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有感觸的教育相關作文20篇

深有感觸的教育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4字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晨會時,蔡老師講了她剛教我們的時候,送給我們的“五心”:愛心,孝心,關心,熱心和專心。“愛心”要獻給老師,“孝心”要獻給父母,“關心”要獻給同學,“熱心”要獻給班級,“專心”要獻給自己。

“愛心”獻給老師,必須要做到不管什麼時候見到老師都要真心實意地喊一聲“老師好”。不管哪個老師,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要喊。在我們班,蔡老師覺得真正做到“愛心”的只有陶治睿、張譯之、方晟皓、張偉豪。所以蔡老師覺得有禮貌的標兵就是這四個人了。

“孝心”要獻給父母,如果你在家和父母頂嘴,就別談什麼孝心,蔡老師讓沒有和父母頂過嘴的站起來,全班沒有一個人站起來,這就說明什麼?也就是說全班沒有一個人有一顆孝心,我也在心裡反思自己的行為,我不僅沒有做到“孝”,還經常和父母頂嘴,父母也是愛你才會嘮叨,因為擔心你將來不能有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而是被迫謀生。

“關心”要獻給同學,比如:有同學受傷了,過去安慰他,在同學有困難時,及時得幫助他,這就是“關心”。

“熱心”要獻給班級,比如班級的垃圾袋沒有了,如果家裡有,就帶過來捐獻給班級,班級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要愛護它!

“專心”獻給自己,要認真完成作業,對自己負責,不能粗心大意,而是專心致志。

另外,蔡老師還給我們看了龍應臺寫給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蔡老師的教育我會銘記於心,永遠做到真正的“五心”。

這件事真讓我深有感觸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2字

四年級的時候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

那次老師放假前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任務: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做一天盲人。開始同學們都認為這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任務,就像穿衣、走路、吃飯……,這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我們從小做到大,有什麼難的呢?閉上眼睛也可以輕鬆的完成嘛!可是真正做起來卻發現真的很難。

早上起床,我刷完牙,就開始我一天的“工作”。我昂首挺胸地往前走,啊!不小心撞倒了椅子,來了個“四腳朝天”,真是出師不利啊。我只好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我推開房門往前走,卻被什麼東西擋住了去路,是何方神聖敢攔我周大俠?我用手一推,怎麼是一堵牆?原來我走錯方向了!

到了中午,我美滋滋坐在桌旁準備吃飯。我隨便夾了一口菜,吃後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竟然是我最討厭吃的生薑!我又夾了一口,怎麼這麼油?啊,是肥肉!我可是從來不吃肥肉的啊!

最終,我一天都沒能堅持下來。通過這次體驗活動,我深有感觸,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沒有一雙好眼睛,真的是寸步難行啊!同時我們要關心愛護盲人,不能嘲笑他們,更要儘自己的所能去幫助他們。

深受感觸的尋訪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70字

暑假裡的一天,晴空萬里,我來到了湖州革命烈士紀念館,也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通過紀念館的石階,可以到達山頂的平臺,我站在平臺上,看到了山頂聳立著張愛萍將軍手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紀念碑。碑的高度可達17米。經過紀念碑的下行,是兩層樓的“革命烈士陳列室”。樓上有烈士英雄名錄,鐫刻著166名烈士的姓名、籍貫及犧牲的時間和地點,還展出了其中12位烈士的事蹟和他們生前的照片、信件等部分遺物。

在這裡,記載著革命烈士的文物史料。我細緻地觀看了圖片、資料,認真地聽著解說員給我們講解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蹟,而這一幕幕的情景彷彿浮現在我的眼前:在戰火的硝煙中,前仆後繼的戰士,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而忘我工作的先輩等,這些都使我受到了一次次心靈的洗滌和震撼。我深深地為革命烈士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他們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英雄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看完了所有資料,我真切地感受到英模們是多麼偉大,他們為了我們祖國,從來不屈服,不怕困難,不貪生怕死。雖然,他們都已經犧牲了,但是我覺得愛國精神永遠閃著金子般的光芒,她照亮著我們前行的道路,激勵我們勇往直前、開拓創新、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和智慧。

走出革命烈士紀念館,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先烈們的事蹟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珍惜他們用光輝的生命換來的美好今天。

深有感悟的風景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3字

一縷陽光照在我的臉龐,卻無法照進我那憂愁的心。

期末的前幾天,我的心如同被刀割了一樣,並不是因為期末考試的到來,而是因為我的手機被沒收了。媽媽說:“你好好考,考完再給你。”我一天不玩閒得慌,便獨自一人到花園散心,想要平靜我的心情。

這裡是一個偏僻的園子,已經沒有人來打理了,於是這裡便成了我的祕密花園,園中現僅剩下一個蓮花池,池中又只剩下一株奄奄一息的荷花。

就像位風燭殘年的老人,經不住風霜雨打,那往日紅如陽的花瓣經歷了歲月的打磨,變得枯黃而又皺皺的,猶如老人那臉上蒼老的皺紋,讓讓人一陣心酸。

整個園子充滿了寂靜,只有我和蓮花彼此兩人,我們就像最要好的朋友。

一陣秋風吹來,將那朵蓮花的花瓣一層一層剝去,留下了荷花那最為珍貴的東西——蓮子。

在這一瞬間,我彷彿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腦中不由自主地蹦出了一句話:“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窗,必然會給你打開了一扇窗。”

是啊,荷花它雖然失去了豔麗的花瓣,卻有了新的作用,有了蓮蓬,便有了蓮子。失去了自身的美麗,但有了自身的價值。

這時,我領悟到了:“失去是為下一次的所得做鋪墊。我雖然失去了手機,但卻可以認真複習,讓學期末的考試取得優異的成績,有所失必有所得。明白了,心中的不滿便煙消雲散了。”

這事讓我深有感悟,生活就是這樣!有所失必有所得。

我最有感觸的事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41字

“咔——咔”,隨著照相機發出的聲音,主持人喊出了延安第八屆器樂大賽子長賽段的二胡專業一等獎獲得者“任——文——棟!”。我心喜若狂,感覺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得到了回報。

其實這事還要回放在半年之前,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走進了十分熟悉的二胡教室,我剛坐下,屁股還沒坐熱,老師便眉飛色舞的向我說道:“教育局組織了第八屆器樂大賽,我已經想好了,人家說每個專業推薦10個或10個以內的同學參加,你現在是我唯一的王牌,另一個同學為輔,你必須參加,最好去延安比賽。”我一聽這話,挺著胸脯給老師打保票:“老師放心,我雖不才,但去延安比賽,那叫個易如反掌,我若在咱們子長二胡專業,拿不了一等獎,我拿著腦袋來見您!”老師笑道:“好好好,有你這樣的決心我就放心了。”

課程剛進行了一半,我就心想:這下完蛋了,我真是個“人混膽子大”呀!我怎麼能定這麼個目標呀,說我是混賬東西一點兒也都不錯啊!說自己弄個三等獎或二等獎還不錯,如果考高了還能誇幾句,但直接定個死目標,還發個毒誓,我也太“二桿子精神”大爆發了。只能拼了!

比賽前的那幾天,我剛放下書包,就被一腳踢到了二胡老師家,練了一個半小時,手腳痠麻,差點就掛了。剛吃了飯,就又被一腳踢進了書房,寫起了作業,剛一完就一下子栽倒在床上,連衣服沒脫就睡了,夢裡夢到自己得了一等獎,十分高興。第二天我又想到這夢,總以為是個無稽之談,黃樑美夢。

第一天的初賽,我忐忑不安,表演完之後,我就跑到一個僻靜的地方,雙手合十,默默祈禱上天:“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成功……”最後,我以九點四零分的成績進入了決賽。第二天,我就變得自信了許多,雖然最後抽籤我抽到了第一個,但我還是十分自信地拉完了整首曲目,我默默的祈禱到:“我一定要奪到第一,不然的話,我的誠信將會受到極大的侮辱……”

最後,我以九點五零分的成績奪得了第一領獎時,我的血液流動速度變快了,心跳加快了,我本想將自己的高興埋在心中,可我的臉卻完全出賣了我……

一切的成就,都來自於付出,沒有付出,就沒有成就。如果想有一定的成就,就讓我們來付出吧!

我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6

讀後感 ,481字

我非常喜歡讀書,因為可以層中得到快樂。讀書也能讓人明白許多道理,還會讓人等的許多知識!

在這個暑假中,我讀了許多書,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愛的教育》這本書,他不僅讓我感動的是《愛的教育》這本書,他不僅讓我著了迷,還深深的打動了我幼小的心。

讀完這本書我的眼睛溼潤了,因為裡面的是太感人了。這本書中的事蹟太感人了。這本書中關與愛,兒女之愛,朋友之愛,同學之愛……這些愛雖然不是驚天動卻感人肺腑,其中最偉大的就是母愛。有人問為什麼天地間最偉大的是母愛呢?因為母親是世界是最愛我們的人,有時她為了讓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內讀書,她做什麼都可以所以我們長大要好好的報答父母。

知識是永遠都學不完的,現在的我們就像一塊乾燥的海綿正在吮吸著知識的幹森。在茫人海中,我們像小鳥在空中自由飛翔。知識是無邊的就像大海中的水一望無際。

我認為讀書是一種快樂;讀書時一種幸福;讀書是一種優美;讀書是一種欣賞;讀書是一種享受。書像一葉小舟帶我們去無邊的大海,書像一把金色的鑰匙讓我們開啟智慧的大門,書像甜甜的蜂蜜讓我們感覺到他的甘甜。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讓我們在閱讀中一起快樂的成長吧!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7

讀後感 ,867字

《愛的教育》是寫一個義大利男孩安利柯在男校巴萊提小學十個月中的日記,還包括了父母、姐姐在他的日記本上寫下的勸誡啟發性的文字,和課堂上宣讀的十則“每月故事”。

安東利的同學性格各有不同,樂天派的斯戴蒂、依賴卡隆的小耐尼、有很大虛榮心的華蒂尼、愛扮兔子臉的“小泥瓦匠”安東尼奧、喜歡做交易的卡洛斐、十分傲慢的諾琵斯、臉上總是掛著驚恐表情的卡萊可西、貧困傷殘但努力上學的克洛西、專心聽講但不愛說話的斯戴蒂、陰險喜歡搞惡作劇的烏蘭蒂、英俊聰明的戴洛西和有揚善除惡的大俠士風格的卡隆。

安利柯在日記裡講說自已與同學、朋友、家人、鄰居之間有趣、悲傷、驚喜、驚訝、疑問、誤解的事,並把事情寫得十分詳細,雖然他們有的人出生在紳士家,錦衣美食,有的人出生家境貧寒、連寫作業的桌子都沒有,但和他們保持著很好的關係。

我最喜歡的“每月故事”是“千里尋母”,一個義大利十三歲男孩瑪爾可為了尋找自己在阿根廷共和國首都做女傭工作的母親,從熱那亞乘船到南美洲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港口,來到媽媽工作的家中,卻被通知和主人家遷居到可特准。瑪爾可得到好心人的幫助,乘船來到勃卡鎮,但又被通知好心人所講的人出去了,當瑪爾可懇求那個人時,那個人冷冰冰地關上門。當瑪爾可絕望時,一個好心的隆巴爾地老人把瑪爾可帶到“義大利之星”酒館,老人把瑪爾可介紹給在場的男士們,男士們紛紛對瑪爾可提供援助,瑪爾可坐上了前往可特准的火車。到了可特准,瑪爾可又被通知媽媽又移居到四五百英里的杜克曼,一個女人告訴瑪爾可有一隊商販將要去杜克曼,雖然知道商販其實是去山契可。代。萊斯德洛,需要中途下車,而且還要走上很長的路才能到杜克曼,但瑪爾可還是坐上了商販的車,忍受著車伕們虐待,終於經過長途跋涉來到杜克曼,到了杜克曼,又得到訊息媽媽的主人再遷居到十五英里的糖廠,但瑪爾可沒有灰心,還是充滿活力繼續上路了,瑪爾可經過種種困難,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而媽媽因為見到瑪爾可才接受手術,終於治好了疾病。

《愛的教育》裡的人物尊敬父母、老師、關心幫助同學、熱愛祖國,對親人對朋友的深情厚誼,我一定要跟他們一樣!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8

讀後感 ,571字

《愛的教育》,一本成長教育理論專著。它使我感動,更使我收穫到許多人生道理。

其中有一篇故事,令我久久難忘……那是一個小男孩,在學校中總是勤奮學習,積極進取。但有一天,厄運降臨在了這孩子身上。這孩子的家庭資金不足了,有些難以維持生計。所以,他的父親每天晚上開始多加一份工作—抄寫文章。小男孩知道了,便天天半夜等父親睡去後偷偷幫父親抄寫,結果成績嚴重下滑。他忍著父親的罵繼續工作,最後被父親發現後,父親感到萬分感激與慚愧。

突然,我感覺小男孩身影在我眼前變得高大起來,我對他敬佩萬分。他從小就擔起家庭的重擔,他任勞任怨幫家庭維持生計的舉動令我佩服,這是我無論如何也比不上他的,我從心底感到羞愧。

我聯想到了自己。在家中,別說是幫家裡掙錢幫爸爸媽媽減輕負擔了,就連做點家務我也有一百個不情願。如果厄運降臨在我身上,我能像小男孩那樣臨難而上,用渺小的力量努力挽回局勢嗎?我可能只能屈服於困難了。讀完這個故事,我覺得我也應該開始為爸爸媽媽減輕負擔,為家裡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這力量如沙子般渺小,但我相信,沙子終究會聚成沙漠般龐大,而我也會因此而變得強大。這就是我為什麼覺得小男孩的身影高大起來的根本原因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迎難而上,不為困難低頭,為家人、班級、集體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努力挽回惡勢。而小男孩就正具備了這種偉大的精神!

讀韓寒《我所理解的教育》有感 篇9

高一作文 ,800字

韓寒之言,字字入理,句句無不折現出不一般的見解。讀完之後心中感悟甚多,特此抒發一下個人見解和感想。

教育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有力武器,雖說現在依舊鋒芒不減,但多少也有點落寞了。原因無他,無非就是“讀書無用論”搞的鬼。曾幾何時,人人以讀書為榮,以讀書為成功的必經之路。而看如今,一些人高舉“讀書無用論”的大旗,身先士卒的跳向不讀書的泥澤,最後遍體鱗傷。在我看來,這些人是悲哀的,但更是可惡的。他們之所以悲哀是因為他們失去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書中的知識,所以他們註定是一個裝著低俗靈魂的軀殼。他們也是可惡的,因為自己不讀書也就算了,還要帶著大家往不讀書的火坑裡跳,你們這群人真可惡,無恥。這些人,這種現象。便是使教育有點落寞的蒙在教育上的灰塵。但瑕不掩瑜,中國的教育總體上還是好的。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教育也步步高昇,並坐上了命運之神的寶座,他決定了你的命運。但請你放心,這位命運之神並不是無能的,自私的,不公的。他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他給你的機會,所以,嚴格來說,真正決定你自己命運的人是你,教育只是你用來決定自己命運的工具。不過不得不說,教育這工具的確很好用,你看看錢學森,鄧稼先,那個不是通過教育來實現自己的偉大人生的。也許你會說,看韓寒中學就輟學了,不一樣成名了嗎。你再看看高爾基,他連小學都沒怎麼上,不照樣當大文豪嗎。但我想說我們和他們不一樣,他們是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自己進行教育,並取得成功。不過他們受教育的方式和我們不一樣,我們是在學校,他們是在社會,但都是教育,可是他們的路比我們的更難走。而且,我相信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多半選擇在學校接受教育。所以,醒醒吧,別再做什麼不用讀書就能成功的白日夢了,背上書包上學去吧。畢竟學校這條路更好走。

你若放棄接受教育的機會,教育不會為你感到惋惜,也不會再給你機會。所以要不要接受教育,自己仔細想想吧。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0

讀後感 ,467字

愛是什麼?愛是博大的、無窮的、永恆的。我看了一本書,它裡面的每個故事都以愛為主線,這本書就叫做《愛的教育》。

全文主要寫了:一位義大利小學生安利柯以寫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發生在他小學四年級期間的一個個小故事。寫出了安利柯對祖國的愛,對父母的愛,對恩師的愛,對同學的愛……總而言之,這本書教會了我怎樣去愛一個人。

故事裡,有善良高尚的卡隆,有聰明懂事的德羅西,有勤奮好學的斯代地和慈愛溫和的新老師。

書中的故事,我最喜歡的是—照看爸爸的孩子這一章節,主要講了:一位名叫西西洛的小孩跋涉千里來醫院照看久未謀面的爸爸,照看到第五天才發現自己認錯了爸爸。可西西洛知道真相後,為了不讓病人傷心,他比以前更對病人不離不棄,直到病人微笑的閉上眼睛離開這個世界時,才慢慢回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不正是孟子對於他心中理想社會的描敘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西西洛那樣將這種人間大愛延續下去,那麼和諧美好的大同之世還會遠嗎?

我也希望把我的愛獻給爸爸媽媽、同學朋友,讓大家都學會“愛別人、傳遞愛”,讓大家都能感受到溫暖。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1

讀後感 ,320字

學了十八課《爭吵》,老師一再向我們推薦《愛的教育》,說這本書很好看,他小時候也學過這本書裡的一節,他的同學們也很喜歡看這本書。

我懷著好奇打開了這本書,不看不知道,一看竟然入迷了。我最喜歡《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朱里奧每天晚上十二點都從床上爬起來,幫父親抄寫名單,好幫家裡多掙一個里拉。因為晚上沒睡好,白天上課沒精神,他從一個人人羨慕的優等生變成了一個差生,而最疼愛他的父親呢,卻說他不好好學習,再也不關心他了。可是朱里奧什麼也不說,一連忍了四五個月,堅持夜裡抄寫。終於在一個晚上,他決定最後一次做小抄寫員了,正當他專心致志抄的時候被父親發現了,父子之間的誤會解開了。我心裡也很為他們高興。

《愛的教育》果然好看,裡面還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呢。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2

讀後感 ,437字

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我覺得自己收穫很大,從中我學到了許多“好東西”。比如,不能驕傲自大,學習不能懶散,要體貼、孝敬長輩等。

書中的內容使我最深受感動的就是《小抄寫員》。主要寫了:有一個小男孩叫做朱里奧,他家很窮,因此他爸爸又多找了一份工作—幫出版社抄寫訂單。他爸爸每天晚上抄訂單都要抄到12點,而且還沒抄完。朱里奧看到非常難過。於是,他每天晚上等爸爸睡著了之後就會偷偷地幫爸爸抄完訂單。就這樣,朱里奧幫爸爸抄了三四個月。終於有一次爸爸醒來去小便時,看見朱里奧在幫自己抄訂單,就馬上走過去說:“我的好孩子啊!原來是你一直在幫我抄訂單呀,真是難為你了。快去睡覺,以後不要再來抄了,養好精神去學習。”“爸爸,我知道了。您也不要那麼累了。”父親激動地撫摸著兒子的頭。我被這親情感動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真的感到慚愧極了。有一次媽媽叫我把裝滿垃圾的垃圾袋扔下去垃圾池裡,我都很不情願,並且我還閒著沒事做呢。就別說跟朱里奧一樣主動為父母做事了。哎—真慚愧呀!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736字

書是我的老師,教給我豐富的知識;書是我的朋友,陪伴我遠離寂寞;書更是我的知己,排解我心中的煩惱。走進我的房間,書架上擠滿了大大小小的書。我又一次拿起放在中間那本書—《愛的教育》,它是姑姑送我的禮物。

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筆下的小男孩安利柯又和我見面了。跟著他的腳步,我回顧了他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安利柯身邊的朋友們一個個向我走來。正義善良的卡隆,品學兼優的代洛西,堅強勤奮的斯代第……

這些夥伴們身上閃耀的道德光芒猶如盛開的鮮花,那一份美好感動了我的心。《仁慈的花朵》便是其中的一朵。放學時,安利柯走到女子小學門前看見一個年紀比他小的少年一直在流淚。一臉煤煙的少年是掃煙筒的。因為口袋破了,辛辛苦苦賺的三十個銅板沒影了。走出校門的女生們關心地詢問他。交不了帳,要挨師傅的打了,少年滿心委屈地哭了。大家一個個拿出身上僅有的錢補償他,沒帶錢的則很不安地把手中的花插在他的衣袋、帽子。少年笑了!這是可貴的、仁慈的花。讀著讀著我想到了每週一,在學校的升旗儀式上,值周老師都要表揚每個年級的好人好事。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每一天在我們班也有這樣樂於助人的好榜樣。同學發燒了他們陪同去量體溫,同學遇到難題他們耐心講解,同學傷心流淚他們安慰鼓勁……俊仁同學腳燙傷的日子裡,同學們自發地輪流送飯。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哪!班級中,同學們的互幫互助讓大家彼此感恩。不管是校內的還是校外,當他人有困難的時候,只要我們力所能及,都要毫不猶豫地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把《愛的教育》輕輕放回書架,我想說,和好書交朋友吧,牽著它的手,你將走進神奇的世界。當你第二次第三次牽著它的手,它又將抽出新芽綻放花朵。那就讓我們一起繼續傳遞愛的教育吧!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4

讀後感 ,572字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愛是什麼?我常問自己這個問題。直到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才對愛有了深刻的理解。

一口氣讀完《愛的教育》,我感受到的是滿滿的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裡面的每一個故事我都難以忘記。其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匠》了。

文章主人公是一個四年級的,名叫朱利奧的學生。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他的爸爸是鐵路職員,因為工資很少,所以他要去找額外的抄寫工作。朱利奧白天學習,晚上幫爸爸抄寫。日子久了,他的學習就差了下來。可他卻默默忍住父親的責備。最後父親終於知道了真相,慚愧萬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朱利奧小小年紀就揹負起了家庭的重任,那是多麼了不起的一件事啊!而且,他頂著爸爸的責備還幫爸爸抄寫,這更是一種堅強。要是是我,早就和爸爸賭氣不幹了。為了看到爸爸舒展的笑臉,他願意自己默默吞下淚水和委屈。朱利奧的那種堅強,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再想想我們自己,一個個都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衣食住行都有爸爸媽媽張羅著。一有什麼不順心的,還要找爸爸媽媽發脾氣。一碰到小挫折、小困難,就害怕得手足無措。甚至還有人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學習上不如意了,就以跳樓自殺來反抗,實在不應該啊!

堅強是我們每個孩子必備的優秀品質。只有學會了堅強,我們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5

讀後感 ,517字

在這個寒假裡,我又愛不釋手地拿起了《愛的教育》,因為那裡的小故事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充滿了暖暖的愛,深深地吸引了我。

其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就是《我的母親》。因為安利柯對母親說了不好的話,讓母親傷心,父親寫信告訴他,你對母親說的壞話,就像一把刀深深地紮在了我心裡。我記得幾年前你生病的時候,你母親心裡急啊,整天整夜地坐在你床前,數著你的脈搏,看燒退了一點沒有。母親對你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

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媽媽。記得有一次,我肚子痛得在床上直打滾,媽媽見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連忙把我送到醫院,醫生給我打針,我哭得哇哇直叫。回到家,媽媽一會兒餵我吃藥;一會兒摸摸我的肚子,問我好點了沒;一會兒又給我蓋被子……我迷迷糊糊地想:“媽媽對我真好,要是每天生病該多幸福啊!”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慢慢地長大了,年級高了,作業多了,媽媽對我很嚴厲,有時還要“竹筍烤肉“,我心裡默默地說了媽媽一些壞話,現在想想真是後悔啊!

親人之間的愛是人間所有感情中最神聖的感情。破壞這種感情的人,實在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人們常常說: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以後我要更加愛媽媽,聽媽媽的話,做一個乖孩子。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6

讀後感 ,869字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一個四年級學生記錄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以及長輩之間的融融之愛,讓愛變成了永恆的主題。

在《愛的教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抄寫員》,至今讓我記憶猶新,歷歷在目。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男孩敘利亞。雖然他家裡生活拮据,可他父親對他卻是百般疼愛,對他百事依從,但在學習上對他特別嚴厲。敘利亞看到父親工作這麼辛苦,於是決定半夜起床偷偷幫父母工作,以至於他的學習成績一落千里,父親對他越來越失望,可又無可奈何。終於有一天父親知道了真相,懵住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感受到了愛與被愛的能力。

想起那次登山遠足,我不管不顧地往前衝,一味地把父親的提醒拋在腦後,還一直為自己的勇往直前而沾沾自喜。當看到父親上氣不接下氣地登上山頂,還沒有來得及休息,就惡狠狠地訓斥我說,“你以為自己很了不起是嗎?你不知道一個人爬古道有多危險,萬一出了事,跌個頭破血流的怎麼辦?”而我卻是一臉的茫然。下山的時候,我又要一勇當先了,可我發現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更艱難,特別是踩上那些油光發亮的落葉,腳底更滑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變成肉球滾下山去。這時,爸爸告訴我,讓他走在前面,讓我斷後,即使我一不小心衝下來,他也能用他的身體擋住我,每當遇到陡峭的斜坡,爸爸總是先小心翼翼地走下去,然後回過頭來伸出他佈滿老繭粗糙的雙手緊緊地握住我的小手,這樣一步一步地領著我下山,一邊還不時地教我各種下山的方法,等到了山底下,發現父親的外套早已被汗水浸透,有些被晒乾的地方還出現了白色粉末狀,媽媽說那是汗水蒸發後變成了鹽巴。這時我的心彷彿被什麼東西給塞住了,說不出話來。

我在父親的關愛下成長,現在我已是青春少年,再過十年二十年,父親變得蒼老起來了,而我已是玉樹臨風的青年,那時我是否會牽著父親的手陪他散步,登古道領域大自然的每一處風景,就像當初爸爸陪著我一樣。這需要我們仔細思考,想著想著,淚水擋住了我的視線,一股孝意上心頭。

父親的愛,像是一杯香氣四溢的濃茶,父親的愛,像是無邊無際的大海,父親的愛更像是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大山,因為他有著大山一樣深厚而要馥郁的深情。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1字

我讀了一本充滿人間真情的書,它的名字叫做《愛的教育》。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個發生在同學們或親人之間的小故事,從每個故事裡都能體現出: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而沒有愛,世界將索然無味。

其中,最感人的一個故事就是《萬里尋母》了。它主要講述了馬爾可的母親的了重病,被送進了一家離家八千英里遠的醫院進行治療。馬爾可不怕危險,也不怕困難,獨自一人連夜出門尋找自己的親生母親。終於有一天,馬爾可在醫院找到了母親,並最終用愛創造了奇蹟。

從中,我想到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中國開始了全民總動員。醫護人員、解放軍、工人等都奔赴災區現場,伸出援手,從廢墟底下救出了一條條危在旦夕的生命;同時,普通老百姓們也排成一隊,自願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地震停止後,工人們又幫著汶川災民們重建家園……在多方熱心人士的幫助下,今天的汶川人民又展開了幸福的生活。

這就是愛,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我堅信,偉大的愛一定會創造生命的奇蹟,因為它是世上最美好的感情!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8

讀後感 ,651字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讓我被愛感動的書—《愛的教育》。我感謝這本書,因為它教會了我怎樣表達愛。

這本書是義大利的著名作家亞米契斯花了近十年時間寫的。它主要以一位四年級男孩安利柯寫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發生在身邊的各式各樣感人的故事,如:“懂事的潑來可西”、“有媽媽真好”、“送別女老師”、“分別前的日記”等。但最感人的還是“懂事的潑來可西”,這篇日記講的是鐵匠的兒子潑來可西,每天回家都要飽受酒醉回家的父親的虐待。第二天來上學時臉上總是帶著青痕或紫痕,有時臉孔腫著,眼睛紅紅的。雖然如此,他從不說父親打他。潑來可西常餓著肚子到學校,卡羅納經常給他一點兒麵包,一年級時教過他的女老師也常給他水果吃,可他從不說“父親不給食物”。這是一位多麼懂事、催人淚下的好孩子啊!雖然他的父親只管自己喝酒,像對待豬狗一樣虐待他,他卻用功學習,還維護著父親的名譽,他真是一個有孝心、有寬容心又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潑來可西的所作所為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心靈的許多汙漬。不是嗎?在學校裡,別說同學打罵我,就是對我一個不友好的眼神,我都耿耿於懷,要對他還擊。在家裡,爸爸媽媽給了我那麼多的愛,可我覺得這都是他們的責任,沒有可感激的。如果我的父親,也像潑來可西的父親那樣,我會把他拋得遠遠的。唉,和書本中的一個個小主人公比,我是多麼自私,多麼渺小啊!

這本《愛的教育》就像是一把愛的鑰匙,亞米契斯將它獻給我們這些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和我們的父母,願我們能開啟愛的心靡,愉快地成長,與愛相伴。再次感謝亞米契斯,感謝《愛的教育》。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19

讀後感 ,651字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讓我被愛感動的書—《愛的教育》。我感謝這本書,因為它教會了我怎樣表達愛。

這本書是義大利的著名作家亞米契斯花了近十年時間寫的。它主要以一位四年級男孩安利柯寫日記的形式,記錄了發生在身邊的各式各樣感人的故事,如:“懂事的潑來可西”、“有媽媽真好”、“送別女老師”、“分別前的日記”等。但最感人的還是“懂事的潑來可西”,這篇日記講的是鐵匠的兒子潑來可西,每天回家都要飽受酒醉回家的父親的虐待。第二天來上學時臉上總是帶著青痕或紫痕,有時臉孔腫著,眼睛紅紅的。雖然如此,他從不說父親打他。潑來可西常餓著肚子到學校,卡羅納經常給他一點兒麵包,一年級時教過他的女老師也常給他水果吃,可他從不說“父親不給食物”。這是一位多麼懂事、催人淚下的好孩子啊!雖然他的父親只管自己喝酒,像對待豬狗一樣虐待他,他卻用功學習,還維護著父親的名譽,他真是一個有孝心、有寬容心又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潑來可西的所作所為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心靈的許多汙漬。不是嗎?在學校裡,別說同學打罵我,就是對我一個不友好的眼神,我都耿耿於懷,要對他還擊。在家裡,爸爸媽媽給了我那麼多的愛,可我覺得這都是他們的責任,沒有可感激的。如果我的父親,也像潑來可西的父親那樣,我會把他拋得遠遠的。唉,和書本中的一個個小主人公比,我是多麼自私,多麼渺小啊!

這本《愛的教育》就像是一把愛的鑰匙,亞米契斯將它獻給我們這些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和我們的父母,願我們能開啟愛的心靡,愉快地成長,與愛相伴。再次感謝亞米契斯,感謝《愛的教育》。

讀《愛的教育》有感 篇20

讀後感 ,435字

在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有趣的書。《愛的教育》這本書是出自1名小學生的一個學期和朋友的故事。期中我最喜歡這些人物。有善良的卡隆,可愛的“小石匠”和可憐的波羅列西。我最喜歡這個故事,下面我給大家講講。

波羅列西的爸爸是個酒鬼,他每次和完酒會來都會無緣無故打波羅列西。有一次,波羅列西為了買一本書,還硬生生的被爸爸從樓梯上踢了下來。但當大家問起來的時候,他都會說沒有這會事,爸爸沒有打我。但眼淚卻早已掉到了地上。

直到有一次,波羅列西獲得了全年級的第2名,碰巧被波羅列西的酒鬼爸爸看到了。經過校長的勸解,這才感動了爸爸讓他回到了工作崗位,並且以經借酒了呢!

還有“小石匠”他雖然家境貧困,但可以看出他的衣服很整潔。因為他有一個愛他的媽媽和爸爸,他的爸爸雖然很幸苦但他們家還是非常幸服的!

如過,大家都像波羅列西一樣,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用行動來證時自己,並像“小石匠”一樣有兩個愛他的爸爸媽媽。我相信沒有哪件事情是辦不成的。加油!

這就是我在暑假看的書,其它的就等著大家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