬸就去玩的。原來那裡不僅有敲鼓的,還有敲小鑼的。那裡聚集了一些人,大家繞著“樂隊”圍了一圈,找到自己認識的人,笑呵呵地聊起了家常。聊了一會兒,大家就都回家去休息了。

到了初三,我的那些姑姑和姑父們來看奶奶了。他們在這裡一直待到晚飯吃了才回去的。

到了初四,我們就回到自己家了。

年過完了,可是春節並沒有結束,要等到元宵節過完才算春節結束了。

元宵節,顧名思義,就是要吃元宵。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湯圓。元宵是把餡兒和麵摻在一起做成的;湯圓裡面是餡兒,外面裹著一層面。元宵節又叫花燈節,過了這天晚上人們也都忙了起來了。農民該去幹農活了,學生該去上學了,又恢復了節前忙碌的景象。

感受春節 篇5

國一作文 ,1187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我們一年當中最為重要和熱鬧的節日,每年的春節總是熱熱鬧鬧,今年也不例外。

在老家,到了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就應該忙活起來了。請灶王爺,供灶王爺。希望新的一年灶王爺可以帶來好運。二十四,打掃房屋,來一個徹底大掃除。家裡老老小小一起上陣,灑掃庭院,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掃衛生,高高興興迎新年的歡樂氣氛。

春節將至,每家每戶都要貼春聯,貼年畫。大紅的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添了幾分喜慶;貼年畫,也是貼門神,是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的寄託。有許多人家也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福氣,代表希望,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二十五,磨豆腐。打豆腐是辛苦活,所以,村裡只有幾戶人家做豆腐,所以,二十五那天,人們都會早起,要不然做豆腐可就排不上隊了。大家做好豆腐,要儲備起來,以備正月裡食用。

二十九蒸饅頭,饅頭用來自己吃和招待客人。還沒等歇會兒,緊接著,三十就到來了。三十晚上,離家在外的人不管多遠都要趕著回家,吃上一頓熱騰騰的年夜飯。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響起來了,新的一年即將到來。

吃過年夜飯,大人們圍坐桌前閒聊,而小孩子就出去玩,看放煙花。一朵朵“菊花”在空中綻放,偶爾還會有幾朵“牡丹”在一旁喝彩。“天女散花”使天空多了幾分絢麗,顯得格外動人。

煙花持續放了三十分鐘,光亮把整個小村包圍了起來,小村充滿了歡樂與喜慶的氣氛。除了這些,年三十,大人和小孩還要守歲。當然,幾歲的孩子是要睡覺的,因為第二天還要去給長輩們拜年。當然,也有家長趁孩子睡覺時,偷偷地將壓歲錢放在孩子的枕頭下。給小孩子一個驚喜。

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人們許下自己的新年願望,也向別人祝福,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事事順心。

大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有好運氣。一般來說,人們都是聚在一起去拜年,年紀較大的人則不出去,在家裡等著人來拜年。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給長輩送上自己的新年祝願,長輩則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給晚輩,也表示自己對晚輩的期待與祝福。

在給長輩拜完年以後,許多孩子便撒了歡似的,跑向小夥伴的家。一來是找小夥伴玩,二來也是給小夥伴的家人拜個年。

春節,是一個古老的節日,流傳了幾千年。是一個美好的節日,帶給了人們歡樂。一切矛盾都化解了,得到的不是誤會,而是祝福;一切不高興都消失了,得到的不是傷心,而是快樂;一切疲倦都不見了,擁有的不是倦意,而是舒心。

春節,遊子回家,家人團聚。話裡有思念的心,團圓的淚,感恩的笑容……

春節,帶給人們祝願,帶給人們希望,帶給人們團聚,帶給人們喜悅……

感受春節民俗文化 篇6

國二作文 ,611字

春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新的一年的生活的開始。在這期間裡,全家老少都一起“迎新春,除舊歲”,我們家也不例外。

除夕那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我早早地把寫好的春聯準備好,就等著爺爺的膠水了。對於貼春聯,我可是個行家,家裡春聯每年都是我貼的。而且不只是春聯,還有那個大大的“福”

字。這“福”字必須要倒貼,寓意是“福”到了的意思,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福氣滿滿。

接下來的一下午,可都是大人們的活兒啦,那就是包餃子。這個活兒看起來容易,學起來可就難多了。這不,這次我也想試試。

首先,把餡鋪在麵皮兒上,再把麵皮兒捏起來,這樣一個餃子就完成了。我照著“口訣”捏了幾個餃子,造型上都挺美觀的,可實際上卻不怎麼樣。可能是沒捏緊的緣故吧,我包的那幾個餃子一到鍋裡就全露餡了,無奈的我啊,只能吃著麵皮喝湯了。

其實除夕的高潮啊是在晚上。我們早早地吃完餃子便下樓放鞭炮了。膽大點兒的毛頭小子就放“炮仗”,女孩子則放煙花之類的。當鞭炮聲響起來時,才發覺有了濃濃的年味,這才是春節的開始。

除夕後一天就是大年初一,是晚輩給老輩拜年的時候,這一天必須說吉祥的話,寓示著這一年吉祥如意。雖然年輕人不計較什麼,但是還是要給爺爺奶奶拜年。穿上新衣服,腦袋裡蒐羅著各種吉祥話,可無非就是那套“萬事如意,身體健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的,只是老人們聽著高興,做晚輩的也跟著高興。就這一句話,結束了大年初一,跑斷了腳後跟,也磨破了嘴皮子。

印象春節 篇7

國二作文 ,700字

俗話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我們家過年的情景卻是“年年歲歲不相似,歲歲年年人相同”,每年都會挑戰一些新的花樣。奶奶說要帶領我們體驗一下古老的春節文化,於是我們今年過年一切都遵循春節原有的習俗。想了解一下麼,那就跟隨我的鏡頭來看看吧。

鏡頭一:臘月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我念著從網上搜羅來的春節民謠,一臉的大惑不解。大伯對我說“這你就不懂了吧,這指的是每年臘月二十三的祭灶。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打掃衛生還好,為什麼要祭灶?”我繼續疑惑。這時奶奶接過了話茬,“傳說每年這個時候都是灶王爺迴天庭稟報的日子,人們為了讓灶王爺說好話,就擺上糖瓜來祭奠他。至於供品糖瓜,因為又甜又粘,用來糊住他的嘴。當他嚐到糖瓜的甜味時,就要多說點好話,如果他想打小報告說壞話時,就讓糖瓜的粘性粘住他的嘴,讓他想說也張不開口。”“哈哈,你們這是‘賄賂’灶王爺。”我打趣地說,一家人都笑了起來。

鏡頭二:大年三十

一進門,就看見一個大桌子擺在屋內。“這是什麼,擺在這裡多佔地方啊。”“這叫天地桌,是用來接神的。今天你要拿這些神當‘偶像’對待,保佑你一年平平安安。”大姑半開玩笑地說。“那我可要好好對待他們了。”我也開起了玩笑,轉身走到了廚房。“哇,這麼豐盛!”只見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更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

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年年有餘”。還有龍蝦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還有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怎麼樣,我的春節知識掌握的不賴吧。

特殊的瑰寶——春節文化 篇8

國二作文 ,688字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習俗文化一直流傳至今,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國特殊的瑰寶—春節文化。

春節在臘月初八便拉開了帷幕。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泡臘八蒜,都做臘八粥。臘八蒜到了年底就被醋泡得發青了,蒜中夾帶醋的酸味,醋中又充滿蒜的辣,使人胃口大開。

臘八粥就更絕了,人們將新收穫的大豆、桂圓、大米、小米等五穀雜糧混在一起,加以熬煮,那滋味真是“此粥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嘗!”現在,我的舌尖彷彿依舊殘留著臘八粥淡淡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

臘八過後,人們又陷入了忙碌中。家家戶戶都趕辦年貨,什麼瓜果蔬菜,雞鴨魚肉等物品全都往籃子裡放。超市裡,大集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們一個個忙得不亦樂乎。望著海一般的人群,我不由感慨:年近了!

二十三,過小年,憋了一年,人們終於放鬆下來,掛上火紅的燈籠,點著絢麗的煙花,爆竹也趕來湊熱鬧,開心得敞開了肚皮。人們歡聲笑語,沉浸在歡樂中。

二十三後,人們打掃屋子,閒逛,以迎接新一一年的到來。

經過短暫的安靜後,大年三十來臨了。大街小巷上,街頭巷尾旁到處瀰漫著餃子的香味,燈透過紅色的燈籠罩篩下了一束束紅光,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這一晚,是要守歲的,無論大人小孩都圍坐在電視機旁,一邊看文藝演出,一邊聊家常,其樂融融……

初一可是一個好日子。人人都穿上新衣服,出門給人家拜年。大街上或三五成群,或兩人相伴,熙熙攘攘,車水馬龍。人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新年好!”

初二到初五,人們會走一些比較遠的親戚,彼此之間談一談一年來的收穫,說一說新一年的計劃,趣味無窮……

初五以後,人們陸續開始上班,新年就這樣在起早貪黑的工作中拉下了帷幕……

家鄉春節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9字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都高高興興,忙忙碌碌的準備年貨,購禮品,買鞭炮,殺雞,蒸米麵等。米麵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用大米制成的;一種是用玉米或小米制成的。蒸熟了的米麵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塊。

沒過幾天,就是臘月三十了,在這天家家都貼對聯,紅紅的紙上寫幾個秀麗的大字,再讓剛升起的太陽一照,美極了。彷彿全世界都那麼漂亮,新鮮。漸漸的天黑了,鞭炮響起來了,除夕夜也伴隨著鞭炮的聲音趕來。這一夜裡,除了很小的孩子外,全部都要守歲。據說守歲的人分兩種:一種是老人,老人守歲是為了幫自己延長壽命。第二種呢,就是小孩,小孩守歲是為了幫父母延長壽命。而且這一天還一定要吃餃子!到了夜裡十二點時鞭炮再次響起,新的一年來了。父母端上香噴噴的餃子,非讓我們吃個夠不可,可能是舊社會吃不飽的緣故吧。對了,這天晚上還要看春晚呢!一邊吃餃子一邊看春晚真是有飽口福有飽眼福。

第二天就是春節了,在這天大家都互相拜年。大人們都聚在一起聊家常,而小孩們呢就在一起放鞭炮,吃糖果。這一天不能掃地,聽父母說要是在這一天掃地那就等於把新的一年中的財富和好運都掃走了,這就是所謂的“一掃而光”。

漸漸的天黑了,又一個精彩的片段上演了,那就是大家一起放爆竹,放禮花,這個時侯,全村人都聚在一個地點,一起放禮花,放爆竹,如同花兒般綻放在朦朧的夜空,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

時間飛快,如流水般飛逝,春節過去了,但是,人們還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春節來了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646字

春節是一個讓中國人民高興的節日,遠在他鄉的人都期盼著和家人團聚。但今天我要說的和普通的春節不一樣。

“乾杯!”十幾個杯子碰撞在一起,發出了清脆的響聲。“新年快樂!”大家一起說道。這是一個特別的春節,因為這個春節,我們並沒有在家裡和家人一起過,而是在澳大利亞和朋友們一起在旅行中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

這是去年的事情,一開始覺得要在外面過春節,心裡並沒有太多想法,旅遊是快樂的,但隨著時間一天天接近年三十,春節即將到來,心裡有些激動,想:這個新年,我們將不在家裡過,要和朋友們在旅行中過。到底會是怎樣的呢?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我們把春節那天下午的活動都取消了,大人們分兩批,一批去超市採購蔬菜、包餃子用的麵粉、鹽。但是包餃子需要擀麵杖和蓋墊,但澳大利亞沒有,這可怎麼辦呢?我們自有辦法。再說說另一批人,他們去了澳大利亞的海鮮市場,買了魚、龍蝦、生蠔、扇貝……真是應有盡有啊!

在吃飯前,老人們在包餃子,他們用的工具真是令我們大開眼界。沒有擀麵杖就用礦泉水瓶代替;沒有蓋墊竟然用錫箔紙代替,老人們的思維真是活躍,牛!我們幾個小孩兒就幫著大人洗菜、鋪桌布一邊幹活一邊聊天,有說有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樂趣。再看看大人們,有的在切我們洗好的菜,有的在灶臺前炒菜,都忙得不亦樂乎。

雖然我們身在國外,但終歸要看春晚,但面對國外的“天書”電視機,不得不放棄了這一想法。大人們又發起了微信紅包,我手疾眼快搶到了一個,耶!

這是一個特殊的、不循規蹈矩的春節,今年的春節即將來到,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