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束縛相關作文20篇

自我的束縛 篇1

高一作文 ,721字

那些抱怨城市喧囂便萌生雜念的人,即使隱居山林也不能活得灑脫;那些聲稱現代科技使人懶惰的人,即使回到古代也只會碌碌無為;那些整天嘮叨無處尋找美的人,即使是壯麗山河擺在面前也同樣是熟視無睹……

與其怨天憂人,不如自強不息,摒棄客觀原因帶來的影響,在自己身上尋求突破的方法。

客觀之所以稱之為客觀原因是因為它對事物的影響微不足道,而很多人因為自己的懦弱無能以客觀原因作擋箭牌不思進取,平庸過活,自我的束縛,捆住自己前進的腳步。

生活中這種人可謂是隨處可見。以自己的學習基礎差為原因而厭倦學習甚至放棄學業的學子不在少數,他們只是懶墮,不願吃苦罷了,卻不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至聖真理。還有就是在大家所熟識的“高富帥”、“白富美”中努力上進之人屈指可數。他們有優越的家境,較好的外貌,不愁吃不愁穿。不努力也可以活得光鮮亮麗,孰不知真正的“高富帥”、“白富美”應該高在見識,富在實踐,美在品質。他們被客觀的優越條件矇蔽了雙眼,無法前行。

享譽全球的物理學家霍金我們都不陌生,他傳奇般的故事家喻戶曉。之所以為世人讚揚並不只是因為他為人類做的貢獻,更是在於他突破殘疾病痛的束縛,自強不息實現人生價值的高貴。

相傳上帝在創造魚類之後就給它們裝上了魚鰾,而調皮好玩的鯊魚卻被遺忘了。之後的每一天鯊魚都過著擔驚受怕的生活,它唯有堅忍不拔,與水壓拼命搏鬥才能活下去,繼而變得愈來愈強大,最終成為海上霸主。束縛是它成功的最大敵人,但它沒有就此沉淪,而是付出了比別的魚兒們更多的艱辛來換取成功。

束縛,人們總是對它唯恐避之而不急或被它所降服永無出頭之日。束縛只是影響事物的客觀原因,卻成為不思進取的人的擋箭牌。

停滯不前的人心啊,摒棄自我的束縛,奮進吧!

那一次找回自我的經歷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559字

我總是埋怨自己為何這麼差,總是會有不甘心,總會迷失自己,直到那一次,我找回了真實的自己。

那年盛夏,我們一家都回老家玩。剛下高速,一陣熟悉的氣息就就撲鼻而來,那是家鄉才有的獨特氣息。

走進那片滿是谷香的稻田裡。雖未到秋季,谷香卻濃郁。好一個“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現在田裡是一望無際的綠色,到了秋季,將會是一片金黃。我看到了自己。

來到那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旁。魚兒舞蹈,溪水歡唱。彎下腰用手勺起水,偶爾也會弄上幾隻小蝌蚪。在叮叮淙淙的小溪旁,我看到了自己。

跑進那翠綠的竹林中。我彷彿看到爺爺在林中盡情潑墨,寫著鏗鏘有力的毛筆字,一撇一捺,一撇一捺……我彷彿看見幾個小書童,手捧唐詩宋詞,搖著頭讀了起來。在中國書法和詩詞中,我隱隱約約看到了自己。

去到古典的中式庭院中。看到古色古香的中國畫,不禁上前撫摸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回眸只見一少女坐在古箏旁,玉指纖纖,撫於弦上。我又看見仙裙飄飄的幾位少女,揮舞長袖,婀娜多姿的舞蹈令我不禁拍手叫好。在字畫和文藝中,我看到了自己。

跟著“自己”來到久違的海邊。碧海藍天總是讓人心情舒暢。抓一把細沙,讓它緩緩從指間流過,讓那些不快樂全部流走。找一塊大石,用力扔入海中,讓那個沉重的自己久溺深海。等待我的是那個開朗樂觀的自己。

夕陽落日,我與影子相擁,在家鄉找到了那個自己。

開啟自我的窗扉 篇3

高一作文 ,892字

記得有位哲人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說人自產生以來,就從母體中帶來優點和缺點,於是為了給它們一個合適的位置,不同的人便有了不同的選擇:明智的人把缺點放在前面,而把優點放在後面,從而使其時時注意到自己的缺點;湖塗的人把優點放在前面,而把缺點放在後面,從而使其只欣賞自己的優點。誠然,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明智與糊塗的形象,關鍵在於你怎樣定格他們。

明智形象的人總是把缺點放在前面而置其優點於後,這樣他時時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並借用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此之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對於缺點哪怕是每一個細節,每一處誤差,明智之人總不會放過。正因為明智之人總在正視自我,所以他清楚自己的每一步路該怎麼走。春秋時期,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出逃。後來,小白回到齊國當了國君,也就是齊桓公。齊桓公想以鮑叔牙為太宰,鮑叔牙卻向他推薦了曾射傷齊桓公的管仲。鮑叔牙說:“若必治國家者,則非臣之所能也。”鮑叔牙列舉了自己不如管仲的五個方面。試想,如果管仲好大喜功,看不到自身的不足,齊桓公能成就一代霸業嗎?鮑叔牙能站在國家的高度審視自我,反思自己的不足,是多麼難能可貴!

糊塗形象的人總是把優點放在前面,而把缺點掩藏在背後,這樣他一生一世都只會欣賞自己僅有的一點優點,而不去努力改正缺點。只看到自己僅有的一點優點的人,只會孤芳自賞,看不起別人,卻忘了自己正揹著一大堆缺點。比如蔡桓公,自己得了病,卻不敢面對醫生的診治,而是把它隱瞞起來,最後到了無法根治的地步。蔡桓公“諱疾忌醫”的故事告訴我們缺點是不能迴避的,而要能勇於正視它,然後改正它。這樣,我們才會拋棄“糊塗”,變得越來越明智,在人生路上也會更加成功。

明智和糊塗本沒有一個標準的尺度,而正是由於我們自己的定格而定格了他們。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會有這樣一個定格自己的眼光,真實的自我就在於怎樣正確地看待自己,怎樣正確地衡量自己。生活於忙忙碌碌的現實中,即使夕陽無限好,即使清風滿乾坤,你也必須時刻正視自我的優點和缺點,做一個真實的、明智的自己。

生活繼續著,自我也改變著,開啟你的窗扉,你也許會有驚喜的發現的。定格智愚,定格自己,定格人生,鎖定自我的窗扉!

反思是完善自我的手段 篇4

國三作文 ,1117字

落士比亞曾說:“一個人知道了自己的短處,能夠改過自新,就是有福的。”人無完人,在失敗後應做到的首要事情是反思。在成攻之後,更要或驕或躁,反思有助於把事情做工的更好。反思是完善自我的手段。

當拿破崙登上歷史舞臺時,他為自己的權力,不斷地發動戰爭。奧地利人,普魯士人,俄國人,都受過他的侵略。拿破崙每次勝利後,都把自己的家屬安置在那些國家的寶座上,他們把他的兄弟立力德意志的國王,別一個為西班牙的國王,一個妹夫為義大利南部國王,妄圖建立一個以拿破崙為中心的世界性大帝國。但是他失敗了。1915年6月18日滑鐵盧一役,他徹底被打大垮了,他被遣送到南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這時他僅有的一個衛兵竟不聽他的命令,當時拿破崙嘆息一聲:“啊!世界上只有耶穌基督最偉大,想我拿破崙,當大權在握時,叫誰死誰敢不死,個個惟命是從。但如今失敗後,連衛兵也不聽我使喚了。”可是耶穌基督的手下無一兵一卒,自從被釘上十字架後,不知有多少信徒願忠於他,為他死也甘心。可見,武力並不能真正征服人們的心靈。

這就是拿破化一生痛苦中所得出的教訓,可惜,他的反思晚了一步,若他能在每次成功之後,反思如何做得更好,慘狀可能就不會發生。

作為日本汽車行業標杆的豐田汽車公司,2008年首次擊敗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登上全球汽車銷量冠軍寶座之後,確實有足夠本事向世界弦耀:“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然而最近接連出現的召回事件,使豐田汽車一夜之間墜入凡塵。在一項“你是否還會購買豐田汽車”的網上調查中,有一萬多民網友參與,其中有73%的網友表示不會買。豐田也承認質量有問題。豐田社長豐田章男也提出“質量比數量更重要”,豐田宣佈放棄奪取全球15%市場份額的目標,從而退出全球銷量第一的爭奪戰,併到全球各地道歉賠罪。

豐田正是因為自己反思,糾正錯誤,才獲得了今日的成就。

美國作家索爾一貝婁在《一件小事的震動》中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年幼時,一次我捉來一隻小畫眉放到籠子裡,第二天我發現有隻成年的畫眉喂小畫眉吃了很多類似梅子的果子。令我吃驚的是,小畫眉死了!後來有位鳥類學家向我解釋,當美洲畫眉發現她的孩子被關入籠子後,一定要餵給小畫眉足以致死的毒梅,她似乎堅信,孩子死了總比活著囚徒好些。”這句話猶如雷鳴給了我巨大的震動。原來這小小的生物對自由的理解竟然這麼深刻。從此,我再也不將任何活動物關進籠子裡。一直到現在我的孩子也是這樣。

一個善於反思的人,往往能夠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而一個不善於自我反省的人,可會一次又一次地犯同一些錯誤,不能很好地發現自己的能力。

反思是完善自我的手段。正如菲利浦。古德利爾所說:“正如哲學是研究他人誤解的學問,歷史是研究他人錯誤的學問。”

離開自我的空間 篇5

國一作文 ,901字

人的一生,不能總以自己為中心,同時也需要去關心他人。

曾看過一本書,主角是一個公司的經理,在商界叱詫風雲的人物,每天除了陪客戶吃飯,就是批改一些檔案。她對下屬很嚴厲,對家人總是不能顧及。一年中,陪愛人吃飯的次數屈指可數,陪家人吃飯的次數更是少之又少。相比家人,她更關心的是公司的業績,每天,她都活在為公司的未來打拼中。漸漸的,她的下屬怨聲載道,親人和朋友都冷淡了。

直到有一天,她病了。離開了繁忙的工作,離開了商場的勾心鬥角,離開了各公司的明槍暗箭,她躺在床上,想到了以前:曾經,她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有很多知心的朋友,每次放假,她都會和朋友們去旅遊,去觀光,去尋找森林中的美景;都會陪著父母嘮家常,和鄰居的爺爺奶奶聊天。那真的是一段無憂無慮的時光!她突然意識到,自己這些年來缺少了什麼,她缺少的東西,是無價的,是用金錢買不來的。

“爸,媽,我現在回去看你們!”她在心裡默唸,已有多久沒有看見父母了,三個月?一年?

她給自己放了一年的假,一年中,他陪父母到各地旅遊,找回了曾經的幸福的感覺,回家的感覺。她陪朋友們娛樂,聊天,重拾那份蒙塵的快樂,似是回到了當初的模樣。她陪鄰家爺爺奶奶聊天,下棋,感受老人的純樸,找到快樂。然後,她重新交了一個男朋友,一年的相處時光中,她和戀人相知相守,決定諧手白頭。

一年後,她回到公司,一年的時間,她改變了很多,經常與下屬溝通,會關心下屬,雷厲風行的樣子還在,卻得到了眾人的尊重,不再是怨聲載道。

之後,她的公司越做越大,她在商界也是深得人心,別的人都對她很尊重,她結婚了,很幸福,她找回了她缺失的東西。

屬於家庭的親情,朋友的友情,戀人的愛情,還有大自然的生機,人們的純樸,這些就都是在生活中有的,而卻是因我們太過於注意自己,而漸漸冷淡了,給蒙上了塵。

書中,她曾經說過:“以前真的不知道,生活中也有如此多的美,也許是因為之前忙於自我,沒有關注到,自己身邊的美麗,差點錯失了。”

是啊,封閉自我的空間久了,就會慢慢地不去關注身邊的美麗了,也許是真的會錯失吧!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封閉在自我的空間,讓我們離開自我的空間,去關注身邊的人,事,景,去尋找生活中的美。

不可或缺的束縛 篇6

高三作文 ,1048字

靜立於山頂,你是否感受到風的不羈了?奔跑于田野,你是否感受到心的馳騁?平躺於草地,你是否呼吸到夢的自由?

的確,當我們全身心的浸入這一切的美好,我們收穫到的便只是無盡的自由。

自由是從古至今人們一直所追求的東西,並且可以說隨時代的日趨變化,萬物的日益發展,到今日,人們對自由的追求更是強烈。

可是我們卻從不曾想過,當我們擁有了無盡的自由之後,或許最終我們也只剩下了自由了。

因此,束縛對於人們日趨躁動的心來說永遠是不可或缺的。

或許有人會反駁,古代的賢人異士都主張從心、主張自由,這才造就了他們的高尚品質,才湧現了流傳至今的千里絕唱。

是的,對於這一點,沒有人可以反對。但是這些人是否也曾想過是他們來將那些賢人異士的心性讀得深透?

在我看來,正因為有了對自己心的束縛,才有陶潛吟詠“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這看似自由的背後,是否有人曾讀出他縛住自己的內心不投奔於世俗的情懷。也正因為這種束縛,才造就了他淡泊寧靜的品格。

正因為有了對自己夢的束縛,才有李太白長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這看似不羈的背後,又是否有人曾讀出他縛住自己的夢以至於自己不將淪落。也正是因為這種束縛,才造就了他豪邁不羈的詩篇。

因此,在我看來,這些賢人異士的最耀眼的光芒便是他們敢於對自己加以束縛,讓自己的心不至於放縱。

同樣,對於現代的且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來說,無盡的放縱與自由或許只應存在於最天真爛漫的童年。而於我們學生、上班族或是任何一個社會人來說這些便都是不可取的。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學生擁有了無盡的自由,那麼被放縱的恐怕不只是心了。成績會下滑,品行會曲折……或許還有許多我們無法想象的後果。所以對於學生需要適當的束縛,這種束縛並不是所謂的嚴管教,而是引領他們走對、走好人生路的標杆。

我們亦可想象,如果上班族甚至是社會人擁有了無盡的運轉,那麼誰又能保證一切的一切都正常地運轉。所以對於他們也需要適量的束縛,這種束縛不是對人性自由的剝奪,而是對人們心靈的呼喚。

追求自由是每個人的性格、思想使然,可無盡的自由便是對人思想的放縱,對人行為的放縱,更是對人靈魂的放縱。

一個無束縛的國家,一個被放縱的民族的未來又是怎樣的?一顆被放逐的紅心如何毅力於世界,如何不染上灰?

所以,束縛對於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社會,甚至於整個世界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請縛住你的心,讓其永遠純淨,讓你永遠美好;請縛住你的夢,讓其永遠蔚藍,請你永不之褪色;請縛住你心裡的自由,讓其不被放縱,請你一路前行。

擺脫自我的牢籠 篇7

高一作文 ,1334字

荀子云“人性本惡”,所謂的惡,惡在剛愎自用,唯我獨尊;惡在只以自己的利益為本;惡在擺脫不了自我的牢籠。“自我”,是在心中畫上一個圈,別人進不來,自己卻又出不去,彷彿籠中鳥雀,被自我束縛,被自我禁錮。

自我,是把嫉妒的劍,斷了本性,折了未來。他仰天長嘯,對著滔滔江河,江風,吹起陣陣漣漪。吹亂了他的衣襟,他的思緒。他不明,不明心中所求;他不解,不解老天不公。他嗤笑道:“既生瑜,何生亮?”一腔鬱結的鮮血撒滿大地,融下一地殘陽,殊不知是對他的憐憫,或是嘲笑。他本是一名良才,卻被諸葛亮“三氣”之下,絕了後路,了斷了一生,他不知是天意弄人,亦是命該如此,從此,便沒有了那一抹英姿,“赤壁橫岸瞰大江,周瑜於此破曹郎”竟是這般下場。

他命本不該如此。周瑜精通軍事,擅長音律,實屬奇才。只是,他卻被心中的自我所累,嫉賢妒能,不畏精兵,卻敵不過心頭那點恨,這種自我,讓他無法接納他人,在心中畫上了一個圈,只看到自己,忽視了他人,這又如何能稱得上大丈夫?

自我,是顆唯我獨尊的毒果,滅了後路,絕了一生。“寧讓我負天下人,莫讓天下人負我”,曹操輕笑著,看著自己的半壁江山,坐擁天下的夢想指日可待。“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縱橫亂世,南征北戰,他的豪情,不是一般人可企及;他的壯志,亦無法讓人為之掩沒。然而,他嘔心瀝血所做出的功績,卻不過過眼煙雲,未經時間的蹉跎,就煙消雲散,江山易主,改朝換代。不知他泉下有知,做何感想?他的雄心壯志讓人稱讚不已,但他的奸雄形象卻斷了自己的後路。

自我的牢籠,從未有如此牢固。他不願天下人有負於他,他不容那些“有功之臣”起了邪念,更不用說那些奸佞小人。如此一來,有了私心,便免不了殺戮。不得民心如何安民心?他彷彿划著一隻小船,獨自漂泊,坐上那冰冷的統治者之位,冷笑著看著俯首稱臣的人們,雄心壯志卻被那可笑的自我取代,不是沒有爭取,而是丟失得太快,內心的禁錮,讓人遠離他,與他隔閡,甚至想要藉機推翻他。

自我,是把剛愎自用的斧,毀了江山,添了仇恨。“力拔山兮氣蓋世”,他直言,他可取代秦王;他輕笑,他可坐擁天下;他自負,他可以一敵百。他騎著戰馬,衝鋒陷陣,“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他是天生的王者,英氣逼人,無所畏懼,力能扛鼎,力拔山兮氣蓋世。可是,當他面對著四面楚歌,堂堂三尺男兒卻淌下無助的淚水;烏江自刎,血濺黃土,一地腥紅,他可曾後悔,可曾反省自身而不是認為“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如果他能聽亞夫的勸諫,在鴻門宴上除去劉邦,免除後患,或許,如今的歷史便會改寫,項羽也不會落得如廝下場;如果他能摒棄婦人之仁,以仁治人,也不會讓百姓對他懷恨在心,故意指錯逃脫路線。然而,沒有如果,歷史也沒有改寫,留下的只有那無聲的嘆息和歷史沉重的腳步。

自我的牢籠,讓他無法省視自己,讓他剛愎自用,聽不得別人的勸諫。少時的雄心壯志,壯年時的顯赫戰績,卻只剩下烏江的那一抹殘陽,照著半城煙沙,喘息著,嘆息著,不知那名騅是否還在哀鳴,那美人是否還在哭泣……。

有人問佛祖,如何才能得到他人信任。佛祖笑著反問他“一滴水,如何不幹涸?”他答不上,佛祖便說:“就把這一滴水放入大海之中。”是啊,只有擺脫自我的牢籠,融入寬廣的大海,才能與他人共處;擺脫自我的牢籠,方能人性本善!

自我的姿態 篇8

高三作文 ,754字

人活在世上,都要經歷生老病死,都從稚嫩走向成熟,這是自然規律。然而有些人不願為自然所主宰,於是便出現了兩類極端:童心不泯之人與少年老成之人。

童心不泯,意味著延長青年期。年輕者無畏,總敢於嘗試未知;年輕者無知,總好奇地探索新奇;年輕者無慮,總縱情釋放自己的天性。這種童心,往往會隨年年刺骨的寒風消逝。而幸運的人還能用孩子的角度對待世界,金嶽霖先生年過花甲還和孩童玩得歡快,艾青先生為了喜愛的雕木依舊任性固執要買,固執得可愛。

童心不泯確實好,過著被延長的童年,維持年輕的心態,隱去了人性的自私與醜惡返回了淳樸的原點,反璞歸真。

與童心不泯相反,少年老成意味著提早進入紛繁的成年世界。一個人總是在擁有時恣意揮霍而欲得更多。正如恰值青春的我們總期望一夜之後變得成熟圓潤。少年如沙,只有經過世事滄桑後才現出光彩,才磨滅稜角,若少了必有的苦難,便是故作老成。讀過一本書,寫了幾句似有哲理的話,便開始用嫌棄的心態看世界,用睥睨的眼神視他人。本應當純粹的年齡卻嚴肅如老學究,實無異於沒開花的水仙。我們日益完善,總有一日會鄙視從前違背本性而故作老成,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自己。我身邊沒有早熟的人,卻有很多裝成熟的人。

說到這便可看出上述二種人的共通處了:總有人扮成童心未泯,總有人裝作少年老成。裝童心未泯之人膚淺,童心不泯是心態而不是外在。不是打扮成妙齡少女就能一夜擁有懵懂歲月的童真,此類人被判為“裝嫩”,實在貼切。裝老成之人違背本心違背自然去假裝長大,只會讓自己更加難堪。

童心不泯與少年老成本都不是壞事,因為不同的心態擁有不同的人生,只有刻意而為的賣弄,實不明智,倘一個人眼中閃爍靈氣卻說話古板,那他必定涉世未深。如林語堂先生所言,“倘一個人三十多歲還叫囂著激進改革,那他不是呆子,便一定是搗亂分子,絕非未脫童心之人。”

時代的束縛 篇9

高一作文 ,1052字

人生天地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一瞬間,已終老。我們行走在這短暫的人生旅途中,想要看世間之色,聞世間之聲,在莽莽紅塵中想要留下自己的印跡,於是追逐、沉浮、至死方休……

盧梭有言: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壯哉斯言,枷鎖意味著束縛,亦言之,人無時無刻不處於束縛之中。這是一個無形的牢籠,束縛的不僅是肉體,亦是鮮活的生命與靈魂。我以為,人遭受的最大束縛即為時代的束縛,這是一種整體的束縛,難以逃脫。

我以為我在牢籠外,卻不曾想過牢籠的無所邊界。無所謂邊界,那麼就無所謂逃離。

俯仰我們所屬時代,紅燈綠就,車流不息。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亦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物質繁榮的背後隱藏的是生命的單調、靈魂的喪失。慢慢的,我們發覺自己厭倦那種忙碌的、沒有盡頭的物質生活,我們發覺自己想要些許安靜,我們發覺自己少了心靈的充實。因此,我們渴望逃離。

逃離,逃離,此時卻發現每個角落都瀰漫著時代的氣息,物質的身影。從城市逃到鄉村,從高樓大廈逃到農家小屋,然而我們逃走了嗎?我們仍然不自覺地拿起手機,不自覺地關注股市,不自覺地在時代中或焦慮或興奮,是的,我們逃不掉了。恰似行走在黑暗中被一張網覆住,你逃得越快,網就收得越緊,直至被完全束縛,紋絲不動。只剩下我們在黑夜與黎明的交替中,無可奈何。

叔本華曾說:影響我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態度、看法和觀念。在時代的束縛中,我們無法逃離,但我們可以改變態度,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去尋求更深層次的解脫。

《人生哲思錄》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不僅僅屬於時代,無論時代怎樣,沒有人必須為了利益而放棄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靈魂。因此,我以為我們尋求的更深層次的解脫即為生命與靈魂的解脫。

生命與靈魂的聲音在市聲塵囂之中久被遮蔽,卻依舊有人拂去那一層物質的虛幻而終解脫。回收歷史,我瞥見了那一抹靈魂的光彩。

充滿功利氣息的時代,人人為仕途奔波不息。此刻,莊子卻在河邊垂釣,好不逍遙。一句“吾將曳尾於塗中”,莊子持杆不顧,掃去了權勢的誘惑,亦掃去了時代的心靈束縛。

諸如莊子,皆是尋求到了生命與靈魂的解脫。《楞嚴經》有言:心被物轉,即是眾生;心能轉物,即是如來。此言充分展現了心靈的力量,我們反省自身,我們思索未來,在時代的喧囂中一樣可以掃去誘惑獲得心靈的安靜。這關鍵就在於一個“度”,在繁忙與寧靜中平衡自我,平衡就是解開枷鎖的一把鑰匙,將自我與時代統一起來,去發現內心的寶藏。我以為,在塵世中,這樣才能獲取真正的解脫,遠離時代的束縛。

無需逃離卻已然逃離。

一次挑戰自我的嘗試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5字

嘗試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嘗試能讓人更加勇敢,嘗試的背後是收穫,是喜悅,更多的是感悟。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爬黃山。那一天,陽光明媚。我站在黃山腳下,抬頭向上望,山頂卻朦朦朧朧的,帶著神祕的色彩。媽媽對我說:“咱們今天的目標是光明頂,光明頂海拔有1860米,你敢不敢挑戰自我,嘗試攀登頂峰的滋味?”“敢!”我大聲回答。說完,我立刻加快腳步向前衝,就像一隻精力充沛的小猴子,一邊左瞅瞅、右望望,一邊奮力向上爬。

很快,媽媽就被我甩在後頭了。我回頭望望遠在身後的媽媽,心裡不禁有些得意:爬黃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海拔1860米的光明頂很快就要被我征服了!我眉飛色舞般哼著小曲繼續小跑。漸漸地,我覺得腳開始痠痛了,有些不聽使喚了,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腳步。山路越來越崎嶇,我的腳像注了鉛一樣沉重,我不得不停下來坐在路邊的石頭上。不知什麼時候,媽媽已經追上來了,她見我坐在石頭上,便笑嘻嘻地問:“我的兒子怎麼像洩了氣的皮球呢?剛才是誰說要征服光明頂的?”我沮喪地說:“媽媽,黃山太高了,好像永遠都爬不完。”媽媽摸摸我的頭說:“兒子,堅持就是勝利,不要輕易放棄,你不敢於去嘗試挑戰自我,哪裡會獲得成功,我們一起加油,爬上山頂。”聽了媽媽的鼓勵,我信心大增,堅定地對媽媽說:“媽媽,我一定會爬到山頂的!”

我重新站起來,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向上爬。我時而靠著小樹拉一把,時而驚歎於生命力頑強的奇鬆,時而停歇下來欣賞黃山怪石。我們穿過陡直狹窄的一線天,踏過險峻的百步雲梯,終於登上了黃山最高峰—光明頂。此時,除了眼前黃山如此美妙的景觀外,更多的是嘗試挑戰後的成功與激動。

這次登黃山,讓我懂得了人要敢於挑戰自我,勇於去嘗試,能堅持就有收穫,我在嘗試中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