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爸爸講那過去的故事相關作文20篇

聽爸爸講那過去的故事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45字

童年,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留有美好的回憶,讓人難以忘懷。在爸爸的記憶中,也有那一兩件記憶猶新的事。下面就讓我慢慢說來。

那時候的孩子都很調皮,玩耍的花樣也很多,爸爸回憶說。記得小學的時候很流行武俠片,他們看過之後都爭著扮演心目中自己崇拜的英雄。班裡有些人還拿著拖把當大刀“呼呼”耍兩圈,那架勢神氣得很。後來爸爸說他們還發明瞭“飛鏢”,就是找一塊橡皮插上家裡的繡花針,還不忘在後面用紅毛線綁個穗。扔出去“嗖”的一下正中靶心,那才叫個威風。比耍大刀好多了,還是暗器。一下課滿操場都是英雄好漢,就像在飛鏢雨中一樣。到了後來他們還利用廠裡的廢舊邊角料製作了飛刀。有三瓣的,四瓣的。每一瓣上都有小鋸齒。大家都成了英雄扮演著小李飛刀。這下鄰居家的柴房門可遭殃了。哈哈……

在一片笑聲中,我不停地追問爸爸,好奇心使我更想了解爸爸的童年了。爸爸故作深沉地說:“不論你的武功練得怎麼樣,我們還是有一個強大的“對手”,樓下老奶奶家的大公雞。老奶奶家養了兩隻大公雞,不光體格健壯還時不時的撲上來啄人,就連有些大人都怕它們。更別說我們這些“小不點”了。所以下樓就成了我們最為艱鉅的任務了。

一次,我的一個朋友找我玩,我便和他說起大公雞的事。他平時膽大人義氣,還沒等我說完就拿來樹枝做了一副弓箭,拉著我就往樓下走。我知道大公雞的厲害,躡手躡腳的都不敢發出一點響聲。他還大吼著,是誰家的公雞敢欺負我們。我今天好好教訓一下它。這時我看見大公雞正在後面的操場上散步。看它那高傲的樣子,昂著頭,好像誰也看不起似的。我們倆在一道矮牆後面準備好伏擊它,這時我的朋友已經搭上箭把弓拉的滿滿的。“嗖”的一聲箭射在大公雞的背上,可是這箭只是在公雞的背上彈了一下就掉了下來。這時,公雞猛的轉過身了。一隻腳懸空著,眼睛死死的盯著我們。還不等我們開跑,它已經向我們撲來。我大叫一聲“快跑”我們玩命的逃竄。大公雞扇動著翅膀飛奔上來。說時遲那時快。大公雞猛的一竄抓住我們的衣領嘴巴雨點般的啄在我們的頭上,一時間,尖叫聲,大喊聲。充斥著安靜的午後……

回憶過去,故鄉的明月,院子裡的葡萄架,一起打鬧的夥伴們,久久浮現在他的眼前。這些兒時的趣事,也只能在爸爸的記憶中找到它們了……

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篇2

國二作文 ,704字

9月3日,首都北京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慶典閱兵,我懷著無限崇敬的心情,認真收看閱兵儀式,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了爺爺。

從我記事時起,爺爺的故事伴隨著我成長,爺爺講故事的情景也經常在我腦海中回放。

“1931年,日本鬼子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國民黨奉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就攻佔了東北三省。從此,日本對我國開始了長達14年的侵略、蹂躪、摧殘……”爺爺深沉的語氣猶在耳畔。

“我是1932年出生的,我的童年,是在日本鬼子侵略戰爭中度過的,顛沛流離,吃不飽,穿不暖,歷盡苦難,真是苦不堪言啊……”

“面對日本鬼子的瘋狂進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軍民奮起抵抗,湧現了一大批英雄模範,像戴安瀾,楊靖宇,趙尚志……他們的英勇事蹟激勵著我,我也很想上前線去打鬼子,可是我還小,我就想認真讀書,等長大後,努力為國家做事!我九歲才開始勉強讀了四年零十五天的書,因為戰亂、家貧,我不得不告別學校。”想到這裡,我猶記得爺爺眼裡噙滿了淚水。

“經過14年抗戰,新中國成立後,我投身於社會主義建設中,1954年成為土門河小鄉的書記員,我邊工作邊學習,逐步獲得了中專文憑,先後在稅務部門、銀行系統從事過會計工作,最後選擇長期從事農村金融管理工作,這一干就是四十年啊!我見證了舊中國的積貧積弱,也見證了新中國的繁榮富強。”

“孫子,你要永遠記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們走上社會主義康莊大道的,我們要學會感恩,將來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如今,我漸漸長大,也逐漸懂得了爺爺講的那些故事,可是爺爺卻已病逝,成為了我永遠的痛。

聽長輩講那過去的故事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59字

我的外祖父是一名退休的老教師。他身材高大,瘦骨嶙峋,從他那滿臉皺紋和那雙看盡滄桑的眼睛,就不難看出,他已是朝暮之年。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家人團聚。我吃飯時不小心掉了一粒米,只是僅僅的一粒米而已。外祖父就很生氣地大吼:“撿起來給我吃了”。我十分不願意,因為飯粒掉在了飯桌上,雖然飯桌是自己家的,但也很是不衛生。我在心底不由得嫌棄這個不講衛生的“糟老頭”,是那樣的嫌棄,那樣的不尊重。我便跑到房間裡哭了起來,是那樣的委屈,是那樣的討厭他。

飯後,奶奶輕輕地走進房間,給我講起了外祖父的故事。

“以前啊,日子過的很苦,雖然外祖父是一名教師,但長年在山區教書,外祖母又經常生病,全家都是奶奶這個長女擔著,食物全靠自己種。種十畝地,收成好的話,交完公糧所剩無幾,省著吃,都不夠全家餬口。收成不好,一年都會餓肚子。現在你們多幸福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大多數又是獨生子女,所以根本不知道以前有多苦。”“那你們可太痛苦了”我說。奶奶搖搖頭,回味似的閉上了眼,笑著對我說:“那時候雖然沒有吃飽過,但我們有許多遊戲玩,有時摔泥巴,有時逗蝸牛,也不覺得苦。家家戶戶被歡笑聲包圍著”。懵懂的我還是點點頭。

那天,應該是我思想上的一個轉折點,感謝那個故事,感謝那小小的一粒米,讓我受益匪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糧食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永遠銘記在心。

聽長輩講那過去的故事 篇4

國一作文 ,503字

今天姥姥給我上了一堂課。

我吃飯時看見有青菜,便把它丟在一旁。姥姥便開始上課了。

“孩子,你怎麼可以這麼浪費糧食。想當初別說這個了,連你最討厭的燜飯都很稀少。我們在平日裡吃的玉米皮糊糊。你們現在真是奢侈,不懂珍惜。你們知道玉米皮糊糊是什麼嗎?就是把玉米在石盤上碾了,連皮熬成的熬成糊糊,就這樣還吃不飽呢。像你們現在能吃飽不用說,東西這麼有營養和豐富。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我們那年代,一年中吃上粗茶淡飯,都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還有餓死的人呢。”我當時一臉驚訝,根本沒有想到還有餓死的人。一家人坐在爐火旁,水龍頭咕嘟嘟地冒著。姥姥的臉上露出一種傷情,不知是淚還是水龍頭的水濺在臉上。

姥姥又接著說:“衣服是冬天加點棉花。春天把裡面的棉花給拆了,當春天的衣服穿。衣服上許多的補丁就很常見了。兄弟姐妹多,能穿上暖和起來就不錯啦。哪像現在人冬有冬裝,夏有夏裝。”

我的內心蕩起了一層粼漪。我們現在的衣服各式各樣,我們還挑三揀四的。我不由地低下了頭。突然感覺我現在的生活真是幸福啊!說不上豪車大房子,至少豐衣足食。經過一堂憶苦思甜的課,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了。

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篇5

國一作文 ,1235字

昨夜我乘坐著時光穿梭機來到了唐朝,在長安城內悠閒地散步,走到一條小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不停的摸著那白白的鬍鬚,時不時想嘴裡送上一杯杯美酒,莫非他就是李白,我急忙跑上前去,問:“爺爺你是否是詩仙李白?”爺爺笑眯眯的對我說:“我正是,敢問小姑娘是誰?找我有何貴幹?”“我是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少年,久仰詩仙大名,今日特來拜訪”李白說:“原來如此!快快請坐。”“爺爺,我很崇拜您,您一生有三千多名學生。其中就出了七十二名著名的詩人,真是名師出高徒啊!”李白謙虛的笑了笑,又摸了摸白白的鬍鬚。

李白見我愁眉苦臉,問:“姑娘,為何板著臉,不妨說來聽聽?”“爺爺,您不知道,我們學生的學習壓力有多大。每天作業堆成山,最讓我頭疼的是數學,作業做得一塌糊塗。一問三不知,我快對數學這門課失去信心了”“孩子我來給你講個故事,是我小時候經歷的事情。我小時候呢也不喜歡讀書。有一天,我偷偷地逃出學堂去玩,我走到小溪邊時,看到有位老婆婆,拿著大鐵棒再磨。我當時覺得很奇怪,就走上前去問‘老婆婆您在幹什麼啊’老婆婆對我說‘我要把這根鐵棒磨成針’我說‘這麼粗的鐵棒能磨成針嗎?’老婆婆對我說‘鐵棒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堅持磨,總有一天會磨成針的。’我聽了後感到十分羞愧。趕緊跑回學堂去認真讀書,以後再也不貪玩了。”

李白說完後,摸了摸我的頭,嘴裡不停地念叨著:“鐵棒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可我還是沒有信心。”李白:“孩子,相信自己能行,只要你功夫練得深,學的紮實,那麼你一定會成功克服困難的。”我點了點頭,只見李白又飲上一碗美酒,提筆寫下: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河,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朝入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要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將這首詩送給了我,希望我能克服困難,好好學習,讓我牢記“天生我才必要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感激地說:“謝謝爺爺您的教誨我一定會銘記在心的,時間不早了,我該回家了,再見了,李白爺爺。”李白說:“小姑娘,再見了,希望你下次再來唐朝。”

我向李白告別後,轉身登上了時光穿梭機,帶著李白送給我的《將進酒》,回到了公元2015年。經過李白的一番教導,我嘗試著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的數學成績進步了,現在學好數學對我來說是那麼容易。

同學們,讓我們銘記:“天生我才必要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919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之夜,窗外的世界紅紅火火,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年味。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太爺爺說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他感慨萬千,想給我們講講90年來風風雨雨的歷程。

太爺爺出生在農民家庭,從小用功讀書,立志為國效力,19歲就加入了共產黨,並當上了游擊隊的隊長。他帶領隊伍與敵人展開了艱苦的游擊戰,當時經常是白天吃不上一頓飯,晚上露營在山林之中。有一次,他的右腿不幸被敵人打傷了,躲到山洞裡療傷,飢寒交迫。善良的農民們每天冒著危險給他送番薯,幫他熬過了18個日日夜夜。說到這裡,太爺爺的聲音有些沙啞了,眼角的皺紋中泛出了淚花……說著,他挽起褲腿,我摸了下當年留下的那個傷疤,就像是長在腿肚子上的一個坑,讓我想起一顆滾燙的子彈穿進他腿裡的情形,不禁打顫。

太爺爺講著講著,情緒時而激動,時而憂傷,時而又露出欣慰的笑容。故事到了改革開放的年代,當時他是樂清縣的縣長,樂清是先富起來的地方,說是出現了生產螺絲、五金等八個生產大王,我不太明白什麼是“八大王”,太爺爺跟我解釋,說他們就是各行各業最能幹的人。但是,“八大王”後來卻都被抓進了監獄!我很納悶,急忙問太爺爺這是為什麼?太爺爺說因為改革剛剛開始,很多人對“八大王”不理解,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意見。但是當時太爺爺不怕被撤職也要堅決維護他們。直到後來事實證明太爺爺是正確的,樂清也成為了全國經濟發展的模範。我為我的太爺爺感到驕傲!

故事講完了,那一幕幕場景猶如電影一般,在我的腦海裡放映著。末了,太爺爺給我們總結了他的幾條人生經驗,他說:“要光明磊落,知恩圖報,才能做好人;要堅定信念,不隨波逐流,才能走對路;要勇於挑戰,不畏懼困難,才能做成事。”我覺得這不僅是太爺爺的人生經驗,更是需要一代一代傳承的好家風,她教導著我們如何一步一步走好今後的路。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生,我要繼承這良好的家風,刻苦學習,積極向上,當時代的接力棒傳到我的手中時,我將挺身而出,為社會的進步和祖國的繁榮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674字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裡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悠揚的歌聲激起了我的回憶。還記得爺爺常給我講的新中國那過去的事情。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週年。回顧這7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爺爺說,他小時候生活在農村裡,家裡的衣服只有兩三件,衣服破了就重新縫,三件衣服輪流穿了十幾年,個子長高了都不忍心扔掉。為了更好地利用,只有將它送給其他人。現在的農村可好了,想穿哪件就穿哪件,穿的是漂亮,穿的是自信。

那時的農村連大米都沒有,實在沒有吃的,也就只能吃草根、樹皮,有時根本沒有吃的,只能餓著肚子挺過去。而我們現在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牛奶啊,麵包啊,牛肉啊……講究的是合理搭配、營養均衡。

爺爺還說,那時的房子非常簡陋,根本沒有什麼傢俱,只有一張桌子,幾條板凳和一張床,全家老小都只能擠在一張床上。哪像我們現在,茶几、餐桌、冰箱,空調、背投電視……應有盡有。

那個時代,一個家庭能買得起一輛自行車都算很寬裕的了,那時的路都是土路,如果下了雨,就變得泥濘不堪,走在路上滿褲子都是泥巴。出村子挑個水,也要走三四時路。現在,到處都是寬闊的公路,隨便就能乘上便捷的汽車。即使是散步也不用擔心滿褲管都是泥巴了。

回想起爺爺過去的生活真有點兒心酸。看看我們今天的生活真像是天堂一樣。我想:我們一定要珍惜當今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為建設祖國出一份力。我相信,未來的中國會朝著更加美好的明天踏步邁進!

聽爺爺講那過去的故事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1147字

作為出生在新世紀的幸福一代,從小我們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當然富足的條件也容易讓人養尊處優,不少的同齡人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得來容易的東西往往是不懂得珍惜的。

我的爺爺奶奶出生在革命時期,他們經歷過中國由黑暗走向光明,由貧窮走向富裕的旅程,空閒的時候,我總是喜歡纏著他們給我講講,那時代久遠的過去。

暑假裡的一天,外面驕陽似火,外面看不到一個人影兒。我和爺爺、奶奶、弟弟坐在空調房裡談笑風生。

這時,爺爺自言自語地感嘆道:“現在的生活環境真舒服啊!哪像我們以前,沒吃沒穿的不算,夏天熱得沒地兒躲,更別說坐在空調房裡享受生活了。”聽了這話,我們又纏著爺爺講過去的故事給我聽。

爺爺感慨地說,以前的生活非常艱苦,住得都是茅草屋和土房子,低矮陰暗,只要外面下大雨,家裡就下小雨。後來日子稍微好過了一些,也只能勉強填填肚子,長年連一頓肉都吃不上,只有過年的時候或來親戚了才去買點肉回來應付應付。沒有新衣服穿,好多人總是撿大戶人家廢棄的破衣服穿,經常是大的穿過了還要縫縫補補給弟弟妹妹們穿。到了上學的年齡,家裡沒什麼錢只能供一人去上學,上學還要從自己家裡帶板凳進去。

聽到爺爺講到這裡,我疑惑地問:“為什麼要自己帶板凳去,學校裡沒有椅子嗎?

爺爺說:“唉!有學上就不錯了,哪裡還敢想有椅子坐啊。那時候又沒有電燈,晚上只能在家點蠟燭、煤油燈做會兒作業。更別說什麼看電視啦,玩電腦了。最不方便的要數交通,鄉間小路坑坑窪窪,每當下雨的時候就特別泥濘,難走極了。有一回,我冒雨到地裡割草,一不小心滑到渠裡,老半天也爬不上來……”

聽了爺爺的講述,再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我的心情難以平靜,新舊社會人們的生活真是有著天壤之別!共產黨領導人民解放舊中國,過上了穩定的日子;改革開放,又讓老百姓過上了富裕的生活。這都是我們的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

與爺爺奶奶那一輩相比,現在我們生活的無憂無慮,我也切身感受到了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人人都住進的高樓大廈,家家都有了電視、空調、冰箱等,交通更是四通八達,公路、高速公路從家門口通過,我們也都坐進了寬敞而又明亮的大教室,用上了最先進的教學裝置……

記得上週星期五的時候,我們語文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短視訊。邊遠山區,和我們同齡的孩子,還在受著捱餓的生活,他們連吃一頓午飯都成了奢望。而我們身邊有些同學過於的鋪張浪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短短的10個字,道出了多少心酸,又給人帶來多少啟迪。

現在,生逢盛世的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為建設更美麗、更富饒的中國而努力奮鬥!

聽奶奶講那過去的故事 篇9

國一作文 ,861字

黃昏,邁著輕盈的步子,悄悄的,從山的那邊,從天際走來。奶奶自言自語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奶奶又在這裡嘆息。奶奶總是特別珍惜糧食,總是不讓我們倒剩飯剩菜。這不,我剛準備倒掉這些剩飯,奶奶便嘮叨道:“你要珍惜糧食啊,等你沒有糧食吃時……”我急忙打住,問了奶奶一個問題:“奶奶,你們那時候的人為什麼都特別地珍惜糧食?”

奶奶告訴我,她那時候的糧食可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充足。那時每家每戶都有八九口人,糧食根本不夠吃。人們用挖來的野菜、糠就頂一半主食。但那時人們都很健康,因為那時的糧食沒有防腐劑、催長劑等化學物質,所以對人體沒有什麼危害。

奶奶見我有興趣聽,便繼續說她們那時是怎樣節約糧食的。她說我太姥姥年輕時特別勤勞能幹,還特別節儉。因為當時家裡有七口人,每天早晨往鍋裡下糧食時,總要從中抓出一把放在小桶,這樣每次大桶裡邊的糧食吃完了,小桶裡的糧食也就這樣一把一把堆積起來就滿了。這樣做出來的飯大家也不覺得怎麼少,但節約出來的糧食還可以維持幾天的生活。艱苦的歲月裡,我太姥姥家裡從沒有出現過斷糧的情況。因為太姥姥太會持家了,所以我奶奶也特別節儉,懂得糧食來之不易,也經常嘮叨我要珍惜糧食。

奶奶又接著回憶起了她的學習生涯。她那時沒有幼兒園,一般7至8歲才上一年級,她一至五年級時學習是不錯的,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但是在她12歲時生了一場病,半年多沒去上學,從此學業荒廢,那時的條件也不好,落下的功課便補不回來了。但奶奶還是堅持唸完了初中與高中。因為成績不好了,所以沒有參加高考。那時人們勤工儉學,學生們上山殺?l,編筐打簍,賺來的錢還要買學習用品,她深深地體會到當今社會與那時真是天壤之別啊!

奶奶的一番話,頓時讓我對她產生了敬畏之情。同時也讓我感悟道:現在的生活這麼富裕,條件這麼好,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又有什麼理由不珍惜糧食呢?我一定要發奮圖強,好好學習;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不辜負家人們的期望!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篇10

國一作文 ,669字

“閨女,出來幫媽媽洗碗!”媽媽又叫我了。哼,我才不要,我心想。但又不敢說,只好答應著。走到廚房,不禁吃了一驚,叫道“這麼多髒碗,誰能洗完啊!”老媽一聽,便回擊到:“你們現在的小孩兒,一個個都懶得要命,像我那時候,都勤得很呢!”

我一聽便來了興致,央求媽媽給我講講那以前的一些瑣事。媽媽答應著說:“我十六歲那年,在一個廠裡給人家打工。那時候大部分都是男員工,女員工只有七八個。那些男員工畢竟是大男人,所以都不洗衣服,便叫我們這些女孩兒來洗。他們的衣服大多都是我們洗的,可不像你,洗頓碗都抱怨。”我聽了滿不在乎,而且還覺得以前的人都太傻了,一點兒利益都得不到,還殷勤地給人家洗衣服。

媽媽喝了一口水,臉上露出回憶的表情,繼續說:“有一次我生病了,由於當時還小,又非常想家,心裡難免有些失落。就在這時候,一個叔叔幫我買了藥,而且還不時地安慰我,心裡便覺得十分溫暖。”媽媽講到這裡,我頓時一怔,原來是我錯了。哪裡有付出,哪裡就有收穫,做人不能貪圖利益。

我想想自己,生活在溫暖的安樂窩裡,只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沒想過自己還得付出什麼,一味索取。和諧美好社會需要人們用雙手創造。那時人們不計較得失,像媽媽般殷勤地幫別人洗衣服,為別人織毛衣,毫無抱怨。

哦!勤勞如忙碌的雙手,給人們帶來溫暖;勤勞如彎曲的腰身,給人們帶來幸福;勤勞如行走的雙腿,給人們帶來安康。勤勞是無私的奉獻,勤勞是不求利益的付出,我們要傳承勤勞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