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灼灼相關作文20篇

桃花灼灼 篇1

高三作文 ,838字

桃子愛桃花。桃子自己也是一個如桃花般溫婉美麗的女孩。

桃子學習不錯,今年夏天剛考上市重點,老師重視,父母寵愛。但她最近有點反常,今天居然穿著暴露、化著濃妝就出門了。父母念在她剛考上重點,無言,只是輕輕嘆氣。

桃子在出門時望了望門前的桃樹。它從小陪她一起長大,像摯友,亦像至親。而此時的它只是默默地站著,從樹葉縫隙間透過的星星點點的陽光斑駁了她的影子。耳邊總回想著那嘆息聲,桃子秀眉一皺,抬腳離開了家,身後的一切,都默默無言。

桃子上了公車,所有人的目光都停駐在她身上,除了一位老婦人。桃子很享受這種被人注視的目光。

可沒過多久,所有人的目光都轉移到另一名剛上車的漂亮女人身上。桃子極不舒服地看向那女子,卻再也沒挪開目光。

桃子直直地看著那女子的鎖骨—那兒文有一朵她最喜歡的桃花。桃子站在那女子身側,直勾勾地望著那粉嫩。

她感覺整個世界都寂靜了。她想起自家桃樹春天時開出的桃花,她彷彿聞到了那氤氳在空氣中醉人的花香,她口中彷彿充溢著母親做的桃花羹的香甜氣息。桃子按捺不住了,她也想讓一朵桃花永伴自己。

下車後她疾步來到一家小小的文身店,站在店門口遲疑了一會兒,身後倏地響起一老婦人輕輕的卻又略顯沉重的聲音:“姑娘,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而這只是你青春年少時做的無知傻事。”老婦人一邊說一邊走了。桃子停住了前進的腳步靜靜思索,猛地回頭看時,老婦人已然走遠。桃子邁開兩條細長的腿飛快地跑起來。長髮散落,飄著的黑色髮絲像青春裡一絲一縷的印痕,有著說不完的淚水與快樂。她跑著,感受著那曾經想要努力證明的存在,只是幼稚懵懂的過往。

桃子推開家門,發現水池邊擺了一盆清水。她走上前去,水裡倒映的樣子是帶著多麼沉重而又不真實的道具。走得太久太遠,常常會走錯路,舉著太耀眼的燈火也會忘記路途的終點。也是時候停下來找片對的田畝,種下桃花那從不偽裝的美。

她抬起頭,發現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桃葉沃若。

“其實素面朝天也沒什麼不好。”桃子愉快地想道。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灼灼……”

新桃花源記 篇2

新桃花源記作文100 ,1031字

天,像一塊灰濛濛的布壓在城市上方。街道上是川流不息的車輛,遠方的建築只顯露著如國畫上那淡淡的水墨色。一切都是那麼喧鬧,卻總是讓人感到心上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壓抑。

暮色漸漸降臨,窗外閃起一片霓虹。我輕嘆一口氣,放下筆,便想出去走走。小區的綠化還算不錯,矗立的幾棟樓之中也有幾抹綠色,卻只是暮靄沉沉。我深吸一口氣,突然,一絲花香侵入了。我詫異地睜開眼睛,追逐著那飄浮不定的芬芳。

是這了,我站住腳。前方是幾階石板鋪成的路,然後是一扇半掩的鐵柵欄圍成的門,似乎是廢棄的工地。我小心翼翼地走了進去,果真發現了那芳香的源頭。是一株高雅的牡丹。白色的花瓣似乎在黑夜中也透著光,周圍一片靜謐。我抬起頭,卻看見前方開有更多的牡丹。我驚訝極了,一路追尋而去,風在耳邊呼嘯而過,捲起陣陣馥郁的芬芳。

不知過了多久,我才停下來打量這一切。這是一個無人的山谷,長滿了嫩綠的青草,它們的氣息和溼潤的泥土一起溶解在風中。山谷中盛開著朵朵蒲公英,它們雪白的絨毛飛揚,飛揚著舞蹈。我慢慢地順著山谷向上走去,那是一處斷崖,不是很高,也就十米左右。崖下竟是一片汪洋,水波淡淡的,即是黃昏,也依稀可見它的碧藍澄澈。海風夾雜著飛鳥的鳴聲撲面而來。我貪婪地呼吸著這新鮮,而又最自然的空氣,不由得感嘆:“真美啊。”那時,我似乎聽見那個聲音在昏暗的暮色裡破空而來,又帶著一點飄渺:“那是我們的地方。”“我們?”我一驚,“這才是真正的自然吧,”那個聲音說道,“是啊,誰又會想到人類會如此地對待我們……”那個聲音聽起來卻是無比的蒼涼。我低下頭,卻又聽到那個聲音:“不必了,只是這一切,似乎都不值得讓人類知道啊。”太陽終於落下海面,留下一片寂然。我抬起頭,我看見星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起舞,翩躚如白色的牡丹花。突然,一道白線越逼越近,近十米高的巨浪咆哮而來,卻又在我胸前突然落下。我彎下腰,卻感到一陣清涼。哦,是手心中的浪花,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最清冽的月光。

我循著來時的牡丹花退去,手心的浪花早已乾涸。回到家,媽媽責怪我為何如此貪玩,我猶豫了一陣,卻終究說出了這一切。此後,很多人去那裡,卻總是無功而返,而我呢,在學校也總是遭到別人的盤問。

終究,奈不過心中的那個如夢一般的旅行,我又去了那個地方。但,卻只有一株白牡丹,靜靜地開放。“自然,你還是不肯原諒人類麼?”我禁不住對著無邊的黑暗問。剎那間,風吹落牡丹皎潔的花瓣,它們在風中如白色精靈自由地舞蹈,翩躚如飛揚的羽毛,彷彿在歌唱一曲輓歌。

暮靄沉沉,憂傷。

我心中的桃花源 篇3

國三作文 ,618字

“芳香鮮美,落英繽紛”,“土屋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學過課文《桃花源記》後,我深深地被陶淵明筆下那個風景優美、和平寧靜的世外桃源吸引住了,多麼希望我也能生活在這樣一個人間仙境。

然而陶淵明的桃花源只存在於他的理想之中,我們的桃花源又在何方呢?是家鄉小村,還是遊戲樂園?似乎都不是。

早飯後,漫步校園,看到同學們陸陸續續迎著朝陽上學,聽到耳邊書聲琅琅,我不覺驀然一怔:華校,不正是我要找的桃花源嗎?在校讀書三年了,太熟悉這裡一切的一切了。華校是塵世中的一方聖土,遠離世俗的喧囂,遠離假醜惡,老師們在這裡潛心教書育人,同學們在這裡健康快樂地成長,一切都是那麼溫馨、美好。桃花源不一定位於深山老林,“小隱於林,大隱於世”,身處塵世卻依然保持著純真樸實的操守,默默奉獻著自己只為孕育優秀學子,這不正是桃源人的品性嗎?

春意融融,綠滿校園;綠樹成蔭,清荷池香;秋波澹澹,丹桂飄香;銀妝素裹,冰清玉潔,華校又是如此的如詩如畫。飯後或活動課,漫步校園,或倚著欄杆,或靠著石頭,或坐著木凳,觀觀魚,賞賞花,嘮勞嗑,感受微風拂面,沐浴著柔和的陽光,楊柳依依,笑語陣陣,是何等的愜意!文化氛圍充溢著校園,亭榭上的對聯,湖邊小徑上的詩句,走廊的書畫,以及各個活動室傳出的同學們的歌聲、琴聲、談笑聲,常常讓大家流連往返。這裡是我們生活的樂園,更是心靈的淨地。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華校,我心中桃花源,我愛你!

人面桃花 篇4

高一作文 ,829字

那柔柔的春日,那藍藍的天空,那淡淡的白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軟軟地,有一種失重的感覺。靈巧的麻雀時時掠過綠綠的麥田,漸漸變成幾粒黑點,沒在那遙遠的天邊。

村邊,一座古老的小院,院子裡的桃花開了,深深淺淺地紅。姥姥跟往常一樣,來到院中那顆古老蒼勁的大樹下,安靜地躺在那張陪伴她多年的躺椅上。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落在姥姥的臉上衣襟上,亮亮的光點照耀著奶奶,光影閃爍,如童話中的情景一般。

姥姥手裡常常捏著一張泛黃的相片。歲月沖刷與銷蝕著那張黑白的硬紙片,照片上的人物已不很清晰。可是奶奶並不在意,她將老花鏡撮到鼻子上,將照片遠遠近近地挪動,仔仔細細地端詳,彷彿一張小小的紙片上,寫著許許多多的故事,似乎那泛黃的照片,如樹上的桃花一樣豔麗多姿。

我站在桃花樹下,這時,姥姥會坐起來,目光如春日一樣溫暖柔和,臉上的一條條皺紋裡綻放著笑意。那一條條皺紋裡好像都有一段往事。

姥姥說,有一年的春天,一個青年滿頭大汗的跑到她家的籬笆牆前,手裡捧著一束粉紅粉紅的桃花,結結巴巴說不出話來。相片中的姥姥,扎著兩隻大麻花辮子,手裡捧著一束桃花,依偎在姥爺的肩膀上,笑容燦爛,姥爺也是一臉幸福的樣子。

這是一份永恆的回憶。

姥爺已經不在,只剩下姥姥默默地守護著這份曾經的美好。這張泛黃了的照片滿載著姥姥一段段記憶,一張小小的紙張,即使是泛黃,也可以給靈魂一個溫暖的安身之處。

姥姥向我招招手,我蹦蹦噠噠到姥姥的椅子前。姥姥看著我天真的表情,笑了笑,然後撫摸我滑溜溜的頭髮,像春風一樣梳過。“姥姥,想姥爺了嗎?”姥姥先是愣了愣,然後望向近處那株盛放的桃花,微微地點了一下頭。我看著姥姥那雙眼睛,年齡的痕跡,歲月的滄桑,都在姥姥看到那張泛黃的相片時一掃而光,此刻她的心裡是多麼的幸福啊。

我的房間裡,存放著一冊冊厚厚的相簿,光彩亮麗,相片上也儲存著的一片片美妙時光。沒有記憶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沒有過去的生活是不完美的。

我將和姥姥在桃花下照的那張相片挑出來,放在書桌上的木頭小相框裡。

又是桃花飄香時 篇5

國三作文 ,915字

往事總是緊緊地系在心頭,雖然其中的一些已經失去往日的光彩,但回憶起來依舊會使人浮想聯翩;而有些則是佈滿時光的灰塵,只有輕輕一喚,方可清晰呈現。

又是桃花飄香時,我又站在那棵滿載記憶的桃樹下,再次喚醒沉睡在心底的記憶。

那是幾年前的一個桃花飄香的季節,我在小區裡散步,伴著陣陣的桃花香,欣賞著春天別緻的景色。然而,在這一片美景之中,我又看到了那屹立在貓貓狗狗之中並不挺拔的身影,這個身影雖然蒼老,衣著卻乾淨利索,透出了她內心的細膩。那些貓狗都是流浪動物,而那位老人便是它們唯一的依靠。其實,這個場面我也並非第一次看見,只是這次出於強烈的好奇心,我慢慢地靠了過去。在老人身旁有四五棵桃樹,散發著怡人的花香,老人似乎很喜歡桃花,平日經常給它們澆水。我站在老人身旁,但老人似乎並沒有發現我,她那慈祥的目光全都集中在那些動物身上了。看著它們狼吞虎嚥的樣子,老人臉上不禁顯出了笑容。時間彷彿頓時停留在此刻,而我的心也不知不覺地走入了這個畫面。“喜歡麼?”老人突然對我問道,我一時沒有回過神,“嗯,它們真的很可愛。”有些不知所措的我就這樣做出了簡單的答覆,“它們真可憐啊,就這樣被人遺棄,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一直照顧它們。其實任何生命都不應該被歧視,不是麼?”老人說道,我愣了,面對老人的這番話,我卻是無言以對,心理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複雜,老人的這一句話,不知為何,勾起了我心中千絲萬縷的思緒。雖然在別人看來這可能是一句平凡的話,我的心卻被深深地打動了,心靈也彷彿在那一刻經過淨水洗滌一般,變得清澈……

是啊,任何生命都不應該受到歧視,不光是動物,包括一草、一木。此刻,那飄香的桃花飄來的不只是香氣,還包括了對那句話的默默的認可。

從那之後,我便也開始幫忙“照顧”他們,雖然只是偶爾用零用錢買一點食物,而我對動物的態度也從以往的漠不關心改變為關愛它們。這一切皆源於老人的那一句話讓我重新認識了生命的價值。

但一段時間後,不知為何老人不再出現了……而那些動物從此也銷聲匿跡了,只有那桃樹依舊矗立在那,彷彿在期盼著……

又是桃花飄香時,我再次站在那棵滿載記憶的桃樹下,再次回憶起那段令我難忘的往事,心中總是悲喜交加,而在那其中的收穫,我則銘記於心。

又是桃花飄香時 篇6

國三作文 ,592字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今年的春天來得很快,不經意間桃花就傾吐芳馨,微風輕拂過臉龐,掠過柳梢和樹枝間的綠葉,發出“沙沙”的聲響,聞著桃花的清香,我回到了故鄉。望著粉白相間的桃花,我不禁想起了幼時和爺爺在一起的那段快樂時光。

小時候和爺爺一起在家門前的桃花樹下追逐玩耍,玩累了就在樹下靠著樹閉著眼小憩一下。一年春天,我正在樹上摘桃花,不料驚動了樹上的一群蜜蜂。我像一隻小猴子般溜下了樹,帶起了一陣桃花的清香,躥到在門前蹲著的爺爺身邊,拉起爺爺的手就跑。我們和蜂群繞著桃樹轉來轉去,好不容易把蜂群甩開了。雖說已跑得滿頭大汗,但躺在桃樹下,聞著沁人心脾的淡雅香味兒,輕輕地閉上眼睛,不知不覺就睡著了。那天我睡得格外的香甜。

爺爺喜歡用桃花泡水喝,雖然我不知道有什麼作用,但我還是天天爬上桃樹給他摘桃花。有一天,我正要去給爺爺摘桃花,突然鑽出來一條大狗,嚇得我腿一直在抖,我費力地趕緊爬到了樹上,樹上桃花的香氣使我放鬆了不少。我和狗就這麼僵持著,直到爺爺過來,用骨頭引開了大狗。我下來時懷中帶著清香的桃花還不時地被抖落下來。一落地我就趕緊撲到了爺爺的懷裡,淚水不爭氣地滴落在了懷中的桃花間。

時光如白駒過隙,如今我每年回來時都會摘下幾朵桃花帶回去。終於有一年,這桃花再也不和以往一樣了。那天爺爺上山砍柴,遇到了意外,再也沒有回來……

又是桃花飄香時,這桃花散發的不僅僅是香氣,還有我對爺爺的思念。

現代桃花源 篇7

國三作文 ,849字

早晨,在初升紅日柔和光芒照射下的農村,宛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般,呈現出一派安靜祥和的景象。這裡有勤勞的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靠國家富民政策的支援與鼓勵,靠祖國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建設著和諧富裕美好的現代化新農村。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便可見一斑。

秋季來臨,百果並收。農家小院正以博大的胸懷去接納豐收的碩果。伴隨著朝陽的逐步攀援,農家小院也開始活潑起來。

“柯巖,快出來幫我打掃院子,你爺爺快把玉米拉回來了!”我雖睡眼朦朧,但聽到奶奶那充滿活力的聲音,便哼著歌起了床。我剛一出門,“冷酷”的現實便把回憶著美夢的我拉回來。看,院中央早已堆滿了如山的玉米,四周堆滿了紅辣椒、高粱和未來得及處理的幾十袋花生。這可如何著手打掃?!

當我把無奈的目光移到小轎車上時,頓時有了主意,嗨!把車開到爺爺家不就騰出一塊空地了嘛!你一定會對我家的轎車感到不可思議吧?那你就孤陋寡聞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轎車進入尋常百姓之家早已屢見不鮮嘍!

當我開始爬梯欲觀外景時,院子裡又折騰了起來。雞群的“嘰嘰”、鴨群的“嘎嘎”、牛兒的“哞哞”以及犬兒“汪汪”狂吠之音,構成了一支讚譽改革開放、謳歌共產黨的雄壯交響樂!

上了屋頂,我放眼望外界,大有縱觀世界形勢之態。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修起了一條條平坦、筆直、寬闊的柏油馬路,只見一個個“小西裝”開著自己的愛車,行駛於大道上,川流不息,使我沉迷其中。

“柯巖,快把這些農具挪開。”奶奶的聲音打亂了我的思緒,我趕緊下來。只見一張張鐵鍬和一把把鋤頭,早已鏽跡斑斑。現在農田完全依靠機器,誰還會使用農具種田呢?

這時,爺爺的喊聲從門外傳來:“玉米卸哪兒?”院子裡忙活的奶奶心煩道:“院子不寬敞,卸在門外吧!”我趕快前去幫忙,玉米在我的手扒腳踹下匯成一堆,在太陽強烈光芒的照射下,宛如一座金山。

農村的這些變化和收穫,不僅是人們勤勞的結果,更是黨的富民政策的功勞啊!農村的變化不就是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一個篇幅嗎?現在的農村不比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遜色,不僅寧靜和諧,還多了富裕和文明!

桃花依舊,流水潺潺 篇8

國一作文 ,562字

十幾年的光陰一去不復返,暮然回首曾經走過的路,心靈掠過一絲惆悵。

小時候,爸爸媽媽經常外出打工,於是將我交給爺爺奶奶撫養,以後的光陰就是同爺爺奶奶一起走過來。記得曾經,奶奶拉著我的小手,扛著鋤頭,走在田間的小路上,我則是一路蹦蹦跳跳,一路哼著歌兒走來。每當這時,奶奶就會撐起一把傘,遮擋陽光,讓我在傘下盡情玩耍,二自己幾件事在田間勞作,在勞累之時,也會走到我所在的傘下,摘幾朵花戴在我頭上,這時我則會咯咯的笑,總覺得那時的天空是如此之大。最喜歡喝奶奶一起看門前的那棵桃花樹,望著那花開的燦爛。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是那樣的愛笑,她總是將一切事物都看的很簡單,也因此她得生活才不單調,她走起路來腳步輕快,讓人難以想象她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人。

而現在,再也回不到那傘的下面,望著天空,拉著奶奶的手走在田野上,一切的一切都隨風逝去。我發現奶奶沒以前硬朗了,走幾步也會喘氣,歲月的印記在奶奶的身上留下了痕跡,皺紋在奶奶的臉上也印下很深的痕跡。這讓我不敢想象,從前的她不是這樣的,難道真的是時間的摧殘。我突然有個很可怕的念頭,擔心奶奶會離我而去,我怕,真的很怕。奶奶,真的老了。

今年的桃花就要開了,門前的桃樹依舊,這次,我想拉著奶奶的手,去看開桃花下的燦爛,彌補那些逝去的光陰,把她放在心裡,慢慢回憶,在走過的路上,撿一片花瓣珍藏起來……

盛放的桃花 篇9

國一作文 ,688字

又是一個春天。

重返小學校園,走過曾與同學一起奮鬥的教室,一起奔跑玩耍的操場,那條曾充滿著歡聲笑語的綠蔭小道,不禁有些感慨,六年的時光啊,太美好,好到讓人感覺是一場不真實的夢。我的腳步慢了下來,遠處,那一抹盛開桃花的粉色,映入眼簾,如同一簇簇火花,將枝幹點燃,蔓延到了我的心裡……

不禁走近,駐足觀望。盛放的桃花分外妖嬈,嬌嫩的花瓣層層疊疊,綻開著燦爛笑容。淡淡的粉簇擁著那嬌小的花蕊,如同一個面容清秀的姑娘。一些還含苞待放的桃花嘴邊掛著淺淺的笑意在那奪目的桃花叢中安然淺笑,卻也讓人神迷意醉。朵朵桃花擠在一起,青翠的葉子襯托出它那不同尋常的美,滿枝丫的桃花不知看醉了多少觀賞之人,那爭豔的畫面讓人無法忘懷。

桃花的那一縷縷清香在春風的吹拂下飄散,彷彿遠處高樓上飄渺的歌聲似的,若有若無,飄進我的心裡,沁人心脾。

隨著這氣味,我記憶開始漸漸清晰。這桃樹叢曾是我們三年級時老師帶領我們種下的。那時的喜悅的感覺我彷彿現在還能感覺到。那時的小桃樹還非常瘦小。我們總是爭先恐後地給它澆水,盼望著它能長出美麗的花朵來,天真地想著它會長出大大的桃子。日子似流水,我們一直苦心栽培的桃樹沒能長出我們期盼的花朵來,只有零落的幾朵小花,更沒有桃子,我們失望至極,整整一段時間都悶悶不樂,記得那時林老師笑著摸著我的頭說:“別灰心,花,總會開的。”

花,總會開的。盛放的桃花經過磨礪,綻放出了自己的美麗。人,也是一樣,也許你一開始並不是事事順利,但你要有“開花”的信念,並付之努力,不斷地充實自己,也能綻放出生命最絢爛的火花。

春風和煦,在這盛放的桃花中,春意正不斷萌發。春天,來了,又是新的一年。

讓心中裝個桃花源 篇10

高一作文 ,1121字

“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這是大哲蘇軾於寂靜曠野中發出的浩嘆。流光容易把人拋,人生何必如此聒躁?讓心裡裝個桃花源,讓人生升浮起月華一般的淡泊之美。

靜思以淡泊。佛靜坐菩提領悟宇宙人生之智慧,林徽因靜伏窗前,在生之盡頭綻放四月天之絕美……在人群之外,我們需要莊重的靜思讓煩躁的心浴過清瑩。敢與永恆對話的梭羅,為追求淡泊寧靜之境,拋開塵世喧嚷,在瓦爾登湖畔靜心沉思,終成就《瓦爾登湖》之精髓,覓得心中的桃花源。靜思是偶然丟開一切,悠然遐想、咀嚼,還原生命的本真姿態,保有最初的純真,讓心靈淌著最清明的空性和最柔軟的菩提。靜聆於沉思,淡泊便有了青釉般的質感和厚度。

淡泊而致遠。淡泊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中。淡泊之人“一蓑煙雨任平生”,“萬物靜觀皆自得”,靜得優雅,動得從容,行得灑脫。大氣者如錢鍾書,早已洞悉世事為霧裡的浮雕,話語間均透著從思想的酒窖中發酵出的酵綿。他說:“我都姓了一輩子‘錢’了,還要那麼多錢幹什麼?”這幽默像太極拳,虛中帶實,盡現一代大師的智慧與淡然。於是,如他所說,他一生只有“鍾”書,潛心於學問。《圍城》等精微深透勁銳之作,無不提煉出他旌智的心神。以靜諡恬淡的心觀照世界,用吾生之有涯達吾知之無涯,方能遠眺“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簡單卻醞釀無限玄妙的美景。

活在當下,我們卻再難覓得桃花源的蹤跡,多少人患得患失,終日為充滿銅臭的功利疲於奔命;多少人甘願失去與心靈之聲音邂逅的機會,狂熱地追捧“速食文化”,便使留下“微漠的悲哀”北京城,已套上了第六個大呼拉圈,且環距越來越大,其態勢唯巨石激起的漣漪可形容。急劇的放擴,讓很多人的生命虛擲在了路上—每天輾轉於各種交通工具,焦灼地看著其他車輛撩起的狂沙,忍受塞車時點與點之間卻成咫尺天涯的遙遠。不必說桃花源,也許,連我們的腳步,甚至連我們思考人生的時間,都正在丟失。

腳踏實地行走的產物,是好的靈感、音符、情愫,就像螞蚱藏於你的途中,會突然於草叢中躍出。人生何必太匆匆,多些臨街漫步的悠閒,多些聽泉眠雲的細膩咀嚼,方能有“豪華落盡見真淳”的曠達情致。

淡泊寧靜,不必定要跳空谷,只是敢當萬綠叢中的那點紅,選擇有夢和有信仰地生活,讓真誠和至誠烙印在你那顆赤子之心上,面對生活中那些猙獰的誘惑,別迷失了你的靈魂,你的謙卑,還有愛生活的心。

難忘《紅與黑》作者司湯達的墓誌銘:“寫過了,愛過了,活過了”。一代大師活出了夏花的絢爛,迴歸了秋之靜美。其心之淡泊,已化為風之蓮花步,何其逍遙。淡泊寧靜,讓靈魂棲息於桃花源中,看似窟靈如佛家禪偈,實則是歲月之流沖淡的岩石,少了埋怨偏激,多了圓融平和,從刻意追求到懷著樂趣和淡然以達吾志。

願我們身在紅塵,心駐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