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跤救不救相關作文20篇

老人摔跤救不救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8字

現在的新聞報道總是說:老人自己摔倒在馬路上,行人慾救不敢。如果現實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況,真得讓人不知該如何選擇。為了宣傳社會的正能量,各種新聞媒體總是告訴我們如何去應對。

我總以為自己不會攤上這樣的大事,誰知道它竟然會悄然而至。

幾個月前,正值寒假,我在江蘇太倉堂妹那兒過年。正巧,我表弟一家也來了。三家人其樂融融,我們仨老表當然密不可分,合睡在一“條”床都覺得大。

那一天我們仨一起步行去太倉的博物館參觀。走到十字路口,我們看到一位老奶奶忽然暈倒到斑馬線上。這時,新聞老人摔倒片斷馬上浮現在我眼前。表弟想伸手扶她,我一把抓著:“小心點,電視上有說,自己摔的老奶奶會把扶她的人當作是推她的人。況且,我們如果扶她的時候一不小心,會傷到她的。我們還是找大人來幫忙吧!”“沒錯,快!”我們找來大人,不一會就有不少人圍觀的人了。一位叔叔正要伸手救她,堂妹叫道:“叔叔先報警,再拍照!”“好主意,還是小朋友想得周到!”叔叔報了警,還叫了救護車。可正好碰上大塞車,等了好久仍不見警車救護車過來。

“扶她一把吧!”不知那位說,剛才那一位叔叔聽了,立刻把手伸過去。剛一碰到老奶奶,老奶奶就一把抓著叔叔的手,大叫到:“大家看呀!是他推我的!”圍觀的,知道這位老奶奶是坑人的,連忙走遠了幾步,連頭也不回。幾乎只剩下我們……看到碰瓷黨,我們幾個也看不下去了,大聲說:“老奶奶,您為什麼一口咬定是他呢?他剛才在您摔倒的時候還在十幾米以外呢?”“那裡還有攝像機,只要調看攝像機的相片就很清楚了。”“老奶奶,您怎麼一下子就起來了呢,剛剛您還躺著呀!”我們仨就你一言,我一句,老奶奶迫於無奈就走開了。

我真希望以後不要再出現這種事!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也不慌張,要保障自己的利益。

老人摔倒,扶還是不扶? 篇2

議論文 ,943字

2011年9月2日,武漢市88歲的李大爺在離家不到100米的菜市場門口摔倒後,圍觀者無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小時後,李大爺因窒息搶救無效身亡。從彭宇案到今天,類似李大爺的悲劇接連發生,倒地老人無人敢扶成為一個社會關注的熱點,由此引發大眾熱議。當網路輿論紛紛譴責不扶老人的行為時,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社會提出的道德標準要求大眾扶老人,何者能為老人倒地的後續負責。當然,倒地老人無人敢扶是道德的悲哀,也是法律和道德行為較量的灰色地帶。

在生命面前,人們的道德判斷受制於利弊考量才是導致無人敢扶的主要原因。資料顯示,每年至少都會有4000多萬老人會發生一次跌倒,而跌倒在老年人傷害死亡的原因中佔首位。今天,不敢扶老人的路人基於自己利弊考量做出了觀望、等待甚至離去的選擇,我們不能對他們加以苛責,但當這樣的選擇成為一種群體心理,這樣不高尚的邏輯被不斷強化後,則會造成大眾在面臨倒地老人時,人們會因為功利考量不去扶助他,長此以往,社會中出於道德的互助會逐漸消失,人們不再相信別人會無緣無故幫助自己,這無疑是一種道德的悲哀。雖然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論調,“我不是不想扶老人,是因為法律無法保障我的權益,所以我不敢扶”。於是表面上的邏輯似乎是法律成為我們不敢扶老人的桎梏,然而資料表明,在近年的扶老人糾紛案中,已有九成的真相查明率,全國各地也正在陸續出臺保障施救權益的法規。這說明,現有的法制體系其實沒有到普通民眾所想象的“不能保障好人權益”的可怕地步。但是為什麼民意調查中顯示,仍然還有60%以上的人不敢扶呢?這說明法治並不是導致摔倒老人無人敢扶的主要原因,在生命面前,群體性的道德判斷受制於功利考量才是主因。

另外,在面對倒地老人無人敢扶的問題上,道德的作用不再為人所相信,而法律卻被寄予厚望,所以這更是道德的悲哀。當一個好人需要用各種證據來證明自己真的是一個好人,這說明人們已經不再相通道德能夠讓人們出於善心做出善行,不再相通道德的自律性,道德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已經逐漸沒落了。反觀法治,雖然人們經常指責法治的疏漏,但人們還是希望依託法治的完善來解決問題並且相信法治能一定能解決問題。老人倒地無人敢扶本應該由道德和法治雙管齊下來解決,而我們更希望的是有更多的人在面對摔倒的老人時,勇敢伸出那雙幫助的手。

老人摔倒以後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617字

清晨,繁忙的街上穿梭著各種各樣的人們,有買早飯的,有上班的,還有去公園鍛鍊的……突然,前面街道上圍著許多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很疑惑,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鑽進人群堆,只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蜷縮在路面上,手裡還緊緊握著一根柺杖,痛苦地呻吟著:“扶我一把吧,求求你們了。”

圍觀的人雖然很多,但卻絲毫沒有想扶老奶奶的意思,路上的行人見了,有些就像見了“瘟神”一樣繞道走開了。一位拎著公文包的上班中年人,看見倒在地上的老奶奶,幾乎是以跑步的速度離開現場,也許他在心裡想,還是離這種是非之地遠一點好。另外有兩位買菜的大媽,其中一位大媽說:“我們一起扶這位老奶奶起來,你打電話給120,我給老奶奶拍拍身上的灰塵。”另一位大媽卻不贊同,說:“別扶了,別扶了,我們還要去買菜的,要是她纏上我們,怎麼辦呀!”前一位大媽聽著也有道理,於是兩位大媽一起走開了。

其他人呢?有的悄悄地走了,有的在老奶奶旁邊紛紛議論著。忽然,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兩位小學生,毫不猶豫地走到老奶奶跟前,小心翼翼地把老奶奶扶起來,輕輕地拍掉老奶奶身上的灰塵,說:“老奶奶,沒事吧?”老奶奶一隻手拄著柺杖,另一隻緊緊握住其中一位學生的手不停地說:“謝謝你們,謝謝你們!”

圍觀的人看見了,有的慚愧地低下了頭,有的豎起大拇指,有一位姐姐還把手上的鮮花獻給了這兩位小學生。

我看著眼前的一切,我也有點臉紅,我為什麼不上前扶一把呢?我在心裡默默地想:我要向兩位小學生學習,要樂於助人。

當老人摔倒以後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530字

【當老人摔倒以後】

呂行

清晨,我走在大街上,正準備去吃飯。只見一群人圍在馬路邊,越聚越多,我覺得很奇怪。於是,我快步擠進這個“人堆”,看見一位老奶奶仰臥在地上,手裡緊握著一根柺杖,呻吟著“誰過來扶我一把!”。

可是,圍觀的人都無動於衷,絲毫沒有想扶老人的念頭。這是,我想到了許多新聞上報道,有老人故意摔倒讓人去扶,反說那人把自己推倒的。

看著老奶奶痛苦的樣子,人們卻沒有一絲行動。這時,一位男子走出來,把老人扶了起來,老人起身只說了聲謝謝,轉身就走了,並沒有發生人們想象中的事情。

人群漸漸減少,我也走出了人群,我想: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是善良人多,我以後要像這位男子學習,樂於助人。

【當老人摔倒以後】

李彥妮

一天放學,我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摔倒了,仰著坐在路上,雨淅瀝瀝地下著。我想我要不要去扶他。

正在這時,一隻狗跑了出來,他對著老爺爺汪汪地叫,隨後它的主人跑了過來。他看到摔倒的老人,毫無猶豫的將他扶了起來,說:老人家!你沒事吧?老爺爺沒說話,默默地走了。

老爺爺怎麼沒說一聲謝謝就走了呢,他不會以為是狗的主人撞到他吧?我轉身看到狗的主人已經牽著小狗走了,他並沒有因為老爺爺而影響了心情。

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所以我們看見老人摔倒後一定要扶。

老人摔倒該扶嗎? 篇5

國一作文 ,514字

有的時候,走在路上,往往會看到一個老人走在路上,而旁邊的人都和他隔得老遠,生怕和他近了會沾染上什麼一樣。

其實,在當今的社會上,這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在新聞中,也報道過很多次了。一般都是老人摔倒以後,路人去扶他,到最後,老人硬是要扶他的路人付醫藥費,搞到最後,很多老人摔倒,都沒有路人敢去扶了。

有一次,新聞報道過一個老人摔倒,路人唯恐避之不及,隨後一個路人在高樓上,一直拿手機在上面拍照。老人一直起不來,見沒人扶他,只好無奈地大聲叫喊:“過來扶我一下吧!我不是騙子,而且我自己有醫保。”他說了這樣一些話後,才有幾個路人上前去扶他。現在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雖然有可能是騙子,也要懷有一顆善心,去扶別人,就算是被騙了,現在大街上處處是電子眼,也可以給你作證明吧!

在初中的政治課本上,也提到老人摔倒了,到底該不該去扶的問題,還舉了些例子。

課本上,生活中的例子,揭露了現實社會的醜陋,批判了當今社會的醜惡。

不要用戴有色眼鏡去看任何一個人,因為世上還是好人多,壞人只是少數。記住:“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懷著一顆善心、愛心,去報答社會,社會也會報答你!

老人扶還是不扶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306字

最近有個非常熱門的話題,是摔倒的老人,到底扶不扶?我發現很多人的回答都是不扶,可是我覺得,如果不扶的話呢,這個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話題呢?是因為,人老了,腦子不清醒,思維是單方面的。老人摔倒,誤認為扶自己起來的人,就是撞到他的人。這樣的事件發生的也很多,就造成了沒人敢扶老人這種現象。

其實我認為,摔倒的老人應該要扶,如果在一個沒人的巷子裡,沒有人證明的情況下,可以求助,比如說,借一臺手機,打電話讓醫生來扶,在大路上,有人證明的情況下,為了保險,還要找個證人,然後可以自己扶。

所以說老人摔倒了,不一定,就必須得不扶。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只要我們會保護自己,這個美德還是要繼續下去!

老人跌倒要不要扶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3字

最近,“老人跌倒要不要扶”成了我們班最熱門的話題,因此老師特地展開了一個小型的辯論會。

辯論會才剛剛開始,教室裡鴉雀無聲的氣氛立刻就被打破了,大家左一言右一語,七嘴八舌說個不停。說話像機關槍似的小王同學說:“我覺得應該扶,尊老愛幼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小明扶了扶眼鏡說:“有些老人可壞了,我扶他起來,他反而不依不饒地說是我撞他的,不賠個幾百元,不許走!”平時一言不發的小紅站起來反駁道:“應該扶,我們扶老人是理直氣壯的,沒做過虧心事,不怕被人誣陷。”我說:“難道因為你家老人心地好,就能保證全班、全江蘇省、全中國、全世界的每一個老人都是好人嗎?有一些老人有時還會存心碰瓷呢。我覺得還是少管閒事好。”……就這樣,同學們個個脣槍舌劍、毫不相讓,整個教室像一個炸開的大油鍋。

老師嚴肅地說道:“我們應該扶老人,弘揚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

有同學小聲問道:“如果老人實在不講道理呢?”“那你也應該先把他扶起來,老人體質弱,不能不管他們的。如果遇到實在不講道理的老人,我們可以請求周圍的人作證,或者去公安局說清楚事情緣由。事實的真相擺在那裡,沒有人可以顛倒黑白的。”老師鄭重地說。

聽了老師的話,全班同學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心想:我以後一定也要發揚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

永不言棄——《老人與海》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453字

暑假我讀了一本名叫《老人與海》的書。這本書寫了一位漁夫已經有八十四天沒有打到魚了,但是在八十五天的時候他打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但是在他帶大馬林魚回家時,血腥味兒引來了許多鯊魚。先是灰鯖鯊,它雖然被殺死了,但是把老人的魚叉帶走了,然後是鏟鼻鯊,它也被殺死了,但把老人的刀折斷了,最後是一大群鯊魚一擁而上,把它們都殺死了,木棍也不見了,老人經歷了這麼多磨難,終於成功了。

可能你們認為老人的魚只剩下骨頭了十分可悲,但這其實是可喜的。因為老人在精神上是勝利的,在信心上是勝利的,在戰鬥中還是勝利的。這讓我想起了我在生活中、學習中,有時只要遇到一點點的挫折或失敗就灰心喪氣了,現在看來這些挫折與老人遇到的困難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呢?

老人頑強戰鬥、永不言敗的硬漢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遇到再嚴重的困難,信心和希望也不會破滅的品質更值得我們學習。同學們,讓我們像老人學習,學習中遇到困難去戰勝它、去打敗它,也要像老人說的那樣“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

現在讓我們努力起來,用老人永不言棄的精神感動並激勵著我們前行!

假如超人能拯救世界 篇9

高二作文 ,1007字

冬日的暖陽從窗簾中擠進來,撒下一片金黃,播放器中不間斷地傳出天后空靈的聲音—《致青春》。此刻的我不知為何會無法控制地想起你,想起那些日子,不知不覺已過十六年,而今的我們,站在一個青黃不接,略有尷尬而又飽含幸福的路口,青春在我們身體裡流動,給予我們激情與力量。

你拉著我,在餘暉下奔跑在橙紅色的跑道上,直到我們累得躺在地上。你笑著指著夕陽對我說:“那個蘋果,姐妹兒我總有一天把它搞下來送給你。”

你說,現在的你有著好多樂趣也有好多煩惱;你說,幸好我們年輕,不然決不能每天這樣瘋狂;你說,我們的幸運就是在對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

我笑,正因為我們處在青春,所以在當我們大喊著年輕就是一切的時候,沒有人會笑我們目空一切不知天高地厚。我們不滿現實的骨感與頹廢,想要像超人一樣,去改變世界,甚至可以說—拯救。

後來的我們,滿腔熱血,壯志凌雲,連走路的步伐都快了起來,彷彿急於直面世界,直面青春。然而,當鞋裡進了一顆硌腳的石子,便又會棄戈卸甲,哭天喊地,覺得世不容我。

我已好久沒有見到你,不知現在的你如何。可那天你的淚落在我手心化為一塊冰,而我冰冷的懷抱擁抱不了你。不能給你溫暖,我發覺我的無能為力。

你哭著對我說,你好累,好想離開這裡,現實與想象之間太多不同,你看不到夢想,未來好虛妄。

我苦笑,想象中,很不同。我們一直倔強地認為年輕就是資本,我們要去改變世界,決不能被世界改變。我們想去追尋自己內心深處的世界,不屑於現實的對待。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自己的青春,去大笑,去歌唱,努力把自己偽裝得很堅強。然而,一張血紅的試卷,一個慘不忍睹的分數,一句父母的責罰,一首煽情的歌曲,又會使我們淚流滿面,刺痛胸腔中那個最特殊最易疼的地方。

終於,某一天,你說,我們不是超人,不能拯救世界……

我們,開始現實。

漸漸地,我們終於懂得七堇年所說:“活著的價值,在於要有一個飽滿的人生,隱忍平凡的外殼下,要像果實般有著汁甜水蜜的肉瓤,以及一顆堅硬閃亮的核心。”

表面的華麗是對內心的掩蓋,其實我們也怕,怕輸給這個殘酷的現實。

是的,我們不是超人,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努力做到不被世界改變。

靜下來,看看內心深處的自己,久違了,那瑰麗的東方夢華,沉睡在心海底的遙遠記憶。

我們不是超人,可我們擁有獨特的青春。我們仍可以在風中奔跑,在雨中歡笑。還沒有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雖不能拯救世界,但仍可以將快樂書寫得源遠流長。

人可以被毀滅,卻不可以被打敗——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10

讀後感 ,650字

一個普普通通的老頭竟然獨自在海上與鯊魚搏鬥,一個無依無靠的老人竟然在海上和一條重達180英鎊的大魚周旋。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竟帶回一條比船都大的魚。

這位老人叫聖地亞哥,他在海上連續84天沒有釣到魚。起初,一個叫馬洛林的男孩跟他出海,可是連續40天沒打到魚,男孩走了,第85天,老人再次出海,這次他把船開到很遠的地方,他出乎意料地釣到了一條比船還大的魚,老人和這條魚周旋了兩天,終於叉中了它,並用船艱難地拖回,但途中魚卻被鯊魚吃個精光,最終魚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魚架。

“人可以被毀滅,卻不可以被打敗”是出自於這本書中的經典名言,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中有的人當遇到挫折時是迎難而上,還是甘心被挫折打敗呢?

很多人在遇到了挫折時就會懼怕它,甚至連理都不理,縱身跳下萬丈深淵,這難道不是懦弱的表現嗎?

讀了《老人與海》這本書後,每個人的心靈都會受到一種強烈的震撼。這種震撼便是聖地亞哥的那種堅持不懈、迎難而上和頑強不屈的精神特點。使人明白“不經一番徹骨寒,哪來梅花撲鼻香”的真正含義,使人想起“陽光總在一場風雨後”的真諦。在人生的旅途上,天空不會是一直蔚藍的,草地不會是一直青綠的,花兒不會一直是芬芳的。

人生的旅途就像在大海上航行,不會一直風平浪靜,波浪總會湧起,風暴總會來臨。人生路上沒了挫折就不會充實,沒了挫折就不會有教訓,沒了教訓就不會有進步,沒了進步就不會有成功。讓我們正確的面對挫折,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懼怕挫折。

道路不會一直通暢,路上總有荊棘,只有勇敢地越過,才能看到更加多彩的世界。

採訪行動不便的老人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755字

大年初一,我到行動不便貧困人的家裡進行訪貧問苦行動。

我問老人“:您好,您的身體情況如何?”

老奶奶說“:提起這事,我會不由自主地大笑,因為前一年我中風,全身動不了,在床上睡了三四個月,不能自理,我一天天的瘦了下來,瘦得皮包骨了,那時候連死的念頭都有了。直到有一個晴天,我丈夫把我車到醫院去看病,但一分錢都不用花,醫生就送了七個字‘多運動多晒太陽’。回到家,剛開始運動的那兩三個月,要用柺杖撐著,還要有人扶著,剛走時,骨頭會很疼,但又想到醫生的話,就不管多疼了,一直堅持著,奇蹟發生了,慢慢地一天天地好起來了,身子也慢慢變壯了,走路也不用柺杖了,我很感激醫生送我那七個字。”

我又問“:那你家有多少畝田,收入多少?”

老奶奶說“:我有兩畝田,貧田用150元,收割又用100元,下肥三次,有次100斤一畝,每畝200元,打藥三次,每次20元。”她接著說“:如果好的時候有800產,差一點的時候500產,風蟲水旱的時候無收入,還虧本。有百分之三十可能得800產,有百分之十可能得500產,有百分之三十得……”老奶奶不忍說下去,接著她緩緩說道“:下半年種花生,種出來的花生好的賣給別人作種子,不好的留給自己做油,自己就有油吃了。”

我接著問“:你有什麼困難?”

她說“:現在身體能自理了,但不能做體力活,經濟來源不接濟,所以出現了經濟問題。”

我繼續問“:國家幫扶措施如何?”

她說“:自從國家政策出臺後,國家每月按時發錢給我們補助生活,還免公購糧,生病去醫院,農民有新農合,看病不用錢,孩子去學校也免學費,還補助伙食費。”

“您對國家政策有何看法?”我問。

“國家政策對百姓很好,說明習總書記和人民始終站在一起,心在一起,所思所慮與人民利益在一起。這是震撼世界的偉大奇蹟,讓老百姓奔向小康社會。”老奶奶開心地說道。

一個堅持不懈的老人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726字

前幾天,我看了《老人與海》,這本書告訴我們,只有堅持不懈、永不放棄才會成功。

一位名叫聖地亞哥的老人,是個漁夫,他一連八十四天也沒能打上一條魚。雖然別人都嘲笑他,連經常和他一起打魚的小男孩也被父母叫走了,但老人仍然信心十足,認為自己能打到大魚。

果然有一天,一條金槍魚被釣上來了。他又將船劃到一個魚多的地方,打算釣一條更大的魚。幸運地是,一條比船還大的魚上鉤了,但是老人力道不足,不能把魚打上來,反而連船也一起被拖走了。時間一長,食物不多,水也不多,加上睡眠不足,老人有些頭暈目眩。但他仍然不放棄,他有信心能把這條魚打上來。最後,頑強的老人熬過了飢餓,戰勝了各種困難,抓起了大魚,打跑了鯊魚,帶著大魚魚頭返回陸地。

如果我是老人,在頭暈目眩的情況下,一定不會再堅持抓魚,肯定會回到陸地好好休息。記得有一次,我去漁場釣魚,我一會兒拎起竿子看看魚餌在不在,一會兒又急急忙忙地跑去吃東西,一點耐心也沒有,這簡直就是小貓釣魚,不可能像老人一樣釣到大魚。

值得我們學習的人與事例也有很多,比如:中國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八年抗戰等取得的勝利,正是心裡有著強大的愛國情懷和中國必勝的信心,才能在糧食缺乏、武器相差懸殊、兵力極少的情況下,克服種種困難和打擊,將敵人趕出中國。醫學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才發現了青蒿素,如果沒有鍥而不捨的“韌勁兒”,她是不會成功的。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為了觀察昆蟲,能從早到晚一動不動地趴在路邊觀察昆蟲的生活習性。農業專家袁隆平多年來研究水稻,為全國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作出了極大的貢獻。這些人與事例,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好榜樣,我們要留心觀察,學習他們的優點,補自己的缺點,將來為國家作出偉大的貢獻!

摔跤不是小事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517字

一天,我去公園玩,發生了一件不好的事。

來到公園,我發現有一群人在玩遊戲。我走過去拍了一下一個人的肩,對他說:“嗨,可以加我嗎?”他對我說:“好呀,來一起玩吧!”

我們玩了一會兒,預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玩著玩著,我被一個石頭絆倒了,褲子摔破了,膝蓋也破皮了,好痛啊!痛得連路都走不了了。哎,不是吧,這種事為什麼要在我身上發生呀,太倒黴了!

忍著痛,我還是繼續跟他們玩。唉,希望爸爸媽媽不會發現我摔跤了,不然不會讓我出來玩了。大概一個小時後,爸爸媽媽來接我了,幸好他們遲遲沒有發現,我也沒有跟他們說這一件事。

可是,最終還是我洗完澡穿衣服的時候被媽媽發現了,媽媽看到我的膝蓋破皮了,生氣地說:“你竟然不告訴我,嚴重的話要到醫生那裡去看一下呀,太不小心了!”我只好慢吞吞地小心意意地對媽媽說:“對不起,媽媽,我怕你再也不會讓我出去玩了。”媽媽摸了一下我的頭,說:“傻孩子,別這樣想,玩是小孩的天性,但是要學會好好保護自己。”

媽媽馬上揹著我到醫院,醫生對我說:“如果再晚一點的話,你的腳就會更痛,還要發炎,現在塗點藥就好了。”我心想:“下次要早一點過來看醫生,要不然就會更嚴重了。”

這件事更讓我瞭解到,我的事,對爸媽來說可不是一件小事!

不敗的精神——讀《老人與海》有感 篇14

讀後感 ,1294字

在蒼茫的大海上,一個瘦骨鱗峋的老人,獨自駕駛那艘破舊不堪的小船在灣流中捕魚,已經連續出海八十四天了,還是沒捕到魚……他船上的船帆用麵粉袋打了幾個補丁,收攏起來真像是一面標誌著永遠失敗的旗幟。

老人叫聖地亞哥,他渾身上下顯得很蒼老,只有那雙眼睛,和大海是一樣的顏色,看上去生氣勃勃,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雖然他經常連續幾十天打不到魚,但他並沒氣餒。果然在第八十五天的晚上,一條他自己的小船還大的馬林魚上鉤了。這隻巨大的馬林魚一直拖著小船,它一會兒浮上水面,那雙巨大的背鰭像一把鋒利的紫色鐮刀,迎著海水,破浪而行;一會兒又潛入海底,它的氣囊彷彿大得無以形容,讓它有充足的氧氣,遊向海底,任聖地亞哥怎樣拉扯,都沒有阻礙到它。但聖地亞哥沒有放棄,他不想承認自己被打敗了,還是堅持不懈地與馬林魚搏鬥。終於在第三天,他勝利了,他將馬林魚綁在船邊,準備返航。但是血腥味使馬林魚的屍體遭到三次鯊魚的襲擊。第一次馬林魚被咬掉尾巴,第二次吃掉了大半個身子,第三次就只剩魚頭了,即使聖地亞哥與鯊魚進行了搏鬥,但他還是失敗了。上岸後,綁在船邊的只是一條白色的魚骨……

聖地亞哥第八十五天出海又失敗了,也許第八十六天、八十七天出海他依然會失敗,但我相信第八十八天他仍然會再次出海。因為他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聖地亞哥一生與大海為伴,一生和大海搏鬥。大海既養育了他,但也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傷痕。既屢次地將他挫敗,但又賦於他堅忍不拔的意志。他一直在與大海的搏鬥中掙扎生存,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但他從沒有放棄,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永不言敗,正是有了這種精神和信念,他就永遠不能被打敗。

老人聖地亞哥這種不敗的精神和信念是讀完整本《老人與海》之後給我最大的觸動。我生活在這麼好的時代,比老人幸福多了,無論是生活條件還是生存環境都要優越的多。我從小到現在都比較順利,就算遇到困難,爸爸、媽媽、老師等許多人也會幫助我,很少嚐到失敗的滋味。但我聽人說世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昨天成功不等於今天不失敗,現今的快樂可能變成將來的困苦。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世界各地發生許多災難,地震、海嘯、疾病帶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但在災難中我看到許多可貴的精神。大家相互幫助、扶持,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眾志成城,在逆境中奮鬥,在失敗中崛起。像大海一樣,這個世界養育了我們,但也會帶來許多磨難和失敗。我們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悅,但如何面對磨難和失敗才是能不能生活下去的關鍵。我覺得老聖地亞哥的行為和精神是我很好的榜樣和借鑑。

我的人生道路還很長,成功我當然高興,但失敗就象成功的孿生兄弟一樣無法迴避。當有一天挫敗使我感到氣餒失望時,但願我會想起少年時讀的《老人與海》這本書和書中的老聖地亞哥,他那不敗的精神在我腦海湧現時,或許會使我重新得到力量,重振旗鼓,繼續振作,不輕言失敗,即使失敗,也不放棄。就像書結尾的一段話——

“在路另一頭的棚屋裡,老人又睡著了。他還是臉朝下趴著,男孩坐在一旁守著他。老人正夢見獅子。”

人不能被打敗——《老人與海》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890字

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平凡的老人,一條普通的大馬林魚,在茫茫大海上發生了一段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沒有大海就沒有魚,沒有魚,也就沒有漁夫,同樣也就沒有那段不平凡的經歷了。正因為有了大海,才讓漁夫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卻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才把魚殺死,其間還不斷遭到了鯊魚的襲擊。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這條大馬林魚只剩下了魚頭和一條脊骨。一切的肉體都不復存在了,剩下的只是一個軀殼,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任人擺佈。它只不過是一堆毫無利用價值的骨架。

就是這樣一個悲劇的故事,卻折射出一個“英雄人物”——老人聖地亞哥。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在別人眼中他是一個失敗者。因為作為漁夫,捕不到魚,還能算是真正的漁夫嗎?而可貴的是他還能在第八十五天決心駛向遠方的大海去捕魚。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難道不應該令我們佩服嗎?雖然小魚叉、小刀、短棍,一次一次被鯊魚帶走,但他始終用盡一切手段進行反擊,什麼也無法摧殘他英勇的意志。那“我跟你奉陪到死”夾雜在大海的咆哮中,迴響在我耳旁。一個人把生命都壓上去了,與敵人做殊死搏鬥,能不算英雄嗎?

我想鯊魚正是宇宙間一切破壞性力量的化身,而老人正是正義的使者。人的一生中隨時隨地都存在著破壞力量,人生是不停的迴圈著喜劇的落幕,悲劇的上演;悲劇的落幕也就意味著喜劇再度登場。大馬林魚被殺死看似是完美的結果,但同時也還在“醞釀著自己的悲劇”,鯊魚的襲擊就是應得的悲劇開始。在充滿悲劇色彩的故事中,有一絲亮點,那就是孩子。孩子帶回了老人的青春,使他找回了自我。如果每有一個人都擁有一份童心,一份天真,那世界就不再總是灰色,縱然你享有的是最後的晚餐,也不會忘記飯前洗手飯後漱口。

回想起文中老人的話“人不是為了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不禁令人感慨,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動物,為何有勇氣面對死亡,卻沒有勇氣面對失敗呢?難道失敗真的如此可怕嗎?冷冷的海風夾雜著一股血腥味,也許真正害怕的是這些吧。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篇16

國小三年級作文 ,881字

在日常生活中,有時總聽到奶奶說出一些我聽不太懂的語言,這些話簡潔,有趣,生動,奶奶說這些都是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有那麼一回事,到現在還一直出現在我的腦子裡。那天是感恩節,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回家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回到家,我就在想要做什麼,想來想去,我決定幫媽媽洗碗筷。可我還不知道得怎樣洗碗?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模仿媽媽平時的姿勢就忙活起來。這時,奶奶走過來笑呵呵地說:“我的孫女真乖,洗碗啊,就得先往抹布倒上一點洗潔精,再用抹布把碗搓洗乾淨,最後用清水沖洗一兩遍就可以……”“知道了,知道了!”我打斷了奶奶的“絮絮叨叨”。

我得意地自顧自地洗,幻想著得到媽媽、老師的讚揚,沒想到手下一滑,“啊!”奶奶聽響聲和驚呼聲,匆忙進來,關切地問:“怎麼了,沒事吧?”“碗……碎了……”我支支吾吾地指著地上。奶奶看到地上的碎片,明白了。知道我沒受傷後,教訓我說:“怎麼招,我不是常說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剛才說的話,你是不是又當耳邊風呀!你肯定是洗潔精放太多,手滑,才把碗給打碎了。”奶奶說的一字不差,就像她當時就在我身後看著一樣。我更慚愧了,心服口服地認真和奶奶一起“收拾殘局”。

這件事過後,我更加明白了:別看老人沒讀多少的書,但是他們卻經歷了很多,有很多生活經驗是我們在書本中沒有學到的。我們雖然學知識,但卻缺少實踐,缺少鍛鍊,很多事情總想得太簡單,所以還是要聽取大人們的意見,不能總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然早晚會吃虧的。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長輩的經驗教訓,如能讓家裡人都牢記在心,當成好的家風去遵守,那麼我們的家庭肯定更和諧、更幸福!

扶起摔倒的老人 篇17

國一作文 ,683字

如今現在是“各掃門前雪”。誰還會去管那麼多閒事,給自己惹麻煩,而我在網上卻看到這樣一個視訊。

在一個紅綠燈的路口,女人看見一個老人摔倒在馬路中央,沒有一個人過去扶她來,許多人和車輛都繞她而行,這個女人剛要過去就被同伴給攔住了並說:“不要過去了吧,有一個年輕人過去扶老人,卻被認為是肇事者,你就不要給自己惹麻煩了,還是快撤吧。”

原來女人的同伴說的是這麼回事:年輕人被誤以為是肇事者之後,老人親屬讓年輕人拿醫療費用,並請人來照顧她,年輕人沒有拒絕親屬,而是默默地“背起了黑鍋”。等到老人醒時,年輕人又默默的走了,老人詳細說明了情況,親人都感到很難過,都認為自己是在欺負這個剛來城裡不久的鄉下人。

當記者採訪他時,他卻說了一句意想不到的話語:“我不認為老奶奶的家人是在欺負我,我能夠理解親人的心情,如果是我,我想我會變本加厲的向別人索要,我這是在為我自己積德行善,為別人留一條後路,也為自己留一條。只要我自己問心無愧就可以了”。多好的一句“問心無愧”顯示出了年輕人的心聲。

一個陌生人都可以對年邁無助的老人給予關愛和照顧。而現在對自己熟悉的人卻曾不聞不問,看見了就像沒看見一樣,在有用的時候甜言蜜語,在沒有價值時,形同陌路人,這就是現在的“行市”。

而年輕人在扶起老人時,沒有求得任何人的回報,年輕人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做。

只要我們處處留意自己身邊的事,就不難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哪裡都會有真情灑滿人間,真善美無處不有。

不怕摔跤的我 篇18

國小四年級作文 ,751字

當我第一次聽到“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出磨礪出”這句名言時,就深深地喜歡上了它。梅花堅韌不屈的性格成了我一直嚮往的品質,也一直在腦海裡提醒自已做事要不怕吃苦,經歷磨練總會迎來成果。

一年級生日那會兒,爸媽把一雙溜冰鞋送了給我,讓我第一次真正認識了這句話的含義,也認識了自已的能力。“哎喲!疼!疼!疼死我了!”剛鬆開手的第一步,我就重重地摔了下去。“啊!媽呀!”、“疼疼疼,疼哪!”,整整一週的時間,我只學會了摔跤,一下失去了對溜冰的興趣。爸爸什麼也沒說,只是靜靜地把電視機調到了體育頻道。冰面上那流動著的優美舞姿對那時的我已經沒有了吸引力。突然電視裡的選手在做空跳時失去了平衡,重重地摔了下去,但音樂並沒有停止……

溜得那麼好的終極選手也會摔跤,那我一定也能行!摔了幾十次,幾百次後,我似乎找到了感覺。慢慢地,我在蹣跚中越溜越順,越溜越快,也越溜越大膽。我又重新找回了信心。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通過自已的努力,學會了溜冰。也就在這時,爸爸把“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送了給我。

二年級時,跳繩又成了我的老大難問題。總是跳兩三下就斷了,到了最後,別人一甩繩跳一下,我卻成了一甩繩跳兩下。老師批評我,同學們笑話我。但有了學溜冰的經歷,我並沒有失去信心。放學後時間都成了我的跳繩時間,最終,我不僅學會了跳繩還超過了許多笑話我的同學。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只有堅持和不怕吃苦,成功才會屬於我。生日時我得到的並不是一雙溜冰鞋,而是人生的第一摔和摔倒後重新站起來的勇氣。以後,我可能還會遇上各種困難,摔上千次萬次,但我已經學會了怎麼摔,怎麼摔才不痛!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7字

早上七點多,媽媽就起床把我叫醒。我眯著眼睛抱怨道:“大週末的,也不讓人好好睡一覺,一大早就把人吵醒!”媽媽說:“該給你量溫度了!”一聽到量溫度這三個字,我馬上坐了起來,因為我已經反覆發燒了三十五天了!我拿起溫度計,夾在胳肢窩裡,不由得想起了那天晚上發生的事……

那天,媽媽送我去學鋼琴。在車上,媽媽再三叮囑我:“千萬不要去抱那隻小狗,如果被它抓傷,就要去打狂犬預苗!”我敷衍地說:“知道了。”可是,剛下課,小狗一叫,我就把媽媽的話忘得一乾二淨,抱起小狗,逗它玩。不一會,可怕的事發生了,我的胸口被小狗的爪子抓傷了。我連忙扔下小狗,跑去照鏡子,啊!胸口流出了鮮紅的血!去接我回家的爸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馬上去藥店買酒精消毒傷口。

回家後,媽媽氣得滿臉通紅,火冒三丈地對我說:“你把我的話當耳邊風啊!”於是,我們去了防疫站打了狂犬疫苗。一共要打五針,一打針就會發燒,一發燒就是一個星期,剛要降下來,又要去打針,打完又發燒……不僅不能去上學,還嚴重影響了學習,而且四十天內不能吃刺激性的食物,不能劇烈運動。真是得不償失啊!……

“三十六度六,終於降下來了!”媽媽高興地說。我激動得一蹦三尺高。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道理。

忘不了那老人 篇20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9字

“車……車是誰的?”我坐在我家理髮店吧檯前看電視,一個沙啞的聲音傳來。抬頭一看是一位老人,身穿印有“海爾空調”字樣的T恤衫,挎著破爛不堪的腰包,說話吱吱唔唔的。他的額頭上,後背上全都是汗,尤其是後背,像洗了澡一樣,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安,恐懼,緊張,焦急,看面相,得有個60來歲。我心想,這老人幹什麼來了?也不像來剪頭的樣子啊。但剛才他提到車,我就不由自主的看了看媽媽,她在和顧客聊天呢。而爸爸在給客人理髮,一臉不耐煩說:“不知道。”那老人輕手輕腳地關上門,小心翼翼地離開了。

大約五分鐘左右,也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嫂子你車被人颳了。”看媽媽出去,我也出去了。

我上前看了看。車後邊的後保險槓被撞得凹了進去,還蹭掉了點兒漆。

隔壁賣自行車的說了:“剛才有個騎三輪車的老頭兒把你的車撞了,問我這是誰家的車,我就告訴他是你家的。”我莫名其妙,他撞了我家的車,為什麼不跑呢?

“嫂子,我去追。”那個新來的小工一聽車被撞了,就一溜煙兒去追那個老人。我進了屋,開啟電腦,調監控。監控播放出當時的視訊,那個老人的三輪車的確撞到了媽媽的車上,然後它確實去問了隔壁,這是誰的車。這時,我聽到媽媽打電話,是打給那個追老人的小工的:“哎呀,別追了,修車也不貴,那老頭就是個撿破爛兒的,唉,也沒幾個錢……”

此時,屋裡一片寂寞。我知道,這是我家的車第三次被刮蹭了。修車其實挺貴的,但是又有什麼好追究的呢?還是譴責自己停車停的太礙事了吧……我忘不了那個有擔當的老人,也忘不了寬容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