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相關作文20篇

胡思亂想的小書蟲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680字

一頭烏黑飄逸的長髮,扎著一個高高的馬尾辮,兩條彎彎的細眉,一雙透亮的大眼睛,裝著兩顆特愛這看那看的“黑寶石”;“黑寶石”下面是個不高不低的“微型拱橋”,還有一張總會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地小嘴巴,笑起來臉上只有一個小酒窩,這到底是誰啊?噢!對了,這就是我呀!

我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我家有許多許多的書:哈利波特,黃帝內經,查理九世,小牛頓……等等。書櫃都放不下了,只能擺到外面來,所以每天我桌子上總會放著一些翻開的書,我隨時都可以看,就不用去書櫃找了。有一天週末,媽媽要出門去銀行,出門前她幫我把飯做好,讓我待會就把飯吃了。可我一直沉迷;暢遊在無盡的書海里,幻想著自己騎著飛天掃帚參加魁地奇球賽,還獲得了魁地奇盃……過了許久,門開了,媽媽回來了,但我一點兒都沒有反應過來。媽媽悄悄地走進來,輕輕地拍了我幾下,我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啦?”我傻呆呆地問,“我訂的書到了?”媽媽哭笑不得,指了指涼在一邊的飯,我這才明白過來:我,沒,吃,飯!真是廢寢忘食呀!

我不僅愛看書,還很會胡思亂想。我的腦子裡總是裝著一堆奇怪的東西,如果我覺得沒事幹就會發呆,一發呆就胡思亂想,一亂想就會天馬行空,然後就像到其他地方去玩了。連牆上的貼貼紙我盯著它一會兒也會引發無盡的幻想……有一次,媽媽在跟我商量要不要換書櫃,我一點兒都沒聽進去,因為—我又亂想了。如果我是孫悟空那我就可以七十二變……看著眼睛半睜半閉,嘴角流口水的我,媽媽試探性地問道:“你覺得呢?”“覺得什麼?”我如夢初醒,一臉茫然地問:“覺得今天的飯好不好吃?”哈哈,很搞笑吧?

這就是我,一個愛看書又愛胡思亂想的女孩。

胡思亂想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471字

“叮叮叮……”上課了,所有小朋友都回到了座位,只有同桌還沒來。

我坐在座位上,看著他空空的座位,心裡開始胡思亂想。哦,對了,他之前跟我說過他要回鄉下去看他的奶奶。等等,今天是星期三,正是上課的時間,他不會為了去鄉下而曠課,所以他不可能去。

難道生病了,也不對啊,他身體素質那麼好,天天早晨鍛鍊,每天跑步半小時。我們同學好幾年,都很少聽他說生病,應該不會。

他還在被窩裡睡大覺,也不可能。他曾跟我說過,每天早上六點就會起床,準時得像鬧鐘一樣。再說,他媽非常嚴厲,對他從不放鬆,也不會讓他一直睡。

……

等到我想到了第100種理由時,同桌氣喘吁吁地衝進教室。

原來同桌晨煉完,準備坐公交車時,發現錢忘帶了,回家拿時,車子已經開走了,他家離學校近,所以拼命跑來,但還是遲到了。

我激動地對同桌說:“你竟然跟我想的第一百理由一樣。”恰在此時,老師把我喊了起來,讓我回答問題。天啊,我剛才一直在胡思亂想,還回答問題,我連題目都不知道。

可想而知,我的結局很糟糕,被老師一頓好好批評。唉,下次還是認真上課為好。至於同桌,其實他早已向老師請假,是我想多了。

我是一個愛胡思亂想的孩子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392字

我是一個愛胡思亂想的孩子,從早到晚我都一直在胡思亂想。有時,我會想變成一個會走路的字,整天在書裡走動;有時我會想有一個天堂湖,在天堂湖裡游泳的人會長生不老;要是所有魚都會走路那該多好;燕子如果會說話,我可以和它說話了……總之,我總是愛胡思亂想,連媽媽都知道了我的祕密。

有一次,早晨吃飯時,我吃著吃著,眼睛就直愣愣地看著牆壁,心想:要是我能和小魚一起玩該多好啊。忽然一隻大手在我眼前晃來晃去,我這才醒過神來。還有一次,我睡覺時夢見媽媽給我報了武術,我很認真的練習老師給我教的動作。我左一拳右一腳……第一節課終於結束了,我也醒了。看見媽媽躺在床邊睡覺,我問:“你怎麼了,媽媽?”媽媽回答:“你在練武術啊,所以我得躲開。”哈哈,原來我又在夢裡胡思亂想。

這就是我,愛胡思亂想的我。

有趣的胡思亂想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371字

我最喜歡胡思亂想啦!你們一定想知道我的那些有趣的胡思亂想吧!

我起床的時候就想:未來我要發明一張“智慧床”,這樣,媽媽先按“智慧床”的專屬遙控器上的起床鈕,“智慧床”就會敲起最響亮的鼓聲叫我起床。再按一下刷牙模式按鈕,“智慧床”就會扶我下床,“智慧床”縮小再縮小,竟然變成一個人。跟著我到洗手間,幫我刷牙洗臉。最後,媽媽一按遙控器上更衣模式按鈕,“智慧床”就會幫我穿衣服、穿鞋子。

走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時我又想:未來我要發明一輛會飛的汽車。每天我坐在車裡,不用擔心堵車,不用擔心紅綠燈出問題的現象,更不用擔心車禍了,那樣肯定會引起路人的羨慕吧!

哈哈!不過再怎麼想,那也是我胡思亂想出來的而已。

胡思亂想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335字

假如我有一間糖果做的房子,房頂是餅乾做的;牆面是用好吃的棉花糖做的;窗子是用巧克力奶糖做成;燈泡是用草莓冰激凌做的;水龍頭流出來的是蘋果汁,那該多好啊!

假如我有一間會飛的房子,我會飛到日本看望我的表哥,他一定不知道我是怎麼來的。當然,我也不會告訴他。接著我會去我的家鄉和奶奶大伯一起捉蝦摸魚;我會飛到太空跟月亮姐姐星星妹妹一起玩捉迷藏,一起跳舞;我會飛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星球,那樣,我就可以擁抱全世界,擁抱外太空中的每一個星球。

假如我有一間神奇的圖書館,每一次我讀那本書,只要在牆上寫上那個字的第一個大寫的拼音,書就會自己飛到我的面前。每次我讀到哪一頁書,書就會記住哪一頁。要是書不小心被撕破了,它就會自己修復好。

這就是我有趣的胡思亂想,如果能實現那該有多好啊!

有趣的胡思亂想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416字

一天,我看著空中飛舞的蝴蝶,心裡多想和它們一樣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

突然,我的雙手成了翅膀,我拍了兩下子,耶!我飛了起來,我終於可以去那盼望已久的北極了!

忽然,一群大雁朝我飛來,我友好地說:“你們好,你們要去哪兒呢?”

“我們正要去南方過冬呢!那你呢?”一隻大雁說道。

“我正要去北極呢!”我答道。

“祝你好運!小夥子。”大雁向我揮手告別。告別了大雁,我飛呀飛呀,越過了中國邊界,我飛呀飛呀,飛過了俄羅斯,我飛呀飛呀,橫跨了北冰洋。啊!一副壯麗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一群馴鹿在草地上吃草,一隻只旅鼠如同二戰的“敢死隊”在草原上狂奔,而在遠處的冰山上,兩隻剛出生的小北極熊正依偎在媽媽身邊嬉戲打鬧……

要是這是真的就好了,可惜這只是我的胡思亂想……

我的胡思亂想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775字

在生活中我許多時候都會有胡思亂想,比如在吃飯時,在上課時,在走路時……看,我的胡思亂想又開始了。

今天,我在學習桌上寫作業時,本來作業馬上就寫完了,只聽見媽媽一聲大喊:“快來吃飯!”我連忙迴應一聲:“來了。”就匆忙放下筆來到飯桌前。可我雖然吃著飯,但心思卻沒有在飯菜上,而是想著馬上就要寫完作業了,就可以出去玩耍啦,可是馬上玩什麼呢?正當我想入非非時,筷子掉到了地上,我身子一哆嗦:壞了,又要被媽媽罵了。果然,媽媽聽見了,罵我:“你怎麼回事?”我拿起筷子,趕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只不過還在想玩什麼,我竟然不注意從盤子裡夾了一個“菜”往嘴裡塞。誰知那竟是一大片姜。“辣死了,辣死了。”我趕快吐了出來,媽媽在一旁笑了說:“你怎麼回事?”我心想:我也不想啊!

還有一次,我和媽媽去街上,媽媽帶我去逛街買衣服,我跟著媽媽在後邊兒啃著指頭,心裡不禁想:這個媽媽自己出來就行了,還帶上我!我要是不出來在家裡,不知道這會兒要玩得有很多開心呀。我為什麼是他的兒子?媽媽停下看衣服,我竟然連想都沒想往媽媽身上撞去,媽媽回頭一看:“要是前面是一輛車,你是不是也想撞上去?讓你一天在心裡不知道想啥。”我尷尬地笑了。

讓我最苦惱的就是寫作文,每當我假期寫作文的時候總是不會寫,我就會想老師為什麼要佈置這麼難的作文。如果我是大人也就不會需要寫作文啦!就算不是像李白那樣一篇文章信手捏來也可以呀!我皺著眉頭想著。突然一個巴掌從背後襲來,我回頭一看是媽媽,我趕緊開始寫作文。

胡思亂想雖然可以使我們腦洞大開,但是想多了也是會幹不成事的。任何事情我以後都要認認真真,不要胡思亂想。

多一種思考的維度——讀《封鎖》的所思所想 篇8

讀後感 ,1063字

張愛玲的文章,大多描寫的是她那個時代所發生的平常的事。雖然是平常的事,但她卻以自己極為敏銳的洞察力和對微小細節的細緻觀察力向人們展露一個多元化世界。

《封鎖》大概是寫抗日戰爭時期,在公共列車封鎖期間發生的故事。故事的男主人公是一名已婚的會計師,名叫呂宗楨。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一名年輕的在大學教書的女教員,名叫翠遠。這兩個看似如兩條平行線般沒有任何交集的人卻因為封鎖產生了愛情,隨著封鎖的結束,這段短暫且飄渺虛無的感情也如煙花般轉瞬即逝。

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文字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電車的玲玲聲切斷了時間與空間兀自成一體,為故事的發生創立了條件。本是無心的談話,但雙方越聊越投機,兩個萍水相逢的人彼此傾訴著對現實生活的不滿產生共鳴,以至於擦出火花。我不禁猜想,如果沒有封鎖呢?如果封鎖永遠的繼續下去呢?他們的愛情還會延續嗎?

我想起了自己類似的經歷。小學的時候,某個無聊的下午,我坐在學校的凳子上恰巧另一個同班同學也很無聊於是我們便聊了起來。我平時和她幾乎沒有說過話,但那天下午我們聊了很久,我告訴了她一些甚至於平時玩得要好的朋友都不知道的心事。在這之後我們並沒有成為朋友,只是恰巧碰到對方時會心的笑一笑,打招呼而已。有時自己會產生疑問,我為什麼要把這件事告訴一個和我沒有多大聯絡的人?也許我們只是單純的渴望一個可以宣洩自己不滿或表達自己隱藏在內心深處想法的視窗,而相對獨立的時間和空間恰好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一旦這種封閉的狀態被打破,我們又會回到機械的,像火車一般永無止境的前行的生活當中。所以我猜他們的愛情只是暫時的,虛幻的,如泡露一般。

好的小說不只是故事值得推敲,它的背景和看似不大重要的的小人物也很值得玩味。“他在這裡看報,全車的人都學了樣。有報的看報,沒有報的看發票,看章程,看名片……他們不得不填滿這空虛……思想是痛苦的。”為什麼思想是痛苦的?也許他們是害怕一旦發現自己正過著機械,重複的生活而產生恐慌吧。這種現象在當今被物化、碎片化的社會中也很普遍。一些“宅男”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嗎。每天就是吃飯,睡覺,玩電腦遊戲害怕社交,不斷地重複著。他們害怕思考生活的意義,即便知道這種生活方式很沒有意義但卻固執的繼續下去不願改變,因為要改變於他們而言實在太麻煩太痛苦了。

張愛玲在文中探討的關於當時社會生活的反覆,虛無和不願思考,種種在今天這個工業化的時代仍然存在。我們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手段、方式繼續進行著。也許我們不能從她的作品當中得到確切的答案,但是我們卻多了一種思考問題的維度。有時思考問題本身比獲得答案更為重要吧。

給奇思妙想一點空間 篇9

給奇思妙想一點空間作 ,654字

因為有了奇思妙想,所以有了哥倫布橫跨大西洋;因為奇思妙想,一個蘋果砸除了萬有引力定律。生活多一點奇思妙想,生命多一點五彩繽紛。

奇思妙想是李白的一杯酒,是子美寫下千古美文的筆墨。文人們用奇思妙想創造了一個新世界,裡面有理想,有傷感,有懷才不遇,也有放縱不羈。如果沒有奇思妙想,我們就看不到天賦秉然的柳永,他也或許就因為皇帝的貶黜而埋沒於歷史。沒有奇思妙想,不會有曠世佳作《滕王閣序》。司馬遷不會在慘遭侮辱後作下《史記》,屈原不會在奇思妙想的世界裡寫下《離騷》。

奇思妙想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生存離不開的氧氣。正是應為奇思妙想,瓦特推動了一個蒸汽時代,這無疑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偉大的工業革命,人類利用自然能源至此拉開了序幕。

人類開始認識到奇思妙想的作用,把它投入到科學界中,開花結果,形成了我們的高科技社會。奇思妙想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是我們的生命得以延長,是人類文明在浩瀚宇宙中永無止境。

奇思妙想使我們的思考變得更有意義,上帝創造了人類,而我們將用它改變世界。或許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執著於尋找人生的意義,我們會馬不停蹄的思考自己為什麼而存在。其實在思考的過程中,就已經實現了存在的意義。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人會思考,而動物不會。人類懂得運用奇思妙想創造各種有用的東西幫助我們生活和生存,而動物不過是依靠造世主給它們創造的器官得以生存。人類的世界因此變得五顏六色,而動物卻依舊只有害怕。

現在,奇思妙想的重任交給我們這一代人,我們必須在前人的奇思妙想下得以創新。

所以,請給奇思妙想一點空間,改變世界。

給奇思妙想一點救贖 篇10

高三作文 ,1988字

有這樣一個故事:聯合國準備在全世界搞一次兒童徵文比賽,徵文題目為:“請以非洲糧食缺乏為題,談談自己的看法。”結果這個題目在全世界不少地方都出了問題。因為西歐兒童不知道什麼叫“糧食缺乏”,而非洲兒童則不知道什麼叫“糧食”,美國兒童以為美國就是世界,不知道什麼叫“非洲”,而中國等國家的兒童則不知道什麼叫“自己的看法”。

這是一個很可笑的問題。但更可笑的是,我們似乎連想象的能力都沒有了。

從董仲舒所謂的“罷黜百家”開始,又或是追溯到更早的某個野心家下令活埋數千名儒生,一切思想僵化的源頭都能被歸結到這些看似完美的政策。不難發現,用現代的眼光去看待這些事件便只剩下了鄙夷。但相隔千年的距離是無法跨越的溝壑,比如你永遠都不會希冀於史前社會的人制造出獵槍—所有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都擁有其不可改變的客觀規律。就像新文化時期被一堆人批判的孔老夫子—也暫且不提那些做法有多愚昧和無奈,人們總喜歡誇大客觀上的錯誤去掩蓋主觀上的失誤。

但無法否認的是,在度過一段介於短暫和漫長之間的輝煌時期後,所有的文明古國都開始陷入黑暗。人的靈魂一旦被某些東西束縛就很難解開枷鎖。而國人至今沾沾自喜的不過是過往,自然,沒有人說輝煌過往是個錯誤,但也該忘掉過去活在當下。翁美玲飾演的小龍女狡黠俏皮,讓人難以忘記,然而總是會有年復一年的翻拍,哪怕評價再低也會有下一版去掩蓋。我並非推崇這種把經典毀掉的做法,但我們至少也該學會思考和創造。

可惜的是,當權者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是沉湎於自創的“盛世偉業”中不能自拔。習慣一切的人們哪能有什麼危機意識?他們習慣了麻木地依照上頭的政策去做事,惰性會讓人迷戀上這種不需要思考的生活。於是,開始走向被壓迫之路。

我們不能站在現在懊悔過去,但毫無疑問這一切都有想象力缺失的影響。一個靈魂有著再美麗的外表,若沒有自我思考能力,談何創造?別說是經濟資本壟斷一個國家,一顆聰明的大腦足以摧毀麻木的小國。可是,誰又能說這樣的結果不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呢?

無比懷念年少時拿著畫筆繪出未來藍圖的情景,其實不見得這藍圖有多美好,但比起遺失想象的現在就顯得彌足珍貴了。孩子是最美好的時期了,可以在對這個世界充滿奇思妙想的同時去構思它的樣子。隨著年齡增長,也終於會有被家長第N遍“不切實際的幻想”所打倒的一天。自然會有那少數倖存者,於是有了小說家漫畫家以及創意設計師。童話是最能喚起人們想象力的了,然而學生只是疲憊於應付應試教育,上班族忙碌於朝九晚五的生活。那麼,再好的童話又能用來喚起誰的想象力呢?

但我們並非沒有意識到想象力的重要性,但這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太遠了。這是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所有人都為了生存和生活而奮鬥,也自然沒多少人會去在意想象力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我們從出生到死亡,被家長耳提面命的是好好讀書考一個好的大學,再找一份安穩的工作,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如此安老。除去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在這一系列類似於機械化生產的過程中,好像沒有什麼可以體現想象力的重要性。大家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淡化創造力這一做法。

偏偏在國人紛紛前往日本進行智慧馬桶蓋大出血購買,或者中國由於缺乏某項核心技術必須花大價錢從國外購買產品的時候,便會有人站出來說:要成為強國,我們必須重視人的想象力。於是,社會就開始呼籲人們重視想象力的培養,讓我們的國家從一個製造強國變為智造強國。

重視想象力是重要的。有一家外媒曾給予中國“模仿大國”的稱號,看看有大國二字像是誇讚,但前面的模仿卻是一種嘲諷。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創造技術,只能憑藉copy來生存,那算什麼大國?又如何在國際上立足?我們慶幸,現在的中國在眾多的高科技領域碩果累累,捷報頻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社會的主流。

可是想象力缺失這一現象仍然存在。在家長把孩子從一些天真爛漫的奇思妙想拉回現實的考試後,就有一個有可能在未來成為科學家的人對未知不再充滿好奇。也許你會拿中國科幻創作越來越多的獲獎者來反駁,但相比國外紛出的少年科學家和科幻小說中某些產品不斷變為現實,我們所落後的並不只是一星半點。

也許該惋惜我們與別人的差距,也許該慶幸我們意識到這一問題還能去彌補。究其根源我們總該給奇思妙想一點救贖。年少時對於《小王子》毫無興趣,覺得這種想象也未免太過簡單,然而現在翻看,卻越來越想流淚—什麼時候,連這種想象能力都失去了啊。

從娃娃抓起的並不只是計算機,也還應該包括這些奇思妙想,至少現在的我再也不會有所謂的腦洞。哪怕有什麼奇思妙想也早就湮沒在大人的高聲呵斥之中。人啊,也不需要大談特談什麼重要性,倒不如去看幾本童話書或者對孩子心性多一些寬容。

我感動於那些即使在社會中跌倒無數次仍然保持著童真的人。《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救贖往往是指讓身體和心靈都得到解放和迴歸。我真希望我們的社會能給奇思妙想一點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