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神力實驗作文相關作文20篇

筷子的神力實驗作文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1905字

【筷子的神力】

龔子墨

今天,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想知道嗎?跟我去看看吧!

練老師為我們準備了一個一次性水杯,一個礦泉水瓶,一根筷子和一袋米。練老師準備大顯身手了。只見她把米倒進一次性杯子,用手壓了壓,從指縫間插入筷子。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手中的筷子,生怕錯過這精彩的一幕。老師把筷子輕輕地提了起來,“唉!”大家嘆了口氣,議論起來:“為什麼筷子不能把杯子提起來呢?”練老師換了礦泉水瓶,把米倒進去,裝得滿滿的,再把筷子用力地插下去,最後把筷子提起來了。“成功了!”大家歡呼起來。

練老師讓我們自己來試一試。輪到我的時候,我的心跳個不停,生怕出了什麼差錯。我把米按了又按,把筷子用力地插進一次性杯子裡。我原以為一定會提起來的,但筷子和杯子沒有一點兒要提起來的意思。當換成礦泉水瓶時,我已經沒有信心了,輕輕地插進去後,竟然提起來了!嗬,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我想:為什麼提一次性杯子提不起來,而礦泉水瓶可以呢?原來,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瓶口大的一次性水杯使杯子裡面的空氣大於外面的空氣,所以不會提起來。瓶口小的礦泉水符合要求,所以可以提起來。

我真喜歡這樣有趣的課堂!

【筷子的神力】

陳藝揚

“我來,我來!”教室裡的聲音一浪高一浪。他們在幹什麼呢?快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看,練老師開始大顯身手了,她先將一顆顆飽滿的珍珠米倒到一個一次性杯子裡,倒滿後用手把杯中的空氣擠出來,又將一根筷子從手指縫間插入米中。練老師大聲地說:“我開始提筷子了!”頓時,全班目不轉睛地盯著筷子和杯子,期待著奇蹟的出現。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我目瞪口呆了:練老師輕輕把筷子一提,竟然只將筷子提了起來。

不過,我們又做了一次用礦泉水瓶做的實驗,把米裝滿後,一提,米、瓶子和筷子一起被提起來。我們爭先恐後地舉手,想快一點做這個實驗。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小胖子,他在壓米時把杯子都壓壞了。當然,一次性杯子也沒提起來,不過,他卻將礦泉水瓶提了起來。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到我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米壓實,然後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輕輕一提,可惜還是不能把一次性杯子連同米一起提起來。我用礦泉水瓶一試,馬上就成功了。

在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練老師終於告訴了我們這個科學實驗的原理。原來,由於杯內的米粒之間的擠壓,杯內空氣被擠出來,杯外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使筷子能將米和杯子提起來。而一次性水杯的開口太大了,而礦泉水瓶的開口較小,所以礦泉水瓶才能成功。

“我來,我來!”教室裡的聲音彷彿不會停止。我喜歡這個實驗,喜歡這節與眾不同的作文課!

【筷子的神力】

呂思朗

教室裡,同學們個個神采飛揚,他們在做什麼呢?原來,他們正在和老師做一個神奇的實驗,趕緊一起去看看吧!

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來,微笑著說:“今天我們來玩一次有趣的實驗。”一聽到做實驗,同學們立刻歡呼起來。老師神祕地說:“你們猜一猜,筷子能提起裝滿米的一次性杯子嗎?”同學異口同聲,信心十足地望著老師:“可以!”“那好,今天我們就來做這個實驗!”我們歡呼起來。

老師拿出了一個杯子,一袋米,一根筷子。開始做實驗了,老師將米倒到杯子裡面,使勁地壓了一壓。我們懷著緊張的心情,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老師,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的場面。“我要插筷子了!”老師一邊說一邊把筷子插進了米里。“我要開始拔啦,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聽著老師說,我們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地望著老師。老師說完一拔。“哎!”原來老師並沒有把杯子提起,杯子留在原地,我們很沮喪。

老師看著我們,微笑著說:“同學們,我們用礦泉水瓶再試一試。”老師說完,同學們一起圍在老師身邊,幾個男孩子一起把礦泉水瓶裝滿米,時不時抖了一抖。然後老師把筷子插了進去,奇蹟的時刻出現了,礦泉水瓶竟然神奇地飛了起來,看得我們目瞪口呆,為什麼一次性杯子飛不起來呢,礦泉水瓶卻可以呢?老師告訴我們,原來是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將盛米的杯子提起來。

這真是一堂別開生面的作文課,我們期待著下一堂課的到來。

筷子的神力實驗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675字

筷子是我們吃飯的工具。一根筷子是很輕的,那麼你相信它能提起一瓶子的生米嗎?

星期六,我早早地寫完了作業。在看雜誌的時候,發現有一個叫“筷子的神力”的實驗。這一下子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準備好了實驗所需的材料一根筷子,一個塑料瓶,還有一些米,然後叫來了媽媽。

我先將米倒入塑料瓶中,雖然我是小心翼翼地倒,但是因為這個瓶口很小,所以米就像淘氣的孩子,蹦蹦跳跳地落在桌面上。媽媽就在我旁邊幫我撿桌面上的米。我大概用米裝滿瓶子的七八分滿時,問媽媽:“媽媽,裝那麼多米夠了吧?”媽媽看了看雜誌回答道:“不行,再加點米,要裝滿瓶子。”我照做。接下來就是關鍵一步,插筷子。我直接將筷子插入米中,筷子就像一個士兵一樣直立在瓶子裡,最後要檢驗試驗是否成功了。我將筷子提起,心想:一定要成功呀!但結果是筷子被我拔了出來,而瓶子並沒有被提起。

第一次實驗以失敗告終了。這時,媽媽對我說:“你剛剛插筷子的時候並沒有用手指堵住瓶口的空氣,所以沒成功,你再試一次吧。”“嗯”我點點頭,剛剛有些灰心的我,又充滿信心。這次我按照媽媽說的,用大拇指從瓶口往下摁住米,這樣就堵住了空氣。然後我再從指縫中插入筷子,最後我又一次提起了筷子,我想:媽媽已經幫我找到了失敗的原因,這次一定要成功!這次,米連瓶子一起和筷子被我提起來了!我成功了!我開心的一蹦三尺高。

瓶中的米將空氣擠了出來,此時,瓶中的壓力大於瓶外的壓力,所以米被筷子提起來了。這次是實驗讓我受益匪淺啊!

筷子的神力 篇3

敘事作文 ,528字

我聽說用一根筷子就能把一個裝滿米的杯子提起來,我非常不相信。於是,我只好親自去做一下這個有趣的實驗,看一看筷子到底可不可以提起裝滿米的杯子。

首先,我來到了廚房,拿了一根筷子和一個杯子,又找到了一袋米,然後我將米倒滿了杯子。我先抬了抬裝滿米的杯子,又抬了抬筷子,我感覺,一根筷子那麼輕,而一個杯子本來就比這根筷子重很多,現在又把它裝滿了米,不就更重了嗎?這跟輕輕的筷子怎麼可能提起裝滿米又比它重很多的杯子呢?我抱著懷疑的態度,用手使勁地按住杯子裡的米,然後用另一隻手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從手指縫間插到杯子的底部。現在到最後一個步驟了,我十分謹慎,生怕出現了什麼差錯,實驗的結果就會有問題。我把按住米的手小心地拿開,然後輕輕地提起另一支手中的筷子,接下來,我看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筷子好像成為了一個大力士,輕輕鬆鬆地就把裝滿米的杯子提起來了,我感到非常的奇怪。

做完這個實驗,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上網查其中的奧祕。原來,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了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所以筷子就好像有神力似的,輕輕鬆鬆地就把裝滿米的杯子提起來了。

這個實驗讓我明白,大自然裡有許多奧祕,我們要學科學,愛科學。

會游泳的雞蛋實驗作文 篇4

國小四年級作文 ,864字

今天早晨我們在快樂魔方上了一堂有意義的實驗課,讓雞蛋在水中浮上來。

上課鈴響了,老師神祕兮兮神采奕奕地走進教室,還拿著一些與上課毫無瓜葛的東西,有一個透明的玻璃杯、一顆小巧玲瓏的雞蛋,一把湯勺和一根筷子,還有一袋常見家用食鹽。同學們看見了一個個丈二的和尚和尚摸不著頭腦,滿腹疑問,不知道老師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接著老師故弄玄虛鄭重其事的說:“同學們老師今天要讓雞蛋浮在水面上。”同學們聽了有的抓耳撓腮面面相覷;有的在等著看好戲;有的覺得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還有的同學或許早有耳聞對這件事根本不感興趣。

只見老師先在水龍頭接了一杯冷水,然後把杯子傾斜過來,把雞蛋小心翼翼的放進杯子裡。只聽見“撲通”一聲雞蛋掉進了水底,像一個水上芭蕾舞蹈家在空中來了一個三百六十度大旋轉才沉入水底。這時老師故意問:“怎樣才能讓雞蛋浮起來呢?”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加鹽。”

老師按照我們的方法去做了,他把勺子放進鹽中,盛了一勺鹽撒進水中。食鹽在空中像紛紛揚揚的雪花飄落在水底。越積越多就像給水底鋪了一層雪白的地毯,而雞蛋卻紋絲不動,像一個懶娃娃在鹽床上睡覺。我心裡很著急。心想:你這個臭雞蛋,怎麼還不浮起來呀?於是無奈之下,老師用筷子攪拌了幾下,水頓時變得渾濁不清,雞蛋好像受到了筷子的騷擾,翻了一個身繼續倒頭大睡,對我們置之不理。我不禁嘀咕著:“你這個貪得無厭的傢伙,怎麼還不浮起來呀?”同學們有的目不斜視的盯著杯子,生怕錯過了雞蛋浮起來的時候;有的在那急得拍手跺腳;還有的在那裡靜觀其變。就在同學們失望至極的時候,老師繼續加鹽攪拌,雞蛋不負眾望終於浮起來啦!像一個小魚在水裡憋了太久,出來水面上透透氣似的。同學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有一些調皮的傢伙狠狠的把雞蛋按下去,可杯底好像有一個彈簧似的,剛按下去雞蛋瞬間又浮起來了。

最後老師說雞蛋浮起來是因為鹽水的密度比雞蛋大,聽老師的解釋我恍然大悟,如夢初醒,原來是這樣的呀!

有趣的一次實驗作文500字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1107字

【有趣的一次實驗】

孫苗馨

我喜愛科學,科學可以讓我們拓展思維、腦洞大開,而且我還做過各種各樣的實驗。但一想起那個實驗,我還會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

記得那一天,我們班要為科技節做一個噁心又好玩的實驗——鼻涕膠。我從一早就開始準備實驗材料,攪拌的勺子、細細的玉米粉、做沙拉的碗、盛水的杯子,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清理廚房的媽媽。

實驗開始了,我先用木勺從袋子裡挖了一大勺玉米澱粉,“噗”地一聲倒進碗裡,再從水龍頭中接了一大杯冰涼的水,沒頭沒腦地倒下去,頓時弄得玉米粉飛濺,但我毫不在乎,仍然信心滿滿地攪起了這堆“化學物質”,並且眼睛緊緊地盯著它,生怕錯過每個變化過程。攪啊、攪啊,攪拌了十多分鐘,但這堆東西好像在跟我鬥氣,依然懶洋洋地“躺”在碗裡。但我不灰心,再來一次,但結果還是一樣。

我放棄了,將勺子一扔,回房間生氣去了。“樾樾,快看,做鼻涕膠要用溫水,不能用涼水!”。還有這種“坑人事件”,我急忙衝出房間一看,呀,書上寫的真著要用溫水!

我鼓起信心,再來一次,果真成功了!我歡呼起來!最後,我為我的鼻涕膠加入了綠色色素,直到它變成了外星小綠人的可愛色,為實驗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科學是神奇的,科學是有趣的,只要你仔細觀察,便能發現科學的奧妙。

【有趣的一次實驗】

王柯欣

科學是我比較感興趣的一門學科,因為老師總會在課堂上帶我們進行有趣的實驗,但是那一個實驗最令我印象深刻,每當想起那個實驗時,總感覺很奇妙。

一次科學課中,老師告訴了我們岩石風化的實驗過程,是將岩石來回放入水和火中。起初,我一點也不相信老師說的話是對的,認為岩石不可能會風化,它那麼堅硬,怎能受“人”“侵犯”?但是,看了這個實驗後,我是心服口服了。

首先,要準備好材料,是一塊正正好好的岩石、鑷子、一個打火機、一杯水和一個酒精燈。再將酒精燈點燃,之後,用鑷子夾住岩石,並放入水中,放入水中的時間一定要短,只需要把岩石浸透。接著拿出來用布擦乾,擦完後再將岩石放入火中一燒,來回做幾次岩石就回風化。

一開始,我們小組來回做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我的耐心也一點點地耗盡,隨後索性看起窗外的風景。可突然有個人大叫著“成功了,成功了!”原來我們組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岩石從水中拿出來沒有用布擦乾。於是我們又重新來過,真的,岩石竟真的風化了。

任何事情不能盲目下定結論,要有理有據,並且要觀察和實驗中得出正確的結論。

關於摩擦力的實驗作文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638字

老師笑哈哈地說:“咱們來玩個遊戲!”小朋友們都紛紛議論:“這個遊戲好不好玩?”“這是什麼遊戲?”

老師叫俞黎傑拿來兩本厚厚的書本。老師問:“書裡面有什麼?”同學們大聲地說:“書裡面只有字、數字,還有圖畫。”

老師把兩本書穿插在一起,好像在洗撲克牌似的,嘴裡說著什麼,好像一位魔法師。同學們都離開了位置,去看老師怎麼洗撲克牌。

“誰願意上來?”同學一聽紛紛舉手:“我來!我來!”老師首先請女漢子呂婉穎。呂婉穎上來了,用手掰了掰,洩了氣說:“掰不動!掰不動!”

第二次,老師請張元昊和丁雄上來。他們上來,拉得滿臉都是汗,掰不開。這真是好生奇怪啊!又加入兩位同學呂川、俞黎傑,他們開始掰了,用盡了吃奶的力氣,可還是掰不開。

這時,全班同學都上了,我在想,這應該能掰開了吧,結果還是掰不開。我真的好想知道這是為什麼啊。

老師問:“你們有什麼要問的嗎?”我在心裡想,這書是不是有什麼祕密?同學們都紛紛舉手,提了很多問題,有的說會不會是用了雙面膠,還是被老師使了什麼祕密?

老師解釋起來:“這是摩擦力”。同學們都很好奇,有的向網上看了看,可是還是聽不懂。最後,老師問我們:“這紙粗不粗?”同學們點點頭,這下子有些聽懂了。

瓶子吞雞蛋的實驗作文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80字

“‘吞’進去了!‘吞’進去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作文班的教室裡為什麼十分吵鬧,議論紛紛?讓我們一起按下時光倒放鍵,回到十五分鐘之前,一探究竟吧!

上課了。作文魏老師把一張課桌當作實驗臺。桌上放著一個熟雞蛋、幾張餐巾紙、一把小打火機和一個透明的瓶子。這瓶子也真是夠肥的了,好似一位懷孕的婦女一樣。同學們,疑惑不解。“同學們,今天是活動課,我來為大家變個魔術——瓶子‘吞’雞蛋!”同學們此刻如同墜入五里霧中。大家先是有片刻的遲疑,皺了皺眉頭,託著下巴冥思苦想起來。但隨即蠢蠢欲動起來,交頭接耳,就彷彿一群被驚擾的鳥雀似的,嘰嘰喳喳的叫聲此起彼伏。

魏老師拍拍手說:“各位同學,請安靜下來,你們親愛的魏老師要開始表演啦!”魏老師請班長先來嘗試。班長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沒有把雞蛋按進瓶子裡。魏老師讓班長回到座位。只見老師拿起餐巾紙,撕成長條型的紙條,然後迅速用打火機點燃,橘紅色的火苗開始蔓延。說時遲,那時快,老師飛快的將燃燒的紙條塞入瓶中,又一鼓作氣把雞蛋放在瓶口。忽然,“撲哧”一聲,調皮的雞蛋娃娃落在了杯底,優雅的翻了個大跟斗,便平躺在那兒一動不動。

“老師太厲害了!太厲害了!不愧是偉大的魏老師!”

“真的假的,不可能吧!這是為什麼呀?”

沒過多久,教室裡又如同一鍋煮開的水,沸騰起來了。

“讓我來告訴你們這是為什麼”,魏老師好像我們肚子裡的蛔蟲,“都是因為氣壓的原理……”

這節作文課,真是有意思!

筷子的魔力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667字

“今天我們做個實驗。”“太好了!太好了!”同學們歡呼雀躍,教室裡一片歡呼。

老師從門外拿來一袋米、一根筷子和一個杯子。同學們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呀。“今天讓我們見識一下筷子的魔力。”老師說道。我們一聽,一擁而上去摸筷子。“唉!這不就是普通的筷子嗎!能有什麼魔力?”有人說。“那就讓我們見識一下吧。”同學們將信將疑,跟著做起了實驗。

老師把米倒入了杯子,又把筷子插入米中。“你們說,筷子可以把這一杯米提起來嗎?“我們輪流提了一下米杯,覺得米杯沉甸甸的,就在想:這麼沉的米杯筷子能提起來嗎?趙思源用筷子提了一下,筷子靈活地從杯子裡溜了出來,更別說提米杯了。”大家想想,怎麼才能把米杯提起來呢?“老師說,”二年級組失去了一次機會,還有兩次。“大家冥思苦想,過了一會,突然冒出一個聲音。”有了!往裡面水。“陸瀟楠靈機一動,說道。”可以試試。“我們提議道。陸瀟楠端來水,給老師。老師又把水往米杯裡倒,杯子裡還冒出了大小不一的泡泡哩!看來,杯子裡還有空氣。老師又把米杯斜過來,把水倒出。陸瀟楠把米壓平,用筷子一提,米杯就被提了起來。呀!真神了,那麼沉的米杯被提起來了。我不由想道。週一錚也要試一試,用了吃奶的力氣壓了又壓,一提可又失敗了。老師又把水倒入米杯裡,直到米杯不冒泡了才把水倒出來,壓平,一提就成功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答不上來。”那是因為當水把米粒中的空氣趕走時,米杯裡的氣壓小於外面的氣壓,筷子就能施展它的魔力,把一整杯米輕鬆地提起來。

啊,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留心觀察,就能發現。

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6字

“我來摸!我來摸!”“哇!瓶子癟了!”……這是什麼聲音?原來是我們作文班正在做一個叫“瓶子癟了”的實驗呢。

上課鈴一響,老師神祕地走進教室,問我們:“你們能不用手就把瓶子弄癟嗎?”教室裡立刻炸開了鍋:“用腳踩!”“往裡面吸氣!”“用頭把它頂癟”……老師卻說:“我不用你們所說的任何方法,就能把瓶子弄癟。”“啊!”同學們不相信的一大片。

只見老師不慌不忙地轉過身,從袋子裡緩緩地取出一個礦泉水瓶和一個保溫杯,慢慢地放在桌子上,又拿起保溫杯,把蓋子擰開,將溫熱的水小心翼翼地倒進了礦泉水瓶,那溫水好像一個個可愛的孩子,紛紛跳進了礦泉水瓶。霎時,礦泉水瓶裡裝滿了水蒸氣,不一會兒,水也裝滿了瓶子,可瓶子就是沒癟。同學們臉上掠過一絲懷疑的神情,老師已經做了這麼多步,可是瓶子並沒有癟呀。老師又叫了一個同學上去摸一摸礦泉水瓶,那同學一碰到瓶子,立刻像觸電了一樣把手縮回去,原來是水太燙了。可水燙和瓶子癟掉又有什麼關係呢?同學們更加疑惑了。

這時,老師說話了:“如果我現在把瓶子裡的水倒進垃圾桶裡,再把瓶蓋擰緊,會怎麼樣呢?”有的同學說會熱脹冷縮,也有的同學說會空氣縮小。老師拿起瓶子,對準垃圾桶,一咕嚕把水全倒光了,又迅速將瓶蓋擰緊。此時瓶子裡面已經有一滴滴的小水珠在往下流,同學們的眼睛都睜得大大的,生怕錯過最精彩的時機。突然,瓶子開始癟掉,同學們立刻一窩蜂衝到上面目不轉睛地盯著瓶子,瓶子已經癟得像個細腰葫蘆,如果我不是親眼看見,一定不會相信這一幕。

老師說:“這是因為熱水倒進瓶子裡,瓶裡的熱氣很多,當把水倒出瓶子時,瓶子外的熱氣過多,才把瓶子弄癟的。

原來,生活中的科學不處不在,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一定會有收穫。

有趣的小實驗作文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1891字

【蠶有沒有聽覺】

文/黃珈卉

我曾經聽說蠶寶寶是一種奇特的昆蟲,它們擁有5只小小的單眼,可卻一點聲音也聽不見。我決定做個小實驗來確認一下。

我先要找以下幾樣物品:幾塊光滑的鵝卵石、一些舊的小鈴鐺、兩片新鮮的桑葉、還有三條肥肥的蠶寶寶。

準備完畢了之後,我將一條小蠶抓上葉片,又拿起兩塊小石頭在小蠶身邊敲打。兩塊石頭互相碰撞,發出了“鐺鐺”的聲響,十分刺耳。我懷著期待的心情,目不轉睛的盯著葉子上的蠶寶寶,只見它靜靜地吃著桑葉,一點兒反應也沒有。可我依舊還是不甘心,於是又拿來鈴鐺,一邊兒碰撞一邊兒搖晃。再看向小蠶,也和上次一樣,小蠶一點不受我的影響,無動於衷。看樣子,它是真的沒聽見一點聲響,正埋頭苦吃呢!

我又看向另外的小蠶,它們在幹嘛?發呆?拉屎?不對,它們,它們竟然在偷吃我另外放的桑葉!

事實證明,蠶的確什麼也聽不見!

【做實驗】

文/張澈

我在《一分鐘破案》裡面看到一個案子,是一個人吃雞蛋,發現蛋裡有一根鋼針。但作案人是如何把鋼針裝進雞蛋又不留下痕跡的呢?我來不及看答案,但看到“提示”裡說“蛋殼遇到醋會怎麼樣”,我就想做個實驗。

早上,我吃完早餐後,把一個雞蛋放到碗裡,再注入白醋,淹過雞蛋,然後去做作業。到了晚上,我發現碗裡有很多雜質和泡沫,就將雞蛋拿出來,用鋼針刺,一下就刺破了。我小心地把鋼針推到最裡面,蛋殼外面就看不到痕跡了,要不是提前知道,根本發現不了那個小針孔呢!

我覺得應該再做個對比。於是我又拿了一個雞蛋,直接用鋼針扎,但扎不破,媽媽試了一下也是同樣,反而把針頭弄鈍了。

世界上的奇妙現象無窮無盡,只要我們去發現、尋找。

【雞蛋上浮記】

文/唐寅博

奇妙的科學世界裡有許多有趣的科學道理,今天,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叫雞蛋上浮記。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呢?因為這是一個老師佈置的科學實驗作業。

做這個小實驗要準備以下用品:200克鹽、一個雞蛋、水、勺子、筷子以及水壺等。

一切準備就緒,實驗開始了。首先,我先在杯子中倒入清水,把雞蛋放進去,雞蛋就像睡著了一樣靜靜地躺在用水做成的被窩裡一動也不動。我趕忙用小勺子把鹽一勺一勺地放入水裡,一共放5勺,每放一勺就用筷子攪一攪。鹽慢慢融化了,可雞蛋似乎有點捨不得離開“暖和的被窩”,它很猶豫,想繼續睡覺,又想到外面去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它忽上忽下猶豫不決。這時候我等的不耐煩了,還沒等雞蛋穩定下來,我就已經大把大把地往水裡撒鹽呢。這下可好,雞蛋不想浮起來也只能乖乖地浮起來了。

是什麼原因讓雞蛋浮起來的呢?後來爸爸說:“當物體的比重大於水的比重時,物體就下沉;當物體的比重小於水的比重時,物體就上浮。當我在水中加鹽,就增加了水的比重,當增加到一定量的時候,水的比重大於雞蛋的比重,雞蛋就浮起來了。”

我喜歡這次試驗,既讓我收穫了快樂,更讓我們收穫了知識,真是受益匪淺。

【紙能托住水】

文/陳思涵

“紙能托住水?”同學們這麼議論著。為了驗證它的真假,我決定回家做這個實驗。

需要準備的材料很簡單,一般家裡都有:A5大小的紙、玻璃杯、水和水桶。

我先把玻璃杯灌3/4的水,接著把水桶放在桌上,並將玻璃杯放在水桶平坦處,以免水“跑”出來,然後把那張小小的A5紙慢慢放在杯子上,輕輕地來回撫摸,最後迅速把杯子倒過來。我想:肯定可以成功!結果只聽見啪的一聲,哎!水呢,掉入了水桶“無底洞”;紙呢,掉入那些水中,開始翩翩起舞,彷彿在嘲笑我“你呀,真不該驕傲!”我呢,則哭笑不得,“真是應了那句話,驕傲使人落後!不過,我再試一次吧,失敗是成功之母。”

第二次,我把玻璃杯灌滿了水,從玻璃杯的側面看,可以發現一個扁扁的半橢圓形。我按照上面的步驟重新做了一遍,並且更加小心謹慎。這次,紙終於黏在了玻璃杯上了,我整整數了一百多下,它才心不甘情不願地被我打入了“水刑室”。

後來我上網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失敗是因為杯裡沒裝滿水,還留有空氣。成功是由於杯子裡裝滿了水,空氣無法進入杯中,大氣壓通過紙托住水。

【小實驗】

文/王譯萱

今天我做了一項小小的實驗,名字叫尺子救小紙。這是一項關於靜電的小實驗。

首先,實驗的準備需要是,一,紙不能是卡紙,二,尺是塑料直尺。現在我來教大家怎麼做這項小實驗,先把紙撕成很小片很小片的,接著拿出一把塑料直尺,然後在頭髮或毛衣上來回摩擦,最後快速地把直尺靠近紙一釐米左右。驚奇的事情發生了,小紙片迅速地被直尺吸了上來。

這就是靜電現象,塑料直尺經過摩擦產生了靜電,就能把小紙片吸起來。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比如冬天的晚上脫毛衣,有時會聽到噼噼啪啪的聲音,那也是靜電現象。

看,科學是多麼地神奇!

紙能托住水的實驗作文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3096字

【紙能托住水】

三(7)班殷語

“哇!哇!太精彩了!”“我的天呀,太好了!”咦?8號教室今天怎麼了?這間教室一直很安靜,今天卻熱鬧得像開了演唱會……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上課時,周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排字,還說要做一個小實驗,我的心裡一陣狂喜,哇!周老師,你真夠意思!可剛往黑板上一看,就差點暈倒,什麼。紙能托住水?天大的笑話!不過,課堂上做實驗我喜歡,還是等著看好戲吧!

周老師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把清水倒進了一個精緻的杯子裡,但沒有倒滿,接著用半張雪白的A4紙輕輕蓋在了杯子面上,並用手輕輕壓了壓紙。1!2!3!杯子倒過來了,只聽“嘩啦”一聲,水衝了出來,連同白紙一頭衝向周老師早已準備好的大桶裡,哈哈,第一次,失敗了。

第一次實驗的失敗讓坐在下面的毛鑫澤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周老師見到他這副心急火燎的樣子,就讓他來完成第二次實驗。毛鑫澤把水倒進杯裡裝滿,再蓋上紙,用手包了包紙,想讓紙能更牢地粘在杯口上。然後他快速一倒,“譁”的一聲,水又毫不留情地灑了出來。毫無疑問,第二次實驗我們又失敗了。

此時的教室裡立刻炸開了鍋。同學們有的說:“我就說這是吹牛皮!”有的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嘛,再繼續試試。”還有的說:“這要試到什麼時候去呀?”周老師看上去也很著急的樣子,畢竟時間有限,如果實驗不成功,怎麼才能寫作文呀。

第三次實驗馬上要開始了,班級裡的同學都跑了上去,爭先恐後地想去幫忙,可是實驗還是遺憾地失敗了。

我心想,唉,我就說嘛,這是不可能的啦!這時,周老師卻說道:“勝不驕,敗不餒。只要我們繼續嘗試,一定能成功!”這句話鼓舞了大家,我們繼續開始第四次實驗。周老師這次很乾脆,一下子就把杯子倒了過來。

奇蹟出現了,紙居然像被膠水粘住一樣,牢牢地貼在杯子上,水一滴也沒漏下來。這可把我們樂壞了,“太好了!超讚!”“真有趣!”……剛才的抱怨聲和焦慮情緒煙消雲散。

原來,第一次失敗是因為周老師沒把水注滿,杯子裡有空氣了,第二、三次兩次也是因為空氣從已經被浸溼的紙的小空隙裡跑進了杯子,沒有形成有效的壓力差;而第四次呢,杯子裡沒有空氣,紙也沒有溼,杯外的大氣壓通過紙穩穩托住了杯裡的水,所以才成功了。小小的科學實驗,裡面藏著的學問可真大,多有趣呀!

【紙能托住水】

三(7)班譚晴文

“哇!”“啊!”“呀!”,一聲聲尖叫聲從八號教室傳出來。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別急,隨我進去探個究竟吧!

“紙能托住水”,周老師剛在黑板上寫下這五個字,教室裡就引起了一陣騷亂。有的同學扯開嗓子嚷嚷:“不可能!這怎麼可能呢?”有的同學卻堅定地說:“能!我相信周老師!”我不禁發笑,水托住紙還差不多,紙怎麼能托住水呢。周老師還開這樣低階的玩笑?切,最好失敗,一直失敗,這樣咱們今天就不用寫作文了。

周老師呢,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說:“不信,你們就看著!”只見她左手篤定地拿著一個空杯子,右手拿起一瓶水,不斷往空杯子裡注水,還沒等注滿,就說:“差不多了。”又拿出一張白紙,蓋在杯子上,輕輕地壓了壓紙,然後把杯子平移到一個大桶上方,胸有成竹地說:看我的!話未說完,猛地把杯子倒過來,“譁”,隨著一陣水聲,紙、水都掉進了桶裡。前排同學都成了“小難民”,特別是沈凡菲這個“受害者”,嚇了一大跳,連忙往旁邊躲,可惜本子已經被打溼了。全班同學立馬鬨堂大笑,我想:周老師呀周老師,您就別開玩笑了,都說了,這是不可能的事。

周老師尷尬地站在一旁,過了一會兒,鎮定了一下情緒,說:“失敗乃成功之母。剛才杯子裡水沒滿,裡面有空氣,產生的大氣壓就會把水往下推。再來一次!”第二次實驗再次開始了!

這回,周老師在杯子裡放滿了水,接著,“實驗品二號”—又一張白紙上場了,它也被蓋在了杯子上,等待完成自己的使命。周老師一本正經地擺起了馬步,開始數數:1、2、2。1、2。2、2。3……一直數到2。99,她才小心翼翼地把杯子翻過來。結果,“實驗品二號”也不是什麼“大力士”,沒把水托住,實驗又一次失敗了。這回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周老師數數時間太長,水把紙浸溼了,空氣跑進去了。

第三次實驗開始了,一個同學實在不耐煩了,就自告奮勇衝上去當週老師的小幫手。小幫手在旁邊一直說教,但還是無濟於事,實驗再次失敗!

這下倒好,更多同學衝上去了,熱心地給周老師支招,想幫助周老師成功。周老師呢,很搞笑地做了個太極動作,把同學們“趕”到了座位上。那張“實驗品四號”呢,好像在說:我害怕,我不想當“小白鼠”。周老師可沒理會,毫不猶豫地把它覆蓋在了杯口上,非常乾脆地把杯子倒了過來,“哇”!紙托住水了!紙終於托住水了!一、二、三……足足有42秒紙都沒掉。我瞪圓了眼睛,不可能吧?

紙是“大力士”嗎?不,其實是大氣壓起的作用。杯子裡充滿了水,就沒了空氣,杯子外面到處都是空氣,產生的大氣壓就穩穩地托住了紙和水!

這次實驗讓我長了見識,我回家也想試試呢。

【神奇的大氣壓】

三(8)班石梓涵

我很喜歡做實驗。因為實驗裡充滿了很多的未知,很有神祕感,而且做實驗也能讓我長不少知識。今天,在三(8)班的教室裡,就上演了一個讓我大開眼界的實驗:神奇的大氣壓。

上課時間一到,同學們就已經安靜地坐著了,眼睛都注視著講臺上本不起眼的水杯和紙片。原來,周老師告訴我們,這次寫作前先來做實驗。我們都好激動啊!

周老師從一個角落裡拎出一個紅色的大水桶來,放到桌子上,然後,拿出一張A4紙,對半撕開。這時,教室裡鴉雀無聲,同學們的眼睛都直瞪瞪地盯著那個大水桶,眼神裡都是迷茫,似乎都在想:周老師要變什麼魔術啊?“今天,我們來做一個關於‘神奇的大氣壓’的實驗”。周老師的聲音從講臺那頭傳來,“我們要把水杯灌滿水,把紙片放在杯子上,然後這樣翻轉過來,看看紙片會不會掉下來。”周老師話音剛落,教室裡鬨堂大笑,一片譁然。這怎麼可能啊?水不會把紙片沖掉啊?我們都不以為然。

周老師看大家一臉不屑、全然不信的樣子,就說道:“那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實驗開始了。周老師在杯子裡灌了一些水,蓋好紙片,喊道:“一、二、三!”話音剛落,老師就把杯子翻了個面。“哄……”教室裡炸開鍋了,原來紙片落了下來,水也全倒出來了。我心想:果然不出所料,這實驗肯定失敗啊!

周老師見同學們鬨堂大笑,便說:“實驗總有失敗與成功,我們再來一次,你們要學會仔細觀察。”

第二次實驗開始了。周老師還是按照剛才的步驟做了起來,不過這一次,好像杯子裡的水全滿了。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倒數:“三、二、一!”杯子翻了過來。

哇,奇蹟發生了。紙片安然無恙,居然沒有掉下來,水也沒有漏出來。“1,2,……25,26,27……”我們一起大聲地數著時間,看看這張紙能堅持多久。周老師最激動了,得意地說:“你們看,這張紙像被用502膠水牢牢地粘住了似的,相信了吧?”見數到“40”還沒掉下來,她更得意了,用手做了一個太極運氣的動作,好像要把身上的什麼神功輸送到白紙上,讓它繼續“戰鬥”,可沒等她把動作做完,這個“幸運者”在42秒時“壯烈犧牲”,“譁”的一聲隨著水一起掉進了水桶裡,把毫無防備的周老師嚇了一大跳,哇哇叫著,腳都翹起來了。

這兩次實驗,看著步驟都一樣,為什麼結局截然不同呢?原來,這是神奇的大氣壓在起作用呢!第一次,水杯的水沒灌滿,杯子裡有空氣,再加上杯子倒轉,有了一個水的由上而下的衝擊力,紙片自然就掉落了下來。第二次,水杯灌滿了水,杯子裡沒有了空氣,也不會產生大氣壓,當紙片蓋好,杯子倒轉後,外界的大氣壓就托住了紙片和水,紙片就不會掉落下來了。

這次的實驗真是有趣,也讓我學到了知識。我急切地想回家自己試試這個實驗。

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3975字

【紙託水】

三年級錢孜芮

紙遇水就溼,這人盡皆知。堅固的大壩也會被洪水沖毀。薄薄的一張紙,能托住水?簡直是無稽之談。

“紙託水”,老師剛在黑板上寫上這三個字,便引來一陣騷亂。什麼,紙還能托住水?我不禁暗暗發笑。“這絕不可能!”有個同學嚷起來。“可以的。”有人反駁道。老師笑呵呵地拿出實驗材料。她拿起杯子,像魔術師一樣展示著,“這是一個空玻璃杯,對嗎?”我伸長脖子,瞪大眼睛仔細看,確實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玻璃杯。如果它能讓紙托住水,我叫它“神杯”!接著老師往杯子裡裝水,直到“水漫金山”為止。“接下來幹什麼?”“把紙蓋在杯口上。再用手掌按住杯口,把杯子倒過來。”“快嘴”迫不及待地搶答。老師像機器人似的按指令演示著。手剛離開杯口,水便像洪水猛獸一樣,把紙衝進了臉盆。紙像一葉被暴風雨擊垮的小舟,狼狽不堪地躺在盆中。盆中的水得意地扭動身子,彷彿在笑話紙不自量力。

“二號實驗品”上場了。這“小可憐”一定也難逃厄運!老師開始做第二次實驗了。這一次,老師在紙蓋住杯口後,沿著杯口的邊緣小心翼翼按了一圈。我看著,輕蔑地笑了:“難道這樣按幾下,就可以讓這小小的一張紙片不怕水,甚至可以托住水?”接著,老師慢慢地把杯子倒過來。奇蹟出現了!紙真的堅強地托住了一杯水。太不可思議了!

難道這紙有魔法?不,是那看不見的魔術師—大氣壓力保護著它!杯口用紙蓋住時,外面的空氣不能進到杯中,這時,由於外面的大氣壓的壓強遠遠大於水對紙的壓強,所以,水就不會流出來。相反,當外面的大氣壓的壓強小於水對紙的壓強時,水就會衝下來。大氣壓力,你真是一位天才魔術師!

【書本“約會”】

三年級饒書源

“加油啊,大力士們,加油啊!”教室裡吶喊聲一浪高過一浪。你問我們在幹什麼?無情的“王母娘娘”正在拆散一對“有情人”呢!

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朱老師為讓我們“有米下鍋”,特地準備了一個小實驗。她慢悠悠地拿出了兩本語文書。什麼?兩本書也能變出個新花樣?這玩笑也開大了吧!朱老師把兩本書的一些書頁慢慢夾在一起,完成後,讓我們把書分開。嗨!真是小菜一碟,即使力氣最小的女生,只要動一根手指的勁,肯定也能分開呀!朱老師請一位力氣一般的同學來完成任務。誰知那位同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汗都冒出來了,可夾在一起的書本仍然緊緊相擁,他以失敗而告終。

朱老師竟然不罷休,繼續“刁難”我們,把書頁互相夾得更多了。然後,她請一位“大力士”上來分開書本,兩本書像粘了膠水一般,怎麼也分不開。接著,她又叫了兩個“大力士”上來合作。這兩位如同身強力壯的公牛,看來這回“有情人”要遭殃了。他們各抓一本書脊,費力地拔著。

同學們扯著嗓子吶喊助威,也沒能助他們一臂之力,“有情人”誓不分離。看來,沒人能夠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了。這時,一個小個子同學自信地上來挑戰。他拿著一本書脊,不住地抖動著。不久,書本就“求饒”了,又過了一會兒,書本離開了對方的“懷抱”。

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後老師揭開謎底。原來是摩擦力在發威。很多書頁合在一起,摩擦力就大了。一抖一抖,緊密接觸的紙之間產生間隙,沒有貼在一起,摩擦力就沒有了,剩下的小部分紙合在一起,摩擦力之和也很小了,就容易分開了。

這實驗真是一舉兩得啊!既讓我們獲得科學知識,又證明了團結起來力量大。

【兩本神奇的書】

三年級華詩程

你也許覺得把兩本書分開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不過今天,我卻親眼見證了兩本神奇的書創造的奇蹟。

“上課了!”只見朱老師拿出兩本語文書。我暗暗地在心裡問:語文書?兩本?有什麼用?朱老師先把兩本語文書疊在一起,請一個同學分開,這位同學帶著詫異的表情,輕鬆地把書分開了。“這樣把它們分開很容易,對吧?”“對的!”同學們更加好奇了,都把頭湊過去,死死地盯著那兩本書。接著,朱老師把兩本書隨意翻幾頁夾在一起,仍舊請了這位同學來把它們分開。他兩手用力一拉,沒有拉開。“哎呀!好難弄啊!”看來,有點難度了嘛!他又眯著眼使勁扯,書才被扯開。然後,朱老師把兩本書一頁一頁地插在一起,請了一位身體強壯的同學來再次將它們分開。可是這位同學使盡渾身解數也分不開。這兩本書怎麼像是被膠水粘在一起了呀?

“我來!我來!”臺下的“大力士”嚷著要一顯身手。兩位“大力士”自信滿滿地上場了。他們一人抓住一本書脊,咬著嘴脣,皺著眉頭,拽著書用力地拔。看看這,都成了“拔書比賽”了!“加油,加油!”臺下的“觀眾”不停地叫喊,臺上的“選手”用盡全力,這兩本書還是安然無恙。咦,這書難道被朱老師施了魔法?無奈,兩位“大力士”只好垂頭喪氣地下了場。

最後上場的是一位女生,我想:連“大力士”都沒辦法把書分開,何況是個身材嬌小的女生呢?她肯定不行的。誰知她拿住一本書,抖幾下,書竟然分開了。真是令人目瞪口呆啊!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摩擦力在搞怪呀!兩本書一頁一頁夾在一起,而且有那麼多頁合在一起,產生了很大的摩擦力,兩本書就不容易分開了。而抖幾下書,緊密接觸的紙之間會產生間隙,只有小部分紙合在一起,摩擦力就變小了,也容易分開了。

這個“奇蹟”使我明白了,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善於思考,就會發現更多的科學奧祕。

【瓶子“吹”氣球】

三年級汪愷言

老師說要教我們做一個實驗—吹氣球。我想:不就是吹氣球嗎?用嘴巴或者打氣筒就能吹起來了,為什麼要做實驗呢?帶著這個疑問,我準備了實驗材料—礦泉水瓶、小蘇打、白醋和氣球。

第二天,我興高采烈地來到學校,期盼實驗快快開始。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大字“瓶子‘吹’氣球”。真是天大的笑話,瓶子怎麼吹氣球呀?可等老師做完示範,我們都大吃一驚—氣球竟然真的吹起來了,莫非老師是一個魔術師?老師看我們都很疑惑,於是讓我們分組嘗試一下。

此時的我們早已迫不及待了。首先,我們組的陳卓爾把小蘇打倒在一張白紙上,把白紙輕輕對摺,金宇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氣球口撐大,陳卓爾則小心翼翼地把小蘇打倒在氣球裡。她緩緩地,添加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氣球“吃”飽了。接著宋巖牢牢地扶住礦泉水瓶,我往裡面倒著白醋。由於太緊張,不小心把白醋灑在了桌上,頓時一股酸味鑽入鼻腔。倒醋環節結束,趕緊清理現場,關鍵的一步馬上來了。這時“啪”的一聲,我們都被嚇得一個激靈,原來別的小組的氣球被吹爆了。

輪到我們見證奇蹟了!金宇欣把氣球緊緊套在瓶口處,往上一豎,奇蹟出現了!透明的水忽然變白,水中冒出了許多小泡泡,爭先恐後向上遊,像一顆顆美麗的珍珠,水位都升到瓶口了!這時,氣球從一個小小的乒乓球漸漸地變成了一個大大的皮球。等到氣球不再變大時,水位開始下降,水又回到了透明的樣子,但不時還有小泡泡在跳舞。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白醋和小蘇打會發生反應,生成一種氣體—二氧化碳,足以把氣球吹大。

真是個有趣的實驗!看來生活中也蘊藏著各種各樣的科學奧祕啊!

【“世界創舉”】

三(6)班李慕

你們相信紙能托住水嗎?我不相信,我也相信你們也都不相信,今天我們就要做個實驗,我敢打賭—不可能成功!

實驗開始了。全班同學都站了起來,這時,周老師說:“最後一排的同學可以站起來,其他的都要坐著,不然後面的同學看不見了。”我突然感到一陣冷風鑽進我的衣服裡,回頭一看,剛才站起來看實驗的同學,全都“刷、刷”地坐下了。這時我轉回頭來,發現周老師已經開始做她的“世界大創舉”了,全班的目光都投向她的手上。

周老師先拿出一張A4的白紙,折了一下,用力一撕,“吱”的一聲,紙被“攔腰折斷”了。

只見她拿出一個未裝滿水的玻璃杯,正準備做實驗時,從角落裡發出一聲“溫馨提示”—要把水裝滿!要把水裝滿!周老師連忙拿出一個裝滿水的瓶子,倒入一個玻璃杯。

因為這個瓶子是汽水瓶子,在倒水的時候,有人叫道:“是汽水!”隨後,一聲聲“是汽水”“是汽水”的聲音此起彼伏地在我耳朵裡跑來跑去;鄔誠敏說了一句:“是白開水。”這時,周老師解開了我們心中的疑惑,其實是自來水。同學們知道了答案,吵鬧聲和辯論聲都漸漸離去。周老師拿著杯子和紙,走到前排,幸好有紅色的大桶接住水,不然的話,前排的人受到的“待遇”準會不堪設想的。周老師一手拿紙,一手拿杯子,邁著馬步,在現場的每一個人,都膽戰心驚,老師開始倒數:“1,1。2……1。9……2。8……”杯子倒了過來,奇怪,紙真的托住水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心裡想:這怎麼可能呢?有的同學伸長脖子,像長頸鹿一樣。我也按捺不住了,像練了“蛤蟆功”一樣,一碰三尺高,“不可能!”我喊了一嗓子,然後,一聲聲“不可能”又在我耳朵裡跑來跑去。

周老師又開始數數:“一、二、三……”“像520膠水一樣,牢牢地吸住了!”一個同學喊道。”確實像520膠水一樣,老師也附和道,但好景不長,“啪”一聲,紙和水像被獵槍打中的小鳥,一下子就衝了下來。第一次實驗在成功了12秒之後結束了。

第二次實驗開始了。周老師把紅桶裡面的紙拿了出來,紙已經變成了落湯雞,上面還有一個大大的洞,有一個同學說:“不能有洞。”老師聽了這句話,折了一下,還有洞,老師又拿了一張嶄新的白紙開始做實驗,可是—又失敗了。

第三次實驗開始了。我盯著周老師,眼睛眨也不敢眨,這次老師二話不說,很快把杯子一倒,這張紙只存活了兩秒鐘,就被水給按進了無底的深淵。

我嘆了一口氣,唉,只成功了一次,不過就是這成功的一次已經讓我們看到了紙確實能托住水。周老師還給我們講了她在學校做實驗的結果,紙竟然被吸進杯子裡了,這讓我更加驚歎不已。

這節語文課,不對,應該是一節科學課,真有意思啊!我終於明白了紙為什麼能托住水,原來杯子裡放滿了水,裡面就沒有空氣,沒有氣壓,而外面卻充滿了空氣,大氣壓就把紙和水給托住了。如果有空氣偷偷鑽進去,那實驗就要失敗了。

今天,我的打賭,輸了。

紙能托住水的實驗作文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3479字

【神奇的“魔術師”】

三(9)班王一涵

咦?8號教室裡怎麼傳來那麼多歡聲笑語?好奇怪,難道是在說相聲,還是班裡開了個菜市場,大家都爭先恐後在買菜?NO!NO!請跟我一起去探個究竟吧。

只見老師笑眯眯地看著同學們,說:“今天,我們來做個實驗,紙能托住水!”同學們議論紛紛:“什麼,紙能托住水?”“真是天大的笑話!”“肯定可以,我做過!”我想:“紙也能托住水?太不可思議了!”但老師畢竟是老師,肯定有豐富的經驗,所以不得不相信啊。不然,老師萬一“牛氣沖天”了,那我豈不就變成那浸溼的紙了嗎?看著同學們眉飛色舞地“講大道”,老師只是神祕地笑了笑,便開始了這個令人驚奇的實驗。

第一次,老師拿了一個紅色的水桶,半張白色的紙。老師把水桶放在柴知言的桌上,說:“柴知言,快把紙和本子放進去。”柴知言立刻遵命,手忙腳亂地把書和紙放進抽屜,生怕把這兩個無辜的“小寶貝”弄溼了。周亞臻怡像剛出生的小寶寶一樣好奇地把頭探過去,想看個究竟。可老師卻像警察似的把她攔住,說:“別偷看!你這個小傢伙。”她只能灰溜溜地回去了。老師先拿了一個杯子,裡面盛著沒有滿的水,接著,她把那半張紙蓋到上面說:“下面是見證奇蹟的時刻!”同學們一起喊:“一,二,三,倒!”老師猛地一倒水杯,譁!水杯裡的水和紙全都掉了。班裡霎時安靜了一秒鐘,緊接著發出了一陣爆笑。老師呢,滿臉詫異,好像在納悶實驗怎麼失敗了。過了一會兒,她告訴我們:“因為水沒有滿,空氣進入了杯子,產生的大氣壓就把水和紙一起衝到桶裡了。”大家恍然大悟。

第二次,老師一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樣子。只見老師倒了滿滿一杯水,把白紙放在杯子上,嘴裡開始數數:“1,2,2。1,2。2,2。3,2。4……2。91,2。92,2。93……2。99,倒!”可水和紙又一次掉進了水桶。原來是因為數數時間太長了,水浸溼了紙,空氣又進去了。失敗!

第三次,老師加滿水,放好紙,“唰”的一下,非常乾脆地把紙和水杯倒過來,果然,二一不過三,實驗成功了!

老師說,因為杯子裡放滿了水,就沒有空氣和氣壓了,外面的大氣壓把水和紙托住了。這次實驗真有趣啊!

【神奇的的大氣壓】

三(9)班史一越

你相信紙能托住水嗎?我可不相信!今天,周老師在課上為我們揭開了答案。

“紙能托住水”,周老師在黑板上鏗鏘有力地寫下5個大字,靜悄悄的教室霎時變得熱鬧沸騰,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我滿臉疑惑地盯著周老師。只見她拿出了一個紅豔豔的塑料水桶,接著又拿出了裝著大半杯水的杯子。接下來,周老師把一張紙放在杯子上,高高地舉起杯子。同學們一個個屏住呼吸,伸長脖子,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等著老師把杯子倒過來。一,二,三,周老師話音未落,倒過來了的杯子就出洋相了,水把紙衝入桶中了,幸虧有水桶接著,不然,前排的同學就要遭殃了!

“我就說嘛,這是不可能的事。”同桌的高音喇叭響了。“不對不對,周老師特地表演失敗的。”另一同學反駁道……教室像炸開了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來,我不禁暗暗發笑:簡直是無稽之談,紙怎麼可能托住水?

周老師呢,不慌不忙地說:“同學們,失敗並不可怕,失敗是成功之母嘛。這一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杯子的水沒有裝滿,空氣進去了。我們再來一次好不好?”我明白了,老周是故意的。

第二次實驗又要開始了,坐在第一桌的柴同學可滑稽了,剛才的一幕把他嚇得不行,水花濺到了他的身上,為了防止再次“遭殃”,他把衣服套在頭上,這樣的好處當然是他再也不會被動“淋浴”了。周亞臻怡同學呢,瞪著圓溜溜的眼珠子,腳步卻不由自主地挪向周老師,想就近看個清楚,卻被老周“無情”地遣回位置。要是前面的同學都圍住老周,那後面的同學還怎麼觀察啊?看哪,老周不緊不慢地拿起了杯子

周老師開始做實驗了,她在講臺後蹲了下來,好奇的同學圍上去想看個究竟。突然,周老師猛地站起來,手裡拎了個紅色大水桶,“咚”的一聲放在桌上,大家嚇得不是把東西扔進書包裡,就是跑到最後一排“避難”。接著周老師又拿出一張白紙,對摺撕開,再拿出一個透明的玻璃杯,在桶裡舀了杯水,但沒舀滿。周老師把其中半張紙按在水杯上,數完一—二—三,馬上把水杯翻轉過來,那紙“啪”的一下跳到水裡洗澡去了。

同學們哈哈大笑:有的笑得肚子疼,有的笑得東倒西歪,有的笑得都出眼淚了。“安靜!同學們安靜,剛才失敗是因為杯子裡沒放滿水,裡面有空氣。放滿水的話,實驗一定能成功!讓我們再試試吧!”周老師說。同學們異口同聲道:“不可能的事!哈哈哈哈……”不過有幾個同學是反對的,說能行!我心想:這戲不錯啊!

第二次,周老師右手拿著杯子,這一次水杯是滿的,左手把紙蓋在杯子上,說一—二—二點一—二點二—二點三……等周老師說到二點九的時候,我以為她要倒過來了,可是,幽默的周老師卻說二點九一、二點九二、二點九三……逗得我們全班鬨堂大笑。

就在這時,周老師把杯子快速倒過來,奇蹟出現了,紙托住了水!天哪!奇蹟真的發生了!我的眼睛瞬間瞪得如銅鈴般大。這時的周老師開始得意地計時:一、二、三……同學們也跟著數:七、八、九……數著數著,有的同學激動得爬到了桌子上,有的同學衝到前面,鼓起腮幫子想把紙吹下來,也有同學竟然想伸手把紙扯下來,幸虧周老師躲開了……不管怎樣,紙就像用了502膠水一樣牢牢地黏在上面了。

一開始老師用左手拿著杯子,一蹦一跳地數著,可是過了一會兒,左手不聽使喚了,於是換右手,後來右手也不行了,再這麼拿下去,周老師的網球肘又要痛了,數到“一百三十三”的時候,再也不耐煩的周老師拍了一下這張神奇的白紙,“讓”它跳進水桶裡去洗澡了。

一張薄薄的紙竟然能托住一杯水,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啊?老師終於說出了“真相”:原來第一次失敗是因為水沒盛滿,裡面有空氣,就有大氣壓,一倒過來,氣壓和水就把紙衝下來了,所以沒能托住水。第二次成功是因為水盛滿了,杯子裡沒空氣,外面的大氣壓把水和紙托住了。

這次實驗真讓我開了眼界,明白了不是紙有什麼神奇的力量,大氣壓才是魔力的創造者。

【神奇的大氣壓】

三(10)班王恬萱

今天語文課,周老師神祕地說:“我給大家做一個實驗哦。”說完,她便轉身寫下題目,才寫了一筆,教室裡就像飛進了一大群麻雀,嘰嘰喳喳地猜著題目,有的說“燒紙船”,有的說“紙能托住水”……真像炸開了鍋似的熱鬧。

只見周老師寫的是這幾個字:紙能托住水。“啊?紙能托住水?”同學們都紛紛議論起來,“這怎麼可能?”我心想,“哈,紙居然能托住水?周老師不就是為了讓我們樂一樂編的笑話吧?”周老師才不管我們的議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只見她先拿出一個紅色的大水桶,放在前排同學的桌子上,用透明的玻璃杯舀了些水,但並沒有裝滿。接著,她又拿出一張紙,對摺後撕成兩半,她把其中半張紙放在杯口上,用手壓了一下,像是要讓那張紙牢牢地粘住杯口。最後,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了!周老師一數到三,就立刻把杯子翻了個方向,只聽“譁”的一聲,水和紙好像是急著跳進桶去玩耍似的,一起跌進了水桶。我想:哈,我就說嘛,這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紙能托住水,那這件事可得上新聞了!不過也有同學很納悶:周老師說能,那肯定能呀!周老師好像看出了我們的心思,說:“實驗不成功的原因是,杯子裡水沒裝滿,裡面有空氣,空氣加水的衝擊力,那紙肯定會被衝下去!”

說完,她又舀了一杯水,一手拿著水,一手拿著礦泉水瓶,往杯子里加水,直到水流出來為止。接著,她像剛才那樣,把紙蓋在上面,用手按了一下。最後,她數著一、二、二點一、二點二……好不容易數到二點九,我們本以為周老師會數三,沒想到她又賣了個關子,繼續說二點九一、二點九二……我有點不耐煩了,心想:這不是在浪費時間嗎?終於,周老師把杯子倒了過來,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紙真的牢牢地吸在杯口上了!好奇怪啊!大家都激動地數起來:一、二、三……周老師更激動,揮動著沒拿杯子的右手,大聲地跟著數數。終於,她的左手拿不住了,趕緊換了隻手,生怕杯子掉下來。這時,調皮的馮子墨忍不住了,拿著筆,試圖走近杯子,用筆戳了戳,想要把紙弄下來,可紙一動也不動;有一個男生鼓起腮幫子使勁吹,哈哈,難不成想把紙吹下來?最後我們數到了一百三十三,紙依然紋絲不動,牢牢託著水。周老師看上去體力不支了,她調皮地用手拍下了紙,結束了這次實驗。

紙為什麼能托住水呢?周老師告訴了大家這個實驗的原理:原來,杯子裡的水滿了,就沒了空氣和大氣壓,外面的大氣壓就把水和紙托住了。原來如此啊,同學們都明白了。科學實驗真是有趣,裡面還藏著豐富的知識呢!

紙能托住水的實驗作文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0字

俗話說得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然而,今天我卻在一個實驗中親眼見識了:水居然不往低處流,僅僅因為一張紙!

這個實驗是由我和老媽共同完成的。材料很簡單:兩張普通的A4紙、一個玻璃杯、一盆清水和一根套被子的粗針。

實驗之前,我對老媽的所謂“老道經驗”充滿了一百零一個不相信。讓紙“託”住水?開玩笑吧?紙不被水衝爛就不錯了!

老媽對我的質疑置之不理,只說了句“放心!待會你就信了。”之後,她讓我把杯子灌滿水,而我只灌了七分滿。老媽說不行,一定要完全灌滿。我說:“灌得太滿,紙不是更容易被泡爛?”老媽堅持,我只能照做,灌滿後,媽媽拿來了一張紙,蓋在上面,然後迅速地毫不猶豫地將杯子底朝天地到了過來。令我目瞪口呆的一幕發生了,只見水倒過來後並沒有傾瀉而下,而是被紙穩穩當當地給“託”住了!在漫長的數十秒後,才和紙一併落下。

還沒等我明白咋回事呢?老媽又拿來一張紙,雙手捏著紙的對稱兩邊,讓我在上面戳洞。我一口氣在上面紮了密密麻麻二三十個小孔。我心裡打鼓,儘管被剛剛的事實給震驚到了,但也並不認為千瘡百孔的紙,也能擔此“重任”。可是,事實卻再一次令我瞠目結舌:這樣的紙居然再一次“託”住了水,甚至,比剛才完好無損的紙支撐的時間還要長。

事後,老媽終於告訴我了原理:原來水在裝滿了杯子之後,就會把杯子裡的空氣都擠出去,而紙可以阻擋外部空氣的。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密封的空間,所以,水就不會倒出來了。我恍然大悟!

可是,你知道紙被戳了很多個孔之後,水還是不會倒出來的原因嗎?因為每一個小孔的大小都小於一滴水的體積,所以即使有很多小孔,水滴不下了,依然還是一個密封的空間啊!

這麼匪夷所思的現象,居然暗藏著如此有趣的科學道理!真厲害!

水的張力實驗 篇15

國小四年級作文 ,1081字

烏鴉喝水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烏鴉通過不停地加石子終於喝到了瓶子裡的水。那如果水滿了,繼續加石子水一定能溢位瓶口嗎?現在我們就來驗證一下。

吃完午飯,我興奮不已地請來爸爸媽媽還有妹妹充當我的觀眾。桌子上是我準備好的一個透明玻璃杯,一碗水和幾十枚硬幣。我學著魔術師的樣子,首先拿起杯子,用指頭一敲,“叮……”餘音繞樑好像在告訴我們它一塵不染。接著我又端起水,一本正經地說到:“這是純天然無汙染的普通礦泉水,你們誰來品嚐一下。”妹妹猛地站起來喝了一口下去,“真甜啊,真好喝!”妹妹不住地點著頭。我忍著笑指著硬幣說:“這些都是普通的硬幣,沒問題吧?萬事俱備,你們一定要睜大眼睛拭目以待。”

首先把玻璃杯放在桌子上注滿水,我輕輕地挽起袖子,捏起一枚小小的硬幣,然後放到妹妹面前,左晃一下右晃一下,拉長聲音說道:"這是一枚普通的硬幣,"又指著杯子說道:"這是一杯普通的清水……"不等我說完,妹妹就極不耐煩地像個機關槍似地說道:"太??攏?慊褂型昝煌?u>作文https://Www.ZuoWEn8.Com/!"言歸正傳,見證奇蹟的時刻馬上來臨!

我把硬幣挨著玻璃杯的邊緣,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進去,硬幣這時就像雪花一樣飄呀飄悄無聲息地落到了杯底。一枚、兩枚、三枚……,杯底的硬幣越積越多,就像一座銀色的錢山,杯口處也慢慢鼓起,就像一座凸起的"水山"。

32,33,34……杯口的水越鼓越高,我不由自主地放慢速度,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額頭上流出細細的汗珠。“屋漏偏逢連陰雨”,這時手也不聽使喚抖得厲害,一直蹲在旁邊的妹妹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她手中的硬幣丟了進去,“不……”我捂住嘴還沒喊完,硬幣就像跳水遠動員完成了一套完美的動作旋轉飄落到了杯底,我瞪大眼睛盯著杯子,杯口處的水彷彿被囚禁的猛獸似的抖動幾下又安靜下來。謝天謝地!

妹妹疑惑不解地問:"這是為什麼呢?"我告訴她,這是因為水的表面有張力,當硬幣投進水裡佔用了杯子的空間,水就被擠出一點,它會微微拱起,而不會溢位來,杯口就會隆起一座凸起的"水山"嘍!妹妹伸出大姆指崇拜地說:"姐姐,你真棒!"

水的張力實驗硬幣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812字

這周寫實驗作文,我一下就被一個名叫“水山”的實驗吸引了。難道一碗清水,幾枚硬幣就能變成一座“山”?我百思不得其解,都說百聞不如一見,那我就自己來做一下吧。

小心翼翼

我準備了一碗清水滿滿的,彷彿丟進一粒石子,都會溢位來。抱過來我的全部家當——小豬存錢罐,拿出硬幣,順著碗邊輕輕滑下,硬幣好像一個快樂的孩子坐著滑梯,瞬間滑入碗底。我迫不及待地側著頭看著“山”是否出現,可水位絲毫未動。我拿起第二枚硬幣慢慢地放入水中,這會兒這水會不會溢位來啊?嘿,還是紋絲未動。第三枚,第五枚,我不由自主地大膽了起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第十枚……第二十枚,看到水並沒有溢位來,我的膽子越來越大了,丟硬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等到第四十枚的時候,我驚奇地發現水面終於微微鼓起,好像一個光滑的“溜冰場”。我急於看水“山”,不知不覺地數到第八十枚,不由心裡一驚,再看我的“溜冰場”都快變成“蒙古包”了,天哪!都八十枚了,該不會一下就水山爆發了吧。這時我每放一枚,我的心就緊張一下,水面就好像跟我一樣也緊張得一顫一顫,可水好像有一層保護膜,始終沒有一滴水溢位來,難道水面真的有魔力?我用手指點了一下水面,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水慢慢地從碗邊流出,此時的我呆若木雞,吃驚地看著水“山”,這可真應了那一句古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揭祕原理

我急急忙忙跑向廚房找老媽詢問原因,老媽說:“水的表面有一定的張力,橡皮筋一樣有彈性。”“那如果放一百枚,它會炸掉嗎?”我求知若渴地問道。老媽指了指桌子讓我繼續實驗,等我放到一百枚時,一條小河從碗邊流出,哇!原來水山是這樣爆發的。

水的張力實驗 篇17

國小四年級作文 ,843字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一提到山,大家腦海裡立即會出現無以數計的大石頭。可是老師卻佈置了一項實驗作業“水山”,水能堆砌成山?我的腦袋裡堆滿了問號。

我找了一隻圓柱形的透明玻璃杯,接著開啟水龍頭,水流彷彿知道我急切的心情,竄出的水帶瞬間注滿了杯子又溢了出來。我雙手捧著水杯彷彿捧著一個小娃娃一樣輕手輕腳地放在臺面上,用毛巾前前後後擦乾淨杯子外面的水,深吸了口氣,準備工作完畢,開始行動吧。

我一手抱起沉甸甸的存錢罐,一手伸進它的肚子,用兩個指頭夾出一枚金燦燦的五角硬幣,小心地接近杯子邊緣垂直水面鬆手,硬幣卻偏離直線,像醉漢一樣撞到對面的杯壁中段,反彈回來落到了杯底。咦?它怎麼不是垂直掉水裡?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又如法炮製了一遍,還是一樣的呢。

“換一角硬幣試試!”我拿起盤子,把硬幣嘩啦啦一股腦兒地倒出來,挑出一角硬幣沿著杯沿放下,它像悟空一樣翻了幾個筋斗雲後,就如秋風中的落葉左搖右擺停留在了杯底。

“哈哈,真有意思!”我急忙又找了一個一元硬幣,這次跟我最初的想法一樣,它啪嗒一聲垂直墜到了杯底。

“4,5,6……”隨後我沿著杯沿讓硬幣一枚枚滑倒杯子裡,它們有的翩翩起舞,有的翻轉而下,伴隨著一元硬幣啪嗒啪嗒聲,“38,39,耶!水山。”我手舞足蹈地一蹦三尺高。杯子口真的鼓起一個小水包,就像透明的蒙古包一樣。

但是,這個實驗還是令我疑惑不解。帶著疑惑衝進書房,開啟電腦……原來是和水的表面張力有關。當把硬幣投進杯裡時,水的彈性“表皮”會微微拱起,又能承受一定壓力,不易爆破,所以杯口就隆起一座凸起的“水山”。“原來如此!真是令我茅塞頓開啊!”

小小的實驗,不僅讓我獲取了知識,還充滿趣味,真是一舉兩得呀!

一件有趣的實驗作文四年級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790字

星期四的第一節課,單老師手拿著一杯水、兩個透明的杯子和一盒回形針來到教室。單老師把東西輕輕地放在講臺上,神祕地說:“我們今天做一個實驗,叫一杯神祕的水。”同學們便議論起來:“不就是一杯水嗎?有什麼好玩的呢?”“對呀對呀,不知道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我把杯子裡的水倒到透明杯子裡,會溢位來嗎?”……同學們嘰嘰喳喳討論了起來,有35位同學說會溢位來,3位同學說不會。“現在我們就開始做實驗吧。”單老師高興地說。

首先,單老師把倒好的水放在講臺上,為了讓大家知道這是一杯倒滿的水,讓倪雨晴上去檢查,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去,先上看看,再下看看,左看看,又看看,說滿了。單老師把第一個回形針放進去,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吃驚地看著水沒有溢位來。第1個回形針浮了起來,像一個小帆船,老師再放第2個,像石頭一樣落了下去,第3個……到了第50個的時候,水鼓了起來。單老師讓方俊陽上去,檢查水有沒有溢位來,說:“水有沒有溢位來?”“沒有”方俊陽大聲地說。大家以為再放一個就會溢位來。然後,單老師又放了一個回形針進去,居然沒有溢位水來,第51個、52個、53個……到第100個的時候,也沒有溢位來。單老師讓焦鎮宇檢查一下水溢位來了嗎,譙鎮宇左看右看,堅定地說:“沒有”。於是,單老師接著放第101個、第102個、第103個……到第164個的時候,水終於溢位來了。居然放到了第164個,真是不可思議。

我們查了資料,原來水是有張力的所以不會溢位來。這真是次有趣的實驗啊!

雞蛋浮起來的實驗作文三年級 篇19

國小二年級作文 ,2511字

【篇一:雞蛋浮起來的實驗作文三年級】

安玲

“叮鈴鈴”上課了,陳老師手裡拿著一個生雞蛋、一包鹽、一個燒懷和一根透明的玻璃棒,笑眯眯地走了進來。我們都覺得很奇怪。有的人說:“難道陳老師要給我們吃雞蛋嗎?”有的人說:“估計陳老師要給我們變魔術。”我哈哈大笑起來,說:“有可能。”陳老師聽見了,神祕地笑了笑說:“你們說的都不對,我們今天要做一個讓雞蛋浮起來的實驗。”

“誰來幫老師倒半懷水?”“我!我!”同學學們爭先恐後地舉手,老師選了胡鍾虎。胡鍾虎飛快地拿著燒懷跑到側所,接了半懷水,然後,飛快地跑回來,把燒懷遞給老師。

“現在我要做實驗了。”老師說道。話音剛落,老師就把雞蛋小心冀冀冀地放進燒懷裡。只見雞蛋慢慢沉了下去,像一個跳水運動員,跳進了水裡,蹦了蹦,可最終還是沒有游上來,反而像被吸住了似的。

然後,陳老師在杯子裡放了點鹽,讓楊晨拿玻璃棒攪。可攪拌了半天,雞蛋仍紋絲不動,還是老老實實地在杯底睡覺。等了半天,我們都沒耐心了,大聲地說:“放了這麼多鹽,雞蛋還是沒有浮起來,老師肯定在騙人。”老師好像看出了我們的疑惑,笑眯眯地說:“雞蛋不會一直睡覺哦,你們看好你們看好了!”我們瞪大了眼睛,老師又拿出一點鹽,放進燒懷裡,讓楊晨繼續攪,這次雞蛋居然慢慢浮起來了。我們大叫起來:“雞蛋浮起來了!”

這次實驗讓我們明白了一個原理:一開始雞蛋受到水的浮力小於自身的重力,所以就下沉了,沉了,加入鹽之後,清水變成了鹽水,鹽水的密度比清水大得多,這樣一來,雞蛋受到的浮力也就隨之變大,所以雞蛋就浮起來了。

生活中的科學無處不在,科學源於生活,只要我們勤於探究,就會發現很多科學趣事。

【篇二:雞蛋浮起來的實驗作文三年級】

胡佳霖

“丁零零“上課了,陳老師大步流星地走進教室,只見陳老師一手拿著雞蛋和一包鹽,另一手拿著一個燒杯和一根玻璃棒。我想:陳老師是要給我們煮雞蛋吃嗎?帶著疑惑,我們目不轉睛地盯著陳老師的一舉一動。陳老師面帶一絲笑容說:“今天我們來做讓雞蛋浮起來的實驗。”

陳老師先讓胡鍾虎去接了半杯水,接著小心翼翼地拿起了雞蛋,慢慢地放進水裡。我想:雞蛋肯定浮不起來。果然,陳老師一鬆手,雞蛋就沉了下去,搖晃了幾下,就一動也不動了,彷彿像是一塊圓形吸鐵石,牢牢地吸住杯底,又彷彿像一個懶娃娃,在杯底呼呼地睡大覺。

接著陳老師清了清嗓子,說:“接下來,我要用一個神奇的魔法,讓雞蛋浮起來。”“雞蛋真的可以浮起來嗎?”我們將信將疑地望著陳老師。這時,陳老師把楊晨請上了臺,然後撕開包裝袋,抓了一小把鹽放進水裡,讓楊晨攪拌。可拌了好一會兒,雞蛋仍舊紋絲不動地躺在那兒睡大覺,我嘆了一口氣,說:“唉,失敗了。”有些人也沒耐心了,扯著嗓子說:“雞蛋沒有浮起來,老師騙人!”陳老師卻不慌不忙地說道:“不急,不急。”只見,陳老師又抓了一大把鹽放進水裡,然後,又讓楊晨繼續攪拌。又拌了好久,鹽慢慢融化了,雞蛋漸漸浮了起來。“太棒了!太棒了!雞蛋終於浮了起來了。”我們不可思議地說著,看著,心裡都是一片激動。

通過陳老師的講解,我們知道了這個實驗的原理,哈哈,讓我來告訴你吧!那是因為雞蛋的密度比清水大得多,加了許多鹽之後,清水就變成了鹽水,鹽水的密度又比清水大得多,所以,雞蛋才浮了起來的。

科學與我們生活中一些事情息息相關,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篇三:雞蛋浮起來的實驗作文三年級】

陳語晗

“丁零零”上課鈴聲響了,陳老師神神祕祕地走了進來。只見她一手拿著一個淡黃色的雞蛋,一手拿著透明的燒杯,裡面還裝著一包鹽和一根細長的玻璃棒。我心想:難道陳老師又要讓我們立雞蛋了?我用驚奇的目光盯著陳老師。

陳老師走上講臺,把雞蛋小心翼翼地放在講臺上,然後再把其它材料也一一擺放在上面。頓時,教室裡炸開了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議論開了:有的說:“陳老師要幹什麼呀?”有的說:“哇哦!陳老師應該要給我們做小實驗啦!”還有的說:“陳老師估計要給我們煮雞蛋了。”

陳老師用眼睛掃視了一週,然後清了清嗓子說:“誰幫老師接杯水?今天我們要做一個實驗,就是讓雞蛋在水裡浮起來。”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舉起手來,陳老師讓胡鍾虎去接了一杯清水。

陳老師拿起雞蛋,輕輕地放入燒杯中,然後慢慢地鬆開了手。雞蛋便慢慢地沉到杯底,晃了兩下,然後一動不動地躺在那裡,就像一個熟睡的小娃娃。大家又議論開了:有的說:“雞蛋怎麼沒浮起來呢?”有的說:“雞蛋會浮起來的,一定會浮起來的!”同學們一邊議論,一邊目不轉睛、凝神靜氣地盯著講臺上的雞蛋。

陳老師又請楊晨幫忙,自己在旁邊往燒杯里加鹽。楊晨拿起玻璃棒輕輕攪拌,可攪了半天,雞蛋仍舊沉在原地紋絲不動。“怎麼沒浮起來?老師是不是在騙人?”有些同學已經沒耐心了。“同學們不要著急!”陳老師擺擺手說,然後又在杯子裡放了點鹽。楊晨又攪拌了一會兒,只見雞蛋慢慢地浮了起來。“哇!雞蛋居然浮起來了,太神奇了!”大家大叫起來。陳老師看見大家激動的樣子,笑眯眯地說:“你們知道是什麼原理嗎?告訴你們吧,那是因為液體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清水密度越小,浮力也就小了,加入食鹽後,溶液密度加大棒,重量不變的雞蛋浮出水面。”

真是太有趣了,通過這個實驗,我發現科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回家後我一定要繼續我的科學實驗。

用吸管穿土豆的實驗作文 篇20

國小三年級作文 ,1093字

【用吸管穿透土豆】

四年級王子涵同學

今天,我們的張老師笑眯眯地走進教室,用洪亮的聲音說到:“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這個實驗的名字叫做:用吸管穿透土豆。”

老師把實驗用的材料展示給了我們,一個透明的玻璃杯,一塊被切過的土豆,一根又軟又短的吸管。

實驗開始了,只聽見老師說:“我馬上會把土豆穿透”。我們半信半疑,異口同聲說:“老師,這不可能,我們不相信您能把它穿透。”只看見老師左手扶著土豆,右手大拇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扶著吸管,只有食指堵著吸管的頂端,老師一用勁兒插,土豆就被穿透了。同學們看到這種情景都躍躍欲試。老師找了兩名同學,親自試驗,他們照著老師的樣子一個一個地試,可都沒有成功。當時我們都氣餒了,看到我們這副神情,老師耐心地幫我們分析出失敗的原因。之後又把我們分成三隊,哪一隊穿透的多,哪個隊就算獲勝。1隊人多,不一會兒就插進去許多。2隊的實力只比一隊差了一點,也插進去了幾根。3隊人最少,只有一個人插進去了。當時全班人都為1隊歡呼喝彩。

這次實驗1隊獲勝,我們也悟出了一個道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用吸管穿透土豆】

四年級劉佳瑜同學

今天,我來上作文課,張老師笑眯眯的走上講臺對我們說:“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吧!”

只見張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七個大字:用吸管穿透土豆。張老師對我們說:“這個實驗材料很簡單,只需要一個杯子,一塊大土豆和一根軟吸管。”材料介紹完了,張老師就開始做實驗。只見張老師拿出了一個有拳頭那麼大,那麼厚的土豆,又拿出一根吸管。張老師對我們說:“這個吸管很軟。”但是光說,誰會信呢?張老師又當著我們的面把吸管弄彎。我們才相信,原來吸管真的很軟。我們看著厚厚的土豆和軟軟的吸管,剛開始相信吸管能穿透土豆的同學也開始變得不相信了。可老師卻很淡定,嘴角露出了微笑,彷彿在說:我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只見張老師拿來了一個杯子,把土豆緊緊按在杯子上,右手食指封著吸管,然後張老師拿著吸管,用力向土豆裡一戳,神奇的一刻出現了,軟軟的吸管竟然真的成功穿過土豆了!同學們驚訝極了!

老師讓我們分組都試了試。有的同學可以穿透,有的同學不可以穿透。輪到我了,我按照老師的方法,把吸管向土豆用力一戳,竟然穿透了,一會兒功夫,同學們都一個一個的親自做了這個實驗,再看土豆,一個個都變成了馬蜂窩。

通過這個實驗,我明白了,只要敢嘗試,一切皆有可能。我以後要多做一些實驗,懂得更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