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寬容留些空隙相關作文20篇

給寬容留些空隙 篇1

給寬容留些空隙作文1 ,964字

大海因為寬容,而變得浩瀚無邊;天空因為寬容,雲彩綿綿而美麗動人;山峰因為寬容,彙集細土塵沙而巍峨聳立。我們—应該給寬容留些空隙。

中華五千年以來一直以和諧為美,而真正的和諧是什麼?就是在堅持不同聲音、不同觀點前提下,對於他人的一種寬容,一種融入。其實這就是君子之道。

掀開歷史的銀幕,我看到一出《將相和》正在上演。當藺相如功大歸國,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而相如忍辱,再三退讓,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這時,相如的門客一起勸相如。而相如卻以國事為先,不計較個人榮辱。廉頗聽到之後,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觀,為刎頸之交。千年前的君子之道。在如今看來仍是為之贊服。而藺相如的豁達大度,顧全大局更是感慨頗深,更是體現出了寬容之道—给寬容留些空隙。

開啟歷史的詩篇,我透過寬容,看到友誼正在兩位名人之間發芽成長。當管仲與鮑叔牙一起經商,管仲將一大半的經濟收入納入囊中時,鮑叔牙微笑著對別人解釋說:“管仲家中貧困,又有年邁的老母親要奉養,既然我與他做為朋友理應讓他多拿些錢,而我少拿些是沒有關係的。”看到兩千年前鮑叔牙對管仲的寬容,如今細細讀來仍覺得感動。他們之間的友情令人讚歎。特別是鮑叔牙對管仲的寬容,亦是為之歌頌。鮑叔牙的胸懷正如古人所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正是他的這種道義—给寬容留些空隙。讓我們明白:寬容,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恩怨。

江海不拒細流,方能成其深;泰山不擇土壤,方能成其大。有時不容是致命的,像三國時期名將周瑜,因為他心胸狹隘,不能容人,而發出“上蒼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嘆。如果他當時心胸開闊,又怎會落得個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下場。寬容,是讓人一生受益的。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唐太宗寬容了諫臣們一次又一次的冒犯,收穫了國泰民安、“貞觀之治”給寬容留些空隙成就人生美德。

寬容,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恩怨;寬容,能使國家繁榮昌盛;寬容,能讓王者不卻眾庶成其明德;寬容,能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給寬容留些空隙,讓愛的種子撒播大地,讓愛的陽光滲透每個角落。

給溝通留些空隙 篇2

高一作文 ,1182字

假期中會面時,他願意將所有的時間留給他的朋友,和我對坐在餐桌時,卻默默無語,眼睛盯著手機,手指忙著傳訊……手裡拿著紅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點冷地看著你……我極不適應—我可愛的表弟安安,哪裡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裡去了?”

床頭《親愛的安德烈》一開啟,就好像看到一面鏡子,直接的映射出現實。

我們之間,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裡,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幫。溝通,真的被繁忙的生活擠到了角落嗎?

想起來,我已經半年沒有去過姥爺家了。踏上回鄉的客車,思緒就跟著回到了從前點滴。

那時候,姥爺比我高好多,我一有空就會和他比身高。姥爺會刻意彎彎腰,我也會偷偷踮起腳,我總是想跟他比的時候再高一點,再高一點。灶火前,我舉著木條充當火炬手,姥爺爽朗的笑聲把簷上的雀兒驚得飛向天空。那時候,總是無話不談的。

漸漸的,我比姥爺高了,但比身高已不再是我的樂趣。一回家,我就去找哥哥姐姐玩,從早玩到晚,也不知道姥爺在家幹些什麼。只有在殘陽尚存的時候,看見簷上的雀兒陪姥爺看電視,院裡安靜的只有電視的嘈雜聲。我衝進院裡,把姥爺從孤單中解救。

我比姥爺已經不知高出了多少,而他的背漸漸彎了,身高差更突兀了,像一條大大的鴻溝。我專心看著手機,眼裡幾乎容不下姥爺和這條被手機越挖越深的鴻溝……

想著想著,下了車。迎接我的,是簷上那群依舊安靜的雀兒。

習慣性的去找手機的手停在半空,“我是回來陪姥爺的,不是陪手機的。”我把包和手機一併放進櫃子,陪姥爺看電視。苦於沒有共同話題,幾句簡單的寒暄後,兩人便都沉默了。

姥爺慢慢地調著頻道,自言自語地嘟囔了一句:“那個寫字的臺呢?”“漢字聽寫大賽?”我有意無意地搭了一句。姥爺突然激動一下,坐直了,眼裡閃爍著小孩子般的興奮和好奇,小心翼翼地問:“你也看?”“對啊!”我被這突然的一問吃了一驚。“暑假裡看了好多期呢!”“你覺得這個節目怎麼樣?”姥爺手扶膝蓋,支著瘦長的雙臂,儼然起一副老學究的架子。我挺了挺腰板,像接受採訪一樣,說:“我很欣賞這個節目,它……”“啊呀,這個中國漢字啊,是博大精深,你看,比如這個‘人’字……”我還沒說完,姥爺就迫不及待地表見解。我們倆激動地演說起來,時不時地鼓掌,大笑。不知什麼時候,簷上的雀兒已經被驚走。

這一個小小的話題,我和姥爺激動了一下午;只一個小小的話題,姥爺高興地晚飯時多喝了兩口小酒;只需一個小小的話題,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彷彿黑夜海上旗語般的溝通交流,被探照燈照見了。

我們總有各種藉口:代溝、學業太忙、沒有共同語言……溝通真的是一件困難到要找藉口來拒絕的事嗎?我們的心並不擁擠,尚有一些空隙留給溝通。只要我們不排斥,積極地去溝通,就會發現心中漂流不安、尋找港灣的船隻,都會在溝通中找到依靠。

給親情留些空隙 篇3

高一作文 ,874字

一潭碧塘,清澈盪漾;心之漣漪,溫馨而久遠。

手機在充電,我靜靜地躺在床上,在腦海重新播放著大休的一天。一個個零碎的片段,動人的鏡頭,組成了一部微型的家庭電影:

起床後睜開惺忪睡眼,習慣性地拔下充完電的手機,解開密碼鎖,點開QQ,看看有沒有未讀訊息,空間動態有沒有“與我相關”,在群裡發一句“早”,積攢了兩個星期的衣服打包好後,等著媽媽去洗。

聽著一陣“轟轟”聲,洗衣機啟動了,我的衣服任憑它的肆虐。媽媽讓我去拿衣服,我恰恰在群裡和同學熱烈討論著,就敷衍道,“等一下,急什麼”,滿心不耐煩。

恍然一抬頭,媽媽晒衣服的身影就這樣猝然跳入眼中,我的心也隨之泛起陣陣漣漪。我是不是忽略了什麼?媽媽不時起身,俯身,一個人的身影分外單薄,映著清晨涼薄的陽光,更是顯得寥落,我一時怔住,不由呆呆地看著。

正想著,耳畔傳來一陣剁菜的聲音,循聲走到廚房,我以為媽媽要包餃子,好奇地問媽媽有什麼好吃的。媽媽說,“上高中了,太累,給你改善一下伙食”,聽罷,心似乎被輕輕彈了一下,“媽,我跟你學著包吧!”“媽媽,把蝦仁拿過來”,說幹就幹,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把一張餛飩皮放在手心裡,然後拿過筷子夾上一點餡,再像卷花一樣包裹起來,一個元寶似的餛飩就好了。幫媽媽包完了所有的餛飩,感覺心中釋然很多,放棄了手機的世界,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好像更充實,更溫暖。

忙碌了一天的爸爸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搭訕道,“老爸,今天晚上有比賽啊”,爸爸倒是一愣,“你什麼時候有心思關心這個了,不是手機才是寶貝嗎?”

我一時有點不好意思,想想和爸爸一起真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那一次我和爸爸踏上火車去濟南看比賽,賽場上我們倆是那麼激動,那麼興奮,就像我倆在踢球一樣。爸爸還不時和我耐心地解釋著,彷彿說一百遍我也判斷不出的角球判法,如果這時再和爸爸一起看球賽,那該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啊!

看看瑟縮在一角的手機,它是冰冷的,沒有溫度的,更沒有溫暖,卻把你和別人隔絕在虛幻裡,成為我和父母之間的隔膜。就像現在,關掉密碼鎖,敞開心扉,找回那份屬於他們和我的那份暖。把僅剩的餘溫,都留給現實,給親情多留一些空隙。

給心靈留些空隙 篇4

高二作文 ,915字

人生如攀登,一味地向山頂攀登,往往使自己身心俱疲。那麼,何不給自己的心靈留些空隙,駐足欣賞一番呢?

放鬆,是心靈的解脫,它可以解開你憂愁的心結,開啟喧囂的牢籠,讓你感悟此刻,使你忘卻他人,使你安寧。

難忘豐子愷在《豁然開朗》中說過一句話:“你若愛,生命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命哪裡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生命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生命。”

蘇軾評陶潛:“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而陶潛棄官而去,心中掛念的,又豈是日暮歸家時的那一縷炊煙?他與紛繁官場中並未深陷,也未曾片刻迷失自己。因為他知道,有一顆超脫淡然之心,要給心靈留些空隙。於是,他迴歸心底那一片淨土,居於田園,留給世人一幅採菊東籬、把酒而歌的隱士圖。

北島說:“穿過殘垣斷壁、蒼松古柏,我們來到山崖上。沐浴著夕陽,心靜如水,我們向雲霧飄蕩的遠方眺望。其實什麼也看不到,生活的悲歡離合遠在地平線之外,而眺望是一種青春的姿態。”對我來說,眺望,或者發呆,大概也未必能想出什麼結果,卻是生活的必須狀態—給自己的心靈留一點安靜休息的空間,讓自己能有一刻靜靜的呆著,不求名利,不顧瑣事,只為看一看美麗的風景。北島還說;“沒有幸福,只有寧靜與自由。”多年的漂泊生活,讓他真正沉潛下來,用從容、寧靜、不失幽默而略帶憂傷的筆觸來與世界交談。也許我們可以學著為自己的心靈留下安靜的一刻,靜靜反思生命的意義。這樣,也許我們更能感受生活的美好,找到活著的意義。

如果形體被束縛,但是心卻是自由的,最終形與神都可能獲得自由。被誘騙為黑奴的索羅門生活如地獄般悲慘,但他的心卻是自由的,他的心駐紮在北方,“我想要的不是生存,我想要生活!”因為心,因為不放棄,所羅門才能堅強的熬過十二年奴隸生涯,最終重獲自由。心若自由,那麼生命中便會充滿美好與希望。

《海上鋼琴師》中有一句話說得好:“繁華的城市應有盡有,唯獨沒有盡頭。”身處都市中的我們,不妨暫時放下手中的忙礙,安靜的駐足,給心靈留一下空隙,去欣賞這安寧的氣息。

三毛說;“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那麼,駐足欣賞生命,給心靈留一些空隙,讓清風吹拂,又有何妨?

給生命留些空隙 篇5

高二作文 ,824字

顧漫曾說:“一個笑就擊敗了一輩子,一滴眼淚就還清了一個人,一人花開,一人花落。”

歲月蹉跎,光陰荏苒,在靜靜的午夜矗立窗前,遙望九天銀河,那裡是寂寞如夢,還是繁華如水呢?正如流年的渡口,靜靜地看有些人來,有些人走,忙碌的身影記得帶走一切,卻忘記了那身後跟不上行程的影子。

人生只有短短几個十年,在浩蕩宇宙中只稱得上滄海一粟,我們卻如車輪般轆轆的轉,在“吱呀吱呀”聲中摸索自己奔赴的行程,但何不給生命留點空隙,等等靈魂。

一堆木柴,開始慢慢燃燒,火越來越大,熊熊的火焰充斥著整個畫面,這堆木柴持續燃燒了23個小時,電視全程直播,中間沒有廣告,那堆木柴從點燃開始到燃為灰燼,這種全新卻古怪的“慢電視”,挪威人看的津津有味。這並不是一種消磨時間,而是真正的把生命託付給生活,讓勞累的影子回到心靈休息。

真正懂得給生命留點空隙的是一直在路上的三毛:“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傷的姿勢,一半在塵土安詳,一半在天中飛揚,一半散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

她立在無邊的沙漠中,浩瀚星空下,時間似乎因與自然比鄰而格外悅然靜好。背起行囊,三毛在流淌遍地的明亮月色中大步行走,去追隨心底那一片華麗而陌生的綠洲,旅居異國,以夢為馬,穿越沙漠,守望愛情……給自己生命留點空隙,讓心靈去旅行。

給自己留點空隙,給生命留點空隙,當你春風得意時,留點空隙,莫讓得意衝昏頭腦;當你痛苦難耐時,留點空隙,莫讓痛苦窒息心靈;當你孤獨寂寞時,留點空隙給友誼,真誠的友誼是第二個自我:留一點空隙,這是生命的智慧。

一座城,一個人,一段記憶,次第影像。想忘,卻歷歷在目;想記,卻天涯海角。很多時候,總是無能為力,身心以及靈魂,只能在路上前行。何不調整心態,將心靠岸,給生命留一點空隙。然後拍拍身上的塵土,卸下所有負累,身與心會變的輕盈,腳步變得從容,這樣的靈魂才能與你如影隨形。

恰如七月,梔子花的幽香,蓮花的風韻,皆漸行漸遠,流年已偷換。我們在靜好的歲月中給生命留一點空隙。

給青春留些空隙 篇6

高二作文 ,885字

一莖孤根,一縷寒風,難掩秋的盎然;雁鳴悽傷,葉落成塵,遮不住秋的風韻。完美無瑕本就是不存在的境界。面對我們的青春,包容那一瞬的狂放與不羈又何妨。

時光如梭,我們已告別了呆萌而幼稚的年齡,向著青春的朝陽,喊出了我們對未來的美好期待。我們深知青春不是完美的,因為完美是王子與公主幸福的童話,但青春是未知的,是等待我們去享受與“揮霍”的。

青春如同初春的小草,剛剛在我們的心裡展露了他的萌芽。於是,我們開始愛漂亮了,愛打扮了。但是,似乎我們的審美並不正確,我們覺得“個性”就是帥,彩色的頭髮才是美,甚至開始學習濃妝淡抹。在家長認為本該學習的年紀,這些放縱的“青春”被貼上了“差生”的字條。不!我們不是“差生”,我們只是在青春的道路上迷失的羔羊,請給青春留些空隙。

頭髮微紅的我,在夕陽的映襯下,更加豔麗,心裡不禁美滋滋的。漫步在回家的小巷裡,卻總感覺,有多雙眼睛在注視著我,回頭一看,他們又好似正在若無其事地談論著什麼。突然間,一個個笑臉都在朝向我,原來他們在嘲笑我的打扮。我有些惶恐,但理直氣壯。趾高氣昂地大步走回了家,但心裡卻留下了一個深深不解的問號。

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實像一把厚重敦實的刀子,把青春這一把鋒利而敏感的刀子,削成了捲刃。我漸漸明白了,原來打扮得“個性、出眾”並不是一種美麗,而是在青春的路程上,被腳下的石頭絆倒了,“水滿則溢,月圓則闕”,誰的青春一開始就能找到方向,把握前進的準繩,而不越界呢?請給無知的青春留些空隙。

又是那條小巷,又是那樣的風景,也有那麼一個人,只是此人非我也。一個剛上初中的鄰居家女孩,染著黃髮,戴著耳機,哼著小曲,高階地走著。同樣的表情出現在她的臉上,因為那些嘰嘰喳喳的碎語,那詭祕的表情,又出現在這條小巷的人的臉上,唯獨我沒有,因為我也剛剛走過這段里程,知道我們應該為萌芽的青春留些空隙。

雖然“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青春是短暫的,但卻應該是最有意義的。我們應該勇敢地向未來宣戰,為自己的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可在這當中,我們也應該拓寬自己的視野,不只停留在書本,擁有一些難忘的回憶。所以,請為青春留點空隙,理解我們的年少輕狂!

給年華留些空隙 篇7

高三作文 ,917字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風撫動著天邊的流雲,在金黃的樹葉間留下些斑駁的的歲月痕跡。我駐足窗前,抬頭間,不禁感嘆是誰把流年暗換,眼眶中,卻早已蓄滿了淚水。

鳴蟬的盛夏,勃勃的生命力遮掩了年華的空隙。那個時候的孩子總喜歡聚在一起彈彈珠,我也不例外,而這時,他總是要來“插一腿”,兩毛五毛,你輸了我贏了,叫喊聲、喧鬧聲在每個幽深的小巷伴隨著裊裊炊煙迴旋飄蕩……我說,你贏了要請我們吃冰棍兒。他痛快地答應著,每次都興致盎然地買回一大袋,有一回我吃多了,他滿臉縱橫著愧疚和委屈讓奶奶好一頓數落,而我總是躲在簾子後,酸酸地傻望,呆呆地心疼。

夏易去,秋已到,年華在指縫空隙中悄然溜走。院子裡的山楂樹又結果了,他總喜歡慫恿我爬上去摘,那時的天是藍的,汗是熱的,嘴是酸的,心卻是甜的。

十幾載春夏秋冬,光陰不待。求學之路艱難又悵惘,心裡卻常常會想起那又酸又甜的滋味。三年了嗎?三年了罷。我在淚眼朦朧中透過年華的空隙看到了他日漸蹣跚的背影。從老家回來的爸媽總是感慨,當左看右看看不到我的影子,他就石化般地坐著,揹著奶奶偷偷地抹淚。我不知道一個八十幾歲的老人的眼淚是什麼樣子,我也不知道他又煎熬了多久無助了多久,我只知道他沉默著,沉默著,沉默著……

院子裡的山楂樹老了,某一天被大伯砍了。我再也沒有爬上去的機會,再也沒品嚐到那獨特的讓人心暖心醉的滋味!

“近鄉情更怯”,我終於回到了那個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村莊。我緩緩地抬起腳,跨進了門檻,在年華的空隙中,我漸漸嗅出了愛與親情的氣息。葉落歸根,這裡就是我的根罷。土坯的老房,他就在裡頭。忽然間心跳加快,連嗓子都忽然暗啞地發不出聲音,我輕輕地推開了裡屋的門,猛地看見一個瘦小的老頭坐在木頭椅子上吃驚的表情。他老了,老了,的確是老了,白霜蔓延著已染上了他的眉梢。他的嘴張了張,卻始終說不出什麼,渾濁的老淚卻大滴大滴地掉在地上。只一句話,讓我全線崩潰—“我藏了些山楂,他們不讓我吃,你吃……”

我捧著山楂,一口一口地吞嚥著,吞嚥著,久違了的滋味。

給年華留些空隙吧,讓爺爺老得再慢一些,慢一些。幸虧,幸虧一切都來得及。我也會重新站在老屋門前,拾起一片落葉,大聲朝裡喊:“爺爺,我回來了!”

給心靈留些空隙 篇8

高三作文 ,839字

陶淵明為心留白,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只要採菊離下,悠然見山的生活。李白為心留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只求放鹿青崖、騎訪名山的淡然。

屈原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汙,發出“舉世皆醉,而我獨醒”的吶喊。給心靈留些空隙,才能走上人生的坦途。

智者給心靈留些空隙,他會放慢追逐名利的腳步,迴歸本心。

當今之世,物慾橫流,放眼天下,真可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使人毫無精神,遂使心靈蒙塵,從而變得“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周國平有言:“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酒,哲學,愛情,往往無用。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誦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終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梭羅隱居瓦爾登湖畔,在自然中,為自己的心靈騰出空間,清掃一方淨土,終在叢林中完成《瓦爾登湖》。梭羅在喧囂的都市中,心靈充斥著慾望,心為物累,使才思枯竭。當他遠離城市,給心靈留些空隙,去追尋文學之夢,終夢圓自然。

智者給心靈留些空隙,他會褪去浮華的外殼,追求純真。

北島在《波蘭來客》中寫到:“那時的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一次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夜深人靜,杯子碰在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在浮華面前,多少現代人放棄了追求,拋棄了夢想。是的,我們被時代壓的喘不過氣,我們終日忙碌,或許早已忘記我們的堅守與追求,只是在現實的海洋中隨波浮沉。史鐵生活到最狂妄的年紀,忽然殘廢了雙腿,他的世界從此不再有歡笑嬉鬧。他隻身來到地壇,在花間蜂蝶和葉上陽光中,為被愁苦擠壓的心靈騰出了空間,他思考著人生,思考著眼前的道路,在這一份寧靜中,大徹大悟。“死亡是一個必然來臨的節日。”心靈的空隙,讓他在重壓之下得以喘息,裝進樂觀,又奮力向前,登上了文學的巔峰,成為智者。

見慣了滿月光華,完美無缺,那一彎弦月,卻以沉默而睿智的空缺,讓淡泊者窺見人生的真諦。正所謂“滿易虧”,不要讓心靈全部充滿,留一些給自己體會寂寞,思索平凡的空隙。雖舍稻草之重,亦使身心如釋萬斤之負。

別忘了,走上坦途,要給心靈留些空隙。

給幻想留些空隙 篇9

高三作文 ,765字

你可曾愛上神明?

可曾看到過光芒揮破雲層自天空傾瀉而下,可曾徒勞的伸長雙手試圖捕捉殘輝,只剩滿懷清風嘲弄?風煙萬里,掌中握不住沙粒的永世孤軍,是殿堂廟宇臺階下一路幾天的錚錚玉碎,是殘存的聖者在不再被膜拜的鋼筋水泥裡倨傲的歌唱,是結局一開始便註定無用功的追雲逐月。

子不語怪力亂神。然我道,給幻想留些空隙。幻想的力量,可能超乎你想象。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忙夏暑相連。裙裾輕搖,羅衣飄香,筆鋒流轉,心事微涼。夏達拿起畫筆,將幻想中的世界勾勒於紙上。傳說似的小鎮,沿畫紙兩側,延伸到另一個世界。麒趾鎮的故事,像午後的桂花釀,甘甜得幾近圓滿。我們不會忘記,古靈精怪的神仙纏上心地善良的女孩;放涎不羈的狐仙也有追不到心愛之人的痛楚;刀光劍影下,將軍與鶴的故事再次上演;桑梓之下,忘川之上,呼喊聲化為迷途之人的引渡之語……幻想的力量,可以創造一個世界。

給幻想留些空隙,好像被稜角分明的摩天大廈切割成的一線天,通明澄澈,照進人們麻木的心底。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世人為榮立纏縛,動曰塵世苦海。幻想使得世亦不塵,海亦不苦。北島在《波蘭來客》中所寫:那時的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一次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夜深飲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人失去了天馬行空的幻想,就好比生命失去了夢想的指引。猶記得上海交大“浮澤”動漫社社長的演講:誰說我們一定要現實一點?年輕就該幻想。人會老,會變,會開始變聰明變世故變得不敢放肆,可那段青春的日子永遠留在心裡。

面對現實是生活所需,但沒有幻想的日子也就沒有了意義。給幻想留一點空間,就像盜夢空間裡最後的那個鏡頭,思維的力量支撐著陀螺,幻想,永不停息。

你可曾愛上神明?

我曾愛上神明,像無盡永夜裡堅持燃起的孤燈,哪怕再倔強,也難辨炎涼。哪怕身後就是即將淹沒在懷疑中的萬世洪荒。

給思想留些空隙 篇10

高三作文 ,734字

席慕蓉說:“記憶是無花的薔薇,永遠不會凋落。而思想是故鄉的記憶,更耐得時間的打磨。”

登壇遠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見古人,後可見來者。對此幽州臺、倍增使命感。哀兵必勝,中華必興。這是華夏思想的世紀之行,這是民族使命感的日日見證。

君不見阿基米德,面對突如其來的士兵,他說:“請讓我把這個圈畫完。”君不見蘇格拉底,面對雅典的不公正審判,仍然端起毒酒,就義在哲學與思想上的追求上;君不見一襲華裝的張愛玲,沉浮在世紀的風雨中,仍不筆輟耕耘,構造自己的風格與文字。人是脆弱的,是微小的,但人的高貴在於思想。

在仰望天宇的人中,有一位杞人,他在憂天。他想,如果天塌下來怎麼辦?於是他成了第一個思想天空的哲學家。儘管他沒有名字,他的思想太幼稚,太純粹,太單一,但他為後人提供了思想的啟蒙。不要再嘲笑杞人,不要再延伸誇張,因為他不同於一般的人。有一位麥田裡的思想者,李振聲,他真成了一束麥穗,頭頂辰月,身披雲雨,他走在田壟裡,撫摸每一束麥苗,研究每一束不同的禾穗,於是他的思想有力突破,於是中國人的飯桌上有了豐盛的糧食。

愛因斯坦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正是人類的自古及今的思考與思想,才有了《左傳》《史記》,才有了《今古奇觀》,才有了《論衡》與《天工開物》,才有了《本草綱目》與《紅樓夢》《西廂記》。有一位作家曾寫過一篇文章,名為《四壁的星光》,人類天宇裡的四壁,星光閃爍,那是怎樣的星光啊!人類前行的歷史必須有早早覺悟、覺醒的人,那是一支蘆葦,一支能思想的蘆葦,一支有個性的蘆葦,一支帶馨香的,希望的蘆葦。

忽然想起魯迅的話:“人類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我們甘願做形成煤的那株樹木,那支蘆葦,那束麥苗,為思想之煤鍛造。給思想留些空隙,相信你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