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月光,悠悠月情相關作文20篇

淡淡月光,悠悠月情 篇1

國二作文 ,661字

晚霞消退,太陽漸漸地逝去了明亮的光輝,悄悄地藏在大山的後面,像一團燃燒著的火球正悠閒地趴在大山的肩膀上,留給了大地的是暗紅的憂傷。慢慢地,一輪明月悄悄出現在靜謐的半空中。

抬頭仰望,沒有一絲雲,顯得有些意盡闌珊。伸手想觸控,卻又感覺可望不可及。一陣微風吹過,似乎月亮就要墜下來。驀地,她睜開了她那朦朧而又迷人的雙眼,嘴角微微上揚,淡淡的笑意掛在微潤的臉上。這笑如同是達芬奇筆下蒙娜麗莎那聖潔的隱隱一笑,顯得如此淡然神祕。正是因為這笑打開了我的心扉。

月亮,像是一條淙淙的溪流,時時為人們送去情感的活水。她使歷代名人的詩句流傳千年萬年,卻還是顯得如此的年輕、活力。她贏得了世人無限的眷戀與讚美。於是李白感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在《望月懷遠》中感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王維也覺得:“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其實,月亮既是偉大的,也是悲傷的,更是溫馨的,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曾寫過一篇不朽的詩篇:“今人不識古明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昔如此。”是啊,正像李白所說的,無論是今人還是古人,都對月產生了一份獨特的感情。所以,我看懂了、也讀懂了月,她是悲傷的,是孤獨的。沒有任何知己的陪伴,沒有一絲熱鬧的氣息,就在這如此的空冥,在這無邊的寂寞當中。我讀懂了,我真的讀懂了,她那一個微笑,那個深邃的笑。她是寧靜的象徵,永恆的象徵。同一個月亮,不同的心。世界萬物似乎在她的撫摸下變得更韻味,面對如此悽美動人的月光,誰不會動心呢?

我愛她,愛她的純潔,愛她的永恆,愛她的神祕。

雲淡風輕,悠然自得——讀《李漢榮散文》有感 篇2

讀後感 ,1031字

元旦,我結束了對《李漢榮散文》的閱讀,感慨頗深,李漢榮是一位男性作家,但是他的文章特色卻是用樸實的文字寫出特殊的優雅與細膩,他的文章,沒有什麼很華麗的辭藻,但卻總能讓人身臨其境,心曠神怡。

在我所讀到的文章中,我尤其喜歡一篇名為《生命中最柔軟的部分》的文章。這篇文章寫的是有關於善良與愛的內容,這即是生命中最柔軟的部分。而現實世界中充滿了堅硬的東西,無論是物質上的鋼筋水泥,亦或是心靈中的敵意仇恨,它們充斥著這個世界。這篇文章原本的主題是呼籲我們迴歸自然,迴歸美好,去尋找生命中柔軟的部分,也說明了我們的生命需要美好而柔軟的部分。而我卻讀出了一絲絃外之音,那是一種人生態度,即是雲淡風輕,悠然自得。

這個主題在他的《又見南山》與《山中訪友》中出現過,說的是一種很自在,很快樂的生活,整日與自然為伴,與山林為友。而我的體悟卻又與之不同,因為我是世俗之人,我需要生存,自然不可能像陶淵明那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只能在鋼筋水泥構成的城市中尋找些足夠聊以自慰的東西。

何為雲淡風輕?是一種天人合一,自由自在的境界。就像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樣,似乎周圍的一切已經與自己融為一體,而其他的都不重要了。並不是說忽視周圍的一切,而是處於一種悠閒的狀態。何為悠然自得,是指內心得意舒適,自由清閒的狀態。但在這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中,每個人都在為生存而奮鬥,何來悠閒?所以,我的體悟是,這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心境。

我們在冰冷堅硬的城市中,為生存而奮鬥,可以說,活得很累。不是有這樣一個說法,說生活,生活,人生下來就是要幹活的。事實也是這樣,但是,我追求的是在這朝九晚五的生活中,給自己找一個可以讓自己悠閒的時間。我們身上的包袱已經很重,而且不能放下,但是,我們為什麼要讓自己一直向前面趕路呢?我們應該坐下來,歇歇腳,看看四周的風景,而這風景,指的就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美。

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並不是沒有美好,而是缺乏去尋找美的眼睛,而這眼睛,就是雲淡風輕,悠然自得的心境了。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慢一點,讓它更加有意義,在回首之時不讓它成為你的遺憾,這就是我們的最終目的,也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遇事不亂,處變不驚,縱觀世界,笑看塵寰,方為人生之道也。

讓我們的人生過的更美好,更快樂,這就是人生的終極意義,任清風拂過山崗,明月照耀四方,微笑看待一切,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慢一點留意,世界更美麗。雲淡風輕,無心見無常;悠然自得,細微有所悟,生命轉彎處,幸福常駐。

淡淡書香悠悠我心 篇3

高一作文 ,947字

雄鷹嚮往藍天,因為那裡有純潔動人的神話;魚兒嚮往汪洋,因為那裡有深藏的古老傳說;而我向往書籍,因為那裡有深刻感人的啟迪。

當太陽沒過地平線,天地的一絲餘暉也隨之消散,當月亮高高掛起,群星也隨之閃爍,此時,手執一書,獨倚床頭,細品其中的萬千滋味,竟有些許‘倚窗月下,孤芳自賞’的韻味。

他,是外星球的小王子,孤獨,寂寞,高貴。他愛上了那小小星球的唯一一朵玫瑰花,但是愛讓玫瑰變得敏感,變得張開了刺。最後小王子不得不離開它,後來,小王子又遇到了地球上的一隻狐狸,並馴服了狐狸,但他還是心心念念著他的玫瑰。哦,原來美好和愛是要用心靈去尋找去體會的—《小王子》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桃花樹下那個孤獨而又曼妙的人兒喃喃念道,那不正是“閬苑仙葩”林黛玉嗎?是什麼讓她如此悽美?是那坎坷的身世嗎?還是那份“紅綃香斷無人憐”的寂寞愁苦?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曹雪芹的筆下熠熠生輝。夕陽西下,獨品紅樓,感受那淒涼,感受那份世態炎涼。

告別古典紅樓,我又緊隨哈利波特的魔法掃帚來到了神奇的霍格沃茨學校,看到了與我們不同的神奇魔法世界,見識了波特和赫敏他們的機智勇敢,以及和伏地魔鬥智鬥勇的激烈場面。使我身臨其境,流連忘返,沒錯,這就是JK羅琳的《哈利波特》。

就這樣,我駕著探索的小舟在書的海洋裡盡情遨遊,去品味,去讚歎。

不僅如此,書還像一張萬能的門票,彷彿有了它,我哪都能去,一會跟隨《海底兩萬裡》去探尋神祕的海洋世界;一會和達爾文一起在叢林裡觀察昆蟲的奧祕;一會去法國巴黎欣賞美麗神聖的聖母院;一會去戰場看項羽的豪情萬丈……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書給予我的,是他帶來了智慧的啟迪。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我說:“書中自有情千縷,書中自有感萬發。”通過書,我見識到了外面豐富多彩的世界;通過書,我走出了這方小小的天地,去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做了一次無聲的旅行;通過讀書,我真的學到了好多好多。

雄鷹遨遊天際,探到了勇猛強勁的昂揚鬥志;魚兒潛游海底,尋到了敢於探索的珍貴寶藏;我徜徉書海;找到了感悟深刻的人生真諦。

讓書成為我們的摯友,成為我們的尊師,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吧,因為只有那樣我們才能領略這個大千世界中各種各樣的事物,才能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月光下的親情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9字

夜色漸漸濃了,淡淡的月光籠罩著整個村莊。清風徐徐,蛙聲陣陣,不時有幾聲鳥鳴傳來。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鐵蛋迅速地跑向遠處走來的身影—他遠道而來的表哥。

鐵蛋的表哥是個戴眼鏡的“小學究”,裝出一副學士模樣,自己覺得很神氣。看到抱住自己髒兮兮的鐵蛋,臉上立時顯現出嫌棄的表情,一把把他推開,只哼了一聲便揚長而去,留下鐵蛋一人漲紅了臉呆在原地。這還是那個小時候和自己玩耍,護著自己的表哥嗎?他為何變化如此大?鐵蛋疑惑地想著,最後還是撓撓頭跟上了表哥。

鐵蛋拐了好幾條路,都沒有追上表哥,只聽見幾聲鳥啼。鐵蛋不禁舉頭望了望月亮,發現月色更濃了。夜已深了,他才明白為什麼古人望月就會引起愁思了。正當他發愁時,背後傳來了一小陣抽泣聲,他連忙跑過去,眼前的景象使他大吃一驚:表哥正靠在一棵松樹上,他的眼鏡掉在地上,兩行清淚從眼中滑落,他緊緊地抱住自己,不時嗚咽一會兒。鐵蛋一臉關切,躡手躡腳地爬上一棵小樹,觀察著表哥的一舉一動。他知道表哥是個要強的人,因為他正咬著嘴脣不讓自己發出聲音。表哥難道是怕黑?鐵蛋靈光一閃,三步並作兩步地爬上了小山坡。

小山坡上亮得很啊!螢火蟲成群結隊地在這裡舞蹈。鐵蛋熟練地用兩指一捻,不一會兒就捕捉到了一群螢火蟲。鐵蛋把小小的希望安置在玻璃瓶裡,滿載而歸。表哥還蜷縮在樹林裡,他迅速走過去,幫表哥戴好眼鏡,扶他坐好,滿臉歡笑:“表哥,別怕,螢火蟲啊!”表哥望著那亮閃閃的朦朧,眼睛也逐漸朦朧了。他靠在鐵蛋懷裡仰望著天空那皎潔的月光,終於體會到了屬於他們的快樂。

不老的歲月情歌 篇5

國三作文 ,657字

歲歲又年年,陰晴又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題記

轉眼又三年,剛入學時的情景歷歷在目,童稚的心靈卻已被時光打磨。讓我們一起輕唱歲月的情歌。

三年初中生涯,我學會了世界為何聯合,俄國又如何改革;我學會了內能如何相互轉換,而電子如何超越時空溝通;我思考中國如何開放,而火箭如何升空……是老師教會了我這些知識並告訴我:沒有努力不會成功。我在跑八百米時,總是堅持不下來,想要放棄,是邵老師告訴我:“如果你放棄,那才是真的失敗。”他的話鼓勵了我,現在每當我遇到困難,我都會對自己說:“加油,別放棄!”

我要感謝父母教會我什麼是愛。初中三年裡,他們總在我起床前十分鐘起床為我做飯,幫我洗衣燒水,我學習多久他們就陪伴我多久。當我在一次考試中失敗時,是他們激勵了我,讓我重新振作起來,再次取得優異的成績。我成長的十五個春秋,他們養育我,教育我,告訴了我人生的道理。三年過去,我的青春正在進行,他們的頭上卻又在新添白髮。我默默祈禱:爸爸媽媽,如果我不長大,你們可不可以不要變老?

然而,成長是不可避免的。在成長之路上,我遇見了許多同伴,我們分享自己的快樂,煩惱,用笑聲填滿了我們的青春。儘管不久後,我們就要走向不同的岔路,但我相信,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陪伴自己度過青春的對方。

一路走來,我從一個懦弱的人變得堅強,學會了寬容,感受了人間的溫暖。三年初中生活,我想以一首歌作別:“在這離別之際,我們有千言萬語,看一眼先生的白髮,摸一摸老師的坐椅,腮邊掛滿滾燙的淚滴。再見吧!老師!再見啊!再見!請接受我們深情的敬禮!”

淡淡秋光 篇6

國二作文 ,613字

秋來時,行跡淡淡,向來如此。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的含義,終不過是草木之凋零,心境之悽清,年華之老去。屈原的“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便道盡了秋的萬古悲風。

然而,我卻不太能這樣理解。

我以為,一切情緒在秋,都不能夠濃烈,縱有無限愁緒,也終將化作一股薰薰的溫香罷了。

我所見之秋,是高朗的天際,颯爽微涼的風。挾著陣陣微香,明月高掛,尋及香氣之源,桂花皎潔。此般意境,或謂之幽遠,或謂之淡泊,或謂之圓熟。凡此種種,是秋給我的簡單聯想—是明月,是清風,是詩,是畫,是禪。固然,清景背後或有凋零與逍逝,但倘這一切在淡淡秋光中化作朗月疏桐,那些悲情與感傷,於我,是無法慷慨悲涼了。秋,便仍是閒適。

我常在春牽起對過往的懷思,在夏又常沉溺於焦灼的假想,在冬又升騰出肅穆的沉吟,倒是隻在秋光淡淡時,心靈才得以真正的安寧與平和。

聽蟬鳴稀薄,看層林盡染又憔悴飄落,有惆悵,但惆悵是溫和的。

中秋,便是秋的凝鍊。深沉的感知都隱沒於剝蟹煮酒話家常這般簡單的雅緻中。林語堂曾寫道:“那時喧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懍烈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我想著,這就該是中秋的況味、秋天的況味。

一個秋天的午後,獨自漫步在山間。雨水初霽,秋風攜著清泉的氣息,織染或遠或近或大或小的山巒。世界靜極,卻非傲視冷寂,而是純熟煉達、淡泊溫和。

淡淡秋光中,我沒有大徹大悟,卻稍稍體悟了些許。

這大概就是禪吧。

這大概就是秋吧。

悠悠山情 篇7

國一作文 ,721字

大自然,是萬類競自由的生活居地。我很榮幸能夠有機會呼吸自然的清新氣息,聆聽百鳥之歌,品嚐山泉之水,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

我念初二那年,父親在家鄉那邊的梯田山地種了幾畝西瓜。離家很遠,我逢週末都會去幫父母的忙,我很樂意去重溫快樂的山居生活。小時,我家也曾在不遠的深山處承包裡面那個大果園,那時我才五歲多。在那五年的山居生活中,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領略到自然的美妙風光。

放暑假了,我每天騎著輕快的車子進山去了,投進自然的懷抱。耳邊的風呼呼作響,路兩旁泛著金黃色的稻浪的稻田向後迅速跑開。爬過幾段不很陡的山坡路便到了可愛的瓜地。路的最盡頭便是果園。

瓜地上躺著的滿是穿綠花衣的大西瓜,將要上市了。我在草屋坐下來歇歇腳。瓜地在三面高山的懷抱中。高山密林鬱鬱蔥蔥,墨綠一片:松林的雄偉挺拔,杉樹的靈秀多姿,大葉樹的生機盎然,野花的燦爛芬芳,峰頂峻巖峭石的嶙峋怪樣……這一切的景物都在描繪自然之貌,展現自然之美,令人神往,令人陶醉。山風習習吹來,墨綠的林海掀起悠悠的波浪,奏著自然之聲。汗流夾背的我貪婪地享受夏天的清爽,感到無比的愜意。樹上的蟬在歌唱,林中的鳥兒也在放歌,山溪叮咚在鳴奏,這一切都在深山谷中久久迴盪著,是那樣的清脆,那樣的悅耳。頗具“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韻味。

幹完活後,我隨處遊蕩。無論到哪兒,我都不害怕和孤獨,因為自然在作伴。累了,躺在岩石上,仰望藍天白雲,凝神聆聽萬類的呼吸聲。或者鑽進密林,採摘自己喜歡的花木和野果,細細咀嚼真有滋味。大雨天更有趣,可以到山溪釣魚,那裡有許多形狀似塘蝨的魚,特別美味可口。釣魚更是一種樂趣和享受,正所謂“釣勝於魚”,我終於領悟到它的內涵。

讓我們走進自然,投入自然的懷抱,體會自然的美妙吧!

悠悠真情 篇8

國三作文 ,813字

小河靜靜地流著,倒映著房屋的影子,月亮的尖牙兒牽掛著每一個人的思緒。柳枝輕撫風兒,像一位母親輕撫兒子的肌膚。遙遠的深巷傳來一聲淒厲的哀嚎……

那個冬夜,木木生下了一窩小狗,一共兩個,木木緊緊把它們擁在身下,一隻小狗吮著奶,另一隻小狗把頭伸向外面,睜著好奇的大眼睛,打量著周圍的環境。木木趕緊把它拽回來,凝望著著夜空,那眼神裡充滿了喜悅與擔憂。雪就這麼下著,春天,還有多久呢?

雪停後,木木艱難地爬出窩來,她轉身把小狗們弄到一個較避風,較溫暖的角落。她想:我得去覓食,不然怎麼過冬呢?她向外走去,走幾步便回頭看幾眼,生怕小狗們會有什麼閃失。

老王在開玩笑!雪不知何時又下了起來,較上一次更美麗,更迷人,幾乎迷住了木木的思緒。木木閉上眼睛,眼前立即浮現出小狗們的身影,木木的精神一下子振作起來,轉身飛奔回去。到窩裡,木木發現角落裡只有一隻小狗。木木瘋跑起來,小狗呢?我的孩子!木木突然被一個東西絆倒,木木爬起來一瞧,小狗蜷縮在冰冷的草地上,身體冰冷得像一塊冰,重重地砸在木木的心上。

冬天去了,春天來了,溫暖的春風漸漸撫平了木木的心靈。她帶著小狗去河上散步。春天真好,小狗的心情也很好,高興地跑著,木木也趕緊跟上去。小狗們跑到草地上,那裡新生第花芽被弄亂了,木木忙把小狗領出來帶到橋上去。春風拂過水麵,路旁搖曳的柳條垂釣者和水中的魚兒。突然,一個人騎著自行車亂撞過來,眼看就要撞上小狗,木木憤怒的狂叫,小狗突然躲閃,卻閃到了河水星。木木像遭了電擊一樣,突然憤怒地瘋跑起來,消失在了小巷的盡頭。

木木多愛兩個孩子啊!她多希望木木能快長大啊!然而,事情往往與沒想的背道而馳。

母親講完這個故事,淚,便劃過眼角滴在冰冷的地上,發出刺耳的聲音。我在母親的身邊睡得像個天使,母親用手撫摸著我的頭,輕哼起搖籃曲與月光混淆在一起我把這個故事說給你聽,詮釋著天地之間悠悠母愛之情,美麗而不嬌豔,樸素而不張揚,無私的守護著臂彎中,那朵美麗的小花兒。

借我一段平淡時光 篇9

高一作文 ,844字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題記

有這樣一幅白描畫:無須水墨的潑灑,樸實簡潔的幾筆,便意趣盎然,清新奪目。寥寥數筆未勾勒出肆意山水,卻繪出最美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溪水潺潺,綠草青青。那間茅屋,蓋在了宋朝一方寧靜的田園之上。那位叫辛棄疾的老人此刻正擁有著和家人平淡度日的幸福。一口水井,兩間籬院,幾畦菜地,還有幾縷打身邊遊走的白雲,就是這樣的茅屋成了他的世外桃源。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夕陽正待西下,就是這樣一對白髮夫妻相依坐在樹蔭下,喝著鄉間自釀的米酒,促膝長談,回顧數十年的風雨歷程。而如今,對平淡生活的欣慰隨著夕陽襲捲而來,在二人臉上淺淺暈開。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簍。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熟識的幾句如話家常般平實地娓娓道來。大兒子最是樸實,在田間辛苦勞作,擔起家庭的責任。二兒子年紀稍輕,耐心地編著雞簍。小兒子最是可愛,不諳世事,滿腹天真,臥在溪邊或是剝蓮蓬,或是摘荷葉荷花。

而我,竟被這樣一幅寧靜平和的畫面感動得熱淚盈眶。

在這個物慾紛擾的紅塵裡,似乎太多人,都想過要放下一切世俗的負累,做一個簡單,平淡的人。見慣了紅燈酒綠,倒更向往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了,和青山碧水為伴,與明月風清為鄰。可人生無處不紅塵,徹底拋開一切,去過清貧的日子,又有誰做得到。

辛棄疾當時便是這樣一個叱吒風雲的熱血男兒,脫下戰袍,歸隱田園。可一直心有波瀾,無法靜心從容。到後來,他的一腔壯志難酬還是敗給了那段質樸光陰。

初讀這篇《清平樂》,眼前便是一幅樸素生動的畫,那畫面依稀很熟悉,卻又好遙遠。辛棄疾早年時的詩大多是慷慨豪邁,氣勢浩蕩的風格,有著桌爾不群的氣勢,氣衝斗牛的果敢。可晚年遭受排擠,被迫離開政治舞臺的他卻寫下了這樣不同以往的詞,沒有任何的雕飾,也無粉飾太平之意。而是他讓自己徹底投入了生活,讓自己真實地擁有了這段田園風光。

那位叫辛棄疾的老人,將他的妻子和稚子,以及一生的心願,平靜地鋪在紙上。讓我們,在樸素的光陰裡,忘記了轉換的流年。

黯淡無光 篇10

國二作文 ,928字

走了好久才發現,所有的色彩,漸漸枯萎成一片黯淡

—題記

離別得令人措不及防,那一刻,我的生活黯淡無光,黑白兩色交錯,掩映了那刺眼的血紅。親愛的它徹底離開了我們,是否它也不甘,不然為何始終不願閉上那木然的眼?這難道便是宿命?我們始終都無法違背上蒼的意願嗎?

那天,我看著失魂落魄的妹妹從門外走來,聲音在哽咽,心中升騰起不祥之感。“它死了,下午還活蹦亂跳的……”我頓時有些發愣,心想,妹妹肯定是在跟我開玩笑!她自顧自說了下去:“它不戀家,總往外跑,淵淵騎著車出去,它也跟著,結果在馬路上被車撞了。車主跑了,它就那麼孤零零地躺在那裡……”我聽不下去了,拽著妹妹往外奔去,看見了路邊的一灘血。

那時,我多麼希望時光倒流,它仍在我的身旁搖著尾巴。我15歲了,在我的人生中,三分之一的時光都有它的身影不斷陪伴。目光順著那灘血跡移動,我看到了它。那一瞬間,我有些感傷,它就那麼了無生機地躺在那裡,雙眼一直睜著。我總自欺欺人地對自己說,它是鬧著玩,沒事的。可它一動不動,嘴角還流著血,泛著白沫。我搖了搖它,它並沒有蹦起來,叫著鬧著。明明下午它還追隨在我身後,我都厭煩了,它卻樂此不疲。它為何一定要誓死追隨主人?它死了,這是一個永遠也無法挽回的事實。

從小到大,這是我第一次經歷生離死別,儘管它只是我生命中的一條狗。看到它死不瞑目,我心塞不已,嘗試著讓它閉上那好似怨念的眼。或許,那眼裡只有迷茫。生命是那麼脆弱,上一秒還活蹦亂跳,下一秒便倒地不起。不管我怎麼努力,它就是不閉上眼。

我仰望漆黑的夜空,隱忍著情緒,生怕壓彎駱駝的那一根稻草下一秒便會壓在我的身上,讓我情緒失控。我不能在弟弟妹妹面前顯露,早已泣不成聲的他們,並未明白生死兩岸隔那麼近。他們哭著離開,悲傷的氣氛那麼濃重。我終於忍不住,熱淚滴落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它會冷嗎?它已經走到生命盡頭了嗎?我討厭“宿命”這個詞,為什麼不能時光倒流,讓我再對它好一點?

人真是個可笑的生物,當它在你身邊,你卻不予理會,非到它離開才懂得悲傷與惋惜。人有時那麼愚蠢,那麼自欺欺人,總認為死亡遙不可及,當死神冰冷堅硬的鐮刀毫不留情地架在你的脖子上時,卻為時已晚。下一秒,血腥的味道將會瀰漫。

祝你安好,原諒我曾對你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