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眼睛相關作文20篇

看眼睛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14字

今天我去醫院看眼睛。來到眼科門診我又緊張又激動,緊張的是會不會打針,激動的是我的眼睛有救了。

當看到親切的護士阿姨後,我就放心了。我來到儀器前,把下巴擱到支架上,在裡面發現了一座小房子,一會兒清楚一會兒模糊,好玩極了。我還沒看夠,媽媽就催我去隔壁,真掃興。

我和姐姐來到隔壁,媽媽就和醫生聊了起來。他們說我的兩隻眼睛視力相差很大,需要滴一會藥水再去檢查一下視力。然後我們就去大廳滴藥水,我很無聊,一會兒玩玩血壓儀,一會兒欣賞大廳窗臺上魚缸裡的小金魚。很快三個10分鐘過去了,我就再一次去測視力。結束後,媽媽跟醫生聊了一會。最後,醫生很和氣地告訴我,因為我的眼睛一隻近視,一隻遠視,為了矯正雙眼的差距,我得戴上眼罩。平時要注意用眼衛生,多吃多纖維的蔬菜和水果,每天堅持一個小時的戶外運動,在看電子類產品的時候,就把眼罩戴上,多鍛鍊遠視的眼睛。

於是當天我就戴上了眼罩,變成了獨眼龍,很酷哦。不過我打算好好保護眼睛,讓它變得更明亮!

看眼睛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6字

今天早上,媽媽早早地叫我起來,說去看下眼睛。我很興奮,原本只給哥哥看一下的,但我也想看一下。

爸爸同意後我們便出發了,我在路上一直在想:我的視力下降了嗎?要滴眼藥水嗎?要戴眼鏡嗎?如果下降了,會下降多少呢?

到了後我們去掛號,在二樓哥哥先測視力,我後測。雖然我不知道哥哥的,但是我知道我的是1。0只下降了一點點。

後來那個醫生拿了一瓶眼藥水給我滴了一下。滴的時候,我的老是閉眼睛,好不容易才滴到,另一隻眼睛也是一樣。還有點小害怕,就怕有東西掉進眼睛裡了,覺得不舒服。

結果眼藥水流出來,眼睛都黃了,擔心會不會影響眼睛,我用手弄摸了一下眼睛,結果手都黃了。我很想把手弄乾淨,可是已經幹了,我很怕這個影子一直在身上,所以去問醫生怎麼弄掉,醫生說只要把這個洗乾淨就可以了。壓在我心頭上的石頭,終於下來了。可是又一塊新的石頭壓了上來,因為我怕水太冷了,所以不敢洗。

我想之後回家洗澡的時候一起洗掉吧,反正都是用的熱水,在回家的路上,我們碰到了熟人,他說你的眼睛怎麼這麼黃啊。我就說在在檢查眼睛的時候滴了眼藥水,流了出來,所以有黃印子。

這次檢查眼睛讓我懂得了少玩手機,做作業的時候要坐姿端正,還要少看電視,看電視10到20分鐘就要休息一下。

看眼睛 篇3

敘事作文 ,940字

上個星期的星期六下午,媽媽帶我去如皋復旦眼科醫院去治眼睛,來到診室門口,我就驚住了。

只見一位醫生拿著一個小手電照著一個小朋友的眼睛,我一看就怕了,轉頭就去問媽媽“媽媽,那位醫生在做什麼呀?我要做嗎?疼不疼啊?”一系列的話,媽媽並沒有覺得很繞,只是淡定的回了一句:“你問我幹嘛?我是醫生嗎?”我思考了一下這句話,想了想,覺得好像也是哦。但如果我也要被小手電照的話,我還是想知道到底疼不疼。

醫生首先帶我去用電子裝置測了一下大體的度數,檢查出來的結果是右眼約100度,有散光,左眼約100度,沒有散光,要先去滴散瞳。

散瞳?散瞳是什麼離奇的新玩意兒?聽這名字就覺得這不是什麼好東西,滴了散瞳不會讓我的瞳孔四分五裂吧?最主要的是,疼不疼啊?這一連串的問題在我的腦海裡徘徊著。我坐在凳子上,望向那個正一步步向我走來的那個拿著一瓶眼藥水的奶奶,我緊張地問這位奶奶“滴散瞳疼嗎?”“不疼的,放鬆就好,”奶奶和藹的聲音傳過來人。“那可不可以不滴啊?”媽媽過來插了一句:“快點吧,你看那位小哥哥,不滴著好好的嗎?”“他比我大呀。”“那旁邊這個小妹妹呢?你看比你小那麼多的小朋友都比你勇敢。”“可我有一顆幼稚的心靈啊!”媽媽無語了,只能放出最後的大招:“你好好滴,我就給你玩手機。”“好勒,等會兒,我滴了散瞳近處的東西就看不清了,還玩個毛線手機啊!”等反應過來後,那位奶奶已成功將散瞳滴入我的眼睛,在這三十分鐘中,我一共要滴3次散瞳,等著睜開眼睛的我只好不停地索要此刻的時間,媽媽回答了一會兒,也不搭理我了,我只好在黑暗中自娛自樂,比如:“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加油,奧力給!”一直說著這些話的我終於迎來了光明,我不禁脫口而出“奧力給!”

經過了“重重困難”,我終於走出了封閉空間的大門,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可惜,我近視了。

閉上眼睛看著自己 篇4

高三作文 ,992字

鏡子裡的那個,照片裡的那個,錄影裡的那個,是誰?

反正不是我。

我常常會問這個問題,也常常這樣回答。我知道如果我不是我,我看到的我一定不會像鏡子裡的那個一樣。我也永遠不會知道,我,到底是誰。

也許當我們學習工作的時候,我們是那樣真切的存在著。我們體內有無數細胞,進行著各種反應,然後我們有思考,有行為,由生到死;我們有各種道理學說,推出各種準則定律,然後這個世界就在這樣的控制下運轉,消亡,重生。我有父母,我有同學朋友,我有討厭的人和對手,這一切多麼正常!我就是真真切切的在哪裡歡聲笑語,就是真真切切的在那裡痛哭流涕,我就是為了這樣那樣的人這樣那樣的事這樣那樣的話而有這樣那樣的反應。可是經年之後才會發覺,世界是我的過客,我是世界的過客。

不正是這樣可悲麼。在這一刻不能自拔,下一刻覺得像一場夢;門裡覺得自己就是王,門外就覺得是圈在一個世界裡的綿羊。可是坐在椅子上,靜下來想一想,無論是怎樣的感情衝動思維意識,且不說本質就是一些腦電波,都會隨著時間死去。我們卻一邊邊的重複著同樣的戲,社會高處的人是忙於某一領域的,社會低處的人是忙於生計的。社會中檔的人是已麻木的,也許就是因為他們的時間和空間跨度極小,也就不會有什麼能讓生命變得特別偉大或特別卑微的事發生。所以我們就這樣理所當然的生活著。“我”成了一個代名詞僅此而已。

如此,我們怎能冠冕堂皇的用“人生”這個詞呢?不過是群可笑的生命罷。

像殷浩那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活過吧。那時,什麼世俗的理論,根本不能用以解釋這樣的一生。無論是怎樣的世界,我眼睛睜開才算看到你,我入棺閉眼就是無視你。世界當然不會因為我死了就不再運轉,只是沒有我的世界不是我的世界,也不會對我產生什麼意義。

無論生之何輝煌卑賤、死之何壯烈悽慘,無論有多少人貶低鄙視、多少人高舉讚美,閉上眼睛,捂住耳朵,跳出這個華麗裝飾辨不出真相的圈,軀殼裡只有我和我,這才是真把靈魂坐在把椅子上。這不是簡單,也沒有要逃避什麼責任,因為本來責任就不是圈外的東西,它本來可以做一種自覺的衍生物,卻被世界拿去做輿論的玩具。

我,是個尊嚴的字眼,是區別內外的界限。我從不認為人是一座孤島,孤島與外界也有水連著。人是星,大部分是繞著某個點轉的星,少數是那個點上的星,極少數,在別人認為是棄所之處,閉著眼睛,看著自己,寂寂的亮著。他們沒有和世界隔離,只是,丟不了什麼,也不會踩到那個羊圈裡的羊糞。

我用我的眼睛看世界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0字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如果我們失去了雙眼,整個人就像生活在黑暗的世界裡,生活將會沒有一點樂趣,所以我們要愛護自己的眼睛,讓我們用眼睛來觀看世界,觀看人世間每一處角落,一切美好的事物。

春天來了,我的眼前浮現出一幅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我看見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動物們都睜開了惺忪的眼睛,小草從溼潤的泥土裡不知不覺的冒出了頭來,大山也復活了!它穿了一件綠色的大衣。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花朵都一起綻放,河邊的櫻花被春風一吹,花瓣點點灑落在了河面上,看上去就像一條藍色的帶子上面有許許多多粉色的斑點。這番景色被人看見一定會拍手稱讚的。

秋天來了,我看見秋姑娘靜靜地來了,因為樹葉變黃了,果子也成熟了,秋風一吹,火紅楓葉就掉了下來,就像幾個小姑娘在歡快地跳舞一樣。一簇簇的菊花爭先恐後地開放,有紅的、白的、黃的……形態各異,色彩斑斕。

我去了集市,那裡同樣熱鬧,家家戶戶都掛著玉米、棒子,有掛在樹梢上的、有晒在自己家裡的、有堆在地上的。小雞在啄米,動物們在嬉戲,眼前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秋色多濃啊,這一派迷人的景色,哪怕看一眼,準讓你心醉!

啊,我要用我的這雙明亮的大眼睛,看遍祖國的每一處角落,一切美好的事物!

睜大眼睛看枝江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39字

我的家鄉在湖北省枝江市,那是一個非常美麗的中等城市,我非常喜歡這座美麗的城市。

家鄉的高樓

隨著我們祖國不斷強大起來,我們枝江也迅速發生著變化。一年間,枝江的高樓突然多了起來:領秀之江、奧美花園、北辰之光……就是在這短短的一年之間,枝江就被高樓覆蓋。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

家鄉的早飯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早飯。說到我家鄉的早飯,那可就不一樣了,我們枝江人早上除了有時候會吃一些包子麵條之外,還會吃火鍋。就在賽美佳廣場的門口就有一個火鍋店,由於廣場進出的人很多,生意格外紅火。店老闆會根據客人的人數來選擇多大的鍋,鍋裡有各種各樣的菜,一定會讓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家鄉的特產

說到我家鄉的特產,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枝江大麴,你可別小看了這枝江酒,它可是兩位釀酒大師釀製的”中華老字號“酒。它的種類也多:比如枝江大麴、枝江王、楚之韻……這個枝江酒,真可以算作我們枝江的瑰寶。

家鄉的寺廟

不知怎麼回事,我們枝江多了一個寺廟,叫彌陀寺。爸爸帶我去過一次。那裡有很多和尚,有的和尚在走道里走來走去,有的和尚在守門,有的和尚在大佛面前唸經。整個寺廟靜悄悄的,連根針掉下來的聲音都能聽得到。真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地方呀!

這就是我的家鄉,在我的眼裡,我的家鄉哪裡都漂亮。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的枝江!

我用我的眼睛看四季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7字

我有一雙撲閃撲閃的大眼睛,裝滿了四季風光,裝滿了知識,裝滿了對一切事物求知的慾望……我會用我的眼睛去發現,我不僅要發現一切事物,還要發現它們蘊涵的奧祕。

我會用我的眼睛去看四季。春,一個充滿神祕感的字。聽,那是小草在伸展懶腰,花姑娘隨後急促開放,不甘示弱。滴滴嗒嗒,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耳邊又響起那清脆的蟬鳴聲。看,蜜蜂在花叢中穿梭,蝴蝶自由來去,連可愛的知了也站在枝頭欣賞著這幅美麗的春景圖。我發現了,辛福的旅程即將開始。

夏天來臨了,我發現太陽公公興奮不已,將一切熱情獻給了大地母親,但它可曾知道,在這同時,它也給人們帶來了炎熱。人們只好在水中享受一會兒涼意。

風,吹來了秋娃娃,人們忙著收穫果實,也收穫了喜悅,今年又是一年大豐收!人們邊品嚐瓜果邊乘涼,舒適透了。

緊接著就是有人喜有人愁的冬天了,喜是因為又可以在白雪皚皚的土地上玩耍了,愁是它給人們帶來了冰冷,每天都穿著厚厚的大棉襖,實在是不舒服,而對我們這樣純真的孩子來說,冬天卻是玩得最快活的一個季節。

啊!這如詩如畫的四季風光,我用我的眼睛描繪著你。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願我們的窗子永遠明亮,讓我們一同去發現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吧!

看你們那雙悲哀的眼睛 篇8

國一作文 ,762字

記憶中的你們,總有一雙悲哀的眼睛。

記憶中的你們,總是坐在或躺在街頭,伸出那雙灰灰的手,向路上那些匆忙的行人。一個杯子,一個看似年代久遠的瓷碗,加上一套破破爛爛的衣服,幾個紙箱板,就成了你們的全部家當。

記憶中的你們,多多少少,會有一點硬幣在碗裡。這些是好心人施捨的呢,還是幾天以來一點一點積累所獲呢,這我不知道。但還是有的,現在呢?

我曾在合肥步行街看見過一個孩子,他穿著灰灰的,分辨不出顏色的襯衫,一條滿是破洞,骯髒不堪的牛仔長褲。炎炎夏日,就算是晚上,空氣也帶著悶熱。他跪在路旁邊一個角落裡,是路邊的店家趕他去那的嗎?我不得而知,只看見他往那堅硬的水泥上磕著稚嫩的額頭。偶爾好心人往他的碗裡放硬幣時,他就加快速度磕著,嘴巴里說著謝謝,謝謝……他只是一個七八九歲的孩子呀。在這個正需要父母關懷和年紀,他卻獨自一人,在這酷暑天,在這街頭,在這角落,進行著乞討。

我想去給他一些錢,讓他能吃上一口熱呼呼的麵包。剛剛起步,卻被一雙有力的手拉住,耳邊傳來這樣無情的話語:“別給他們錢,都是裝出來的,你施捨給他們錢,他們比你還要有錢呢”。我被拉著遠離了他,依稀中我看見他面前的那隻破碗裡面,只有寥寥幾枚硬幣。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呢?他可能是一個孤兒,因為沒有人幫助,而走投無路,只能當一個乞討者;他可能是一個犯罪團伙用來賺錢的工具……不管怎樣,他始終都是一個受害者。

同情,本應是人人具備的品質,然而,現在卻成為了一種珍稀“物品”。現在的社會,缺乏同情心:老人摔倒,不扶,為什麼?怕被訛;看見有扒手,不出聲,為什麼?怕遭報復。同情,變成了一種貶義詞。可當那些乞討者向你投來拿無助的眼神時,你的心是否會有所悸動。

現在的你們,以前的你們,衣著不變,家當不變,但你們的生活呢?我們應該相信一句話:只要人人奉獻一點愛,世界將更加美好。

我用我的眼睛看世界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4字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若明亮,世界就光明;眼睛若昏暗,世界就黯淡。

我有一雙美麗而明亮的大眼睛,我喜歡用我的眼睛去遊覽這豐富多彩的世界。

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眼我看見的是最親至愛的媽媽。我現在已經10歲了,媽媽再也不是我當年在搖籃裡看到的樣子,如今,她沒有了昔日那白亮的面板,也沒有了烏黑的頭髮。現在我眼睛裡的媽媽,眼角多了幾尾皺紋,頭髮多了幾絲白髮,我知道:這都是媽媽為了我,為了我們這個家操勞的結果。我用我的眼睛看到了她,便懂得了愛。

我用我的眼睛,也看到了老師的慈愛。有一次,上公開課,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都在思考,由於我早先預習了這篇課文,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已心知肚明。可是,我看到旁邊有很多聽課的老師,我膽怯了,不敢舉手回答。這時,老師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用她那雙會說話的眼睛鼓勵著我:“僧一鳴!要鼓起勇氣,舉手回答問題,這樣才能表現出你的聰明才智呀!”我終於鼓起勇氣舉起了手,並大聲很正確地回答了問題。

我用我的眼睛,也看到了四季輪換的美麗。我愛春天的絢麗多彩,在春天裡,我可以看見五顏六色綻放的花朵兒,可以看見綿綿如絲的春雨;我愛夏天的驕陽高照,我看見了小河中活蹦亂跳的魚蝦兒,看見了萬物在豔陽下快樂的生長;我愛秋天收穫的季節,在秋天裡,我看到了田野中金黃色的稻穀穗子一望無際和果園裡掛滿枝頭的紅蘋果,看到了農民伯伯豐收中的喜悅;我愛冬天的冰清玉潔,在冬天裡,我看到了大自然銀裝素裹、粉妝玉砌的美麗景象。我用我的眼睛看四季的千變萬化,盡情體驗著大自然的無限風光。

我喜歡我的眼睛,因為它能讓我更多更好地瞭解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篇10

國三作文 ,754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告訴了我們應該每天反省自己,學會自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原律己的人生格言;“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見金”,這是劉禹錫律己的勵志名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是李白律己的浩然長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王國維律己的堅定信念;“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律己的無悔選擇。人生路上,倘能嚴於律己,提高自我認識,終將破繭成蝶,成就生命的輝煌。

諸葛亮能嚴於律己,在軍法面前毫不苟且。當面對馬謖失街亭使蜀軍大敗的情況時,諸葛亮先是將馬謖斬首以示軍紀,後又上書君王,引咎自責,將街亭失守的敗局歸咎於自己用人不當,知人不夠,情願自降三級以記住了這個教訓。號稱“亂世之奸雄”的曹操也曾割發代首,以示自刑。強者律己,他們戰勝了自我,故能戰勝世界,從而在歷史的長河中永垂不朽。

林浦說過:“君子責己”,也就是說,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總是能嚴格地要求自己。唐太宗李世民,牢記隋亡的教訓,懂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廣開言路,從善如流,虛心接受魏徵的納諫,表現出很強的自律能力,才有了後來史上的“貞觀之治”。與此相反的是,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和眾部下攻下北京後本來可以有所作為的,但由於失去了律己能力,貪圖享樂,腐敗墮落,在清軍的進攻下不堪一擊,致使起義的成果功虧一簣。

試想,倘若李自成等起義者能在各種誘惑面前不起貪心,而是像李世民那樣“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嚴於律己”,怎會走向失敗?

一個人最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處於青春期的我們,無拘無束,往往很浮躁,容易意氣用事。如果不考慮事情的後果,往往會釀成大禍。在生活中,我們應該留一隻眼睛看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以求前進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