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值的毀滅——讀《紅樓夢》有感相關作文20篇

有價值的毀滅——讀《紅樓夢》有感 篇1

讀後感 ,1359字

魯迅說: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的。可見,無價值的東西的毀滅並不是悲劇,有價值的東西的毀滅才是悲劇。我想《紅樓夢》就是一出震撼人心的悲劇吧?因為它充分寫出了被毀滅的女性的不僅外形是美的,而且內心更是美的。在曹雪芹的筆下,黛玉,寶釵,晴雯,鴛鴦……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女性。她們是純潔又美麗的。

小說圍繞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者之間的愛情婚姻糾葛展開。寶玉可以說從小與黛玉一起長大,逐漸發現自己與黛玉在心靈上更接近。而賈寶玉的祖母和父母則覺得寶釵更符合賢惠的兒媳的標準。寶玉可以選擇愛誰,但是選擇不了娶誰為妻。這樣,悲劇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結局。

黛玉為人極其謹慎,從當初進了賈府“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說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即可看出。黛玉也率直,她在《紅樓夢》中擔任了諷刺詩人的重任。但是湘雲說她是“專挑人的不是”,“見一個打趣一個”,湘雲是她為數不多的好“姐妹”,她尚且這麼說了,更何況是他人呢?可見黛玉的率直給她帶來的只有他人的方案。黛玉還是體弱多病身,再加上她多疑善妒的性格,使得她的身體狀況一直不盡如人意。也許也正是因為她的體弱多病,才使她多愁善感,才有了經典的“黛玉葬花”,才使她有更多的時間專注於自己的學習世界,使自己成為《紅樓夢》中最有才的女子。“滿紙自憐題秦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她的詩句情真意切。

初讀《紅樓夢》時,我是最喜歡寶釵的,寶釵寬厚隨和,豁達大度,黛玉對寶釵一次又一次地挖苦譏笑,可寶釵卻“渾然不知”,不逞口舌之爭。黛玉需要燕窩,又不便和賈母索要之時,寶釵就從自己家裡拿來燕窩資助黛玉。她對黛玉這樣一般人覺得難以相處的人都那麼好的人自然成了賈府裡最受人歡迎的人。

她博覽群書,才氣應該也是僅次於黛玉的,但是一次,她在聽見小紅的醜事的時候,就故意說:顰兒!我看你往哪裡藏!洗脫了自己的嫌疑,卻給黛玉找了個冤家,無法確定是有意還是無意。可是就因為這件事情,我開始對寶釵的印象變差。在對待愛情的態度上,黛玉是堅決執拗的,而寶釵似乎有意識地採取了逃避的態度。例如,有一次,他去瀟湘館,看見黛玉進去了,她便抽身而去,以避免引起黛玉的誤會。讀了大致三四遍《紅樓夢》,我卻越來越無法確定寶釵的性格,她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黛玉多疑善妒,寶釵豁達大度,黛玉生性孤傲,寶釵則寬厚隨和,黛玉因此人緣極差,而寶釵怎是八面玲瓏……這樣一比,寶釵比黛玉真的強好多。可是寶釵有這麼多優點,寶玉為什麼偏偏就喜歡黛玉呢?細讀《紅樓夢》才知道,不僅僅因為他們差不多從小一起長大,更重要的是他們兩個精神相通,志同道合。寶玉厭惡“科舉考試”,寶釵會偶爾勸說他好好讀書,將來考取功名。而黛玉卻從來不會講這些“混賬話”,愛情真的要心有靈犀一點通的。但他們之間的愛情受到外界太多束縛,最終造成了悲劇。

《紅樓夢》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希望大家都能認識到其中的價值。

破碎的美——讀《紅樓夢》有感 篇2

讀後感 ,534字

提及《紅樓夢》,想起的都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慨與窺探。一個偌大的家族在短短几十年的光景中就輝煌不復,滿園蕭瑟。家族眾人命運多舛,流離失所。但是紅樓夢中最令我心碎的還是黛玉之死。那樣一個妙人,詩書氣質,憂愁萬種,最後竟絕於閨房中,一縷香魂西去。曹雪芹成功塑造了一個閬苑奇葩,她的每次蹙眉,每次微笑,每次回首,都讓人心悸,沉醉不知歸路。

寶黛的紅粉痴戀算是紅樓夢眾多愛情故事中最為純淨無暇的一個。從小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到長大後的相知相戀、互為知己,無不讓人感嘆世間又誕生了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但在封建社會的泥沼中,這份無暇的愛情註定無法“質本潔來還潔去”。塵世給他們套上了沉重的枷鎖,無法擺脫。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對世間俗事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與眾不同。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詩社詠歎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成為寶玉心儀她的理由。當一個人擁有和你相同的價值觀和思想時,摯友或是摯愛,總有一個身份是獨屬於他的。

月盈則虧,正是因為這份卓爾不群,她鬱鬱寡歡的掩藏心事和情緒,頗有一番孤芳自賞的味道。於是,我們便看到了《紅樓夢》中那個小心翼翼的黛玉,那個葬花吟詩的黛玉,焚詩稿自絕的黛玉,或許,她的死是這場缺憾中唯一的圓滿。

幸福的林黛玉——讀《紅樓夢》有感 篇3

讀後感 ,637字

早逝既是林黛玉的不幸,又是林黛玉之幸也!不是我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且聽我細細述來。

如果黛玉還活著,以她瘦弱的身子骨,你能想像她看著寶玉與寶釵過著幸福的生活,在她面前炫耀時傷心的模樣嗎?再者,她能接受賈府被抄的打擊嗎?我想,非也。

在寶玉拜堂成親的那一刻,高鄂將高傲孤僻的黛玉寫得那麼微不足道,她沒有笑著離開,而是指天哭地地走了,如果是那樣的話,她還是我們所認識的黛玉嗎?不是。我覺得曹雪芹本意非此。

寶玉是個紈絝子弟,他給不了黛玉幸福。他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我們還指望他來保護黛玉嗎?整天跟在一群女孩的後面,對她們溫柔體貼。你怎麼知道他哪一天看上了哪一個女孩,便拋棄了我們黛玉,嫌棄我們黛玉。就如紫娟說的那樣:“你的花言巧語我們已經聽膩了,就只會摳死人。”他與寶釵結婚後,在寶釵懷有身孕之時,棄她而去,做了和尚,讓寶釵獨守空房。他對寶釵如此,那麼,他對黛玉也可以如此。再者,如果有一天,賈府重整旗鼓,你能想象黛玉洗碗下廚做湯的情景嗎?到了數年之後,寶玉突然發現黛玉老了,臉上的皺紋多了許多,再看看,身邊的襲人就宛如當年的趙姨娘,他怎得又不想起那個珠圓玉潤的寶姐姐呢?

現實世界本來就不應是非黑即白,也許歷來許多人悲嘆黛玉之身世,可誰又能確定黛玉不是世間的幸運兒呢,畢竟愛過、痛過、哭過、笑過便是人生,既然嚐遍人生之酸甜苦辣,亦沒有白走世間一趟。她的生命在故事最華麗之處結束,如曇花一現,留下世人的無限唏噓,也是一幸事呀。

因此,早逝既是林黛玉的不幸,又是林黛玉的萬幸啊。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4

讀後感 ,672字

上完《圓明園的毀滅》這一篇課文,看到兩個關於圓明園的視訊後,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圓明園毀滅後的可惜與作者的悲痛與惋惜。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國家園林。視訊中展現了那一處處美的驚豔的景色,比如,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等等。這些風景名勝都被一模一樣的仿照了下來。不用出圓明園,只需在院中漫步一圈,就能觀賞到許多中外風景名勝。我情不自禁地發出由衷的讚歎:“哇!原來圓明園這麼大,這麼美,這麼巨集偉!這真是人間天堂啊!”我恨不得回到以前,能好好地在院內走一圈,近距離觀賞每一件藝術品。

“圓明園不僅建築巨集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名人書畫。上自先秦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書畫作品和奇珍異寶。”一讀到這些,就更加憎恨英法聯軍了。那一群群可恨的強盜,他們肆無忌憚的搶掠。把宮殿裡的金銀珠寶,瓷器統統洗劫一空。有些更可惡的人,他們直接把那些名貴的器皿當做發洩的東西,用槍打得粉碎。事後,他們竟放火燒了圓明園。做完這麼殘酷的事情後,他們心中連一絲愧疚感都沒有。

唉!我看到這些時,心裡十分悲哀,那些侵略者,為什麼!憑什麼!把那麼珍貴的宮殿毀於一旦。你們就不能想想,如果是你們,被人來搶掠,燒燬,你心裡又會是什麼感覺呢?在你們做這件事的時候,就不能想想我們受害者的心情嗎?

怒其不爭!哀其不幸!我憤怒,因為那軟弱的清政府就眼睜睜的看著圓明園被毀滅,就沒有去和敵人抗爭;我悲哀,因為那麼美的圓明園就這麼被摧毀了。真是不明白,那些人為什麼不去欣賞那一件偉大的藝術品,而是將它破壞,使它的靈魂灰飛煙滅。

這一恥辱,將會深深地烙刻在中華兒女的心中!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582字

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當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時候,當全國人民為申奧歡欣鼓舞的時候,我們不會忘記,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有過一個百年噩夢,那是一段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歷史,圓明園的毀滅正是其中之一。

雨果曾經說過“有一座用語言無法形容的建築,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築,這就是圓明園。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蹟,這個奇蹟叫圓明園。”是的,圓明園建築巨集偉、金碧輝煌,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濃縮了世界上各處名勝風景的精華,也收藏著不少奇珍異寶。所以,被世人譽為“萬園之園”。但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對圓明園進行了一個“大掃蕩”,不但將圓明園洗劫一空,還放火燒了圓明園。大火連燒了三天三夜,圓明園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看到這裡時,我便陷入了深思,為什麼圓明園被燒時,沒有人去救火?為什麼英法聯軍入侵時,沒有人去阻止?這時候,清政府又在哪裡?答案不言而喻,是他們的腐敗無能,讓一座輝煌的園林毀於一旦,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聽,圓明園裡,荒野的風嗚咽地講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殘留的斷壁痛苦地書寫著一個國家的恥辱。圓明園的大火早已熄滅,可是我們的思考卻不能停止。中華兒女要記住這段恥辱,記住這用血與淚換來的教訓:貧窮就要受欺辱,落後就要捱打。我們萬眾一心,努力地工作和學習,讓我們偉大的祖國強大起來,歷史的悲劇才不會重演。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49字

讀完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後,我的心中感慨萬千。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它位於北京的西北郊,全園佔地三百五十公頃,園內許多景物都是根據各地名勝建造的,裡面還收藏著許多奇珍異寶,在1860年時,英法聯軍把圓明園洗劫一空後,為了掩飾其罪行,一把火把它給燒掉了,看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幾天前才觀賞過的仿製的十二生肖的獸首,雖然是仿製品,但是依然非常精美。豬首腦袋上那一個大大的凹痕,彷彿是種無言的控訴,讓人看了感到十分惋惜。

我很憤怒,不僅恨英法聯軍,更恨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任憑這群強盜長驅直入,在我國的領土上燒殺搶奪,把我們國家藝術與智慧的結晶毀於一旦。

這個假期,我去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裡,日本軍隊竟然在南京殺害了30萬人。在紀念館裡,有一面牆記錄了數千名遇難同胞的檔案,但這僅僅是總數的萬分之一。展覽區內,我看到了日本軍隊在侵略我國時用的重型機槍,而我們只能用血肉之軀來抵擋,有的只是小米加步槍。看著看著,我明白了,落後就要捱打。

如今中國已經從一個任列強凌辱的弱國變成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泱泱大國,閱兵式上精良的武器,神州系列的成功發射,都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崛起。

昨天已成為歷史,我們無法改寫,但是我們不要忘記那一段屈辱的過去,要從中吸取教訓,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538字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我感到無比的憤怒與惋惜!

由於清政府的昏庸無能,軍民的懦弱,讓無恥的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燒燬了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無能的清政府,竟屈服於這無恥的洋人腳下,簽訂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我國受到了巨大的屈辱。

懦弱的軍民們,在英法聯軍侵入北京時,不敢與他們較量。明明那時候的英法聯軍只用了三千兵力,而清政府擁有十萬兵力,可因為清政府的無能、落後;軍民的懦弱;讓英法聯軍在中國橫行霸道,肆無忌憚地殺、燒、搶、掠……

最可惡的是萬惡的洋人,他們不但隨意侵略中國,還將我國的名勝古蹟燒燬、破壞!迫使我們簽了一些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他們不知道,有多少萬雙眼睛淚汪汪地看著他們!有多少雙憤怒的眼睛在看著他們!

看著現在的圓明園:殘留的石柱七倒八歪,彷彿在哭泣,在訴說當時的情景;地上的野草左搖右擺,彷彿在哀嘆這座皇家園林的毀滅!

為什麼我國會受到這樣的屈辱呢?因為當時,歐美國家都在飛速發展,而中國卻還在想著,我們是盛唐時期,我們最了不起!國力便慢慢衰退,變得落後,以至於連巴掌大的小日本都敢欺負我們!

貧窮就要落後,落後就要捱打!如果我們也像歐美國家一樣,多研究、多學習、多創新!他們敢欺負我們嗎?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需時刻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366字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我感到無比的憤怒與惋惜。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濃縮了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名勝。這項偉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年才建成。但是,在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放火焚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現在它只剩下殘垣斷壁。這幫可惡的強盜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一座舉世聞名的世界寶庫就這樣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毀於一旦。他們不僅燒燬的是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破壞了這璀璨的盛名。這是中華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結晶呀!

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了落後就要捱打,貧窮就要受欺凌。要想我國不落後,不貧窮,我們就要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用我們智慧去學習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去創造最美的文化藝術,去建設最富強、最美好的祖國!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為祖國效勞,不讓祖國再受蹂躪,我們要讓祖國永遠在強國之列!

因此,我們要銘記一句話:莫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532字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圓明園的毀滅》,讓我感受到中國昨日受盡的屈辱和今日的強大。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有過一個百年的噩夢,那是一段中華兒女受盡屈辱的日子: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是清乾隆皇帝動用了50多萬工匠,歷時38年建成的。圓明園裡有鱗次櫛比的亭臺樓閣;有美不勝收的山鄉風光;有舉世無雙的奇珍異寶。圓明園是古代人民用血汗換來的,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1860年10月6日,清政府拒絕簽訂喪權辱國的香港條約,致使英發聯軍總司令額爾金大怒,他帶領3000多人闖入北京圓明園,18日和19日,這些可惡的侵略者在圓明園內燒殺搶掠,然後又放火焚燒,使得它只剩下了幾根殘柱。

這些蠻橫至極的侵略者,仗著自己有長槍大炮,趁著清政府腐敗無能,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了100年,摧毀了無數座風景名勝,搶走了無數的金銀財寶。

這讓我想起了,梁啟超於維新變法時寫的《少年中國說》裡的“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福;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這句話呼籲我們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只有少年富強,國家才有力量,才有能力趕走那些罪惡至極的侵略者,才能有與西方強國抗衡的力量!

侵略者雖然燒燬了圓明園,但永遠燃不盡中華民族的報國心。

《圓明圓的毀滅》讀後感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57字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的憤怒。惋惜,並對所有侵略我們祖國的人所仇恨。

園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在北京西郊體積非常大。這麼大的一座園林,得需要多少建築工人,多少日日夜夜,多少精力啊!所以圓明園又被稱為‘神話之景’皇帝生活在那雲霧環繞的宮殿中,猶如生活在美夢裡,那該是多麼愜意啊呀!

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在進圓明園大門時,他們的臉上帶著微笑,眼神裡充滿那一種想把金銀財寶全佔為已有的感覺,闖進大門後,侵略者看到金項鍊,景德鎮瓷花瓶,細緻的雕塑,看也不看抓起一把就放進自已的口袋,面對有些大的,侵略者搬也搬不動的大花瓶,就操起一根木棍,‘砰’的打了過去,花瓶‘噌’地碎地粉身碎骨了。

搶了,砸了,英法聯軍還不知足,還要每人點了一束火把,看到了一卷歷史的詩章,就把它們一疊全部給焚燒了,唉……。這是屬於我們中國的歷史文話呀……。就這樣,消失了,無影無蹤了。

最後大火連燒了整個圓明園,建築工人的辛苦,圓明園的價值,昔日的輝煌,就這樣被毀於一旦了。

這幫貪婪的,不知足的強盜,自已的國家不是也有金銀財寶嗎?為什麼吃了飯撐著肚子來向我們提出把某一塊地方割讓給他們的無恥條件呢?後來我在網上看到了兩則小資料,第一則是:在清朝打仗的那個時候,侵略者已經排成了三排隊伍,第一排蹲著,扛著短槍,第二排站著,拿著長杆槍,第三排,幾位戰士旁立著若干座大炮,正準備著出擊,而我們中國人呢?光著膀子,上面掛著一片神符,據說是用來保佑的。舉著一面旗子,我看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了,但過了一會兒又笑不出來了。我感到非常羞愧,我們的隊伍的人實在是太迷信了,侵略者已經準備好仗了,我們卻光著膀子站著,就像一個傻子。

難道我們就不能從圓明園中抽出幾百萬來購買一些武器:如大炮,槍嗎?難道就只能用這很老土的矛來刺殺敵人嗎?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更讓我氣憤的一件事是:皇上為慈禧太后建造了一座奢華,美麗無華的頤和園。這個“頤和園”的意思,就是在這個園裡安養自已的身體,就猶如敬老院一樣。這一天慈禧太后正在園裡喝著溫熱的茶,卻不知到侵略者已經快要開炮摧毀這座頤和園了,還在那裡座著高貴的輪椅,觀賞那裡的畫,奇異芳香,對這件即將來臨的事渾然不知,我非常氣憤:侵略者都過來了,快要進攻了,你還在園子裡喝茶,悠閒的觀賞美麗的景色啊!你可真有空,悠閒自在,我覺的你真的是腦子燒壞了呀!

現在的圓明園已經被英法侵略者掠去了惜日的輝煌,想到這些,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惋惜,並對所有侵略過我們中國的人所仇恨。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616字

圓明園的毀滅是世界文明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因為英法聯軍的貪婪和腐敗的清政府,才使我國這一建築藝術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被毀滅了。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晶瑩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徵著熱鬧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還有許多景物是仿各地風景名勝建造的,如,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圓明園可以分為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

你知道是誰把強盜引入了圓明園內嗎?龔自珍是愛國詩人,可是他自己萬萬沒有想到,在他去世後,他的逆子龔半倫卻賣國求榮,成了侵掠者的幫凶。英法聯軍打入北京,龔半倫搶先一步,取珍寶重器,大發橫財。英法聯軍才想著進入圓明園。然後,就有了那一場大火……

圓明園的毀滅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腐敗,還有慈禧錯誤的治國方略,不對外開放,不相互汲取,一直閉關鎖國,才使我們中國倒退了一百年。如果慈禧對外開放,學習西方先進的文化,有先進的軍事裝備,我們的圓明園也不會毀滅,中國也不會遭受西方列強侵略,我國現在應該是位於強國之列。

我們現在今非昔比,我們的科技在飛速地發展,我們的經濟實力也十分雄厚,現在我國的經濟已經超過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了。

雖然我身在幸福之中,但每當我看見圓明園的廢墟,就會想起我們的國恥。我建議不要重建圓明園,因為如果修好了,長久以來,就會忘記這段歷史。就讓殘垣斷壁作為歷史的見證,警醒後人。

我以後要不忘國恥,好好學習,振興中華,少年強,中國強!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557字

我從課文中看到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的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內容使我痛恨不已!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它濃縮了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名勝,這項偉大的工程用了150多年才完成。但是在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放火焚燒,大火連續燒了三天三夜,現在的圓明園只剩下殘垣斷柱了。

這幫可惡又可恨的強盜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一座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寶庫,就這樣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毀於一旦!他們不僅燒燬的是我國曆史悠久的文化,而且破壞了世界璀璨的文明,這是中華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結晶啊!

我讀到這篇課文時,腦子裡就浮現出圓明園毀滅的畫面。那些殘留的石柱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彷彿在哭泣著,訴說著當年英法聯軍毀滅它們時的悲慘情形,地上的野草隨著涼颼颼的風左右擺動,好像在哀嘆,哀嘆這樣一座精美壯觀的園林的毀滅。

圓明園不但建築巨集偉,而且還收藏著青銅禮器等最珍貴的歷史文物,這幫侵略者,我們中國的珍寶怎能全歸你們所有!這可是當時的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啊!

侵略者真的是欺人太甚,同時也使我們知道了落後就要捱打,貧窮就要受欺凌。想要我國不落後,不貧窮,我們就要努力學習,發憤圖強,用我們的智慧去學習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去創造最富強的國家!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把敵人打敗!如果連學習都跟不上的話,那怎能為國家獻出智慧?!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13

讀後感 ,315字

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我感到非常自豪,同時又非常憤怒。

圓明園是我國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裡面有許多奇珍異寶,很多風景名勝在圓明園都能看到,如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漫步園內,有如漫步在天南海北。

這項工程是中國人民用心血凝結而成。但是,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把圓明園裡的東西都搶走了,還用大火把圓明園燒得只剩下幾根殘柱了。

我非常自豪,中國人民能造出如此偉大的工程。我又非常憤怒,外國人在我們中國的領土上為所欲為,他們燒燬了我們悠久的歷史文化,破壞了璀璨的文明,我們中國人民所付出的努力就這樣毀於一旦。

唉!如今的圓明園已經沒了昔日的輝煌,想到這些,我心裡非常難過。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388字

讀完了《圓明園的毀滅》,我感到了無比的痛恨與惋惜。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佔地350公頃,用了150年才完工。它裡面收藏著各代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它還濃縮了各地的風景名勝。它被雨果稱為“萬園之園”,是中國幻想主義的代表。

但是,因為當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所以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把圓明園的各種國寶統統掠走,掠不走的隨意破壞,後來又被他們一把大火燒成了灰燼。

讀完後,我十分痛恨清政府,痛恨英法聯軍。清政府是那麼腐敗無能,比英法聯軍更讓我痛恨:《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擴香港條約》《馬關條約》等等條約,是因為政府的懦弱,才把香港臺灣割讓給別人。為什麼會打敗仗?是因為政府的自大和腐敗,才導致的。面對圓明園的毀滅,我更多的是惋惜:它被稱為萬園之園,是我國園林藝術的巔峰代表,它被英國人燒燬,就是毀滅我國園林藝術的精華。可當時的政府卻沒有任何方法阻攔,不能拿英軍怎麼樣。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418字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惋惜。

看到了書上被侵略者銷燬的圓明園,我會不禁的問了問自己圓明園往日的輝煌去哪了,金碧輝煌的殿堂去哪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去哪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圓明園去哪了。

原來金碧輝煌的殿堂和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變成了一片廢墟,原本屬於我們的奇珍異寶,名人書畫,都被侵著拿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搬運。拿不動的就任意破壞如今的圓明園就是一片廢墟,我國這一圓藝術的瑰寶就變成了一片灰燼,這是多少中國人的心血呀!這都是侵略者把圓明園就這樣給毀了,你們肯定會覺的我們中國人民為什麼不去保護圓明園呢?這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實在太弱了,太弱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圓明園被侵略者毀滅。

現在我們中國是世界上的強國。如果之前那麼厲害的話,我國的圓明園就不會毀滅。現在圓明園裡的銅牛頭和銅猴頭被我們用昂貴的高價買了回來。

如今圓明園已變成了一片廢墟,想到這,我感到憤怒與惋惜。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惋惜。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16

讀後感 ,505字

今天,我們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我認為這給我們敲警鐘。

“有萬園之園”這美稱的圓明園內,不僅有殿堂,亭臺樓閣等巨集偉建築,還有著珍貴的歷史文物,見證了大清帝國的繁榮,是當時皇帝休息,遊玩的去處。這佔地350多公頃,耗時150多年的圓明園,竟被野蠻的,無恥的,卑鄙的,“文明人”—英法聯軍所毀滅。燒燬,煙霧籠罩著整個北京城。

我想,這火所燒燬的不僅是圓明園,而是每個中國人的自尊心,煙霧所籠罩的不僅是北京城,而是每個中國人的心,一個擁有無數財富的大清帝國,一個擁有千萬軍隊的大清帝國,一個人才濟濟的大清帝國,卻因為不會使用財富來強大自己,不會使用軍隊來強大自己,不會使用軍隊來強大自己……結果,不知天下的事情,自以為是。但是,當敵人衝過來時,就只能坐以待斃。所以,我們應好好地為祖國努力,為中國做貢獻,使國家變得強大,不受欺負,並向那幫強盜索取我們應有的東西,還要加上利息。

想到這裡,我想起了可憐的伊拉克被美國稱為恐怖組織的後臺,被美國進行無理的侵佔,略奪,並挑起戰爭,錯殺平民,這都是自己的國家不強大所造成的。所以,我們應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國恥,要振興中華。

這篇文章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184字

為什麼英法聯軍、日本帝國能隨便踐踏我們的國土?可以任意殺害我國同胞?國弱則被人欺!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有句名言:“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曆盡磨難。我們要正確認識祖國的過去和未來,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今後我們要肩負建設祖國的重任,所以今天我們要認真學習,早日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18

讀後感 ,542字

“如果說,有一種不能用語言來形容的建築,那它一定是圓明園。”每當我聽見這句話,就會感到無比的憤怒與惋惜。

最近,我讀到了一篇文章—《圓明園的毀滅》。圓明園原是一座皇家園林,有金碧輝煌的殿堂和許多巨集偉的建築,還有最珍貴的名人書畫,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花了150年才建造完成,總面積達350多公頃。可是,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闖入圓明園,放火燒了三天三夜!這片皇家園林就這樣變成了一片廢墟。這使中國的文化遺產遭受空前的損失。

這讓我意識到了當時清政府的腐敗,中國的軟弱。竟然眼睜睜地看著這麼大的園林被外國人燒燬。我感到無比的憤怒與惋惜。“唉!”讀完這篇文章,我長長嘆了一口氣。真想永遠遺忘這段歷史,可是不行!我們要銘記中國受過屈辱的歷史,發奮學習,長大之後振興中華。

還記得前幾年的國際博物展嗎?日本、法國、英國等國家展示的物品大部分是我們中國的。如:夜明珠、王羲之的書法……這些原來都是我們中國的,可現在卻被外國人搶去。我上網一查,日本搶了我們35000件寶物;法國搶了8000件……這價值根本不能用數字來表示!這也讓我懂得了“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

“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希望大家銘記中國受過屈辱的歷史,為自己的國家發奮努力,不要再讓噩夢重演。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19

讀後感 ,433字

在這個單元學習中,我對《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深有感觸。

圓明園是最大的皇家園林,裡邊收藏著許多奇珍異寶,漫步園內,猶如漫步在天南海北,飽覽各地風景名勝。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個園林啊!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把園中一切能拿走都拿走,還把實在運不走的都給燒掉了!

讀到這裡,我十分氣憤,他們憑什麼拿走屬於我們的東西?還搬得那麼自如,像是在搬自己家的東西一樣,明目張膽的強盜!我恨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如果圓明園還在,如果我們能親手默默圓明園的話,那該多好啊!

還記得前些年香港拍賣會上的銅牛頭、銅猴頭和銅虎頭嗎?那是圓明園中的十二生肖池裡的寶貝,那本來就是屬於我們中國的東西,但我們卻付出了數千萬的代價才買回了這三件國寶。一陣怒火在我心中燃燒,難道他們不會向我們認個錯,把東西還給我們嗎?難道他們不為自己的行徑感到羞愧嗎?

《圓明園的毀滅》讓我明白了落後就要捱打,雖然中國科技在世界上領先,但我們還是要努力讀書,為祖國出一份力,不讓它再次蒙受恥辱,但願歷史不會重演。

圓明園的毀滅讀後感 篇20

讀後感 ,423字

濃煙滾滾,烈火熊熊,圓明園化作一片灰燼,只剩幾根石柱孤零零地聳立著,這就是被毀滅的圓明園。

這篇課文先用筆墨刻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又寫圓明園毀滅時的悲劇,激起了我的心聲:侵略者為什麼在中華大地上還如此霸道,為什麼!

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中華大地神聖不可侵犯。當洋鬼子要闖入圓明園進行破壞時,堅強的愛國勇士攔住了侵略者的去路。他們揹著弓箭,拿著長矛,一次又一次衝上去。但敵人用火藥瘋狂掃射,勇敢的中國人最終因清政府腐敗無能,軍隊武器落後戰敗了,鮮血染紅了神州大地。囂張的狗強盜以清政府不讓他們進圓明園參觀為藉口,一把火燒了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是從乾隆年間開建的,到同治時已修建了一百多年,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啊!可當這雄偉的宮殿毀於外國強盜之手時,那同治皇帝卻逃之夭夭!這是中國的奇恥大辱,它時時提醒著中國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看完課文,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強國鯨吞弱國,大國欺負小國,不能讓歷史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