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樓燈展相關作文20篇

望海樓燈展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667字

所有的樹木、草坪都被各種顏色和造型的花燈裝飾起來,行走在公園的小路上,猶如在仙境中。

大年初一晚上,我和媽媽、堂哥一起去望海樓景區看燈展。

一進大門,眼前的壯觀景象震撼了我。景區裡燈火輝煌,五彩繽紛。所有的樹木、草坪都被各種顏色和造型的花燈裝飾起來,行走在公園的小路上,猶如在仙境中。

這裡有金碧璀璨的望海樓,銀色的馬車,那裡有金色的公雞,銀色的長頸鹿,還有紅色的蘑菇,綠色的海盜船……我看看這個,再望望那個,真是目不暇接。

給我印象最深得是一條五光十色的燈光隧道。燈光的顏色有紅、澄、黃、綠、青、藍、紫七種,好絢麗啊!很多人在隧道里拍照留影,我行走在隧道中,遠遠朝前看,有種頭暈目眩的感覺。

走出隧道,看到前面有座“富士山”。與日本的富士山相比,這座“富士山”小多啦,但這座“山”會發光,上半部分是銀白色,山體部分發出藍色的光。整座“山”晶瑩透亮,散發著迷人的光芒,好看極了!

我們又來到了一個巨型的翅膀燈下,媽媽跟我拍了幾張照片,我把手臂放在翅膀燈兩邊,搖身一變,嘿!我的手臂變成翅膀飛起來啦!

走著走著,我聽到了很多鳥叫聲,順著聲音,我們走進一片竹林,竹林在公園不起眼的角落,很幽靜,真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我一抬頭,嘰嘰喳喳……哇!好多鳥兒在林間唱歌。原來,望海樓景區裡的鳥兒晚上都在這片竹林裡休息呢。

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出口處,那裡有舞龍隊和鑼鼓隊在表演。火紅的中國龍在飛舞,鑼鼓喧天,掌聲陣陣,真是熱鬧。

今晚的燈展是我長這麼大看到的最漂亮的燈展,讓我大開眼界!媽媽答應我,下次有更好的燈展再帶我去看,我期待著。

遊望海樓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773字

上個月的某一天,我去遊了家鄉的望海樓。

剛進大門,便聽到從“樹樁”裡發出的優美音樂,令人心情立刻變得舒暢許多。右手邊是一片竹林,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從遠處看,這些竹子便像一面綠色的牆,而從近處看,這竹子綠的又像一塊無暇的翡翠。

順著前面這條小路往裡走,便有會見到一處魚塘,魚塘路的金魚都被來這裡遊玩的遊客喂得胖胖的。

只見前面的石頭上有一位小男孩兒蹲在一個石頭上喂著魚。

他先把手上的麵包屑一點一點的撒下去,不一會兒,魚兒們便都聚集在他周圍,他樂的咧開了嘴。之後,便吧手上的麵包屑全部倒進了水裡,那些魚兒像了幾天似的瘋狂的搶了起來……

越過魚塘,便來到了望海樓下。站在底下抬頭望,這樓是相當高,很有氣勢。

走進一層,左右分別是樓梯,而中間走到很長,很寬。擠上幾十個人的電梯,一點也不覺得擁擠。

來到望海樓,自然要走樓梯一層一層的爬了,也好看看每一層的樣子。

樓道很窄,很高,每個幾米便會在牆上出現幾幅相框,裡面掛的都是望海樓的歷史,二樓與樓道間的東西一樣,都是講著一些塵封的往事。

從樓道直接爬上四樓,便是望海樓最高的地方,從這裡往下看,桃園,老街,三水灣……的景色,一覽無遺。

只見下面的桃樹上,桃花開的正盛,不禁讓我想起了《桃夭》中的一句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翠綠繁茂的桃樹,這花兒開的正盛,一個個都張開了自己紅紅的臉蛋兒,露出了那黃色的花蕊。

下了望海樓繼續順著小道往前走便到了一處河邊“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滿天飛。”柳樹在岸邊廢物,柳枝像一頭美麗的秀髮隨風飄舞著。河上的遊船在桃園與望海樓之間來來往往,遊客們談笑風生,好不愜意。

再順著小路走,便又走到了一處竹林,也就是入口的那一片。走在綠色的牆壁之間,僻靜的彷彿與世隔絕,可竹林,還是那片竹林。

在公園裡繞了一圈,穿過竹林,這就到了出口,我們排著隊,意猶未盡的出了望海樓公園。

望海樓遊記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9字

在城東小學舉行的“鳳城漫步”活動中,我們五年級有幸參觀了江淮名樓—望海樓。

我們剛走進景區,便來到了鳳城景區的一部分—望海樓入口,只見大門的正中有一副匾額,上面寫著“江左勝境”四個大字,這是著名的大書法家沙孟海所寫的,兩側的匾額上還有當代草聖林散之來泰州時留下的墨寶。

望海樓景區佔地7。4公頃,步入景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核心景觀—望海樓。在望海西側是文會堂,東側是碑苑等景觀,我們第一個參觀的是東側的碑苑。

來到了碑苑,從外觀上看到的是一片竹林,其實在林中,分列著上十塊石碑,上面刻著20首古今描繪泰州的詩詞,其中不乏有大詩人的作品。

接著,我們又去了古城池地雕廣場。廣場正中就是古城池地雕,這塊銅鑄地雕長10米,寬10米,佔地100平方米。這是《道光泰州志》裡的一副泰州城池圖,反映了當時泰州城的一些主要分部。

在參觀完州城遺址、宋城古涵和世紀寶鼎等景觀之後,我們終於來到了景區的核心景觀:望海樓。眼前的就是望海樓,是重簷歇山頂,上蓋黑褐色琉璃瓦,外觀是宋式彩繪,主色取硃紅、黃、白三色系,顯得古樸典雅,大氣。整個望海樓高31米,內部面積達2126。5平方米,內部分為四層,儲存著《重修望海樓記》和《海天旭日圖》等物品。望海樓建在古城東南角,東南臨城河,巍峨壯觀。

同學們,如果有一天你也去望海樓遊玩,我可以做你們的嚮導哦!

觀望海樓記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963字

這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

城東小學經東校區精心組織了一次有趣的“鳳城漫步”,這是為了讓我們細細領略家鄉的風景名勝,激發愛國愛家鄉之情。此次活動的目的地泰州遠近聞名的望海樓。

我們步行從學校出發,一路上大家都很激動,談笑風生,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望海樓大門口。

我仰頭望著油漆大門,只見左右分別寫著“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上匾寫著“江左勝境”等十二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自豪感油然而生。

步入大門,我們就邁進了“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各種各種的花匯成的“花海”引入眼簾,歎為觀止;小鳥在枝頭嘰嘰喳喳,歡迎到訪的“遊客”;河塘邊的小橋,高處瀉落下來的流水,不禁讓人想起“小橋流水人家”、“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美好境界。

沿著一條羊腸小道,我們來到了一尊高大的雕像目前。這是後人為紀念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所塑。雕像前面有一塊臥石,上面刻著范仲淹說的一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表明了范仲淹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值得我們用心學習。整座雕像位於文正廣場正中,它前面是文會堂—范仲淹與滕子京會見文人墨客的地方。

欣賞完文正廣場,我們立即向本次漫步的主角—望海樓進發。

我們來到望海樓前面的中心廣場,向北仰望望海樓。只見重簷歇山頂,上面蓋著黑褐色的琉璃瓦。望海樓從底座到頂層共分為四層,總高度31米,內部總面積達21265平方米。它位於古城東南角上,東臨護城河(鳳城河),雄偉壯觀。

我們步入望海樓入口處,無不為一幅大型鎦金漆器圖—《重修望海樓記》所折服,這是由范仲淹的第28代子孫範敬宜所畫。

進了入口,繼續往前走,出現一幅高4米35,寬10米02的大幅壁畫—《海天旭日圖》。它描繪的是望海樓前波濤洶湧的景象,預示著泰州的蒸蒸日上。我們隨後把望海樓內部都參觀完畢,增長了不少見識。

後面我們又參觀了“世紀寶鼎”、“宋城古涵”、“古城池地雕圖”、“碑苑”等多處景觀,大家無不滋滋稱讚,為家鄉的美自豪,更加激發努力學習的豪情,為建設“高富美”的新泰州添磚加瓦。

夕陽西下,鳳城河畔波光閃閃,呈現一番美好、迷人的景象。

時間飛逝,轉眼間,“鳳城漫步”研學旅行活動接近尾聲了,大家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望海樓。

這次活動,令人難忘,大家都期待下一次的“漫步”。

遊望海樓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825字

望海樓,被譽為“江淮第一樓”。

這天,我們懷著愉悅的心情來到景區門前,一進入口就看到一叢叢、一簇簇的花爭先恐後地,如同一個個孩童的笑臉,天真而爛漫地綻放著。像三月的春風,讓我們心靈溫暖。小草呢,也是經過一場雨的洗禮,彷彿更加翠綠,他們挺了挺身板,開始了新的一天的旅程,我的心情也是一樣,隨著這些鮮花一齊綻放。

走進景區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林。竹子高聳入雲,高達十來米,整齊而又清新地排列著,像一個個昂首挺胸的士兵,來捍衛他們的家園。導遊向我們講解著石碑上的人物簡介,范仲淹幼年喪父,四歲時隨繼父遷至長山,他從小出身在貧困家庭,但十分好學,是宋代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著有《岳陽樓記》等傳世,正是因為他這種好學的精神,才使他成了世界豪人。

出了竹林,沿著河邊小路再向前走去,就到了我們主要的遊覽景點——望海樓,他還有一個名字“望母樓”。為什麼叫“望母樓”呢?其實,在幾千年前,泰州望母樓還是一片汪洋大海,而到了明朝,便不是真的可以看海了,而是泰州人們對大海母親的一種懷念。望海樓造型、顏色古樸典雅,很是大方。內部共四十層臺階,大樓小樓讓人眼花繚亂,到了頂層,空闊的活動空間讓人不禁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想要放飛一般,突然有人喊了我一聲,我定了定神,從頭頂上望去,瞧!房頂中央有一隻雕金盤龍,龍的嘴裡銜著一顆玉砌成的寶珠,在陽光的照射下耀眼奪目。我不得不佩服古人這鬼斧神工的雕刻藝術和大膽的想象力。再次凝望這”古人的智慧“創造時,不禁讓人想起這不僅是一條雕刻在塔頂的龍,而是我們作為一名泰州人的自豪!

從望海樓出來,我們便到了古城牆,城牆是古泰州的第二道防禦線,現在只剩下一小段城牆,來講訴著泰州的滄桑歷史與變遷。

再看望海樓,我不禁讚歎它的完美,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望海樓不愧為“江淮第一樓”。

參觀鎮海樓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字
參觀鎮海樓作文500字https://wWw.ZuoWen8.com/a/214039.html

鎮海樓參遊記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7字

鎮海樓—廣州標誌性建築之一,又稱五層樓。雖然去過多次,但每次去都有不一樣的感覺。

這次,我又來到了鎮海樓。它是那麼的氣宇非凡、雄偉壯觀。看!它全樓高25米,呈長方形,闊36米,深16米,下面兩層圍牆用紅紗巖條石砌造,其它三層為磚牆,外牆逐層收減,有復簷5層,綠琉璃瓦覆蓋,簷角飾有精緻的石灣彩釉鰲魚花脊,紅牆綠瓦,巍峨壯觀,頂層正面高懸“鎮海樓”橫匾。被譽為“嶺南第一勝覽”,先後以“鎮海層樓”和“越秀層樓”列為清代和現代的羊城八景之一。

在清朝時期,鎮海樓一直是廣州最高的建築物。登上樓頂,遠眺珠江水波盪漾,波瀾壯闊,蔚為壯觀;近俯雲山層巒疊翠,羊城錦繡,氣象萬千。我真為自己是一個廣州人而驕傲。

鎮海樓還被稱為廣州博物館,因為它裡面分朝代陳列著廣州2000年發展的文物史料,讓人大開眼界!每次我都沉迷在那歷史往事中,久久不願離去。

鎮海樓作為廣州現存最完好、最具氣勢和最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築。看,湛藍的天空、綠油油的小草、高大挺拔的大樹、五顏六色的花朵,再加上一座巨集偉的建築,剛好構成了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它,讓它永永遠遠地矗立在越秀山上。

點亮“書海”之燈 篇8

國二作文 ,972字

我們是魚,是在書海中生活的魚,願書香長長久久地瀰漫在你我他之間,願時間老人將這一充滿幸福的時刻停住,願書海永不幹涸。

但你捧起一本書,翻開第一頁,那可愛的字元就會像見到老朋友一樣向你探出機靈的小腦袋—打招呼。然而你也會一如既往地迴應它,揣摸它,用內心去感受它,發現它的小祕密,它們是能說會道的小娃娃,不是小呆板,栩栩如生。在一頁書中,成千上百的它們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那是會動的,有聲音的。

自從上了中學以來,我就變成了書呆子,只要一到了下課的時候,雖然時間很短—只有那杯水車薪的十分鐘,可我還是要做一隻快樂的書蟲。

記得那一次,臨下課前的五分鐘,我就已經像屁股紮了針一樣坐不定了,心裡一直唸叨著:“快點下課,快點下課……”也許是上帝聽到我的禱告,下課鈴立馬打響了,我心裡暗暗地想:“真是太好了,剛剛那五分鐘簡直就是度日如年啊!現在我又可以繼續看我的《城南舊事》了。”

我像一隻飢餓的小羊來到一片芬芳的嫩草地上,拿起書,快活地沉浸在書海中。我已經與書中的林英子合二為一了,我也和她一樣住在北京的老胡同中,冬天來了,駱駝隊也來了,它們在陽光的撫摸下顯得那麼得精神,我看著書中玲瓏嬌小的“小精靈”們,同時彷彿耳邊漂浮著駱駝們咀嚼的聲音,“吱吱吱”地,眼簾中也映入了駱駝口中那白如雪的唾沫。“小精靈”們像導遊一樣形影不離地帶著我在書海中遨遊。

在書海中,我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感覺,書海中,那千變萬化的畫面像水中的倒影,如此的真實,但又夾雜這朦朧;書海中,那俏皮可愛的聲音像天上鳥鳴,彷彿近在眼前,可仰頭一望卻遠在天邊。

我在書海中,看著英子正在幫著大人們卸煤,耳邊一直傳來“嘿唷,嘿唷”的吆喝聲。“卸煤了!”這時,眼前的駱駝晃動起來,這樣的場景令我十分詫異,等我回過神來原來是同桌搖著我的身體,提醒我上課了,而不是“駱駝”在晃,同桌反問我:“你卸完煤了吧!都上課了,甭看了。”於是,我不情願地把書放回抽屜裡,抱怨道:“人家看得正香呢,上課鈴怎麼就這麼愛打斷別人看書?”

就這樣,我下課去一次書海,就好像去了一次環遊旅行一樣快樂與幸福。在書海中,我看到了許多人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情。

我為我能讀書感到幸福,為能去遨遊書海感到快樂。但我還是不滿足,我想吃盡、消化盡書中的精髓,帶著我的好朋友一起一樣遨遊那百聞不如一見的書海。

觀燈展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1字

國慶佳節的晚上,我們去看燈展。一路上只見車水馬龍,行人川流不息。

剛剛接近燈展市場,幾盞由紅色、黃色、藍色交織而成的彩車燈就吸引了我的眼球:色彩紛呈,景緻交錯!我心頭暗喜:“不虛此行!”

往裡去,人湧如潮。我手扶著夥伴的肩膀,踮起腳尖,努力地伸長脖子向遠處看,只見“水鄉洞天,人間仙境”八個大字的燈市橫匾金光閃閃、耀眼奪目。在黑壓壓的人群中,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們終於來到了燈市橫匾下面,一眼望不到邊的燈飾場面令人目不暇接,激情倍增。一盞一盞的彩燈漂浮在水面上,猶如天上的點點繁星。

再往縱深觀賞,惹眼的依次是四條遊船上的“福娃娃”、“大玫瑰”、“福星高照”和“中華昌盛”的模型彩燈。這些燈用了不同的色彩裝飾,表達了不同的含義:“福娃娃”面帶微笑,紅暈可愛,栩栩如生,象徵著我們祖國福氣常在;“大玫瑰”紅紅火火,霞光萬千,象徵著我們偉大祖國的發展,日新月異,成就輝煌;“福星高照”是用各種各樣的燈飾組成的高樓大夏。只見它高聳雲空,光芒四射,象徵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昌盛”,花團錦簇,花香四溢,象徵著我們民族的大團結,萬眾一心!

參展的燈太多了,讓我們看不完,觀賞不完。

國慶佳節看燈展令我倍受鼓舞!獲益萬千!讓我觀賞了燈的世界,讓我遨遊了燈的海洋,增強了我報效祖國的情懷,也激勵著我今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探求科學知識的大道上,昂首挺胸,闊步前進。

仰望海洋 篇10

國三作文 ,840字

海洋孕育了生命,從這一點來說,海洋是生命之源,是我們所有人的母親,海洋對於人類而言高深莫測。

書中說:人類形成海洋意識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對海洋的恐懼;第二階段是對海洋的探索;第三階段則是佔有與開發。我不以為然,我認為,人類現在處於的階段更“高等”,那便是對海洋的破壞與掠奪。

先不討論說我這樣說是否過於偏激,我們可以從現實中得出結論。

1950年,日本水俁灣村民突然患上了一種怪病;首先是一些貓走起路來晃晃悠悠,四肢不斷抽筋,最後竟自己跳進海里淹死,人和貓的情況也大同小異,先是口齒不清,走路東倒西歪,繼而肌肉哆嗦,身體蜷曲,發瘋似的喊叫,最後在極其痛苦中死去,這種怪病的起因只是一家氮肥公司向近海中排放含汞的汙水。

這只是人類破壞海洋行為的一個極小的縮影,而人類對海洋資源的掠奪更是不言而喻。

海洋蘊藏豐富的生物資源,於是人類瘋狂捕殺,加速了物種滅絕;海底分佈著富饒的油氣田,於是人類又動了歪腦筋,鑽探海底石油引起石油洩漏,汙染了大片海域,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這樣類似的情況層出不窮。

所以我們要仰望海洋!仰望海洋就要敬畏海洋。自然的力量是我們無法想象的,當人類正沾沾自喜,自認為自己征服了自然,殊不知,自然對於每一次我們這樣的無知都進行了報復。海嘯的頻繁發作就是其中的表現之一。

仰望海洋,就要正確衡量它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利益。媒體常說,“21世紀是人類爭奪海洋的世紀”,也是人類認識海洋的時代,海洋自古以來就是各國爭奪的焦點……,只因為人們在海洋身上發現自己的利益,掌握了海上運輸線也就掌控了海上運輸貿易。海洋更直接的利益表現在它豐富的資源,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陸地資源即將枯竭,生存遇到危機,既而把目光投向海洋。

讓我們走向海洋,加強對海洋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因為這是國家發展的重要途徑;讓我們感恩海洋,加強對海洋的保護,因為海洋雖大,資源雖多,但也總有消耗殆盡的一天,注意可持續發展才是人類的出路。

讓我們仰望海洋,用我們的心、我們的行,感受它的博大、偉岸與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