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生活相關作文20篇

遇到碎片化的生活 篇1

國一作文 ,803字

我們在如今繁忙的現代,因為科技的發達,人們的生活逐漸被碎片化迷失在碎片化的迷宮裡,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如同陰影一般無時無刻不纏繞我們,影響我們的合作交流與溝通。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碎片化。在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們一家團聚吃飯,一開始大家都聊的很開心,可過了一會,就冷場了。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原來大家都在看手機:老一代的都看著頭條,中年人和小朋友都在玩著手機。我最近還閱讀了兩本書,一本就用紙質的書籍看的,看的津津有味,隨著作者的思想去猜劇情。可是用iPad看的時候,看好開頭看下去很無聊,於是我迫不及待地翻到末尾看。顯然,閱讀書本有趣多了,可以隨著作者的思路去猜劇情;而電子版的直想看頭和尾,但無法瞭解這本書重要的地方,不能囫圇吞棗,要放慢生活去品味。科學家做實驗時,分析著手機上自己的實驗報告,不和別人交談。在以前,大家都都用手寫信,可現在,自從出了微信QQ以後,大家都用鍵盤打字,接著就出了出現提筆忘字現象:每當給遠在別的地方的家人交流,都不寄信,而是一句微信就過去了;在平常走在街上,看見商鋪的名字以及裡面的東西所有的錯別字數不勝數……總之科技所帶來的壞處越來越多,使生活變的碎片化。

雖然科技給我們帶來許多壞處,但也有很多好處。

改變碎片化,人們首先要經常討論,合作。如果大家在過年時高興地談論著話題,互相說著自己經歷過的趣事,感情也會變的很好,更親密;科學家做出的實驗應該互相交流,談論,說出自己的觀點;還有,我們可以打字交流,但也不能忘記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字,而且我們要記住小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不會寫字是十分可恥的。這樣才能把碎片慢慢合成一個集體。

科技發展的很迅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利:閱讀的質量,祖國的漢字……但在這同時也讓我們感情增加,技術提高的好處。所以我們要常交談,不能把任何人化為碎片化,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合作取得進步。

碎片化的生活 篇2

國一作文 ,882字

隨著“網際網路+”在二十一世紀的發展,現在的人們都離不開電子產品。甚至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電子產品的天下,機不離人,人不離機。”隨之而來,碎片化的生活也悄悄向我們靠攏,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碎片化的生活對我們來說有好有壞,就像不倒翁搖擺不定。

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不安定。看綜藝節目時,不會從頭到尾地仔細觀看,體會不出其間的內涵與人情;在做奧數題時,容易被打斷,斷了頭緒;在跑步時,來了條微信,以至於疏忽了導航的指引,一直往前跑,一不小心被一塊凸起的石頭絆倒,來了個狗吃屎;正在看武俠小說,開水涼好了,媽媽叫我過去吃藥。自上週六開始,我就得了感冒,每天早晚要抽出10分鐘的時間吃藥,難道這就是老天給我安排的碎片化生活嗎?即使我在看小說的好段時,也要無奈地放下手中的小說,去吃藥。吃完藥後,整個人昏沉沉的,小說看著看著就睡著了,最終那個好段也只看到了一點點,病情卻還加重了。我稍有點討厭碎片化的生活了,多麼希望該幹嘛時就幹嘛,不要三心二意,否則都會有影響。

但如今的快生活節奏,卻又似乎離不開碎片化。不過,有時候,碎片化對於我這個學生來說,可能是件好事。就像莎士比亞說:“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將拋棄他。”在莎士比亞那個年代,網路是沒有的,生活也沒有那麼快。但那時的他們,不是很有效地利用了每一分每一秒讀書做事嗎?現在的我們,在上廁所時,拿本漫畫書看幾頁;洗澡時,用防水袋裝著IPAD立在架子上一邊洗澡一邊看新聞…也將碎片時間好好地利用起來,去充實並完善自己。在坐車去學校的公車上,拿著今天要背誦、要默寫的作業過目一下,加強記憶;在體驗課離下課還有幾分鐘的時候,下起傾盆大雨,回到教室,拿起作業,選做幾道難題,利用好碎片時間對我一箇中學生來說非常重要。

碎片化的時間對大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烤麵包時,父母已洗漱完畢;堵車時,媽媽會開啟音樂,放鬆一下心情…碎片化生活,有好的,有壞的,有利又有弊,就看我們如何掌控它。利用它做善事,千萬莫做壞事,否則等於浪費了時間,浪費了自己。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要好好珍惜並利用碎片時間,讓我們的人生更有價值,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3

國二作文 ,766字

網路帶給了我們便利的生活,讓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裡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同時它也奪去了那些我們自由支配的時間,整本書閱讀的時間變少了,也沒有了和家人一起聊天、玩鬧的時間,我們的生活好像永遠都停留在手機、電腦上。

書本漸漸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機上那一個個閱讀軟體,抽空看上一兩章,絲毫體驗不到那種整本書閱讀的樂趣。看到精彩的部分,卻因為有急事而不得已放下,有時放下了,但心裡也會一直去期待,弄得所有的事情都沒有做好。

這樣碎片化的時間,讓人們無法去閱讀那些經典的名著,而只是去看那些無關緊要的小說,對學習、做人幾乎沒有一點用處,還浪費了很多時間,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十分空虛,沒有了那種獲取知識的成就感。

雖說我們現在還是學生,不用去擔心很多事情,但手機也成為了我們學習上一個不可避免的“絆腳石”,現在的初中生,甚至是小學生都會有玩手機上癮的情況,但你有時候不得不去接觸它。

如果你真的沒有去玩過那些熱門的遊戲,看過那些網紅的電視劇、綜藝,你可能會在學校跟同學無話可聊,漸漸被排斥在那個圈子外。可是當你真正的去接觸它,會慢慢喜歡上它,有時控制不住還會上癮,這也是我們學生現在最大的問題。

本來屬於自己支配的時間就很少,現在又要在那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花那麼多的時間,還能有多少時間用在閱讀上。讀書的時間變少了,就算是有,我也不會去注意它。下課休息的十分鐘、上下學的路上?這些看似零碎的時間其實都可以用在讀書上,但我都錯過了;其實能自己去擠出讀書的時間,但一到行動上又想著要放棄,整個人過得並不充實,也沒有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快樂。

雖然時間變得零碎了,但總數還是那麼多,而且便利的網路也為我們節省出了不少的時間。所以,如果你能很好的使用網際網路,那麼它也會成為你的助手,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也同時能讓你學到更多的東西,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4

國一作文 ,378字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的生活慢慢的變成了碎片化,比如: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內容、碎片化的興趣、碎片化的時間……

碎片化的閱讀,在我父母的年代,紙質書是他們常見的夥伴。有些紙質書還不止讀了兩三遍。而現在的我們,通常很少買紙質書,更別說看了。而是在手機電腦的一些軟體上、平臺上觀看評論。我認為這樣的內容不完整,而且這樣的內容不是自己的想法。會讓我們越來越浮躁,在一些需要耐心的活動作業中,就不能靜下心來。

碎片化的購物,淘寶、京東、天貓等是一些大型的網上購物平臺。裡面應有盡有,每個人不同的需求,就有不同的商品讓你選擇。

碎片化的內容,微信、QQ、遊戲、愛奇藝……以前的聊天方式有寄信、電臺、電話,而現在最流行的是微信、QQ……

碎片化的時間,玩手機是每個低頭族的習慣。在乘公交、地鐵、吃飯、睡覺前段時間和起床第一件事。

碎片化的生活在科技發展中,慢慢的開始了。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5

國二作文 ,1014字

隨著時代的飛速向前,各種以“碎片化”偽名的生活方式闖入了人們的認知。對於“碎片化”生活,人們也都各佔一端,的確,這種碎片化的模式有利有弊。但是更多的這種模式已經在無形中變成了罪惡。

惜時是假象?

早上醒時,賴一會床,然後拿著手機看看有沒有未讀資訊;等公交時,無所事事地掏出手機,刷一下微博朋友圈,玩幾把遊戲;工作完成時,在辦公室裡捧著手機,直到下班,回家。

隨著時代推進,要做的工作已經越來越繁瑣,而在繁瑣之餘,那些多出的細細碎碎的時間,像縫隙一樣,將每件事隔離開,而這些縫隙,往往都被手機給填埋了表面。只是當真正回頭看時,發現那些縫隙仍然是縫隙,實際上,這些看似被充分利用的時間,都是假象。

所以在這些細碎的時間中,與其去看那毫無意義的手機,還不如做些有意義的事,這樣才是真正的填埋了縫隙;而手機往往也只能鋪蓋表面,真正往回走時,表面依然會塌陷。

真情漸遠離

回到家,看見父母各自捧著手機;在飯桌上,已經不像從前那樣熱鬧了,不再會有人聽你講那些學校裡的趣事,只是很趕,趕著吃完,然後繼續看手機。

曾經的那些歡聲笑語,都變成了如今手機裡一行行方方正正的對話方塊和表情包。變得像機器一樣,不會再流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怒哀樂,輕而易舉地被一連串的微信和QQ給取代了。

這種碎片化的社交,也只會將我們變得更不會交流。通過手機,能結識很多的朋友,但是所有人都不要忘記,手機裡的一切丟失了都可以找回,只是若你將親情友情丟失了,想再找回就很難了。不要不在意,因為你現在可能已經在丟失真情的分叉口了。

閱讀被重釋

如今的碎片式閱讀廣受好評,也有很多人通過軟體看一些無意義的小說還美其名曰“學習”。只是通過手機軟體看一些零碎的小說,也被人們歸類於學習,然而這種閱讀卻更偏向娛樂。

“閱讀”,是很輕鬆的一種學習的方式,可是現在的閱讀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了。通過閱讀,來學習和放鬆,可是現在的閱讀卻變的漸漸失去了真正的意義。

手機閱讀軟體裡,現代言情是很受歡迎的,可是真的要談從中學習到什麼,也就話不出口了;而那些真正的好書,似乎已經很少有人會去認真地閱讀了。閱讀這個詞,也被人們重新解釋了,只是這樣的解釋,太荒謬了。

想象一下,如果愛因斯坦在我們這個年代,當他被蘋果砸中後,僅僅發了個朋友圈訴倒黴,那麼就不會有萬有引力定律了吧。

真的,表面上時代在進步,可是實際上,思想卻在退化,被手機操控了一切,被碎片化佔據了認知。只是人們似乎還沒有意識到……

當共享時代撞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6

國二作文 ,765字

街道旁原本空落落的圍欄前,不知何時早已排列了整齊的共享單車。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總能看見有人蹬著共享單車穿梭在人群中,人們似乎在一夜之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摩登時代—共享時代!

如今,人們把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共享雨傘……作為追求時尚的代名詞。這些共享系列也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這也反映出現今的人們都追求方便、快捷的生活理念。

然而,我們看似十分喜愛這種快捷的生活方式,但真的好好珍惜了嗎?

在共享單車風靡全國各地的同時,無數單車被人為損壞的新聞一時鋪天蓋地:不是車座壞,就是車鏈條消失,更甚者竟把二維碼塗的無法掃描。在暑假的一次志願者服務中,我們小隊來到街道旁共享單車停放處,看到工作人員們正搬來了一批嶄新的共享單車,再看看旁邊停放在路邊破舊的共享單車,我心中不禁五味雜陳。原本我認為真實的情況並沒有這樣嚴重,可當我親眼看到時,心裡仍是十分震撼。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社會大環境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前一陣子十分火爆的文化類節目朗讀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反映了人們對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提升修養的渴望。人們如今追求的不僅僅是溫飽和生計的問題,更是精神上愉悅及滿足。這與整個社會大環境息息相關,社會大環境不只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現象。最普遍的就是盲目跟風—盲從。過馬路時,遇上紅燈,看看兩邊沒有來往的車,只要有人開了個頭,闖了過去,後面必然跟著一串…。這也能說得通為什麼這麼多共享單車遭“毒手”了,有好多人在盲目跟風!

漸漸的隨著人們的良好意識的覺醒,當我再一次來到共享單車停放處,我也欣喜地發現糟糕的境況也已改善了許多。拿起手機,提了一輛單車,和父母一起騎來到公園,環湖而行,來一次共享時代的體驗。

共享,就是共同享用,共同愛護。當共享時代撞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要享受共享帶來的便利,也要珍惜這一資源。

碎片化的生活 篇7

國二作文 ,927字

記得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手機和網際網路使得資訊爆炸的同時,也使生活喪失了原始的優雅和美感。知識被碎片化,時間被碎片化,親情被碎片化。在碎片化表象之下分崩離析的專注,則有可能使事業和愛情走向沒落。嘗試在開會時把手機放在一邊,嘗試晚餐時間與家人做愉快的分享和溝通,嘗試在部分時間段遠離手機,封鎖時間,迴歸生活的本質。改變,從點滴做起,從你我開始。”

的確,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了碎片化的生活當中。那一段段只有不到100字的微信朋友圈,一條條精悍簡要的重大新聞,無一不成為了我們如今的傳遞心情的主要工具。我想,碎片化的時代已然成為現代人嶄新的精神平臺。於是,擺在了我們面前的就有了一個難題:這樣碎片化的生活真的好嗎?

似乎如今,我們不僅有金錢的奴隸,還有電子產品的奴隸。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去合理利用這碎片化的生活,而不成為它的奴隸呢?

其實,如果我們有一雙客觀、全面而睿智的眼睛,就不難發現,碎片化潮流並非完全的洪水猛獸,它的便捷、即時與思維火花閃爍的魅力是我們沒有辦法去一概否認的。意志不堅定的人撥不開它膚淺的雲霧,用盲目的沉迷代替了思考;而擅於利用與思考的人卻能夠撥開浮雲望見星空,他們利用科技的便捷為自己打下更多智慧的繁星,充實了內心的版圖。

沙中拾貝,魚目擇珠—不僅對於知識的汲取是這樣,思想的成長、感情的成熟更須經得住“碎片”的考驗,並借“碎片”之力登達更高境界。我們需要在撲面而來的碎片化資訊中明辨是非,汲取真正有價值的東西,而不被立刻衝倒壓垮;捨棄用碎細、敷衍的問候代替情感交流的懶惰,只讓資訊科技成為能為我們服務的東西。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成為碎片化生活的奴隸。

的確,在碎片化的時代裡有太多誘惑,使得去偽求真顯得困難重重。可歸根結底,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是對人的一種修煉。要想修得一顆更加完美的,一顆而知識詳實廣泛、因思想深刻獨立、因意志堅定集中、因感情豐沛誠摯而更加完美的心,必定要經歷捨棄的痛苦與面臨選擇的艱難。火眼金睛的?n煉是炙痛的,雙刃劍法的熟悉是漫長的,可這,不也正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嗎?

在碎片化的生活裡,我們要撥開迷霧,乘流而行,擷採鮮花,充實頭腦,粹礪精神,在生活的浪尖上修得心的那份完整,不做任何事物的奴隸。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8

國一作文 ,919字

如果有一天24小時轉化為人生命中的各個階段,那麼當日出來臨時,你便開始消耗這生命,6:00鬧鐘開始“叮鈴鈴”地叫,你揉揉眼睛,草草的做完洗漱工作,叼著個饅頭趕公交車,8:00你開始了忙碌的工作,為了保證你的上司,客戶不會發脾氣,你強顏歡笑,18:00你帶著一身的疲倦回到家,自己為自己熱一碗冷飯,從冰箱裡拿週末你媽為你燒的冷菜,扒兩口就回房了,甚至你還知道,你父母或朋友、同時還是領居老大娘幫你把碗洗了,18:30你在你的房間裡抱起手機打遊戲,有時贏了,你一會覺得把白天的氣撒掉了點;輸了,你就會脫口一句髒話。然後把所有的氣撒在自己的枕頭上。你會一直覺得是白天惹你生氣的人的錯,然後第二天就決定找他麻煩。21:00你因為打團戰開黑,隊友拖後腿而暴躁如雷,一氣之下將手機重重的摔在床上,你終於出門去喝了口水又去打遊戲去了,23:00你終於感到一絲睡意。草草洗好澡睡覺了。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消耗著自己地生命。

時間越來越碎片化,又時你只搭了一半地積木,本可以在那放一年,又時你沒有看完的書直接丟棄在一旁,上面積了厚厚的灰物質變得碎片化,如果沒有了電貓,那麼你就不會應為想做其他事而無所謂得儲存一下你正在寫的檔案,去做其他事:如果沒有電飯煲那麼你也不會飯燒過了,就怪電飯煲;如果沒有電視,你也不會沒有做完工作就去看電視。總而言之,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起來越碎片化。

曾經有人問過一位作家,我每天都在寫作,為什麼還是寫不出我想要的小說。作家說,你見過凌晨三點的天空嗎?我們在抱怨著、厭惡現在的生活。想要變得更好、更加貼合,卻從來都是掛在嘴邊,我們有一肚子的牢騷,卻沒有向前走一步的動力。我們不知疲倦的在這個社會上爭扎,碎片化的時間無時無刻充斥在我們的生活裡。地鐵上你聽歌的身影,中午午飯時發呆的神情,回家一頭扎進臥室的你,除去正常上班(學習)時間,我們每天的空閒時間在4小時左右,一週就是28小時,一月120小時,一年1460小時,也就是60天。

想想我們在這些時間裡都做了些什麼,扒在手機螢幕前動態的你;還是和朋友聊天的她。趁著這時年少輕狂,每天擠出一點時間,去持之以恆的專注著做每一件事,老天是公平的,你努力了早晚有一天你會得到應有的一切。

碎片化的生活 篇9

國三作文 ,1116字

一早起床,刷牙洗臉,吃完早飯,以一種介於迷迷糊糊與神清氣爽之間的狀態離開家,到學校上課。下午戀戀不捨的從學校回家,埋頭與作業苦戰。吃完晚飯看看電視背背單詞,上床睡覺的同時暢想著明天會怎樣……這就是我2017年某一天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早已被規劃好,這看起來似乎很不錯。

但當我想靜坐下來看看書時,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前不久,我為了看一本我很喜歡的書很早就寫完了作業,卻迎來了家長的質疑:“你作業怎麼這麼快就做好了,你檢查過嗎?”

我心生疑問。我原來的計劃真的是被人所看好的嗎?不。當我開啟瀏覽器,想學習點知識時,計劃同樣是那麼不堪一擊。時間這塊大蛋糕本就被切成了許多塊,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把蛋糕上每一朵奶油的歸屬都決定好了。

我也嘗試過不按計劃進行—可笑的是,這好像本就是一個計劃。而這個不是計劃的計劃只進行了一個週末,我就放棄了。那天,早晨起床時,一個自認為很好的想法輕易的被我開啟手機這麼一個小小的動作所沖走,然後一天的生活就完全變得一團糟。

有計劃也不行,沒計劃也不行,碎片化的生活不是我們想要的樣子!可生活還仍要這樣過下去—在我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前。

我仍然嘗試著靜坐下來—這次是寫手帳。我拿出我的手帳本,寫下日期—噢,我媽叫我去吃水果了。那等我吃完水果,總可以好好寫手帳了吧?可惜,事與願違,我剛寫了個開頭,我把就打來了電話,說要晚一點回來。電話剛放下,看到班級群裡有人問作業,作熱心解答後把手機扔到了床上—只可叫我如何安心?

想了又想,我還是把手機拿了回來。因為我發現,手機離開我之後我更加慌了,恨不得過兩秒鐘就跳上床查有沒有新訊息。說了也怪,我把手機拿回來後,便再也沒有收到過新訊息。

我再一次拿起筆,卻找不到洗下去的靈感了,只好作罷。

又一天,我們家的機頂盒壞了,電視看不了了,悲傷的是,要兩天之後才能換機頂盒。家裡突然變得十分安靜,就像一部精彩的話劇戛然而止,我爸要看的新聞聯播沒有了,我媽要看的電視劇也沒有了。晚上的時間變得特別漫長,一時間大家都找不到事做。

傻坐著也不算個事,一家三口都起來找事做。起先覺得無聊,後來也都找到了事幹—這個時間正好可以做那些被我們遺忘卻又是我們真正所熱愛的事情,找回初心。練練字,看看書,好不愜意。

我終於找出了問題的解決方案:在這個大資料時代,試著把一些看起來很重要的東西—手機、電腦等—放下一段時間。用這些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

把手中的生活碎片整理一下,扔掉那些不在我們需要範疇內的碎片,留下我們真正需要的,再把這些碎片拼成我們想要的生活。

別讓碎片化毀了你的夢想與生活。

拾起它——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篇10

國二作文 ,1281字

你們的生活是怎樣的?也許是整天的無所事事,也許是全天的緊張忙碌,又也許是完美的勞逸結合……而大部分的人似乎都是先這樣過每一天的—清晨,手機被鬧鐘鈴聲吵醒,慵懶地起床洗漱,收拾完後,出門上班或者上學。上課或者上班的時候,還無精打采,偶爾還會開一下小差。晚上回家時,應付著做完作業或者工作內容,再開啟電腦或者手機,躺在沙發上、床上,過著“天涯若比鄰”的方便生活。最後困到不行,或者是被別人催了睡覺,才不舍地放下手裡的事情,洗洗睡了。

我們已然不能想象,作為一個生活在現代都市的現代人,如果突然有一天,沒有了網際網路、手機這些東西,生活將會變成何等的模樣?很多人已經習慣了通過智慧手機,隨時上上網,刷刷朋友圈,發發說說、微博,想讓這個世界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卻不知道到底是“真性情”還是“真無聊”……已經習慣了輕鬆地下一個軟體,就可以知道七天內的天氣預報,就可以瞭解國內國外的新聞近況,就可以知道最近的加油站在哪裡,就可以知道身邊餐館的招牌菜是什麼……已經習慣了經常在網上逛淘寶、京東,習慣了滴滴打車,習慣了不會的作業可以查百度、查作業幫……到優酷上觀看最新的視訊啊,電視劇啊……

從國際到國內的軟體,在二十一世紀,人們好像真的離不開網路,它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必需品。虛擬社會在人們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被網路和時間碎片化,被知識結構和搜尋引擎碎片化,被我們的人際交往和通訊工具碎片化,且反覆無常。

就是如此碎片化、平淡、且看似非常正常的生活,已經被網路主宰,使得人們越來越對方便的網路產生依賴性,使用不得當,還變得越來越懶惰……

再這樣一個世界裡,人類的思維方式越來越呈現出碎片性,除了樂此不疲地自我滿足之外,好像沒有任何事情值得持續投入,永恆追求。我們已然不能想象,像我們這種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人們,如果突然沒有了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臺電視等等,生活將會變得何等模樣?

而大部分人也已經有多久沒有好好地、完完整整地翻看一本紙質的好書了?當人們沉浸在如此的“碎片化生活”的時候,是否還想起它的危害,與現實的美好?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抉擇生活的方式?

看書吧—當你沉醉在一個寧靜、優美的環境氣氛中時,再手捧一本散發著濃墨淡香的好書,在柔美的燈光下閱讀,必然會發現另一種精彩的世界,與網路虛擬截然不同。

旅遊吧—當你經過慎重考慮後,選擇了一個讓你值得期待的好名勝時,再拉上親密的朋友或者親戚,一起來一次看似“說走就走”其實有所精心準備的旅行,必然會發現外面的碧藍天空既不單調還顯得藍白格外有色彩斑斕的感受,與看網路上唯美的視訊或者別人晒出的照片也大不相同。

運動吧—當你下定了很多人同樣的減肥目標或者健康準則的時候,並且做過一定的心理準備時後,再開始你的專屬運動生活,可以是輕鬆型的,也可以是鍛鍊意志型的……再慢慢地欣賞最後的結果,油然而生的喜悅,也一定會讓你自己發覺,堅持是一種多麼神奇的過程!

那麼,當生活越來越呈現出“碎片化”的時候,努力把它修復,或者像摔在地上的碧玉,將它拾起來,好好珍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