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裡讀後感400字相關作文20篇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400字 篇1

讀後感 ,420字

《海底兩萬裡》是一本法國作家凡爾納寫的科幻小說,讀完了它,讓我回味無窮。

這本書講了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帶著僕人龔賽伊和捕鯨手尼德兰一起捕殺“海怪”的故事,但他們發現那不是海怪,而是一艘巨型潛艇。他們在潛艇中與尼摩艇長周遊世界,但最終回到了陸地。

我非常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在書出版時,世上是沒有潛艇的,但他者卻想象得出來。也許是這本小說給了發明家的靈感吧!看來科幻小說與科學是分不開的。

作者刻畫的人物都極具特點,在各種場景中,他們的屬格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但尼摩艇長是個神祕人物,誰也不知道他的國籍。

書中許多精彩的場面也令人回味,在海底大戰鯊魚時,作者用細緻的描寫使我見到了鯊魚的凶猛,當鯊魚大吼著衝來時,我彷彿看到了那個畫面。

我也希望可以向尼摩艇長那樣,在海底漫步,雖然今天的科技可以做到,只需付些錢就是了。但在作者那時,從來沒有人去過海底,他只能憑藉想象,這多麼不容易呀!

《海底兩萬裡》的情節我歷歷在目,至今難以忘記。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150字 篇2

讀後感 ,411字

近幾天,我閱讀了一本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它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寫於1870年的作品。作者想象力豐富,文筆細膩,構思奇巧;特別是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比如孤獨寂寞的尼摩船長,聰明過人的阿龍納斯先生,驍勇善戰的尼德兰,忠心耿耿的康塞爾。

小說通過皮埃爾阿龍納斯教授以第一人稱進行敘述,展開了一行人乘潛水艇在海底航行兩萬裡的驚險情節。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在南極遇到了鯨魚群,尼德兰想去獵殺鯨魚,尼摩船長沒同意,而是用諾第留斯號的衝角來對付凶殘的大頭鯨。這件事告訴我們: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不能濫殺無辜,應該去與惡勢力作鬥爭。

現實生活中,大量漁船捕撈魚群,使生態平衡得不到維持;再加上人們往水中隨意扔垃圾,汙染了水源,江面上甚至都可以看到浮在水面上的魚群;而居於食物鏈頂端的人,便成為了最終受害者。所以,請大家手挽手,心連心,保護環境,共同建造美好的社會!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 篇3

讀後感 ,834字

海底是一個未知的世界,是一片全新的天地,海底的祕密到目前還未徹底解開。帶著對海底世界的好奇,我讀了《海底兩萬裡》。

我自認為沒有讀懂這本書,特別是裡面的專業用語,我一知半解,但我瞭解了故事情節:主人公阿羅納克斯參加捕殺“海怪”時,因一場撞擊掉入了大海,發現“海怪”其實是尼摩艇長的一艘潛水艇,名叫“鸚鵡螺”號;被尼摩艇長囚禁之後,隨尼摩遨遊海底世界,最後因為遇到了挪威西海岸的大漩渦,和他的同伴逃了出來。

作者儒勒?凡爾納,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他描寫的海底世界真是美極了,讓我好像真正進入了這個美麗而奇妙的天地。海洋裡的魚名目繁多,五光十色;植物、貝殼、軟體動物等也是各式各樣,多姿多彩;還有很多礦產資源,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我從沒聽說過的,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海洋百科全書,描繪了一幅幅豐富多彩生機勃勃的美麗畫卷,讓我大開眼界,極大地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當我第一次看到尼摩艇長的時候,覺得他是一個對人類有著刻苦銘心的痛恨,而且這種痛恨導致他在海底進行可怕的報復行動。但是,尼摩艇長出現在錫蘭採珠場時,為了營救被鯊魚襲擊的採珠人,奮不顧身地衝向鯊魚,手持匕首同鯊魚展開肉搏戰。當“鸚鵡螺”號來到克里特島時,他又為那些貧困的民眾祕密送去幾百萬的財富。這一系列的事蹟徹底顛覆了我對尼摩艇長的認識,他的心裡還是時時刻刻裝著陸地上那些受苦的人們和被壓迫的種族,以及需要救濟的窮人和需要復仇的受害者。

康塞爾和尼德同樣讓我感動,讓我佩服。康塞爾是阿羅納克斯的僕人,當知道自己的主人掉入大海之中後,就義無反顧地跳下來施救,說:“扔下先生不管!絕對不可能!我已經下定決心,就是要死也要死在先生前頭!”,這是多麼的忠誠與勇敢啊!尼德呢,在極度缺氧的情況下,自己不捨得吸掉儲氣罐裡的一丁點空氣,而是全部留給了阿羅納克斯。當我讀完這一段時,已經是熱淚盈眶了。

我花費了三天時間重溫了這本書,雖然很累,但是不覺得虧,因為我再次欣賞到了海底世界的美麗奇妙,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真誠和美好。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500字 篇4

讀後感 ,526字

今年暑假,我的奶奶特別叮囑我:“你要把這本關於海底知識的《海底兩萬裡》讀完,這樣你一天的任務就完成了”。我點了點頭,拿起了手中的筆邊讀邊做筆記。

剛拿起這一本書,我剛翻到內容提要這一面,就令我驚歎不已!尼摩船長和阿龍納斯教授一起擊殺過章魚!我心裡想,這怎麼可能?

帶著這個疑問,我迫不及待接著往後看,原來無邊無際的大海竟然有著海底平原、海底森林、海底墓場、珠珍世界、沉沒的大洲和古城堡……這麼多我覺得只有陸地上存在的東西,竟然海中也應有盡有!

剛開始,我從不覺得《海底兩萬裡》能給我帶來什麼快樂,然而當我看到內容提要的時候,我就像從籠子裡飛出來的小鳥一樣歡天喜地,快快樂樂的,絲毫沒有被迫看書的傷心,有的只是說不出口的開心。

《海底兩萬裡》這本書裡面記載了很多海的知識,比如說卡蒙尼島和帕萊亞海底的溫度很高,裡面散發著死去的魚類散發的臭氣……這本書告訴了我一些以前沒有接觸到的知識和道理,讓我更加的瞭解了鯊魚和其它魚類,還讓我掌握了豐富的逃離方法,教會了我保護自已的方法,不被鯊魚攻擊。

雖然這本書我還不能明白它的意義,但是我已經瞭解好幾種保護自已的逃離方法,還有製造木船的方法與步驟。真的很感謝《海底兩萬裡》,是你教會了我一切的。

我真的喜歡這本書!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800字 篇5

讀後感 ,1185字

尼摩艇長的心是勇氣鑄成的。在大西洋,鸚鵡螺號潛入了深16000米的海底,這時潛艇的鋼板和厚玻璃全被壓力所致變彎,但他意志堅定,不屈不撓;在墨西哥灣流裡,尼摩艇長無視狂風暴雨,傲立船頭,毫不退縮;在北大西洋,鸚鵡螺號被章魚糾纏,又是尼摩艇長帶頭拿起斧子,與其肉搏……在海底兩萬裡歷險中,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

縱觀尼摩艇長極具傳奇色彩的一生,可以發現,他的勇氣推動了歷史前行的車輪。他為了蒐集海底金銀,支援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耗資200萬法郎製造了鸚鵡螺號,本就是一個只有勇氣才能做出的決定。他是在反抗殖民主義鬥爭中浴火而生的民主鬥士,他渴望的不是金錢與財富,而是自由與幸福。正是因為他的勇氣,人類才在當時探尋到了更深的海洋世界,改寫了海洋史。也正因為他的勇氣,改寫了民族的命運,祖國的歷史。可以說,他用勇氣,決定了歷史。

我抬頭,眼前彷彿又幻化出了那一片片飛離梧桐樹的葉兒,它們用自己清晰可辨的經脈在天空裡留下的色彩,成了我心中揮之不去的牽掛。我突然懂得,梧桐葉的離開,是為了給人們留下心醉神迷的美,它們必須鼓起勇氣,掙脫溫柔的束縛,去平淡的一生裡決定色彩的彌留。誰言片葉不知情?它們也有決定春夏秋冬與歷史繽紛的權利,因為他們有勇氣,在冷冽裡飛翔。

用勇氣逐夢的何止這梧桐葉,何止尼摩艇長。建安五年,曹操在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書寫了歷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當時袁紹出師討伐,坐擁10萬精兵,糧草豐足,國力雄厚。曹操兵力不足,究竟是如何以弱勝強的呢?有人說,是他的智慧和謀略。但我以為他孤注一擲的膽識和勇氣才是關鍵因素。曹操帶領精兵,奇襲袁軍糧倉,盡全力摧毀敵軍糧草,使敵方軍心動搖,繼而擊潰袁軍主力,贏得官渡之戰,奠定了他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正是因為曹操比袁紹多了一份勇氣,才決定了歷史授予他的霸主之冠。

歲月流轉,152年後,凡爾納在書中所敘述的道理仍一塵不改,他說:“在海中我不承認有什麼主子,在這裡,我是自由的,對我來說,陸地已經死亡,地球上所需要的不是新大陸,而是新的人!”是的,這世間需要充滿鬥志和勇氣的新人類。

也許,決定國家、民族和人類歷史的人物,除了具備超常的勇氣,還需要契機。但作為一個身處和平年代的普通人,我們仍然可以用勇氣書寫自己的人生,決定自己的歷史。

生活,像一場跨欄賽,處處設立著障礙。而開啟這些障礙,就是為了讓你用勇氣去爭奪生活中最棒的自己。勇氣,讓你的生活不再恍惚;勇氣,把你的挫折化為經驗;勇氣,為你的前行增添動力;勇氣,使你的人生充滿希望……

窗外,梧桐搖曳,一樹繽紛。一片梧桐葉飄然而下,輕輕地落在窗臺上,彷彿在描繪著斑斕的夢想。突然之間,我發現橫在自己面前所有的困難都變得無比渺小。是的,唯有勇氣,決定歷史。

你知道嗎?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海底兩萬裡》

你一定會銘記它

勇敢前行……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1000字 篇6

讀後感 ,1380字

從2月19日至20日,在不到2天的時間內,我一氣呵成讀完了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原以為這書內容精深、涉及知識性強,是一本很難快速讀完的科幻小說。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此書語言生動,邏輯嚴謹,字裡行間充滿了懸念,引人入勝,讓人產生了一種小說看不完,心裡不放下的執念。歸納起來,這本小說有四個亮點:

一是超強的想象力。看完這書,彷彿你的思想與凡爾納在海底世界暢遊了兩萬裡,書中每個章節,每個段落的第一句話,詳細記載了時間及“鸚鵡螺”號行駛路程,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海、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南極、北冰洋。跟著凡爾納一起在海底周遊世界,跟主人公一起經歷海底的探險之旅。旅途中有難以想象的喜悅,歷經艱辛終到南極,看到了憨態可掬的企鵝,有血腥殘暴的殺戮,獨角鯨對抹香鯨的追殺,還有漫步在海底的愜意,各式各樣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千奇百怪,組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海底奇觀。

二是個性的敘事力。一部好的長篇小說,好比長跑,哪裡該放慢腳步,哪裡要補充能量,哪裡應該衝刺,作者心裡早有規劃,每個章節都設有懸念,在一個個高潮後總有一段篇幅幫忙讀者釋放情感,找到出口。每個高潮之間互相聯絡,情節互為支撐,小說中的海底,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髮。例如:主人公乘坐驅逐艦意欲捕捉“神祕怪獸”,一場激戰之後,反而被困禁於“神祕怪獸”(“鸚鵡螺”號內),最終逃出“神祕怪獸”的控制,登上了陸地,回到了家鄉。整篇小說敘事巨集大,敘事風格嚴謹,不是胡編亂造,不是虎頭蛇尾,而是經過科學推測所得的資料。

三是嚴謹的科學性。我讀完小說後第一反應就是查閱作者的生平資料,剛開始猜測他是地理學家、博物家、還是生物家、或是航海家?後來發現他其他的什麼家也不是,20歲時遵照父親的意願到巴黎研修過法學,但在巴黎的文化沙龍中他愛上了文學,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但是小說中的主角有捕鯨能手,生物家、工程師等等,海底許多生物的名稱和描述,我卻是第一次耳聞目睹,儘管沒有可參照對比的樣本,但本人特別留心小說中每個資料的描述。正是小說這種嚴謹的科學性,才使得作者想象出來的“鸚鵡螺”號成為現代潛水艇的原型,這部科幻小說誕生於18世紀潛水艇未被髮明,從這個層面上講,文學是科技進步的先知,有人甚至認為,正是《海底兩萬裡》所描寫的“鸚鵡螺”號啟發了現代工程師,從而設計出了潛水艇,能下潛幾萬英里,有堅硬的金屬外殼,能抵禦水壓和各種鯨魚的襲擊,能利用海底的資源發電、製造氧氣。《海底兩萬裡》中“鸚鵡螺”號身上種種功能和執行原理和現代潛水艇有太多相似之處。

四是富有人文精神。這一點使小說的主題有所昇華,小說通過對“鸚鵡螺”號船長尼莫重點刻畫,展現了作者的人文情懷。尼莫是一個神祕莫測的人物,他在荒島上祕密建造的這艘潛艇不僅異常堅固,而且結構巧妙,能夠利用海洋來提供能源,他善良又霸道,仇視陸地又深愛海洋,愛護下屬又痛恨人類,就是一個矛盾體。最後正是因為尼莫毫不留情擊沉了人類的戰艦,惹怒了法國阿龍納斯教授,他放棄了繼續深海探險的想法,選擇了逃出潛艇。

總之,文學是科技進步的先知,想提升你的移情力—感知世界變化的能力,不妨讀讀《海底兩萬裡》。

由凡爾納創作的三部作品,《神祕島》、《海底兩萬裡》、《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奠定了他“現代科幻小說之父”的地位。有時間的讀者可順道一起讀讀。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 篇7

讀後感 ,2610字

【篇一: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

手牽手,一起去暢遊海底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雨把玻璃打地好像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霧,從裡面看向外面什麼也看不清楚。此時的我正坐在書桌前,藉著明亮的燈光,聽著鬧鐘的滴答聲,讀著一本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

本書介紹了尼摩船長開著《鸚鵡螺號》帶著康塞爾、尼德·蘭和博士一劉共闖海底。他們穿過太平洋,跨過印度洋,走過紅海,渡過地中海,越過大西洋以及南背極海域,成功地克服了種種困難,飽覽了海底奇觀。其中給我印象深就康塞爾,他老實、堅強、善良、熱心、勤勞、聰明、忠於主人。特別是他最後一點氧氣都讓給主人的那件事令我無比感動。

當然,令我最感興趣的還是他們被困在冰層裡的那件事。想想看,鸚鵡螺號的氧氣只能提供兩天了,但要打破冰層還得四天五夜。這樣的情況下,怎能不讓人著急?可是,他們並沒有太慌張,而是保持冷靜,想到各種方法可以加快鑿冰的速度。終於,他們在最後關鍵時刻用鸚鵡螺號那大功率的螺旋槳的推動衝破了冰層,讓大家都吸著了海上的清爽空氣。

看了這本書,我感觸極深,我被他們那種英勇無偎的精神驚呆了。如果換成我去,我說不定早就上天堂報告去了,只會在船艙裡著急地亂跑,和他們相比,我們的氣勢相差太遠了!看他們、挑戰凶猛鯊魚,智擊食人族,勇斗大章魚,逃出冰層……哪一個不是令人驚心動魄的大冒險?我想,我們以後得一改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開始磨練自己的勇氣與毅力!

雨仍在淅淅瀝瀝地下著,風仍在呼呼作響地吹著。我明白了,想要去冒險,光有想法是不夠的,還要將勇氣與智慧合在一起,才會有一次完美的冒險經歷。

【篇二: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

最忠誠的心

從一望無際而風平浪靜的藍色海面悄然下沉,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水艇開啟了奇妙而驚心動魄的探險之旅,神祕地周遊地變幻莫測的海底世界……

《海底兩萬裡》的作者是儒勒·凡爾納,他被譽為“科學幻想之父”,有著作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裡》和《神祕島》。

“鸚鵡螺”號是尼摩艇長所建造的潛水艇,而阿羅納克斯教授與僕人孔塞伊、捕鯨手內德·蘭德歷經種種,來到了艇上,開始冒險,他們去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北冰洋,最後於挪威西海岸的大漩渦中成功脫險上岸。

而在這其中最讓震驚與欽佩的是孔塞伊的忠誠。他在阿羅納克斯教授在海中遇驗時也不顧自己的生命從船上跳了下來,救起阿羅納克斯教授,直到獲救。他在極度缺氧的情況下,並沒有把僅剩的氧氣給自己吸,而在最最危急時刻,在阿羅納克斯教授堅持不住的時候,盡力不呼吸把空氣留給先生,還把氧氣瓶塞給先生,使教授重得生還。

啊!這是多麼偉大,多麼令人讚歎的精神!他並沒有因為一己之私,而是慷慨的、忠誠的為先生著想,盡力幫助先生,如果是我,我能做到嗎?放著眼前的好端端的生命不要,卻偏要跳到海里,開啟艱難旅程。放著僅有的,可以救助自己的氧氣不要,卻偏要救助先生,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

若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人多一點該多好啊!少一點自私自利,多一點為他人著想,這個社會該會變得有多好啊!孔塞伊的忠誠、無私、大度是我所最敬佩的。

《海底兩萬裡》使我對人生有了一個新的意義,那麼多的科學知識,海洋祕密,都在這本書中一一展現了出來。而孔塞伊的無私值得我去學習!他擁有著一顆最忠誠的心!使我們每個人都向往,都崇敬,只有這樣,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生活才會愈加美麗,愈加幸福,愈加豐富多彩!

【篇三: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

善心如水

閒瑕時間,我讀了《海底兩萬裡》這一本書,它實在是太令人激動與震驚了,在那個沒有潛水艇,人們對海洋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作者居然也能把每一處地方都描寫得特別的致入微。

阿羅約克斯教授一行人為追埔一個神奇的“怪物”而乘林肯號來到了茫茫大海,因一次意外而進入了一個無人知曉的神祕潛水艇——“鸚鵡螺”號之中,在尼摩艦長的帶領下,被迫在海洋歷險,遭遇重重困難,十個月後逃出潛水艇,返回了陸地。

我很欣賞尼摩船長,他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海洋中打造了一方屬於自己的樂土,他渴望自由,覺得大陸是骯髒的,他又十分熱愛大海,願意與自己多年的成果一起葬身於大海——這片他的自由之洲。

尼摩船長其實也是一個十分善良與勇敢的人。他曾把一袋珍珠都送給了一個貧窮的印度人;他討厭侵略者,他無數次地把自己在大海中獲得的金銀財寶偷偷送給那些正在反抗侵略者的人們……

尼摩船長討厭大陸,卻一次又一次地去幫助那些可憐的人們,這樣的一片善心難道不令人感動嗎?

是啊,善心如水,那一顆善良的心靈,就是上帝給予人們最好的禮物吧。

【篇四:海底兩萬裡讀後感600字】

忠誠與狂熱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海底兩萬裡》。這本書剛翻開就讓人感覺是枯燥的,凡味的,是用各種科學知識拼湊而成的一本書。細細翻閱後,才知道它的特立獨行。

尼摩船長、阿羅納克斯、龔賽伊、尼德·蘭,種種形象展現在我面前。一個是機智過人、復仇的王子;一個是教授;一個是僕人;一個是捕鯨手。

而最讓我感到好笑的是那位過於狂熱於分類學的僕人,龔賽伊。他的信仰就是科學。不論在海底他遇到什麼稀奇古怪的生物,他仍堅持給它分科,把他分的科目告訴主人。要是我是他的主人,早就會十分厭煩了,還要禁止他的分科行為。龔賽伊對分科學的狂熱足以引起我的吃驚。就是我對一樣事物再狂熱,也做不到這種態度。堅定而又執著,還有在人眼裡十分可笑的狂熱。

對於人物的塑造,作者也設計得格外巧妙。

龔賽伊也是個忠誠的僕人。

在頻於死亡的那一刻,他仍選擇了幫助主人。寧可選擇自己的氧氣分給主人,讓主人生還。自古以來又有多少這樣的人能做到,當僕人就當以死陪同。

龔賽伊就是一個忠誠、狂熱的代表。

看著他的狂熱而想到自己的堅持、狂熱與嚴謹,能不能做到如此。當一個忠誠的僕人能不能以死相陪。

我相信我做不到。我是那種典型的貪生怕死的人,捨命救人對我來說只不過是一場虛幻。

看完這個人物,我才知道什麼叫偉大。

我知道,有一條全新的路展現在我面前。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1106字

無垠的大海掀起萬丈驚濤,滾滾白浪浩浩蕩蕩拍擊著岸邊的岩石。海,生命之始,一切的根本,它飽含激情地詮釋著生命獨特的脈動。也許,正因此,才有了凡爾納筆下尼摩船長一行人乘風破浪的兩萬裡海底周遊!

海洋,人類熱愛著,且畏懼著的存在。自古以來,人類幻想上天入地,自由馳騁,從大地開始,一步步點燃屬於人類的激情。人類的足跡遍佈天地,而大海卻一次次無情地澆滅人類的夢想。

尼摩船長痴迷於大海博大的胸懷,他一度將神祕浩瀚的大海視為自己的歸宿。初次閱讀《海底兩萬裡》,我甚至認為尼摩船長是一個荒唐的瘋子,因為,他寧願去面對寂靜無聲的海底而撇棄繁華的彼岸世界。然而當我的視野伴隨著頁碼的翻轉變化而擴充套件之時,我恍然明悟了一個波瀾壯闊的奇幻境界,不,應該說是另一方世界。

海洋亙古長存,人類洋洋得意,據以為傲的五千年文明歷史不過是海洋中億萬粒沙土之一罷了。大海孕育除了生命的奇蹟,也孕育出了深邃而黑暗的漩渦。

偉大的心靈深處或深藏著不為人知的陰影。尼摩船長擁有天才船的智慧,但他內心的角落潛伏已久的,正是對毀滅他的家國,親人,友人的壓迫者,殘暴的殖民者的憎恨。他以超越常人的才智締造了神蹟船的諾第留斯號,也將這可怕的智慧結晶化作了復仇的工具。

人的心中有兩扇門戶,一扇開啟光明的聖哲之路,一扇則叩響了黑暗的地獄之門。復仇的葬歌奏響在了這神聖的海域,他親手贈予了敵手悲劇,擊沉了敵人的戰艦,更是以近乎無情,陰鬱,冷漠的目光看著敵手死之前垂死掙扎的舞蹈,這血與痛最終換來的只是尼摩船長對親人遺像的嗚咽哭訴。

他從未這般脆弱,無論是與海洋中的霸主鯊魚搏鬥,亦或是在南極冰川中面臨死亡。

“萬能的上帝啊!夠了!夠了!”

他向萬能的上帝祈禱,悔恨與悲痛交織在夢幻的喃語中,這寄託了苦與悲的嘆息,證實了這萬里冒險的結局。

主人公阿龍納斯不能理解船長近乎偏執、陰沉的仇恨,或者說,他能夠理解,但卻無法認同。尼摩船長正是壓抑著,忍受著常人所忌諱的痛苦,在這蔚藍如天際的海洋中,孤獨地品味苦澀的海風迎面帶來的悲哀與仇恨的苦果。

海底兩萬裡的美麗景色的確令人著迷,但我想這些以絢爛多姿的文字描繪出的千萬奇景,似乎恰恰映襯出夜晚中照耀而出,如明珠般閃耀的人性的光輝。因為,那點點失散的微弱星輝,是千瘡百孔的脆弱心靈,用痛苦這粒砂石磨成的珍珠。

合上《海底兩萬裡》,我深深吸了一口氣,閉上眼睛,重新浮現在腦海中的並非是主人公所看見的美輪美奐,而是最後即將被大風暴吞噬的諾第留斯號頑強不屈的掙扎。

它在風暴中堅強,在毀滅中無畏,這種掙扎彷彿正是尼摩船長內心世界中正義與怨恨的殊死搏鬥。在這掙扎中重生的是固執的復仇,還是自我的救贖?最終的勝者留給大海去評判……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558字

早就聽說《海底兩萬裡》是一本很精彩的書,今年利用元旦假期我終於看完了這本書。

《海底兩萬裡》作者儒爾凡爾納發揮他超凡的想象力撰寫了一部科幻小說中的經典—《海底兩萬裡》。故事講的是主人公:阿羅納克斯先生、尼德兰、龔賽伊和尼莫艇長,前三位因船受到撞擊而墜入大海,被尼莫艇長救了,並把他們收留在鸚鵡螺號。尼德兰總想著要返回大陸,逃離鸚鵡螺號,而“我”卻希望能與尼莫艇長一起環遊海底世界,探索海洋深處的奧祕。最終他們在一次大漩渦中死裡逃生,可以在結實的土地上走路了,而尼莫艇長和船員們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我是第一次讀那麼厚的書,但我一開啟這本書就不想放下了,捧著書,我似乎跟主人公一起潛入了神祕莫測的海底世界,一起探索海底的奧祕,一起經歷坎坷與挫折。我挺敬佩書中的主人公—尼莫船長的,這本書讓我最震撼、最感動的地方是尼莫艇長為了救一位非洲採珠人而去跟鯊魚進行肉搏,那是一場多麼驚心動魄的鬥爭啊!可以看出尼莫艇長的同情心還未泯滅。他面對困難毫不退縮,永遠是那麼冷靜,每時每刻都充滿了樂觀和自信。

看完這一本書,我想到了一個充盈豐富的世界,一片浩瀚無邊的海洋,尼摩船長帶著我們一起探索海底的奇妙。在這本書裡,我感受到了平時感受不到,想到了我們平時想象不到的東西。

海底兩萬裡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981字

美麗的海底,勇敢者的天地

今天我興味盎然地讀了《海底兩萬裡》這本書,這是一部科幻小說,它生動地記敘了尼摩船長、阿龍納絲教授等人乘著潛艇在海底旅行的過程。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海底的奇特風光和海底旅行過程中的一段段驚險曲折、動人心絃的故事。我是一個愛幻想,更向往探險的男孩。讀了這樣的一本好書,我真是受益匪淺。

看完這本書,我彷彿也看到了海底那美妙的魚的世界:色彩斑斕,身上綴著金黃色的斑點,在灰暗的漩渦中熠熠閃光的箭魚;五彩繽紛,身上帶著黑色、藍色、黃色……斑點、噹噹作響的蘆葵魚;脊背褐色,身上鑲著天藍色的小條紋,在金黃的框子裡嬌美無比的哥利芬魚……

讀了這本書,海底許多奇異的風光也彷彿呈現在我的眼前:海水沸騰,冒著白氣,令人驚訝不已的海底火山;依稀可辨,古老悠久,讓人惋惜不已的海底毀滅了的城市;千姿百態,美不勝收,使人讚歎不已的珊瑚王國……

這本書更讓我知道了在廣闊無垠的大海旅行的過程中,不僅有奇異的風光,還有著種種磨難。只要出現險境時,鸚鵡螺號上所有人都勇敢地去面對:當土著人張弓搭箭向鸚鵡螺號進攻時,船長從容不迫地開啟船艙,在樓梯上通上了高壓電,電得土著人驚慌得狼狽而逃;當採集珍珠時,尼摩船長和一條成年的巨大鯊魚搏鬥,結果被掀翻在一地,勇敢的尼德奮不顧身地衝了上去,刺中了鯊魚的要害,救出了船長和採珠人;當鸚鵡螺號被凍在水裡時,船長不慌不忙地指揮,最終架艇駛出了南極……尼摩船長在困難面前總是保持冷靜,勇敢地去克服它。

看到這裡,我不禁羞愧起來,面對困難,他們能從容不迫地對待,而我呢,遇上一點點小困難往往就會變成“縮頭烏龜”。有一次,媽媽讓我寫作文,我不情願地寫了起來,由於心不在焉,作文寫得牛頭不對馬嘴,簡直是一塌糊塗。媽媽看了,讓我重寫一篇讀後感,我死活不肯,在媽媽的“怒吼”聲中,我勉強咬起了筆。寫到事例了,我又難住了,“該寫哪件事?怎麼寫?”這兩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中徘徊。最後困難佔了上風:乾脆事例還是別寫吧。於是就草草地完成了這篇作文,最終也受到了退縮的“懲罰”……

《海底兩萬裡》這篇文章讓我身臨其境,海底奇麗的魚兒讓我耳目一新,海底奇異的景觀讓我賞心悅目,尼摩船長等一行人勇敢無畏的品質更讓我欽佩不已。我想:以後我也要勇敢地去探索海底的知識,去發掘海洋的奧祕,在求學的路途中,我也一定會把自己鍛鍊得像尼摩船長那樣勇敢、沉著、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