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尊嚴相關作文20篇

自由與尊嚴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811字

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尊嚴?如果你想知道答案,請翻開這本書。書中的主人公簡。愛會告訴你。這本書就叫《簡愛》由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創作,她在書中塑造了一個名字叫做簡。愛的女性。她偉大、自由、剛強、有尊嚴。雖然她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可在命令面前她從不低頭。

簡。愛從小父母雙亡,在親戚家裡的生活十分不幸,可是她沒有屈服。在學校的生活依然很不好,總是捱打捱餓,可她沒有屈服。後來她來到桑菲爾德當了一名家庭教師,在高大的男主人面前,她依然維護著個人尊嚴。最後她即將跟男主人結婚時發現他有一位妻子,又義無反顧的離他而去,因為她知道自尊自重。後來,品行良好的救命恩人,向她求婚時,她也拒絕了。正因為她始終渴望自由,她認為做他的妻子會永遠感到束縛,最終她得知桑菲爾德的男主人因為大火身體嚴重殘疾時,她還是與他結了婚。這是一種良好的品格,只想付出,不求回報。

從簡。愛身上表現出來的精神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的。的確,簡爱身上有一種不可戰勝的內在的人格力量,她正直高尚,純潔的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的汙染,她如同一朵白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使她在任何一個人面前都顯得分外高大。從而暴露了當時的貴族無知,自以為是,裝腔作勢的性格特點,撕碎了宗教的面積,嚮往自由。

我們誰敢說自己能像她一樣打破傳統,追求真正自由呢?又有誰敢說自己能在任何人面前都維護著至高的尊嚴呢?確實,在這個世俗的當今社會,不是每一個人都是自由的。但簡爱就不一樣,她敢於對傳統觀念發起挑戰,她有主見不跟風,很真實。這種勇氣是不同於其他勇氣,這種勇氣不是每一個人都擁有的。她身上表現出的追求自由、平等和維護人尊嚴的信念與舉動,是當今社會最缺少的,也是最需要的。現在我們都少了一種真實,因為現在,人與人並不都是平等的。所以,沒有人敢說自己是真實的,純潔的了。

簡。愛真正讓我懂得了什麼是自由,尊嚴,他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人平等,不向命運低頭。

溫飽與尊嚴 篇2

國二作文 ,821字

雨,一連下了三四天,直到今天也沒停。

我昏昏欲睡的在路上走著。這時,一位打著傘的中年婦女朝我走來,我正納悶。她突然張口說道:“好心人,給點錢吧。”我一驚,這句話也太提神了吧!這是演哪出啊?!我頓時睡意全無。隨後,我便準備掏錢給她。結果,我翻遍了我所有口袋,才發現,我只有一張乘車卡。於是,我跟她說我沒帶錢,便要走。她卻上前一步,堵住了我。我心想:這光天化日的,她還想搶劫不成?

接著,她楚楚可憐的望著我,說:“求求你,給我點錢吧,我很久沒吃飯了。”我細細打量起她來。這是個將近四十的女人。蠟黃的面板,一張飽經風霜的臉,處處顯著一種滄桑。還有一雙粗糙的手,一身洗得發白的衣服,一頭凌亂的發,看起來是挺可憐的。可,眼睛,這是一雙怎樣的眼睛啊,渾濁之中似乎看不出絲毫的真實,相反咄咄逼人的眼神中竟隱約透露出貪婪狡詐之氣,我不由陡升厭惡之情。雖然她盡力表現出一副可憐模樣,可不知怎的我始終不曾被打動。

畢竟眼睛才是心靈的窗戶,不是嗎?

我有些惱怒了,這種死纏爛打似的乞討方式令我反感。為了錢,她就寧可放下自己的尊嚴嗎?她還在哀求著。我卻陷入了沉思。最後,我只冷冷的說了一句:“我真沒帶錢。你再這樣,我就喊人了。”她看見我無動於衷的樣子,似乎有些灰心,惡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後便怏怏地走開了。

一會兒,她又在另一個人的面前說起了同樣的話。看著她的背影,我只輕蔑的一笑。

事後,我又想起這件事。我問自己:是不是太沒有同情心了?她這樣做也許只是生活所迫吧!

但,我實在受不了一個人如此貶低自己的尊嚴,向別人卑躬屈膝,只為換自己一頓溫飽。更何況那位中年婦女四肢健全,完全可以靠自己的雙手來賺錢,但她選擇乞討,還以這種令人生厭的死纏爛打的方式。

現在人與人之間似乎已在無形之中,以貧、富、貴、賤把人分了等級。可我覺得,不論別人怎樣看待自己,自己不可把自己看輕。

雖說溫飽是一個人活在世上最基礎的物質需求。但一個沒有氣節,沒有自尊的人,就算活著,也無異於行屍走肉啊。

自由與約束 篇3

國三作文 ,638字

三月的藍天之上已是風箏滿天,鈴聲一響便跑出教室,看低年級同學在操場放風箏。

剛過了放風箏的年齡的我們是多麼羨慕飛翔在藍天裡的風箏啊,享受著人們的仰望,自由飛翔。像雄鷹那樣,搏擊長空,是禁錮在校園裡的我們的夢想。

無奈上課鈴聲響了,我們只好匆匆走進教室,唉聲嘆氣中還得坐下來,握住筆寫畫起來。

鉛筆行走在草稿紙上,任憑人的操控,不由得讓我遐想聯翩,凝視手中的鉛筆,它似乎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何長處,它只是謙和地被人握於手中,行走在滿載希冀的白紙上。它默默走出的炫美,是執筆人揮灑汗水、播種希望換來的一點慰籍。

他更沒有像風箏一樣借住風的力量,一心想掙開風箏人手中的線,去贏得更多的自由,它似乎從來未曾想到過自由。

為了更好地書寫,它受盡了刀鋒的削切,卻無怨無悔,只求更加完美。因為它深知,沒有牽制,便不會成功。

因此它不像風箏一樣,追夢之旅還未開始,就已被拋棄,因為風箏忘了,讓它觸控夢想的,是放箏人手中的線。

風箏因想得到絕對自由,最後埋葬了自己;鉛筆因學會了約束自己,最終輝煌了生命。

想到這裡,我豁然開朗。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有人受不了,選擇放縱自己,狂廢年華,有人扛住了,選擇束縛自己,精彩人生。

鎖住你的慾望與貪念,你會比別人少很多攔路虎,繫住你的空談與幻想,你會更加踏實腳下的基礎。

成功,不會落在任何一個不會自制、對自己沒有要求的人身上,夢想不會實現於任何一個沒有上理智之鎖的人心中。

帶著一顆上了理智之鎖的心,牽住那美好而危險的慾望,你會發現前方,是那麼豁亮!

選擇的自由與不自由 篇4

國三作文 ,956字

梅花沒有選擇季節的自由,面對風雪,她毅然地選擇了“凌寒獨自開”,於是便有了冰天雪地間那遺世獨立的傲然倩影。於梅花而言,寒冷的選擇是不自由的,而開花是自由的,它沒有因為天氣寒冷而放棄綻放生命。人同樣有著選擇的自由與不自由。無法選擇一個怎樣的出身,但可以選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無選擇過去的生活,但可以選擇一個想要的未來。

每一個選擇都有自己的自由與不自由,我們能夠做的,是把握自由並用它來創造美好的人生。生命的歷程大抵相似,無非是繁華與荒蕪的交替。我們的路,要自己選擇。

人生是一道選擇題,它能夠提供的選項很少。想要更多的選擇就需去努力,去拼搏,來為自己的人生增添選項,而不是抱怨命運殘酷。夏達不曾抱怨一分,七年的北漂生活讓她嚐遍生活艱辛苦澀,而她選擇了堅持畫畫。生活的困境是她所不能選擇的,但她用多年的堅持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一個選項—畫畫。她終因畫畫成功,成為名揚海內外的“漫畫公主”。所以,面對困境時,不應只去抱怨,那是沒有意義的。做出努力去改變它,方能收穫屬於自己的流金歲月。

夢想是生活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擁有選擇夢想的自由,也擁有是否為之奮鬥的自由。縱然在現實之上懸掛著現實這把劍,我們也要握緊夢想。如七堇年言:“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周洪濱有夢,從默默無聞到如日中天,終於成為知名漫畫家;朱丹有夢,學會在最低處創造奇蹟,成就閃亮舞臺人生;劉偉有夢,用一雙腳彈出世間絕唱,感動中國。夢想是平等的,不分高低貴賤,不論平凡偉大。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夢想,併為之奮鬥。

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也是一個自由的選擇,關於內心,無關於環境。著名蘇聯作家高爾基曾經幹過麵包夥計,當過學徒,廚工,甚至在碼頭做過苦力,但他終成為了一個作家。成為一名作家是他的選擇。生活重擔迫使他不得不去做苦工,而他將這些苦難化為了珍貴的鉛字,作為成功路上的鋪路磚。正像梅花,不會因為天氣惡劣而放棄綻放生命,我們也應在困境中勇敢拼搏,創造出一個只屬於自己的未來。

選擇是自由的,但需要在一個不自由的大前提之下。歲月就在那裡,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還是好好地生活,是你選擇的自由;夢想就在那裡,是追逐還是空想,是你選擇的自由;未來就在那裡,是做一個平凡人還是一個綻放生命光華的人,是你選擇的自由。

為了自己的尊嚴 篇5

為了自己的尊嚴作文6 ,658字

尊嚴是自己的,正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尊嚴,是一個人支撐信仰與生命的精神食糧,我也有挽回尊嚴的時候。

有一次在期末考試前,老師讓我們做一套數學卷子,我考了很不理想的成績。看著同學們都面帶笑容為自己取得好的成績爾高興,我的臉都丟光了。我把頭低著,都快要鑽到桌子下了,簡直狼狽不堪。就連課間出去活動都要低著頭悄悄的走過。生怕同學知道我考的不好。看著他們抬頭挺胸的從我身邊走過,我只能羨慕的看著他們。我知道大家不願意和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交朋友,會影響到自己。同學們帶有諷刺和嘲笑的眼神讓我丟掉了自己的尊嚴。我默默的在心中說道:“這不是我真正的水平,我一定要加油,努力考出好的成績來。”

於是,我準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維護我的尊嚴,再也不會把自己的尊嚴踩在腳下。上課時老師講課我認真去聽,該做筆記的做筆記,同學上課和我說話,我假裝聽不見,繼續聽老師講課。在期末考試前我一直保持著這個態度,把最後幾個星期的複習時間好好把握,爭取考出屬於我最好的成績給大家看。我的作業我也不自欺欺人,認認真真的去寫,把作業上不會的題找老師在給我講一講。老師對我說:“你這段時間的學習態度很好。只是你平時不去努力,你要是肯認真去學習,一定會考出優異的成績,證明給大家看。”

期末考試結束後,我的成績老師很滿意,在班上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們都對我刮目相看。看來我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挽回我的尊嚴,讓大家看到我是可以做到的。

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讓我在同學們面前抬得起頭,我相信我是一個有自尊、有骨氣、有尊嚴的人!

捍衛自己的尊嚴 篇6

捍衛自己的尊嚴作文7 ,679字

每個人都有尊嚴,在捍衛自己的尊嚴的同時,也要顧及別人的尊嚴。

小的時候,我住在姥姥,姥爺家,家的前面有一個小院子,每次過一兩個星期,姥姥就會把院子打掃一遍。

這天,姥姥不在家,媽媽替姥姥打掃院子。忽然,從外面來了一箇中年人,他穿得有些破爛,但也不是特別髒,他的頭髮有些亂糟糟的,鬍子也想好就沒有颳得樣子了。

走到媽媽面前,說:“那個,請問您能不能替您打掃打掃院子,您給我些錢?”他看著媽媽,似乎想從媽媽的眼睛裡得到肯定。

“沒事兒,你就不用給我打掃院子了。”

“那怎麼行,我不能白要您的錢!”他說的蒼勁有力。

“那你就幫我把院子掃了吧。”媽媽同意了。

他接過媽媽手中的掃把,掃了起來。他掃得非常賣力,每一個角落的灰塵都不肯放過。不一會兒,豆大的汗珠從他臉上滴落下來,汗水也把他的衣服浸溼了。

看他掃得那麼累,我跑進屋給他拿了一條白毛巾,他感激得看了我一眼,說:“謝謝你,小姑娘。”他用毛巾把臉和脖子都擦了一遍,接著,他又幹了起來,

“媽媽,他為什麼要替你掃地讓你給他錢呀?”我問媽媽。

“他—為了尊嚴。”

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過了一會兒,那個人幹完了活,媽媽給了他30元,他向媽媽道了謝,轉身走了。

以前,我見過許多的乞丐,基本上全都是向人要錢的,而不像他那樣,用自己的勞動換取到錢財,雖然他看起來很窮,但他窮得有尊嚴,所以他也應該很快樂,這比那些要飯的乞丐好多了。

沒有了尊嚴,那麼活在世上的就是一具屍體了,也許那個人寧可不要錢,也不接受別人的施捨,也應該是這麼想的吧!

每個人都有尊嚴,也請你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千萬別把別人的尊嚴踐踏在腳底!

自由與規則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8字

我們一家人在劉家香吃完午飯,正準備離開,車開到路口才發現,一輛白色的別克車正好堵在那兒。

爸爸下車看了看,這輛別克車把出口堵得嚴絲合縫,別說是車輛,就連行人也難以通過。

爸爸只好開啟手機,試圖通過交警和車主聯絡,可車主的電話沒人接聽。

周圍的人越聚越多,人們紛紛擠在車旁,皺著眉頭,有的在車邊踱來踱去,有的趴在車窗玻璃上向內張望,希望能找出車主的一點點線索。更多的則在仔細審視過往的行人,一位身穿白襯衫、卡其色長褲的男子上前叫住了一位行人,指著別克車,問道:“這車是你的嗎?”

那人回答說:“不,不是啊。”那位白襯衫男子不甘心地退了回來。

時間滴答滴答地在流逝,人群開始騷動起來,一位穿著藍色T恤的男子說:“我上班都快遲到了,老闆要發怒了。”一位家庭主婦說:“我還要去購物呢,再這麼等下去都沒時間了。”

等啊等,約莫半個鐘頭後,一位中年婦女三步並作兩步地走了過來,一臉愧疚地向我們賠禮道:“對不起啊,剛才去吃飯了,沒停好車,我以為這不是個出口呢!真對不起,讓你們等了那麼久,我馬上把車倒出來。”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這位阿姨或許因為找個車位不容易,或許趕時間,她把車這麼一停,自己是方便、自由了,但是給別人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她最終還是要因為 “自由”而付出應有的代價。

自由是可貴的,人人都向往。但只有遵守了規則,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不僅停車如此,學習如此,與人交流也是如此。

自由與不自由 篇8

國一作文 ,913字

人要走出沙漠,這是生存的前提條件,也是自由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的首要考慮的要求。也就是說,在自由之前,首先有著不自由的束縛。

旅行者常視穿越沙漠為一種束縛,一種被迫接受的任務。而人們對於不自由也常常抱有牴觸的情緒。但“不自由”也是紀律的代名詞。黑格爾說“紀律是自由的第一條件。”人生活在群體中,若要保證和諧共存。在發展自我時又不干涉他人的發展,就必須有紀律或是規則在其中起作用,並且在必要時讓渡權利。倘若自由不被套上“不自由”的枷鎖,那麼它就是非理性的,或者說,是一種令人生厭的任性。諸如人們有追求物質的自由,但若官員無視規章以權斂財,記者收錢模糊事實、胡亂報道、醫生憑紅包大小決定看病態度,那麼其他公民的自由與權利就被破壞了。因此,若沒有不自由,自由也無從談起。若他們接受物慾被控制的沙漠,他們就能在此過程中,實現自己為民謀福利、報道真相和為病人解除痛苦的價值,達到道德之境,從而自我實現。

明確要走出沙漠後,方法就是多樣的。我們若在不自由之上加諸創造力,那麼自由就能夠被達到,人作為人的身份是絕對的,其能力也是被限制的。但在薩特的觀點裡,人對其本質的選擇是完全自由的。西班牙古諺亦有云:“做什麼事,成什麼人。”即我們有改變與成長的自由。而陶身體舞團則在人體的大部分保持靜止的情況下,不斷挖掘每個部分運動的可能性,提高其自由度。詞人填詞亦是如此,在同一個詞牌下,詞人運用不同的手法與內容進行填充,所得之物可以是家國之思,也可以是兒女情長。可見,不自由並不一定會限制自由。

對綠洲的渴望能激發其前進,合理的不自由能促進自由的實現。當今社會,一個重要的自由便是言論自由。網際網路讓言論的自由程度前所未有的高,這也得益於匿名的發言制度。那麼,又為什麼會有人呼籲網路實名制去限制這種自由呢?因為過分的自由讓言論容易變得偏激,許多不實言論無法被追究責任,造成許多批評變成抹黑,科普變謠言的現象。當然,處理這種情況並非只有實名制一途。值得強調的是,對自由的限制有時能提升自由的品質。

自由與不自由,並不是截然相反的兩個概念。後者並不否定前者,甚至可以使前者有序化。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實現和諧但多元的狀態,兩者是相互依存且辯證統一的。

自由與束縛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7字

“雄鷹,就應翱翔藍天,搏擊風雲,駿馬,就應馳騁碧野,賓士萬里。”我就是一匹駿馬。

我是一匹不愛被束縛的馬爾,我是自由地。我也是一名旅行家,我的夢想是遊歷全世界。看看這美好的大千世界。

我開始了愉快地旅行,從近到遠。我健壯的馬蹄飛奔在空曠的草地上。每到一處山清水秀的自然美景,我就會停下細細欣賞。這山多麼險啊,隨處可見陡峭的懸崖峭壁;這山多麼美啊,這就像是峰巒起伏,綿亙蜿蜒,令人浩氣長舒;這山多麼自由啊,要麼綿亙蜿蜒,要麼是峭壁,要麼橫欄綠水,要麼是溪流橫鏟一腳,將山路攔斷;這山多麼磅礴啊,山峰和懸崖拔地而起。這水多麼清,清得見底,這水多麼綠,就像一塊無暇的翡翠,這水多麼靜,靜得讓我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我就是這麼自由,這麼奔放。

一天,當我在碧綠的原野賓士時。頭頂的繩套將我套住。從此我的命運改變了。我要為人服務,不再是那匹自由的馬兒,而是一匹被束縛的馬兒。從此以後我被關在馬圈裡。每天的生活都是乏味的,雖然我經常出去,但我也不得不接受主人的馴服。我越來越想念無盡的那青山綠水,廣闊的碧野,所以我經常在馬圈裡流下一行行苦澀的淚珠。

我對人們的仇恨一直耿耿於懷,直到永遠我也不會忘記的。我恨你們,你們有考慮我的感受麼?為了你們的利益,為了你們的舒適,你們殘酷地剝奪了我們的自由,你們太自私了!我那自由的生活就因一個圈套,從此我的人生落入了無限的陰影之中。

自由與獨立 篇10

高二作文 ,880字

如果說滿清政府強制留長辮的行為是束縛,那麼剪辮子的實施便帶來了自由的曙光。正是如此,當崇尚自由的北大學生初次看見通曉八國語言的學者辜鴻銘仍拖著長辮時,驚訝與嘲笑充盈一室。辜鴻銘沒有笑。“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一時鴉雀無聲。

一隻擺脫牢籠的鳥兒在天空中飛翔,我們覺得那是自由;人們開放地探討社會問題,我們覺得那也是自由。對自由的簡單認識使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也乾脆利落。長辮咔嚓一剪,自由降臨了;民國一建立,平等誕生了。然而當一位老鹽商進入總統府,見到孫中山便要行三跪九叩大禮時,冷眼旁觀歷史的我們慌了。為什麼呢?不是說自由分明已經來到人世了啊!正如辜鴻銘所說,“無形的辮子”紮根心中,比有形的更可怕。心沒有“立”起來,自由只是一幅皮囊而已。

不獨立,毋自由。枷鎖和鐐銬的廢除並不意味著自由的真正獲取,一個人沒有獨立的心,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獨立的堅守,面對自由,恐怕也是昏昏然不知所措。獨立就是“立人”,知道榮辱,懂得進退,明辨是非,將大寫的“人”印在心中,刻在腦裡。

給世界帶來深刻影響的事件往往引人思考。波旁王朝復辟,民眾反而鬆了一件口氣。“少一點自由吧,不要再有第二個拿破崙。”歷史似乎初步見證了“自由”的失控,不過真正的錯誤並不在自由。列剋星敦一聲槍響,人們尋覓到了真理—獨立。一紙洋洋灑灑的《獨立宣言》,一聲“人生而平等”的呼聲,獨立的美利堅誕生了。在遠離封建歐洲的新大陸上,獨立的精神與意志深入“人”心。而當時的歐洲,還是一群頑固派和迷茫者的烏合之眾。

解開一頭牲口的繩索,自由的曙光從此照耀。然而,因為栓的太久,牲口在卸去束縛時竟沉默不語,茫然不知所適。它可以離開,但是它決定留下,對它而言,獨立的精神到底未曾樹立。所以,自由是道路的開闢,是選擇的拓寬,是視野的擴充套件,有了自由首先有了希望;而獨立是走向未來的道路,是立足自身的選擇,是注視光明的眼睛。自由擺出了選擇,獨立則教導我們走向何處。已充分享受自由環境的我們,應讓獨立精神紮根於心。

嚮往自由是美好的,獨立人生是實在的。不自由,毋寧死;不獨立,毋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