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心靈找片淨土相關作文20篇

給心靈找片淨土 篇1

高二作文 ,922字

習慣了耳機裡喧嚷的流行音樂,我開始懷念那些簡單悠揚的輕音樂,習慣了公路上人來人往的繁華景象,我開始懷念鄉間瀰漫著泥土芬芳的羊腸小路;習慣了一抬頭就可看到被電線分割得支離破碎的天空,我開始懷念曾經只出現在夢裡的那一抹藍。習慣了身心高速地運轉,我開始期待:找一片淨土給自己的心靈。

心靈的那片淨土:是陶淵明身處官場時魂牽夢繞的那處田園嗎?是他在即將回歸時載欣載奔的歡欣嗎?也許,只有在這片簡單淳樸的田園裡,他才能享受到晨光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悠然;只有在這片與世俗隔絕的田園裡,他才能忘掉讓自己痛心疾首的黑暗官場;只有在這片靜謐和諧的田園裡,他才能過上那樣悠然自得的生活,才能寄情山水,及時行樂。讓自己的心無需再糾結,讓自己跟著心去走。給心靈找一片淨土,他甘願成為一介草民,從此採菊南浦,剪梅煙驛。

心靈的那片淨土:是林和靖在孤山一間簡屋,植梅放鶴的那份淡然清高嗎?他沒有留戀於“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他沒有駐足於“楊柳依依”的十里長堤;他也沒有動心於真宗無限的賞識。他知道屬於自己的一坯泥土到底在哪裡。淡泊名利,甘守清貧,心無旁鶩,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繁華,林和靖只一心一意做自己所鍾愛的事。而這片他心中的淨土,終成就了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千古佳句和梅一樣高潔的情操。

心靈的那處淨土:是沈從文筆下描述的那詳和恬淡的邊城嗎?在物慾橫流的世界,只有那裡依舊演繹著翠翠與儺送情投意合的愛情;只有那裡依舊存在著儺送與天保間誠摯的手足之情;也只有在那裡依舊保持鄰里間的友愛之情。那裡沒有你爭我奪,有的只是為彼此幸福考慮的人們,那裡沒有身份貴賤,有的只是人們之間再簡單再真實不過的友情;那裡沒有城市的紛紛擾擾,有的只是美麗的景,真摯的情和善良的人。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好長的一條心路通向自己期待的那片天空,我們不得不一個人去堅持著向前走,路上會有歡笑,有眼淚,會有甜蜜,有辛酸。也許一個人走得太久會累,何不解開心靈的桎梏,暫時擱淺那些令我們疲倦的人和事,放飛生命的白鷺。為心靈找一片淨土,那應是有云有月的一座山;為心靈引上曲水,那應是無渚無涯的清流。在這片淨土上,傾聽花開的聲音,俯瞰魚翔淺底。

面對大海,春暖花開。

心的旅行,不會有盡頭。

為心靈留片淨土 篇2

國三作文 ,730字

處於紛繁雜亂的鬧市中,你是否得到過祥和與安寧?走在阡陌交錯的田園裡,你是否享受著自由與隨性?站在縱橫交錯的公路上,你是否選擇了果敢與堅決?如果未得到、沒享受、未選擇,請你留片淨土給心靈。

《聖經》中曾提過:人一出生便帶有原罪,是人類的救世主耶穌用自己的生命去彌補這份原罪。而我們現在處於日新月異的社會,早已沒了“原罪”這一說法,但人從一出生就肩負著責任,而這些責任沒有救世主去幫你承擔,只能自己去肩負。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責任如傾盆大雨般落在你瘦弱的肩上,讓你不堪重負,拖著疲憊的身軀緩慢前行。你會考慮很多東西,會煩躁、會苦惱、會失望,更會一籌莫展。這一切的來源,皆因你不肯丟棄和不肯放下的心。這些都讓你的心靈塞滿了所有的負面情緒。有空請靜下心來,安靜認真地去打掃你的心靈,也許會有所不同。

文學界的“白衣天使”畢淑敏曾說過:“假若愛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溫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紅色的鯉魚遊弋。”打掃過後的心靈小屋,煥發著光彩。錦鯉遊弋帶來的蓬勃生機讓你心曠神怡,這時縱然路上風雨交加,你也會生出一種輕鬆之感,肩上的擔子也會變輕。

但如果你一貫執著,該放下的即使再重也不放棄,得不到的也固執地一定要得到,你的心靈小屋就會塞滿烏雲。悽風苦雨,愁雲慘霧向你襲來,讓你的精神悲慼壓抑,形銷骨立,你又何必那麼固執?如果該丟棄的不丟棄,它可能會成為你腳上的羈絆和枷鎖,阻礙你前行的道路。

人生這一條路本就不是什麼暢通無阻的路,每一個人所需要面對的挫折磨難,會不定時“大駕光臨”。即使生活再難,也要記住給心靈留片淨土,這片淨土會陪著你走過人生中的每一個寒冬,讓你不再孤單。

守護心中那片淨土 篇3

高二作文 ,717字

繁雜塵世,長路漫漫,通向夢想的道路百轉千回,使人暈頭轉向,有的人迷失了,消沉了,一生碌碌無為;有的人堅守自我,堅守心中淨土,於是他們到達了終點,實現了人生的輝煌。

守護心中的那片淨土,方能守住自然的天性。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生活的概述;恬靜少言,不慕榮利,是他一生的寫照。在那黑暗動盪的年帶,面對高官厚祿,他灑脫一笑,高唱安能為五斗米折腰飄然而去,回到那魂牽夢繞,朝思暮想的田園,用勞動和詩文來自娛,捍衛心中的淨土。

守護心中那片淨土,方能保持樂觀的心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是一種怎樣的灑脫與豪邁,誰又知蘇軾一生的跌宕起伏?一次次的貶謫,一次次的冤案,蘇軾四處漂泊,看遍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世間百態,所幸,心中那片淨土沒被哀怨和抱怨浸染,於是,中秋時節,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躍然紙上,字裡行間浸滿了樂觀與昂揚。

守護心中的那片淨土,方能成就自己的夢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推出,便在社會上引起極大轟動,人們驚歎於海倫凱勒的成功,然而,她在失去聽力後,在那個無聲的世界中彷徨和迷茫誰又能體會?是心中的淨土化作明燈,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助她走得更遠。

心中的淨土陪伴我們一生,一旦被負面情緒所攻陷,後果將不堪設想。就如那雄才大略的嬴政,統一六國後,他的心靈被慾望和傲慢填滿,焚書坑儒,建阿房宮……多少勞民傷財之事被做出。迷失了自我,秦朝縱國力強盛,又怎能長久?

時至今日,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太多的虛榮、傲慢、貪婪充斥著整個社會,人一旦稍稍放鬆,心中的淨土便會淪陷,於是,黑心棉,毒奶粉等屢禁不止。唯有堅持本心,堅守心中那片淨土,社會的正能量才能不斷增加,社會才會更加和諧安定,國家才能更加富強!

給心留一方淨土 篇4

高二作文 ,783字

愛由心生,恨由心生,萬物皆有心。在自然規律面前,物質的東西可以改變,卻改變不了心。心是一個人的情懷,心是一個人的依託,心是你做每一件事的主宰,心是你不能離開的生命。嘈雜的世界終會讓心蒙上一層厚厚的陰影,在面對成長、面對苦難時,我們抑制不了內心的那股莫名的衝動,也許會走入歧途,也許會放任自己走向滅亡。讓我們給心留一方淨土,讓這方淨土趕走心中的陰影,重拾光明。

給心留一方淨土,讓善良永存。在面對急速發展的社會,在面對數不清的陌生面孔時,我們停留過、迷惑過,更失望過。在面對朋友的誤解,在面對與父母跨不過的代溝,在面對老師殷殷期盼時,我們的善良被現實一點一點地壓榨,我們的善良被一點一點瓦解。給心留一方淨土,不讓塵雜世間的髒亂給心落下灰塵,始終保持一顆善良的心,讓善良永存,在任何時候都不移心志、不改初心,讓我們的青春更為純淨。

給心留一方淨土,讓誘惑撤離。社會的醜惡是我們每個人所不願接觸的。然而面對人生的抉擇,我們必須經過社會的洗禮,才能真正成長。社會的誘惑是你心最怕的麻藥,它能迷惑你,更能摧毀你。面對網路、金錢、毒品這些聞之喪膽的誘惑,我們卻無能為力。所以讓我們給心留一方淨土,讓誘惑撤離,不讓誘惑在你內心肆虐。在任何時候都始終保持一顆堅定的心,讓我們的成長更為穩固。

給心留一方淨土,讓積極的心態來引領旗幟。人生的世故出其不意,人生的道路崎嶇難走,在面對任何一場突變的世故時,不偏執,不動心,用心去維護我們心中的真善美。保持積極的心態對待每個人、對待每件事,讓人生的旗幟揚起最優美的弧度。讓我們給心留一方淨土,讓那顆真正笑著的心去微笑面對生活,讓我們的人生更為歡樂、精彩。

心是人的主宰,愛人之心使人向善,害人之心使人向惡。心如果似一面鏡子,乾淨明亮,則人格自然高尚;心如果似汙水一般,則人格必定汙濁。心若有一方淨土,則人格清脫無俗。人亦是佛,佛亦是佛中佛。

堅守內心的那片淨土 篇5

高三作文 ,879字

一個孩子在幼時天真無邪,會跟自己所遇所見所聽所聞的自然物交談,有時也會跟自己交談。長大後與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交談。面對自然景物時早已失去了兒時的本真,變得沉默,無語,自己一人的時候也只能沉默。

很明顯,時過境遷,迫於生活上的多種無奈,長大後的他已經喪失了兒童的純真自然,流於世俗,有了各種困擾。

老子曾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令人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想必故事中的孩子在不斷成長中應該經歷了不少的色,音,味。社會上各種誘惑和殘酷的現實。在利益名祿的壓迫之下,可以將一個純真善良的人改變為一個迎合世俗,圓滑的人,就如故事中的孩子一樣。長大後需要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需要發展自己的事業,自然會無暇去顧及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

然而在自己一個人獨處之時,可能會逐漸麻木,或者說是無力面對現實早已改變了以往的初衷。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確需要老子那般抱朴守一的思想。在我們走的太遠,忘記了當初為何出發時,我們才會想到迴歸本真,重新審視自己,感慨當初。那麼對於現實的狀態,我們也就可能只是無奈,以沉默來安慰自己。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幼時的孩子,心中一定是有一處桃花源,他與自然一體,與自然對話,與自己對話,就不會產生孤獨寂寞的感覺,因為那時的他對一切的新鮮事物都保持著好奇心。而長大以後的孩子已然做不到。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無法相互同步,精神上帶來的空虛和孤獨,令他心力交瘁,沉默無語,心中的桃花源也就不復存在了。在現實生活中堅守著本真的人具有迷人風采,擁有自己的小世界。如追求感性思維的瘋狂哲學家尼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人海子。他們都堅守著內心的淨土,在世俗之中,堅守本真,堅持了自我,任由時過境遷,初心不改。

不變初心,方得始終。正如故事中的孩子,假如他依然保持年少初心,不但可以處理好自己的社交事業,同時也可以將自然作為傾訴物件。學會自己陪伴自己,不必去逢迎世俗,始終堅守著內心那片淨土。三毛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如若能始終堅守本真,堅守住內心的那片淨土,給自己的心靈設一個驛站,那麼無論走到哪也不會空虛孤單了。

還給娛樂發展一片淨土 篇6

國二作文 ,1034字

喬義特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都需要娛樂和變換興趣,以防止變得遲鈍、呆滯和智力上的閉塞。”誠然,任何人都需要娛樂,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適度的娛樂能放鬆人的情緒,陶冶人的情操。

可如今,過度娛樂似乎早已佔領了文化市場的主流。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有以娛樂為主的行業。娛樂也好像生殖力極強的荊棘,不斷地以驚人的速度生長到各個領域,根深蒂固地扎進每個人的生活空間。

娛樂為人們的生活增添色彩和趣味,掃去內心的陰霾和苦悶,這正是娛樂的作用,也是人們徵求娛樂的原因。健康的娛樂多一些也無可非議,但若娛樂的比重太大,庸俗的娛樂方式占主導地位,那麼整個社會便會是浮躁而膚淺的。當今的社會無處不充斥著享樂、娛樂。娛樂業之火,堪稱空前,而這樣的現狀令人擔憂。

你們是否發現?電視上的節目大多千篇一律,不能保持獨特的個性,不能秉持自己的特色傳承健康積極,猶如珍寶的五千年文明;不能注重公平公正,不能側重有教育性意義的內容,提高審美價值觀念。相反地,這些節目過於形式化,在盲目追從的潮流中顛簸沉浮;它們一味地迎合市場,迎合大眾口味,變雅為俗,失去了原有的富有內涵、高雅的模樣,這不足以令人惋惜遺憾嗎?

你們是否察覺?越來越多的影視劇為了博取關注度,為了收視率、票房,編出了許多不實情節,篡改了歷史,掩蓋其真實的面目。書籍報刊也爭相通過誇張的虛構描寫,或似乎具有十足爆料意味的“新聞”報導來吸引眼球,這哪還有原本“真實、公正”之風的體現?這樣的娛樂,忽視了陶冶情操、昇華情感、瞭解實情、提高境界的作用。

你們是否關注不良娛樂所帶來的影響?這在青少年和官員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不少青少年沉迷於網路娛樂,不可自拔,刺激亢奮的鬥爭遊戲尤其令他們樂不思蜀,以至於他們的成績一落千丈,性格也變得迥異粗暴。有的青少年甚至在生活中都不忘將遊戲的廝殺繼續,也由此葬送自己的人生。官員“過度娛樂”,生活混亂,無心為人名服務,人民的利益也無從得以保障,人民的問題,國家的問題不能及時處理,倘若整個社會走向腐朽衰敗何其可怕?

當今娛樂現狀著實讓人擔憂,我們必須重視並採取措施。我們應在享受娛樂帶來的輕鬆之外,更注重適度的娛樂、合理的娛樂、健康的娛樂。

我們不該讓娛樂無限擴大,因為:一個社會若是成了演唱的盛世、說笑的盛世、耍鬧的盛世,註定會導致真正的社會文明虛弱化、泡沫化、浮躁化。我們該懷揣這憂患意識,在肯定恰當娛樂的同時,限制當今“娛樂狂風”的強度,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社會環境,還娛樂發展一片淨土。

心中的一片淨土 篇7

國二作文 ,805字

在心靈的某一處潔淨的土壤中,友誼之花正綻放,愛情之藤正蔓延,親情之樹正茁壯

—題記

回首千年,古人們心中的那一片淨土浮現眼前。

綠廕庇日,清流緩吟,俞伯牙在溪邊彈琴,鍾子期在對面聽音,樂音嫋嫋,溪聲潺潺,如此美景獨有子期能欣賞,如此妙音僅有子期能領會。當這幅畫面失去了聽音的子期便不復存在。子期去世,伯牙悲痛欲絕,若是少了子期,彈奏無人能懂的樂音又有什麼意思呢?於是伯牙來到子期的墳前,為其彈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後便摔琴而去,此後終身不再彈琴。他們這對“知音”能遇上是上天的眷顧,縱使子期逝世,卻創造了一曲如此動聽之曲,為他們的友情作見證,而此曲必久久流淌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心中的那片淨土,遍佈著友誼之花。

耳畔縈繞著化蝶的曲子,靈魂彷彿也跨越時空,梁山伯與祝英臺相識,相知,相許的書院。眼前掠過一幕幕他們歡笑嬉戲的畫面:他們一起在院中讀書,園中捉蝶,湖邊細語。微風拂過,迎來一陣陣花香,那是他們愛情的芬芳。縱使他們之間的愛情有地位的羈絆,父母的反對,馬文才的阻撓,但最終超脫了世俗的一切,在梁山伯的墳前化為了一雙彩蝶,飛離了喧囂,飛離了這些紛繁複雜,才有了“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的驚世浪漫。他們心中的那片淨土,遍佈著愛情之藤。

花木蘭在機杼前,望著手中的絲線,想著昨夜所見的軍書。難道真的就著樣眼睜睜看著年邁的父親去受從軍之苦嗎?起身,只說了句:“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便轉身走出家門,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儘管困難重重,只求能讓父親安享天年。再累又怎樣,再苦又怎樣,只盼有朝一日能與父母團圓。“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凱旋後面對皇帝的賞賜,木蘭並不希求榮華富貴,高官厚祿,僅求能早日歸家見親人。在她心中的那片淨土,遍佈著親情之樹

也許你的心靈已被寒冰覆蓋,或許以傷痕累累,但請留住心中的一片淨土,讓友情為其送去暖陽,讓愛情為其送去甘霖,讓親情為其送去光芒。心中的一片淨土,人生的一片芳華。

心中的一片淨土 篇8

國二作文 ,805字

在心靈的某一處潔淨的土壤中,友誼之花正綻放,愛情之藤正蔓延,親情之樹正茁壯

—題記

回首千年,古人們心中的那一片淨土浮現眼前。

綠廕庇日,清流緩吟,俞伯牙在溪邊彈琴,鍾子期在對面聽音,樂音嫋嫋,溪聲潺潺,如此美景獨有子期能欣賞,如此妙音僅有子期能領會。當這幅畫面失去了聽音的子期便不復存在。子期去世,伯牙悲痛欲絕,若是少了子期,彈奏無人能懂的樂音又有什麼意思呢?於是伯牙來到子期的墳前,為其彈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後便摔琴而去,此後終身不再彈琴。他們這對“知音”能遇上是上天的眷顧,縱使子期逝世,卻創造了一曲如此動聽之曲,為他們的友情作見證,而此曲必久久流淌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心中的那片淨土,遍佈著友誼之花。

耳畔縈繞著化蝶的曲子,靈魂彷彿也跨越時空,梁山伯與祝英臺相識,相知,相許的書院。眼前掠過一幕幕他們歡笑嬉戲的畫面:他們一起在院中讀書,園中捉蝶,湖邊細語。微風拂過,迎來一陣陣花香,那是他們愛情的芬芳。縱使他們之間的愛情有地位的羈絆,父母的反對,馬文才的阻撓,但最終超脫了世俗的一切,在梁山伯的墳前化為了一雙彩蝶,飛離了喧囂,飛離了這些紛繁複雜,才有了“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的驚世浪漫。他們心中的那片淨土,遍佈著愛情之藤。

花木蘭在機杼前,望著手中的絲線,想著昨夜所見的軍書。難道真的就著樣眼睜睜看著年邁的父親去受從軍之苦嗎?起身,只說了句:“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便轉身走出家門,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儘管困難重重,只求能讓父親安享天年。再累又怎樣,再苦又怎樣,只盼有朝一日能與父母團圓。“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凱旋後面對皇帝的賞賜,木蘭並不希求榮華富貴,高官厚祿,僅求能早日歸家見親人。在她心中的那片淨土,遍佈著親情之樹

也許你的心靈已被寒冰覆蓋,或許以傷痕累累,但請留住心中的一片淨土,讓友情為其送去暖陽,讓愛情為其送去甘霖,讓親情為其送去光芒。心中的一片淨土,人生的一片芳華。

追逐內心一片淨土 篇9

高一作文 ,806字

張愛玲曾說過:“出名要趁早。”年幼時,有很多的夢想,成為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所以很努力的想要去將它們去實現,然而當夢想與現實相撞的時候,才知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漸漸的,開始對那些不切實際的夢想,有了畏懼。

這時候我們應該還內心一片淨土,為夢想的種子成長提供一片天地。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是李白對夢想的執著。用執著澆灌的種子,永遠是不畏懼風雨的。哪怕外面的世界多麼殘酷,它都想去看,用頑強戰勝阻礙,去尋找屬於它的那片天空。

蘇格拉底曾說過:“人生最快樂事莫過於為夢想努力奮鬥。”不管結局如何,但至少努力過。現在的我,正值青春年少。高考,是我蛻變的舞臺,我為了它一直努力奮鬥了十幾載,就是為了有一天突破阻擋,開拓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或許我會失敗,或許是成功。不管結局如何,我都會坦然面對,為了我的夢想一直很努力。不錯過每一個提高自我的機會,用我的青春去詮釋努力的含義,若是失敗,我不後悔,因為我努力過。若是成功,我很高興,因為這是我應得的!

夢想的路不是鋪滿玫瑰的花徑,很多人在這條路上走的很迷茫,走著走著,路就偏了,內心那種著夢想的種子的種子的淨土被汙染了,這時我們要還內心一片淨土,去用心澆灌那夢想的種子。

德國最偉大的勵志作家,貝貝。莫伊斯用自己的小說給人呈現了一個不屈服於任何困難,勇於挑戰生活的形象。她曾說過,活得好是對生活最大的報復。的確,生活本來就不是美好的。很多事情很骨感,很現實。我們必須勇敢的去面對,去戰勝那些生活的惡魔,我們才不會被生活振壓。

美國著名總統林肯,曾是一家小企業的營業員,在那裡的工作可以說是黑暗至極,上司的嚴厲教導,同事的看低……雖然生活不是很好,但他仍帶著微笑去生活。最後成功的走到了總統這個令人仰慕至極的位置。

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還內心一片淨土,用心去播種夢想的種子,讓種子成長。給它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守望,我心一片淨土 篇10

高一作文 ,1266字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因為無論是這條河還是這個人都已不同。——赫拉克利特

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盛情怒放著,如洗一般的長空下,黃的浪攆著綠的海,覆向羊腸田埂,激起馥郁的流香,在燥熱又清涼的空氣裡,蜜一樣發酵醞釀。白的花的蝶蹁躚其間,是擊水的海鷗,低壓盤旋,展翅翻飛。

這樣的海,生在那山巒的綿延中,生在我記憶的淨土上,讓我無盡痴迷,讓我分外翼翼。

攜了行李在外的日子裡,每每匆匆走過熟悉的路途,發現幾株疏疏落落卻開得明媚的油菜花時,我蹲下,凝視她舒展的蕊,閉了眼細細嗅吸她甜淡的體香——那一刻,我聽見心中發出輕嘆,因著那一絲絲的滿足,也因著那一絲絲的落寞和遺憾。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雨滴到天明。”

聽雨,戴望舒聽得江南煙雨的丁香愁怨;聽雨,李清照聽出黃昏細雨的梧桐戚傷;聽雨,李商隱聽表巴山夜雨的秉燭相思;聽雨,我聽想深林水庫的一尾漣漪。

還在嗎,蓄水池裡的大眼金魚,是否還有無畏的稚兒探頭驚歎你的悠閒自得?還在嗎,淺流蕨蘚下的八腳小螃蟹,是否還有探險的頑童驚擾你們的歲月靜好?還在嗎,各類野菌蓬生的一層松針,是否還有早歸的學子踩著??脆響遊耍甚歡?

當行路窒息在漫天風塵的水泥街道,當簷下有雨空靈的破碎聲迴盪暗室,當一抬首目光觸及高樓林立後的青黛,我驀地心下一酸,遙想起兒時的歡脫愉悅。而這回味,那樣細水長流,那樣一生雋永,那樣不染塵埃。

長途汽車碾過暗夜的清淺呼吸,尾隨日光的長短影背,晃悠悠重回故里,停站相似的地方。

我歡喜記憶的淨土距離更近些許,然而我卻不敢再多行一步。無論內心的渴望多麼洶湧澎湃,無論流露的期許多麼強烈明顯,也無論耳聽別人往回的訊息時多麼不甘嫉妒,我卻是不敢多行一步。

因為一步,可能便是深淵!

鋼筋水泥來勢洶洶,滿目的四季,消失得像巨蟒吞象般的驚天動地又僅在瞬息,不留餘地,僅剩回憶。

我怕,時代的建築鱗次櫛比,裁走鄉間的靜謐寧和;我怕,絕壁懸崖邊的茂林修竹荒寂無人,山脊側的白牆黑瓦已是殘垣廢墟;我怕,陌上花開,我緩緩歸來,拿著舊鑰匙敲響厚厚的牆,可遠去的過往卻告訴我:過眼雲煙。

無數個瞬間我靜思回想,努力看清腦海那一幅山水帛畫,說要故地重遊,去尋每一年歲的足跡,去感知每一時節的幸福,去重溫“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童年,去傾訴“豔陽時節又蹉跎,遲暮光陰復若何”的苦澀……我以為有心,就能拾起過往遺落的小幸運,可我卻忘記,一切已經物是人非,一切都已不再。

或許一次登山高瞰,“一覽眾山小”的壯志情懷油然而生,連帶著山腳下菜花極致鋪呈如海的畫面一閃而過;或許觀看動漫情節,簷下隨風晃動的風鈴漾著清涼,漾出記憶裡的一串水泡;或許如常步行路上,忽地想到曾經光著腳丫在河灘瘋鬧……

我放棄踏上記憶去尋覓舊跡,但我知道,回不迴歸已無意義。那一片淨土,早早紮根在內心深處,由我,獨自深情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