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生活的原住民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生活的原住民 篇1

碎片化生活的原住民作 ,749字

我曾經聽過一首歌叫《從前慢》,裡面唱到了這句話:“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可我生活在一個很快的時代—碎片化生活的時代,我就是這個時代的原住民。

我出生在這個碎片化的生活當中,我也喜歡這樣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給我們帶來很多便捷。比如,現在我們要通知別人什麼事,只要摸摸鍵盤,或者直接在微信上發句語音就行了,有重要的事還可以打個電話或者發起視訊聊天。聽說以前這些都沒有,重要的事要電報通知,或者乾脆登門敘述!

碎片化的生活也讓我們可以有效地利用時間。比如,我們在每天等公交車的時間裡就可以用手機裡的app背誦五到十個單詞;在其他零散時間,還可以複習。碎片化的時間看似零散,可是,如果日積月累,一年下來,會有幾百、幾千個零零散散的幾分鐘、十幾分鍾。如果一個人把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全部用來背單詞,一年之後,能背出多少單詞啊!

我,作為碎片化生活的原住民,在這個時代生活了十年後,也發現了一些碎片化生活相比傳說中的從前的生活的不足之處。以前,大家在看書時可以安安靜靜地專心讀上幾個小時;而現在,我們可能剛剛看了幾頁書,就會被突然發來的簡訊所打擾;之後,簡訊回了一半,又會來個電話……無法專注。還有些人乘坐地鐵時,一邊看手機,一邊聽音樂,看似同時做很多事情,節省了時間,但是因為不專心,坐過站,就會因此而把時間浪費了。我們生活在碎片化生活的跑道上,但有時跑著跑著,時間就在不知不覺間被我們跑丟了。

我們是生活在這碎片化生活中的原住民。碎片化的生活有利有弊。我們要做好碎片化生活的主人,意識到它的不足,儘量規避碎片化生活給我們帶來的隨時隨地的打擾。同時,努力利用它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揚長避短,讓不喜歡這樣生活的人不再煩惱,讓喜歡的人為生活在這個時代而感到驕傲,讓碎片化的生活更加閃耀。

碎片化生活的利弊之處 篇2

記敘文 ,786字

碎片化生活是描述當前中國社會一種形象的說法。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能看到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甚至是碎片化的購物等。那麼碎片化的生活對我們有哪些利弊之處呢?

碎片化的生活,有助於人們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古人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見時間的重要性。但實際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惰性是一種自然規律。換言之,人都會有惰性。當你有很多時間可以做一件事時,惰性會使你將這件事一拖再拖,可能一整天過去了,進度還停留在原點。但當你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你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擔心,舉一個例子,你做好作業準備洗洗就睡時,班主任突然佈置了一個新作業,你沒法去拖延時間,因為沒有做好作業就意味著要被老師批評以及更加嚴厲的處罰。這樣,或許可以使一些人迫於壓力改掉拖延的症狀。並且由於現在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前在坐公交車坐地鐵等時只能發呆,現在卻能多背幾個單詞,多閱讀幾篇文章等。這個利處不是可使人們更加合理運用好時間嗎?

既然有利處,那麼肯定有弊處。

碎片化的生活,也可能使人們分心。尤其是那些自制力特別差的孩子們,會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去打遊戲,或是沉迷於小說,而且導致上課不專心聽講,腦子裡想著全是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結果學習成績像坐了滑滑梯一樣急速直下,造成自己難過,家長生氣的場面。這不就產生了不好的影響了嗎?古人有云: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對於碎片化生活造成的諸如此類的現象,或許只有從小養成的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最好的防範方法吧。但在這樣的山大壓力下,也許會有人可以從而養成受益終生的好習慣。因此,這個弊處只是對少數人而言的,只要你有著良好的習慣,就不用去擔心了。

所以,碎片化生活也並不是完美無缺,也像任何事物一樣,是把雙刃劍,就看你怎麼使用和對待它了。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只要是我們在主導生活,而不是生活在左右我們,合理地運用碎片化的時間,又何嘗不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呢?

碎片化生活的利與弊 篇3

碎片化生活的利與弊作 ,822字

無論是在公交、地鐵;亦或是在馬路上,手機螢幕似乎沒離開過人們的手心。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和人的距離似乎越拉越近。生活也越來越趨向碎片化。

曾經一張張泛黃的照片,變成了微信朋友圈的“九宮格”;曾經一頁頁泛著書香的手卷,轉變為手機上一篇篇的一二百字的小段子;曾經的書信明信片,如今成為了微信、QQ的一條條訊息……

這是個碎片化的時代。

造成這樣生活碎片化的原因是什麼呢?也許是因為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生活節奏的加快,意味著人們要在相同的時間中,做更多的事情。造成的後果就是:時間碎片化。因此導致人們的各項活動也變得碎片化:例如閱讀、購物、社交……

同樣,這樣的碎片化形式會給我們自身的心態與認知造成一定影響。首先說說心態:人們變得隨便、懶惰、自私功利……為什麼會隨便?私以為是因為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們處於一種心理疲勞的狀態,當到達一種極限,人們對於事情的處理也就變得不那麼認真了。那麼,為什麼會懶惰?其實和“為什麼會隨便”的原因一樣,在身體上承受極限,最終也就放縱自己。至於“自私功利”的想法也許原本就紮根在我們的心裡,只是網路的高速發展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罷了。

當然,事物總存在著它的兩面性。固然生活碎片化會對我們的心態與認知產生一定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因為網路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原本可能需要上百人,耗費幾星期的工作,如今用計算機工作只需幾十分鐘甚至幾分鐘就可搞定。

同時這種碎片化也讓人們在高強度的生活節奏下,進行著屬於自己的自由活動。比如閱讀碎片化,能讓人們在僅剩的可支配的碎片化時間中,進行閱讀的行為。再比如說社交,過去可能與別人交流靠面談、書信;現在因為時間的碎片化,也沒有太大可能性去寫信,於是現在的QQ,微信自然成為一種方便、迅捷的社交工具……

我們無法阻止時代的腳步,更無法改變歷史的程序,但我們能改變自己。人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不要讓周圍環境使自己變得“碎片化”,才是我們應起碼做到的。

碎片化生活的正確使用方式 篇4

碎片化生活的正確使用 ,742字

常聽別人說,現在的生活是越來越快,被碎片化的生活分割得支離破碎,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大人的生活怎樣我並不清楚。但目前對我而言,我的生活就行在家、學校、補課機構這些地方無限迴圈。如果把我的時間比作蛋糕的話,這裡切去一塊,那邊分走一塊,所能剩下留給我的是少之又少。

但這不代表我沒有時間去做那些我所興趣的事了。現代化生活的快節奏與繁忙帶來了可以所利用的產物—碎片化時間。

碎片化的時間是一個能用於提升自己很好的工具,如果你能好好利用它,它可以幫助你拉開與別人的差距。不過在合理利用它之前,我們需理解:何為碎片化生活?

碎片化時間便是生活中由於種種原因而變成一段段的零碎時間,也許在你不經意間便一去不復返,比如說等公交等地鐵花的時間;出去吃飯,點菜到上菜的那段時間;課間休息的時間……這些時間也許不過須臾,但水滴石穿,若能全部有效的加以利用,你便能比他人多出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甚至整整一天的時間。就像魯迅所說的那樣:“時間就像是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是有的。”

當別人在等車的時候刷微博,你可以在腦海中過濾一邊今天講課內容,去其糟糠,取其精華;當點菜後大家都在聊微信時,你能背一背老師所佈置的背誦作業;而在課間,則最好盡力多刷那麼兩道題,又或是抽絲剝繭地弄清那些難題的解題思路……長此以往,有效地利用時間,你便可以拉開和別人的差距,和那些“學霸”“學神”不斷靠近。

有人時常抱怨碎片化生活將我們的時間“化整為零”。古時雖不如現代節奏快,但早已有人會利用零碎的時間,比如說董遇的“三餘”讀書法,歐陽修的“三上”讀書法。現今人人面對的都是這一樣的情況,比起花功夫抱怨,倒不如儘自己最大努力去使它變成有利自己的環境。倘若人們多去向古人學習“化零為整”,也許便不會有人總抱怨時間不夠吧。

碎片化生活的利與弊 篇5

碎片化生活的利與弊作 ,551字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手機已成為了人們必不可缺的東西,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快,人們不得不試著從完整的時間段之中擠出碎片化的時間來,這種碎片化生活已在人群中逐漸普及。

“碎片化生活”的起點是很好的,它讓人們在閒暇之中擠出時間充裕自己的生活。然而,許多人卻誤解了“碎片化生活”的意義。錯誤的方法只會使自己大塊的時間,被分解成了小塊,結果只會適得其反,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不說,更有甚者,會破壞原本的計劃,使人變得更加忙碌,從而失去對任何事情的注意力,而推動這種情況的源頭便是手機,手機本來的確沒有過錯,可是各種社交軟體讓人們逐漸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於是人們就會在“碎片時間”之中,使用社交軟體,有些自控力不強者便會不自覺的打碎整塊時間來創造碎片時間,以滿足自己。

正確的“碎片化生活”能減輕人們的心理與生理負擔。從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好好把握碎片化生活,就能把一項複雜的工作化整為零成簡單的工作,從而把時間綜合利用,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又可以把多個生活的碎片拼湊為一個完整的生活。譬如在公交車站等車的時間,完全可以用作“碎片時間”,可以使用社交工具一類的軟體。

“碎片化生活”有利有弊,只要能夠好好的利用這些碎片,就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輕鬆,更加舒適。反之,你就只能在一堆亂七八糟的碎片中手忙腳亂。

碎片化生活的利弊 篇6

碎片化生活的利弊作文 ,830字

隨著碎片化生活不斷出現在我們生活中,我們也越來越依靠網路,網路碎片化無處不在的入侵著我們的學習生活。

現在社會,當我們乘坐地鐵、公交時,環顧四周會發現許多人手中拿著手機,利用這點滴時間讀讀書,看看報,關心天下大事,而一些學生更是利用這些時段來多背些單詞,多背幾首唐詩;壓力大的上班族也可用用手機播放音樂,放鬆心情。這些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以前我的閱讀都是紙質刊物,更新速度慢,時效性差,而且書本重量較重,較佔面積,那在手中遇到人多擁擠也不方便閱讀,所以越來越的人接受並愛上了電子閱讀。

碎片化生活也滲入到了我們的學習中。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忘了把要做的數學練習卷帶回家了,可是家離校較遠,而且外面又下著大雨,不可能再回學校拿了。這可怎麼辦呢?要是以前只能去同學家抄題了,可是現在依靠發達的網路技術,十分輕鬆的就能解決問題,通過微信,讓同學把練習卷拍成照片,傳輸到電腦,通過連線的印表機只需幾秒就能把一張試卷列印好,大大方便了我們的學習生活!

碎片化生活還能讓媽媽做家務變得輕鬆,以前我們做家務都是依靠人力。而現在洗碗、拖地等都可以使用只能機器人。只要我們為掃地機器人設定好打掃路線、打掃時間,它就能自行完成打掃任務,媽媽回到家就能看到一個乾乾淨淨的家,而且最智慧之處還在於當它沒電時,還會總動充電,免去我們的一切後顧之憂。洗碗我們也可以用洗碗機,運用高科技不用動手,只需按幾個按鍵就能輕鬆搞定,不但如此,還能帶洗碗的同時消毒、烘乾。碎片化的生活還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比如我可以用電腦來畫畫,在作畫過程中,一旦發現有畫錯的地方還可以進行無數次的修改,隨時對畫作進行調整,不像傳統畫作,有錯後只能選擇重畫,如果你的電腦水平夠高,還能新增很多的特效。

碎片的生活有利就會有弊,它的便捷離不開網路,一旦沒有了網路,沒有了電源,它就不能發揮它的功能,而且遇到一些不法分子還能進行新型犯罪。

我們不能太過依賴網路,也不能唯之不用,合理利用就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精彩!

碎片化生活的影響 篇7

碎片化生活的影響作文 ,920字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髮展,人們總是緊跟著潮流,生活在這個資訊網路時代中,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被碎片化,時間被碎片化,閱讀被碎片化,社交更是被碎片化。

雖然說現在的科學技術較為發達,我們的生活質量也越來越好了,但這樣的碎片化生活在我看來是存在各種弊端的。網路資訊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們更願意接受在手機上看新聞,因為便捷又簡短,只要有手機、有網路,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任意時刻地看。但電子版的新聞幾乎都是碎片新聞,若是標題吸引人的眼球,人們肯定都會點進去看。這些碎片新聞都是最新、最熱門的報道,也是特別簡短,碎片新聞能把一個大新聞劃分成好多個小新聞,起上不一樣的標題,雖然內容都差不多,但這些碎片新聞沒有紙質報紙的報道來得詳細,包括報紙上的分析與評論也比較專業、官方。而電子版新聞被碎片化了,沒有詳細的內容,這可能讓讀者理解錯或者是不完全認識某個新聞,這是電子版新聞不足的地方。至於娛樂新聞,那更不用說,為了吸引讀者,娛樂記者們想盡各種辦法去博取讀者的眼球。

碎片化生活也影響了社交活動,自從有了智慧手機,人們發明創造了許多社交軟體,如微信、qq、微博,這些社交軟體幾乎天天伴隨著我們,有了網路,人們基本不會發簡訊,更不用說寫信了,寫信似乎已成為了一種過去式,現在人們寫信是為了懷舊,由於信件接受的比較慢,所以重要的事情人們還是會通過手機社交軟體傳送。雖然社交軟體確實給年輕人帶來了許多便捷,但是有了網路,這些社交軟體卻給孩子帶來了不少影響,讓許多懵懂的孩子沉迷網路,甚至活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這不僅影響了學習,還對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在學校和家庭中,要加強對孩子們的網路教育,家長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我們高中生更應該要有自律能力,不應碎片化社交而浪費了現在學習的美好時光。碎片化社交也讓青年人少了與朋友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他們更多的是通過社交軟體聊天。不誇張的說,連見面都不願開口說話,面對面卻用著手機聊天,越來越多的人變成“低頭族”。如果這個世界大家都沉迷於自己的手機,少了交流,大街上人們都各自看著手機,那這會是多麼可怕的事啊!

我們的生活不能被碎片化了,我們應該尋找方法來改善這種碎片化生活對人們帶來的影響。

碎片化生活的淺見 篇8

碎片化生活的淺見作文 ,809字

時代在進步,事物在發展,我們的生活方法也發生了千變萬化,“碎片化”的生活形式,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現象。

“碎片化”生活的現象無時無刻,方方面面都在充分表現,有時雙休日我們全家外出辦事或遊玩,很容易看到這樣一種現象:無論是在地鐵上、公交車上,還是行走在馬路上等地方,你都會看見各個年齡段的男女老少每人手捧一臺手機,個個聚精會神、在螢幕上掃描觀看,有的看文章、有的看微信、有的看影視等等。這說明移動網際網路的功能已經被人們廣泛的運用和接受。因此我們的生活已逐漸被“碎片化”了。

“碎片化”的生活對我們每個學生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現在我已經是中學生了,為了加強學習,爸爸給我買了一本電子書,希望通過網路讓我能利用空餘的時間學習和了解更多的知識,電子書的優點是體積小巧、攜帶方便,閱讀時不佔空間等等,但是我有時感覺如果電子書的內容篇幅太長,觀看時間一長,就會沒有耐心繼續閱讀下去。因此有時還會再去閱讀紙質書籍,因為紙質書籍可以分篇分段,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時間來安排閱讀內容。

另外還有一種現象也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生,今年暑假期間,為了能認真完成各項暑假作業,我很自覺的制定學習計劃,並且有時間節點和完成的目標,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再來對照計劃後,就會發現很多作業並沒有按照計劃去完成,有的科目完成的很快,但是有的科目就顯得拖拉,那麼時間都去哪兒了?再回過頭來看一看,好多時間都被其他事情佔用了,有些時候可能在看電視、有時候小學同學聚會、有時候打遊戲等等,這種計劃不如變化的事情經常會在我身上發生,因為這是“碎片化“生活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我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碎片化”的生活現象,它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心態、認知。所以我們要在移動網際網路不斷髮展的今天,正確認識“碎片化”現象的存在,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適應它、掌握它、並且更好的使用它,讓它成為我們的朋友,為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錦上添花,讓它更好地為人們服務。

碎片化生活的利與弊 篇9

碎片化生活的利與弊作 ,818字

在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影響我們的心態與認識。生活中碎片化的資訊無處不在:手機上的新聞啦,乘電梯時看到的小廣告啦,電腦遊戲啦,微信朋友圈啦……。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和全家一起出去吃飯,眼睛往哪掃都是各種資訊。電視裡宣傳著本店的菜品,服務員提供iPad給顧客點餐,媽媽用支付寶付款。現代人的生活很難脫離這種現狀了。

碎片化的生活有很多益處,他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和節約更多的時間。以前的人們去圖書館借書閱讀,現在人們只需要登入網際網路,好書好文章就能隨便看;以前的人們購物前需要列出購物清單,去商場逐樣挑選,有些東西不一定買得到,現在人們只需要進入網上商店,裡面的東西應有盡有,物美價廉,動動手指就可以讓快遞員小哥送貨上門;以前的人們面對著面說話,現在的人們利用一些社交軟體,不用出門,也可以用視訊聊天,看到對方的神情和語言……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省時省力,十分方便。

可同時,碎片化的生活也有很多弊端。它會讓人們變得十分頹廢,生活不能嚴格自律。網際網路上的文章像泉水一樣湧在手機上,人們在看一篇文章時,又被下一篇更有趣的文章吸引,轉而又去看那篇文章了;人們因為在電腦上,手機上就獲得了足夠的資訊和刺激,就懶得出門鍛鍊,購物,身體一天天胖起來。據報道,每個成年人每小時看手機九次。碎片化就像一把剪刀把人們的時間,切成了一個個片段,讓現代人不能專心完成一件事,更不能深入的進行研究。這就是所說的現代人的浮躁吧。

總之,碎片化的生活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但同時也讓人們更難專注。我們要充分利用碎片化的優勢,更好的利用碎片的時間完成一些需要日積月累的工作,同時還要多旅遊,多鍛鍊,多發展自己的興趣。不要被碎片化的閱讀、購物、遊戲、社交所綁架,不要過於依賴手機和網路。讓資訊化為我們所用,做一個充滿活力的健康的現代人。

碎片化生活的利與弊 篇10

碎片化生活的利與弊作 ,743字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科技更加進步,我們的生活也被碎片化了,因為做任何事都變得方便起來。可這究竟是利是弊呢?

在以前,人們的交流只能靠書信。一封信寄出去了,需要一天甚至幾天時間才能收到回信。而現在只要開啟手機,利用微信這個聊天軟體,就能隨時隨地把想要說的話告訴別人。人們出門時,有時連個錢包都不用帶,開啟支付寶就能輕鬆付款,甚至可以足不出戶購買自己需要的物品。如果你想去附近的一個地方,但自己又沒有私家車或者自行車,沒關係,只要在馬路上隨便找輛共享單車,利用手機操作一下,掃一掃,就可以輕鬆把它騎走,並且很短的騎車路程還不收任何費用。

在享受碎片化生活帶給我們便捷的同時,它也為我們帶來了不利。過於依賴這些電子科技,使許多人減少了獨立思考能力。比如,一個學生遇到了一道難題,他自己並沒有思考,而是偷懶地開啟作業幫這個APP軟體,通過給難題拍照,軟體就會直接跳出來題目的正確答案。他再抄寫答案,並沒有去看後面的解題思路,但當考試時遇到類似的題目,他還是不會做的,因為沒有轉化成自己能理解的知識,即便有現成的答案還是沒有真正學會這個題目。由此可見,人們把視線已經轉向了各種各樣的軟體上,而不是通過自己思考去解決問題。

一個沒有知識,不愛看書的民族是不會長遠發展的。就算是在閱讀,但電子書也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紙質書的閱讀,特別是在早高峰的地鐵車廂裡,上班族們無一不例外地在用手機上的各種資訊打發自己乘車的無聊時光。於是我們這個民族又多了一族叫—低頭族。

雖然發達的科技帶給我們很多方便,但在享受這些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不要一昧依賴它們。比如不要總是吃外賣食物,因為吃多了不健康;不要總是在家人聚會時各自在玩手機,因為那樣就減少了大家面對面交流的好時光。

碎片化時代,機遇與挑戰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