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相關作文20篇

清明追思 篇1

高三作文 ,1170字

我睜開睡意惺忪的雙眼,透過窗仰望天空。春的到來使冬天帶給萬物的堅毅線條變得柔和而親切,淡藍的天空中隨意抹著幾絲輕雲,陽光輕柔的從剛萌發新綠的柳梢瀉下,給萬物又增一份溫暖。我興奮地從床上一躍而起,卻又在起身的一剎那猛然頓悟:今天應是深沉而含有一絲憂傷的日子,清明時節,任何不適宜的情愫都是對先烈及已故親人的褻瀆。

待爸爸將一切準備停當,我們便驅車回老家。沿路盡是焚燒紙錢的人,我不禁產生一股同情和一絲慶幸:同情他們只能遙寄哀思,希望他們燃燒的祝願,風兒能替他們帶到;慶幸自己可以回家祭拜,相比那些不能回家祭祖的人,我應該感到滿足。

回到老家,一陣寒暄之後,我便同家人一起,走向上墳的崎嶇小道。空中飄浮著紙錢燃燒過的灰燼,讓人著實覺得心內不舒服。

奶奶安睡在一叢青草中央,相比墓園肅穆的環境,這裡顯得更清新、自然。媽媽說,奶奶去世時,我只有五個月大。所以十幾年來,對於奶奶,我其實並沒有什麼記憶,但親人之間的溫情卻絲毫不曾冷漠。望著徐徐的煙霧,我誠心地奉上我的祝福,希望長眠於地下的奶奶能有所感知。

常聽家人提起奶奶的好,說她那時的勤勞和隱忍的心胸。我不禁在腦海中勾勒奶奶的樣子,她一定是十分慈愛與安祥的老人。想象著如果她還健在,聽她喊我名字一聲,也一定會十分滿足。我的眼眶不禁澀澀的,忙仰起臉來不讓淚水奪眶而出,以免攪擾到奶奶的安眠。

天,依然是那麼晴朗,似乎絲毫未受清明悲傷氣氛的感染。哎!天若有情……陽光似乎更明亮了,照在身上,暖暖的。或者,天,並非無情……

吃過便飯後,我們踏上歸程。路過烈士陵園,裡面的人依然很多。他們亦手捧一束白菊,臉上的敬佩之情亦如同穆斯林朝拜者一般虔誠。瞧那孩子,或許他並不知道這樣做的意義,但只憑他將花放在烈士墓前的神情,就知道此時他小小的心中定然充滿自豪。我心中不禁為之一震,一絲羞愧悄悄滑過,為自己的狹隘。

相比先烈們的英勇,個人的親人分離算得了什麼!

過去的硝煙歲月中,是他們用自己的堅定意志吹起一次次衝鋒的號角,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敵人的槍彈,是他們用自己小家的分離換來現在大家的安定。清明節更應是他們的節日!我們要讓先烈們知道,我們從未將他們忘記。他們的事蹟將被一代代流傳下去,他們的精神早已深入後輩人的骨髓,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輩輩子孫。

今天,我們除了深沉的追思,還更應有積極向上的目標。在那動亂的年代尚有一群群不朽的英雄問世,更何況當代處於安定生活中的我們?雖說“亂世出英雄”,但我認為盛世更應出人才!有這樣整潔的教室,怎能輕易浪費?有那樣優越的條件,更應好好把握!

一絲微笑浮上嘴角,將我先前的悲傷一掃而光。我抬頭望著愈加明朗的天空,將堅定的目光射向極遠處的天際。未來我將不再懼怕挫折,我知道身後有無數先烈正用鼓勵的目光注視著我前行。頓時,我心中如有一輪紅日冉冉升起,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清明追思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9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覺間,清明又到了,我合上書,看著窗外淋淋瀝瀝的小雨,又想起了那天語塵的清明祭掃活動,使我陷入了無限追思。

週五早上,我們語塵一行人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在林間的小路上,來到了趙祚傳烈士紀念碑前。獻花過後,到了我們默哀三分鐘,我們摘下帽子,莊重地站在廣場上,閉上眼睛,滿臉嚴肅,發自內心地為革命烈士默哀。空氣彷彿在這一刻停止流動了,平日嘰嘰喳喳的鳥兒也安靜了,一旁的幾簇野花也低下頭來追悼革命烈士。三分鐘過去了,我睜開了眼睛,用手擋了擋刺眼的陽光,烈士紀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存不朽”幾個字在陽光下散發著金色的光芒。整個活動在後來慷慨激昂的少先隊員誓詞和隊歌中接進了尾聲。

活動結束後,我再次踏上了林間小道,步伐卻不如來時輕快,心情也無比惆悵。我的思緒早已飄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年代,眼前浮現出了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在戰爭中捨己為人的郝副營長,勇敢機智的王二小,寧死不屈的劉胡蘭……這一幕幕往事打動了我的心靈,使我的腳步變得無比沉重。

我俯下身摸了摸綠蔭蔭的小草,抬頭看見了明媚的陽光和快樂奔跑的同學,不禁陷入了沉思,如果沒有革命烈士的英勇奮鬥與犧牲,怎會有明亮的教室,寬廣的草場,平坦的跑道,又怎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今天的生活,是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樑,珍惜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一片美好天地。

清明追思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0字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都保留著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會去踏青,悼念自己已故的親人,在這樣一個節日裡,我們來到趙祚傳紀念廣場,來悼念革命先烈。

站在廣場上,望著神情嚴肅的趙祚傳,許多同學都收起了笑臉,空氣裡瀰漫著沉重、莊嚴的氣息。當老師讓我們閉上眼默哀三分鐘時,我低下了頭,廣場上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還在嬉笑中。在這沉重的氣氛下,我想到了那些捨身為國,堅貞不屈的英雄們:在烈火焚燒下忍痛也不暴露目標的邱少雲;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在敵人面前不透露任何資訊的劉胡蘭;為國捐軀,剛正不阿的李大釗;還有在一次消防行動中犧牲的三十個消防戰士們……想著想著,我心潮澎湃。

儀式解散後,我無心欣賞周圍的美景,微風吹起樹木,發出沙沙的響聲,像是在為這麼年輕就犧牲的戰士而感到惋惜,小鳥鳴叫起來,好似它在吟誦著一首首悽慘的小詩。

我不禁感慨道,我們今天的生活,難道不是那些革命烈士用血肉換來的嗎?當我們在歡快的玩耍時,有多少人背赴著自己的使命在執行著任務,他們為了讓其他人脫險,貢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的親人該是多麼難過啊!可他們從沒有抱怨過,也沒有後悔過,只要能為祖國獻出一份力量,這些革命烈士們都覺得是值得的。

我們不需要像那些偉大、無私的人一樣拋頭顱,灑熱血,我們要報答他們的唯一方法只有不辜負他們的努力,過好現在的生活,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勤奮學習,將來也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

清明追思 篇4

國二作文 ,1243字

所謂的清明節追思就是悼念死去的人,為他們燒點紙錢,讓他們在地下也能吃好穿好,在4月5日的清明節到來之日,我們回到了老家,為死去的人悼念,以孝我們的孝子之心,清明前後家家戶戶都忙著為死去的親人準備該準備的東西,有的人提前就為自己的老人上墳了,那些才算是孝子孝女,而有的人令願把錢拿去吃喝玩樂也不願拿錢去為自己死去的老人敬一點孝心,我認為那些人一點也不為自己的老人考慮,真是自私自利的人。

清明節的來臨,它寄託著所有人懷著對老輩們的感激和想念,它讓所有的孝兒孝女們都在清明節時自告奮勇的拼了一回,他們是孝子孝女們為自己死去的老一輩們敬了自己應有的責任,他們也算得上是無公無私了。

清明節到來時,天氣是那麼的陽光明媚,火紅的太陽折射出迷人的光彩,彷彿在告誡人們,你們的內心就像太陽光一樣耀眼和善良吧!我和家人來到了老家,回來悼念我死去的爺爺,姥姥,他們都走的非常早。讓我失去了至親至愛的親情,當時,我的心情是無比的失痛,爺爺是那麼的和藹可親對我體貼萬分,姥姥是對我最好的,從小是她在我身邊照顧我,教育我,是她給了我家庭般的溫柔,給了我大愛,比什麼都重要,可是就在災難來臨的時候,姥姥為了能讓我們吃上香甜可口的西瓜,而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了,她帶著對我們的牽掛默默的離開了,在那一年裡我們家鄉盛產西瓜,我剛好就在盛產西瓜的季節出生的,真的是讓人頹廢,每個人恨不的穿過冰山,跨過海洋,可是,姥姥卻沒有那種想法,她只是默默的栽種自己的西瓜,靠西瓜來解渴,彷彿只有在她的身上才看的到那股堅定的意志,可是當天乾旱的時候。西瓜也隨著太陽的照射逐漸枯萎了,只剩下我們河對面還有一顆西瓜藤了,姥姥把它拿回來細心呵護,終於它萌發生長了,彷彿西瓜藤被姥姥的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了,就算使是拼了命也要努力成長,是她給了幼小的種子新的希望,使它得到了新的生存空間,雖然環境是這麼的惡劣,但是它也並沒有屈服,堅持不屈的成長,是姥姥為它建起了屬於它自己的橋樑,可是就在某一天,姥姥突然生重病了,一躺就是幾個月,但是她精心呵護的西瓜藤也已經慢慢的枯萎了,雖然在它死之前拼命的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它為姥姥留下了幾個西瓜,西瓜看起來是那麼的大,沒有一點汙染,它是純天然的,它是付出姥姥所有的心血栽培出來的,我一定會為姥姥栽種一片屬於自己的西瓜地,要種遍全世界,雖然它不怎麼起眼,但是它有堅強的毅志。

當姥姥快死的那一天,她始終也捨不得吃她精心栽種出來的西瓜,她把它留給了我,她自己卻捨不得吃,卻拿給我,我知道她想告訴我,以後我做事情也一定要像西瓜藤一樣擁有一顆堅持不屈的決心,不被任何的困難打倒,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心。

姥姥快死了10多年了,她帶著對我的牽掛和想念默默的走了,我懷著對她的想念與感激之情,每當我看到街道邊的人賣西瓜時,我不由的想起了姥姥,每當我默默的想起她時,我不禁在深深的夜裡打了一個寒顫,那是因為我失去了姥姥的溫暖,讓我在寒冷的夜裡獨自寂寞。

姥姥我想對你說:“您回來吧,我好想您”。

清明懷思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1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節,杜甫的詩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天陰沉沉的,使人的心情也不禁變得壓抑起來。一大早,父母就收拾好東西帶我去掃墓。可當我滿懷期待的走出家門時,卻發現奶奶的眼睛有些紅腫。爸爸說,奶奶是想念我的曾祖母了。這時候車來了,奶奶的手上不知何時多了一束藍色的花。車上的所有人好像都很傷心,沒有一個人說話,彷彿時間靜止了。奶奶手上的藍花是那麼優雅,自顧自得發出淡淡的清香。奶奶不知是在為我解釋還是在自言自語,她低頭看了看,“多美啊,不僅外表美,內心一樣的美。那樣的清雅,卻又那樣的低調。多像啊,多像你曾祖母啊。”語氣中似有清明時節獨有的哀傷,又似有想起曾祖母的愉快。

路上風景退後著,一抹一抹的綠色從我眼前劃過。“下雨了,撐傘吧。”爸爸輕聲說著。隨著爸爸的話,我發現稀稀瀝瀝的小雨籠罩著這個墓林,朦朧之感,彷彿給她披上了一件銀裝,偶爾還有微風吹過。我從未見過曾祖母,可是照片中的這個女人卻讓我感到春風拂過。她那嘴角邊淡淡的笑是那麼美,彷彿是初升的太陽,在天邊發出耀眼的光;彷彿是暴風雨中的小草,有一股堅韌不拔的精神;彷彿是狂風海浪邊的海灣,感覺是那麼的溫暖。

雨漸漸小了,風兒似乎也不吹了,但曾祖母的模樣,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抹去!

清明遐思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8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在清明節那天寫成的流傳千古的詩句。俗話說“人三鬼四”,清明節是祭奠逝者的節日。

關於清明節還有一個感人的由來。傳說晉文公重耳在逃亡中,有一天餓昏了,他的隨從介子推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烤著給晉文公重耳吃。晉文公重耳執政後,重賞那些有功之臣,卻忘了賞介子推。有人提醒說也應賞介子推。於是晉文公帶著大臣去賞介子推,誰知介子推已經帶著老母親躲在綿山上,有人提出燒山,因為介子推那麼孝順,一定會帶著母親出來的。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終於熄滅了。晉文公和隨從們上山去,只看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在一棵大柳樹上燒死了。晉文公非常傷心,下令從此以後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所以這一天叫寒食節,又叫清明節。

清明節有很多習俗,如掃墓、踏青、植樹等。清明節的前一天,我們學校組織五年級全體師生到烈士陵園掃墓,得知這個訊息,全班一片歡騰。可我們到了那裡後,神情漸漸嚴肅起來。在陽光下我們瞻仰英雄烈士紀念碑,傾聽同學們滔滔不絕講訴英雄故事。雖然我們被陽光烤得汗流浹背,但是想想烈士們翻雪山、過草地、同敵人生死奮戰的經歷,我們受點這點苦又算什麼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的國家興盛與人民幸福,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也是先烈們為之奮鬥的美好理想。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好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責任。讓我們攜手今天,面向未來,同心同德去完成先烈們未竟的事業,為建設富強安康的祖國而努力奮鬥!

清明雨思 篇7

國二作文 ,845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的青石板也溼潤了起來,水霧籠罩著水鄉古鎮,隨意的雨絲中隱約透露出幾分哀思,是先人未了的情緣,還是後人晦澀的愁緒?剪一縷斷魂的亙古思念,敘一段往昔的黑白記憶……

水氣慢慢地氤氳成一個圓,一個完美的圓,一個生命輪迴的圓。我仍徘徊在圓的正面,而太爺已隨著流逝的時光漸行漸遠在圓的背面……

眼前仍是那吱吱呀呀響的破舊的紅木門,仍是那陶瓷磚瓦,仍是那一方古樸的木床,只是少了那些年,那個人,那份情……

再次夢迴那魂牽夢縈了的月朗星稀的夏夜,太爺抱著我坐在躺椅上,手中握著一把蒲扇,輕輕搖動著,看那庭院裡盛滿盈盈月色,給我講著一個個美得不忍心聽的故事,躺椅右邊的茶几上必然會有幾片如同這月光一樣的梨,太爺一邊輕輕地把梨片放入我的嘴中,一邊給我講故事,看星星,看月亮,童年和太爺在一起的回憶總是充滿了甜蜜。

兒時我受了委屈,總會伏在太爺那寬厚的胸膛裡哭訴,太爺總是一遍遍地撫慰我受傷的心靈,然後再將我護在身後,指責大人們的不對。最後再變戲法似得從口袋裡掏出一塊蜜糖,餵我吃下,記憶中,太爺總是我的堅強後盾。

現在,雁去無痕,人去樓空,那一方古樸的木床上再也沒有了那靜臥的身影,月光下也少了那個給我講故事的人,太爺已隨著流逝的時光模糊在圓的背面,再也沒有了那些年甜蜜的美好,只有那被碎碎的光陰裁剪得支離破碎的記憶仍固執地躲藏在記憶深處,偶爾憶起,便是忘不了的甜蜜。也許,再美好的東西,也會隨著光陰的流逝而慢慢衰退吧,就像我與太爺的那份情一樣。

再次來到那熟悉的吱吱呀呀響的破舊的紅木門前,那曾經盛滿盈盈月色的庭院中,聽那沾衣不溼杏花雨的哀愁如縷,看那燃起的嫋嫋青煙中不屈的英魂,竟全是你的氣息,眼前全是你的臉,你遞給我那如同月光一樣的梨的樣子。

大概,現在才是最寶貴的吧,過去已成事實,未來太過遙遠,只有現在彌足珍惜。生命的長河正是由無數個一分一秒組成的,不要子欲養而親不在,不要等到逝去了才懂得珍惜。

是的,太爺在圓的反面,而我在圓的正面,但我們仍觸手可及,我們的心靈,仍親密無間。

清明遠思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24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個清明節,我沒有回湖北祭奠逝去的親人,而是留在了溫嶺。

這個清明,我想起了我的爺爺。

爺爺很高很瘦,我腦海中關於他的記憶很少。幾年前,爺爺患心臟病去世了。那時我還沒上小學,記憶中,唯一一次見面,就是在爺爺去世後,我看到他躺在床上,身上蓋著一塊很大的白布。奶奶、爸爸和很多不認識的親戚,圍在邊上痛哭著。

曾經聽爸爸講,爺爺是位極善良的人,他在深山的小村裡教了一輩子的書,村子裡的大部分人都是他的學生。爺爺總是閒不住,一有空就幹農活,特別勤勞。我依然記得,爺爺葬禮那天,雖然大雪紛飛,但是來送別的人很多,有很多我不認識的人,哭得很傷心。那些人把爺爺送到墓地,還在路上安慰我這個只見過幾次面的小女孩,將希望寄託在我身上,囑咐我一定要像爺爺一樣,幫助他人,善良待人。

這個清明,因為路途遙遠,我們沒去掃墓,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忘記了爺爺。因為一個人不在了,便只能活在別人的記憶裡,活在別人的心裡。如果連記憶都不曾存在他人心中,他便是真真正正地消失了。只要有著一顆思念親人的心,不論身在哪裡,逝去的親人總會默默地為我們祈福。

待到兒孫還恩日,一捧黃土永相隔。思人斷魂,我願我只見過一面的爺爺能安息!爺爺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莫名的哀愁——清明追憶 篇9

國一作文 ,70字
清明追憶作文650字https://wWw.ZuoWen8.com/a/333063.html

清明遐思 篇10

國一作文 ,884字

清明時節是郊遊、踏青的好日子,也是祭掃、緬懷的節日。過去的日子裡,有幸福,有欣喜,有哀痛,有難忘……有成千上萬的人,有各種各樣的事,為我們敲響一次又一次的警鐘,給我們發出一次又一次的警示。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焚燬圓明園,摧毀了中國人如夢般美麗的園林與安逸的生活。西方列強毀壞中華文明,掠奪華夏財富,軟弱的清政府,竟然手無縛雞之力,只有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硝煙瀰漫,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碎了中國人如夢般美麗的家園。他們對手無寸鐵的中國老百姓進行了殘忍、野蠻、喪心病狂的大屠殺。他們用機槍掃射,用鐵絲捆綁,用刺刀在活人身上亂刺,澆上煤油焚燒,拋入長江溺亡,6周內殺了30多萬人,使南京城血流成河,屍體遍地……

那麼,我們再看現在的生活,再看我們現在的中國。現在,我們中國強大起來了,我們改變了貧困落後的面貌,以舉世矚目的成就崛起在世界的東方!可是,我們要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百年來,無數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為了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前赴後繼,不折不撓,勇往直前。今天的國泰民安是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今天的幸福安寧是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英勇頑強、辛勤勞動建設的!今天的好日子是父母祖輩辛勤工作換來的!不是上天賞賜的,不是憑空而來的,更不是別人看你可憐送給你的!

聽,遠方的鐘聲陣陣,刺耳卻略含韻味。五千年的悠悠歲月,留下了綿延不斷的歷史傳承,成就了一首首英雄讚歌,一首首勞動人民的讚歌,一首首中華兒女的正氣之歌。五千年的滄桑鉅變,五千年的興衰更替,浩瀚的歷史已深深融入每個中華兒女的內心深處。如果歷史就是教訓,就是前車之鑑,那麼我們就要汲取教訓,總結經驗,在強國之路上堅定地走下去,勇往直前,才能實現中國夢。

仰望蔚藍的天空,靜思自己的生活。我到底有沒有夢想?我應該怎樣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中華五千年,哪一代君主名士,哪一個英雄人物,觸動了我的心靈?成功與失敗,榮譽與恥辱,哪一個人的拼搏精神,撼動了我的靈魂?那麼,就請銘記他們,學習他們,在實現自己夢想的路上,守正篤實,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