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蒙山裡桃花源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烏蒙山裡桃花源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775字

青翠的山峰重重疊疊,連綿不斷,潔白的雲霧在山間瀰漫,輕輕的蓋上這座座山峰。

新婚之後的蜜月便在這兒開始了。

看到這泥濘的道路和四面透風的教室,以及各種簡陋的生活用品,讓樑俊不免生起了退縮之意。但當他看到一張張可愛卻自卑的孩子的臉時,他咬下牙來決心改變孩子們,將自卑佔據的心重新天真起來。

夜深了,寧靜的山林裡偶爾有幾聲鳥鳴和樹葉的歌聲。四周的黑暗包 裹著這座山谷中的小村,一切都十分柔和,只有一間破舊的小屋裡,還有看微弱的燭光,那正是樑俊在床前思考著,究竟怎樣改變這些孩子,第二天,嘹亮的公雞將這片黑暗驅散了,天漸漸破曉,樑俊高興的跑出了屋子,跑到山頭上大聲的唱著,因為他找到了改變孩子們的方法,用歌,用詩歌!就這樣,孩子們也慢慢學會了詩,每當夏天燥熱難忍時,孩子們就聚在一起高歌“脫襟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而當山林裡寂靜被一隻蟬或鳥兒打破時,一曲“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也在山谷間迴盪。

孩子們個個都愛上了歌,愛上了詩歌,秋天滿便紅,層層疊疊的金黃色為這烏蒙山披上一幅詩意“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冬天,山頭上蓋滿了白雪,輕柔的羽被也在山峰間營造了幾分綿柔朦朧,孩子們整齊的歌聲充斥著對雪的讚賞,“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慢慢的,兩年時日在這山谷中消散,樑俊不捨的與這一個個小詩人分別——每個孩子都有了一百多首詩的儲備量,個個都出口成詩。但樑俊認為,他成功了,因為這些孩子不再自卑,而是天真,因為他們心中還有樑俊留下的愛與光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不論如今身在何處,將來身在何方。”不是每一朵花都叫牡丹,但他們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是王。這也是樑俊那心中的信念和孩子們最好的禮物。

《美國藏個桃花源》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881字

【篇一:《美國藏個桃花源》讀後感】

最近讀了一篇文章,講述的是美國某處有一群阿米什人,他們不借助任何現代工具,僅僅憑著自身的勞作自給自足生活下去,為此我感觸頗深。

首先,這些人們是德國人的後裔。而德國人的品質人盡皆知:專注,認真,堅強。這些都完美地體現在阿迷什人身上。其實,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身的特徵和品質,我們應該尊重,並取長舍短,這樣可以使我們的品質得到完善。

其次,讀到後文我看到,成年後的阿米什人絕大多數都回到了自身的村子,而不是在現代社會中發展。我想,他們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吧。先不說他們的生活從小和社會脫節,如今的社會上充滿著勾心鬥角,爭名逐利,而這些淳樸的阿米什人,可以生存下去嗎?在他們眼裡,還不如回到村子裡去呢。在他們眼裡,那些名利又算什麼呢?

最後我還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政府竟然能允許阿米什人脫離其統治,維持他們的現狀。如果政府不允許這樣的事件發生,我們還能看到這樣一個世外桃源嗎?我覺得,充滿著民主,自由的社會才是人民們心中的最高追求,就像美國這樣,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能讓人民做自己想做的事,那麼到了那一天,世上那個再也不需要什麼世外桃源的美好憧憬了。因為,這整個世界已然變成了“黃髮垂髫,怡然自樂”的桃花源了吧!

【篇二:《美國藏個桃花源》讀後感】

讀完本文我震驚了,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沒想到在美國這麼一個發達的國家會有這麼一個宛若另一個世紀的桃花源。完全想不通他們竟然只是憑藉著他們人民的淳樸、勤勞、謙卑、誠實、寬容、和平這些傳統一直持續下去。彷彿科技不曾發展,世界不再變化一般,與世隔絕卻又在世界上存在。

我只能說,這不科學!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民族,彷彿是這個紛繁錯雜的汙黑的世界上沒有一個汙點地存在著。我能說什麼呢?這群人永遠只能幸福地活在他們的社會當中,難以進入外面的世界。在外面這個華麗的世界背後的陰暗迂腐,各種各樣醜陋的世態,缺乏善良誠實的世道,各種殘酷的機械式的格式化的人生,人們一個個被抹殺了靈魂,毫無意義地為活而活著,為生存而學習,為錢財而丟棄生命,生存在這世界上簡直是一種玷汙!希望那群人別走出他們的桃花源,帶著自己完整的人格活下去!

其實這個世界本無桃花源,因為世界本應都是桃花源,而人們不斷地汙染著踐踏著這個世界,因此世界不再美麗,因而之後的人們看到了這些本應是再正常不過的地方而稱之為桃花源。又有誰會想到那是這個世界最初的樣子呢?

【篇三:《美國藏個桃花源》讀後感】

美國藏個桃花源,我原以為是未經開採的茂密森林或者別有風味的田園小屋,不料此處“桃花源”更指特立獨行的阿米什人一族簡樸的生活風氣,於是我的“原以為”倒成了對著桃花源的陋識。

阿米什人手工打鐵、手工織布等不運用現代科技的作風,讓我暗罵無知,放著高效率的工具不用,卻白白浪費勞動力。

刮掉已婚男子鬍鬚是對其極大的侮辱這點,是我頗感新鮮與好奇,殊不知還能在文明的社會見到此等習俗觀念。人們常道要去除陋俗,卻不想往往把古人所留傳統也一併剔去,風情何在?文化何在?

阿米什族的孩子只需學完初中課程,又令我著實羨慕不已。我十分贊同阿米什一族的“人性重在感悟”一說,好比學習語文,現代文的做法便是提煉句子,找到主旨,領會其深層文意,於是語文老師便就著每篇文章“不厭其煩”地遍遍領導。其實若是同學們閱讀量足夠,又何苦如此,若是每節語文課都是讓學生用心自讀文章,想必真正用心者,成績必不會差到哪裡去。自己的經驗方不用他人教導,老師的本職本就是稍稍提點、正確引導,要那麼多定死的“知識”作何?成功的老者往往遇事恬淡,有著下自己經歷供人蔘考者,而我們閱其文章,真能遇萬事皆持闊靜?可知唯有親身經歷,方知其中奧妙。人性重在感悟啊,自獲,而自得。

我真正被阿米什人震撼和吸引,卻是在後半文暴徒衝進教室,兩個姑娘義無反顧以自己性命求他人安全起。無奈暴徒人性有失,未被打動,反倒驚訝而緊張釀成五死五傷的大錯。一個民族真正的力量—凝聚力也好,愛國心也罷,都在危急關頭方能體現。一個民族中未成年的兩個小女孩可以為了保護他人,對死亡無所畏懼,何其強大。更讓人震撼的是,暴徒葬禮之參加者有一半是為其祈禱的阿米什人,他們同時擔起了照顧其親屬的責任,其善良、其寬容,正體現了救贖最大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再觀其樸素勤儉的勞動作息方式,才有新的感悟。阿米什人的自制力和信仰皆因為對生活信仰和對待方式的特立獨行和堅守,對勞動、親力親為的追崇,放養成了最感人的人性,此民族之自制力與堅守,使其人性得到提升和難以侵染之強大。這樣的做派,確為美國桃花源。

霧裡青花泥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599字

這個暑假我利用時間細心品味了《霧裡青花泥》這本極具詩意的書,其實這本書也給我上了人生中寶貴的一課。

在書中我認識了青麥子,一個雙目失明的美麗姑娘,我從她身上學到了樂觀開朗的寶貴精神,當一個人因為天生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覺得與別人不一樣時,不要自卑,樂觀一點,要在心裡告訴自己:我和別人是一樣的!“是的,你和別人是一樣的。”我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這樣說,而是會用一些憐憫、可惜的話語來安慰,其實上你是好心好意的,可是被你“安慰”的人可不會這麼想,他的內心反而會受到打擊那到底該怎麼做呢?我認為應該用鼓勵的語言方式。

我還感受到了青巾老媽相信萬物有靈,一切美好事物都有神靈居住的願望,其實這是對大自然的愛,對人和事物的愛。體現了中華民族淳樸、善良的美德。是的每個人都要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樂於助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得到他人的回報。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我還學到了愛,愛是一種力量,一種信念。愛一個人可以為此付出一切,如果當你愛的那個人已經離去,那你肯定會很傷心,不過不要害怕也不要悲傷,更不要對過去和未來抱有某種態度,你還有以後的生活,一定要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愛,可以愛家人、朋友、同學、以及那個愛你的人,愛不僅僅是一種感覺,還可以是其他,哪怕是一個微小的舉動,一杯熱茶、一個擁抱、一句溫暖的話:“我愛你!”。當你用你善良的心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充實了,世間一切在你眼裡都會變得美好,直到永遠。

讀《桃花源記》有感 篇4

讀後感 ,727字

讀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我在心裡嘆道:哎,世上竟有人可以描繪出如此美好的小世界。

陶淵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禍連年的東晉末年,他看到人民生活困苦,百姓流離失所,處處一片哀慼,心中的良心促使他哀民不幸,從而對那時黑暗的現實極為不滿。因此,在他心中,漸漸形成了一個寡國小民、民風淳樸、寧靜安樂、風景優美的小世界。

文章第一段寫了漁人遇見桃花林,描寫了桃花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美麗景色,暗示漁人即將到往一個美麗的去處。

文章第二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看到寧靜喜樂的景象。寫老人幼童“黃髮垂髻,並怡然自樂”。男女往來種作,村內雞犬相聞,一片和樂融融之景。漁人生活在東晉末年的現實社會,亦是看到民生疾苦,自己也是窮困潦倒,如今看到眼前一片和平景象,不知心內作何感想?

第三段寫村中人與世隔絕已久,“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又寫村內人“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見村內人的熱情好客,友善溫情。村內人若想到放漁人離開桃花源,很可能會給桃花源內的人帶來災難,但是他們只是提醒漁人說:“不足為外人道也。”村裡人也可能和樂已久,心地純善,料不到世外人心險惡,故而縱虎歸山。

第四段寫漁人背棄諾言,“處處志之”,將自己所見桃花源說與太守聽。這真是可惡極了。但是時代如此,或有內裡詳情,漁人何辜!

結尾寫品德高尚的南陽人士劉子驥尋桃花源,“未果,尋病終”。自他以後,桃花源再無人問津了。即使是現在,世人雖然不知道桃花源如何去,也心嚮往之。

中國現在是個和平的國家,但是社會上仍然會發生讓人咬牙切齒的惡事,尤其現在校園欺凌、社會欺凌事件時有耳聞,自殺者不可數之。法律也心有餘力不足,而道德又不足以約束良心已經被矇蔽的人。這種時刻,就更加嚮往民風淳樸、寧靜喜樂的桃花源啊!

讀桃花源記有感 篇5

讀後感 ,837字

讀完《桃花源記》這篇文章後,我深深地被陶淵明筆下那片“世外桃源”吸引住了,他用淋漓盡致的字句展現了一幅美好、和諧的畫面。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香鮮美,落英繽紛。”一句,讓我初讀便已身陷其中,世外桃源的安寧和美在這裡就非同一般。桃花盛開,芳草飄香,頓時讓人心靜寧和,恬靜悠閒。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村中的男女老少和諧相處,讓人看到了一幅輕鬆自在的生活圖景。

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又充分顯示出了桃花源人民的熱情好客,他們紛紛來迎接一個外來人,熱熱鬧鬧。

陶淵明構想出這麼一個美妙絕倫的地方,祁山不僅是想說桃花源的美好,更是隱含了他渴望和平、嚮往美好的願望。

看完這篇文章,我越來越想離開這個充滿爾虞我詐、人心邪惡的社會,越來越想去到那個“世外桃源”。可是,想象終歸是想象,“桃花源”是不可能存在的,那只是停留在人們心中的一個美好幻想而已。

聯想到現在的社會,不禁感嘆。腐敗不堪、自私自利,這些醜陋的東西已經侵蝕了人類的心靈,已經讓人們產生沒有他人、只有自己的邪惡想法。

每當在網上看到老奶奶被車撞了,司機卻逃之夭夭,而滿身是血的老奶奶周圍圍滿了人,每個人都拿出手機拍著這一血腥的場面,發到自己的朋友圈,卻沒有一個人打急救電話,我就覺得憤怒。這件事好像和他們沒關係,只是他們無聊閒暇之時可以談論的閒事。

他們可能不知道,因為司機的逃逸,因為沒有及時撥打急救電話,一條條生命就這樣喪失了。為什麼他們不用拍照的時間來挽救一條生命呢?因為他們都有著同樣的想法:這不是我的事,萬一去幫了,反而訛上我怎麼辦?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

我厭惡這些醜陋想法,痛恨產生這些想法的人們。我也像陶淵明先生那樣,渴望有一個充滿和平與孩子般童真的美好社會。

當然光是嚮往也沒用,我們必須從現在起,努力去創造這樣一個全新、理想的社會。與人為善,和諧相處,摒棄那些醜陋想法,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如果人人都這樣想,這樣做,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一定能挽回曾經失去的純潔與美好、和平與和諧!

霧裡的青花泥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679字

買了《霧裡的青花泥》這本書後,我便愛不釋手地捧著讀,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如飢似渴吮吸著精神食糧,常為小說的故事情節牽腸掛肚。

《霧裡青花泥》是王勇英老師創作的長篇小說,在童話一般美麗的村莊,有一個童話般美麗的傳說:雪狼生活在神山上,青花泥是雪狼的後代,為了遠古代祖先的承諾,一直守護著霧裡村人。從青花泥的視角看霧裡村從古到今的歷史,說青巾老媽的人生,說青麥子的成長,說人世間的悲傷,看人間最溫暖的真情。青巾老媽對青麥子還有青花泥的愛,青麥子對青巾老媽還有青花泥的愛,青花泥對青巾老媽還有青麥子的愛,人們對青麥子的愛等,每一份愛都那麼有力,那麼動人,那麼美好。以一個古老的傳說來傳說一個關於守護與承諾的故事,讓每一個有愛的靈魂有了起飛的翅膀。小說以傳說與現實的結合,讓故事具有童話的特質,從而獲得更寬廣的空間舒展想象的翅膀。

從茶馬古道中看霧裡村,於陽光最輝煌處,有綠色的麥田,紫色的豌豆花,褐色的木樓,一個老婆婆揹著一隻竹筒,狗跟著她從山上下來,穿過綠油油的麥田,走向一棟木樓。一條炊煙在風中起舞。一個女孩在炊煙下抱著一把青菜,追一群蝴蝶。老牛躺在草地上,悠閒地嚼著草,吹著來自雪山的風,被陽光晒過的風都有了笑容。

一個童話般的小說就如春風花開般綻放開來,也把我的思緒帶到了人世間最真摯的愛中。

愛是在別人生病時的時候,給予一個親切的問候;愛是在別人哭泣的時候,遞給的一張紙巾;愛是在別人煩躁時,講的一個笑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要是所有的人都會關心別人,那麼這個世界將永遠是童話般的春天。

《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讀後感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3字

暑假裡,我讀了《孩子,先別急著吃棉花糖》。這本書告訴我們怎樣通過“延遲享樂”學會管理自己,讓我們變得自信、快樂、熱愛學習,養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

第一塊棉花糖是提供學習動力的紅色棉花糖。我知道了把書念好的好處:把書念好,做任何事都會充滿自信;把書念好,班上的同學都會信任我;把書念好,就可以上好的學校;把書念好,就可以吸引老師的注意;把書念好,父母會感到很驕傲。我知道了念好書有這麼多好處,對學習就有了興趣,有了學習的動力。

第二塊棉花糖是建立自信的橘色棉花糖。比如上臺演講的時候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可以把臺下的觀眾當成空氣,忽視他們的存在;要寫出稿子做好準備,多加練習;還可以把自己的演講錄下來,根據自己的錄音一遍一遍的調整自己的語速,最後到達最好的效果。

第三塊棉花糖是掌控時間的黃色棉花糖。它告訴我做什麼事都不要遲到,要守時。不要覺得遲到幾分鐘無所謂,其實遲到幾分鐘,就等於損失了幾分鐘。因為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把失去的時間找回來。即便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也不可能把失去的時間買回來。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的遵守和別人約定好的時間,做一個守時的人。

第四塊棉花糖是善用金錢的綠色棉花糖。它告訴我如何利用自己的零花錢。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錢做個規劃,每部分都可以用來做什麼。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可買可不買的,那些不需要買的東西,我們就可以不買,做到不亂花錢。另外可以存一部分零花錢,把存起來的錢用來買自己最需要的東西,或者捐一部分給山村的孩子,奉獻自己的一點愛心。

上面這四塊棉花糖是我最喜歡的。它讓我學到了一些道理,如何管理好自己,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快樂、熱愛學習。

《手絹上的花田》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404字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手絹上的花田》的書。這本書是一篇童話故事,講了老奶奶讓郵遞員良夫保管菊酒壺。保管菊酒壺有兩個要求。一、不能告訴別人小人造酒的故事,更不能讓別人看見小人造酒的過程。二、不要用造出的菊酒來賣錢。一開始,他還遵守規定。後來,良夫和他的太太被金錢迷惑了雙眼,用菊酒來賣錢,導致他們變成了小人。最後,雖然他們又變了回來,但是他們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訓,知道了人不能太貪心。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良夫和他的太太變成小人後,他們沒有絕望,尋找一切機會逃跑,最終又回到了人類世界。他們後悔、懊惱,無臉面對老奶奶。經過一場驚險的歷程以後,他們肯定會重新做人。

通過這本書,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做人要遵守誠諾,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辦到,不要只向錢看,因為錢不是萬能的。人與人之間要講誠信,要守信用,“一諾千金”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誠實、講信用、遵守諾言,那麼我們這個社會就會變成一個文明、禮貌、和諧的大家庭。

心如茶花、高潔純真——讀《茶花女》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844字

《茶花女》是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於1848年發表的一篇長篇小說,很快便聞名於世,四年後又改變成為劇本,在戲劇界也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雖然此後他也寫過不少在當時頗有影響力的小說,但可以這樣說,那些作品和《茶花女》相比,就像一片片點綴在美麗茶花旁的綠葉。

本書的女主角—瑪格麗特,是個從鄉下來的貌美姑娘,也是混跡於巴黎上流圈子中有名的“交際花”。因為她經常隨身裝扮一束花而得名“茶花女”,其實茶花的品格也象徵了她的美好品質:高潔、熱烈、忠貞不渝。瑪格麗特為了生計,不得不在所謂的“上流圈子”裡生活,見慣了貴族伯爵們的勢利、虛偽,她漸漸對世俗感情不抱希望,但感官上的放蕩並沒有使她的心靈遭受玷汙,反而她仍保持了一份可貴的像孩子一般的純真。

阿爾芒的出現,讓她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尋找的,冷酷塵世中的溫暖情感。他的真情打動了這位內心一直淡薄的茶花女,也重新點燃了她對生活、人生的憧憬。她對戀人忠貞不二就像飛蛾撲火一般,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財產、真心投入到這份感情中,她對阿爾芒以身相許,阿爾芒的多疑曾多次傷害她的情意,但她也毫不在乎。這段時期,可以說是他們兩最幸福、最甜蜜的時光。但好景不長,阿爾芒的父親—杜瓦爾先生親自來到巴黎,過問阿爾芒與瑪格麗特,他滿腦子傳統觀念堅決不同意他們的情感再發展下去。瑪格麗特被迫與阿爾芒分離,又因為阿爾芒的誤解與阿爾芒報復式地尋找新歡,她孑然一人在巴黎的宅院裡溘然長辭。

瑪格麗特與阿爾芒的故事令人唏噓不已,因為倫理與道德不允許,他們被迫分開,促成了這個美麗的悲劇。瑪格麗特為了自己心愛的人變賣了全部家產,拼命地為了阿爾芒向杜瓦爾先生辯解,她的高潔、她的執著,在金錢利益的名利場上,在巴黎世俗的社會裡,就像一朵明豔、純潔的茶花一樣,也正是這種品質,襯托出人世間的黑暗與邪惡。

讀完《茶花女》,鐫刻在我心裡的不是冷酷無情的現實,也不是華麗辭藻的雕飾,而是字裡行間透出的平淡而真摯的感情,雖不偉大,但卻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量,引領我們去追尋這世間的美好。

《茶花女》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719字

任何文學,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為目的,都是病態的,不健全的文學。

—題記

伴著徐徐清風,品嚐一口澀茶,我讀完了手中捧著的《茶花女》,這是法國作家小仲馬一舉成名之作,它的發行是對法國資產階級社會道德問題的探討,這使我對法國的社會背景有了最初的瞭解,也使我受益匪淺。

她,瑪格麗特,儘管淪落風塵,但仍有一顆摯誠的心;她雖放蕩但忠貞;她雖任性但善良,她是法國資產階級的揭露者,也是勇敢奮鬥的普通女性。

茶花女是追求純真美好情感的先驅。在十九世紀的法國,一個域中名妓,瑪格麗特愛上了阿爾芝,在她的眼裡,父母的障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真心相愛,她寧可失去來自公爵那裡的經濟來源,犧牲自己奢華的浪蕩生活,也要追求真摯而看似天經地義的隱居愛情,在現實生活中,曾有多少人為了所謂的事業與金錢,而捨棄了刻骨銘心的愛情,但瑪格麗特沒有。追求,是她一生的不悔,她洗淨鉛華,愛如潮水,給我未來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正確的信念,誠然,在生活中,我們切記不可迷失了方向,忘記了初衷。

茶花女是一個有著堅強意志力的普通女性。瑪格麗特為了一個承諾,承受著愛人的誤會與侮辱,不管多麼艱難,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她都以堅定的意志回絕。一個人的成功大部分取決於他(她)的意志力,而我們往往缺乏的就是這樣一種精神,不因物質誘惑而迷失自己,失去追求,我們至始至終都應該回歸健康的人性。

茶花女是批判固執觀念與虛榮心的楷模。我知道,在現在以及未來,我們對家人,朋友的愛不應以虛榮的經濟生活為基礎,而應以愛為一切的真諦。

你是執著的帆船,為迷茫的人開啟道路;你是忠誠的燈塔,為漫漫黑夜點亮了希望。我為茶花女感到歡喜,因為你至少能夠在渾濁黑暗的社會中追求著自己的目標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