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相關作文20篇

清明祭英烈,共鑄中華魂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14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古語很生動的描寫了行人在清明時節的情感。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大家都紛紛放下手頭的工作回家探望親人,共同去掃墓、祭拜祖先,在遠方的人則去當地的烈士陵園紀念烈士。

經過一番顛簸,終於到了我日思夜想的珠海烈士陵園。一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碩大的石碑,上面生動地雕刻了革命戰士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畫面。這畫面又不禁讓我想起了當年那段殘酷的戰爭歲月。無數革命前輩,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也有許多戰士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我懷著沉痛的心情向前走,來祭掃的人還真不少。我和父母一起進行了祭掃儀式。從朗讀到宣誓,每一句真摯的話語都代表了我們對烈士的無限崇敬和懷念。接著我們跟隨人群來回參觀,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有些烈士連姓名都沒有留下,真讓人感動。我的耳畔傳來陣陣低沉的音樂,每個人的腳步都很輕,生怕吵醒了已經“熟睡”的烈士們。我還為幾位烈士獻上了自己做的小白花,這小白花雖然小,也不是很精緻,但卻表達了我對烈士濃濃的想念和深深的敬佩。

我還特別仔細看了他們生平的事蹟與簡介,我發現:在烈士陵園裡的不一定都是像董存瑞那樣的革命烈士,也有一些是人們不熟悉,也不知道的人,雖然他們可能只是一位普通士兵,但是他們也為祖國貢獻了力量,也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盡了一份責任。

在即將走出大門的時候我還在心底對烈士們說了一句話:感謝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沒有新中國。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爸爸走過來問我:“今天去參觀,有什麼感想?能不能用一句話表達出來?”這可把我給難住了,“告訴你吧!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爸爸說。我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對革命烈士最好的描寫嗎?這不是對革命烈士最好的詮釋嗎?

今天的參觀讓我感慨萬千。讓我們共同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珍惜今天的生活,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積極向上,長大為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儘自己的一份力量,讓祖國更加繁榮、更加昌盛!

清明祭英烈 篇2

國二作文 ,615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又到了,這是一個為親人掃墓,祭奠先烈的日子。

說到祭拜先烈,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留芳園了,在留芳園中有一座英雄紀念碑,它是為那些因革命英勇獻身的戰士們而建立的。

說到革命,就有必要說說孫中山先生了。孫中山,他是革命的偉人,出生於廣東香山縣(現在的中山縣),他雖學的是醫學,卻極留心於政治問題。在公元一八八五年,正值中國因與法國交戰而失掉越南的那一年,他才決定顛覆清廷,建立民國的志願,從此,他走上了一條革命之路。中山先生編定了《革命方略》,將革命分為了軍法、約法、憲法三個時期,並發表了對外《宣言》,從此以後革命的行動,就如懸崖轉石,愈接愈厲了。

在中國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如:黃繼光、李大釗、聞一多、秋瑾、董存瑞等,若是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中國現在繁榮與昌盛,他們為中國的興盛付出了血的代價,他們那種堅持不懈、不畏強權、敢於鬥爭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當莊嚴的國歌奏響,我站在英雄紀念碑前,望著國旗上的五角星,內心充滿敬畏。借用中山先生一句話“和平、奮鬥、救中國”,那麼我們現在又應該如何幫助中國呢?有的人認為,我們還小,現階段只要努力學習就可以了,可我卻不這麼認為,努力學習只是一方面,健康的身體其實也很重要,如果沒有健壯的身體,整天病怏怏的,又談何報效祖國呢?所以現階段我們在認真學習的同時,還應該多鍛鍊身體,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五好少年。

最後,讓我們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學習!

清明祭英烈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7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又是一年清明到。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們東方紅四年級的小記者們滿懷崇敬的心情坐上了大巴車,前往東臺山烈士陵園。

一到山腳,拔地而起、風光秀麗的燈臺上映入眼簾,我不禁感嘆道:“這座山真是威武啊!”我們踏著蜿蜒盤旋的山路,邊走邊山澗著清晰的空氣,前往烈士陵園。不一會兒,我們終於來到了烈士陵園。只見一座石碑聳立在廣場中間。石碑上刻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幾個大字。烈士陵園的兩旁種著許多挺拔的松柏,好像一位位士兵守衛著石碑。舉行祭奠儀式了。

首先我們敬隊禮,唱隊歌歌聲中,四個五年級的哥哥姐姐為英雄們進行了兩個又大又漂亮的花籃。接著,我們烈士們鞠躬默哀,我們低著頭,旁邊樹葉也“沙沙”作響,好像也在和我們一起默哀。然後老師帶我們重溫入隊誓詞,我們把手高舉在耳際,嚴肅的跟著老師說:“時刻準備著。”這誓詞久久迴盪在我的耳邊。然後,我們圍著石碑轉了一圈。轉完後,我們戀戀不捨的離開了烈士陵園。

這次到烈士陵園掃墓,寂寞活動使我受益匪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我們的先輩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清明祭英烈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這天,人們紛紛去祭拜逝去的親人,其中有一種人是特別值得我們祭拜的,那就是為祖國奮戰而死的烈士。

那一個個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烈士,那些在戰場上拼死殺敵的身影,歲月沒有忘記,革命沒有忘記,祖國沒有忘記,人民沒有忘記!烈士們啊,沒有你們,我們的祖國就沒有今天這樣繁榮昌盛!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們國家那危機重重的時候,是你們勇敢地站出來。那時的中國很弱小,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築起堅不可摧的城牆,絕不讓敵人佔領我們的家國!最終,你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和安寧。

英勇的烈士們啊,我們現在把你們的骨灰從四處運來,為的是讓你們在祖國的懷抱中安息!你們的遺體甚至都不是完整的,怎麼辦?在戰場上抓一把血土,放進棺材裡,千里迢迢也要帶回來,讓你們在這和平安寧的祖國安息。你們對祖國、對革命、對人民,付出真是太多太多了。烈士們啊,你們聽到祖國母親呼喚你們的聲音了嗎?沒有你們的壯烈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壯烈犧牲的英雄們啊,我讚美你們,敬佩你們,懷念你們,你們是祖國的驕傲!

鮮豔的五星紅旗迎著旭日高高升起,在陽光下迎風招展,似乎在宣揚著他們的事蹟,在讚賞他們頑強不屈的精神……

清明祭英烈,讓祖國的英雄安息吧!

清明祭英烈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5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朝詩人杜牧這句詩寫得真好,恰如我們此時的心情。

今天,我們班要去金山寺為烈士們掃墓。冷風呼呼地掛著,帶著沁人心脾的涼意,漫天的風沙也在嗚咽英烈們的逝去……

當我們乘車來到金山寺烈士陵園,一路上來往的行人川流不息。有穿著整齊校服的學生,有身著制服的警察叔叔,還有穿著筆挺西服的工作人員……在這一天,我們都不約而同的匯聚在此,緬懷先烈。

看到高大的烈士紀念碑,我們不由得立正站好,大家的表情都莊嚴而肅穆,我的心裡也不由得沉重起來。我們列隊走到了最頂端巨大的白色陵墓前,對所有的烈士們莊嚴宣誓:“課前好好預習,課上認真聽講……”,相信這鏗鏘有力的誓言一定能讓所有的烈士們聽見,我們會接過你們的旗幟,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然後,我們走到烈士紀念碑前,深深地鞠躬,獻上了自己親手製作的一朵朵小黃花,表示我們最深切的哀悼。

走進紀念館,我們看到了一幅幅年輕英俊的面孔,聆聽了一幕幕慘烈而悲壯的故事,訴說著新中國成立的血淚史。我心中不由得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正是有了你們的勇往直前,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你們雖然倒下了,但千千萬萬個我們——新中國的少先隊員們站起來了。我們一定會牢牢地舉起五星紅旗,讓它永遠飄揚在世界的東方!回過神時,我才發現隊伍已經走了。我的人雖然已經回到了學校,但是我的心卻一直停留在了金山寺烈士們的墓前,永遠和他們相伴。

烈士們,你們雖然已經走了。可是你們的精神還在,它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前進,再前進……

清明祭英烈 篇6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4字

今天是激動的一天,重要的一天,正因為今天我們要去烈士陵園,原本微不足道的日子,才變得如此重要。

太陽公公似乎明白今天的意義,遲遲沒有露臉,但這卻使我的腳步更加堅定。一路上,我們高聲歌唱《少年先鋒隊隊歌》,大家沒有一個人膽怯、害羞,因為我們是為沉睡在陵園的烈士歌唱。看著大街兩旁一棟棟高大的樓房,美麗的櫥窗以及為我們讓行的車輛和行人……大家都知道,這是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

來到陵園,同學們嘰嘰喳喳的聲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莊重、嚴肅,生怕驚醒了烈士們。陵園內部像原始森林一樣幽靜,偶爾有一聲鳥兒的鳴叫,像是在為那些沉睡在地下的先烈們啼哭。遠處一座叫烈士塔的樓臺建立在那裡,塔頂有一顆紅星,那是無數先烈用鮮血鑄成的呀!

跟著主持人宣誓後,老師帶領我們去看望那些烈士。我們彎下腰深深地鞠了一躬,長眠於這裡的先烈們,他們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與敵人鬥爭到底,為解放中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想到這裡,我再次深深一鞠躬。隨後我們又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堂,看到許多先輩們那飽經風霜的臉。數一數,從古至今,多少英勇無畏的烈士們,為追求光明,前仆後繼,英勇奮鬥!

同學們,今天我們生活的環境是多麼幸福,那是用革命烈士鮮血換來的,請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吧!

清明祭掃烈士墓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683字

炎炎烈日下,一個隊伍正緩緩地前進,這是在幹什麼?你若想知道的話,那就往下看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時,我們學校組織全校五六年級的師生去祭掃革命烈士墓。此時此刻,我們的獻花隊伍正在前進,掃墓和獻花圈的同學則排在我們前面,後面緊跟著的是五、六年段的同學。

我捧著花,一路上四周的美景映入眼簾:廣闊的田野,一片幽靜的樹林和一棟棟高大的房子。邊欣賞著風景邊走著,剛開始還覺得挺愜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越來越熱。“天氣真熱!要是開個空調就好了!”“我只想買個冰淇淋。”……同學們不禁議論紛紛。走著走著,我累得快趴下了,可又不能休息,於是我繼續堅持著,慢慢地走著……

到了!到了!”只聽同學們一聲呼喊,我馬上精神抖擻,向前望去,真是烈士陵園!我的心一下子激動到了極點。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跨入大門,只見並列兩排茂盛的松樹圍著一個紀念碑,我們走到各自的位置,心中不禁讚歎這紀念碑的高大,雄偉。這時,四周安靜了,等了好一會兒,終於,主持人說:“請少先隊員獻花。”到我們了!我既激動又開心,拿著精心包裝好的菊花來到烈士墓前獻花。我瞻仰著紀念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我久久地,無比崇敬地看著。

接著,老師讓我們默哀一分鐘,我低著頭,想到了紅軍長征,想到了抗美援朝……戰士們用他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我想了很多很多,直到默哀結束。

最後,輔導員老師請少先隊員代表致詞。聽著少先隊員代表激動人心的發言,我心中的熱血在沸騰,一股力量在我的體內生長。我無比激動,已下定決心:我雖不能戰場殺敵,但我要認真學習,在未來為祖國貢獻,使祖國更富強,更美好!

清明祭英靈 篇8

國一作文 ,482字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為了紀念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學校組織我們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

為了今天的掃墓,昨晚我還特意讓媽媽教我做了兩朵小白花。聽媽媽說,她們小時候掃墓用的小白花都是她們自己親手做的,我想我也自己動手才能顯得更加真誠。

早上八點鐘,在旗隊、鼓隊的帶領下我們出發了,大約行進了二十分鐘,我們來到了東顏村裴新潮、裴山榮兩位革命烈士的墓前,本以為那會是一個壯觀的陵園,但卻是一個普通的並不起眼小土堆,如果不是村幹部的帶領,真看不出那裡會是烈士們的墳塋。

站立在烈士的墓前,風颳的特別猛,不知是否是先烈們在考驗我們的意志,同學們並不為所動,任憑風的凌虐,依舊巋然站立……

悼念儀式開始了,我們逐一把胸前的小白花敬獻給烈士,我陷入了沉思:我想為什麼現在的人們只能記住那些所謂的明星演員,為什麼不曾記得這些把侵略者趕出中國的勇士們?長大後我一定要做一個保家衛國的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對著烈士的墳塋我深深地鞠了一躬:烈士們!安息吧!

裴新潮、裴山榮兩位烈士,我們會把您們的光輝事蹟牢記在心,會把您們的優良傳統付諸行動,烈士們,您們一路走好!在我們心中您們永垂不朽!

清明祭先烈 篇9

國二作文 ,522字

清明節假期,我隨爸爸去了老家的人民公園。這裡安放著黃克誠將軍的銅像,還安葬了部分的烈士。清明節,正是祭奠先烈的日子。

我們帶了鮮花,來到公園。拾階而上,站到了廣場上。黃克誠銅像就在廣場靠後的正中央矗立著。他穿著一身大將服,身上的披風好似隨著春風飄動。他的胸前戴著三枚勳章:八一勳章、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他的雙手背在身後,一臉嚴肅的表情,戴著一副眼鏡。我彷彿看見他迎著戰火,鎮定指揮。

我們將鮮花放在銅像前的花束堆上,默默地向將軍像三鞠躬,再繞著雕像轉了一圈。

在雕像後面,看到了將軍的介紹:一九二八年在湘南起義中,黃克誠參與領導了永興年關暴動,並率部跟隨朱德、陳毅一起上了井岡山。參加革命以來,他曾歷中國工農紅軍團長、師政委、紅三軍團政委等職務,一直到抗戰時期,歷任了組織部長、縱隊總司令和政委,解放戰爭時期率部搶先入東北戰場,歷任各軍團司令員。因立下赫赫戰功,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雕像就是按照五五年的大將照雕塑的。

廣場的右側,有一座碑亭。碑亭裡立著許多讚美黃克誠將軍的石碑:一代楷模、無私無畏的忠誠戰士、風範長存、光照千秋……等等,表達了後人對黃克誠將軍的無限崇敬,讓我更加了解黃克誠等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

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清明祭先烈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786字

清明前夕,我們郁達夫文學院成立一週年。我們來到了郁達夫故居,緬懷郁達夫先生。

富春江畔,白牆黑瓦前,一位手持書卷的俊俏少年,正靜靜地凝望著前方,他在想什麼?他是否還在思索如何讓人們安居樂業不再顛沛流離,思索如何讓國家安定富強不再任人宰割,思索如何以己之身尋報國救國之路?

我們站在先生的銅像前,聆聽蘇院長介紹郁達夫先生的一生。他求學之路的艱辛未能阻擋先生的步伐,他是一隻意志堅定的小鳥,生活貧困卻始終在求學,在讀書。他投身抗日救國的毅然決然,“我們這一代,應該為抗戰而犧牲。”聽到先生在抗戰勝利前夕被日軍殺害,為國殉難,我的心情亦沉重了幾分。“我志願加入郁達夫少年文學院……。”我們握緊右手,舉在耳畔,莊嚴而自豪地宣誓著。

跟著講解員,我們緩步走進郁達夫故居,院子裡的櫻桃樹青蔥葳蕤,屋子裡的傢俱古樸簡潔,“夕陽樓”裡的書籍整齊地陳列著。這裡是先生的家,先生在這裡生活、學習。我彷彿看到,先生在院子裡閒庭信步,在廳堂裡慷慨激昂,在書桌前奮筆疾書。

跨出門檻,我們跟著一位家長制作白花,用白絹紙摺疊出的朵朵白花,寄託著我們對先生的深深哀思。手捧白花拾級而上,我們來到郁達夫兄長的衣冠冢前,哀悼烈士鬱曼陀先生。來到雙烈亭,面對亭內的兩座石碑,我們默哀,我們思念。圍著石碑緩緩走了一圈,我們把手中的白花輕輕地放在石碑前。回程路上,淡淡的哀思讓我的心沉重而酸澀。烈士們,你們不顧犧牲,為國捐軀,只為國家獨立,民族富強。現在我們國家早就實現了獨立自主,越來越富強,越來越繁盛。先生們的鮮血不會白流,未來的我們將會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最後,我們來到老樟樹下,有感而發,創作了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詩詞,共同誦讀郁達夫先生的《志摩在回憶裡》,感受先生的情懷。

中午的太陽,燦爛而熱烈。這一次我對先生又多了一點了解,多了一點敬佩,相信郁達夫先生看到現在的國家,今天的我們,會莞爾而笑,倍感欣慰。

清明祭先烈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68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儘管天氣晴好,陽光明媚,可我們依舊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郁達夫故居前,用紙巾和鐵絲構成了一朵精緻的白花,聽老師們講解郁達夫的故事。

走進郁達夫先生的故居,一踏進們,老師就先給我們講了關於兩側大水缸的故事:郁達夫幼時,在這裡捉金魚,一不小心掉進了缸裡。幸虧侍女翠花看見了,連忙把他從缸裡撈出來,否則,故居前的石像,就是他小時候了。來到故居的大廳,老師跟我們介紹了牆上的5副作品—“四畫一事”。走向左側,來到廚房,老師又給我們介紹了他們家的生活。原來,家看似大,可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富裕啊。過後,大家輕輕地走上了樓,看見了翠花的床,郁達夫母親的寢室以及郁達夫夫婦的臥室等。許多舊物仍在那兒擺放著,有的都破的不成樣了。這些“古董”雖無用,但卻回味著過去的幸福。

離開了故居,我們跟著老師,到了鸛山,爬到“雙烈園”。來到了一堆“雜草”前,其實是鬱曼陀的血衣冢。他是專供法律的,曾是法政法學教授,不幸的是,在一次回家路上被日偽特務殺害了。接著我們在碑前默哀1分鐘,並插上了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白花。

想象著這些被殺害的愛國烈士的那一幕,心中不禁想:先烈們,祖國因你們而強大起來,請放心,以後的中國一定為您更強大。作為學生,我們也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做國家的有用之人。

清明祭先烈 篇1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8字

今日,陽光明媚,溫暖的陽光普照著綠草如茵的大地,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與郁達夫文學院的摯友們來到郁達夫故居前尋找他的蹤影,祭奠這位偉人。

我親手摺了一朵小白花,握在手心裡,然後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靜靜聆聽郁達夫文學社蘇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郁達夫小時候的故事,我不禁感嘆郁達夫不愧為一個自學天才。他嚴謹的學習態度,讓我一陣羞愧,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衣食無憂,我的學習態度還不夠自覺,我要向郁達夫學習。手捧小花,我們緩緩走進了鬱夫故居,首先印入眼簾的是門兩側的魚缸。據說那兩個魚缸還有一個故事呢!年幼的郁達夫在院子裡玩耍時,看見缸內嬉戲的金魚,便想去捉金魚。誰知一個不小心,掉進了缸裡,幸虧侍女翠花及時發現救起了他。若干年過去了,郁達夫一直把翠花當做自己的親生姐姐和救命恩人。走進大廳,幾幅珍貴的書法作品和幾張鬱氏兄弟的合影吸引了我,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廚房、鬱母臥室、郁達夫夫婦臥室等等,這些舊物,雖然有些破損,但處處透著家的溫馨和氣息。

告別郁達夫故居後,我們徒步來到了鸛山公園的雙烈亭。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鬱曼陀的血衣?V。他是一個愛國的法官,經常審判漢奸,屢屢會收到恐嚇信,終於在一天回家的路上,被日偽特務殺害。雖然他走了,但是精神依然在,激勵了更多的愛國青年奮發向上。接著向前走我們走進了雙烈亭,我們全體鴉雀無聲,默默看著石碑,然後閉上雙眼默哀一分鐘,祈禱他們在天國一切安好,最後獻上了親手做的小白花。

帶著沉重的心情,我們來到了一棵樹齡有三百多年大樟樹下,在這裡春風拂面,鳥語花香,我們在這裡寫起了自由詩,我寫道:眺望清清江水,圍坐大樹底下……

我彷彿看見了童年的郁達夫,坐在門前的小板凳上,耷拉著小腦袋,靜靜地看著波光粼粼的富春江水和來去自如的帆船,天是那麼藍,雲是那麼白,水是那麼靜……

清明祭先烈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7字

風和日麗,萬里無雲,在這個美好的春日裡,我懷著一顆激動的心來到了郁達夫廣場,準備去參觀郁達夫故居。

我來的挺早,老師怕我們閒著無聊,便讓我們摺紙花,說是待會兒要在雙烈亭獻這種“白花”。我們折了一會兒,等到人都到齊了,老師就讓我們排隊郁達夫先生雕像前,先跟我們分享郁達夫從小到大的各種事跡,比如“皮鞋風波”,然後又和我們宣誓。我等了又等,等宣誓完了老師終於帶我們去參觀郁達夫故居了。我既愉快又興奮地進了郁達夫故居。一進去就到達客廳,裡面有一幅陳舊的待客桌椅,四周貼上了郁達夫的肖像、詩歌與事蹟。我左顧右盼,心想:郁達夫學習真刻苦,竟然小小年紀就和二十多歲的人在一個地方上課!我想著想著,不知怎麼的就走到了郁達夫的房間,我一進門,就驚呆了—這是人住的地方嗎:床破爛不堪,櫃子也十分陳舊,書架上全是郁達夫的書籍,上面已經有了厚厚的一層灰塵。我禁不住又感嘆:“郁達夫在這麼簡陋的地方,卻能有那麼大的成就,真是了不起!”又不知怎麼的,我就沿著西面樓梯下來,參觀完了郁達夫故居。

老師又發給我們一張紙,讓我們填寫剛剛從郁達夫故居里看到的東西,我回憶了一會兒,接著就行雲流水的寫下去,一會就寫完了。

又過了一會兒,老師又帶我們去雙烈亭。雙烈亭坐落在鸛山上,我們爬了好一會兒才到達目的地。我們先到鬱曼陀先生那兒,先默哀一分鐘,然後我們便把準備好的“白花”拿出來,放在鬱曼陀先生墳前。緊接著,我們又去郁達夫先生那兒,默哀和獻“白花”。當我們從雙烈亭下來,老師看還有點時間,就讓我們寫詩。寫完了又讓我們齊讀郁達夫先生的一篇,感受他的文采。

在不知不覺中,十一點三十分到了,我們就帶著如願以償的心回家了。

清明祭先烈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9字

四月一日,離清明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我們來到郁達夫故居前,參加“清明?祭先烈”的活動。

隨著杜老師溫柔的嗓音,我們邁入了一代文豪郁達夫曾經居住過的小院。院裡,草木蔥蘢,尤其是那柚子和枇杷,靜立一角,無聲地見證著歲月的流逝。也許,它們曾伴著郁達夫從孩提到少年,從孤獨到蜚聲文壇。正廳,鬱先生的畫像懸於正中,我彷彿看到他在中華民族風雨飄搖之際,一心投入抗日之中,用自己手中之筆化為武器,喚醒了無數沉睡的靈魂。左側鏡框裡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詩,是魯迅先生贈與郁達夫的,也成為了郁達夫短暫人生的最中肯評價。

沿江而行,來到位於鸛山的雙烈亭,這是為紀念郁達夫和他的大哥鬱曼陀而建造的。1839年11月23日,一聲槍響,鬱曼陀倒在了血泊中,倒在了汪偽特務槍口之下。幾經輾轉,他的血衣終於回到了生他養他的故鄉—富陽,我想,這是對英雄最好的告慰,也是對我們最好的激勵:不忘國恥,為國家強盛而學習。血衣冢旁,白色的小花迎風搖曳,似乎在為英雄的逝去而緬懷。兩側的大樹不時發出沙沙之聲,好像在為英雄的逝去而悲鳴。肅穆之中,我們在雙烈亭內靜默、哀思、獻花,親手摺的紙花寄託了我們對英雄的無限懷念和敬佩:他們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行無愧於人,止無愧於心。

站在春江第一樓上,富春江的美景盡收眼底,曾經有那麼一個人,他也曾站在這兒憑欄遠望,寫下了一首詩:家在嚴陵灘下住,秦時風物晉山川。碧桃三月花似錦,來往春江有釣船。他就是郁達夫,生於斯,長於斯,他是我們富春大地的好兒郎,更是我們富陽人的驕傲。

清明祭先烈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5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每清明時節每家每戶都祖墳那上墳,這次我們不上祖墳,而去紀念郁達夫先生和鬱曼陀先生,開展了“清明祭先烈,緬甸郁達夫”的清明祭奠活動。

我們先去了郁達夫故居,參觀了郁達夫生前的家,古老的房屋,古老的傢俱,因年代的久遠,許多的傢俱都破了,但,我依舊能彷彿看見,那些以前郁達夫先生與家人的一幕又一幕。接著,我們祭奠郁達夫先生的隊伍一起來到了鸛山去雙烈亭,祭奠兩位烈士:“郁達夫,鬱曼陀”。我們帶著之前,用餐巾紙做的“白花”來到鸛山腳下,一步一步走到雙烈亭裡面,我們依次把白花放在墓碑旁,走到一旁,站著,雙手並住,放在胸前,閉上眼睛,默默祈禱:祝郁達夫先生和鬱曼陀先生在天堂過好。祈禱完,我們走下去,再鸛山的一個關臺上坐下來寫今天的感受,用詩的形式寫,也可一些風景,我醞釀了一會,開始寫了一首叫:“

坐富春江

富春江上船兩隻,

綠樹搖椅招迎客。

清明時節敬英魂,

兒童追鬧在鸛山。”

寫好詩之後,第一次寫覺得不好。又讀了一首詩,之後,我們的祭奠活動就到此結束了,我們從今天中獲得的很多,收穫滿滿。

這一天讓我重新認識了郁達夫先生,讓我知道革命的辛苦,所以我要奮發圖強,為祖國盡一份力。

清明祭先烈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863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這個季節,總不由我們想起那些故去的人,而郁達夫,更是我們文學院一直銘記於心的那個靈魂。

儘管今天是一個豔陽天,可我們的心中卻充滿了敬畏—今天,我們再次聚在了郁達夫故居前,折上一朵小白花,聆聽那些先烈們的故事……

參觀郁達夫故居,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我們懷著敬意跟著老師走進郁達夫故居,去尋找他的足跡,去追尋他的蹤影……

一踏進門,杜老師就指著門兩側的水缸說:“小時候,郁達夫曾在這裡捉金魚,結果掉進缸裡。幸虧侍女翠花及時將他撈起來,不然我們就見不到現在的郁達夫了。”走進故居的大廳,杜老師向我們介紹了掛在牆上的四幅畫及一副魯迅書法複製品的故事,那是成年後的郁達夫……來到左邊的廚房,杜老師又向我們介紹了郁達夫一家的日常生活—原來,當時郁達夫一家的家境也不是那麼富裕啊。之後,我們輕手輕腳的走上樓,參觀了翠花的床鋪、郁達夫夫婦的寢室和郁達夫母親的臥室等。那些箇舊物,靜靜地呆著,有些甚至還有些破損,可就是這些個不若眼的舊物件,處處透著溫馨,透著家的氣息。

告別郁達夫故居,我們一路向前,穿過長廊,爬上鸛山,走進了雙烈園。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鬱曼陀的血衣冢。鬱曼陀是專攻法律的,在當時享有很高的威望,曾任江蘇省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長,兼任東吳、法政大學教授。當時,日偽漢奸因為他多次審判漢奸而對他恨之入骨,多次寄給他恐嚇信,但他依舊懲罰漢奸。在一次回家路上被日偽特務殺害。郁達夫是著名的文學家,曾發表多篇小說。他到過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可後來在印度尼西亞被祕密殺害,直至今日,我們也沒能找到他們的遺骸。聽到這,我忍不住攥緊了拳頭,這就是當時的社會!國不強必被欺!幸而,先烈們的鮮血沒有白流,中華民族終於崛起在世界之巔。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雙烈亭,在碑前默哀了一分鐘,並獻上了我們親手做的小白花。看著這一冢一亭,我在心中暗道:“先烈們,相信您們現在在天堂一定生活的非常幸福吧。現在我們的中國強大了起來,有能力保護我們的人民。您們放心吧,未來的中國,有我們!”

清明祭先烈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2194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今日,天氣晴好,豔陽高照,無詩人筆下的細雨紛飛。在這個恰好也是郁達夫少年文學院一週年的日子,我和小夥伴們一起緬懷郁達夫先生。

少年時代的您,就這麼坐在故居面前。俊朗的眉目,一襲青衫長袍,一雙布鞋。您手執書卷,嘴角輕揚,望著遠方,似乎在遐想。“家在嚴陵灘下住,秦時風物晉山川。碧桃三月花如錦,來往春江有釣船。”先生,你是為面前的大好春光而沉醉嗎?亦或是,你看到了我們這群熱愛文字的少年?“祖國啊,你快點富起來,強起來吧!”,又或者,你看到了如今國家富強昌盛,而感到無比欣慰?我不懂。我懂的,只是您那顆愛國的忠誠的心。

“拿三張紙,像摺扇子一樣折起來,再拿鋼絲給它一綁,就做好了。”一位同學的媽媽一邊教我們做白花,一邊說。眼看著一朵朵白花在同學們手中誕生,我漸漸沉不住氣了。一邊看,一邊學,每個動作在心裡重複無數遍,終於我做出了一朵小白花。小白花裡,滿滿的寄託著我們對先烈至高的崇敬。那麼用心的做出來,每個折皺,都飽含著我和同學們深深的哀思。“人心齊,泰山移”,每個同學都認真的製作白花,少則一朵,多則三四朵。不一會兒,桌上便堆滿了花朵。像潔白如玉的蓮華,又是“花中君子”的菊花。它更像一首詩歌,悽婉悲涼的在人們心中吟唱。

故居坐落在江邊,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鄉的小房子,磚木結構,白牆黑瓦。家在富春江上,郁達夫先生的童年一定很幸福。只需走幾步路,便可看到清麗可人,碧波盪漾的富春江。走進故居,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院子,草木茂盛,一邊是柚子樹,一邊是櫻桃樹。我彷彿聽到了達夫先生小時候的笑聲,銀鈴般悅耳歡快。那清脆的笑聲涵括了看金魚遊動時的好奇天真,見到滿樹果子時的躍躍欲試,翻閱圖書時的心滿意足。儘管家境貧寒,真不得不說,郁達夫先生的童年充滿了歡聲笑語。院子裡還分別有兩個大水缸,以前水缸裡養著金魚。聽蘇老師說,郁達夫先生還跟這個水缸有一段故事呢。有一次,小郁達夫看到陽光落到水面上,金光閃閃,煞是好看,於是便伸長了脖子去瞧。因為那時候郁達夫太小了,一下子重心不穩,不小心跌進了魚缸裡。幸虧養女翠花看到了,將郁達夫拉出水缸,救了他一命。另外,蘇老師還給我們講了一個郁達夫童年時的故事—“皮鞋風波”。初進縣立學校的那一年年底,郁達夫因為成績優異,連跳兩級。因為學校是要穿制服的,小郁達夫覺得,這一身配上一雙小皮鞋,那該多神氣!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小郁達夫懇求媽媽為自己買一雙皮鞋。可是家裡的錢已經拿去交學費了,哪有多餘的錢去買雙皮鞋?無奈之下,郁達夫的母親只好帶著郁達夫來到了街上的洋廣貨店裡。店裡的夥計一聽說母子倆要來買皮鞋,都非常客氣,連忙懇勤拿出一雙雙皮鞋給郁達夫試腳,可一聽說母子倆要賒賬,卻說要去問問賬房先生。而那些賬房先生,卻同樣的板起臉,直截了當的拒絕了,幾家店鋪都是如此。母子倆無比失望,只好窘迫的回家了。母親回到家,上樓了半天,帶著一包衣服下來。家裡沒錢,郁達夫的母親準備拿幾包衣服,到當鋪裡去換現錢給郁達夫買皮鞋。小郁達夫看到媽媽下來,頓時明白了媽媽要去幹什麼。懂事的他對媽媽哭著說:“媽媽,我再也不要皮鞋了!”小小的他,在這一刻感覺到了窮苦人家在世間的無助與悲涼。這件事也使郁達夫成年以後,有了一身很怪的裝扮:上半身西裝革履,腳上卻套著一雙布鞋。

穿過院子,我們排成幾列,走進了這棟兩層的小房子。我們第一個看到的是故居的堂廳,正中間掛著的是郁達夫先生的墨寶:春風池沼魚兒戲,暮雨樓臺燕子飛。寥寥幾筆,卻在我的腦海中勾勒出一幅詩意唯美的畫面。最讓我忘不了的是郁達夫先生的書房,書架上,竟放著幾本老書。時光流逝,物是人非,廚房的灶臺早已冰冷,傢俱已經蒙上了灰塵,院子裡不再笑語盈盈,餐桌不知多久沒擺上過碗筷。唯有書,在時光的長河裡依舊從容不迫,只是字裡行間,卻不知不覺染上了惆悵落寞。

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我們在百年大樟樹下,或站或坐,創作詩歌的場景。坐在臺階上,微風捋面,陽光燦爛,卻因為大樟樹這把綠傘,在地上投下片片綠蔭。幾縷陽光透過綠葉的縫隙,光影斑駁了一地。我看了看同學們,大家都在冥思苦想,有的緊皺眉頭,一臉焦急;有的則氣定神閒,尋找靈感。我一會兒看看富春江,一會兒瞧瞧大樟樹,一會兒感受著清風吹拂,一會兒輕嗅草木清香,霎時靈感泉湧。我一邊樂滋滋的說著:“靈感來了擋不住!”,一邊手起筆落,飛快的寫下三首詩:

富春江畔懷達夫

楊柳依依訴別情,

波光粼粼江水清。

富春江畔花似錦,

清明時節緬達夫。

江畔有感

雲山蒼蒼,

江水泱泱。

達夫精神,

千古流芳。

富春江

微風徐徐拂面龐,

香樟樹葉輕搖晃。

醉裡應是富春好,

草長鶯飛花芬芳。

這三首詩算押韻,也還工整,可我這麼一端詳,倒不像自由詩,倒有點打油詩的味道。特別是聽完別人寫的詩,我覺得自己更是一點兒當詩人的天分都沒有了。唉,本來我還想拿上去讀讀自己寫的詩,聽了同學們寫的自然優美的詩歌后,我自愧不如,算是徹底死心了。

悄悄的,幾個小時就這麼從指縫溜走,像一捧散沙,你還來不及抓住,它便無聲無息的走了,從指縫流下。快樂的活動結束了,但我們探索文學的腳步遲遲沒有停下。

清明祭先烈,走讀郁達夫。這是一次文學的旅行,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們跟隨著郁達夫先生的腳步,追尋著郁達夫先生的足跡,在追夢文學的道路上,更加勇敢,更加堅定的走下去!

清明祭掃烈士陵園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990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濛濛細雨總是和清明節如約而至。

今天,全校師生掃墓的熱情將昨天的陰雨天一掃而空,太陽公公笑眯眯地和我們一起參加祭掃惠東爆動革命烈士墓活動。

“立正,稍息!……出發!”駱副校長一聲令下,穿著潔白襯衫的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懷著崇敬的心情,浩浩蕩蕩地前往目的地——後洋村惠東革命爆動烈士墓。

快了,快到烈士墓前了。排在隊伍前的我們,發現山霞中學的師生們已經早早地來祭掃烈士墓了。我們只好在山腳下耐心地等待。我轉頭向後面隊伍望去:雖然大家的心和我一樣急著儘早瞻仰烈士們的安息地,但大家依然一臉的嚴肅。1分鐘,2分鐘,10分鐘……30分鐘後,山霞中學的師生們終於祭掃完畢,踏著青春的腳步有序地返回了。

我們就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烈士墓前。全體師生肅立在烈士墓前,駱老師與陳老師分別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祭掃清明節的意義與惠東暴動烈士們的英勇事蹟。原來這裡安息的是陳?堋⒊綠燜汀⒊綠齏偷人奈渙沂浚?荻?錈???保??竦撤炊?晌耷櫚卮蜓棺鷗錈?疃???u>作文https://Www.ZuoWEn8.Com/了革命隊伍安全的撤退,為了革命的勝利,這四位革命戰士犧牲了。聽了他們的事蹟,我深深地都被感動了:如果沒有先烈們的英勇付出,怎能換來我們現在安寧幸福的生活?我們要繼承先烈光榮傳統,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貢獻力量……

當主持人宣佈新隊員入隊儀式開始時,才把我從沉思中拉回來。作為老隊員中的一員,能有幸為新隊員繫上紅領巾,我感到很驕傲,但也擔心不小心幫他們系錯,所以我為一年級新隊員繫上鮮豔的紅領巾時特別認真,心裡默唸:左巾搭右巾,右巾繞圈圈。我一手抓著一個角,繞圈,搭扣,終於完成,與新隊員互敬了一個隊禮。望著那整齊的結釦,我甜甜地笑了。

活動繼續著,新隊員舉起右拳宣誓完,一位老隊員代表深情並茂地講出全體隊員的心聲,大家聽了深有感觸。“全體隊員向烈士們敬獻小白花。”主持宣佈完畢,全體隊員雙手捧著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緩緩地繞烈士墓一週,輕輕地將小白花放在烈士墓前,表達對先烈們的深切悼念之情。

祭掃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回校的路上,我的腳步更加堅定了……

眼望清明祭英靈 篇19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4字

春姑娘早早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而中國每年一度的清明節即將到來,使我不禁想起一句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們小學生又要去光榮的“烈士陵園”祭獻曾經在沙場上浴血搏殺的戰士的偉大英靈。

回望當初在戰場上面,勇敢無畏的戰士們,是多麼的令人敬仰,是他們失去了自己鮮活的生命創造了我們,現如今幸福的生活;是他們失去了自己摯愛的家人,去戰場奮勇殺敵,換回了我們完整巨集偉的國土,也是他們的愛與無私,才創造了我們團結有愛的大中國!然而他們當時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不說別的,就說咱們曾經學過的一篇課文《金色的魚鉤》中就講述了在抗日戰爭中紅軍渡草原的一位老班長在照顧他的兩個兵時,用生了鏽的魚鉤在水窪裡釣魚給他們吃,每天都讓他們喝上鮮美的魚湯,老班長自己卻只吃他們吃剩的魚骨和野草。還有一位戰士名叫楊靖宇,在與敵人的搏鬥中不幸遇害殘忍冷血的日本侵略者們竟刨開了那位烈士的肚皮,最後發現支撐那位烈士作戰的只有滿腹的野草和滿腔的熱血與信念。而促使他們吃下這些難以下嚥的食物的,只有他們的一顆愛國之心!

同學們,想到這裡,我們能不去埋葬著我們無數抗日英雄的軀體和英靈的“烈士陵園”掃墓、祭奠他們嗎?是,我們現在不缺衣穿;是,我們現在不用懼怕敵人的槍桿子朝自己打過來;是,我們不會再去吃那些殘羹剩飯的東西;是,我們現在擁有好的生活條件和教育環境。可大家想過嗎?如果沒有那些英勇無畏的烈士們,這些幸福的生活又從何而來呢?只怕我們現在早已成為了別國的俘虜罷了。

所以在清明當天讓我們拿起手中用心製成的小白花,為堅貞的烈士們獻上自己最美好的祝願,願他們可以得以欣慰,九泉之下得以安靈。

清明祭英雄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845字

當紅花攀在枝頭爭奇鬥豔時,綠葉卻默默無聞地倚在角落,靜靜追尋著“葉落歸根”的心願;當大河浩浩蕩蕩地向東奔流時,細雨卻悄悄地落下,滋潤著萬物帶來勃勃生機。而我們和平幸福的生活背後,又怎麼離得開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對任何困難都懷著無畏精神的英雄?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解放和人民安寧而犧牲的烈士們。

來到烈士墓前,望著那一束束寄託哀思的菊花,我不禁回憶起他們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戰士們浴血奮戰的情景:他們冒著炮火硝煙,與敵人奮力拼殺;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奔向戰場。正是無數的烈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建起了新中國的鋼鐵長城。

微風輕撫過我的臉頰,吹散了髮梢,也吹亂了我的思緒。在和平年代的今天,雖然不再有轟隆隆的炮火,但依然有血與火的考驗。清明節前夕,四川涼山木裡縣森林火災救援過程中,31名撲火救援人員突遇山火爆燃而葬生火海,他們的年齡平均僅23歲,最小的人員也才18歲。在災難來臨時,他們義無反顧奔赴火場,給我們留下是的最堅強的背影。

他們不害怕死亡的魔掌嗎?他們捨得就這樣離開家人嗎?他們也是血肉之軀,在他們的身後也一定有著提心吊膽等待著他們回家的親人。此時,在我的腦海裡閃過新聞中那一個個年輕的臉龐,他們也有著想休假,想出去旅行,想陪一陪生病父親的願望。而這一切,都變成了難以實現的遺憾。“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國家資源的保護和社會的安定,他們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人的生命是無價的,而他們卻捨身為國,赴湯蹈火,他們就是國之大義的英雄。

英雄也曾是平凡的人,只是有些事總要有人做,而他們做出了偉大的選擇。雖然他們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了那一刻,但英雄的精神卻變成了火種,點燃了我們心中的信念。願英雄們安息,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