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將記住明朝的骨氣相關作文20篇

歷史將記住明朝的骨氣 篇1

高一作文 ,1315字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是世界唯一保留著古文明的國家,有著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悠長的歷史河流中,中國也如同其他三個文明一樣,不斷地經歷朝代的變換,中原大地的主人也不斷地變更著,有強盛的漢朝、繁榮的唐朝,卻也有被少數民族統治的元朝和清朝。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卻沒有消失,這與我們中華民族的骨氣有關、這與傳承於漢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明朝的骨氣有關。

公元1279年蒙古滅宋建立元朝,經歷了元朝九十七年的殘暴統治,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在這時,天選之子朱元璋橫空出世先後打敗各路起義軍並最後將元朝政府趕進了草原。隨後建立明朝使中原大地重回漢人之手,並於草原徹底消滅了元朝殘餘勢力。而明朝也由此體現他的骨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是明朝的真實寫照。

而明朝人民的骨氣是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具有。明英宗在土木堡被蒙古圍困並俘虜,但明英宗寧死不降並且明朝也斷然拒絕蒙古索要財物換取英宗的要求並另換新君打敗敵國。明朝最後的崇禎皇帝寧死不屈最後走上煤山自縊身亡。

其實明朝骨氣最明顯也是最多體現在明朝的大臣身上。由於明朝的內閣制度所以在明朝,官員的權力十分大有時還可制約皇帝。那麼權力那麼大了後該怎樣呢?於是明朝大臣們對於名聲的重視簡直到了一種令人髮指的地步。為了使皇帝接受自己的諫言不惜在寒冬臘月在宮門外跪上好幾天,更有甚者會在朝會上頭撞柱子逼迫皇帝答應,就算皇帝大怒要誅其九族,大臣們也只會不屑的說:“誅我十族又如何。”然後看著親人被屠殺也絕不放棄。明朝的一代大儒方孝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明永樂皇帝在靖難成功後急需一位有名望的人為其起草登基詔書,又欣賞方孝孺的文采,於是希望方孝孺為其起草詔書,但方孝孺誓死不從並加以諷刺,惹得永樂帝大怒並誅其十族。然而方孝孺在刑場面不改色的觀看了自己的親人連同學生一共十族被無情屠戮卻仍不妥協。這便是明朝骨氣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事實上明朝皇帝的骨氣也是十分強硬的。明朝永樂皇帝從南京遷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國門”,一旦受到入侵,大明天子親自在第一線守國門。明英宗當年被蒙古俘虜卻寧死不屈。崇禎皇帝當年,北京形勢很危急,有人勸他遷都他不肯,有人勸他逃到南京他也不逃,最終登上了煤山自縊殉國而死,忠於江山社稷。儘管這種做法並不為人稱道,卻也顯示了明朝皇帝寧死不屈的一種態度。

從明朝面對危機從不放棄,也可看出明朝人民的骨氣。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更沒有和親。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滿清和起義軍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更是堅定,兵臨城下仍然寧死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亡”!

正是由於明朝先輩們將中華傳統中的骨氣發揚光大,令我們如今還不忘做人要有骨氣,讓我們保留下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們應對明朝先民心懷感恩,正是由於他們的堅強使我們知道什麼是尊嚴,讓我們知道什麼是骨氣。我們應為歷史中有明朝的存在而自豪,也應為他們的骨氣而驕傲。隨著中華民族的不斷強盛,明朝的骨氣將會被世界所記得,更將會被歷史所銘記。

歷史將記住1937年的南京城 篇2

高一作文 ,938字

12月13日,一陣哀婉淒厲的警鐘聲迴盪在繁華的南京城,所有國人的記憶瞬間被再次拉回到80年前那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寒冬。南京在此刻彷彿靜止了:擁擠的人群停止了喧譁,奔騰的車輛停止了行駛,熱鬧的街市此刻也變得寧靜,只有這淒涼巨集大的警鐘聲,籠罩在整個城市。所有人都在為80年前,那些為祖國而犧牲的同胞靜靜地默哀,因為這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公祭日,因為這天是“南京大屠殺”30萬死難者的祭日。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後,日軍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了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行動,實施了一系列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殘酷的暴行。他們妄圖用法西斯的暴行,征服我們這個貧窮的國度。在南京大屠殺中,多少無辜百姓被殘忍殺害,多少無助婦女們被姦淫,多少英勇無畏的戰士慘死戰場……那是一個可怕的數字,30萬呀!一轉眼80年過去了,但當年那些殘忍、血腥、變態、毫無人性的屠殺畫面依舊深植在所有國人心中,這是所有中國人永遠抹不去的記憶,是無論時間多無情也不可能被遺忘的記憶。

80年了,日本你還要裝傻多久?在過去的整整80年中,我們一年又一年地緬懷當年犧牲的30萬餘同胞們,一次又一次地等待著日本人的一個道歉,儘管我們沒有資格代替死去的30萬個靈魂去選擇原諒日本犯下的滔天大罪,但可笑的是我們連原諒的機會也沒有。日本從來都沒有選擇站出來道歉,甚至開始否認當年的南京大屠殺,改掉他們的歷史書,讓他們的後人漸漸遺忘又或是記恨我們的“瞎編亂造”。我不知道當大量事實擺在面前了還有什麼勇氣去否認,我也不理解日本人的野蠻程度。只是當一年又一年的12月13日來臨時,所有中國人心中只會更加牢記這件每一想起就會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歷史事件。日本人想要忘記的,歷史將會永遠記住!

在這哀婉淒厲的長鳴警鐘裡,我們聽到了太多悲傷的聲音,有婦女們驚恐的尖叫聲,有兒童嘶啞的大哭聲,有戰士們無畏而不屈的吶喊聲。我們哀悼80年前那個寒冬裡被無辜殺害的百姓,我們更要銘記80年前那個寒冬裡英勇奮戰為國人殺出一條血路的戰士。感謝有你們,有了如今的歲月靜好;感謝有你們,讓今日的祖國日益強大;感謝有你們,讓12月13日的冬天中國是火熱的!

我堅信,1937年將永遠牢記;我更堅信,1937將決不會再在中國重演!

歷史將記住燈下的你們 篇3

高一作文 ,676字

夜漸漸的爬上來,月亮隨之跟上,像極了跟在母親身後的小孩。看著窗外的月亮,遠方的路燈,照在身上,投下暗暗地影子,思緒不禁飄遠了。

鈴聲一響,便不同往常的快步向外走。還未走到校門口,便看到了父親與母親,微涼的天氣讓平日裡有小毛病的母親喘氣長袖,而似乎一直不怕冷的父親穿著長袖。母親提著袋子,兩人站著眼神卻到處望著,路燈不停息的就這樣照著,照在寬大的校門,照在父母身上,照在父母臉上。快步走了過去,他們見我便笑了,笑意深了,臉上的皺紋彷彿也深了,燈光照著,感覺耀眼擠了。

“拿著,衣服,現在天氣冷了,要多穿點,錢還夠用嗎?”母親擔憂的說道。“現在還習慣嗎?”父親說道。“嗯,慢慢來,沒事。”心頭傳來一股暖意,看著眼前的父母,不知何時皺紋漸漸爬上他們的臉,而臥好像渾然不覺。

或許,這一次之後很久才可以見到了,他們也要去做他們要做的事了吧。想到這,不禁鼻子一酸,眼眶一溼,但不能這樣。“嗯,好,就這樣吧。拜拜。”說完,便不回頭的走了,迎面面向我的還有我的高中三年,又何止這一點點時間的離開,總不能像小時候那樣總躲在母親的身後,喊著“媽媽,媽媽”

看著眼前的影子,抬頭,看著發出黃光的路燈。腦中不斷回放著剛剛的畫面,比母親高一個頭的父親,就這樣望著前方,而母親,站在父親的身旁,而燈光下的他們,事如此的耀眼。那是母親依靠多年的父親,是父親依靠多年的母親,更是我依靠多年的父母。我應該慢慢做到讓他們依靠我。

抬頭,望向前方,夜依舊深藍,至黑。一輪明月依舊高高的掛著,發出淡淡的光亮,為不知方向的孩子指引,伴隨著燈光,父母的微笑,嘴角上揚,心中揚起鬥志,手不禁握緊。

歷史將記住曾經的悠悠歲月 篇4

高一作文 ,949字

望著永遠做不完的的數學題,想起慘白的試卷上那鮮紅的分數,呼呼作響的風扇攪拌著渾濁的熱空氣,迴響在房間內,也迴響在我一片空白的腦子裡,令我心煩氣躁。

記憶中的夏,何時變得如此冗長且枯燥無味?

熾熱的太陽把大地炙烤得吱吱作響,湛藍晴空下熱浪吞噬了所有的涼意。我穿著短衣短褲穿梭在玉米從中。一百米開外的一片大藕田是我此行的目的。

沒過多久,一片遮天蓋日的綠便映入眼簾,此時的藕田,荷葉正綠,荷花正盛,一朵朵粉荷點綴在無邊的綠中,零星地見著幾個仰著腦袋的蓮蓬。我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到田邊,水很清澈。把腳伸入藕田,水中浮游生物便四散逃開,水一下子涼到心底,消了一路的酷熱。不過荷葉捱得太密了,在這你擠我推的荷葉下,多少有點悶熱。索性躡手躡腳地在田中走著,伸手探那長滿刺的葉杆,將蓮蓬一個個剝摘下,沒過一會兒,我滿頭大汗,褲兜也鼓鼓囊囊了。正當我陶醉於摘蓮蓬的快樂時,藕田裡的動靜引來一聲粗獷的斥責:“那邊田裡的,幹啥呢?”嚇得。我撒腿就跑。

一路狂奔到家,大喘幾口氣,拿出了今天的戰利品:一顆顆飽滿圓潤的蓮子像寶石一樣嵌在蓮蓬裡,發出幽幽的色澤。我迫不及待地剝了一個放在嘴裡,牙齒輕輕一咬一股香甜的汁水蔓延至整個口腔,令人心曠神怡。

午睡剛醒的母親從房中走出來,看到桌上的蓮子,先是一驚而後便用責備的眼神看著我,我不免心虛,頭也低下去。母親長嘆一口氣後便轉身進屋,端出一盆涼水,她用手帕輕輕地為我擦去滿頭的汗,責怪道:“這麼大的太陽,不曉得熱啦,晒得跟炭似的!”我吐了吐舌頭,任由母親為我擦去炎熱和疲憊。

那晚的飯桌上,有一碗用冷水浸過的蓮子羹,我吃得十分陶醉,母親看見我陶醉的表情,在一旁哈哈大笑。

那會兒的夜裡總是能聽見四重奏。在蛐蛐、青蛙、油蛉、吸人血的蚊子發出的聲音裡,我不知不覺竟睡著了。又在蚊子的叮咬下驚醒,此時母親輕輕拍著我的背,手裡的一把老蒲扇一下又一下地煽動,煽走那煩人的蚊子。

總覺得那時的夏天格外的短促,怎麼玩都玩不夠。雖然時光轉瞬即逝,河邊映著腳印的沙被風吹走;鳴叫了一整個夏天的蟬被一場秋雨帶走;亂哄哄的蚊子被寒意驅走;最愛的荷花也被一鎬一鎬地挖走……但記憶被時間一點點消磨時,卻篩選出最珍貴的往事。歷史將記住曾經的悠悠歲月,感謝時光帶走我最珍貴的東西,卻留下了更多值得回憶的往事!

歷史將記住今天的中國 篇5

高二作文 ,865字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到毛主席解放全中國,中華民族隨著時間的推移從落後走向興盛再到衰落。直至今天,正走向繁榮的中華民族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在不懈努力著。

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以來,大家都更加積極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奮進,將每個人的小夢從四面八方會聚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早在一百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就已提出“中國路”與“中國橋”,而今天都在一一實現。年輕的工程師們沒有閒暇的時間逛街喝茶,而是日日夜夜守在每天只進寸土的山洞中,喝著並不甘甜的白水,吃著簡單樸素的飯菜,甚至連與老婆孩子通話的時間都沒有。正是因為有了這群年輕而又敢於犧牲自己奉獻自己的人們,中國才會有當今世界上最多的鐵路,最長的跨海大橋,甚至最穩最快的搭橋技術。他們就是“中國夢”的中堅力量,他們更是中國冉冉升起的希望。

中國從吃不飽穿不暖到現在吃好穿好,這一切都歸功於中共的各屆領導人和中國人民的不懈努力。

一個國家的素質從人民代表就可以顯現出來。近來,黨的第十九大三中全會已經順利閉幕,在會議上,有各個地區的人民代表及黨的各層領導人,開會期間無一人缺席、喝水甚至去衛生間。這難道還不足以體現出中國國民的高素質、高修養嗎?

記得“紀念反法西斯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在天安門前舉行了大閱兵,中國軍人用矯健的步伐整齊劃一的從天安門前邁過,留下的就只是響徹雲霄的口號。邁過了,邁過了封建王朝的統治;邁過了,邁過了外國侵略者的羞辱;邁過了,邁過了曾經不美好的一切。現在的中國只有人民的團結統一,只有新型的武器裝備,只有讓人不可撼動的地位。僅僅幾個小時的閱兵儀式就讓世界為之震撼,中國給以了世界,給以了歷史最完美的答卷。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斯劍氣如霜……”中國正是如此,在歷史的長河中飽受磨難,歷經滄桑,被折磨得千瘡百孔,最終,一把利刃誕生了。

在世界的一處,有這樣一個國家,那裡有藍天白雲,那裡有綠水青山,那裡的人兒其樂融融歡聚一堂,哪兒是我們的家,哪兒,還有一個夢……在這個夢裡,人人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強大的國家……

這個國家的名字叫—中國。

歷史將記住那樣的年代那樣的人 篇6

高一作文 ,946字

外公喜歡吃剩菜剩飯。

與其說是喜歡,不如說是習慣。每次飯桌上,不管主食多麼豐富,在外公面前的,永遠是一盤油膩膩的炒菜—很明顯,是上次吃完肉時剩下的。外公每次都會將這樣的一盤炒菜倒進自己的碗中,從上到下將盤子刮乾淨,然後混著飯一起吃。因為他知道,我們是不會吃的。

小時候的我一度認為這樣的吃法是極其美味的,但在嘗試過第一次後,直到現在也沒有嘗試第二次的勇氣。

鍋裡剛熬出來的雞湯,自然是十分鮮美,可誰也不會像外公那樣,舀起最上面的那一層油,美滋滋的喝了起來。我也試過一次,只有一次。

母親也曾勸阻過外公,不要再將反覆炒過的油湯下肚,對身體沒有好處。可他依舊重複著同樣的事,吃著同樣剩下的,多餘的油。就連小區物業送的菜油、醬油,他都小心翼翼的儲存了下來,以至於過期時,都捨不得丟掉。

這樣吃飯的習慣,終究換來了一場大病。面對著昂貴的檢查費醫療費,以前那一點點省下來的油,似乎微不足道。那個曾經為一斤菜價而與菜販爭地面紅耳赤,為了省去公交車費而願意徒步走向目的地的外公,是否曾後悔過?

我想,從未後悔。因為那個飢餓年代的人,習慣了委屈自己。

那個年代,肥肉也是一道好菜,麵條很是稀少。母親說,有能力靠自己的勞動換來一家人一天的粗茶淡飯,已是一種幸福。這也母親能夠體諒外公的原因吧。

那個年代,節約,許是一種本能。什麼樣的年代,造就了什麼樣的人。

滿足究竟是什麼?是一間溫暖的房屋?是一家人齊聚一堂?是一頓豐盛的飯菜?或許對現代許多有志青年來說,不是。或許對於曾經的外公來說,是。或許那些油對於外公來說,是對曾經自己的還念,是與那時還未去世的外婆一起奮鬥過的艱苦歲月,青蔥愛情。

母親健康的身體,或許就是從外公省下的一滴滴的油中,換來的。

那次大病好後,外公似乎不再在油上斤斤計較,可能意識到自己辛苦省下的錢,卻不夠墊付自己醫藥費的二分之一。終於,他捨得將雞湯上的那一層漂浮物,舀起來,在猶豫之中,走向了垃圾桶。

那個年代或許有很多的偉人、科技的騰飛。但我可以在耀眼的無數成就中記得,屬於那個時代的珍貴品質。

感恩社會,感恩生活,才會懂得節約。而我,似乎明白了外公默默堅持中的那一份倔強。什麼樣的時代,鑄就了什麼樣的人,造就了怎樣的品質。

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陰晴圓缺。歷史只會長,不會短。

歷史將記住無名的脊樑 篇7

高一作文 ,766字

熠熠生輝的帝皇政史上彪炳著的,是傑出的領袖,淵博的學者,顯赫的將帥,他們都在天地間演繹著非凡的傳奇,寫下了自己飄逸的姓名。可是,在光芒之側,卻有著這麼一群無名之士,他們不是國家的翹首,但卻是民族的脊樑。

夏末秋初,夜風蕭瑟,南昌城內,刺耳的槍聲如利箭劃破長空,無畏地吶喊回蕩在硝煙瀰漫的街道。那一夜,人們記下了朱德,賀龍,葉挺,周恩來,但那晚不可遺忘的,還有諸多倒在反動派槍炮下的無名英雄。他們或許並不耀眼,可是,在理想的道路上,他們用生命與熱血,燃燒出千百年黑夜的絢麗焰火。

高峰險崖,急湍翻湧,鐵索橋上,躍動著紅軍戰士們勇往直前的腳步;盤山路途,刻印下義勇軍疲憊卻堅毅的行跡,這是飢寒交迫的部隊,單衣,草鞋,步槍;這是不可抵擋的部隊,忠誠,正義,團結。他們沒有姓名,卻又有著共同的姓名,中國紅軍。他們以自己的苦難和犧牲換來了天下黎民與後世子孫的幸福安康。

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戈壁灘上,中華力量如旭日般迸發而出,恢巨集蘑菇煙雲衝散了籠罩在神州大地上濃厚的陰霾;九天之外,靈巧的衛星馳騁翱翔,激昂的樂章中奏響了喜悅的歡歌。自此,兩彈元勳的名號,銘刻在華夏的汗青之上。但同樣為兩彈一星鞠躬盡瘁的還有不可計數的基層科研者,他們是到死絲方盡的春蠶,是成灰淚始乾的蠟燭。他們甘願化為不起眼的青磚,只為向祖國崛起的未來鋪就一條康莊大道。

落日蕭蕭,長煙滾滾,歲月的長河奔流不息。華夏巨龍乘風破浪,昂首前行,正是那無名的民族脊樑,支撐起偉大的復興夢,他們是鬥志安揚的石油工人,是義無反顧的救災官兵,是無私無畏的人民警察,是嘔心瀝血的基層教師。他們以自己踏實的雙肩,擔負起民族的責任,他們不求回報,卻值得我們感恩。

感恩醫生的救死扶傷,感恩護士的悉心照料,感恩軍人的鐵血守護,感恩回家的繁榮昌盛。而歷史,則永遠銘刻著他們的名字,民族無名的脊樑。

歷史將記住我們的努力 篇8

高一作文 ,925字

青年人最愛談理想,青年人都說自己有夢想。理想與夢想?兩個詞僅一字之差,含義卻大不相同。

大冰說:“夢想不等於理想。光幻想不行動的叫夢想,而敢於為奔跑起來付出努力的,叫理想。”

理想只屬於迎難而上,刻苦努力的人。馬克思為了社會主義發展,研讀了數種著作,不斷在圖書館鑽研,數十年如一日,座位下的地面竟然都被磨掉一層。中國首富馬雲也曾經歷三次高考,多次被人否定,卻不服輸不放棄,最後成為了阿里巴巴的CEO。他們同樣有自己的理想,也為之奮鬥,而歷史終將記住他們的努力。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汪國真說:“是男兒總要走向遠方”但如果只是嚮往,遠方依然是遠方,理想只能是夢想。“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鍾情於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誠;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

走向遠方實現理想就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世上從不缺少聰明人,少的是聰明而又努力的人。

鬆弛的弦彈不出悅耳的琴聲,懶散的作風練不出過人的本領。我們不能學花兒只將春天等待,要學燕子把春天銜來。我們要做大樹,衝出天際;我們要做雄鷹,搏擊長空。

努力的必要,正是由於困難的存在。在通往遠方和理想的道路上,坎坷、荊棘是必不可少的,幻想一切都順順利利,就等於在原地踏步。理想,只屬於努力勤奮的行者。

回望歷史,韓信曾受胯下之辱,卻終成為名將;司馬遷忍受非人折磨,寫成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李清照在亂世中漂泊,只為完成收集金石;詩聖杜甫不管窮達都要兼濟天下,用詩句記錄歷史;諸葛孔明為完成先帝遺願,寫下流傳千古的《出師表》規勸新帝……滾滾歷史長河,人們都還記得,歷史也記住了他們所付出的努力。

努力奮鬥,是改變現實的槓桿。常言道: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遠方就在我們腳下,理想就在眼前。只有我們不懈努力,執著追求,砥礪前行,才能到達美好的遠方,才能勇攀理想的高峰。

遠方風景正好,追風趕月莫停留。不抱有一絲幻想,不放棄一點機會,不停止一日努力,朝心之所向,素履而往。

我們要用信心鎖定理想,用汗水澆灌希望,用努力拼搏到達遠方,實現理想。志存高遠,厚積薄發,在沉默中努力,在風雨裡前行。歷史終將記住我們辛勤的付出,終將記住我們不懈的努力。

歷史將記住你的微笑 篇9

國三作文 ,727字

她的微笑像一片羽毛,劃過我的心尖,留下淺淺淡淡的痕跡。

爺爺對我很好,但在我七歲的那年,他躺在了床上,。在一個瑟瑟寒風的夜晚,他冰涼的手握著我的手,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世界。

當一個很疼你的長者離開你,你會是怎麼樣的反應?對於七歲的我來說,只有一種方式去表達,那就是哭。那天的我哭了好久好久,直到一個鄰家不相熟的女孩拉起了我。她沉默著,小心翼翼露出雪白的牙齒。這個笑是我見過的最似冬日太陽的微笑,刺傷了我的眼睛。我哽咽著問她:“我爺爺走了,你為什麼還要笑。”她的回答我記得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初見她時的敵意已經慢慢的退去,止住了眼角的淚水。

從那以後,我和她在別人眼裡是形影不離的好友,只有彼此知道,在與彼此相處的那麼多日子裡,慢慢磨合,卻很少說話。從沒有擁有過一起瘋,一起鬧,一起開心大笑的時光。我從呼朋喚友打打鬧鬧,變成陪一個安靜的女孩看窗外清風拂過樹梢。

我不知道嚐嚐暈倒的她是鼓起多大的勇氣對我張開那個微笑,說出那句話是不是用盡了她畢生的力量。後來,他父親告訴我她是一個不幸的白血患者。在我十一歲那年,她離開了我的身邊,去了遠方,在此之後了無音訊。我母親很多次回答我她和爺爺一樣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我堅信她在另一個地方好好活著。

漸漸的,我讀懂了那個微笑。我學著扶起身邊摔倒的人,慢慢的學著露出牙齒微笑。我開始用刻在心中的微笑去感染身邊的人,去幫助身邊的人,也會有人不理解那個微笑。

也許有一天,我也會拉起一個因失去親人而哭了好久好久的女孩,對她露出刻在心中的那個微笑。她也會憤怒的大聲質問我,“你為什麼要笑的那麼開心。”我像你一樣的回答她:“我想讓你開心!”她也會在心裡的最深處掛上一把鎖,鎖住你的微笑,經過歷史的沉澱慢慢綻放,在時間長河裡,永遠不老。

歷史將記住孔明 篇10

高一作文 ,844字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老師在黑板上用力的寫下這八個大字,隨著同學們手捧《出師表》整齊有序的朗朗讀書聲中,我的思緒漸漸飄到了那戰火紛飛得的年代。

我躲在隆中前的古樹後看見您手握耕耙在炎炎烈日下辛勤勞作,汗水浸溼您的臉龐和布衫。在這硝煙瀰漫、諸侯爭霸的時期能有這樣一幅安靜平和、與世無爭的景象實在是千載難逢。當您仰頭高吟“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時那鏗鏘有力的聲音不難從中看出您對晏子的仰慕,渴望輔助諸侯為此成就霸業的心願。是啊,您是臥龍,是龍,怎能不想著有朝一日騰飛於蔚藍天空呢!

隆中作對,先主劉備以天下之事將您帶出茅廬,您心懷感激就此踏入歷史的舞臺,那時候您是否曾預料到您的一生是個傳奇,也因此將永遠被世人銘記呢?建安十二年,僅二十七歲的您首戰告捷向所有人宣告了您的才智之後便一發不可阻擋,猶如決裂的大堤般洪水傾瀉而出,在這動亂的年代裡大放異彩,同時也不忘輔佐先主平定西南,建立蜀國成就一番大業。當年那隱居山林獨自耕作並胸懷大志的少年已不復存在,您站在歷史巔峰俯瞰著天下,立志與劉備攜手統一全國。然而,接連的失敗使蜀國慢慢從內部開始瓦解,或許是所有人對劉備的忠誠才能維持這短暫的和平,直到劉備病逝。

來到了北上伐魏的前一晚,您滿面愁容的在書桌前來回踱步,似乎回想起當年的一幕幕。望著臥病在床,虛弱不堪的劉備您不禁痛哭流涕,同時接過了劉備囑咐的大事頓感身上擔子加重,且又將是孤身奮戰不再有好友的陪伴,白帝城那一夜猶如噩夢。

沒人懷疑您對先主的忠誠對蜀國的忠心,在您決定好親自率軍北伐的那一刻起,曾經的臥龍又開始蓄勢待發。執起手中的筆在紙上落下內心的憂患,對“伯樂”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毋庸置疑當時的您就是當年那意氣風發、勢不可擋的蛟龍諸葛孔明,義無反顧含淚上陣……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耳畔響起的讀書聲把我喚醒,可是我彷彿依然置身於那場絕美悽慘的意境中,最後只剩下那衣袂飄飛又帶著點決絕的背影……

歷史將記住孔明,正所謂“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