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在沙丘邊上的人生——讀《沙原隱泉》有感相關作文20篇

淌在沙丘邊上的人生——讀《沙原隱泉》有感 篇1

讀後感 ,1338字

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最富哲理的一篇遊記,也無非就是這篇《沙原隱泉》了。文章不長,但蘊含的思考足夠人們細細品上一陣子,像一杯清茶,散發著悠長悠長的餘香。

山,名為鳴沙山—全副行囊的智者,手持登山杖,佇立在沙丘前。這一刻,他是侏儒,也是巨人。黃沙漫漫,大漠之景在他面前鋪展,金蛇般的線條向前伸沿,像終點線,又預示了新開始—那是個制高點,佔領它,你也許會有新發現。

就這樣,看著前人留下的一串一直鋪到盡頭的腳印,他開始了。出奇的是—沙子意外的軟。一踏,一陷,一滑,耗去了他大半力氣—而踏別人走過的路,更是舉步維艱。你越發火,沙子越是死一般的溫柔,溫柔得令你打不出心中硬碰硬的烈火,想取個巧,卻發現更為困苦,就算苟且登上了所謂的終點,也心虛地懷疑到底是不是你走過的路,摸著那陌生的腳印驀然發現自己沒留下一絲痕跡。懷著這種虛浮,即便站在厚實的高崗上,也不比站在快開融的冰面上強,總怕著自己會狠狠地摔下去,萬劫不復。而自力更生卻更需要勇氣和毅力,細沙的圓滑總能把你的心搓圓,磨光。講不定哪一步之後你突然感到腳下的平實,怯怯地抬頭,山頂就被你爬到了。而且是踏踏實實地爬到了。

站在沙丘頂,大自然作為犒賞,鋪開了一道無與倫比的美景。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流瀉著,金黃和黛赭純淨得毫無斑駁。日夜的風,把山脊,山坡塑成波盪,大大方方,明明淨淨。色彩單純到了聖潔,氣韻柔和到了崇高。把自身的頂端和山的頂端合在一起,心中鳴起了天籟般的梵唄。踏實的成功就應名正言順地享有這樣的壯闊雄渾,伸出手指順著線條傾瀉下去,這,就是你的。

然而,當你細嚼慢嚥完“一覽眾山小”的瑰奇之後,細細地往山谷端詳,分明是一彎清泉,來得突然,來得冒失,甚至有些莽撞,安靜地躲在一個本不該有它的地方,有些無辜,有些害怕。要想弄清它的祕密,就要靠近觀察,可,問題來了—剛剛才爬上的丘頂,怎麼這麼顯得無助,化成了悲哀。嚮往巔峰,嚮往頂端,嚮往那傲視雄奇,風臨天下的霸氣,卻又怎麼知那迷人的峰頂只是一線鋒利的刀刃,容不得t望臺,卻被生靈們擱得老高。

無奈地滑下沙丘,看來老莊的預言實現了,站在丘底暇想頂峰的壯麗,身處頂峰又羨慕平原的溫暖,而所謂人生,也不過是在這矛盾中周而復始罷了。

急急向泉水奔去,卻發現這不僅是一灣小泉,中間寬處相當於中等河道,甚至還有幾隻水鴨在此輕浮游弋,岸邊盤虯臥龍的是幾棵百年古木,清泉靜地,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樹後有一陋室,遲疑間,步出一老尼。二十年前,這本有廟,毀了。為什麼在無垠大漠中會有如此的信仰者在此孤守?漠然沙丘不是答案,這源頭活水才是心靈的慰藉。壯麗之中寫一筆明麗,獷野之間抹一線溫柔,起伏之中鑲一份平實,浮囂之間躺一念寧靜。在浮誇裡給一份質樸,在居高裡給一份服帖,在狂野中給一份安靜,在厭俗中給一份清新。

生活需要調劑,只有這樣,生命才富有層次,才不會一味地大喜大悲。習慣了被各種單向誇張侵佔的思想才能在須臾之間醍醐灌頂,大徹大悟。這世間便有了歡騰與沉鬱,喜悅與憂傷,喧囂和平靜,膽怯和坦然—這個世界也會活出靈性,活出姿彩。

讀罷《沙原隱泉》,心中彷彿什麼充實著,有了厚度,也有了溫暖。

泉,你是淌在沙丘邊上的人生。

讀《美麗的人生要學會分享》有感 篇2

讀後感 ,696字

沒有人不想擁有一個美麗的人生,那麼,當你擁有了美好的事物,要記得學會同別人去分享。

蕭伯納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一下,一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我們交換一下,一人就有兩個思想。”博他人所長,取自己所短。你不向別人分享別人卻會想你向你分享,這會反襯出你的吝嗇!把自己的優點分享出去,讓他人把你作為榜樣,何嘗不好?如果你太過吝嗇,別人會說你自私,你也不會擁有多少朋友,但是如果你把自己好的和他人分享,別人會主動和你交朋友,他們即把你當益友,亦會當良師

快樂需要共同分享,痛苦也需要共同承擔,我曾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取得好成績,聽到父母的稱讚時,我的心裡像吃了蜜糖一樣甜;當我心裡很傷心,很難過的時候,向密友吐吐苦水,她開導開導我,我的心裡便開朗了許多,分享不是等量的,你收穫的往往比付出多得多,正如我國偉大的作家托爾斯泰說:“神奇的愛使數學法則失去平衡,兩個人分擔痛苦,只有半傷痛苦;兩個人分享幸福,有兩份幸福。”分享是有失有得的,不要去埋沒分享的真諦。

鳥兒在同一片藍天中飛翔,他們分享著藍天;草木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長,他們分享著土地,比爾蓋茨說:“每天清晨當我醒來,我便思索著如何與他人分享我的快樂,因為那會使我更快樂!”我們要主動向他人去分享我們的快樂,做一個受分享的大方之人。

一本好書,要和朋友一起分享;一首好詩,要和朋友一起分享;分享一切美好的事物,分享一切快樂的事物,分享一切幸福的事物,多一次分享,會多一份美好,多一份快樂,多一份幸福。

美好的人生要學會分享,你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可是今天你分享了嗎?讓我們一起去分享,一起去締造美好的人生!

品讀經典,感悟人生——讀《繁星·春水》有感 篇3

讀後感 ,1008字

你讀過這樣篇幅短小卻蘊含豐富的短詩麼?這種詩被稱為“小詩”。“五四運動”後,它曾盛行一時。在數量眾多的“小詩中”,最引人注目,還是偉大的散文作家,小說作家—冰心女士。她以詩歌的體裁寫成的著作—《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是冰心女士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冰心女士認為思想太零碎了,不容易寫成篇段,她將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機集子裡。總的來說,它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母愛童年自然。

母愛是一切擁有自己“寶貝”的母親所對待自己寶貝的無私、喜愛、真誠等等的愛,它如同朽木回春、雨後春筍、迎風破浪般等神奇可貴的力量。所以,母愛是一切“惡”人的懸崖勒馬,回頭奔向陽光燦爛的人生道路。然而,冰心女士用最熾烈的語言謳歌母親,把母愛宣揚為至誠至大、至高無上的威力,把母親宣揚為孕育著一切的“萬物之源”,而當不安寧的心靈需要安慰和歸宿的時候,母親又成為最安全的寄寓之所。

世間擁有著最為獨特的思想,那就是稚嫩的孩子的童真。童真是最為單純的嬰兒,它們的心靈世界中,不知道什麼是貪婪,不知道什麼是歧視,不知道什麼是道德敗壞的風氣。所以,冰心女士偏愛一切幼小的,稚嫩的,芽苗一樣的事物。她視為兒童為世界上最純真、最可愛的朋友,以童真之美反襯社會的醜惡以及世風的墮落。

生物組成了大自然,在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生命。它們互相影響,互相競爭,互相生存,才有了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倘若,我們人類破壞這個體系,就只會帶來災難,某些有害生物的天敵被我們獵殺,導致它們繁殖的越來越多,破壞大自然,大自然就會混亂,影響著其他生物以及我們人類的生活。冰心崇尚自然,熱愛自然,這與她對母愛的宣揚一脈相承,在她的心中,太空,繁星、樹影、荷花、大海、山影、晚霞、白雲……無不散發出生命的氣息,意象豐繁而情思專一,對於向她這種“品質”要值得學習與發揚。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品質,對任何事物以及生態環境能向新時代。

冰心寫這本書中包含著對母愛的尊敬與熾烈,她認為心中的風雨來了、躲進母親的環裡,才能迎來風平浪靜,幼小的事物以及自然與母愛一脈相承,用幼小的事物去批判當時社會的黑暗,認為只有幼小的事物才是最純真的,自然當中的任何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散發著無止盡的熱愛對於冰心女士。

這本書,這本用“小詩”寫的書,蘊含著豐富的情思,體現出一種精神,是我們值得學習的。

人生——讀《中國男孩》有感 篇4

讀後感 ,801字

只要你信心不倒,什麼都不能打倒你;只要你脊樑不彎,你能扛起一座山;只要你心中充滿愛,世界將更加精彩。

洪戰輝的一席話讓人回味無窮,在這現今“超女”橫行,韓劇流行的現代偶像化社會裡,無疑是一聲驚雷,驚醒了有些麻木的頭腦;如同一縷陽光,驅散了心中鬱悶的想法。他的出現,使得我們這些整日飽食無憂的青少年得以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

戰輝是一個十分平常而又不平凡的少年,他經歷了太多太多有些同齡人甚至無法想象的苦難。他的父親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在他12歲那年,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他的人生開始改變。不堪重負的母親離家出走,而面對年幼的弟弟和嗷嗷待哺的妹妹,戰輝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擔。艱難困苦並未壓彎他稚嫩的脊樑,反而激勵他樂觀堅強地面對生活,不但自己考上了大學,還把“撿來”的妹妹養大,送進學校讀書。儘管生活拮据,卻從未申請資助,一直獨自努力奮鬥著。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強自立的堅韌品格,讓我懂得了“一個人自主,自強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何其短,眨眼間已是物是人非。人生在世,什麼都帶不走,只能帶走惋惜;什麼都留不住,只能留住回憶。雖然活著時非常瀟灑高貴,但死後,不過也魂歸塵土,軀灑大地,留下一點曾存在過的印記罷了。而活著時十分貧窮困苦,但精神高貴,死後什麼也留不住,只能留下人們心中的精神烙印,這反倒更能讓人鉻記於心,久久不忘。

但在現今社會裡,人們往往甘當前者,不當後者。他們追求衣錦榮華,互相攀比,全然不顧尚有多少人仍在溫飽線上苦苦掙扎。他們精神開始麻木,對於各種花錢的理由都可接受,卻不願掏出一兩元錢去資助路旁的窮人。在大手大腳的同齡人前,洪戰輝的那種勤儉的習慣就如同是黑夜裡的燭火,顯得格外醒目,縱然自己僅有50元錢,卻仍用來幫助班上更貧困的同學。比起他人,更重要的是那種面對人生的精神。

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像洪戰輝那樣經歷太多苦難,但是我們都要學習他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要對得起自己所擁有的。

陪你行走在青春路上的人 篇5

國三作文 ,777字

莎士比亞曾說過:“青春時代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它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所以,在正值芳華的年齡,感謝那些曾幫過你的人吧!青春易逝,珍惜青春你度過的每一秒。

當身處絕望之際,曾有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那是一個盛夏,大地被烈日烤得發出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呻吟。我獨自一個人頂著烈日在操場上抱著一大堆練習冊,這一大摞練習冊概過了我的視線,我忍受著手臂傳來的一陣陣痠痛乏力和強烈的陽光的炙烤,慢慢向教室前行著。突然不知從哪兒竄出來的人,跟我狠狠的相撞。我和那人都倒在地上,書散落一地,那人起身看了我一眼頭也不回的跑掉了。

我皺著眉頭,瞟了那人一眼,不滿意的面對這滿地狼藉,心中無比苦悶剛剛才排好順序的練習冊,現在都來不及收拾,怎麼有時間重新排序啊!我顧不得地下髒不髒,直接半跪著收拾。頭頂的太陽越來越毒辣,烤得我都覺得我快冒煙了,地面也滾燙得不行膝蓋疼得鑽心。

我收拾好一小疊之時,一陣微風拂過,多出來一雙手幫我一起收拾排序。這與我而言彷彿是雨過天晴後的第一縷陽光,讓我從黑暗中看到曙光。我抬頭望去,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她見我看著她,淺淺的一笑。我心中湧出一股暖流,覺得此刻陽光變得十分柔和,世界很美好。我倆在操場上收拾好練習冊,這一刻仿若我人生中一次美好的際遇。

遠處教學樓牆上的火紅的薔薇花,隨風搖曳,飄出沁人心脾的花香,甜絲絲的。我衝她道謝,她回覆我說:“不用謝,下次我陪你一起去。”我聽到她的話,莫名覺得欣喜,溫暖。

從此我的身邊多了一個人,我有困難她幫我,她有困難我幫她,我倆友誼越來越深厚。這一路上磕磕碰碰,互相激勵互相努力。她的出現使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要謝謝她,她使我的青春之路多姿多彩。

我要感恩愛我的人,他們為了我‘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他們組成了我青春路上一個個美好的夢,讓我每每憶起,嘴角總會不由自主的上揚,心中無限甜蜜。

扁擔上的人生 篇6

國三作文 ,863字

“扁擔寬,扁擔圓,扁擔長……”,小時候,我總是趴在爺爺溫暖厚實的背上自言自語地念這首繞口令。在我的記憶中,爺爺總是跟扁擔脫不了關係。每到豐收時節,長長的扁擔橫跨在他結實的肩上,兩頭懸掛著兩籮筐金黃的稻穀。清明過後,扁擔兩頭懸掛的是圓潤的青梅。田間地頭,村口山上,隨處都可看見爺爺用扁擔勞作的身影。小時候我常常追問他:“爺爺,您為什麼這麼喜歡扁擔呢?”爺爺總會笑著說:“丫頭,因為這扁擔,正直剛硬又富有韌性,千斤重壓後它依然挺拔。扁擔雖然很短,卻承載人生的份量和精神,我們做人就要像扁擔一樣堅強有韌性有所擔當。”我對這些話似懂非懂,直到今年……

那次帶著疑問回老家看望爺爺,我問他“您說人生是像茶還是像酒呢?”他摸了一把鬍鬚樂呵呵地說:“都不是,人生就像一根扁擔。”他用手指著正在挑稻穀的李大叔,又說:“你看,人生就像扁擔,生活的支點永遠都在我們肩上,人生的任務和壓力就像稻穀,我們自己要根據兩個筐子的輕重來調整扁擔落肩的地方。我們做人也要像扁擔一樣,笑對重壓又保持剛硬,要敢於自主自強,不要依賴別人。孫女啊,這回你懂了嗎?”是啊,生活本來就是要靠自己,只有自己才是人生的船長。

我還記得鄭板橋說過的一句話: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漢。我們生而為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主體,遇到困難時首先要自己想辦法,而不是盲目地向外尋求幫助,否則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依賴別人的惡習,一個人就會逐漸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譬如在學習中,我們總會在“數學函式”上碰到困難或者是“物理電壓”那一章節阻礙重重,於是在後面的相關練習中我們就會雲裡霧裡的。有些同學第一時間不是自己思考,而是求助他人,我並不反對求助他人,但求助他人的基礎是自己獨立思考而不得其解。沒有經過自己思考就直接來的答案,得來全不費功夫,又會有多深的理解和印象呢?所以,我們做事情首先是靠自己。

梁啟超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讓這洪鐘巨響響徹雲霄,響在黃河畔,響在長江邊,響在每一個龍的傳人的胸間。

碎片化的學習,是在碎片化你的人生 篇7

碎片化的學習,是在碎 ,480字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也多姿多彩了。無論何時何地,只有有一部手機和網際網路,我們就可以解決很多事情。

早上醒來,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是先掏出自己的手機,看看微信,刷刷微博。卻忘記了自己還要去上學和上班,浪費了許許多多的時間。但在我父母的時代時,他們醒來,而是背背今天要學習的詞語和單詞,檢查自己去上班的資料。充分利用了寶貴的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有些教育機構也開始往這方面發展了。

之前都必須去制定地點上課,大家互相交流。後來,網路發達了,手機app也可以上課了。有些人認為學習時間增加了,在哪裡都可以學習了。但是效率反而低了。

在上學的路上,才僅僅十五分鐘,你就用手機背了六十個單詞,但也許因為環境干擾和時間的碎片化,你也許六十個單詞一個也沒記住。

我生活中正好也有個例子,我的哥哥就是這樣。每次回到家,背單詞和詞語時,都會故意把手機放在書本旁邊,每次手機"叮"的一聲,哥哥都會把手機拿出來看看,來回好幾次,浪費了不少時間,結果到最後一個單詞和詞語都沒有記住,反倒記住了手機上的內容。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多多去利用碎片化的生活,而不是反被它們侵蝕。

答卷上的人生 篇8

國三作文 ,1127字

緩步走在鋪滿石子的小徑,我微垂著雙眸,有一腳沒一腳地踢著路邊的石塊,樓與樓之間吹來一陣微風,依舊無法拂走我心中的煩躁。

家裡顯得那麼的清冷,凌亂的書桌上堆滿了一本本複習資料,一張張空白試卷散落在地,格外的醒目。

我陷入了沉思:是啊,人生何嘗不是一場考試啊!每個人自降生那刻起,便坐在了人生的考場中,一筆一筆地填滿那份冗長的、空白的試卷—用一生的時間。

選擇題

當父母給予我們生命,來到這個世界時,我們就面臨著無數個選擇。面對歹徒,是選擇大義凜然,挺身而出,而是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當一個看客?當同學、朋友甚至陌生人遇到困難時,是慷慨解囊,還是轉身離去?當自己與別人發生矛盾時,是不依不饒,斤斤計較還是寬容大度,一笑了之呢?當我們面對金錢和情感時,是視金錢如糞土還是棄情感與不顧呢?人生的選擇題一個接一個,選錯一道都將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在人生中,這樣的選擇題,我能做對幾分呢?

填空題

人生總是有空白的,只有學會了正確填補才會讓殘缺的人生變得精彩無比。人的一生,由無知走向成熟,再步入洞悉世事把未知填充,就像樂章上的五線譜,本是死物,卻因為適當音符的填充而有了靈魂,悠揚悅耳。著名的心理學家敖來德小的時候學習不好,對物理、化學不開竅,但他沒有輕言放棄,根據自己的特點在心理學這一空中進行了認真的填寫,最終成為世界聞名的心理學家,在人生的填空題上,我們不一定要追求高難精深,但一定要填充適合自己的內容。我該如何去完成自己的人生填空題呢?

繪圖題

人生本只有黑白兩色,單調稀疏的線條,乏味至極。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塊畫板,上帝賜予了每個人一把神筆,這些神筆就是堅持不懈、就是努力進取、就是寬容大度、就是樂觀向上……每一支神筆都有豔麗的顏色,就看你如何去描繪。上帝給貝多芬的畫板是那麼的殘破不堪、千瘡百孔,他卻硬是憑著手中的精神畫筆繪出了一幅生動鮮明的畫卷,讓自己枯燥苦難的人生變得鮮活精彩。我的人生藍圖該用什麼樣的畫筆去完成,又該如何去完成?

問答題

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總會給我們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它們或刁鑽古怪、或簡單易解、或引人深思、或催人淚下,好在生活在提出問題的同時,也賜給我們不少良師:老師、父母、朋友、世間萬物,甚至生活本身都能教我們解開那一道道難題,可是考場上的試卷卻只能由我們獨自完成,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平時的解題過程中積累經驗,要學會獨立面對,要有獨立解題的本領。現在對於如螞蟻般聚集而來的問題,我是否能對答如流、解決自如?

空白的答卷,是碌碌無為的人生;潦草的答卷,是迷迷糊糊的人生;填滿的答卷,是完整的人生;真實的答卷,是沒有後悔的人生。我撿起地上的試卷,用從未有過的認真一題一題的解答,似乎在詮釋我的人生……

《你配得上更好的人生》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862字

這個九月,我“喝”完了一本心靈雞湯:你配得上更好的人生。雖是心靈雞湯,但他的文筆清新溫暖,犀利又不失溫厚,一語便能指出問題的所在,打破偏見,吹散迷霧,照見澄明的內心與方向。

此書為散文,講述了一個個小故事,其中最讓我沉思的一篇是“心用在哪兒,是看得見的”它講述了作者的小區的精心設計,都是由一個剛畢業的江蘇女孩為了設計出能令客戶開心,和開發商爭取來的:果樹,網球場,游泳池……她在部落格中寫道:只要做的精緻好看,一定不愁房子賣不出去,住進來的人一定可以感受到的!所以再利用一點空間,加一個游泳池吧,加一個網球場吧!這才形成了美麗高階的小區,而這個女孩,用自己的夢想堅持不懈,終於造出了自己認為用心的小區。而之後,鄰居們也都看到了她的這份用心,他們看見了這位女孩的心在哪,沒錯,在建築上。

其中還有說道鉛筆顏色,其中一種叫“八十八夜的茶摘”,可以製出鮮美碧綠味道濃郁的綠茶,再研磨成抹茶粉。這種真正的抹茶,以水衝開,綠的特別鮮明豔麗。那家日本公司對鉛筆顏色的命名,如此細緻精確而又詩意美麗,令我讚歎不已。

的確,任何事情都需要我們用心,就連抹茶,也需要正正好好的八十八天,一天也不能多,一天也不能少,當你品味著這八十八夜的茶摘時,也會想到八十八個夜,農民對它的用心吧?

我們能夠想到,在陽光烈日下,農民的額上淌著汗珠,栽培著綠茶。是的,因為他用心了,用心是我們看得見的。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結果,只要有結果,就能讓別人知道你的用心。這是一條迴圈鏈,歸根結底,它的底部是:你要有一顆熱愛它,願意為它付出一切的心。

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可要做起來卻很難,因為一件事,周而復始真的很煩躁,可我們一定要保持一顆每日小心翼翼的心,認真過好每一天,才能讓一天變得充實。

一個人的心用在哪裡,是看得見的。哪怕短暫時間內看不到,日積月累,當我們的心智足夠成熟,所指的事物漸漸豐富,就會越來越能感知到生活的美,察覺到創作者那深沉的用心良苦。

為人的藝術——讀《羅斯福傳》有感 篇10

讀後感 ,1365字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罗斯福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總統,他拯救了美國人民,拯救了美國經濟,使美國成為二戰世界大聯盟的領導者……他的成就如漫天的星斗,每一項都璀璨奪目,光耀千秋。

羅斯福的輝煌不是命中註定的,也不是靠運氣獲得的,更不是用陰謀取得的,他的輝煌成就離不開他人的鼎力相助。最令我敬佩並值得我借鑑的便是羅斯福善於舉賢任能、懂得協調各方面關係的能力,在這方面羅斯福不愧為大師!

羅斯福出身名門望族,影響和財力首屈一指。但羅斯福卻沒有富家紈絝子弟的驕奢淫逸和自負,他從不恃才傲物,他為人謙遜,從小就顯示出政治家的潛質。他在中學時期就知道如何處理和他人的關係,如何取悅於人。他始終保持著紳士特有的風度,這些都為他步入政壇夯實了基礎。

步入政壇的羅斯福能用各種方式協調各方關係,始終保持著關係鏈條的正常運轉。豪就是受到羅斯福的感染,誓死追隨羅斯福,在關鍵時刻總能給羅斯福最大援助的人之一。羅斯福也非常感激豪,在重大決策前總要和豪商議,倆人形影不離,其親密程度堪比三國時期的劉關張。

我也很想搞好人際關係,但是有時候我的做法欠妥,結果總是事與願違,有時候,同學問我問題,如果在我看來是很幼稚甚至是很無聊的問題,我就時常表現出不耐煩,或以厭煩的態度敷衍了事,長此以往,使得一些朋友認為我不合群,或是認為我心高氣傲,不大願意和我交往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失敗。

讀完《羅斯福傳》以後,我有了很大的收穫。

人是群居的動物,大家在一起生活,就不可避免要和他人交往。交什麼樣的朋友?如何擇友?如何對待不同的朋友?如何維持人際關係鏈條的正常運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正確解決。尤其是在自己的地位提升或影響力增大時,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就更顯出它獨特的作用和魅力。

羅斯福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囊團的鼎力相助,成功當選為美國總統。但是羅斯福並沒有因自己的地位的改變而對他的朋友有任何改變,相反,他第一次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感謝他的夥伴相助並和他們共同慶祝。他組建了新的內閣,成員基本上都是先前追隨他的“智囊團”成員,而且羅斯福還能將每一個人放在最適合自己的位置。羅斯福的一位好友,少年時期的夥伴因為經營並擔任過地方的農業局長,才能和智慧首屈一指,很快被羅斯福任命為農業部長。事實證明,羅斯福沒看錯人。這位朋友在位期間,通過頒佈一系列的條令以及刺激舉措,使美國農業安然度過了經濟大蕭條。這使得許多人對羅斯福更加欣賞,認為自己沒有跟錯人,從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為羅斯福,為全美國人民著想。以至於在他去世時,英國等數個國家為羅斯福降半旗致哀。整個美國為偉人的離去而落淚。

羅斯福作為一個人是成功的,是偉大的。

處理人際關係是一門藝術,是一種能力,是一種技巧。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不是一舉就能掌握的。它需要我們在日常的交往中,通過不同的交往總結經驗,它是一種積累。人際關係就是一個改錯本,他記錄著我們交往時的瑕疵以及正確的答案,以防我們重蹈覆轍;它又是一種修養,在它的下面,個人魅力盡情地得以展現。

學會交往吧,它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學會交往吧,在彼此的交流中,我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學會交往吧,它會助你走向成功;學會交往吧,它會使你一路與快樂相伴。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讀《在沙漠中心》有感 篇11

讀後感 ,562字

聖埃克絮佩裡的《在沙漠中心》講述了一個失事的飛行員在沙漠中心艱難求生的故事。

文中運用了大量獨白來表達“我”的內心世界。整篇文章的獨白寫得很精彩。讀者可以清清楚楚感覺到“我”的虛弱、寒冷、平靜……

首先,“我”是一個樂觀的人。在面對困難時,“我”很冷靜的思考和分析自己,這從“我”的獨白世界可以看出來。“我”並不因為自己陷入絕望的境地而慌亂崩潰。

“我”的思想境界很高,或者他很勇敢,他坦然面對死亡,並不因為將要死亡而恐懼慌亂,他反而感到一種“超越了任何希望的平靜”。他的希望已經超越了任何希望,或者說即使他沒有了希望的支撐,他也能保持平靜。這種思想境界很高,已經超越了很多人。

“我”為了活著,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會堅持活下去,他很熱愛生命,同時他說“我沒有一點遺憾”“我都是死得其所”“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從這幾句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熱愛工作、願意為事業犧牲奉獻的人。

“我”不同意那些為了工作像螻蟻一樣活著的人,他認為人應該過詩意的生活。

他熱愛他的工作,同時是因為他樂於造福人類,樂於為社會奉獻出生命。他是一個偉大的人。

在本文結尾,作者寫道“我們的喉嚨還沒有被噎住:我們應該繼續走下去”,意思是,只要我們還沒有死去,我們就應該站起來擔負我們的責任,為人類、為社會做貢獻。他是一個頑強而且責任心強的人。他是一個偉大的人。

一諾千金做人的標準——讀《一諾千金》有感 篇12

讀後感 ,562字

一諾千金,是一種高尚的品德,一諾千金,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的精神。

一諾千金,答應別人的事就應該做到,俗話說:“得黃金百,不如得李布一諾。”世界上多一個“李布”,就少一份奸詐,做一個人人都厭惡的人,與其當一個永遠值得大家學習的人。

一諾千金,一個做人的本分。一個奸詐的人到頭來不僅被公安抓去,還會遺臭萬年。而在我們當今社會上,這樣的人多得去了。有些人向別人借錢,說好第二天還,可一過兩三個月也不見一個身影,這樣的人就是不守信用之一。不是有句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嗎?可這種不守信用的人再也得不到別人的信任了。一件小小的事,你能答應別人,那也是一種一諾千金的風範。只要你答應別人一件事,不等多大多困難,你能做到,那也是一個“小李布”。

記得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媽媽一起去石門玩兒,後來交了一個好朋友叫海燕,在那個小女孩回來時,海燕對她說:“只要你不忘記我,就算是要我走也會走到你家裡來。”說完那個小女孩就走了,一過三四年,那個小女孩早把海燕給忘了,直到那個小女孩十歲生日時,海燕突然到了她家,問她記不記得她,小女孩搖了搖頭,當時海燕失望極了,把自己和小女孩的一切都講了出來,後來,海燕和那個小女孩緊緊擁抱在一起,久久沒有鬆開。

這件事深深感動了我,讓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守信用,要做一個一諾千金的人。

不平凡的人生——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篇13

讀後感 ,956字

當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收視長虹時,同名小說也隨之風靡全國。也從這時起,我才開始瞭解小說的作者路遙,閱讀他的人生。路遙這個平凡的名字卻寫就了他不平凡的創作史。

在這平凡的世界裡,有植根於現實在苦難中磨練的少安,有不屈於現實生活胸懷壯志的少平。他們兩兄弟,有著酷似的名字,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弟弟少平希望能見識到外面的世界;而老實勤樸的哥哥少安則希望能給家鄉帶來新希望。這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給人以兩種不同的力量。在這個漫長的故事中,兩兄弟都得到了不同的磨練與成長。

孫少安是揹負最沉重包袱的人,6歲開始幹農活,13歲輟學幫助父親支撐起風雨飄搖的家,18歲憑藉著“精明強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選為生產隊長,成為雙水村的“能人”。正是在他的庇護下,弟弟和妹妹才得以完成學業,姐姐一家尚能夠勉強度日。而弟弟孫少平之所以敢放心到外面“闖世事”,前提也是有哥哥在,他的“後方”就平安無事。

開始在山頭吶喊“我不甘心,為什麼農民付出勞動卻又要一代又一代地窮下去”的少平,用自己堅強的毅力與智慧走出了苦難。讀到這裡的時候,我的心情隨之跌宕起伏。路遙在首卷中曾那樣寫道:“這片黃土地醒了,也該醒了。”這種殷切的希望與期盼與他本身有著莫大的關係。路遙有著一顆堅韌寬容的心,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路遙通過他的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一舉成名,他的作品裡,有著許多屬於他自己的影子。少平的創新,少安的淳樸,潤葉的執著,賀秀蓮的不顧一切……許多風雨都是他生命中的坎坷,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路遙投入了太多太多。

平凡的世界中,少平少安都是在苦難中成長的人們,其堅毅品格也是在不斷追求奮鬥的過程中日臻完美的。寫苦難就是為了寫生活在苦難中的人,苦難中的光輝是人性中的真善美。

1992年,路遙不幸逝世,年僅42歲。賈平凹曾評論:“路遙如果還活著,一定會有更多更優秀的作品。”42年的光陰,幾世流芳的不朽。這是黃土高原上平凡的世界,這裡的人們有著不平凡的人生。

在這裡,我推薦大家閱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它們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震撼!

愛的人生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878字

輕輕開啟書本,我又充滿激情地誦讀起了耕雲導師的《愛的人生》。

自從我讀了《愛的人生》之後,我每天都精神百倍,上課從不打哈欠了。這本書使我知道什麼是感恩,怎樣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本書使我知道人與動物之間也是有感情。如:巴西的一位老人救下了一隻瀕死的企鵝,然後將它放歸海里。沒想到,此後的每一年裡,企鵝都會遊行5000英里回來看他,與他親密相處8個月再離開。這個企鵝報恩故事說明了動物也是有感情,只要你不傷害它,一心一意對待它,慢慢地,它將會和你有感情。

動物尚如此,何況被冠以“高等動物”的人?愛與感恩,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愛是開啟心靈的金鑰匙。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如果沒有愛就不會有這個世界。正如耕雲導師所說:“唯有‘愛’,才能架起天、人之間的橋樑。唯有‘愛’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一個缺乏“愛”的社會,必然是一個頹廢、墮落、道德淪亡而趨向於毀滅的社會。沒有愛,必然沒有感恩之心。愛是宇宙萬有之源,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創造之“能”。所以,我們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樣,人間的愛才更加炫麗多彩,光芒萬丈,才能使我們的宇宙變得更加美麗、和諧。

以前,在沒轉來這個學校的時候,我每天都是除了玩還是玩,從來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父母對我們的良苦用心。轉到這個學校後,讀了耕雲導師的《愛的人生》後,我才知道學習有多麼多麼的重要,才知道父母的辛苦,父母的良苦用心,才知道父母整年在外打工,就是為了撐起我們這個家,為了供我們讀書。我現在多麼想大聲喊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人若不藉父母之緣,就無法出生到這個世界上。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若沒有感恩的心,就沒有親和力;沒有同情心,社會就變成一個冷冰冰、爾虞我詐、了無溫暖的社會。

親愛的同學們,感恩吧!感恩餵養你長大的父母,感恩辛勤培育你成長的老師,感恩曾給你幫助的同學,感恩給你帶來快樂的小狗、小鳥、小蝴蝶……

初見傾心——讀《人生若只如初見》有感 篇15

讀後感 ,905字

“初見驚豔,再見依然。”—題記

在黃落黃昏,品一杯好茶,讀一本好書,書香和茶香氤氳在空氣中。

人生若只如初見,彷彿這樣重要。如果所有的往事化為紅塵,所有的背叛與傷懷成為過雲煙雨,只留下初見時嫣然回首的驚豔,像清水一樣清純透明,這是何等美好的人生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班婕妤與漢成帝一見傾心,成為妃,又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在冰冷絕情的深宮大院,她始終相信,漢成帝會銘記初見的驚豔,會重新對她回眸,會如初見時候待她,她是否會明白,人會變?“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當班婕妤獨守皇陵時才明白得透徹:初見時的漢成帝已成過眼煙雲,無異於一具冰冷的屍體,事情不會再有轉機。

書中的人物大多都與班婕妤有著相同經歷,曾經滄海早已換了人間。讀第一篇時驚豔,闔上最後一頁時只剩下歎服。漢代的長慨是人生流動的畫卷,大唐的繁華是天邊綻開的焰火,宋同的迤邐是水邊的朵朵紅蓮,元令的精緻是秀氣迷人的小點,或悲或喜,有愛有恨,安意如用憐惜的心緒勾勒出在男權世界裡一個個心潔如霜、花容月貌不減清烈的奇女子和男子初見、相識、相處的故事,在她的書中古詩詞間的好不再是一個個任人擺弄的皮影,而成為具有獨立靈魂的演繹者,生動的詮釋著,最初的美麗,相處的心動與最初的遺憾,於是人們如我般的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

通過這本書,體會到支離破碎的美好,那是掩藏於笑容背後細微的苦澀。初見時風華正茂,那份可貴的美麗即使千年後你都難以忘卻,但也只能停留在回憶裡,或許那也是一種別樣的美好。也許生活就是那樣的,得到了往往就不會去珍惜,得不到才是一種境界,或者只如初見,那種淡淡的情懷倒是讓人釋懷,讓人坦然,我想人生這個東西,淡然一點往往是清風明月,太過執著,則就是迷惘,把名利、恩怨、過失都看得淡一些,情願那初見的情節永遠留在夢裡。

人生若只如初見即是美好,眼波流轉,微笑蔓延,怦然心動。安意如也許曾也懷戀著曾經的美好,在黑夜裡獨自撫慰日久的傷痛,但她更達觀,懂得放手擁有更多時間擁抱未來,我想我也應如此,不能沉溺在傷痛。初見。

茶涼,書讀完,今夜春風微迭,把我的心扉吹動,往事流淌在夢裡,記住初見時的微笑就好……

可敬的斑羚——讀《斑羚飛渡》有感 篇16

讀後感 ,733字

今天午休時,老師讓我們認真品讀《斑羚飛渡》這篇文章。文章裡斑羚的所作所為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動了……

《斑羚飛渡》是著名動物小說作家沈石溪的著作,講的是一個令人落淚的動物故事:一大群斑羚在作者與獵人們的追捕下,來到了令人膽寒的萬丈懸崖—傷心崖。傷心崖距離對岸的山峰有六米遠,即使是舉世矚目的“超羊”,也妄想渡過對岸。但是在這性命攸關的時刻,這群平凡的斑羚卻用不平凡的舉動渡到了對岸。只見一隻少斑羚和一隻老斑羚,一上一下,於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形成一個優美的月弧。在半空的連線口,少斑羚在老斑羚身上猛一蹬,成功飛越了所剩的兩米路程,而那隻可憐的老斑羚便因少斑羚在其身上的猛一蹬而垂直落入萬丈懸崖之中,摔得粉身碎骨。隨後一隻只年輕的斑羚在老斑羚的幫助下,成功渡過對岸。當然,一隻只老斑羚也就這樣豪邁赴死……猛一回神,我發現全班寂靜。我想,我們全班同學都被斑羚的品質驚呆了!

是什麼力量讓老斑羚們從容地死去?又是什麼力量讓小斑羚們奮力拼搏活了下來?這是令人欽佩的捨己為人的品質,這是老斑羚為了種族得以繁衍而自我犧牲的精神。如果老斑羚們沒有做出這樣的犧牲,小斑羚能活下來嗎?它們要麼就被獵人逼到懸崖盡頭,失足落下懸崖,粉身碎骨;要麼就全軍覆沒,被獵人生擒回去,成為人類的盤中餐。如此看來,老斑羚們擁有讓人類自愧不如的品質啊!是啊,如果人類擁有這樣高尚的品質,那麼一個國泰民安的國家,會在某些人手中走向衰敗嗎?一個個因戰爭而出現的孤兒,會在破爛不堪的廢墟中,悽慘地喊叫媽媽嗎?我們美麗的地球媽媽會像現在這般,被戰爭折磨得四分五裂、雞犬不寧嗎……

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動物居然有我們人類所不及的精神高度,多麼可敬的斑羚!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扼住命運咽喉的英雄——讀《貝多芬傳》有感 篇17

讀後感 ,947字

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這絕對辦不到。生活是這樣美好,活它一千輩子吧。—貝多芬

或許,這個世上有無以計數的名人,他們有著各自的故事。但貝多芬一定是那其中最令我敬佩的人,而他的故事也一直激勵著我不斷前進。

命運,似乎一直在與貝多芬開玩笑。家境貧寒不說,父母早逝,養活家人的重擔有些過早地壓在了他身上,好不容易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社會對他的認可,卻雙耳失聰。再無法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這,對一個人是不是太殘酷了些?

雙耳失聰,雙耳失聰!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其痛苦程度就像畫家的兩眼失明,品酒師失去了味覺,裁縫失去了雙手一樣。那種痛,是失去至愛的心在滴血,或者更像是哪唯一的精神支柱突然坍塌,灰濛濛的天就那樣壓了下去,令人無法喘息。

可是貝多芬去並沒有因此從歷史的舞臺上黯然離場,而是從耳聾的悲哀中走出來,將全身心投入到音樂的創作中,我似乎聽得見剛開始他因聽不見而發出的憤怒吼叫,看得見他煩躁痛苦的神情,但他卻憑著堅強的意志和對音樂的熱愛,走出了磨難以及磨難所帶給他的不良情緒,將自己的思想注入音樂中,用另一種方式表達著他的喜怒哀樂,用生命譜出了一篇篇不朽的樂章!

他,貝多芬,如他所說,緊緊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貝多芬的一生歷經坎坷,屢遇磨難。可面對這些磨難時,他總是毫不退縮,直面挑戰。縱使困難挫折足以使他萬念俱灰,他仍是堅持著自己的想法,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決不向命運低頭!

人們常說,世事難料,命運有時也會一反平靜來點風浪,有的人連忙退入避風港,再也不願出海;有的人則直面逆境,頑強的駕駛著船隻,駛向另一片更廣闊的天地。無疑,待風浪過後,最絢麗的彩虹肯定為後者所獨享。

那麼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麼辦呢?我想,我們也應該像貝多芬那樣,永遠不熄滅對生活的熱情,堅持自己的夢想走下去。世界如此美好,挫折不應該成為我們厭世的理由。

曾經聽一個好友說起過:“即使生活有100個讓你哭的理由,那你就要找出101個理由讓生活笑。”其實我覺得只要一個理由使足夠了,那便是“我在這世界上還有我的夢想,我的信仰和愛我的人,挫折是生活對我的考驗,我決不能讓他們失望!”

聽著激情豪邁的《命運交響曲》,彷彿眼前又出現了那張堅毅的臉龐,正緊緊地扼住命運的咽喉不放。

他是我心中永不熄滅的烈火,永垂不朽的英雄!

寫作不應該是旅行的負擔——讀《偶爾遠行》有感 篇18

讀後感 ,586字

寫作和旅行究竟應該是怎樣一種關係?自從合上書,我就反覆地在心中問自己這個問題。

記得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曾經一直討厭旅行,不為別的,只因為父母總要求每一次旅行後都要寫遊記,所以每一次出門,寫作便成了旅行中的負擔。

在這本書中曾經一度驚訝於它的體裁,有點像日記,大多數並不是圍繞一個主要事件展開敘述或討論,而是記錄一些當天所發生的事情,不時在文段中摻雜著作者對此事的看法或一些場景的描寫。書中還有一小部分是專門寫他在旅途中的一些所思所想,每一個小話題都有一小段文字加以敘述觀點,整個部分看起來就像是把在旅行中腦海中不時冒出的新想法一個個記錄下來。

周國平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去旅行的呢?我想,他必然是在一路上順從自己心意去旅行的,他會每天細緻地觀察,通過把每天的經過用文字記錄下來來鍛鍊自己“內在的眼睛”。同時,他在旅行中一定也不會停止思考,他會因為路上的所見所聞而觸發他的一些感觸和想法,然後他會及時的整理自己的思路,把一個個這樣的思考記錄下來。

這不正是我們所渴求的旅行嗎?同時,這恰恰也是最適合我們的旅行方式。在這樣的旅行中,寫作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是在用我們“內在的眼睛”觀察世界,是一個享受的過程;而旅行的過程,也會因為寫作由“負擔”變為“享受”而變得更加美好起來。

原來,寫作從來不是旅行的負擔。原來,在寫作與旅行間,還有一種那麼融洽的相處方式。

一片忠心,一片赤誠的情誼——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9

讀後感 ,827字

《三國演義》,再次捧起這本名著,我不再只是去看那些打鬥場面,也不只是為了自己喜歡的人物而熱血沸騰。

《三國演義》是一本歷史小說,這裡面有古板的歷史,但也有三結義的熱血;這裡有令人膽寒的戰爭,但也有關羽千里走單騎的勇猛;這裡有千軍萬馬的浩大場面,也有諸葛亮一人的運籌帷幄。這本《三國演義》不僅是在寫歷史,更有作者的一腔熱血。那一腔熱血凝成了字裡行間英雄們的一片赤誠護主心。

護主,一片忠心,在這些人物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像關羽,他與劉備失散,身陷曹營卻心在漢。他為什麼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為什麼不顧一切,不被曹操的厚待所說服?因為他和劉備是結義兄弟,他更是一位忠誠的臣子。為了劉備,他當然會不顧一切,他的一片赤誠之心,使他留下了千里走單騎的佳話。再比如趙雲救阿斗,他獨自一人與曹軍抗戰,這又在歷史上寫下了一段佳話。趙雲的勇猛確實令人佩服。但他的勇猛,是為了懷中的那個孩子。阿斗,劉備的人在,他拼盡全力去保護,為什麼?因為他對劉備的忠心。他對劉備的一片赤誠,所以他會一人穿梭於萬軍之中。還有一個軍師諸葛亮,他為了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三顧茅廬開始,臥龍諸葛亮就竭盡所能,為劉備處理一切事務,他是劉備身後最得力的幫手。劉備死後,他仍忠心於劉備的兒子阿斗,後主劉禪,最後操勞過度而亡。他本可不必如此,他本可輕鬆一些,可他忠心耿耿,令人佩服,到死他仍為蜀國操心,這樣的諸葛亮,全是因為一片忠心。

三國裡有名的臣子,哪一個不是為主君赴湯蹈火的忠臣呢?

我們沒有戰爭,我們沒有君臣之分,我們忠心的是朋友,是信任我們的人。在現實中,我們做不到赴湯蹈火,做不到像《三國演義》中那般效忠。我們要做的,能做的,只有誠信待人,誠實的對待那些信任我們的人,就是忠心了。雖然並不是君臣之間的忠誠,但意義相同,他們信任我們,我們就要竭盡所能幫助他們,這便是忠。

一片忠心,一片赤誠,這是桃園三結義;一片忠心,一片赤誠,這是諸葛亮;一片忠心,一片赤誠,這不僅是君臣,還是朋友。

若只如初——讀《人生若只如初見》有感 篇20

讀後感 ,1379字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題記

記得,第一次喜歡上古詞,就是因為讀的那本《人生若只如初見》一書,就在那上面我看到了納蘭容若所寫的飲水詞的魅力,也看到了納蘭容若的一生,書上經常戲說:我是人間惆悵客,納蘭心事幾人知?來細說納蘭的惆悵,也許納蘭容若的一生在外人看來是光鮮亮麗的,他擁有顯赫的家世和卓越的才識,和一切別人夢寐以求得東西,可是他背後的惆悵卻是鮮為人知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是啊,其實不止納然容若一個人這樣想,很多人都是如此,第一次的相遇,第一眼的感覺,總是最美好的,因為,那時的我們還很單純,無論是對別人還是自己,總是少一份虛偽,多一份真誠;總是少一份複雜,多一份簡單;總是少一份功利,多一份淡然。那時的我們真的很快樂,不會去想水中月鏡中花,不會秋風悲畫扇,可是人生永遠無法停留在過去,不能總是若只如初,我們總要去面對種種問題,會體會許多不一樣的悲傷,或是識人不清,遇人不淑,又或是因為一些外界環境,而遺失了很多東西,可是對於這,我們不能逃避,只能去勇敢的面對,只能積極向前,去挑戰那一個個磨難,創造一個新的開始。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正如上句詩中的美好,才有了這下句詩的哀怨,因為初見是幸福的甜蜜的,對古人充滿了好感和讚賞,可是隨著時間和環境的改變,總會產生一些嫌隙和摩擦,就好像兩個身處不同地方的好友,因為,生活不同,呆的環境不同,想法漸漸也就不同了,其實,在我們覺得別人變了的時候,自己何嘗又不是發生了改變呢?所以當我們再覺得人心易變的時候,不妨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不妨去換個心態,就當這個朋友是新認識的,去試著體驗這份不同的友情。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時間過了好久,過去的誓言早已不見,可是心還是不曾後悔,畢竟曾經擁有過,那份甜蜜總是會留在心底讓人難以忘懷,那份幸福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記得,老師曾和我說過,有時候做比不做要好得多,因為如果你不做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下一步會是什麼,心中也會永遠有一份遺憾,而如果努力過,即使失敗了,心中也永遠不會放不下,反而會有一種釋然和放鬆感,會能夠更好地走向未來。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讀納蘭容若的飲水詞,發現書上最多的是納蘭容若為妻子盧氏寫的悼亡詞,盧氏在我看來是一個很聰明的女子,他用了三年的時光,讓納蘭容若記了她一輩子,即使是死亡的消逝,也沒能消滅這份感情的存在,也許盧氏不是納蘭容若一生中最愛的人,但是我相信她一定是納蘭容若一生中最懂他的人,他一定很幸福,因為他沒有誓言當日願,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海誓山盟,或是友情,或是愛情,但這些誓言卻不一定都會實現,有些只能變成了過眼雲煙,與其在那獨自哀怨,倒不如展望未來。

讀完《人生若只如初見》,之所以說納蘭容若惆悵,正是因為他一生都無法從惆悵中走出來,其實,何必呢?事實是無法改變的,既然已經功高蓋主,備受壓制,為何不隱姓埋名,去個偏僻小鄉,做個教書先生,平凡快樂的度過這一聲呢?人生若只如初見,初見卻總是停留在過去,可人卻不能總是停留在過去,所以與其沉浸在過去中無法自拔,倒不如展望未來,未來是全新的,我們永遠都無法預料下一步是什麼,這不就是一切如初嗎?也是一份新的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