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味相關作文20篇

品書“味” 篇1

國三作文 ,634字

曾幾何時,我是個無知而無憂的女孩。每天,我揹著沉重的書包在城市的車流人群裡穿梭,站在人群中看著這個世界:黑黑硬硬的柏油馬路,灰灰冷冷的林立高樓。

我以為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無色的,可當形形色色的書闖進了我的世界後,我才知道,這個世界是有味的。在閱讀中,我找到了樂趣,嚐到了酸甜苦辣,知道了完整人生。

《左手倒影,右手年華》,郭敬明的字裡行間透露著傷感:大提琴的聲音像是一條河,左岸是我無法忘卻的回憶,右岸是我值得緊握的璀璨年華,中間飛快流淌的,是我年年歲歲淡淡的感傷。我讀懂了他文字裡的孤獨與寂寞,一縷縷的酸楚在心底裡盤旋。

《伊索寓言》中,為我們講述了許許多多的小故事,蘊涵的道理既淺顯、又發人深省,使我受益匪淺。它揭示真理,呼喚光明,伸張正義,每當我有私立時,它就像一位老人,為我指明方向、敲響警鐘,讓我在成長的路上更坦蕩、更磊落,而甜味總在心裡迴盪。

讀《駱駝祥子》,我為祥子感到不平,三起三落,何嘗不是打擊?當祥子還拉著他的車在烈日裡奔走時,他早已不是那個善良單純的祥子了,他麻木、墮落,他早已失去了他的靈魂,在苦旅中迷失了自我,而讀過的苦澀逐漸在我心中散開。

《愛的教育》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師生之愛,父子之愛、同學之愛,在當時的社會中,他們的愛感人至深。而在當今社會,師生之間存在不和諧、父子之間出現代溝、同學之間有矛盾,與那個社會相比,我的心火辣辣的痛。

如今,我沉浸在書中,我明白了原來世界是那麼的多姿多彩。

好讀書、樂讀書,書中的酸甜苦辣都要靠自己去品味。

書味 篇2

國二作文 ,605字

我認為,每本書都是有自己獨特的味道的,捧起每一本書,都能帶給我一種直衝心靈和腦海的味,只要你用心的去品,去聞。

有人說過“如果想懂得生活”,那就去讀散文吧。我便捧起一本散文集,細細的揣摩。我發現,散文是生活品悟的結晶,它帶引我去領悟生活細微之處地深奧道理,去賞略大好山河的靈動景色,去遨遊想象的天空,在三毛的清新中,在畢叔敏的觸動中,在葉傾城的快樂美妙中感受另一番的生活,架起心靈的橋樑的對活,散文是真實的,以生活作為本質,就像柴米醬醋鹽一樣,難真,體現在每一個生活的角落裡,便是一篇篇米飯香甜的味道,細品,才會有甜。

名著是給我一種深厚的觸感,品味名著,便是在感受思想的博雅。林語堂說過,傑作之所以歷代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風所淹沒,甚至歷史夾而彌新,必然具有我們發之為肺腑的純,猶如寶石不怕試驗,真金不怕火煉,在名著中,我喜歡品讀人物傳況,有如《名人傳》,給我一種震撼心靈的觸動,感懷與貝多芬的遺世棄憐,托爾斯泰的世濁自清,那些在世俗中傲立潮頭的偉大,在痛苦和苦難中鑄造的成功,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肅然起敬,感懷與他們的深邃思想,不屈的靈魂。就像是在另一個時代中讀觀品其中的金子,是一種告別庸俗,告別膚淺的豐富享受。他們都是深邃的讓我難以忘記的文字,濃墨般的味道。

還有那詩歌的綿長幽韻的芳菲。

還有那歷史的滄桑悲撼的濃厚。

書味,都是讓我永遠品讀不完卻永遠愛聞的一種人生的依託。新生的快樂與走向成功的導牌。

書味 篇3

高二作文 ,759字

有墨香的紙架,有鉛印的字型,薄薄厚厚的這便是書。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我獨愛於它,它就是我的精神“膳食”。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十頓補不上。書對於我來說也是一樣,它是我從小到大每天必不可少的糧食。

兒時,自從開始說話時,我每天都品嚐到特色的“海外美味”,至今都讓我回味無窮。美人魚的善良讓我感動,唐老鴨的幽默讓我欣喜,皇后的惡毒讓我憎恨,灰姑娘的遭遇讓我同情。我把人生的“五味”都寄託於書本,在其中我分清了假惡醜,懂得了真善美,對世界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時的營養已達不到要求,所以“特色小吃”便成我的主食,這特色的小吃中最讓我青睞的則是《少年百科全書》,其中像伽利略、牛頓這樣偉大科學家的光輝業績,讓我感到科學的魅力和知識的真諦。有了這道“膳食”以後,我的理想就有了著落。“百年美味”也是我所衷愛的,這道美味讓我過足癮,這道菜越吃越有味,讓我停不下來,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淘汰,反而會因時間的久遠,更具特色,使它的地位越高。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有了這道膳食,一定會讓我滿腹經綸,出口成章。當我遇到困難時,我會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來自我鼓勵;當我歡迎春雨時,我會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來抒情;當我看到老師時,我會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來高歌……

而如今,我的營養需求更高,單一的膳食已滿足不了我,“宮廷大餐”用它那獨特的風味讓我久久難以忘懷。我羨慕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崇拜諸葛亮的聰明才智,震驚武松的膽量。“清蒸小吃”更是讓我愛不釋手,舒婷的詩朦朧柔美,汪國真的詩純淨清新,餘秋雨的詩獨樹一幟。這兩道美餐眾多的品種,不同的味道,讓我眼花繚亂,垂涎三尺。

書,我衷心地謝謝地,是你美化了我的生活,充實了我的大腦,讓我不斷吸收你豐富的營養。

書味飄香 篇4

國一作文 ,482字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一本好書正如一杯剛剛沏好的清茶那樣清香,令人回味無窮。

讀書對人的成長起到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讀一本好書往往能讓一個人避免誤入歧途。讀書也是人們重要的學習、生活方式。豐富的閱讀積累是提升人的生命質量和道德水準、開拓知識視野、陶冶高尚情操的有效保證。讀書是一個人淨化靈魂、昇華人格的重要途徑。

從一本好書中,我們可以讀到一位母親會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讀到一位父親再辛苦也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得輕鬆、自在,可以讀到一位海外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跟隨古人的腳步,夢迴大唐,讓人看到了安史之亂中親人離散、無家可歸的男女老少淪落街頭。這才明白了我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是多麼幸福,這才領悟了杜甫“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哀嘆是多麼的深刻。

在讀書中,我體會到李白與汪倫在桃花潭邊分別時的難離難捨,這才想到我與好友天天相見、不會天各一方的時光是多麼值得珍惜,這才體會到詩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感情是那樣深厚。

在讀書中,可以感受到那每一個漢字所蘊藏的韻律是那麼美,每一個漢字也都像一個人一樣有著自己獨有的特徵。

書味 篇5

國一作文 ,534字

生活就像一個調味瓶,酸的,甜的,哭的,辣的,還有鹹的,應有盡有,但我不敢說書什麼味道的,因為我不曾去品嚐過他。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就品出了書的味道。

書中的味道是不同以往的,是無法比擬的,他勝過美味的佳餚,他勝過馥郁的花香,更勝過甜的像蜜似的糖果。一本厚厚的書卷,幾張薄薄的紙頁,有時甚至是短短的幾句話語,寥寥幾筆卻訴盡人間滄桑與悲歡離合。

冰心說過:“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我愛讀書,因為讀書可以增長才幹,也可以開闊視野,還可以修養身心,更可以塑造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學會與人相處。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讀書是百利而無一害。每當我我靜靜的翻開書本的時候,我彷彿嗅到了那淡淡的墨香味。

字裡行間,每一處都散發出歡樂的氣息。多姿多彩而又新穎的內容,美輪美奐而又栩栩如生的插圖,吸引著人們的眼球,使人們浮想聯翩。書中一頁一頁都記錄著我們悠久的歷史,紙頁上一段又一段的文字,生動形象的描繪著有趣的奇幻故事。

看,我翻開一頁,花兒在風中搖擺,草兒在雨中起舞,鷹兒穿梭於藍天白雲中,一切是那樣的生機勃勃。

其實,讀書的味道與生活一樣,豐富多彩。因為生活就像一本書,每個人都可以書寫自己最絢麗的書篇,每個人都是書的作者。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書的味道吧!

淡淡的書味 篇6

國一作文 ,750字

書是什麼味兒?我看自然是墨香味啦。每翻開一本書,那淡淡的味兒便撲面而來,這味兒十分沁人心脾。關於這書味兒,我有一段十分愉快的往事。

那一天下午,我坐在書桌邊,百無聊賴。我心想:“我該做的作業都做完了,而這麼熱的天,我又不能出去玩。我要幹什麼好呢?”我坐在椅子上,隨手拿起一本書,本想借此打發一下時間。可誰曾想,瞌睡蟲來襲,我的頭腦一片空白,漸漸地,失去了知覺,彷彿化成一朵白雲,自由地飛翔在蔚藍的天空……

醒來時,我便嗅到一股香氣——咦,這香氣是從哪來的呢?我從來沒有在房間裡放什麼有香氣的東西呀!好奇心使我睜開了眼,原來這香氣竟是從書中飄散出來的呀!那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墨香”“書香”是一種什麼味兒。我看了看這本書的封面,這是一本叫《封神演義》的書。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讀了起來。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機智的姜子牙、狡猾的申公豹、殘暴的商紂王……;一個個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哪吒鬧東海、比干剖心、姜子牙直鉤釣魚……小說的內容真的很有趣!我這才發現,讀書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

我看得入了迷,越看越有興致,書頁一張一張地從我手中“溜”過。很快,一本書就看完了。我仍意猶未盡,繼續翻開書頁,選了些我認為大快人心的章節看了又看,直到肚子實在餓了才走出書房。這是我第一次對一本書如此入迷,我聞著書的味兒,走進了書的世界。一本書,讓我愛不釋手,反覆翻看,這本是不太可能的事,現在卻成了家常便飯。

那一天晚上,我一直在看書,直到進了被窩還在回味那淡淡的書味兒。淡淡墨香,入骨綿長;書味悠遠,伴我成長。

書味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786字

從小,我就是個愛讀書的孩子。每當閒暇無事時,總會手捧一本書,熱上一杯牛奶,坐在陽臺的椅子上,吹著清涼的風,細細品味書中所表達的意境,傳播的資訊,既有書香又有大自然的味道,讓我很愜意!

書,是炫彩人生中的陽光,是四季常青的智慧之樹。讀書,則是一種充滿期待的栽種,植下一片蔥鬱的綠蔭;植下一個人生的憧憬;植下一葉生命的寄託。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人生中,有驚濤駭浪,有暗流漩渦……只有讀書才能使人沉澱煩躁的情緒,浮現出心靈中的那塊淨土。

書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啟明燈,是引領我們一生的文明之燭。讀書可以明智,可以陶冶人的品格與性情,在讀榮獲“紐伯瑞兒童文學金獎”的《彩虹鴿》這本書時,擁有彩虹般顏色的頸羽的彩虹鴿,具備勇敢、善戰、堅毅和愛冒險的個性。無論是在神祕的喜馬拉雅山,還是在殘酷激烈的戰場上,它的經歷總是充滿驚險和刺激。彩虹鴿一次又一次的精彩歷險,使我懂得了每個生命的每一次呼吸中,都潛藏無限的勇氣。要帶著勇氣生活,帶著勇氣呼吸並給予別人勇氣。這是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每回味一次,都會有一種新的體會,它牽引著我的思想,影響著我的行為。

書,像一杯杯香醇可口的牛奶,享受了絲滑般口感的同時,也補充了豐富的營養。隨著歲月的流逝,在書中汲取的營養越來越多,我也開始成長,我發現讀書不僅能滌盪浮躁的汙濁的塵埃,還可以營造出一種幽雅嫻靜的氛圍。不同型別的書籍,又會給人不同的感受,有時像一縷清風,有時又恰似一陣秋雨,彷彿置身於不同的精神世界。

讀書,是一種境界,只要你鑽進去,就會發現有無窮的樂趣和價值。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正值少年的我們應在書中徜徉,把讀書作為一種享受,善於讀書,熱愛讀書,讓“書味”引領我們成長!

讀書的味道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4字

有一則小故事:猶太人在《聖經》上滴上蜂蜜,讓孩子去吻《聖經》,從而告訴孩子書的味道是甜的,而讀書的味道呢?更是多種多樣的。

讀書的味道是甜的。讀《安徒生童話》,一個個小故事透出真,善,美。在這些簡簡單單卻又美好的故事中,那種甜甜的感覺會不由自主的湧上心頭。

讀書的味道是如痴如醉的。唐詩宋詞中,那些一知半解的詩句,卻又朗朗上口,讓你彷彿置身其中,隨著詩的旋律飛到那時,那地,在夢中一般。

讀書的味道是清清爽爽的。恰如讀中學生作文的那種感受,身邊的故事平平常常,清清爽爽,若清風拂面。

讀書的味道是複雜的。讀《三國演義》你會為“桃園三結義”而感悟到“有緣千里來相會”會為劉備的憨厚而感動,會為張飛的莽撞而禁不住莞爾一笑,會為關公敗走麥城而焦慮,也會為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而嘆息……那種“浪花淘盡英雄”的蕩氣迴腸的滋味也會久久縈繞在你心間。

讀書的味道又是苦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便是苦的寫照。

讀書的味道太多太多:《藤野先生》讀罷會有一份淺淺的感動,為魯迅的尊師,抑或是為藤野先生的博愛;《童年》,讀罷則有一種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滋味,我們遭受的小挫折和書中人物的遭遇相比算什麼呢?而讀《茶花女》,都會不由得鼻子一酸,悄然落淚。

捧起書,千百種滋味湧上來,讀書的味道真好!

品味書香誦讀經典 篇9

國二作文 ,1412字

輕啜一口香茗,拾起地上破碎的月光;細潤一支毛筆,醉入紙上暈染的墨香。千年的佳話在風中流淌,促織吶喊著夏夜微涼,咀嚼了幾個世紀的珍味,早已納入經典的聖堂。就是那樣一個靜謐安逸的盛夏之夜,我又一次回味起了書香,伴著窗櫺前的那抹溫存的白月光,誦讀經典,讓遠古的聲情在耳畔迴響。

夢裡,我化作李清照的小舟,遊漫在叢叢蘆葦間,似乎是興致正濃,意猶未盡,卻不知歸時將近,幾經輾轉,竟渡至一片藕塘。絲枝蔓繞,藕花開得正盛。遍體通透,現出嬌嬈的粉嫩,仿若聘聘婷婷的少女端坐在明淨的水簾裡。“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似乎聽得見那個美麗的女子心中的驚喜和訝異,“爭渡,爭渡”過後,驚擾了那一灘靜默休憩的水鳥,爭鳴,翻飛,飄落下的翎羽,映襯出一片早已痴醉的安然情。

清苦悽婉的歲月裡,有誰,能讀出那個多情女子心頭如絮一般的惆悵?物是人非,過去的過去,回想罷,“欲語淚先流”,酸澀的淚水,此時比所有悲慟的辭藻和絮語都要來的真切。誰說愁情不美,當閨情閨怨沉沒了小舟,隨即升騰出一派日暮蒼涼,哀慟尚晚,又是誰,默默拼湊出那可深沉破碎的心?

風沙彌漫,墨香,將我的魂魄帶入那個硝煙戰場。刀光劍影,角鼓爭鳴,流血漂櫓,霸主與霸主的對峙,癲狂與理智的較量,卻見那一代梟雄,傲立於三國亂世之中。酒入豪腸,詩情陡然間在馬蹄聲中散落一地。“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孟德的傲視凜然,莫過於對山川的敬畏。突兀聳立的山島,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蔚為壯觀。勝券在握,豪邁的詩情震盪在天地間,氣壯山河。“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是怎樣的浩淼之景,讓蕭瑟之秋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韻。不愧是一代風流人物,開闊的胸襟,欲包容萬物,吞吐宇宙,如果沒有巨集偉磅礴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滿懷信心的樂觀氣度,又怎樣能寫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

晚風帶去空氣裡的燥熱,若不是鐘錶的指標滴答,我會全然不知生命的流逝而浸沒於這片涼爽裡顧自沉思。書卷上,“神龜雖壽,猶有竟時”令我的心猛然一顫,我似乎看見暮年的曹操對時間的唏噓嘆惋。人生,不過是瞬秒的亂戰一場,在尚未看清輸與贏,在還沒決出雌與雄,已是露往霜來,老境頹唐。那個傲睨得志的亂世梟雄,依舊不願相信劍老無芒。“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我看是歲月無情,還是壯心未泯,失卻了年輕時的意氣風發,器宇軒昂,胸腔裡依舊是抱負雄心。

月,似是想要傾瀉下它所有的溫柔,奶白色的月光,將萬物淋上了一層。茶,早已涼,淺下去的色澤和尚未淡去的清香,和月光雜糅,我一定是還在夢裡吧?經典的聖堂太過美好,我開始懷疑生命是不是就在這樣虛幻卻又現實的夢境中度過。埋首,書卷濃郁的墨氣,夾雜著晚風裡淡淡的花香撲面而來,吹醒了痴茫的我。繾綣的詩魂漫自低迴,清淚相溶。腳下的熱土,是否曾是多愁善感者的詩人們迷醉沉香,捲簾望月的亭臺樓閣,是否曾是勾心鬥角的霸主們為之犧牲,屍橫遍野的狼煙戰場?書頁摩擦著風,千年的詩情,融進了精華的經典,在這破碎浮生,又出土重現。

品書香,經典誦讀,我看見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周瑜;品書香,經典誦讀,我嗅到李白的詩情彌散在清幽的酒氣裡;品書香,經典誦讀,我聽見陶淵明的鋤頭碰撞肥沃的地田和那舒心安然的笑聲……

經典,流傳了千年的絕世佳作,我在書香裡找到了生命的歸宿。紫陌紅塵,芸芸眾生的悲歡離合錯雜交織,只嘆並非亂世卻人心惶惶,功名利祿面前,書香,早已被遺忘在不經意間,經典,也不過是說說罷了。

品味書香誦讀經典 篇10

國二作文 ,727字

王倫何許人也?原來水泊梁山中的領頭,一個不及第的秀才罷了。書中筆墨不多,不過兩三回,連外貌和歷來的附詩也沒有,可他卻是讓我最有感觸的人物。

王倫是個庸才,人送外號白衣秀士,一聽就是花拳繡腿,文不如人武不精。王倫還十分小心眼,妒才、自私,見有人來,只會說山寨太小,房舍不夠啦,小地方容不下你這尊大佛啦……說來說去就是要你走。記得林沖進寨時,他就萬般阻擋,萬般暗示,最後還要林沖討個投名狀,實在是小心眼,沒有綠林好漢的豪爽。當日林沖殺了他的原因也是因為他的不容人,這讓我不勝感慨:有容人之量的人,方可成就大事。

在這點上,我覺得漢代劉邦最為出色。老劉自個兒啥都不行,碰上事只會說:“這怎麼辦啊?”但人家有優點,不恥下問。他沒辦法時,他旁邊就會有一大群謀士上來說這說那,給他出上來一大堆主意,而他也能擇其善者,從善如流,不會因為自己不行就妒忌別人,所以張良啊,陳平啊,蕭何啊,韓信啊……那一時期最優秀的人才都樂意聚集在他身邊,為他所用。可項羽就不同了,14歲就可舉起一口大鼎,“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武藝超群,夠厲害的吧?但到了最後怎麼樣,還是兵敗愛夏,自刎烏江,被“無才”的劉邦奪取了霸業。這其中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劉邦有識人之明,容人之量;項羽卻剛愎自用,不能識人容人,最後連唯一的謀士范增也被趕跑了。

再看看王倫。這王倫的身上可就連“剛愎自用”都用不上了,文才武略樣樣疏,你說你沒本事吧其實不要緊,劉邦不也啥都不會嗎,宋江不也文不如人武不精嗎,得會容人啊!守著諾大的山寨這塊肥肉,自己無能還容不下人,這不輸定了嗎?最後被殺,真是咎由自取呀。

所以任何時代想要有所成就,不僅要自己有才,更是要能容別人的才,會用別人的才。因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