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寬容為鄰相關作文20篇

與寬容為鄰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1字

和每天一樣,我走進了教室,卻發現同桌正眼神怪異地看著我,等我坐下,他立刻湊了過來,神祕兮兮地對我說:“你知道嗎,昨天晚上,小王打電話給我,讓我不要投你當三好生!”“啊?不可能吧!”我疑惑地說。小王和我可是好兄弟啊!他怎麼這樣?

下了早自習,又有一位同學走過來對我說:“小王昨天讓我不要選你當三好生,你自己看著辦吧!”我這才相信,原來這是真的,沒想到他竟然是這種人!

班委會上,我們開始選三好生,很快,老師點到了我的名字,讓其他的同學投票,我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小王,他果然沒有選我,我非常憤怒,發誓以後再也不會跟他說一句話。

後來,我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了種種選拔,終於當上了大隊長。學校安排我去主持每週四的紅領巾廣播,並且讓我再找一名主持人。我的腦海裡瞬間就想到了小王。但我又想到了他的種種“劣跡”,讓他就這麼當上主持人豈不是太便宜他了。

但是我轉念又想:小王他說話清楚,發音標準,說話從不結巴,好像其他人還真得比不過他!

那他以前的那些行為怎麼辦?唉,沒辦法了,這次就便宜他了,大隊長做事還是公正一點吧!於是經過了思考,我最後還是決定讓小王當另一名主持人。

小王得到了訊息後很是驚訝,一放學他就趕忙拉住了我說:“嗯,以前的事是我不好,我向你道歉!”我笑了笑:“你就別矯情了!都是兄弟嘛!走,回家!”

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我還是為我的那次寬容感到高興,以後我要和寬容為鄰!

善良與寬容 篇2

國一作文 ,884字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人是為做事而來到這個世上,做什麼樣的事,為誰做事,這是由人生觀所決定的。記得羅曼罗蘭曾這樣說過:“99%的努力和1%的靈感對於成功來說是不夠的,你必須要有200%的道德品質作保證。”他的人生觀證明,有了好的道德品質,你才能明確人生的方向,才能知道怎麼做是對的。

那麼,應該怎樣做人呢?我個人認為:做人要善良。劉備訓誡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當你看到別人有困難時,如果你有能力,可以鼎力相助;如果你無能為力,那麼提醒、安慰一聲也是一種善良的表現。小小的善,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就像在夕陽下隨風緩緩流動的金色沙粒,儘管渺小,但他們能交錯輝映出晚霞中最美的波紋。

做人要寬容。我聽過一個故事:過去有個鄉下人,在正月初一的早晨起床開門時發現,有人在他家門口放了個裝人骨灰的罐子,他一想便知,就是鄰村仇人乾的“好事”。但他並不生氣,而是把骨灰罐裡裝上泥土,種上了一朵百合花。有一天,花開了,他悄悄地把這盆花放到了仇人的門口。就在那一天,仇人羞愧地來到那位大度的鄉下人家裡作揖,說:“老兄,我輸了!”

花的語言,是最美好的;而骨灰罐裡的詛咒,終究是空空如也的,是無聊的。

我再舉一例:傑斐遜是1800年第三界美國總統,他最喜歡微服私訪。幾乎每次私訪都能解決一個大的民主問題。

一次,他穿著一身半舊不新的休閒服,頭戴一頂破草帽,騎著一匹瘦馬,要求住在一家大旅館。店主見他髒兮兮的,認定他沒有什麼錢,被店主無情地拒之門外:“我這裡沒有可供你這樣窮的農夫住宿的一間房。”

傑斐遜並沒有大發雷霆,騎上馬就走了。一會兒,一個紳士模樣的人告訴店主:“剛才那個邋遢的農民是當今合眾國總統。”店主這下嚇壞了,馬上追上總統,並苦苦哀求總統住下,總統卻說:“總統和農夫是一個人,既然沒有農夫住的房間,也就不可能有總統住的房間了。”從此以後,美國旅館的老闆們再也不敢怠慢那些穿著隨便、看似寒酸的窮人了。

這就是寬容做事的效應。

善良、寬容、真誠、感恩、尊重、守信、謙虛是做人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別人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得到委任和重用,更好地服務於社會。

我學會了理解與寬容 篇3

國一作文 ,541字

從小的我,是個斤斤計較的,不懂事的,倔強的黃毛丫頭。但經過了那件事,我長大了,我懂事了,變成了一個大孩子,學會了理解與寬容……

聖誕節的前夕,我的心裡樂開了花,因為過兩天就是我的生日。

正當我滿心歡喜的想著買多麼大的蛋糕,吃什麼好吃的,爸媽送什麼樣的禮物的時候,媽媽告訴我,今年是爺爺七十大壽,生日要準備一個大蛋糕。這個訊息對我而言,猶如晴天霹靂,無法接受。也許,你還不知道,我與爺爺的生日只差兩天,爺爺生日吃大蛋糕,包餃子,做豐盛的菜,也就意味著我的生日只是簡簡單單的。就是因為這個不能接受的現實,我與媽媽鬧了彆扭,好幾天悶悶不樂。

生日的當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高興的為我慶祝生日,而我的心情卻低落的想哭,飯菜都難以下嚥。這時媽媽拿出了兩個精巧的小蛋糕,笑著對我說“生日快樂!”

這時,我真的想哭了,不是難過的哭,而是激動,感動的。

想想,爸爸媽媽生日時很少準備蛋糕,飯菜與平時無異,只不過大家湊一起唱個生日歌,吃個團圓飯而已。我過生日時,爺爺奶奶會特意做豐盛的飯菜,準備可口的飲料;爸爸媽媽會準備蛋糕和我喜歡的禮物。

原來,我錯了。

這個生日雖然沒收到自己期望的大蛋糕和我喜歡的禮物,但我過的反而更開心,更感動。而且我也獲得了一個寶貴的禮物—學會理解與寬容。

清歡歲月,與文字為鄰 篇4

高一作文 ,820字

青春間隙,在平淡而寧靜的午後,獨坐窗前,一卷在握,任是春光微風,也不忍打擾。清歡歲月,時光路過最簡樸的街,你靜安放,我深凝望,從此,與文字為鄰。

在花時空的洪流中泅泳,只為那段不解情緣;在跨世紀的歷史中游弋,只為一次最美的邂逅。有一偈子云:“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喜歡文字,大抵是因為裡面有參透,洞明世事的魔力,它能純真地詮釋情感,沉澱情緒。在文學裡自覺修行的生命,會在每一刻都說出得體的語言,不造作,不誇飾,不張揚。歲月易老,只有執著於追求方能不留遺憾。

曾幾何時,你出現在我的世界裡,充實著我的整個生命,那無窮的真理,讓我孜孜以求。你帶領著我,在思想的天空自由翱翔。埃克多马洛《苦兒流浪記》中的小雷米以他的善美詮釋了人生的真諦。在黑暗腐朽的社會裡,他用愛化解了命運的種種考驗,幫故事裡的每一個人找到自己的歸宿,讓醜陋得到懲罰。小雷米讓我懂得只要有愛,苦也甜;只要心中有堅定的信念,再多的艱難都會迎刃而解。字裡行間,世態萬千,它們給我以智慧的啟迪,靈魂的滋養。樸素的文字已經深深移植我心,駐寨紮營。沉浸在文字裡,不念紅塵紛擾,只願書香染衣,閒看花開,靜待花落。

“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陶惠林先生筆下的薔薇在歷經風雨的洗禮後仍然綻放如初,笑靨依舊。薔薇花的迎風搖曳讓我知道,風雨的洗禮不過是想讓我們更加鮮豔,頑強。正如詩中所說“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是啊,有時風雨只是一場讓生命更加生動的洗禮,淡然處之便能淺笑從容,一路清風。正如陶惠林先生筆下綻放的薔薇花,自在輕盈,隨性自然,不奢望不強求。人生最好的姿態,也當如此吧。

坐看流雲,時卷時舒,天空沒有映照出來的心事,藏躲在白紙黑字裡。文字,安放著最清澈的悸動和最純真的情感,純良善美。以文字為伴,無論憂愁抑或苦惱,暫時統統被放空,越過塵世浮華,心靈在字裡行間自由呼吸,休憩。徜徉在文字的王國裡,只願心瓣在優雅旋舞的瞬間,美麗一生。

與寬容同行 篇5

高二作文 ,708字

寬容是一劑良藥,解除他人帶給自己的傷痛;

寬容是一把金鑰匙,開啟心與心之間的隔閡;

寬容是一束陽光,照亮自己與他人的陰暗角落……

法國偉大作家巴爾扎克曾經說過:比還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因此,學會寬容他人是每個人應當經歷的課程。與寬容同行,應履行於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

不會寬容他人的人十可悲的。有一句哲言這樣說道:生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因為,當他人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時,請保持冷靜,試圖說服自己寬容別人,他人犯錯在所難免,何必過於在意,這樣,才免於自己也和他人一樣犯錯誤。

從小,我便開始抱怨周圍的一切。父母忙於做生意而忽視自己,朋友一起合作戲弄我,老師只關心成績優秀的同學,世間的一切如此的不公。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接觸的書籍多了,經歷的事情多了,才明白一切不公都有其合理存在的一面。父母是愛我的,他們忙於生計以致供養我更好的生活;朋友們是友善的,同我玩耍代表她們喜歡我;老師關愛他的每個學生,激勵我奮發圖強我從生活中學會了寬容如此重要。學會寬容,才能與快樂同行。

如今。我面臨最大的困然是與一位老師的矛盾。他嚴厲。甚至是凶悍地對待我的一丁點錯誤。我經常委屈得掉眼淚。心裡對他充滿畏懼。我想。我們彼此之間缺乏的是寬容。是相互寬容後的溝通。矛盾無處不在。唯有寬容方能化解。

當然。寬容不等於縱容。一味的寬容他人的自己的錯誤可能造成適得其反的後果。因此。寬容要把握好“度”。對他人的無心之過儘可一笑而過。自己受到不公待遇時重整心情。坦然待之。而當錯誤危及他人利益和自己的權益時。則需批評指出。防止錯誤一再發生。

寬容是愛。寬容是美。開啟罅隙。迎接寬容。用寬容武裝自己。播撒微笑和歡樂。

願與從容為友 篇6

國三作文 ,951字

夢寐中,伴著夢囈,我向前踱了一步。

心常看得圓滿,天下無缺陷;心常放的寬平,天下無險側人情。

一直以來,明白自己的缺陷所在:把青春奢侈地潑進海洋去,這海洋,千變萬化,令人迷醉,倘若向它要一勺青春來解渴,卻被其吝嗇地告知海水不能飲,解不了人生的渴。有些黃鐘譭棄的遺憾,又有些團扇見捐的可惜。相信自己的改變是對的,走上更為沉靜的道路,也更緘默。

風吹過稀疏的竹林,吹過後,竹林裡不會留有風聲;鴻雁飛過清冷的深潭,飛過後,潭中水沒有留下鴻雁的身影。所以當事情來到時心中才思慮此事,事情過去了,心中就不再想什麼。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禁默想:莊周作夢變為蝴蝶,還是蝴蝶作夢變為莊周?蝴蝶都是相似的。

讀到李商隱《錦瑟》中的“莊生曉夢迷蝴蝶”, 掩卷沉思:“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不再苟同別人的說辭,在這探索中也沒有預定的目的地。亦或在月明之夜,數著一盞盞路燈走過,看它把影子一會兒拉長一會兒變短。如此遊歷,自有價值。季節嬗遞,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遇到不同的人。幾次與過客所見略同,可心中的駭異未減。覺得簇新,又固執地驚歎,慢慢咀嚼,卻越發感慨,覺得自己好無奈好茫然,不知何時到是岸。多半事上,只能扮演過客的角色,那麼,應該留下一點東西,偶爾有空回味。年華本身的流逝就值得拿出來看看,同一枚落葉驟然舒展開厚重初冬的清芬。重現的時光遠比當初的一切有意味,如果回憶變成了一部書,那就是永恆的回憶。

性情似種在心中的薔薇,而多年積鬱的心性又如長大的猛虎,我不敢輕易放它出來,生怕它不識輕重觸傷了細弱的薔薇,我小心將它放出來,幸而它竟懂得細嗅。

如人所吟:“那猛虎在細嗅薔薇。一剛一柔如此交融,故,剛如冷石,心中仍存柔弱蓮花。”

一花一虎,全在我一念之間,機敏的人能夠察覺到它,並且把握它,而更多的人則對此一無所知,通常將一切歸結於命運,忽略了本身的控制權。逐漸掌控後明白了一個道理:唯恬淡、天真、才可久遠。

社會教人圓潤,不一樣的人際關係、命運遭際、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懂得藏巧於拙,寓清於濁。相信另一種真實的生活的存在,併為了那種虛無的存在獻出真實的自己。然後,便可借用藝術的名義在種種誘惑下遠離普通人的心跳。

花未開全月未圓。

一切還有圓滿的餘地,時光漫漫,何妨揚眉談笑,心境從容?

與香樟為鄰 篇7

國二作文 ,683字

縱使有慢慢讀書課間,但有了你的陪伴,似乎課間不再漫長,連乏味都變得有趣了。

二年級時的我不愛讀書,總認為讀書是件很苦的事,看似每個字都只是由一筆一劃組成的,但拼湊起來總顯得很少陌生,苦澀難懂,唯有幾張插畫才讓我提起些興趣來。可父母之命不可違,就只好拎著使我“苦”不堪言的書,坐在你的庇護下,消遣苦澀時光。

一聲清脆的鳥叫傳入耳中,將仍在神遊的我喚醒了,無心再聽老師的講課聲,而是將目光聚焦在窗外鬱鬱蔥蔥的你身上,唯有打下課鈴,才能看到我如離弦的箭般攜著本書衝向你寬大的臂膀下。你的氣味總給予我安定、幽靜的心境,讓我不再帶著焦躁讀書。

漸漸的,我雖還覺得讀書苦,但不再會急躁地抱怨。

耀眼的陽光帶著夏天強勢的氣息來了,它總會恰巧透過葉縫在書頁上投下它的身影,以顯示它的存在,每翻過一頁那小巧身影,便也緊跟著到了後一頁,寸步不離,使人不由得十分愛憐,又對書的興趣濃了幾分。

由夏轉秋,就如由盛轉衰,原本綠油油的大地頓時會顯得十分蒼涼,但你不會。正如我對讀書的興趣日益增加,但不會減少一般。

獨處在慢慢凋零泛黃之中,墨綠顯得十分出眾,出眾得有了些孤寂落寞,長篇抒情詩或小說,在這種時節更能催人淚下,彷彿只有這抹綠色才能給予我安慰。此時的你就如同一個能傾聽我盡情傾訴的知己,給予我許多卻不求什麼。

一陣風輕輕拂過書頁,“嘩啦啦”地翻過了好多頁,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三年了,也不曉我讀過的書有多少。只記得一個小孩坐在樹下,香樟如一個知己般給予她關懷,即使是在寒冷的冬日,它也能如唯一的一抹暖陽為她增添趣味。

與香樟為鄰,苦中有趣,苦中伴趣,苦終變趣。香樟,我那位知己,你還在嗎?

與火車為鄰 篇8

國二作文 ,640字

“我所在的小區,旁邊就是一條鐵路,上面,尤其是晚上,總會有火車經過。”

每當我如此向他人介紹時,總會聽見“那不會很吵嗎?”之類的驚奇聲。我只能表示並不很吵,而這一般僅會被認作託辭。

不知為什麼,可能是由於習慣了吧,我只要一聽見火車經過的聲音,心中就會湧上一陣和平與安定。這真是一種奇妙的聲音,或許是距離的緣故吧。那聲音在我的耳畔踱步,不像我在火車站聽見的—那是剎車而產生的尖銳的刺鳴聲,聽到它我會本能地驚覺,而那樣的聲音,在靜謐的夜色裡徐徐流過我的耳畔,明顯不及樓下的孩童們的玩笑聲與叫喊聲大,卻清晰地穿過我的大腦。

火車自己過去了,我一直不知它到底載了什麼,聽見它一輛一輛地過去了,也只是知道過去了。火車對我而言,並無多少吸引力,可我總能把這如遠觀瀑布之所見一般的聲音,想像成山中林木帶來的訊息,讓我不禁感到我來到了山間,彷彿明天早上,我一拉開窗簾,眼前不再是樓房,而是沐浴在清晨中翠綠的山林。

火車,不會因為我而留下些什麼,可它卻牽走了我的思緒。可白天不至於一輛火車也沒有吧?可我又為何聽不見呢?可能外面太吵了罷。那夜晚,就有那麼安靜了嗎?

我想想,似乎懂了些,夜幕降了下來,我靠耳朵去了解窗外,這時,火車聲也會流過。就像林間的小溪,平常看了,也不會去注意,可在曙光中,它顯得光暉,彷彿能澄澈一切,就像田邊的野花,隨意走過,並沒有想觀賞,可在微雨後,它顯得純潔,彷彿能盪漾一切。火車的聲音,原來留給我的是無盡的回味。

可那些問我的人,聽過火車似在遠方經過的清泉嗎?

與變化為鄰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0字

變化是進步的階梯,沒有變化就沒有進步,一個事物發展到一個頂峰時就會向另一個頂峰前進,我把這個現象命名為“物極必變”。

古代不缺乏“物極必變”的典例。朝代的變遷就是其中的典範。唐代是文化的頂峰,宋代是科技的頂峰,元代是軍事的頂峰,明代是國庫的頂峰,清代是腐敗的頂峰,變化是進步的方式,但並不是永遠都能朝一個好的方向前進。

上個星期,我去河西參加了一個學校的優錄考試,這場考試十分特別,只用一個小時就要考遍語數外三門學科。我先做完了語文、英語二門的試卷,然後我開始做數學卷子。先前,我一帆風順地攻克了所有難題,但是最後一題成功的大門卻任我拿炮轟也罷,拿小米加步槍打也罷,就是弄不開。我幾乎用盡所有解題方法,用光了所有腦細胞,可就是無濟於事,在我幾乎想要放棄的時候,大腦裡響起一個聲音,(不知是不是幻覺)用“萬能鑰匙”。我一驚,當即想到了爸爸和我說過的最後一個錦囊—方程!這時,監考老師說:“還有5分鐘!”我不敢懈怠,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用了200%的馬達,思緒如泉水一般湧了出來,幾乎和打鈴的時間一致,我解出來了!

當代,也有變化的例子。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一個階段,中國仍很貧窮,若不是鄧小平爺爺倡導了改革開放,恐怕現在中國還和朝鮮一樣落後吧!

變化,亦我所欲也,進步亦我所欲也,變化乃進步之法,為進步而取變化也!

寬容為善 篇10

國一作文 ,740字

何為寬容?字典中這樣解釋道:寬容,即允許別人的不利行為或判斷,耐心而毫無偏見地容忍與自己觀點或公認的觀點不一致的意見。寬容作為人類的美德流傳至今,一定有它的意義和作用。那麼,寬容的意義和作用究竟是什麼呢?

寬容如春風化雨,使人棄惡揚善,感化人的內心。有一位在深山中修行的老和尚,夜裡上完茅廁看見小偷從自己房中出來,便對小偷說:“你深夜裡來探望我,不能空手而歸,送你這件袈衣禦寒。”說著老和尚便把自己的袈衣披在了小偷的身上。第二天,老和尚發現袈衣被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院子中。老和尚的寬容感化了這個小偷,並使他棄惡揚善,重歸正道。正如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懲罰更強烈。”寬容的道德感化力可見一斑。

寬容能化解仇恨、消除紛爭,成就人生境界。著名畫家畢加索對冒充他作品的假畫毫不在乎,從不講究。遇見有偽造他的畫時,最多隻把偽造的簽名塗掉。畢加索認為畫假畫的需要錢吃飯,鑑定專家也需要錢吃飯,而自己又沒吃什麼虧,何必小題大做呢?畢加索的寬容消除了繁雜的紛爭,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情況下,又幫助了別人,他的寬容成就了他寬廣的胸懷與遠見卓識,使他的人生境界有了高度。“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寬容對於人生真諦的領悟以及人生境界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寬容能顧全大局、凝心聚力,成就復興偉業,成就國家未來。藺相如三讓廉頗是寬容,它保全了趙國;諸葛亮七縱孟獲是寬容,它換取了蜀國南方的民心,平定了動亂。以大度相容、則萬物兼濟。國人能顧全大局,寬容為善,國家就能和諧興旺、繁榮富強。

《莊子天下》中有“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對事物時常寬恕容忍,不與別人計較,可謂達到極致了。常懷一顆寬容之心,你會發現生活將變得更加美好,世界將變得更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