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步丈量世界的美相關作文20篇

用腳步丈量世界的美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400字

我愛旅遊,它不僅給了我知識,也豐富了我的生活。它就像一個個腳印,印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尋找美,其實很簡單,就在身邊,只要你留心,願意發現。

這次來到沖繩,我看到了大海。那裡的天是藍的,海也是藍的,令你分不出交界線。海水雖藍,卻清澈見底。稍走遠幾米,低頭就可以看到珊瑚礁。幾種小魚成群結隊地出行,它們是那樣活潑,那樣自由。團結的力量是大的,它們整齊,協調,輕輕擺動身體,它們就能游出好遠。我的心情也愉悅起來。

明媚的陽光射入水中,經過水的折射,映出一道道彩虹,水下的石頭也換上了新裝。海浪向我湧來,在沙灘上,像千萬朵盛開的雪蓮,又快速凋零。海浪在給我帶來清爽的同時,也帶來了驚喜。第一次,小珊瑚一塊。第二次,一瓣完整的貝殼。接著,還有海螺,小魚,甚至小螃蟹!這種境界,既讓我愉悅,又讓我驚喜,使我捨不得離開。

美不僅在大海里,可能在任何一個角落。我願去發現美,用腳步丈量世界的美。

慢下腳步,品味歲月的美好 篇2

國三作文 ,931字

桃之夭夭,風過,踏一地落英繽紛,便是步步生花的喜悅;穿林打葉,雨落,即使路途泥濘,也有吟嘯徐行的灑脫:慢下腳步,迎一縷花香,品味歲月年華的美好。

莫只顧風雨兼程,也駐足細品歲月。

馬車很慢,但透過小小的窗戶,觀察到的卻是另一片奼紫嫣紅的世界;郵件很慢,但它卻承載著親人的萬千思念;日色很慢,太陽朝出暮落,霞暉灑滿整個天際。從前,一切的一切都很慢。慢是一種美,一種好,一種樸素的精緻,一種生命的哲學。

林語堂曾動情地講:“看到秋天的雲彩,原來生命別太擁擠,得空點。”別在喧鬧中急於為自己染滿大紅大紫,就像宣紙上的揮毫,別讓墨汁蘸的太多。現實生活中,分秒必爭,不肯輸了人生歲月的人,必然不會感受到落花融入春泥時的喜悅,以及榆錢花開時的爛漫。

路過春意的芬芳,邂逅夏末的清涼,感知秋實的韻味,迷離冬日的靜美。走過一年四季,春絢麗,秋含情,春花秋月中,慢下時光的步伐,品味不一樣的美,感知不一樣的情。

在生命的縱橫阡陌,踽踽而行,或見落花蹁躚,衰草盤桓;或經流水人家,榆柳娉婷;或恍然聽見悠遠山谷中傳來的黃鸝聲聲啼落。慢下時光的步伐,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蝶棲落花間的燦然,更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明媚春顏。歲月蹉跎,只有慢下腳步,才能感受到時光的靜好。

不斷前進很重要,但在自己生命走得精彩的同時,勿忘放慢腳步享受這個世界的美好,因為還有很多風景隱匿於世外。屠格涅夫說:“幸福沒有明天,也沒有昨天,它不懷念過去,也不向往未來,它只有現在。”只有慢下腳步,把握現在才能在明天馳騁風雲。珍惜現在的一花一草,走慢一點,細細感受微風拂過臉頰的輕柔。飲一杯清茶,感受茶水流過喉間的清香;拈一塊桂花糕,細品桂花四溢的香甜。只有珍惜現在,慢下腳步,才能充實虛幻的明天。

再回眸處,再側視時,再凝神望,生命的價值熠熠生輝。驀然回首時,生命的阡陌正灑滿光輝只待你細細體驗。

“人間有味是清歡”,抓不住明月的影,但求留住一顆琥珀的心。繁忙的生活中,飲一口淡淡的山泉水,倚在老槐樹下休憩片刻,感受槐蔭下的涼爽與繁華過後的寧靜。撇一絲幽蘭,枝條尖的嫩綠緩緩抽芽定蕊;攥一把陽光,十指間的光亮悄悄縈繞時光年齒輪不會停留,可以停留的是你的步伐。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慢下時光的腳步,品味時光的靜好。

你就是這個世界的美好 篇3

國一作文 ,562字

小區偏僻的角落,是小時候我和同伴常光臨的地方,依稀記起,那裡開了一株月季。

以前的時光總是很閒,也很幼稚,往往喊幾個好朋友,便能玩一整天。有一次,我們玩捉迷藏時,我躲在了那裡—那個最偏僻的地方。猛然間,我看見了一株月季,開得很美,充滿了生機。頓時,我為這個發現而興奮不已,連忙告訴了夥伴們。那時,天真的一群小姑娘圍著這朵花轉了半天,把這裡列為我們的“祕密花園”,常常光顧。半大的孩子,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美好”。

後來,我們都漸漸長大,那樣快樂的時光越來越少。我又一次去了那裡,那裡已經雜草叢生。迷亂中,那株月季還在那兒,迎著微風,兀自美麗著。我輕輕地走向它,任又長又密的草沒過腳踝,它一如當年一般,充滿生機,在這個陽光不怎麼充沛的地方,它就像一個永久的仙女,開在這世界的角落中。它的美好不被人所知,特不會有蜜蜂、蝴蝶光顧它,它是被樓房擋住的世界。我久久地凝視著它,它的花瓣,它的刺,還有它身上還未褪去的晨露。

“為什麼,為什麼還要開花?”我問道。一陣風吹過,它擺了擺身子,沒有回答。其實每一朵花都是這世界的美好,但不是每朵花都可以開到大廳中供人欣賞。就像這株月季一樣,它從來沒有被人重視過,但它明白,自己是一朵花,要學會孤芳自賞,即使身邊佈滿了雜草,可它永遠是那麼純潔。

渺小的月季啊,你就是這個世界的美好。

微笑全世界的力量 篇4

國一作文 ,660字

媽媽在《我的家規》第一行便龍飛鳳舞地寫上:每天都要微笑。

微笑,不過是嘴角輕揚15°而已,但是每天都對人由衷地微笑,能堅持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微笑,有著改變人生的力量。日本一位著名推銷員少年時期曾為一大戶人家要債,剛到債主家,便被拒之門外。他卻不慍不惱,依舊恭恭敬敬地站著,笑眯眯地等待著。第二天,債主一開門,看見了這個謙和的小夥子,十分驚訝,心悅誠服地給了錢。多年後,人們問起他成功的祕籍,他淡淡地笑了笑:“沒什麼,只是微笑而已。”

微笑,有著感動世界的力量。耶路撒冷城西的大屠殺紀念館裡,納粹長刀下的靈魂日日夜夜在這裡哭泣。誰能想到,在這樣的一個地方,竟有一個屋子裡放滿了孩子們微笑的照片!控訴暴行,渴望和平,這些無辜慘死的孩子們不用淚水,不用拳頭,而是用—微笑!

微笑,有著超越生死的力量。黑白照片上落滿了斷腸人的清淚,生命永遠凝固在那一刻,化作遺照上一個淺淺的微笑。我猜,逝去的人們想要給世界留下些美好的想念,於是“咔擦”一聲,他們把最和善、最溫暖的自己留在了人間。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是唯一會笑的動物。是啊,老天賜予我們這項獨一無二的天賦,我們當然應該畢恭畢敬地“接過”,並好好地“用”起來,更何況“笑一笑,十年少”呢!

微笑代表的不僅僅是樂觀,它幾乎包括了所有人世上的美好品質:堅強、幽默、禮貌、自信、真誠、和善……它就像一面鏡子,是用最純淨的水晶打造,虛偽、骯髒、暴力、膽怯在微笑面前都無地自容。人,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微笑。

當你微笑時,你本身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今天,你微笑了嗎?

時代與生活的進步—共享世界 篇5

國一作文 ,710字

“共享單車”,亦是“共享書店”這一切新生事物都在我們的身邊廣為流傳……然而,在我們騎上一輛輛共享單車時;在我們閱讀者一本本共享書店的書時;當我們不亦樂乎地玩著共享籃球時,真正進步的只是“共享”一詞嗎?

不,不是的。真正進步的是我們的生活,是人類科技,是這個時代的改變啊!不知你有沒有注意,用共享單車的人們,不再去買自行車,而是用這筆錢做了更有意義的事情,可能是用來支助貧困山區孩子上學;共享書店的書使許多人可以輪流看,讓更多愛讀書的人用最少的錢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或許,這一切都在不經意中改變,而這些細小的不經意組合起來,便組成了一個煥然一新的共享世界了。

有人說,共享時代卻使自私的人可以為非作歹,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盜取屬於大家的財產。可是,事實僅僅如此嗎?在我眼裡看到的,是盜取共享資源的人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年輕人細心教會老年人如何使用這些裝置,聽到的是他們之間友善地對話,看到的是這些老年人欣慰的笑臉……一絲絲甜蜜飄在空中,輕悠悠地打了個旋兒,又悄悄地潛入我的心裡,不帶一絲多餘,滿滿地佔據著我。這悄悄地改變著人心,在便利與進步的一點一滴裡,讓每一個人的心裡都充斥著誠摯的愛。

小時候,總是聽爺爺說,他小時候,家裡很窮,連電視機都望而生嘆,更別提這種高科技的共享產物。我不禁沉思,是什麼讓我們中國人在這短短几十年裡,創造出這麼多新奇的事物?我沒有肯定的回答,但我知道,這必定是我們中國人勤勞、好學、奮鬥、團結一致的心!在創造共享世界的過程中,也微妙地改變著細細的人心呢。

共享時代,不管是科技還是生活,都充斥著人生裡最純真的博愛吧!好幸福的一代,我親生經歷著中國人不斷創新的發展,也感受大家彼此最美的真心。

愛讓世界更美好——讀《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有感 篇6

讀後感 ,994字

讀了中國感恩教育終身推廣第一人彭成老師的《不要讓愛你的人失望》一書,深受震撼,感觸頗深。

這是一部草根英雄的成長神話。神話中的主人公將許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一個交完學費,只剩下五十元的貧困生,卻快樂地生存下來,並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人生財富;一個沒有任何社會背景,只有中專學歷的農村孩子卻成了省級電視臺的知名記者、導演;一個僅會說幾句簡單英語的門外漢,卻將世界英語口語教育品牌李陽瘋狂英語經營得紅紅火火;一個連普通話都講不標準的人,卻立志有朝一日站在聯合國講臺上向全世界發表感恩宣言……

或許彭成的人生閱歷並不夠豐富;或許他的智慧也並無過人之處;或許他的故事還不夠傳奇。但這一路走來,他是以感恩為槳,以愛心為舵,駕馭著快樂的航船,使向成功的彼岸!

人生很多時候,“智慧”可能失敗,“天才”可能無能,“棟樑”也許只能凍在一邊涼快;“優秀”可能只是優先生鏽,甚至“希望”也可能成為絕望。這個時候如果心中充滿了感恩和愛,就能憑著堅強的意志,邁著穩健的步伐,懷著勇氣和熱忱,朝著認定的目標,全力以赴去做好。哪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也永不後退、從不放棄。當別人停止前進時你仍然堅持,當別人失望時你仍然前行。心中有愛,懂得感恩,就能為你的人生帶來轉折,於是,不可能成為可能,危機成了機會,事業成功了,心靈快樂了。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漠,所以每個人應該學會感恩。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暉”。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思想境界高尚的體現。能知感恩的人,也必有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碼的覺悟。“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各個方面獲得更大的回報。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父母給予我們最真摯、最無私的養育之恩,作為子女,難道不應該感恩含辛茹苦的父母嗎?是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養我們成人,一個連父母都不愛的人,又怎能奢望他愛社會、愛國家?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養成感恩的習慣,學會感恩等於架起了做人的支點,它讓我們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國之恩,要報效祖國;感念自然之恩,要學會和大自然和諧相處。心存感恩,才會收穫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

有愛,就有意志上的堅持、行動上的百折不撓、英雄般的責任感。心中充滿愛,充滿感恩,世界才會更美好!

看世界的另一面 篇7

國二作文 ,763字

最近在QQ空間上看到有人發抨擊中國教育體制的圖文合段,其中有一張圖片頗為有趣:一位老師模樣的人坐在講桌後,面對的是一群各種各樣的動物,他說:“為了公平起見,大家的考試內容是一樣的。那就是爬上後面那棵樹。”我當時也笑了。

是啊,學生們有著不同的特長,可是考試好像永遠在考一小部分學生擅長的東西。

細細想來,這些東西看似在理,其實不然。

現實中,人和人的差別並沒有不同動物之間的差別那麼大,特別是小孩子,不是嗎?討厭學習的孩子多半知道,在“天才是由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組成的”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後面還有一句“但是往往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還要重要”,並以此津津樂道。但我想說的是,即使沒有那百分之一的靈感,無法成為天才,如果你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照樣可以成為十分優秀的人才。好比你無法拿到第一,並不妨礙你取得前十名一樣。可是很多人明明連前十都遙不可及,卻整天抱怨自己沒有“靈感”。這就有些自欺欺人了。

回過頭看,喜歡用教育體制說事的,往往就是這種學習不得意、又並不上進的學生。

教育體制有問題,不代表我們無法從學習中獲得任何有用的東西。確實,我們以後不需要用三角函式買菜,但是曾經在學習三角函式過程中養成的思維模式未必不能在生活中幫到你!這是個誇張的例子,也許並不是很恰當。但事實就是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一個人,他的談吐能體現,他的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抗壓能力等各方面都能體現。甚至他還養成了很多令他受益一生的生活習慣,皆有可能。

當然,這是好的學習的體現。如果你的學習就是沒完沒了地混日子,再完美的教育體制也救不了你!

再看看古時候,明朝清朝人才輩出,幾乎將我國文化推向一個巔峰,而那時的體制呢?八股取士!這可是公認的最限制思想的科舉制度。

如此看來,成績和付出絕對是成正比的,此言不虛。

文化的融合讓世界更美好 篇8

高一作文 ,1014字

在這個科技突飛猛進的國度裡,隨著時代的變遷與推進;文化的發展,全球經濟化狂潮的席捲而來,“融合”這詞已不在是說說而已,它早已進入了人們的心尖。”深入到了人們的骨髓。

彼時千年,在《鑑真東渡》裡,回到盛唐時期。鑑真六次東渡,他帶去佛教經典以及建築.雕刻和醫學等知識,對促進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佛教與醫經也有著緊密的關係。佛教以慈悲為懷,不僅要治世人的“心病”,還要治世人的“身病”,所以佛陀被稱為“大醫王”。《法華經》上說“多聞有智慧”,懂得醫方明等,是智慧的表現。特別是大乘佛教修菩薩行的出家人,為了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要把“於諸病苦,為作良醫”作為一種自覺的行動。由此可見,他是一個深入到名族靈魂的“融合。”這種歷史輪迴的是一種成功的現象。

融合,他就像一隻無形的手,在無形之中,早已與這個時代融為一體。

在《德國式閱讀的力量》裡,德國隨處可以看到正在閱讀的人,車站、咖啡館和草坪,這不僅侷限於校園,而是任何場所,似乎每個人的揹包裡都有一兩本書,只要一有時間,他們就拿出來讀讀。如果你在德國生活,你一定知道這裡的圖書是多麼昂貴。

說到他們對閱讀的需求知識的融合,不得不談及到我們中國了,在這個充滿科技創新的國家裡,手機成為了我們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每天有多少青少年對著手機“埋頭苦幹”,看小說,也不願意多看一兩眼對自身有用的書。說到閱讀量,更是令人咋舌!中國人每年每個人平均的閱讀量是一本書,甚至是零。若說想要像德國人那般與書本精髓的融合;答案不言而喻,那簡直是天方夜譚!魯迅的《拿來主義》裡有說過:“取其精華,去其槽帕。所以,我們應該向德國人學習,閱讀永恆的書,吸取書裡的精華,來對自身文化不足的填補!去掉看小說的不良習慣。也相當於是去其槽帕。因為融合是人與人之間的靈魂,文化與文化之間的交流。

融合,無關時間,無關事情。他只是願與不願,想與不想。我深喜北島先生那首叫《生活》的詩,只有一個簡潔得不能再簡潔的字:“網。”可他卻勝過了千千萬萬句話!我認為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裡,我們不應該把忘了最終目的的“融合”稱之為融合;不該為自己找了那麼冠冕堂皇的理由來矇蔽自己。我們該是要理解融合的真正涵義。

我們不該被這個時代給網住,我們要像蜘蛛那樣,與網融合的同時也要掌控那張網,而不是,蝴蝶,飛蛾,蚊子……諸多此類被網住的昆蟲。因為這個世界的進步創新需要我們,而我們需要知識文化的融入來補足世界的需要。

世界的另一面 篇9

國三作文 ,718字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題記

縱觀古今,放眼中外,世間的萬事萬物有哪一件或哪一個有絕對的善惡好壞呢?一切對外界事物的判斷都取決與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一千個人的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試問誰能義正言辭的僅憑自已的“一廂情願”就任意評判呢?

“千古一帝”還是“殘忍暴君”

對於秦始皇這位歷史人物,自古以來人們對他的評價就褒貶不一。他統一六國,建立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的遼闊的疆域又有多少是不義之財呢?他自恃國力強盛,想要不費一兵一卒吞併安陵。巧言“請擴於君,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但若是安陵君答應這個請求,試問他事後還會給安陵君許諾的五百里之地嗎?若是沒有唐雎不辱使命以“士之怒,流血五步,天下縞素”是否安陵君會在無奈之下迫於他的恐嚇而易地呢?

“紅顏禍水”還是“巾幗不讓鬚眉”

一生漂泊擺渡,臨岸卻孤獨,問天地向誰傾訴?深閨漫長誰輕嘆,恩怨情仇她獨傷。她到底守的是誰的江山?無言立下無字碑她眼帶淚,功過隨人是非她無悔,史冊任由它寫不求瞭解,盛世大唐她退位心無悔。她是我國唯一一位正式登基的女皇帝。許多人都說她心狠手辣為了登基稱帝不擇手段,即使是對自己的親身兒子也痛下殺手。但是又有誰知道她內心的酸楚與無奈?有誰知道她在下令處死親子的悲痛?她是一名女子,不錯,但又有誰規定了女子一定不如男兒。在她面對兒子的猜忌時她內心又有多麼心痛呢?她恨自己身處帝王家,她恨兒子不成材,她恨自己是個女兒身。世人說她紅顏禍水,禍國殃民,但她又何嘗不是一個巾幗英雄呢?她掌管下的唐朝又有哪裡遜色於貞觀之治呢?她只輸在她是一個女兒身啊!

事物都有它的另一面,我們應該全面的去看待世界。

傾聽世界的聲音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839字

你聽!你聽見嬌羞的花兒開放的聲音了嗎?聽見翠綠的小草輕輕彎腰的聲音了嗎?聽見星星眨眼的聲音了嗎?世間萬物,你聽見了什麼嗎?

你聽見玉珠落入小水窪的聲音了嗎?一顆晶瑩剔透的雨珠縱深飛入水窪,使水平如鏡的小水窪泛起了層層漣漪。“滴答!”一層快樂的漣漪在你的胸中層層迴盪,混合著溫暖的陽光,使你在雨珠演唱的歌聲中,體驗了大自然的奇妙。

你聽見風拂過大地時的聲音了嗎?他像一個淘氣的孩子,偶爾飛到你耳邊,呼呼地說幾句悄悄話。風有時“嗖”地一聲飛入春姑娘懷裡撒嬌,有時和雷電一起轟轟玩耍;有時它呼呼地使勁兒吹著秋天的殘葉,有時和冬天的雪花們一塊兒翩翩起舞。風既是淘氣的,也是多變的,風的合奏曲使你感受了四季的芬芳。

你聽見萌芽出生的聲音了嗎?它是悄悄的是靜靜的,生怕有人聽見。你一定會疑惑:這會有聲音嗎?噓—你仔細聽。初芽綻綠時似乎聽不見任何聲音,但你總會聽見的那是一種歡笑,生命怒放的笑。它隱隱約約在初芽的新綠中迴盪。這是一種歡笑在你耳邊若隱若現。閉上眼睛吧,隔絕世間的喧鬧,聆聽這微笑的歡笑,帶你去另一個世界領悟生命的真諦。

你聽見了雨珠的聲音,聽見了風的聲音,聽見了生命綻放的聲音。但你聽見了時間的腳步聲了嗎?

你看時鐘,那根秒鐘機械地向前邁動著步伐。你看不見時間的本體,時間時狡猾的。他看不見也摸不著,卻一直從你身旁走過。你看書時,他就從你的雙眼前飛快的閃過;吃飯時,他頭也不回的從你的雙眼前飛快的閃過;寫作時,他又伶伶俐俐的從沙沙作響的筆尖旁飛過了。這樣的時間,怎能聽見他能?

別急,你可以出門看看外面的世界。你聽,在人們熱火朝天的談話聲裡,時間踏著小碎步從人們的言言語語中跑過,茂密的樹葉每沙沙一響,時間便迅速的從樹葉中飛過……你明白了:世間萬物所有的聲音都是時間的聲音!

你聽著小鳥的每一聲鳴叫,聽著下雨時那淅淅瀝瀝的聲音,聽著微風拂過樹葉沙沙的聲音……你聽見了嗎?這是世界的聲音,是地球的聲音你安靜的享受著它們,傾聽著它們,傾聽著世界最美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