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相聲觀後感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590字

相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了將這種文化傳承下去,我們學校組織了全體同學一起來學習感受這偉大的中國文化。

這天中午,我們興致勃勃的來到了風雨操場,在那裡我們將會迎來一場相聲的盛宴。

相聲是一種曲藝演出的形式,以其有趣、搞笑而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這種表演自明朝就開始發展,到現在,它一直是春晚上大家最喜愛的一個節目。說相聲的人大多說的是北京話,因為北京話拿腔拿調,能充分表現相聲的幽默風格。

我們來到現場後很快席地而坐,準備聽相聲。當大家都坐定後相聲表演就開始了。一陣充滿喜劇性的聲音跟隨著開幕想起,我也隨之完全沉浸在了這場歡笑的盛宴當中……,當四五個個節目如同走馬燈般從我們的眼前一閃而過,我們忘記了時光的流逝,轉眼間我們又迎來了整場演出的最後一個節目——演雙簧。

雙簧是一項難度係數很高的節目,需要表演者與“伴奏者”之間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而我本來沒有對這個收尾節目報以什麼太高期望,但沒想到兩位參演者配合十分默契,甚至分不出到底誰在說話,這讓我驚呆了!我在心中暗暗的給這個節目打了100分。

精彩的演出結束了,這場演出不但讓我們聽到了有趣的相聲,還讓我們在歡笑中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我不禁在心中感嘆我們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古老文化之精妙,更是暗下決心立下志向,長大要做有益於社會、不愧對國家的人!

《大坪槍聲》觀後感 篇2

國一作文 ,330字

今天,是一個特別期盼的日子—國慶假期,我們代表學校少先隊去北國商城7樓,參加一個電影的首映禮。

上午9時許,我們進入場內,裡面座無虛席。前面大螢幕上是北京天安門的照片。過了一會兒,電影開始觀看,四十多分鐘很快過去,電影在意猶未盡中結束了。

《大坪槍聲》主要講的是兒童團團長帶領兒童團把鬼子消滅的事情。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深有感觸:一、在作戰過程中,兒童團和八路軍團結、機智、寧死不賣國的精神,讓我感動。二、他們愛民、愛黨、愛國的精神值得我去學習。三、導演介紹在拍攝過程中全體演員沒有一個叫苦叫累的,都堅持到把這部電影拍攝完畢,直到殺青。他們身上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去學習。

通過這次觀看《大坪槍聲》,我決定以後也要做一個有勇氣、愛國、寧死也不賣國的人。

電影《大坪槍聲》觀後感 篇3

國一作文 ,468字

《大坪槍聲》這部抗日主題的電影,是我們邢臺人自己編劇的,自己導演的,自己拍攝的,這讓我引以為傲!《大坪槍聲》是根據一個真實的事件而拍攝的。

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兒童團的英勇,八路軍的足智多謀,他們生活的艱辛……在首映禮中,我們為那些辛苦的主演佩戴了新的鮮豔的紅領巾。那一刻,我心想: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少先隊員,我是多麼的幸福,我一定要熱愛我們的祖國!

在首映禮快結束時,我們這些少先隊員帶著問題走向了彭爺爺。

彭爺爺是故事的原型。當年他在太行山上是兒童團團長,他帶領著他的夥伴幫助八路軍來打鬼子,這是多麼英勇的一件事啊!當時的彭爺爺聰明機智,每次活動也是最積極。在這,我們為我們英勇的彭爺爺響起最熱烈的掌聲。

“彭爺爺,您當時打鬼子就沒有害怕嗎?”彭爺爺堅定地說:“沒有!”話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看!這就是我們中國人!不論什麼時候,不論自己身處什麼樣的環境,唯一不變的就是那顆愛祖國的炙熱紅心!

首映禮很快地結束了,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電影院,離開了我們的彭爺爺。

謝謝,彭爺爺您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教育課!我們希望有機會再見到您!

花兒與歌聲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667字

“藍天是白雲的家,森林是小鳥的家,寇灣是心明的家”。

這部《花兒與歌聲》的電影,它深深的感動著我,畫面一直在我眼前浮現著,一位上五年級的學生範大強,他天天想爸爸,唯一可以聯絡爸爸的就是老師的手機。可有一天,老師的手機突然丟了,別人都說是他把手機給偷了,他很生氣,於是就離家出走,去找打工的爸爸了,可出乎意料他竟然遇到了他的盲童妹妹心明,於是就把妹妹帶回了家,老師和同學們為了幫助心明,讓她的眼睛好起來,上演了一場深情感人的故事。

電影深深的體現了親情,師生情與同學情,這濃濃的情意都很讓我感動,心明用她清脆如百靈鳥的歌聲,打動了眾人的心,收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愛,她在老師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治好了眼睛。

聽我們鄰居阿姨說,她老家那裡很關心那些留守兒童們,小學生中午在學校免費讓吃飯,還多加一個雞蛋和一包牛奶,通過這件事就知道了國家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愛護。

我在看新聞時,還看到一些好心人自費帶他們去看自己的父母,還帶他們去旅遊,還給他們買了一些很洋氣的風衣,漂亮的鞋子,在冬天時給他們買新的羽絨服,棉襖,不讓他們再穿那些破破爛爛的衣服,再挨凍了,使這些小朋友們過上了比以前好的日子。

還有,現在他們也可以讓父母帶著上城市的小學,沒有戶口也行,現在國家也專門為這些孩子在各個地區,辦了幾所這樣的學校,也可以讓山區的孩子們跟我們一樣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有一句歌詞說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社會便變成美好的人間”。那麼,讓我們都獻出自己的愛心吧,這樣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花兒與歌聲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611字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部關於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電影,名字叫《花兒與歌聲》,電影裡的故事讓我深有感觸。

在學校受到懷疑後,憤怒的小學生大強離家出走,去廣州尋找自己的父親。在路上他遇到了流浪男孩兒井蓋,兩人相依為命。一天兩人發完傳單,正津津有味地吃著燒餅,竟陰差陽錯的遇到了被媽媽遺棄的妹妹範心明。興奮的大強告別了井蓋,帶著妹妹心明回到家裡。

大強回到家後,校長和高老師去家訪,並真心地向大強道了歉。大強帶著妹妹重新走進了學校。妹妹心明是個盲女,在學校好多同學都取笑她。大強總是勇敢的保護妹妹。

高虹是一位音樂老師,她寫了很多動聽的、積極向上的歌曲。高老師理解和尊重學生,愛護和關心同學,還善於發現同學的優點。幾節音樂課後,高老師發現心明有一副好嗓子,並顯露出很高的歌唱天賦。有一天,高老師帶著同學們討論大家長大了要做什麼,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說出了自己的理想。心明說到:我只想唱歌。在心明的帶領下,大家一起唱起了歡快動聽的歌謠。

高老師把孩子們唱歌的視訊發到了網上,一個醫生看見了,知道心明是個盲女,就打電話聯絡高老師,並告訴她心明的眼睛可以治好。為了籌到給妹妹治病的錢,大強依依不捨地把羊賣了,學校也組織大家給心明捐款。最後,心明被大家請到了舞臺上,和老師、同學、哥哥一起唱出了天籟之音。

電影主人公大強的自立和堅強值得我們去學習。也讓我們知道不能漠視留守兒童,要關心和幫助他們。人人多點關心,世界就不再灰暗,將會充滿暖暖的愛。

花兒與歌聲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788字

電影講述了和我差不多的的學生範大強離家出走的故事,我幾乎是含著淚看完了這部影片。

範大強被同學和老師們誤解他偷了手機,無論範大強怎麼解釋,他們都不相信。我很理解範大強的心情,因為有時候我也會被學生和老師誤解,當你百口莫辯時,是多麼傷心的事啊!因為我相信清者自清。所以範大強才一氣之下離家出走,瞞著奶奶偷偷到遙遠的廣州去找他爸爸。在尋找旅途中,因為沒有錢,為了生存沿街乞討。在路上他遇到了比他還不幸的心明,一個被媽媽拋棄的六歲盲童女孩,他從人販子手裡救下盲童心明後,知道她無家可歸,放棄找爸爸的念頭,善良的範大強決定把她帶回了自己的老家,同樣失明的奶奶因為自己看不見,不願意接受撿來的心明。奶奶怕大強再次離家出走,只好留下可憐的心明。

電影看到這,我已泣不成聲淚流滿面了,經過在和心明對話,範大強才知道是媽媽和爸爸離婚帶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哥哥為了想讓妹妹去上學,決定去找校長,校長知道範大強回來,為了說服大強回校上課,就答應他帶著妹妹一起上學,結果被從城市來的高虹老師發現心明天生都有音樂天賦,決定讓心明擔任領唱隊員。

心明剛到學校時,同學們都嘲笑她,甚至說她是個**而嫌棄她,心明沒有氣餒,她仍然保持樂觀的心情,用哥哥親手製作的凸凹字帖去學習。正如人們所說,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將必定為你開啟另一扇窗。所以她用自己的天籟之聲征服了所有人。高虹老師是一位特別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和關愛學生的音樂老師,他把妹妹心明的歌發到了朋友圈,感動了無數網友,後來通過朋友圈捐款又聯絡上了大醫院的專家,為心明治好眼睛。

故事寫到這裡,讓我明白了盲人的不易,也讓我懂得了留守兒童的艱苦。我在想我們的生活比他們好千倍萬倍,我們父母天天都陪在自己身邊,為什麼都不珍惜呢?

一場風雨即可摧毀留守兒童之花,因為有了老師的灌溉,才能變成一縷陽光下的堅韌之花。直到現在,心明那美妙的歌聲還回蕩在我耳邊。

花兒與歌聲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1049字

大家一定都知道山區和留守兒童的生活非常艱苦,每天上學的時候都要走坑坑窪窪的山路,而不像走我們現在的平坦大陸,沒有一個小坑,也沒有泥水,他們每次回家的時候,鞋子上粘的全部都是泥,都不像個鞋子了,甚至有的小朋友連鞋都穿不上,光就踩著山路去上學了,每次回家腳都會被磨爛,或者是被樹枝、尖銳的草尖劃破了,他們真是太可憐了!

在暑假的時候,老師也讓我們看了一部這樣的電影,就是《花兒與歌聲,》裡面講了留守兒童和山區裡的小朋友,他們的生活是多麼的艱苦,讓我們和現在的生活對比一下哪個更好?當然我肯定是選現在的生活了,有好多人心裡一定會這樣想,因為現在的生活衣食無憂,那些坑坑窪窪的山路,誰願意去走。

開始是一個叫井蓋的,還有一個叫大強的兩個山區小朋友,在馬路上到處奔跑著發報紙,過了一會兒,報紙發完了,他們又迅速的跑到了一個角落,好像是他們已經商量好的,那個人給他們了幾分錢,經過一系列的壓軸,大強撿到了他的妹妹心明,心明天生就看不見,和大強的奶奶一樣,大強帶著心明回家了。只有井蓋留在了廣州,他說長大以後要去少林寺,等大強和他的妹妹再次來廣州就不會再讓別人欺負他們啦!還有自己的名字不叫井蓋,叫吳增。

後來他們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可是到了學校以後又發生了一件不好的事,別人都認為老師的手機是大強偷的,可是大強勇敢的告訴老師我沒有偷,大家還是不相信,時間慢慢的流淌,在他們打打鬧鬧的時候,這件事就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大家也都恢復了友誼,最後心明的眼睛也要康復了,但是因為手術費用太貴了,而家裡又沒有那麼多錢,大強只好把家裡的小羊羔給賣掉,心明知道了以後,非常傷心,一氣之下就跑出去找小羊羔了,第二天早上大強發現心明不見了,那可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不知所措,就只好找自己的好夥伴去幫忙找心明,最後在大家的努力下,心明找到了,大家都非常開心。

心明的眼睛終於可以看到這五彩繽紛,風景如畫的世界了,在校園裡校長也舉行了貢獻愛心的活動,每個同學都貢獻了自己的愛心,還有很多有愛心的人紛紛幫助了心明,心明的奶奶還有大強都非常感謝他們。正是有了這些人的幫助,心明才能看到這個溫暖的世界。看到這大家都不知不覺溼潤了眼眶。

這個電影讓我懂得了山區裡的小朋友們生活非常艱難,所以在我們的日常中,要珍惜現在的時光,其中那位叫王梅的同學,她說她的願望就是“好好學習,走出山區到更好的地方,實現自己更好的願望。”所以這個夢想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勇的夢想,大家要一起努力,也要一起幫助這些山區裡的小朋友們。

花兒與歌聲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597字

昨天我和媽媽一起去電影院看了電影《花兒與歌聲》,這部電影主要是由小學生參演的,小演員都很了不起,應該是萬里挑一選出來的吧!

電影講的是十歲的少年範大強離家出走,去找他在廣州工作的爸爸,在路上他遇到自己失明的妹妹範心明,然後他就不找爸爸啦,他要帶著妹妹回家去找奶奶,第二天大強帶著妹妹去上學啦,大家都嘲笑心明是**。

在學校,大強拜託馬蘭花照顧她,馬蘭花答應了,其實馬蘭花也很命苦的,他的爸爸媽媽不喜歡他,連吃飯都讓他在外面吃,吃的還是剩飯。大強為了讓妹妹學會認字,還特意幫她做了印泥章,在班上大強又被大家說是小偷,偷老師的手機。手機其實是劉建飛偷的,但他又還給了老師,老師就沒有批評他。後來他們拍了一個唱歌的視訊,發到了網上,有一個醫生看到了心明的眼睛,覺得還有可能治好,大家就一起幫心明捐錢,讓心明治療眼睛。

我覺得心明很棒,她雖然失去了眼睛,歌卻還可以唱的那麼好。我也覺得大強很有責任感,一直照顧她失明的妹妹,不嫌棄她。我覺得我們的生活比他們好的多,他們上課的時候凳子不夠,寧可站著也要學習,而我們有足夠的板凳坐,卻還在老師講課的時候說話。山裡的孩子上課靜悄悄的,而我們的課堂因部分學生亂說話像開廟會一樣。

學校為了幫助心明,組織捐款,他們本身就沒有錢,還是獻出了一份愛心,真是一群善良的孩子!老師們和校長們,也把他們唱歌的視訊都給發到網上,讓更多人看到留守兒童,讓更多人關注留守兒童。

花兒與歌聲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884字

陽光明媚的下午,媽媽帶我一起去看了老師指定的電影《花兒與歌聲》。媽媽剛買完票,電影就開始了。

剛開始讓我很驚訝,竟然是兩個小哥哥在發名片,轉眼間交警就把他們叫住了,可是他們的奔跑的腳步依然沒能停下來,直到逃到了天橋上……看到他們流浪的日子覺得自己已經幸福很多了。然而他們為什麼要出來呢?這深深的疑問吸引我繼續往下看,原來流浪的小哥哥里一個叫井蓋,一個是,在學校被冤枉偷手機的範大強。他們都是留守兒童,帶著對父母深深的思念,讓他們踏上了尋親之路。並在倉促的逃跑中偶遇了失散多年、雙目失明的妹妹。

範大強是心裡受了委屈偷偷溜出來的,就像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我被路對面玩具店裡那隻非常可愛的皮卡丘玩偶吸引力,就興奮地跟媽媽說:“媽媽快掉頭,我要看那個玩偶。”媽媽卻說:“他在路對面等咱們回去了再買。”我免強答應了。我們回家時我看看四周,發現走的並不是過去的那條路,就和媽媽說:“媽媽,你是不是走錯路啦?”媽媽說:“那一條路容易堵車。”一路上我一言不發,並且還在不停的抽搐流淚,到了北三環,媽媽說起我來:“你別不願意,你要是不願意你就下車,自己去看,然後自己回家,我不管你。”我一時生氣,就從電動車上下來了,我哭著走向廣場,媽媽沒有理我,過了一會兒,媽媽在後面喊:“✘✘✘,你給我回來,聽見沒有。”我心裡很不服氣,就不回去。過了一會兒,我想著媽媽應該消氣了就往回走,媽媽見我回去就讓我上車,回家了。

當然,我都回家了,範大強和心明當然回去了。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不要自己鬥氣。讓家長們擔心。最後心明恢復了心靈之窗。可以到學校學知識。

但是手機呢?原來手機是一個男孩拿走的,別的人都可以給爸爸媽媽打視訊通話,而他從小失去了爸爸媽媽,不知道該給誰打,為了自己不那麼痛苦就拿走了手機。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要做一個堅強、誠實的孩子,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被人帶來痛苦。

《花兒與歌聲》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645字

《花兒與歌聲》,是一部以兒童為主題創作的現實主義作品,也是為了為建國七十週年獻禮的一部影片。

故事講述了農村男孩兒--範大強遭同學誤會偷了老師的手機,從此離家出走到城裡認識井蓋賣報紙,結果遇到了離婚媽媽丟棄的妹妹--範心明。之後,大強就帶著心明回家上學,由於心明天生眼睛看不見,為了教心明方便識字,大強就在家給心明做字石塊。有次課間,心明唱起了奶奶經常唱的童謠,恰巧被學校的音樂老師--高虹聽見了,發現了心明的音樂天賦,也在辦公室看到心明用石塊教的作業,就帶著同學們把心明的作業唱成一首歌,沒想到網上有這麼多人評論,甚至還有人說心明的眼睛有救了。之後,老師帶著孩子們在電視臺演唱,治好了心明的眼睛,第一次見到顏色的心明……

範大強,一個五年級的學生,也是一位哥哥。心明回家後,為了教心明識字,自己親手用泥土捏成一個個小泥塊,在上面刻上字,放在火裡燒,讓心明來摸字的紋路;為了湊齊心明眼睛治病的錢,把家裡最珍貴的東西賣了,想盡一切辦法湊錢。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哥哥啊!當我看到哥哥沒有湊齊錢,拿著一堆零零散散的一毛、一塊、五塊……的零錢抱著奶奶哭時,心明也在旁邊嚷嚷:“心明不治了!心明不治了!”這場面是多麼心酸啊!

這部電影,表現出了老師那無私,博大的愛;也表現了大強對心明無微不至的愛,深深的打動了我,有父母的陪伴和關懷,我更應該努力學習,用善良的愛幫助每一個身邊的人,也希望每個人獻出愛心,讓世界充滿愛!

相聲表演觀後感 篇11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2字

當我看完今天叔叔們演的相聲,腦海裡浮現出的就是兩個字:說和逗。

說,就體現在筷板副主席帶給我們的三打白骨精片段裡。那一雙竹板兒在他手中彷彿插上了一雙雙透明的翅膀,上躥下跳、活靈活現。那聲音,有節拍,有氣節,一拍拍恰到好處,令人內心波瀾起伏,久久不能平靜。那故事,有膽量,有忠義,從孫悟空變成黃嬋老妖混入白骨妖營,到救下師父師弟,再到和師弟共同破敵,膽量盡顯無疑;悟空從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受了冤枉仍然會奮不顧身地救師父,滿滿都是忠義。那話語,鏗鏘有力,如戰馬狂奔,讓人熱血沸騰,彷彿孫悟空和白骨精就近在咫尺、觸手可及,一幅幅引人驚歎的畫面就在眼前!相聲裡的“說”,真是一種奇妙的表達方式啊!

接下來的幾個節目裡集中地體現出了一個“逗”字,一個是說反話鬧笑話,另一個是雙簧鬧笑話,還有一個是討論北京話,無一不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相聲裡的“逗”真是太有趣了!

相聲演出中除了說和逗,還有好多趣事讓同學們樂得前仰後合,大笑不止,聽著相聲,那些不愉快的事兒好像也都飛走了。真想再看一場相聲表演啊!

《BBC:鍛鍊的真相》觀後感 篇12

觀後感 ,643字

常言道:“健康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沒有了健康,每一天的生活一定缺少某種趣味。事實上,健康是我們進行一切日常活動的基礎。據肥胖資料統計,肥胖症狀正越來越低齡化和擴大化,這意味著更多的年輕人甚至是兒童陷入肥胖的困境當中。越來越多的現代人處於不健康的肥胖狀態中,以至於社會出現一股健身與節食的減肥狂潮。但是,有些人通過鍛鍊重新獲得並保持健康的體態,同時有人卻在減肥與反彈的惡性迴圈中手足無措。如何才能讓鍛鍊起到預期的理想效果?鍛鍊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BBC:鍛鍊的真相》記錄了一名追求健康的實驗者在相關研究教授以及健康專家的指導下,通過進行一系列的親身實踐,逐步為我們還原鍛鍊的真相。在瞭解鍛鍊的真相之前,紀錄片先讓我們看到在鍛鍊時我們的身體機能是如何運作的,有趣的是,當我們鍛鍊到一定時間段,我們的心理是如何改變的。包括在剛剛開始流汗疲憊時,我們的大腦會發出停止的訊號,以至於我們常常沒達到足以燃燒一天脂肪的運動量時,我們就停止了運動。所以在我們運動時,堅持達到目標就是減肥的真理。

還有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道理是,久坐不利於健康。這就是真相,真相就是那麼簡單,而我們卻常常忽視並遺忘它。實驗者穿上用來測試一天運動狀態的衣服,24小時後電腦得出他的運動折線資料。折線圖表明他日常只要走動,身體燃脂就會進行的很順利,但如果是他在辦公室坐上幾個小時,體內的脂肪就會自動囤積,長期如此就會對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要知道,真正的肥胖不僅僅是表面上的身體肥胖,更是內臟器官被逐漸累積的脂肪的重重包圍。

鐘聲不止觀後感 篇13

觀後感 ,886字

故事起源於東北林區一座小學,因為老校長生病住院,‘我’成為代理校長和鐵匠盧交往中發的一些事情。本書講述了一個孩子的爸爸,人稱“鐵匠盧”的人。故事開頭,“鐵匠盧”為學校打出了一個鐵鐘,讓孩子們知道了什麼時候上下課了。據進山的人說,鐘聲更好聽了。

幾個月後,老校長因病去世了,主角和一位老師去城裡領骨灰盒,結果領回骨灰盒的半路上指南針丟了,兩人迷了路,積雪很深,指南針無處可尋。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山洞過了一宿。孩子們見到老師早上還沒有回來,就敲響了鐵鐘,讓鐘聲傳的很遠,使迷路的老師和主角順著鐘聲找到了方向,走出了大山,回到了學校。

由於在東北,一年大多數都是冬天,很容易下雪,通往學校的山路被大雪覆蓋,山路溼滑,老師和同學們去掃雪清路。可是山路陡峭,很容易摔跤,有兩位同學在山路上摔倒了。“鐵匠盧”為學生們的鞋底打上了鞋掌,讓同學們掃雪走路更容易了。

除此以外,鐵匠盧還送學校釘子,把教室的門窗釘的結結實實,風雪不進。還發揮聰明才智,把容易扭腳的單刃冰刀改成了雙刃的冰刀。還給校長換了新鐵桶。

本書以校長“我”的視角,通過描寫鐵匠盧這一系列事情,勾勒出了一個不善言辭,卻熱情、聰明、善良、樂於助人的一個平凡人。本故事發生在東北的一個山村,實則反應的是整個山村人民的淳樸和善良。以鐘聲不止為題,原意是指鐵匠盧的真善美精神,像鐘聲一樣傳了很久,很遠……

聯想一下我們,我們雖然住在繁華的城市,人口眾多,每天街上車來車往,公共場合裡的人摩肩接踵,但是,人和人之間卻那麼冷漠和陌生。我想到一個新聞:一個老太太在街上摔倒了,圍觀的拍照的人很多,卻沒有人敢上去扶起她,最後還是幾個小學生去扶起了老太太。歸根究底,是因為人與人之間不信任,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自私。

我們該如何是好呢?比如在公共汽車上給老、病、殘讓座。如果遇上流浪的貓、狗,我們即使不能收養或者餵食,至少能做到不去欺負它。在公共場合,遵守秩序,不亂扔垃圾,不給保潔阿姨添麻煩……

我們要學習鐵匠盧,淳樸、善良、樂於助人,在生活中做到真、善、美!並且像該文章的標題—鐘聲不止一樣,把真善美的精神傳播下去……

歌聲長留,親情永駐——《海洋之歌》觀後感 篇14

觀後感 ,1261字

走吧,人間的孩子,與一個精靈手拉著手,走向荒野和河流,這個世界哭聲太多了,你不懂。

隻言片語間,不知蘊含著多少親情的分量!

—題記

我不知道動畫片這個詞,離我究竟有多遠了。當我看完一部電影后,我心中的“動畫片”不僅僅再是“動畫片”。

《海洋之歌》是一部純純粹粹的動畫片,主角小本的不親在生下他小妹妹時犧牲了自己,救下了雪兒。而雪兒將繼承她母親—海豹精靈的意志,把所有精靈帶回另一個世界。經過小本、雪兒、咕嚕等人的不懈努力,最終,她們解放了所有精靈,而他們自己也過回了簡單的生活。

“海洋的歌”

布朗娜在孩子沒有長大成人便早早地離開了他們。看似冷血無情的她,幹出了無情無義的行為,可布朗娜給他們、給這個世界,留下了永遠的歌聲和救世主—海豹精靈。我想她完全可以保住自己,捨棄女兒和這整個世界。布朗娜是海豹精靈的母親,也是世界的母親。

瑪查在這個故事中扮演者大反派的角色,每個人都把她當成這個世界的惡魔。瑪查能多去人的感情,讓他變得像石頭一樣平靜。她的兒子—麥克利爾,他是一位巨人,他因為一次不幸的遭遇而悲痛欲絕,終日以淚洗面。瑪查狠下心來,讓貓頭鷹帶走了他的痛苦。仔細想想,這種作為並不是因為她心狠手辣,面對自己的兒子,瑪查是下了多大的決心讓自己的兒子不再痛苦,把希望給了自己的孩子和世界。別人永遠無法理解她這麼做的原因。

布朗娜不愛自己的孩子嗎?愛啊!瑪查不愛自己的孩子嗎?也愛啊!小本、小本父親,小本奶奶,她們又何嘗不愛自己的家人呢?也是愛的,只是愛的方式各不相同罷了。

現世的歌

那天早上,我的風疹又犯了。

怎麼辦,家裡的人各奔西東,空無一人。媽媽工作忙,不一定會來的。眼看著手上的風疹慢慢連成一片,我感覺烈火眉上燒。我手足無措:反正家裡人是不可能來學校送過敏藥了,我又不好意思麻煩忙碌的媽媽。

我向老師報告,老師決定給我媽媽打電話。我想:媽媽說過,她最近進貨了,送貨多很忙,應該不會來吧。我看著身上遍了風疹,不知媽媽來好還是不來好。

等到了八點多,我在上奧數課,媽媽還沒來,我已經長了不少疹子了,但是沒有惡化的跡象,而媽媽還沒有來,我覺得這也許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外面響起了高跟鞋上樓梯的聲音,那聲音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難道是媽媽來了?不可能,她不是很忙嗎?

終於,一位女子進了門,我看清楚了她的臉—媽媽!

我們倆走到外面,我非常驚訝媽媽會來,“你怎麼又長風疹啦。”說著她把藥和水交給了我,“我還要去送貨,好好學奧數。”話音剛落她便急匆匆地走了。

“再見!”我高興的告別。

不一會兒,風疹退了,媽媽雖然很忙,但是她沒有忘記我這個兒子。不論媽媽有多忙,都會有照顧我的時候。我想,是媽媽的愛,才讓我好了起來。

Idir ann is idir as。Idir thuaidh is idir theas。Idir thiar is idir thoir。Idir am is idir áit……

這愛的歌聲,將長留世間;這歌頌的愛,將永駐人間。

《汶川不相信眼淚》觀後感 篇15

國小二年級作文 ,405字

今天下午,我去影劇院看了一部電影《汶川不相信眼淚》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四川汶川的一所中學的一個教室裡,娥曼老師正在給同學們講古詩,突然間,地動山搖,教室裡一片哄亂……娥曼老師意識到地震來了,於是她大喊:“同學們,地震來了,快跑!”當同學們衝出教室走上樓梯時,發現已經來不及了,樓梯已經被震塌了。不一會兒,整幢教學樓都坍塌了,師生們都被掩埋在廢墟下面……

娥曼老師和同學們在廢墟下度過了整整五天五夜……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們沒有吃的,沒有喝的,但是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幫助,為了活著出來……

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男孩子發現了一個水瓶,他用撕碎的毛巾和布條用鐵絲鉤住,沾了水,遞給了一個個同學和老師,這對於乾渴的他們來說,就是生命之水啊!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熱淚盈眶……

災難無情人有情,汶川不相信眼淚,只有堅強與團結才能戰勝一切困難。我相信,汶川同胞們一定會重新站立起來,重新建立起更美好的家園。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16

觀後感 ,552字

希望是什麼?每次觀看這部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都會給我帶來全新的感悟。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我被主角安迪為了重獲自由與新生,竟然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挖地道並越獄成功的智慧與毅力而深深折服!在長達幾個橄欖球場寬的惡臭地道里爬行,只為通向自由的另一世界,不同於高牆封閉的肖申克監獄,而是充滿希望與自由的另一個世界。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我們都可以從不同的視角來解讀這部影片啟人心智的細節魅力。希望是什麼?對於幾乎耗費一生時光在監獄裡的囚徒來說,希望是重新獲得自由。但是很多囚徒從最初入獄的失望,逐漸麻木並習慣關住他們的這個“鐵籠”,甚至到最後嚴重依賴這個讓他們絕望的牢籠,一旦離開它重回社會,便開始無所適從,陷入深深的恐慌中。影片中的八十多歲的監獄圖書館管理員老布就是如此,獲得假釋卻無法融入這個社會,被監獄“體制化”而無法自拔,最終上吊自殺。類似於心理學上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被害者對犯罪者產生情感,被體制化的人對體制產生依戀。

現實是,我們都有或多或少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我們對某些禁錮我們思想與靈魂的東西而不自知,反而在長年累月下習慣並依賴所阻礙我們前進的東西。重拾希望,重獲自由,就必須保持冷靜的頭腦,認清腳下的路而不至於迷失在茫茫的人生霧霾之中。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篇17

觀後感 ,552字

希望是什麼?每次觀看這部經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贖》都會給我帶來全新的感悟。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我被主角安迪為了重獲自由與新生,竟然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挖地道並越獄成功的智慧與毅力而深深折服!在長達幾個橄欖球場寬的惡臭地道里爬行,只為通向自由的另一世界,不同於高牆封閉的肖申克監獄,而是充滿希望與自由的另一個世界。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我們都可以從不同的視角來解讀這部影片啟人心智的細節魅力。希望是什麼?對於幾乎耗費一生時光在監獄裡的囚徒來說,希望是重新獲得自由。但是很多囚徒從最初入獄的失望,逐漸麻木並習慣關住他們的這個“鐵籠”,甚至到最後嚴重依賴這個讓他們絕望的牢籠,一旦離開它重回社會,便開始無所適從,陷入深深的恐慌中。影片中的八十多歲的監獄圖書館管理員老布就是如此,獲得假釋卻無法融入這個社會,被監獄“體制化”而無法自拔,最終上吊自殺。類似於心理學上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被害者對犯罪者產生情感,被體制化的人對體制產生依戀。

現實是,我們都有或多或少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我們對某些禁錮我們思想與靈魂的東西而不自知,反而在長年累月下習慣並依賴所阻礙我們前進的東西。重拾希望,重獲自由,就必須保持冷靜的頭腦,認清腳下的路而不至於迷失在茫茫的人生霧霾之中。

愛的魔法——《八十一枚金幣》觀後感 篇18

觀後感 ,685字

《八十一枚金幣》這部電影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我是帶著四個疑問來觀看的:這是一部尋寶片嗎?為什麼是八十一枚金幣,一枚兩枚不行嗎?誰擁有這八十一枚金幣?是不是因為主人公心地善良,老神仙就給了他金幣?我完全沒想到影片說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約四、五歲的山村小女孩丫丫正坐在媽媽的身旁,聽媽媽講故事。但是第二天早晨,媽媽就出遠門打工了,丫丫一邊哭一邊追趕著汽車。我的鼻子一酸,想到如果是我,我一定抱住媽媽撒嬌,不讓媽媽走。但是這麼小的孩子經歷這種事,真的是很可憐!我卻在丫丫的眼睛裡看到了“堅定”兩個字。一個收廢品的老爺爺收購了丫丫的礦泉水瓶,給了丫丫五角錢的硬幣,告訴丫丫這是金幣,有了它,什麼願望都能實現。我終於知道“金幣”是什麼了。丫丫的奶奶告訴她,只要有八十一枚金幣,就能見到媽媽了。老爺爺和奶奶的話,給了丫丫極大的希望,她到處收集空瓶子。我偷偷算了一下,丫丫一共要收集四百零五個空瓶子,才能攢夠八十一枚金幣,這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影片中的丫丫,真的令我敬佩!她誠實守信,樂於助人,而且還很膽大、執著。說她誠實,是因為她每次犯了錯誤都勇於承認;說她守信,是有一次老爺爺病了沒來收瓶子,她一直等到太陽落山;說她樂於助人,是一對來旅遊的哥哥姐姐迷了路,她幫他們帶路;說她膽大執著,是她一個人坐車跑到城裡去撿空瓶子,還不小心遺失了金幣;但是最後丫丫終於攢齊了八十一枚金幣,等來了媽媽,我感動得哭了……

原來這是一個留守兒童渴望父母之愛的故事,大人們的善意“謊言”做出的美好“魔法”,讓孩子生活得有希望,也得以願望成真。讓我們多多關心幫助這些孩子,讓他們感受愛的力量!

粵暉園南韻館觀後感 篇19

觀後感 ,73字
粵暉園南韻館觀後感800字https://wWw.ZuoWen8.com/a/201758.html

閱兵觀後感 篇20

國三作文 ,570字

清晨,我走出陽臺,街上空無一人,只剩下殘枝敗葉。

一段交響曲在我耳旁迴盪著,首先出場的是習近平主席,他驕傲地登上了舞臺,向廣大士兵們招了招下,深深地鞠了一躬。全場還有肅靜一片,接下來是一些抗日時武器和一些老當益壯的抗日老兵。他們瘦弱的身體支撐著他們精神支柱,一定要把鬼子趕出中國!

抗日時的武器,也並非很舊:坦克,導彈,戰機……僅僅是這些,也讓我感覺到抗日時戰士們的英勇和科學家的努力奮鬥,他們真是為國作出不少貢獻啊!全場的莊嚴,士兵們犀利的目光,這也不過是冰山一角,隊伍的整齊,有力的步伐,這就是努力後的結果,令全場震驚!為中國人增添了色彩!

這就是中國人!

我的心情很激動,我也應該向在場所有流過淚的同志們學習。中國人是不會這麼懦弱的。他們在烈日下站著,神經總是要繃緊,總是不能掉隊,甚至有蟲子在他們臉上爬過也不能去拍走它,這就是中國人!

我記得有一位抗日老兵曾說過:“打鬼子的時候的我,儘管鞠躬盡瘁,也得奮勇地往前衝,我把我的生命都交給黨了。”

我又何曾沒立志過?但我試問,我做到了嗎?

我敬佩那些抗日老兵,他們衝鋒上陣,對死亡已無所畏懼,因為他的這一條老命已交給了黨,已經簽下了最後的契約,就是這種精神,才能打退鬼子。

我也要像抗日老兵一樣,視考試為戰場,視同學為鬼子,視成績為犧牲,以獲取長久的經驗,會更上一層樓!

這就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