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閱讀時間相關作文20篇

碎片化的閱讀時間 篇1

碎片化的閱讀時間作文 ,958字

我已經是一名初一的學生,然而學習的壓力也隨著我的學業不斷提升增大,導致了大量時間消耗在了學習與作業上,因此我的閱讀時間也被壓縮了。

我呢,是一個愛好閱讀小說的人,一看就沒了時間概念,所以在閱讀時間變少的情況下更自會倍加珍惜。只要我能把碎片化的時間攢起來,就能夠或多或少擠出並拼湊些時間來看書。

我家離學校很遠,所以每天早上5點左右就要起床、6點前趕到815路公交站點乘頭班車並要乘一個小時左右才能趕到學校,這一年多來我養成了充分利用路上這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美美的遨遊、沉浸在小說的世界裡爽一番,有時如不是上車時就跟售票員阿姨說好請她到我那站時“叫醒“我的話甚至過站點都還不知道呢;而在學校裡的午休和自習課上,當我作業做完了也會經常不自覺的拿出書來翻看一番,那也能擠出不少的時間來;當放學後也有相同的寶貴一個多小時呢。別看這些時間微不足道,但是把它們都充分拼湊起來,那對我來說可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呢!正如魯迅先生說的:“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擠,總還是有的。”

有一次應該是週一的早上,我因為前晚有一篇勾魂的小說正好看到精彩部分還沒來得及看完,所以不自覺的飛快把梳洗早餐趕工完,擠出十幾分鍾碎片化的時間就迫不及待在家裡拿出書來迅速沉浸到小說的世界裡了,靈魂遊蕩在書裡不自覺的又把時間這個“亦敵亦友”的“冤家”給忘了。當奶奶焦急的嗓音把我從書中喚醒時,發現都晚了近半個小時,這下把自己急出了一身白毛汗,悔青了腸子急忙連奔帶跳趕下一班815,還算好到校剛跨進班級門上課鈴聲就前後腳響起,哎!當時我那顆弱小的心臟都快跳到嗓子眼了,不由得舉手不住拍著我那顆幾近沸騰的心臟,抹掉了一把“冷汗”,心裡恨恨發誓:以後再也不幹這傻事了,我的寶貝啊下次可別再來害我了啊,嗚嗚!然而當下午第三節自習課上做完當天老師佈置的作業後,哎,那個可惡的小魔鬼又再次在我心窩裡不斷撓我癢起來,拼湊碎片化時間的老毛病又犯了,下意識的拿出了那本沒看完的小說又再次看了起來,不過這次還好放學鈴聲及時的把我的魂拉回了現實世界,才沒耽誤回家,哎!

我這個拼湊碎片化時間來閱讀的“壞毛病”,害我不淺,可每每只能拿魯迅先生又說過的另一句“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來開脫自己,碎片化的時間擠在一起、拼湊出來雖然是個好東西,但也要注意不要誤了正事啊!

遇上碎片化的閱讀時光 篇2

遇上碎片化的閱讀時光 ,878字

每天來回於地鐵的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沉迷玩弄手機無法自拔的年輕人。偶然間看到有靜心閱讀的人,我便會對他刮目相看。漫漫閱讀之路,總有些什麼會點點滴滴地沉澱,揮不去,抹不散。

快節奏讓我們遇見了碎片化的生活,而閱讀這一傳統美德,似乎也無法倖免。相比於偷得浮生半日閒,手握一卷經典妙文美藉,品味“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樂,也許年輕人更在意騰訊新聞,快速的閱讀外加些許八卦,看似省時省力,卻難免扣上“碎片化”的帽子,書裡油黑氤氳的馥郁芬芳,恐怕再也見不到了。

最感謝的是閱讀,曾幾何時,我也和很多人一樣,被碎片化的時光抽走了“靈魂”,直到那個暑假,《中國好聲音》熱播的盛夏,我還莫名成了它的粉絲,但當心中默默支援的選手接二連三慘遭淘汰時,我氣憤地扔開手機,期待的心一次次落空。我真不理解,是自己不懂音樂嗎?雖悶悶不樂,也留了個心眼。

暖陽透過玻璃分成漂亮的光片,手中是書,心中是畫。感受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精神洗禮,倦在沙發品味字裡行間的溫暖,帶我走進千年史書的塵封之頁。不論是滿目硝煙的亂世還是俯首農桑的盛世;不管是文人雅士丹心還是才子詞人的豪放。一場場靈魂深處的對話躍然紙上。我一次次被人生哲學,理性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衝突真理洗滌心靈,這是文藝思想的新境界。我明白了,什麼是“釋然”,那些大眾看好的選手雖然被一一淘汰,可人生的路還很長。現實告訴我們,那些長久活躍在大家視野裡的人,必將經歷沉澱、積累的過程。他們要做一顆顆永恆的繁星,而不是稍縱即逝的流星。

顯然,這些真理,是利用點滴的閱讀,慢慢感悟而來的。

“書中自有黃金屋”,要得讀書之雅趣,須有讀書之心境,它不是面無表情的動詞,而是一個低調的領路者,在翻過的時光書頁裡向你招手,在春夏交替時往心裡伴你成長,它甚至多姿多彩地活在我生命的每個角落,似化作一縷春風,絕對不是簡簡單單通過碎片化的閱讀能感受到的。

閱讀可以縱情沉浸在虛幻世界中,那一抹絕塵的倩影讓人動容。這種光芒勝過年復一年的選秀娛樂。真正做到了“腹有詩書氣自華”,洗淨身上的塵土,帶我進入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字裡行間,一番體味,一番思悟,久久回味!

碎片化的閱讀 篇3

記敘文 ,824字

現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充滿著碎片化。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購物等等似乎無處不在。

在資訊化發展如此快速的今天,碎片化的閱讀已經成為了大眾閱讀的趨勢,許多人藉助網路,以最快的速度瞭解了來自全球各地的事。可是,那些每天在大街上都可以看到拿手機看訊息的人,在網路上的閱讀大多都是以閱讀網上的小說,微博上的段子,和一些用標題來吸引你目光的文字等等為主,而傳統的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則被人拋之腦後。

可現在的這種閱讀方式,會讓我們形成一種碎片化的思考。可想而知,短短140字的微博文又怎能描繪出幾萬字文章的內涵。跟何況,現在許多文章為了博得別人的眼球和點選率,而報道毫無作用的虛假新聞,並沒有通過實際的內涵出發,因此導致很多人人云亦云,從而失去了自己的主觀判斷,讓人們的思想一步一步地走向碎片化。

不僅如此,碎片化的時間與碎片化的社交也是如此。從以前的“刷微博”到現在的“刷朋友圈”,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讓人們更加地瞭解這個世界。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大量的資訊,看似現在的資訊比原來更多,可回想起,在我們看完後又能記得多少?甚至我們無法判斷事情的真偽,時間就這樣流逝掉了。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得到,只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問自己一句:“時間到底都去哪兒了?”

還有碎片化的社交,回看以前的人們不是面對面交流就是飛鴿傳書,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富有感情。而今,我們的交流方式變得豐富,像是微信,QQ,視訊,雖說是相比於之前的一大進步,讓人與人的交流變得更加便利。可是,有誰想到,打出來的字,是冰冷的,不帶有任何情感,讓現在的交流變了味道,甚至讓有些人直接放棄了與人的面對面交流,在人與人面對交流的最佳時期,用來資訊化交流。

無論我們是否準備好迎接資訊化的時代,它都已經來臨,這是我們必然會經歷的一個過程,在這個新鮮事物產生及發展的同時,必定會影響到人的思維行動。碎片化的一切看似是一種新鮮事物的進步,可在這其中對人民生活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

碎片化的閱讀 篇4

碎片化的閱讀作文50 ,503字

碎片化的閱讀是什麼?碎片化閱讀是指以手機、電腦、網路等電子,終端為載體的一種閱讀方式。讓我們方便、快捷的閱讀資訊。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越來越多的進入了我們的每一個家庭,幾乎人手一部電子產品。

碎片化的閱讀給我們帶來了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可是碎片化的閱讀為我們的未來帶來了了哪些"美麗”與“憂愁”呢?碎片化的閱讀是一種閱讀模式的不完整、斷斷續續。但隨著這種方式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導致人們缺少思考,線閱讀盛行等話題一再被提起。

當今這種碎片化的閱讀使我們發現,我們現在遠不能像爸媽小時候那樣,能安靜的看完一本書了,現在的我們更傾向於微博、部落格、論壇等獲取資訊,然後碎片化的閱讀存在即合理。

碎片化的閱讀能使人們獲取外界的資訊更快,但是我個人覺得並沒有讓訊息變的更透明,使人辨別不輕真偽,也很容易讓人產生心理依賴。我覺得碎片化的閱讀讓我們充分的利用了時間,獲得更多的資訊。同時也會讓我們產生依賴,資訊氾濫影響心智。

在這個普遍碎片化的閱讀方式中,我們要學會自我調整好。在這個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要與時俱進,但也不能忘記能讓我們靜心的閱讀的方式。

現在看來,碎片化的閱讀方式給你帶來了哪些“美麗”與“憂愁”呢?

碎片化的閱讀 篇5

碎片化的閱讀作文80 ,833字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紙質書報的競爭者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接二連三地冒出—各種社交、閱讀軟體,新聞平臺也大有“化整為零”的趨勢。這究竟是喜是憂呢?

是喜?這些變化使我們更快捷的從各個渠道得到資訊。從新聞傳播方面看,資訊載體的多樣化打破了以前“主流報紙”的權威,通訊技術的長足發展使我們能夠更快地瞭解時事新聞;從閱讀方面看,一些厚重的書籍漸漸離開了我們的視野,“學富五車”的時代也正悄然離去,取而代之的是更為輕便的電子書,還有五花八門的閱讀軟體。這些改變使我們的空閒時間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舉幾個常見的例子:坐地鐵時,看手機、電子書的人不在少數,但環顧四周,捧著本厚厚的書籍閱讀的人又有幾個?每天,手機、電腦上諸多軟體不斷地接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這龐大的資訊量又豈是報紙等傳統資訊載體所能比擬的?古時的竹簡用噸來算,佔的是空間;現在的資訊用兆(即GB)計算,佔的是記憶體。誰更便捷自然一目瞭然。

是憂?在這令人暈頭轉向的資訊洪流中,究竟哪些值得信賴?從新聞傳播方面看,資訊獲取渠道的猛增導致魚目混珠之事比比皆是,有些新聞甚至是文不對題;從閱讀方面看,似乎網路上的資訊雖多,可信度卻遠遠沒有白紙黑字的書籍高。從龐大的現代資訊網路中傳達給我們的資訊多而雜,總感覺少了幾分踏實。在這真真假假中待的時間長了,便不禁懷念起書櫥中靜靜排列著的小說、經典;懷念起翻開書本時的溫馨與踏實;懷念起書中一個個精雕細琢的篇章。如果網路中的世界太過複雜,不妨靜下心來,在書中尋找自己的歸宿。

這或許就是在傳統與革新中的抉擇,雙方各有各的優點,各有各的短板。電子世界的資訊全面,圖片文字都有;卻又飄忽不定,同一個問題,今天是這個答案,明天又換成了另一個。傳統書報不方便攜帶,資訊也沒前者更新地快;但它給與人們一種安心,許多的重要檔案,不是往往都白紙黑字地印在紙上嗎?如果說書籍如同一位穩重的老者,矜持而又權威;而新興的資訊載體則如同一個朝氣蓬勃的活潑少年,積極活躍但暫且還少了幾分沉穩。

淺談碎片化的閱讀體驗 篇6

淺談碎片化的閱讀體驗 ,726字

在地鐵上,馬路上,商場裡,隨處可見拿著手機的人,或遊覽新聞,或觀看視訊,或閱讀小說。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生活也逐漸被碎片化了,同時也反過來影響我們的認知與行為方式。儘管有部分人反對碎片化的閱讀體驗,但碎片化的形式在現在的環境中的確有其獨到之處。

通過碎片化的閱讀我們可以得到更大的閱讀量。每個人每天都會有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無論是課程的學習或是工作都會佔去我們一天的主要時間。因此所留給我們的時通常並不足以支撐我們的完整閱讀。而碎片化的閱讀方式可以使我們利用一部分閒散的時間來進行閱讀。在地鐵上,你可以拿出手機遊覽新聞,或是使用電子書進行閱覽。這樣你就可以積累這半個小時的閱讀量。同樣的,午休、飯前飯後都可以利用起來進行閱讀,一天天積累下來的閱讀量也就很可觀了。

除卻碎片化閱讀帶來的時間上的利用之外,碎片化閱讀的形式也可以帶來效率上的提高。通常的,我們都是利用手機或是電子書來進行閱讀活動。而比較於傳統的報紙或是書本閱讀,這樣輕便的電子裝置不僅會減少閱讀負擔,同時也可以更加方便的攜帶,也不會有像紙張破損的問題出現。

但碎片化的閱讀並不是一無壞處,在追求效率的同時,我們也正在丟掉閱讀本身情感上的體驗。而這一點,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更為明顯。在細小而瑣碎的閱讀時間裡,我們只能閱讀小說中的一小部分。通常,我們只能記憶大部分的情節,以及極小部分的細節。而當我們再次閱讀接下去的部分的時候,情節之間聯絡就會被打破。這樣,我們在閱讀之中的情感代入感就會被破壞,作品之前的伏筆與細節也就很難讓人影響深刻。

為適應大資訊量的時代,我們不得不加快生活節奏,將閱讀方式碎片化。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但我們也要完整化的閱讀,在枯燥無味的生活之中獲取情感上的樂土。

碎片化的閱讀 篇7

碎片化的閱讀作文50 ,553字

隨著網路的迅速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都被碎片化了。我們可以在地鐵、公交車上看電子書,利用作業的間隙聽英語。就像我,在手機上報名了百詞斬、番茄英語和超有愛英語三個閱讀活動。每天有時用早上在車子上的時間看,有時在放學回家的公交車上看。總之,我可以利用一切碎片化的時間。

我認為碎片化的閱讀有利有弊。一方面它能讓我們抽出時間來做很多事情。我們會認為時間很充足。就像我閱讀英語軟體,根本沒有耗費我任何作業時間。媽媽還在網上幫我報名了英文網課。通過網路,我們可以隨時上課。當然這樣做也有不好的影響。就像看書吧,你一段一段地看就失去了細細琢磨句子的時間,你只知道一些大概的情節。尤其是閱讀散文,沒有把優美的詞句銘記在心。名著也是需要細細品味的,細細地體驗作者的內心世界,分享作者的情感,而不是就這樣囫圇吞棗地讀完。這樣的話,你的閱讀能力就不會提高。

以前,我們只能在圖書館借一本完整的書,現在在手機上隨便一搜就可以發現。以前手機也只可以打電話,現在手機可以有許多附加功能。如果想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們也可以用百度地圖來導航。我們可以做很多以前人不敢想象的事情。可是這樣倒底是好是壞呢?說實話,手機對人體也是不好的,晚上儘量不要放在床頭充電,輻射厲害。

最後,我認為碎片化的生活確實有利有弊,說實話,還是利大!

碎片化的閱讀 篇8

碎片化的閱讀作文50 ,534字

出生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QQ、微信、微博、百度、谷歌……這些軟體中的文章充斥了我們的生活。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閱讀變得更加碎片化。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手裡拿著手機刷微博、看新聞的人。

這種碎片化的生活,有益處,也有害處。因為人們在網上看文章時通常只關注吸引人眼球的地方,這種囫圇吞棗、斷章取義的閱讀方式使得人們往往無法完整地認識整件事情,引起了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所以我覺得這種碎片化的閱讀雖然表面上大大提高了人們的閱讀量,但這種閱讀方式對於獲取知識好處並不大。

但是,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省時而快捷的碎片化閱讀對人們獲取各種各樣的資訊幫助是十分大的。一本紙質的書籍,上面記載的內容永遠都不會改變,但是網路上面的資訊卻每時每刻都在更新,而且網上的資訊十分豐富:從天文地理到洗衣做飯,從上下五千年到政界要聞,只要是你想得到的,網上全都有。

可在這些鋪天蓋地的資訊中,也有些是對我們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利的。就像前段時間轟動一時的“藍鯨遊戲”,這遊戲教唆很多未成年人自殘,甚至是自殺。網上關於“藍鯨遊戲”報道中的圖片看得我心驚肉跳。

希望同學們能夠正確地使用網路,還是儘量多閱讀一些世界名著,畢竟這些名著才是獲取知識的最佳途徑!

遇上碎片化的閱讀 篇9

遇上碎片化的閱讀作文 ,497字

21世紀的人們已經生活在一個高科技的年代,人們的閱讀方式,許多人刷著手機,上著網,在網上閱讀著許許多多的資訊,可是你是否曾放下自己的電子產品,專注的看一本書呢?正是因為在這個資訊量爆炸的時代,人們的閱讀量大幅度的增加,但是持續的閱讀一本書的時間卻大大減少。人們的閱讀變得碎片化。

作為一個初中生,我認為碎片化的閱讀是對青少年不利的。當我們從頭到尾完整的讀完一本書是,我們對這本書就會產生深刻的印象與理解。可是假如我們將閱讀的時間碎片化,若是再要拾起書中的內容,恐怕就沒這麼容易了。不僅是越閱讀的時間碎片化了,閱讀的書目也變得碎片化。在不久之前,人們只能從紙質書中獲得有限的的資訊,比如報紙,書籍。可是現在的人們在微博,微信,百度上可以搜到各種各樣的報道,新聞,可是對我們有益的資訊和資料少之又少。而且網上有許多虛假資訊,不但資料來源不明,而且可能對你的安全也有不利。

當然碎片化的閱讀並非沒有好處,可是我認為,這樣的一種閱讀方式整體來說還是弊大於利。碎片化的閱讀或許能節省你的時間,或許能得到各方面的資訊,但是我希望人們能放下手中的手機,電腦,認真的看完一本書,或許能讓你收穫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碎片化的閱讀習慣 篇10

碎片化的閱讀習慣作文 ,596字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的好朋友”,但是當今社會,時代進步,科技飛速前進,人們的生活無一不忙碌了起來。有些人因沒有時間,就不願抽出時間來閱讀。書像一束陽光,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情趣,而且還讓生活變得更充實,更有意義。

我在讀小學的時候,我經常在自修課、下課等時間閱讀了很多書籍。如《海底兩萬裡》這本書,雖然書中沒有精美的圖片來展現海底世界,但我通過閱讀,在字裡行間想象出了奇妙的海底世界。我出去旅遊,結果飛機晚點了,感覺有點無事可做,於是我拿出隨身攜帶的一本雜誌,發現裡面有一片關於小魔術的文章,我通過它的介紹,按照步驟一步步學,竟然學會了這個“硬幣套繩”這個小魔術,經過幾次反覆的練習,能夠在大家面前表演了。通過類似這樣的閱讀,是我學會了很多小本領,使我本來比較內向的一個人,慢慢地變得更加開朗和自信了。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就有了”。在這些擠出來的時間裡進行碎片化的閱讀,那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當然,我也要挑選那些有益的書籍來進行閱讀,只要去閱讀,那一定會有收穫。

慢慢地我養成了隨身攜帶書籍的習慣,經常在邊角時間看看書。如等公交車、排隊等候時、放假遊玩的時候……我還會把書中的好詞好句記在腦海中,在寫作文時經常會用到。

每次碎片式的閱讀,我都會有意外的驚喜,碎片閱讀雖然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能改變人生的寬度,它使我沒有虛度光陰,使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變得很從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