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與智慧相關作文20篇

聰明與智慧 篇1

高二作文 ,1091字

我們常誇讚某人聰明,往往是由於他能巧妙地解決當下某個棘手的問題。而智慧,則是一種貫穿人生的態度與能力。所以簡單一點來說,聰明是一時的隨機應變,而智慧則是更為長久的聰明。

在人的一生中,挫折如影隨形。聰明的人或許能想盡辦法規避風險,而當遭遇了無可迴避的挫折之後,智慧的人則能更迅速地爬起來繼續生活。作家朱西甯十年的心血手稿被白蟻吃去後,他並未惱火地計較自己投入了多少努力,在懊喪的情緒裡停滯不前,而是將白蟻看作“天主派來的既嚴厲又殘暴的批駁家”。認為是上帝覺得他寫得不夠好,要他從頭再來,可見,智者未必能抵擋得了天災人禍,而他們會將挫折看作是人生的必經旅程,不執迷於當下的得失,馬不停蹄地向未來奔去。所以說,在挫折面前,智者因為具有更長遠的眼光,會更加積極樂觀。

中國有許多俗語,比如“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作聰明”、“耍小聰明”等,似乎都在暗示著聰明是有所欠缺的。推其本源,我們會發現聰明的弊端常常在於時機把握不當,分寸拿捏有差。譬如要唱一首歌,聰明人掌握著高超的歌唱技巧,聲音婉轉動聽,卻有時卻會因為進錯拍子,或是突然唱破了音,反倒顯得滑稽可笑。而學會在適當的時刻表露出聰明,那便成了智慧。當哈姆萊特得知他的叔父殘忍的殺害了他的父親時,他並不急於顯露出自己的憤怒,而是裝瘋賣傻,苦心籌劃一場戲劇來求證。我們設想,單憑他一個先皇的王子身份哪能與現任國王抗衡?假若他不識相地對叔父破口大罵,那就只能是死路一條。中國也有一個成語叫“大智若愚”。所謂“大智”就是懂得韜光養晦、能屈能伸的智慧。智者因為能審時度勢、把握時機,才會真正笑到了最後。

當面臨糾紛時,智慧與聰明的差異便更加涇渭分明。聰明人常常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當事關切身利益時,他們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絞盡腦汁地與對方周旋,千方百計地贏取最大的利益。而智者可能只會淡然一笑,揚揚手說到“罷了”,便留給眾人一個瀟灑的背影。清朝大學士張英寫下了那幾句:“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來勸家人不要計較鄰里之間的一畝三分地,從而留下了“三尺巷”傳世佳話,不正體現了智者的大氣和風範嗎?換言之,聰明人急於爭贏,智者卻傾向於“不爭”。因為智慧本身就排斥無謂的糾紛,它於人有損,於己不利。因而智者常持淡泊之心,處退讓之態。他們看似在糾紛中一無所得,實則是最大的贏家。就像是張英因為豁達大度流芳千古一樣,智者往往贏得了尊重,更贏得了自己踏實自在的心境。

好比一座山,聰明的人像山腳絢麗的野花;而智者則是山頂傲立的孤鬆—他們的眼界早已越過了那些與他爭養料的雜草,他們看到的是那無窮無盡的遠方。

聰明與智慧 篇2

高二作文 ,900字

聰明是由個人智商、後天努力等因素而表現出某一方面能力突出的現象,聰明的人往往有觸類旁通的本事。而智慧則常常包涵了聰明,不過智慧還多了一雙洞悉世事的慧眼,更多了三分高瞻遠矚的格局感。所以,聰明之人比比皆是,而智慧之人鮮矣。

聰明的人解決矛盾,智慧的人化解矛盾。聰明的人以智壓人,智慧的人以智服人。

聰明是那耀眼的鑽石,遭人哄搶;智慧則是那渾然天成的璞玉,自知其價而不張揚。聰明之人嚮往喧囂,總是翹首期盼成為備受矚目的主角,總是會按捺不住自我炫耀的衝動。而智慧之人則安然一隅,修身養性,靜觀庭前花開花落,閒看天上雲捲雲舒。

僅靠聰明,並不一定能“安全著陸”。回看歷史,聰明如楊修,能看出魏帝每一步的意圖,卻終究看不透魏帝之心,以至於得意忘形,聰明反被聰明誤,身首異處。聰明如韓信,沙場秋點兵,力戰霸王項羽,以弱勝強,卻不知“恩裡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首”。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亡,更何況是功高震主的他?他低估了漢高祖劉邦。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用兵如神的他,到底也落得個不得善終。

智慧之人,拿得起,放得下,深諳功成身退之理。先說那范蠡,幫助勾踐登上王位,一舉破吳,位極人臣,而後適可而止,下海經商,成為一代巨賈,甚而還七散家財。隨心做事,素心做人,豈不快哉!再說那留候。劉邦曾言:“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者,吾不如子房。”可見其蓋世聰明。然而張良更可貴的地方在於,他竟然能預測到帝王之後的翻臉,於功成之後的激流勇退,迴歸鄉野,得以倖存。這些人能全身而退,蓋以其有人之不及之智慧也。

在如今社會環境下,知識產業蓬勃發展,聰明幾乎與知識畫上了等號,甚至有人還將知識等同於智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知識遠稱不上智慧,甚至也還不能叫聰明,能靈活運用知識那才叫做聰明。正如人們戲言:歷史學學士能背出雅爾塔會議的年份,碩士能背到月,博士能背到日,可這又有什麼用呢?這些知識並不能讓我們獲得在大國博弈的談判桌上運籌帷幄的聰明才幹,也不能讓我們得到一絲一毫于思想境界上提升的智慧。

讓我們以智慧處世,不露鋒芒,能夠懂得退一步處世,高一步立身;能夠看得圓滿,放得寬平。

聰明與智慧 篇3

國三作文 ,1020字

一般來說,聰明常用作形容詞,形容人智力發達,記憶力和理解能力強;而智慧則往往用作名詞,它概括了生命所具有的一種境界和更高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不過在實際運用中,二者都被賦予了更深一層的含義。

試想一下,我們用“聰明”二字會來形容哪一類物件呢?比方,活潑機靈懂事而且生活能力強的小朋友,學了沒多久就將一道數學題解得特別好,你是否會想把手放在他的頭上,誇他一句“聰明”呢?而當一位白髮蒼蒼衣袂飄飄的老者立於山崖之上深思,捋著白鬍子眼神深邃的眺望遠方之時,你是否會在還沒覺察時就下意識將“智慧”予以這幅畫面呢?

聰明是一瓶果汁,剛榨好帶著新鮮的香味;智慧是一罈古酒,醞釀沉澱了時間的精華。聰明是一首兒歌,朗朗上口,清脆動聽;智慧是一曲餘韻悠長的老歌,帶著歲月的滄桑。聰明是一本可愛的圖畫書,佈滿了五彩繽紛的塗鴉,簡單淺顯;智慧是線裝的典冊,蘊意深刻,引人回味。

聰明的人,情商不一定高;但智慧的人必有為他人著想的善良。聰明的人性格有可能高傲,智慧之人,修養根治於心底。聰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智者也不一定顯得聰明。“大智若愚”的人往往是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他們只是不愛炫耀自己,外表也好像很愚笨。比如《論語》孔子有言:“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在社會能辨明是非時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運用自己的才幹,這是一種智慧;而在黑暗混亂的環境內懂得斂藏鋒芒韜光養晦,則更是一種大智慧。聰明的人多愛讚譽與誇獎,喜歡被鮮花和掌聲簇擁;智慧的人淡泊名利,超然世外,清而彌遠,淡而有味,遠離世俗的紛擾,將自己置於一個更開闊遼遠的境界。

聰明如煙花一般璀璨奪目,而許多的聰明人卻也如煙花般絢爛一現,轉眼便湮沒於市井街巷。仲永本是天才兒童,若能堅持潛心向學,日後也極有可能成長為一位智者。可惜的是因其父的趨利短視,使得他將一點聰明消耗殆盡後,便泯然於眾人了。

智慧不沉迷於絢爛,他會懂得在至極絢爛後心平氣和地歸於平淡。明成祖登基後,授予助他奪得王位的重要謀士道衍,財富和地位,而道衍在獲得如此之大的榮譽與絢爛時,卻拒絕封賞,仍去做一名僧人。相較於朱棣身旁其他不是死於官場纏鬥就是死於權力角逐的臣子有著更長的壽命。這就是那一種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智慧之道。

聰明人的價值觀更偏向於追求個人的“富強”或是“自由”,聰明人的視野很開闊;而智者則更注重與人“友善”、嚮往人際“和諧”,他們的視野則更加長遠。

故而,聰明也許只是一剎,智慧卻可相伴一生。

聰明與智慧 篇4

國三作文 ,1064字

據目前調查所知,在社會有些人往往在思想觀念或語言中把智慧與聰明混在一起說,其實聰明與智慧有著本質的區別。聰明解釋可擴充套件為大腦反應快,比較靈活機動,能聽見風吹草動,察言觀色,見風使舵,聰明是一種技巧,手段,心機,充其量是一種謀略。而智慧可以擴充套件為,知道天地間所看得見與看不見之事,也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心智和能力。

聰明是涼爽的夏風,智慧是酷熱的烈日,聰明是樹上的知了,智慧是空中獨立的燕子。聰明是一種愉快的心情,智慧則是沉默的泰山。聰明是臉上擺著的笑容,智慧是痛苦時的表情。聰明是滾滾長江東流水,智慧則是在靜中不斷上升。聰明事如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前後左右處理解決玉樹地震的幼兒園砍殺事件。智慧則是國家各後臺的助手的意見,在臺下出謀獻策,分析與綜合事情。聰明是大腦的產物,智慧是腦與心的合作。

古人云:“小聰明,大智慧。”聰明是小的,智慧是大的,聰明多用在細節和小問題上,而只會則用在大問題,縱覽整個過程,聰明的人明白自己在做什麼能做什麼,或是達到哪一種境界,自己都是有分寸的。聰明的人可以把握機會,也會爭取機會,知道自己何時後該放手。所以拿得起,放得下才是智者的智慧,智慧是狂購大量的胸襟,用在美好方向的計量,在生命活動中運用所應用的智慧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為人處事方面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適當的地方運用合適的知識與生命的終極意義相同的謀略,是高階的偉大的聰明。兩者既相互區別有相互聯絡。

聰明帶有一個人的先天性,而智慧則是後天的修養,聰明具有明確的眼前目的,如玉書中被困的難民。具有反射效應,而之後則具有長久的實施性,如中國的計劃生育,就是一個長遠的基本國策,聰明與智慧就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聰明是平時很快的做一道習題。智慧慢慢地學會並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在其中熟練方法,聰明的人具有創新和創意的意識。智慧的人則在運用適時的方法解決。

在現實生活中,不吃虧的人是聰明人,而吃虧的人是智者,聰明時常與功利相結合在一起,夾雜許多主觀的思想,智慧必須是以高尚的人格和豐富的經驗和知識為基礎,聰明如果可以擺脫自我的侷限,那麼就可以昇華為智慧,智慧如果勝服與私利,便會淪為聰明,聰明人因負果而憂愁,智者因明察而快樂。

智慧與聰明二者在我們生活當中處處可見,深思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加以改正,相信自己的未來由自己控制,也同樣相信前方就是光明大道,差一步之遠便是了,就看我們如何去運用聰明與智慧。凡事要三思,哲學和知識的力量是巨大的,智慧與聰明更是必不可少的。

聰明的智慧鼠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5字

“轟隆隆……轟隆隆……”外面發出一陣巨響,一道金色的光如同閃電一般的速度落在地上,一看原來是一隻老鼠,它可不是一般的老鼠,它是智慧鼠哦!智慧鼠身穿白色的鎧甲,長著敏捷的四肢,紅色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像一個小球,與一般的老鼠沒有區別。一陣霸氣上場後,智慧鼠說:“聽說,你們地球上的壞老鼠在作怪?”我連忙說:“是的,如果你想消滅它們,你得先想辦法進入鼠洞。”智慧鼠說:“這有什麼難的,爾等給我看好了。”

有一天,智慧鼠趁機進了鼠窩之後,眼前的這一幕讓智慧鼠大吃一驚,這金碧輝耀的鼠窩,到處看起來都明晃晃的。眼前有喝不完的乳酪,數不清的金錢。智慧鼠走著走著,看到兩位鼠小弟在緊守著國王的寢室,必須要有通行證才能進去。

接著智慧鼠三五兩下就變出了一個假證,走到了鼠小弟那裡說:“老鼠大哥能讓我進去嗎?”老鼠回答到:“那你有通行證嗎?”智慧鼠得意的說到:“我當然有了。”智慧鼠把它的假證拿給了門衛老鼠,正當老鼠不注意的時候,智慧鼠拿起它們的兵器就捅了上去,兩個老鼠都死了,智慧鼠把門衛老鼠的衣服給換上了。

接著智慧鼠走到鼠王的面前,智慧鼠說:“敬愛的鼠王,我是新來的,我想為我們的鼠國盡一點力。”鼠王說:“如果你想加入我們的軍團,你就得完成這幾項任務,你才可以參加。”鼠王二話不說就拿出一張圖紙拿給了智慧鼠,智慧鼠一看,這什麼亂七八糟的,一下做身蹲,一下做蛙跳……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智慧鼠終於成功了。

正當鼠王拿給它一個武器的時候,準備已久的智慧鼠從背後拿出匕首,趁鼠王靠近時,“嚓”的一聲,鼠王倒下了,一旁的老鼠們被嚇得不敢動了。

智慧鼠看著這些老鼠們可憐巴巴的樣子,便讓它們多做善事,從此,老鼠們再也不出來為禍人間了。

智慧與智慧 篇6

國一作文 ,1006字

時代在變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正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語音交流、下棋對弈……近乎無所不能。計算機開始像人類一樣思考、像人類一樣解決問題,人類特有的智慧看似要埋沒在這科技洪流之中。難道,人的思維終將要被計算機所取代?在我看來,這是不現實的,更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那便是人工智慧所沒有的價值觀和同情心。

自古以來,人類便對自然有著獨特的尊重,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心中共同的價值觀趨向。在中國古人看來,大自然中一直蘊藏著一種神祕的智慧,帶給人們精神鼓舞。在西方人看來,自然是他們終身的呵護物件,也是此生的使命所在。對於自然的特有情愫,是計算機不可能具有的。二戰時期,德國納粹黨首領希特勒手下,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將軍—肖爾蒂茨。他曾在攻佔巴黎時第一個拿下地池,用炮火摧殘數千人甚至數萬人、摧毀建築無數。在攻佔巴黎後的一天,希特勒向他下達了徹底摧毀城池的命令,巴黎市長聽聞後立即前來勸阻肖爾蒂茨,停止這瘋狂的舉動,早已身經百戰的肖爾蒂茨心如發鋼鐵般冷酷,而就當爆破的前一天下午,他開啟窗子,想再看一看這個即將不復存在的城市。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夕陽的餘暉落在每一個巴黎市民的臉上,溫暖的氣息籠罩著大地,小溪的溪流在緩緩的流淌,不遠處的兩個小孩在草坪上玩耍,巴黎式在建築午後陽光下顯得格外搭調……肖爾蒂茨的心第一次被震撼了,再三猶豫後,他放棄了爆破。

從肖爾蒂茨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對於自然的獨特情感,是人類人類特有的天性,是計算機顯然不能具備的。人類如果失去了這些而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滅亡也“指日可待”了。

對於同類的憐憫與同情,也是人類所特有的。放眼中國的詩詞文化,流傳百年的古詩詞鑄就了中國人的群體意識。著這樣一個追求效率的時代,人類的生活正越來越物質化,少了詩和遠方。對於辛棄疾的壯志未酬,人們常會感嘆“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對於歐陽修的被貶,人們會想:“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對於陸游的被貶,人們會說:“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因此,悠久的詩詞文化向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獨有的魅力,是自古以來的同情心與悲憫之情,這顯然是計算機不可能具備的。

人類,造就了計算機,發展了人工智慧,但人的智慧終將是不可替代的,時代的洪流中,人類智慧將永遠不會埋沒,放出耀眼的光芒,照耀歷史的長河,它向世界證明著,人類智慧的偉大與獨尊。

人類與智慧化生活 篇7

國一作文 ,1038字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人們已研發出許許多多的高科技。但它們同時也是一把把雙刃劍,給人以幫助,給人以傷害。

計算機能準確高效地完成繁複的高難度工作。從上個世紀人類發明第一臺計算機開始便標誌著新世界大門的開啟。如今我們身邊的計算機無處不在:工作學習中使用的電腦,家人洗衣服時使用的洗衣機,老人看電視時使用的網路電視盒子……它們的無處不在讓我們時時刻刻都能享受它們為我們帶來的方便。

但享受著方便的同時,我們也會受到來自它們或自身原因的傷害。

科技的進步,生活上的舒適與方便是否會讓人們的思維退化呢?在從前科技不發達的時代裡,人們若是想要探索這顆美麗的蔚藍星球或是想要探索人體造福人類便都要經過幾百次幾千次甚至幾萬次的實驗才能成功地得到正確的資料。因此在那個時代中有著堅持不懈的愛迪生,勇於面對困難的居里夫人,能將童年時的好奇在長大後變為發明去造福人類的瓦特……但現如今人們或許在生活與思維的便利下只需動動手指便能知道所有想了解的一切。這或許是現代人們思維上的退化。現在想來,既為科技的飛速發展而歡呼卻又為人類不願動腦的現狀所擔憂。

如今更讓人不願看到的是人類越來越像計算機一樣生活。人工智慧的先進或許會讓科技水平更上一層樓,使生活越來越方便;但與此同時人類的思維也許不再廣闊,而是如同穿上枷鎖形同機器。而這或許是加劇人類的日漸冷漠,失去向光向上的積極思想,讓人們為之嘆息。讓我們感觸最深的或許是接觸電腦最多的“上班族”和“學生族”。

“上班族”每時每刻幾乎都和電腦在一起,需要加班加點完成的表格與工作和網上鋪天蓋地湧來的資訊似乎能瞬間淹沒他們的大腦,而他們也似乎樂意對此作出看法。思維的日益機械化與人如機器般的冰冷正是他們帶來的負面影響。

“學生族”從上到大學下到幼兒園似乎現在人手一個手機。家長們在繁忙的工作下也似乎更願意用手機來陪伴他們的孩子。家長們買了手機來給他們孩子娛樂與學習,並且加了自認為安全的防護。但是世界上並沒有不透風的牆,他們會通過自己的摸索與不斷地試探對加速他們破除這面無形的牆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而心智的不成熟會讓他們很容易接收到外界不好的訊息。而這個年齡的學生在學習的壓力或者懵懂的年齡下被所謂的“快感”而抹黑了自己的心靈,讓他們逐漸失去同情心與這個年齡應有的活潑可愛。

人類的思維雖不及電腦的高效與精準,但是人類卻有著更廣闊的思維猶如星辰大海般美麗。如果人類如同計算機般思考則是人類最大的悲哀。計算機是把雙刃劍,只有運用得當才能使人類獲得真正的幫助。

淺談人與智慧 篇8

國二作文 ,837字

前段時間,人工智慧隨著阿爾法狗的橫空出世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一時之間,伴隨著網友議論的高潮,一個新的問題被推到了我們的面前—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人類?

就我的個人觀念而言:不會。機器人就好比人類中的“學霸”,它見多識廣,自然成績優異,但不置可否的是,它也只是個“書呆子”,它被禁錮在書本里,它會訂正卻不會創新,它缺少的,是思考的能力。

相比之下,人類自身存在的問題卻更使人擔憂,在此,我姑且舉上兩例。

一者是人類對於自我行為的無法約束,他們有一雙黑色眼睛,用黑暗去看光明。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在螢幕前投射下的光影裡,“圈養”了一群名叫“鍵盤俠”的“正義使者”,一旦有人遇難,他們便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俯視眾生,秉承著揭露不義的觀念,他們以“正義”為名進行著“網路暴力”,在一個如此混亂的秩序之下,有一隻手在暗地裡握牢了他們的心臟,直待紅變成黑,直到紅變成黑,直到網路環境變得汙濁,世間哪來那麼多的不染的蓮呢?

二者是三觀的不正。她是一彎明月光,你可看可賞可稱讚,卻怎能復刻那光輝在沙石之上?說至抄襲,每位作者的作品如他們的孩子一般,悉心呵護,小步成長,待到孩兒長成大樹,為文者遮陽,可偏偏多少人將孩兒搶來,迫使他站在名利場,讓父母好不悲傷。更令人背脊發涼的是—多數人的看法是:抄襲沒什麼,它並不會造成不好的後果。可悲!想想,如果一本書能復刻,那麼一個人也能復刻的吧?你與你的復刻品站在你的父母朋友面前,他們為“那個你”歡呼喝彩,以她為榮,那你呢?世界將你何處安放?

如此,引導的大趨勢便是少年二郎爭相向成年人學習,學來了“暴力”,學來了抄襲,罔顧後果的結局便是後果,玩弄了你。

是否有一日,我們要在機器人的軟體裡輸入人類二十四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時,人類和人工智慧,誰會活得更像個“人樣”?

故,拾起那些你或許遺忘了的金貝殼,沉甸甸得,放在人性的位置上,籍時,星光與你同在。

且請你銘記,千年是傳承的恆河,河枯人落。你是人類,要為智慧做個榜樣!

人工與智慧的碰撞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篇9

記敘文 ,1015字

在這個大資料的資訊時代,每一天都有無數新的科技被研發出來,我們的世界被無形的資訊網所覆蓋。人工智慧則是當下最有前景同時也最複雜多變的研究了,但隨著現在科技發展已經達到“恐怖”的時候,我們不禁開始擔憂之後的人工智慧會不會超越人類,甚至替代人類?多少好萊塢大片早已預測了當人夢多創造的東西脫離人類的控制,這個世界的秩序將會有多麼恐怖的翻盤。我們無法逃脫宇宙、世界的控制,是因為我們的造物者無比強大,但我們自己是否能夠承擔人工智慧萬千變化可能所帶來的後果,沒有一人能夠保證。

目前引領世界的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

想想我們現在,日復一日的生活像是程式一樣進行著,一天過去,就執行完了整個程式,進入待機狀態,當我們再次看到世態炎涼和人生百態的場景,心中還會引起多大的波瀾,不久過後還能記得嗎?是啊,為什麼要記住呢,這本來就是與我無干的事啊,這部在我的程式中顯示啊。這些小事在網路上屢見不鮮,但之於我只是程式中的一個小錯誤,但不會影響到我整個一天的執行,又何必去在乎它呢。失去同情心的我們和現在還未成熟的人工智慧又有何差呢?我們像計算機一樣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執行著,往往後會忘記我做著一些是為了什麼呢,看來,我們自己的價值觀也在不經意間逐漸被別的東西填滿,逐漸泯滅。

我們不如試想這樣一個場景:若干年後,家中的人工智慧時刻能感知我們需要什麼,並提前做好所有家務,但是它們已經懂得了思考,如果我們不好好定期保養,它們就自發地逆程式而行,對你施展抱負,將家中搞得無比混亂,是多麼可驚又可笑,走在路上,沒有被計算機荼毒的老人遇到麻煩,很多人工智慧的機器人自發地上前幫忙,並分配好任務,而我們只是選擇漠視,不過多數可能會拍張照片發個朋友圈:“人間自有真情啊,愛不分品種。[表情]”隨後便忘卻,只一味地知道自己要去做什麼,永遠不能停留。各個地方做義工的都是低階機器人,而我們所奔波忙碌的,都是高階機器人所工作,這是多麼可怕和恐怖的局面。

人脫離了七情六慾,脫離所有應該具備的東西,我們是否該被重新定義,到那時,統領世界的將不再以我們為主,且逐漸消亡,他們借用了我們的稱號,在世界上和平相處,並永遠存在下去。那麼這些“人”將會在歷史中被永遠去除吧。

世界秩序的重建或許意味著我們的黑暗即將來臨,所以我們現在所有做的每一件事,每一樣創造都要慎重在慎重。

與智慧同行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339字

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只有我們運用好智慧,才能無往不勝。

那天,我在教室裡撿到五元錢。我高興得不得了,可以去買我最喜歡的冰棒。可是,我又想做一個誠實的人,不想到其他人背後嘲笑我。可是,怎麼找到失主呢?錢又不會說話,大聲地在教室裡,要是有人撒謊怎麼辦?對了,我腦袋一拍,可以交給老師啊!老師肯定能解決問題。

五年級時,我的電話手錶丟了,我急得不得了。這可是爸爸買給我的,不見了肯定會捱罵,而且以後怎麼聯絡他們呢?我靈機一動,完全可以讓我的好友拔一下。果然打通了,撿到的人立刻還給了我。

我有點懶惰,比較貪玩,但我想取得好成績。為了改掉自己的壞習慣,我想了想,讓爸媽監督我。這樣,我每天都能做到自我努力。

人生路不平坦,需要動腦,才能趟過水,爬過山,看見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