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散學典禮相關作文20篇

有趣的散學典禮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7字

今天要召開一個盛大的典禮,我們的散學典禮要隆重上演啦!

散學典禮是非常有趣、好玩的,我們每個班級都要進行特色展,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舞蹈、唱歌、詩歌朗誦……

表演秀在同學們熱烈的歡呼聲中開始了,演員們各自穿上各種風格的服裝,這些服裝的搭配可真是一絕,穿在小演員的身上,個個都顯得那麼朝氣蓬勃。第一個節目是舞蹈,她們好像是一群天鵝在湖中翩翩起舞,贏得了臺下觀眾們的陣陣熱烈掌聲。這一場的天鵝舞是一個非常好的開頭,把觀眾們的熱情一下子點燃了。

第二個節目是詩歌朗誦,這個朗誦是中英文雙語的哦。第一組同學是中文誦讀,他們吐字清晰,朗讀得非常流暢。第二組是英文朗讀,他們也非常棒,激昂中抑揚頓挫,我們都深深為之嘆服。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樂器合奏的節目。臺上的表演者有的彈古箏,有的彈鋼琴,還有的彈吉他。他們彈奏的音樂各有特色又相得益彰,整個表演如行雲流水,我聽得如痴如醉,完全陶醉在他們的音樂聲中。這樣的音樂真的是不可多得啊!

最後,班上的四大才子為全部同學送福來啦!他們四人充滿深情地誦讀著優美的祝福詩句,同學們為他們的表演和真摯的祝福語不斷叫好,掌聲、喝彩聲交織一起,整個教室都在沸騰。

不知不覺就到了放學的時間,同學們要過一個月才能見面了。大家都相互送出自己的祝福,祝福彼此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在依依不捨中,我們互相告別,走出了校園,走向新的一年!

有趣的數學課 篇2

國一作文 ,637字

說起課堂上的趣聞,就不得不談起我們的數學老師—李紅兵老師。他大大圓圓的眼睛特別明亮,他笑起來嘴巴像月牙兒。他真是個風趣幽默又和藹可親的人。

趣聞一:有趣的自我介紹

星期四的早上,我們即將上第一節數學課,心情急切激動。在我們期盼的目光中,李老師緩緩走來,開始自我介紹。只見他面色凝重,目光嚴肅,故作深沉地說:“我很佩服我們26班的班主任周老師,周老師這個英語老師很神奇,而我這個數學老師很神經。”全班頓時鬨堂大笑。李老師也哈哈大笑起來。

趣聞二:有趣的評價

星期五第一節課,李老師走進教室見我們很多人都沒有睡醒的樣子,於是決定出道題,答對有獎,給我們提神。李老師出了道選擇題,-2+3=?很多同學馬上舉手,希望老師叫他。這時老師叫了一個舉手最快的同學。而這個同學站起來卻嗯了半天,面紅耳赤,也沒有答出來。同學們就有議論和嘲笑的聲音了。這時李老師幽默地說:“這位同學特意為大家舉手搶到了回答問題的機會,誰願意和他搭檔,負責回答呢?”這時同學們再次舉起手,自然也為這位同學解了圍。

趣聞三:有趣的講解

李老師每次給我們講課時總是激情澎湃,幽默風趣。每次講課時聲音總是抑揚頓挫,並配上一些肢體語言。有一次講解一道難題,他怕同學們理解不了,就半個身子躺在講臺上展示那個畫面和情景,並配上誇張的表情。這樣的教學使同學們學到了知識,身心愉悅。

這就是數學課堂上的趣聞,主角就是我們可愛的李老師。真榮幸能做李老師的弟子,我也一定會努力學習來報答他對我的教導,不辜負他的殷殷期望。

一次有趣的查字典比賽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67字

“叮鈴鈴!”下課了,教室裡熱鬧極了,有的忙著去玩畫片,有的忙著找伴去跳繩……不過,我們幾個鄰座卻決定進行一次別開生面的“查字典”比賽。

我、劉津波、胡陳三人都拿出自己的法寶—字典,決定進行一次“查字典”比賽,現在只差一個裁判了,我們左思右想,終於找到了一個老實人—於建華。我們向於建華提出請求,並說明了比賽規則:一共玩四局,四局之後看誰贏的局數多,就獲勝。他很爽快的答應了。

比賽開始了,“那我就出一個我的‘建’字吧!”於建華話還沒說完,只見劉津波已經快速的翻了起來,我和胡陳也不甘示弱快速的查找了起來,最後還是胡陳手腳麻利一些,稍勝一籌。只見她得意地說:“哈哈,你們兩個大男子漢都比不過我……”我和劉津波不服氣地說:“不是才一局嗎?到底誰勝誰負還不知道呢,別高興的太早了!”胡陳穩操勝券似的又說:“出吧,出吧,諒你倆也贏不了我!”

第二局開始了。裁判出了一個“印”字。我和劉津波趕緊埋頭查詢起來,只聽胡陳還在那裡自言自語地說道:“到底是前鼻音還是後鼻音?”就聽劉津波大聲喊道:“找到了,找到了!”可憐的胡陳,字典都沒翻開,就已經輸了,你看,這就是驕傲的下場。

經過前兩局的失利,我也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這兩局扳回來。於是,我趕忙催於建華快出題,剛好這時劉津波有事出去了,於是我又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我倍感興奮,而且發現胡陳還沒從沮喪的情緒中緩過神來,我一陣竊喜,真是天助我也!於建華見劉津波不在了,一本正經地說:“人員沒到齊,下次接著比。”就做作業去了。我和胡陳面面相覷,最後我們還是決定比賽進行到底。隨後,胡陳說:“我來出!我就出個我的‘陳’吧!”於是我又趕忙把字典端起來,趕緊翻了起來。這次運氣可太好了,我一翻,便翻到了那一頁,我高興地說:“找到了!”胡陳立刻呆了,然後說:“肯定是作弊的。”她不服氣,決定和我來一次“巔峰決戰”,我答應了她。

“決戰”開始了。這次輪到我出題了,我出了我名字裡頭的“淇”字。我想我肯定贏定了,因為我比他要熟悉這個字,這次我採取了直接翻這個字的那一頁,我邊翻邊心想:一定要獲勝,一定要證明男生比女生厲害。不出我所料,我很快查到了這個字,當我轉身看胡陳時,發現她也已經翻到了那個字的讀音了,只是還沒找到它的確切位置。我終於贏了,緊張的心情也被勝利的喜悅所代替。胡陳不甘心,還要來,可是這時上課鈴聲響了,這場別開生面的比賽也只好告一段落。

這次有趣的查字典比賽,不僅讓我品嚐到了比賽的樂趣,同時也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要想獲得最後真正的成功,那就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有趣的數學課 篇4

國一作文 ,592字

自從上初中以來,我最愛上的就是數學課。因為老師教的方法獨特,正是我們所希望的,快樂中學到知識。

今天,我們又上了一節數學課。老師要求我們把每道題都理解透徹,還讓我們站在講臺上當小老師,以免我們有些人不懂裝懂,濫竽充數。當然,我們都有點害怕,萬一老師提問起來,萬一不會,老師就該發火了,就該嚴厲的批評我們。那我們只有乖乖的認真聽老師講課,那自然而然聽課效率就高了。可總有些人一上課就打瞌睡,老師一看,就改變策略,讓我們先小組分析,討論,分析不到位的,老師再仔細分析,經過幾次分析,非常明白了。

有時,內容有點難記,老師就會把這些枯燥的內容編成順口溜,還帶點動作,讓我們一個個過關。就算我們記不住順口溜,可根據所做的動作就聯想起相關內容了。我們這樣上課,也就一點也不瞌睡了,當然我們的位置也根據需要變個不停,一會按小組位置,一會又迴歸原始狀態。你想,這樣還能瞌睡?

其實,我們的老師不僅教法獨特,而且還多才多藝。每一次上課,他都為了讓我們放鬆心情,給我們講個故事,唱首歌,讓我們心情愉悅,再進入講課流程。老師還注重提問,讓我們大膽自覺發言,無論對錯,都沒關係,只要有這種精神,就是值得表揚的。如果誰回答的好,還是第一個舉手發言,那麼就加分,小組加分,個人加分,當然小組分高,整個小組的人都很榮耀,並且少做題,多美!

我每次上數學課,我就精神十足,因為,我非常喜歡這種教學的方式,快樂有趣!

一堂有趣的數學課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4字

一說到數學課,大家腦海中出現的肯定是無聊、枯燥、乏味這些詞彙吧。但安老師給我們上的數學課卻與眾不同,總會讓我們感到妙趣橫生、印象深刻。不信的話,就來跟我聽一堂數學課吧!

一天放學前,安老師讓我們每個人準備一些彈珠和一雙筷子。明天的數學課要用。同學們面面相覷,不知道安老師葫蘆裡賣得什麼藥。安老師神神祕祕地說:“明天揭曉答案。”

第二天,我們懷著期待的心情來到學校,紛紛揣測著安老師的用意。終於盼來了數學課。安老師走進教室,環顧一週,笑眯眯地說:“今天,我們來分組比賽夾彈珠。之後,每組把各個成員彈珠的數量整理成資料,獲勝的同學有獎品。”哦,原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資料的整理啊。安老師的教學方法真是別出心裁!

安老師讓我們六個人一組,輪流夾彈珠。比賽開始了,同學們都摩拳擦掌,投入與彈珠的“奮戰”中。我也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彈珠,組員們幫我數數:“1、2、3……”剛開始還算順利,我心裡正沾沾自喜,突然手滑了一下,彈珠“嗖”的一聲飛了出去,落到桌上後又被反彈回來,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我的腦門上,整組人樂得哈哈大笑起來,我真是哭笑不得。這之後,我可不敢再掉以輕心了,重整旗鼓投入“戰鬥”,總算漸入佳境,夾得越來越順手,最終以65個彈珠的成績成為小組第一名。接著,我又代表小組參加決賽,大家都在為自己的組員打氣,“加油”之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比賽終於結束了,張亦菲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大家都為她鼓掌。下課鈴聲響起,一堂別開生面的數學課就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怎麼樣,這堂數學課是不是很精彩呢?

一堂有趣的數學課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31字

這學期開學第二天的數學課,是一堂有趣的數學課。課堂上老師跟我們一起做了關於“認識毫升”的實驗。

那天上課鈴聲一響,老師像往常一樣來到講臺前,不同的是這次老師手裡拿了一個小編織籃。我們不禁伸長了脖子看小籃裡放了些什麼,籃子裡放著一瓶飲料、一個量杯、一個紙杯和一根針管。大家竊竊私語,小聲議論起來。只聽老師說:“同學們好!”同學們帶著好奇齊聲說:“老師好!”

開始上課了,老師開啟書本,讓我們看書上第二頁第五道題。老師首先大聲讀了一遍題目,接著拿出了量杯和針管,她指了指量杯上一毫升的位置,又拿著針管走到飲水機前注了一點水,然後回到講臺前告訴大家:“咱們一起看看幾滴水可以滴滿一毫升。”說著,老師開始用針管往量杯裡滴水,五十多雙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一滴,兩滴……六滴”,一共六滴水滴滿了一毫升。大家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更有趣的還在後面。老師從籃子裡拿出了飲料和紙杯,把飲料倒入量杯50毫升的位置,然後又把這50毫升的飲料倒進了紙杯。“下面,我請一位同學上來喝飲料!”,老師微笑著說。同學們立刻興奮起來,不約而同地舉起了手。老師停了幾秒,說:“常梓軒,你來!”喝飲料有個要求,要以平時喝水的速度喝下去。常梓軒走到講臺前,只用了幾口就喝完了。接著老師又依次叫了三四位同學上臺喝飲料,讓同學們觀察他們大概喝了幾口。雖然還有很多同學沒有上臺喝飲料,但大家依然很開心。

“叮鈴鈴”,下課鈴聲打響了,老師跟我們說了“再見”,同學們意猶未盡,都還沉浸在剛才有趣的課堂中呢!

一堂有趣的數學課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51字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清脆的上課鈴響起,數學孫老師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向講臺。她清了清嗓子,和顏悅色地說:“我們這堂課來做個活動,主題和我們要學的可能性息息相關。”一說到活動,同學們立刻來了精神,連忙拿出昨天準備好的道具。

同學們摩拳擦掌,臉上一副興奮的表情。我也一樣,心裡充滿一種神祕感,還有一絲絲的小激動,好像是要準備抽獎似的。我慢慢地把手伸入袋中,還特意將紅黃球攪合了下,拿出來一看,是個開門紅,第二次抽到的是黃色,就這樣反覆五次,我抽到了三次紅色,兩次黃色。其他同學也大都如此,相差不大。接著,孫老師讓我們在各自的袋中加兩個紅球。現在我們的袋中有三個紅球,一個黃球了。這次,我們抽到紅色球次數明顯增多,五次機會,我竟抽到了四次紅色球。

活動結束後,孫老師給我們總結了活動的要點。她面帶微笑,溫柔地講道:“當我們袋中放的是紅黃球相等的個數時,抽到紅黃球的次數就基本相等。而袋子裡紅色球個數多時,抽到紅色球的可能性就大些。”同學們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這真是寓教於樂,一堂有趣的數學課啊!

一節有趣的科學課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5字

今天下午第二節是科學課,老師讓我們準備了8k紙、手電筒、長方形木塊。同學們都很好奇,科學老師這是要幹什麼呢?我猜應該是做實驗。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實驗室。

實驗室在一樓三年級教室對面。我走進實驗室,看到裡面窗明几淨,白色的專用桌椅擺得整整齊齊。與眾不同的是每一張桌子的中間都有一個方形的水池,它的上方安裝了水龍頭。我開了一下龍頭,竟然有水。老師開始講課了,奇怪的是她把窗簾拉上,把電燈關了。製造這麼一個黑暗的環境是要幹什麼呢?原來是要讓我們研究光與影的關係。

老師先讓我們同桌兩人交換做手影遊戲,探究影子的產生條件。一個人拿著手電筒和8k紙,調整好距離,另一個人做手影。我把兩個大拇指交叉在一起,左手四個手指併攏,右手握住左手,放在手電筒下,立刻就出現了一隻威風凜凜的狼頭。我的同桌手更巧,8k紙上時而飛出一隻美麗的小燕子,時而蹦出一隻可愛的小兔子,時而又跳出一隻凶猛的大老虎。我們沉浸在光與影的快樂中,也明白了影子的產生必須要有光源、遮光物體和投射屏。

接下來老師提出了第二個實驗的要求,讓我們三人一組開始操作。我和周珂怡、王雅楠一組。周珂怡拿著手電筒和木塊,我拿著8k紙。我把8k紙豎起來作為螢幕,她用手電筒照木塊,王雅楠在8k紙上把木塊的影子畫下來。老師看到我們掌握了要領,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讓我們移動木塊的位置。沒想到,木塊離手電筒越近影子越大,木塊離手電筒越遠影子越小。這個實驗又讓我們有了新發現,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下課鈴聲響了,我們要離開實驗室了。同桌咕噥了一句:“怎麼這節課這麼快就下了?下節課再做實驗就好了。”在依依不捨與殷殷期待之中,我們告別了老師,走出了實驗室。

有趣的科學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2字

我們很難一隻手把雞蛋攥碎,可是,剛出生的小雞,卻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啄破蛋殼,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做了一個科學實驗,下面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從鉛筆盒裡拿出一支細細長長的鉛筆,又在媽媽的幫助下得到了半個雞蛋殼兒,把它凸面向上,放在“實驗桌”上。雞蛋像一個堡壘一樣,矗立在那兒。我提起鉛筆,離蛋殼兒大約20釐米左右,“瞄準”蛋殼的中心,說道:“五、四、三、二、一,準備,—發射!”

鉛筆如同火箭一般,直“射”桌子上矗立著的“堡壘”。看來,蛋殼兒要被“打出一個洞”了,實驗要成功了!可是—為什麼鉛筆順著雞蛋殼兒“滑”下來了?我揉了揉眼睛。

“再試試!”媽媽滿臉急切。

嗯,再試一次!我不斷把鉛筆的高度提高,可無論試了多少次,結果都和第一次一樣。那雞蛋殼是不是穿上了鎧甲?怎麼會這樣堅不可摧呢?

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嗎?要不把蛋殼“翻個身”?蛋殼下墊了一個小酒杯,放上去剛合適,不大也不小。遠遠望去,就像半個冰激凌球放在了杯子上。我又一次將鉛筆“發射”了出去。

嘿嘿,雞蛋殼兒,小酒杯就是你的葬身之處,你碎定了!“咔”的一聲,只見鉛筆插入了雞蛋殼裡,像一把寶劍,“刺”中了蛋殼的“要害”。蛋殼上出現了一條條“藤蔓”。

“成功了!成功了!我終於成功了!”我欣喜若狂地尖叫起來,媽媽也在一旁問我鼓掌。

可為什麼雞蛋殼的凸面可以承受住那麼大的壓力呢?原來雞蛋是有“薄殼結構”的,曲面可以把外來的力沿著曲面均勻地分散,雖然它很薄很薄,但可以承受住很大壓力。然而雞蛋的內部卻無法像凸面那樣承受住巨大的壓力。因此,小雞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啄破蛋殼了。

現在建築師根據這種“薄殼結構”特點,設計出了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築物。人民大會堂、北京火車站以及其它很多著名建築,屋頂都採用了這種"薄殼結構"。

看來,生活中也有許多科學知識等著我們發現哩!

一次有趣的科學實驗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3字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生活中的科學原理更是無處不在,摩擦力就是這些科學原理中的一員。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有趣的科學小實驗,來見證一下摩擦力的神奇吧!

我要做的這個科學實驗叫做“筷子提米”。看到這裡,你大概會產生一個疑問:“筷子怎麼能提米呢?”別急,眼見為實,先來看看做實驗需要準備的材料,它們就是一個玻璃杯(注意不要用太大太重的玻璃杯)、一根竹筷子和一些米。

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就要開始做實驗了。首先,我把米倒滿玻璃杯,並用一隻手將杯子裡的米壓一壓,緊接著從幾根手指之間的縫隙中插入準備好的一根竹筷子,並再一次用手壓緊米粒,使米粒、杯子和筷子緊緊地擠在一起,最後,我用手輕輕提起筷子,奇蹟出現了—米粒連同玻璃杯一起被筷子給提了起來。那為什麼僅憑一根筷子就能提起一個裝滿米的玻璃杯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物體和物體之間有摩擦力,當物體受力要運動時,摩擦力就會以相反方向阻礙物體的運動。在實驗中,由於杯子內米粒與筷子之間的擠壓,使杯子、筷子和米粒之間的摩擦力增大,將筷子向上提起,米粒和杯子由於摩擦力的作用阻礙筷子向上運動,結果反而將米粒和杯子一起給提了起來。

怎麼樣?這個實驗有趣吧?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無數的科學問題等待我們去探索,去解答。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勇於探索的心,就一定能探索到問題其中的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