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唱當年長恨歌相關作文20篇

莫唱當年長恨歌 篇1

高一作文 ,562字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是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承諾以是他們愛情的見證。不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天荒地老,這是一場悽美的愛情,但事實上真的值得我們替他們惋惜嗎?

當他們“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的時候,有多少年輕男女只可以背井離鄉?當我們看到“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這一幕時,有多少老百姓在田間辛苦的勞作,在各處奔波,苦不堪言。在唐玄宗一心為美色而對朝政漠不關心時,他可曾想過多少百姓因為戰亂從軍打仗,家破人亡。又當唐玄宗面對“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的無奈悲痛時,他可曾有一刻想到過多少人家因戰亂不得不和心愛的人分開呢?他又能明白多少百姓的苦楚呢?

當楊貴妃被殺死後唐玄宗為她做的一切,我們不得不感嘆他的用情至深,但對於百姓們和千千萬萬在戰場上的將士們,如果殺死一位貴妃能換來一位明君時,又有何不可呢?犧牲掉一位貴妃可以少死那麼多的生命,少那麼多的家破人亡,也少了那麼多人不用犧牲自己的摯愛,那這貴妃死得其所了。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當唐玄宗在傷心欲絕時,百姓們又何嘗不是對自己遠離家鄉的親人流淚思念呢?不要說他對楊貴妃的情有多深,百姓們的心情他同樣感受不到。日後還有人對他們“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愛情感到惋惜時,請想想當時的百姓們,我只想說:“莫唱當年長恨歌”。

莫唱當年長恨歌 篇2

高一作文 ,891字

那些悽美悲切的愛情故事,之所以能夠被世代流傳,不過是因為超了凡塵,脫了俗套。並不是說平凡的愛情就不值得歌頌,而是悽美決絕的那些,往往更能打動人心,讓人彷彿身臨其境般感同身受,縱使作為旁觀者,也是要肝腸寸斷、泣不成聲的。但我以為:“平凡才是頂可貴”。

“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縱然平凡人家一樣敵不過命運的桎梏,但老婦卻可以為了老翁隻身涉險,二人生生被戰亂打得分離;李楊二人卻是愛得太過用力,為了自己能夠活命,眼睜睜看著部下逼死自己心愛的女人,從此陰陽兩相隔。老婦為愛人甘願受苦,老翁為有這樣的妻子感到此生足矣;楊玉環紅顏薄命,唐玄宗因內疚悔恨相思成疾,餘生都在孤燈流螢中備受煎熬。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哪怕做了這天下四十五年的君主,最終也無力護住心愛之人。比不上莫愁“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的美滿婚姻。沒有了佳人的溫柔鄉,失去了情感的慰藉處,這冰冷的萬里河山又有何稀罕。四十幾年的錦衣玉食,比不上普通夫妻間平淡一生的長相廝守。

“當時更有軍中死,自是君王不動心”。楊貴妃死後,唐玄宗沉浸在悲痛中無法自拔,從此一蹶不振。晝夜更替,春去冬來,他無時無刻不在睹物思人,宮中的每一處亭臺,每一條小徑,每一座樓閣,都留存著二人曾相依而偎的影跡。他將整顆心都放在故人身上,卻是對流離失所的百姓與軍中戰死的將士不曾有過半分動容。一個一心只顧念兒女私情的君王,落得如此下場也是理所應當。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樂極生悲,樂極亦生恨。唐玄宗的餘生怕是都要活在這恨的陰影之下,難見天日。他當然該恨,怨恨逼死楊玉環的那一張張醜惡面孔,但他為了活命不得不屈服;悔恨自己重色誤國,若是將江山社稷放在兒女私情之上,楊玉環絕不會因他而丟掉性命。只是“自古多情空餘恨”,除了這恨與漫長歲月裡苦澀而沉重的思念,他還剩下些什麼呢?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這人世間有百媚千紅,亦光怪陸離。不過一段紅情塵事,在這蒼茫人間本就算不得什麼。這出悲劇縱有無奈與惋惜,也不過是天道輪迴,因果迴圈。無非想讓世人明白:“後人哀之而不鑑,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的道理。

莫唱當年長恨歌 篇3

高一作文 ,829字

有一位皇帝,百姓同他顛沛流離,將士因他而戰死,國家因他而衰敗,而他對此卻無動於衷,只為了自己的貪念,只為了一個女人。而這個貪圖美色,荒淫無道的皇帝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這就是後來一切事情的根源。身為一國之主的他,心中卻有著如此荒唐的想法。命運的弄人讓李隆基遇到了一位傾國傾城的美女——楊貴妃。這位女子有著驚豔絕世的容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讓它深得皇帝的寵幸,玄宗為了每時每刻陪在他身邊,“從此君王不早朝”。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很快,玄宗因不理朝政使國家陷入了戰爭之中。在逃亡的過程中,朝中大臣逼著玄宗殺了楊貴妃,當手起刀落的那一刻,他依舊沒有清醒,沒有發現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自己。

國家的破敗,將士的戰死,百姓的流離。竟不比失去一個女人只得自己落淚。“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從他一開始的選擇,就註定了這樣的結局,而倆人之間天人永隔的悠悠情思,綿綿長恨。也只能祈禱“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了。

在《長恨歌》中,大量鋪陳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儘管令人同情,但真正苦不堪言的的是家破人亡,流離疾苦的百姓。李楊二人的愛情似乎很感人,但在現實面前,在百姓面前,顯得多麼荒唐,多麼不堪。

透過《長恨歌》,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到李楊愛情故事背後百姓的生活,和身為一國皇帝的治國之道,以來警戒後世,不讓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作為一代君王,一定要體恤人民,勤理朝政,抵禦自己的私心,不能讓一己之利牽連天下百姓。

人非聖賢,孰能拋棄七情六慾?但在慾望和能力之間必須找到一種平衡,作為皇帝更該如此,當以民為本。李楊的愛情固然感人,但因二人身份不同,那僅有的一絲同情也被批判之意所沖淡。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中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莫唱當年長恨歌 篇4

高一作文 ,847字

究竟笑靨如花的意中人與全天下的百姓蒼生,要如何割捨?

可誰願心中江山社稷太少,兒女情長太多,誤了天下蒼生,只為與心上人共度餘生。怪這皇帝,怪這紅塵,怪這世間,莫唱當年長恨歌。

曾見“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家女起,她的眉眼,顰蹙,便讓他再也忘不掉,於是“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二人在自己創造的世界裡曼舞歡歌,不再被世事紛擾,相互廝守,天荒地老。

如若這樣,有何不可?

可奈何他是皇帝,是君王,是百姓蒼生的保障,他與心上人彼此纏綿,日夜笙歌時,百姓在嘗著人間疾苦,在體味著戰爭延綿,他們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誠惶誠恐的生活。

但現在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去左右皇帝的心思,他沉溺於與心上人的恩愛纏綿,還如何去顧全江山?

知道“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叛亂的戰鼓聲響起,這一日終來到,百姓參戰死傷無數,民不聊生。

像蓄謀已久來打破皇帝編織的那絢爛的夢。“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那皇帝心尖上的人和那一地的綾羅頭飾一起,永遠地留在讓無數人流血犧牲的地方。在國家危亡面前,誰能逃脫的掉,就算是捧在手心上的人,又如何?

但“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時間流走了,怎麼那個人還是忘不掉?越為相思煎熬,越是輾轉難眠,這蒼生越是無人關懷。皇帝為相思愁,百姓為生存苦。

猶記商紂王寵妲己,施行炮烙之刑;周幽王為搏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吳三桂為了陳圓圓,引清兵入關……這些愛,太過沉重。

最終沒能保護得了自己的愛人,耽誤了錦繡河山,委屈的蒼生百姓。

那在這擾擾紅塵,紛凡世間,究竟,恨什麼?

恨貴妃太動人?恨皇帝太情深?恨皇帝保護不了自己愛的人還要讓百姓受苦?恨世間偏偏要他做皇帝擁有江山不能與美人相伴永遠?

情了了,事了了,愛人了了,百姓了了,恨也了了。

亂世紅塵紛擾,猶記國家興亡,收起歷史書卷景,莫唱當年長恨歌。

莫唱當年長恨歌 篇5

國一作文 ,664字

白居易的長恨歌可謂是膾炙人口,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令人嘆息。袁牧的《馬嵬》卻將帝王的悲劇,聯想到百姓身上,使文章的主題,顯得與眾不同,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

詩中這樣寫道,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袁牧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將筆觸轉向了平凡的老百姓身上。關心百姓的疾苦是啊,人間亦自有銀河。我們怎能不為石壕村中的老夫妻,心生惋惜。一份感情重要的不是轟轟烈烈,而是那份共同患難的決心與勇氣。

唐玄宗楊玉環的愛情悲劇固然令人嘆惋,但是,莫唱當年長恨歌,其實唐玄宗的悲劇完全是咎由自取,她在得知了楊貴妃的美貌後便開始了御宇多年求之。此時的他,完全忘記了曾經勵精圖治的報復,淪陷見了美色的泥潭之中,當初的決心在美色的誘惑下,化為灰燼。在得到楊貴妃之後他更是深深的不能自拔,於是,從此君王不早朝,他成天沉浸在這份來之不易的愛情之中,也正是從這時開始,國家走向沒落,終於有一天,安史之亂爆發了,走投無路的,唐玄宗只好被逼著將楊貴妃賜死,從此,唐玄宗再也沒有振作起來,只是成天悲傷過度,沉浸在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幻想中無法自拔。

莫唱當年長恨歌,這更是對後人的告誡,唐玄宗的悲慘遭遇彷彿還在昨天。我們後人更應該汲取前人的教訓。

仔細想來,李唐的愛情也有值得歌頌的地方,那便是忠貞二字。楊貴妃死後多年,唐玄宗仍然活在後悔與自責之中,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二人情之深可見一般。即使兩處茫茫皆不見,也要此恨綿綿無絕期。

晚年時,若能回憶起當初的回眸一笑百媚生,也算是在這悲劇中空添了一份美好。

莫唱當年長恨歌 篇6

國一作文 ,947字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這兩句詩是袁枚對於《長恨歌》本身的批判,批判其忽視了百姓的疾苦,但這又如何不是唐玄宗所忽視的問題呢?

唐玄宗重色誤國,“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引得國家動盪、引至“此日六軍同駐馬”的悲慘結局。唐玄宗雖重情,但到底也沒能保護好自己所愛之人。不知那時他是否有過一時醒悟,不該因色而忽視了國家社稷和黎明百姓?從“當時更有軍中死,自是君王不動心”這兩句詩中看,只怕他不僅沒有悔過,而且有更加忽視國家、百姓之勢。軍中戰士為他出生入死、浴血奮戰,他卻沒有過半點關心,從這一點看去也不知唐玄宗到底是極度重情還是極度無情了。戰士們出入疆場,以致“石壕村裡夫妻別”,這又有多少個家庭遭受了別離之苦,他竟沒有半點慚愧,自顧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之中。

當唐玄宗想起楊貴妃“芙蓉如面柳如眉”的時候,曾覺“對此如何不淚垂”,他曾感慨“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但他又為何不去仔細思考一下,若非他當初重色誤國,如今他又怎會淪落自此?百姓又怎會說“淚比長生殿上多”?當楊貴妃“宛轉蛾眉馬前死”的時候,他如此痛心,但因他而戰死的士兵如此之多,又引得多少夫妻別離。他日因今日果,唐玄宗因皇位“拆散”了士兵們的恩愛生活,那如今又怎能怨別人拆散他與楊貴妃。但那些士兵何其無辜,一腔忠君報國的熱血,卻引得血灑疆場、再難回鄉;那些士兵們的家人又何其無辜,一心盼望和平安穩,而自己的至親卻已然逝去。

若唐玄宗回首看看他所忽視的國家、他所忽視的百姓,他就會發現,他因為楊貴妃所誤的並不僅僅是他的皇位,更是千千萬萬黎明百姓的安穩生活。莫唱當年《長恨歌》,莫掀當時人民心中疤。

那是一段悲傷的過往,還是不要讓此事再次發生了。所謂“莫唱當年《長恨歌》”又何嘗不是在希望以後不再出現君主重色誤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況之中呢?又何嘗不是在勸解之後的君主莫要學習唐玄宗?莫唱當年《長恨歌》,莫出當年昏庸事。

莫唱當年長恨歌 篇7

國一作文 ,686字

在歷史的長河中,政權更替,皇位變更,有所作為的皇帝使後人讚頌銘記,暴虐無常的皇帝遺臭萬年。而唐玄宗,身為一代帝王,使人銘記的並不是因為政績,而是愛情。漢皇重色思傾國,道出了唐玄宗的重色誤國,多少人感到怨恨,失望至極。這樣的幸福會長久嗎?答案不言而喻。

滿足於當下的幸福,不顧長遠利益的結局就是“宛轉蛾眉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以至於在以後的日日夜夜,都抵不住四年的難熬。那時的唐玄宗回想過往,才會痛心悔恨,如果當時能少一些放縱,處理好朝政,關心百姓疾苦,又怎會“當時更有軍中死,自是君王不動心”的詩句?更不會釀成相愛之人卻生死相隔的悲劇》江山沒有治理好,寒了百姓的心,又失去了愛情,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唐玄宗是失敗的皇帝。

把自己的私慾放在首要位置,罔顧江山,終是自私,不合格的皇帝。自古以來,人們流傳頌揚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其實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為唐玄宗是皇帝,所以這份愛情才如此受人關注,流傳之廣罷了,多是虛華。反過來說,正是由於這份過度的愛情使人沉溺,所以才在江山與美人之間失了平衡,江山不顧,百姓疾苦。也正是因為“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唐玄宗因色誤國而導致的“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裡多”的民間例項。一份愛情卻要犧牲百姓的利益,甚至是萬萬數的生離死別,這樣的愛情是沉重的,不被人看好的,更不會長久。

《長恨歌》裡的李楊愛情固然令人感動,可是不要忘記在這份感情背後的沉重,因色誤國,牽連的是天下的百姓,與此相比,兩人的歡好不足掛齒,莫長當年長恨歌。

賞長恨歌 篇8

國三作文 ,1046字

《長恨歌》,“長恨”,“恨”,試問是別後纏綿的相思之“恨”,還是諷刺重色誤國的憤懣“恨”,又或是致使國家傾覆的深刻悔“恨”。它沒有《詩經》裡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只有“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的蕭索;它沒有李商隱眼中的“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只有“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的荒唐;它沒有杜甫所盼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有“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的別離。這天人永隔的悠悠情思,綿綿長恨,筆端所及之處到底透露著什麼?

在那個繁盛的唐朝,一位千般嬌羞、百般嫵媚的女子竟可以改變封建禮念,“不重生男重生女”,試想沒有唐玄宗的“三千寵愛在一身”,她又怎會在悽楚纏綿中死於馬蹄前,在感性多於理性的愛情裡,假如玉環能夠冷靜下來,把目光放在國家大計之上,做一個賢能體貼的妻子,為著國家想想,為著百姓想想,倒也就不會有”從此君王不早朝“了吧。與玉環相比,我想起了一個有靈性的、落拓不羈的女子—三毛,同樣是在愛情面前,而三毛的傳奇愛情更讓人感動。這個帶著匪性的女子身上,為著愛情無怨無悔,把骨子裡的自由隨性通過賢能體貼表現出來。

在我看來玉環的犧牲是無奈何的,唐玄宗再被六軍所逼不得不賜死玉環,玉環的犧牲是有價值的,至少她把國家從動盪中救了出來,玉環應該慶幸,因為她愛的這個男人至少能辨是非,胸懷坦蕩。“招魂之舉”就足一說明他是真心所愛的,自知自己有愧於她。沙賈汗和泰姬,溫莎公爵夫婦,隆基和玉環,似乎每個國家都有關於君王的愛情故事,我想,君王註定不能救其所愛,註定與普通民間百姓婚姻有一定的差距。對此我不喜歡說馬嵬之變錯在玉環的這一說法,君王愛色而玉環剛好有顏,這兩個人的纏怨,又豈是我們能用輿論來否定的?作為一個君王,被後世銘記不是因為政績,而是因為愛情,這本身就是一個荒誕的笑話,然而荒誕之中才最見深情。

或許每個人對這段歷史都有自己的看法,總言之,愛也好,恨也罷,與當時社會有關,與玄宗玉環有關,而我們要看到的只能是這段悲劇中的正能量,在我們並不全面瞭解的時候儘量去少說,因為那樣會傷害他們,畢竟我們終究不是他們,誰也不能拯救誰,這是他們的命運。

小資聖母薩崗說過那句很著名的話—愛情是奢侈品,有最好,沒有也能活。我知道自己資質愚笨,難以領悟萬分之一,但我想這句話對玄宗來說,實在說不通,餘生之中,摯愛沒有了,這樣的日子多一天都是煎熬。

對於我,我想說在這段肅靜的歷史中我無力再說些什麼,只是我依舊固執地相信,洪荒之中,真愛不朽。

長恨歌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952字

舉目蒼涼落筆繁華

七月的雨,總是轟轟烈烈,來去匆忙,豈料也有那麼幾回淅淅瀝瀝,下一下午,倒含了些閨閣中的女兒氣。而時代呢,時代的車輪不停向前奔,催促著一切前進,舊上海,又好似昔日一抹絢爛繁華。

看王安憶的《長恨歌》正是要揀一個這樣的夏日,夏日的基調一律是乾脆的,如作者冷靜的筆調描寫王琦瑤的愛恨糾纏,而這樣的雨,卻恰是對了上海弄堂彎彎曲曲、深深淺淺的情景。“上海的弄堂真是見不得的情景,它背陰處的綠苔,其實全是傷口上結的疤一類的,是靠時間撫平的痛處。”

王琦瑤,作者說是每個弄堂都會有那麼幾個王琦瑤。早晨推開後門拿花書包上學的是她們,和女伴們親密地手牽著手追逐時尚的是她們。而就是這樣的王琦瑤踏入一首“長恨歌”40年之久。

16歲參加“上海小姐”選舉獲得“三小姐”稱號,“她的豔和風情都是輕描淡寫的,不足以稱後,卻是給自家人享用,正合了三小姐這稱呼。三小姐也是少不了得,她是專為對內、後方一般的。是輝煌的外表裡面,絕對不遜色的內心。可說她是真正代表大多數的,這大多數雖是默默無聞,卻是這風流城市中的豔情的基本元素。”

我覺得作者是特意選了這麼個我們觸得著、感受得著的小女兒,寫她與李主任、康明遜、薩沙、老克臘以及苦苦追求她卻無果的程先生之間的愛恨糾葛。與李主任,她傾心相對,甚至覺得“愛麗絲公寓,那一套套的房間裡,住的全是各式各樣的的人。”

合上書,默默坐著,王琦瑤的命運,當真就是千千萬萬個街上行走的女兒的命運。她顯得那麼弱小,反覆掙扎也只剩下一箱金條陪她到最後。我想,她若是有蔣麗莉那麼敢愛敢恨,若是不那麼沉溺於繁華,結局可能完全不同。而我們又不能過分責怪她,她是那麼真實的一個女子,家境沒有太好,懷著那麼一點小小的虛榮,又因貌美而對上層社會、對愛情有那麼一點點幻想,她只是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女子,卻因此陷入了“長恨”的境地。

我開始想,之所以書名為《長恨歌》,又豈僅僅是因為一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嗎?或許所謂“長恨”不只是王琦瑤的恨,還是作者的恨,亦是千千萬萬讀者的恨。恨的是王琦瑤的痴心妄想,恨的是王琦瑤的默默忍受,又或者是王琦瑤不會恨……

我看到,一縷清風,吹散了舊衣上淡淡的樟腦味,送來了青苔淺淺清香。

舉目蒼涼,落筆繁華,將所有滄桑華麗收於一紙中,許是這曲長恨最為動人一弦。

《長恨歌》背誦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535字

我背書是很困難的,我是一個不太愛背書的孩子,我也是一個很難背書的孩子。而那天我們教授的恰巧是白居易的著名作品《長恨歌》。“漢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然後又背“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然後又背:“7月7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然後又背來背去,我總也記不住啊!老師,您怕不是騙我的吧?怎麼這首詩,那麼難背呀。

老師講了很多有關唐玄宗跟楊貴妃的趣事。然而,我瞭解了也背不出來。是不是《長恨歌》真的那麼難背呢?當時老師說背完了就過來聽孟子。孟子可能是老師唯一想跟我講的先秦諸子了,然而,我《長恨歌》怎麼也背不完,所以一直沒機會。我其實一直認為我是可以背下來的,然而一次又一次的不成功,讓我怎麼也想不出來。

所以《長恨歌》我整整背了一週,那是我所有文章中背誦的最久的一次。之前的《桃花源記》我半天就好了,五柳先生傳,我三個小時就背到了。歸去來兮,用了一天,然後《長恨歌》卻可以用一週。我想我是墮落了,也就從那一次之後,我就很少再去老師那裡了,我記得在我印象中,我就再也沒聽老師講授更多的國學知識了。

那之後我便被父母接回了家,自學了起來。然而我很想回到課堂,我很想去聽孟子,但是又想,我《長恨歌》還沒背完。原來我還不夠努力呀!

《長恨歌》讀後感 篇11

讀後感 ,548字

品讀王安憶的這本《長恨歌》,筆鋒微涼,落於紙上滿是舊上海那不經數的似水年華。歲月滄桑,隱隱之中便似是一根細線般牽動了內心的感慨。

在我看來,王琦瑤的一生堪稱是“悲”的寫照,頗為淒涼。

首先是源於她內心的孤獨。坎坷一生,幾段所謂的愛情,到頭來皆是一場空,沒有一個人是能夠真正撫平她心中的那一份隨年華累積的孤獨的。就好比是短暫的美夢一場,最終卻又是留她一人,孑然一身地凋零在夢境裡面。當然,紛亂的年代自是造成這一孤獨感的因素之一,然而若是真的充實了自己,又何來孤獨一說呢?所以我認為,如今的我們應當學會在生活中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我,琴棋書畫詩酒花,信手拈來,便能極大力度地排遣內心所隱藏的孤獨感。

另一方面便是王琦瑤選擇的那條不歸之路。她這一生都沒有真正地為自己而活,直到臨死的那一刻,都似是木偶一般,被人牽著線走、任人擺佈。她所做的一切的一切,皆是身不由己。然而在我眼中,如同傀儡一樣活著莫過於人生最大的悲哀。所以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為自己而活。而要做到為自己而活,最重要的便是自愛,只有學會愛自己,才會懂得珍惜、保護自己,才不會走上王琦瑤那樣的歧路。

人生苦短,縱使花柳繁華溫柔富貴,最後也走到時空的死角。而年華更是似水一般,即便再好,也是經不得數的。

因此,唯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方能長久。

長恨歌觀後感 篇12

觀後感 ,844字

七年級結束的那個暑假,我伴著微風來到華清宮旁,觀賞期待已久的《長恨歌》。

終於在蟲叫人鬧的嘈雜中落座,當燈光打亮的一剎那,人群瞬間寂靜,那種如同穿越一般真實又夢幻的感覺撲面而來。隨著委婉悠揚的奏樂響起,我看到一位服飾精美,雍容華貴的女子從天而降,“天生麗質自難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她定是那“回眸一笑,六宮無色”的楊貴妃。我只曉得她三千寵愛集於一身,臺上的她,也確實是“裙衣飄飄自成仙”。在這部唯美的歌劇中,我欣賞到唐明皇和楊貴妃從相遇、相知到相愛,他們一起遊山玩水,吟詩作畫,兩條倩影時常舞在一起,像一對無憂無慮的鳥兒……奈何“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安史之亂,打破了長安城裡一片祥和,唐明皇帶著心愛的妃子落荒而逃,隊伍行至馬嵬坡不前,將士要求皇上處死“禍國殃民”的楊貴妃,“賜白綾,了斷情”,可憐楊貴妃,白白做了替死鬼;可憐唐玄宗,被拽回龍椅,做大唐的天子,做天下人的皇上。戰亂結束,似乎一切恢復如舊,而皇上卻從此“孤燈挑盡不成眠”

長恨歌,該恨什麼?恨楊貴妃生就一副好模樣,使得從此君王不早朝?恨她與唐明皇享樂愛情,芙蓉帳暖度春宵?也許只能恨他們生不逢時,那不是一個愛情至高無上的年代,恨只能恨他們的身份,當江山與美人同時出現,皇上只能選江山。

視角轉到白居易的《長恨歌》詩本身,會有不吐不快之感,詩中讚美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不是自古帝王和妃子間不平等的愛。你是所有人的唐玄宗,卻是我一人的李隆基,他們的愛情成為大家追求羨慕的愛情,通讀完整篇詩,我更是希望後半部的情景會重現。“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願你們因百年後的相聚而快樂。上一世你是唐明皇,我是楊貴妃,那這一世,只求你是我的李隆基,我是你的楊玉環。

新年我希望我永遠不當班長了 篇13

國小四年級作文 ,1531字

如果在某一個夜晚,當一顆流星從夜空中劃過一條完美的弧線,此時的我一定會許下一個願望—新年,我希望我永遠不當班長了。這時你肯定會很奇怪,為什麼不當想班長了?請你聽我慢慢說。

新學期開始了,要發新書嘍!講臺桌上、地上放滿了新書,以往都是班主任的數好書的數量後,再發給各組的組長,然後組長再發給同學。可是這一次……“葉子涵上來發書,組長上來拿書。”“什麼,我來發!平時不都是老師發的嗎?”隨著一連串內心的疑問我走上了講臺桌,四位組長也上來了。我一邊數書一邊想:為什麼是我,而不是別人?想了一下,我才想出我與眾不同之處,因為我是班長!此時,我緊張地有點驚慌失措,因為這麼多種書發下來,就算是班主任王老師發的,也多少會有點失誤。發完主科教科書後,再發課堂練習本,當我把所有的書都發完的時候,各別小組真的多幾本書或少了幾本書。我趕忙掃了一眼教室,看看哪一組有沒有多出來的書?沒有!全發完了,不會丟地上了吧?沒有!……我緊張地泛起一層冷汗。就在這時我隱隱約約的聽到了一小段對話“你看看葉子涵,連數數都不會,還當什麼班長,我看連個班幹部都不如。”“是啊,是啊。”這時我不用猜也知道是誰。再抬頭一看就更確定了,果真是我的“仇敵。”她事事與我針鋒相對,只要是我不小心犯個小錯誤都會成為被她抓住的“小辮子”。我心裡難受極了,費了好大勁兒,終於把眼眶裡委屈的淚水給憋了回去。終於把所有的書已經發完了,這個艱鉅的任務完成了,我才鬆了口氣。事後我帶著受傷的心與那個“仇敵”示好,她答應了,看似這件事圓滿了,可我還是感到很委屈,因為我是班長,必須要大肚,要容忍,要謙讓,要友好相處!

過了三天,在籃球課上換了位新老師。這位老師剛看到新同學還沒有自我介紹,第一個反應就是一聲令下:“班長是誰?”我舉起了手,老師說:“去找班主任要名單。”我到把名單拿回來後,老師又說:“把家長的電話號碼寫上去。”接著講了一大會兒課堂要求,給我們的總印象,就如他自己所說的,就是一個“嚴”。課上老師又提問說:“你們知道哪些和籃球有關的名目?”教室裡一片寂靜,好像沒有人似的,這時許多同學把目光投到我身上,因為平時語文課上,每當這種情況我都會舉手,這次我被十幾雙目光聚集著,心裡發出一陣緊張,內心在激烈地爭戰著,要不要舉手?我主科成績好,可是唯獨體育不好。因此沒有什麼興趣,更沒有去關注籃球這一方面的知識。舉手的話,我擔心自己答錯了,我真的不想舉手。可是被這麼雙眼睛盯著,我怎麼好意思不舉手呢?經過心裡搏鬥,我決定硬著頭皮也要舉起手,因為我是班長,班長就該有班長的樣!

於是我舉起了手,老師說:“你說!”我站起來,說:“三步跨籃!”說完後鬆了一口氣,馬上坐下。老師嘰咕了一通,然後說:“班長再好好想想還有一些什麼?”這時我的心臟幾乎都要緊張地停止跳動,覺得奇怪,為什麼是我一個人想,是因為我回答過一個問題嗎?不,其他老師都不會這樣,只有一個可能因為我是班長,班長應該是無所不能的。總覺得我把老師口中的“同學們”聽成了“班長”,可是隨後看到老師和同學們的目光“刷,刷”投向我時,我才確定是“班長”。我又說了一個,我用表哥的微信名“灌籃高手”裡的一個詞“灌籃”,老師才放了我一馬,我長長地撥出了一口氣,平緩了一下緊張的內心。但在問誰想當籃球課代表時,又沒人,老師就直接叫了我,又因為我是班長。

我雖然特別嚮往班長這個職位,這個職位真的很鍛練人,各個方面都會有很大的進步。不僅要成績出色,並且還要會很好的人際關係,能懂得為人處事,需要高智商與高情商。但面對種種困難,又有點退縮,我希望自己能像小草一樣堅韌不拔,把我的困難“消滅”掉。在面對壓力時,我只想做一個平凡的我,無憂無慮的我,任何事都不在風口浪尖上的我。

微笑著,唱完青春的歌謠 篇14

高一作文 ,875字

突然發現一切都變了。

突然發現曾經視為珍寶的花花綠綠、幼稚無比的貼紙和海報已被壓在了箱底。

突然發現曾經連睡覺都不離手的玩具熊早已不知了去向。

突然發現曾經愛不釋手、佈滿書架的童話書早已被又厚又重的課本和學習材料所代替。

突然發現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樣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也有了自己的心事,不再像過去那樣率真,無憂無慮。

突然發現自己越來越在意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總會被感動,不覺悄然落淚。

突然發現自己總愛在窗邊凝望遠方,總愛仰望空中的鳥兒,希望和它們一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

突然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和媽媽吵架。看到她暗自抹淚,心裡卻一陣痛楚。其實,我多想回到從前,一直做那個在她臂膀之下的乖小孩。

突然發現自己好久沒有和爸爸媽媽好好地聊聊天了。他們只是像以前那樣默默地達著他們的愛,我有些厭倦卻又依戀無比。

突然發現爸爸媽媽漸漸老去。他們頭上生出的銀絲刺痛我的眼,讓我好想像從前那樣,撲到他們懷裡,告訴他們我真的很愛他們。

突然發現自己應該改變了,我該成為一個能夠撐起一片天的人了,我該負起自己的責任,我真的該長大了。

成長,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也許你會歷經很多挫折,也許你會得到終身難忘的教訓,也許你會被人耍得團團轉,也許你會被騙得一無所有,也許你會被好心人帶領著一路順風。在從幼稚到成熟的旅途中,就是如此:飽含著歡笑、淚水、辛酸、無奈與苦澀,還有可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但是,這,才是生活。

每個人在享受青春的美好時光的同時,也在用青春去學會生活,在名為青春的這條路上學著慢慢成長,學著懂得擔當,學著成為一個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在經歷了這所有的一切後,每個人都會蛻變,都會綻出自己的晶瑩。那時,你將站在陽光下,陽光穿過雲霧披灑在你臉上,你的嘴角會微微揚起一個角度。一個淺笑似乎宣告著你的蛻變已完成!成長的快樂,如同清亮的溪澗,在風裡,在你眼前,汩汩而過,喜悅會如同泉水一樣湧出來……

有首歌唱得好:我要高飛,到天空的頂點,我要飛到無人能及的視界。飛得再累,不準自己跌墜,直到太陽就在我的指尖,要把最震撼的吶喊留在燦爛瞬間!成長過後,就是高飛。

《成長》詩歌 篇15

詩歌 ,96字

翻開記憶的相簿

看著泛黃的老照片

回憶自己幼時的稚嫩

我笑了;

開啟現實的大門

看著鏡子裡的自己

看著自己現在的青澀

我笑了;

展望未來的時空

看著時空裡的自己

期待著自己將來的成熟

我笑了。

我的少年我的歌 篇16

國一作文 ,797字

放在心裡,放在心裡。

關於你的回憶,我都放在心裡。

—題記

從你一出生,你就在我的記憶之中,有你,才有了我的存在。你,就是我的過去。

你的一切我都瞭如指掌,你的第一次學會勇敢,學會面對冰冷的針頭依然咬緊嘴脣,發白的小臉上滿是倔強,讓人心疼,也讓人欣慰。

還有你的第一次捱打,第一次真正的惹怒家人。你一向是家裡的寶,卻因說謊被媽媽用棍子使勁往腿上抽。我記得你的眼淚,滿滿的都是恐懼。

此後,你便聽話了許多。

讀書的關鍵時期轉眼就到,你沒有選擇家裡小公主的生活,而是選擇了遠處,我意識到:少年,你在慢慢成長。

你的第一次被小姨媽訓斥我還記得:當時的你低著頭,默默地立在小姨媽面前,可是,你是個愛闖禍的傢伙,責罵便少不了。次數多了,你反倒不在意了,小姨媽在滔滔不絕,你卻在神遊太虛。呵呵,你確實挺不讓人省心的。

你的第一次受到委屈仍舊叫人放不下:雙眼通紅,眼淚不斷下墜,彷彿遭遇了天下最傷心的事的你是如此脆弱。後來,從何時開始,你已不再為受到委屈而落淚,只是悄悄在心裡告訴自己:在沒有能力之前,有苦忍著,有委屈也要嚥下去。

少年,你真的長大了。

你開始自己為自己的事做決定。我沒有干涉你,那時的你有自己的想法,你沒有後悔過,所以我也不想後悔。

唉!失去親人而痛哭的你是如此讓人憐惜,我是多麼想安慰你,安慰我親愛的少年,可是我做不到,因為我們之間隔了一個時空,它不是滄海桑田,卻比滄海桑田更遙遠。

你好像變了一個人,不是沉默寡言,而是更加愛笑,笑得更加燦爛,似乎要將自己的光芒全部散發出來。那是一種自信的光芒。

我在看著你蛻變。

有一個能在記憶中陪伴著的人真好呢。

你知道嗎,我看著你哭,看著你笑,看著你雀躍,看著你委屈,看著你憂鬱,看著你迷茫,你的所有已經在我心中演變成了一首歌,緩緩地,在我腦海中吟唱著,我是多麼慶幸你來到了這個世界!

親愛的少年,別忘了。一定要堅強,還有,一定要快樂。

唱響誠信之歌 篇17

高二作文 ,959字

“如果你也曾聽說過,你是否會選擇相信我?”如果你也曾受傷過,你是否會選擇繼續唱響誠信之歌?

古人云:“君子立身,雖雲百行。唯誠與孝,最為其首。”然情隨事遷,當今社會“君子立身,雖從百業,唯利與名,最為其首。”所以假貨滿天飛,人人惶恐;所以食品問題頻現,人人驚恐;所以路見不平,無人伸手,人人自危;所以助人者反貪汙,人人震驚;所以禁毒者反吸毒,人人嘆息……

所以,從現在起,唱響誠信之歌吧!

他是陳俊貴,他是一個平凡的退伍老兵,而他更是一個不平凡的守墓人。他用誠信點亮生命之光,他用誠信感動中國—當年,他還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懷著滿心壯志來帶新疆天山深處修築公路。然,天有不測風雲,部隊被暴風雨困住,死亡的陰霾籠罩著這些年輕的生命。在生死一線間,隊長鄭林書毅然決然將最後一個饅頭—將生的希望讓給了他。救命之恩當湧泉相報—一個決心暗暗在心中堅定。陳俊貴只是一個普通的士兵,沒有可敵國的財富,沒有可通天的權勢,他無法找到班長的父母,給他們磕三個響頭,幫班長盡孝,但他忘不了自己的諾言,誠信之歌怎麼能在他手中斷了音?“我今生今世都將守在鄭林書墳前,讓他永不寂寞!”他在天山腳下紮了根,或引吭高歌,或低音輕唱,他的誠信之歌一唱便是幾十年。

唱響誠信之歌,或許我們的歌聲不及陳俊貴之嘹亮,更不及陳俊貴的悠長,但我們要堅信,誠信的樂符無處不在—你還記得那找零的小哥哥嗎?雖然他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但那用生命發出的誠信之歌不停地在我們耳邊迴響,迴響。你還記得那刮車留紙條的小學生嗎?儘管他也恐懼著那鉅額賠款,但他仍堅定地唱響那誠信之歌。你應該不記得了吧?那千千萬萬個拾金不昧的好市民。面對金錢他們何嘗不動心?但誠信的力量使他們堅定不移。你聽啊,那誠信之歌,回聲嘹亮!

停止你的焦慮,放下你的顧慮,將誠信之歌傳唱!若你是個商人,請拒絕假冒偽劣商品,誠信之歌會使客人聞聲而來;若你是生產者,請拒絕食品新增劑,誠信之歌會將你的產品遠傳四海;若你是父母官,請拒絕貪汙受賄,誠信之歌會是你永存於百姓心中;若你只是一個普通人,請拒絕冷漠猜忌,誠信之歌自會證明你的清白與善意……

如果你也曾聽說過,請你選擇相信我;如果你也曾受傷過,請別灰心,鼓起勇氣,繼續唱響誠信之歌。請堅信,我們的歌聲,回聲嘹亮!

假如我當家長 篇18

國一作文 ,711字

天天工作極忙亂,彷彿思想停止了運轉,一到公司便只會圍著一箇中心去繞圈,直到下班時帶著滿身的疲倦。可是,一旦到家見到小冰、小玉這對龍鳳小寶貝,疲憊消失了,煩惱也不知哪去了。

我的這對活寶貝從小就在友愛中成長。平時,我們總是以朋友相稱,漸漸的,她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應和睦相處、平等相待。於是,我這個“好媽媽”便成了她們的“好朋友”。現在,她們的性格熱情、開朗,很懂得為別人著想,甚是惹人喜愛。每當別人問我孩子們為何這樣乖時,我總是喜滋滋的說—我的“遺傳”唄!

以上便是我的“假如”。為何我會有此“持家之道”呢?因為我覺得現在許多的家庭沒有多少溫暖。許多時候,爸爸、媽媽都出去幹活了,孩子一個人在家,剩下的只是孤獨與寂寞;即使父母下班回來,也只不過是延續每天都會上演的忙亂與斥責。所以,我覺得與孩子以朋友相稱,打破一般的家庭生活常規,這才是真正的家人相處之道。以朋友相稱的好處在於:孩子當你是朋友,就會將心裡的祕密和心底話都說出來,讓你可以多瞭解她們,知道一些作為大人無法接觸到的東西,從而令你能真正理解她們,幫助她們;她們也可以在與大人們的和睦相處中學到一些為人處世之道,多感受家長們優秀的一面,健康地成長起來。

愛是不可缺少的,往往許多人發覺愛是多麼重要的時候,已經太遲了。

所以,如果我真的當了家長,我一定會按照上面所想的去做,建立起一個美滿、溫馨的家,當一位好家長,把孩子養育成才!

孩子活動範圍狹小,一放學就要呆在家裡,作為家長應多些接觸他們,做他們的朋友,跟他們溝通,讓他們感到家庭的溫暖,但是現代的爸爸、媽媽都是出外幹活、應酬,把寂寞、無聊留給孩子。本文的“家長”是否給所有的爸爸、媽媽一個很好的參考?

唱響青春之歌 篇19

國一作文 ,540字

青春是什麼?有人說:“青春像不畏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的幕夜中展翅翱翔的雛鷹”,還有人說:“青春像金色的沙灘,是人們嬉戲遊玩,鑽研刻苦的天堂人間。”更多人說:“青春像甜蜜幸福、光輝燦爛的明天。”

青春如詩如畫如夢,人們如痴如幻如暢,敞開心扉,暢想未來,借代著青春年華刻苦學習,伴著青春自然美欣賞、體現自己的風格。

但我深得青春更像初升的太陽,臉龐紅潤可愛,充滿朝氣、生機與靈性,它像一個健壯的青年,有著鐵一般的臂、腿,它像一個花枝招展的春姑娘,神情溫柔,精神抖擻。看!那一望無際的大海,由於太陽的七色光射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乘著微風輕輕托起小船航程前進,然後,嘩啦嘩啦地衝打著礁石,帶來許多的貝殼。浪花與礁石之間的擁抱湊成了一段美妙的音符,正等待著青春少年去領略其中的奧妙。唱起心中對大自然美的熱愛,對祖國山河及文化的高度讚頌,你可曾看見海鷗嗎?你可曾聽過有關海鷗的歌曲嗎?這就是青春的自然風采與魅力。“海鷗,海鷗,我們的朋友,你是我們的好朋友,當我們坐在船頭的時候,你總飛在我們船前船後。潔白的羽毛……”

你又曾聽過風鈴的聲音嗎?微風陣陣,風鈴不停地晃動,構成一幅交響曲。“叮鈴鈴,叮鈴鈴,響徹小鈴鐺。”

讓我們在五星紅旗隨風飄揚的旋律中,脫帽唱歌,那時,我們是一群真正的青春少年。

唱響青春的歌 篇20

國二作文 ,817字

有人說,青春是一首歌,迴盪著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攜刻著瑰麗、鮮豔的色彩。回想90年前,為了驅逐黑暗,重現光明;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獨立生活,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以自己的熱血與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描繪了一幅巨集偉的青春圖畫。

大千世界,我們的生活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屬於我們每一個青年的日子裡,我們要唱響青春的歌去放飛我們的夢想,我們擁有獨特的創造力、大膽的創新力、強勁的衝擊力,世界需要我們去征服,未來需要我們去開拓。從此我們要勵練青春積蓄能量,點燃青春的激情。

青年節誕生在一個活潑的季節,一個亮麗的季節。一個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字眼,都在等待著我們這些青年去追回,與其同行及釋放自己青春的能量,展示自己靚麗的舞臺。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也許它又是人生的一處驛站,也許它又像一顆流星,只在面前輝煌閃過,即使是這樣,我們也要不懼艱難困險,勇於拼搏打造自己的一片蔚藍的天空!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和著春朝、伴著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裡,我們迎來“五四”運動90週年。五四,是我們每個青年的日子,也是我們每個青年值得紀念的日子,是我們年輕一代歡騰慶祝的盛典,是我們萬千愛國學子精忠報國的聚會。

我們馬上迎來了五四這個節日,為之,我們沒一個青年都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氣球是一個容易破的動西,在五四那天,吹起一個個氣球,許下自己的願望,讓這個易破的東西起到它的作用。風雨的背後、心靈的深處,都踹懷著每一個人的那一份美麗的夢想。在這樣的特殊的日子裡,放飛我們手中那許願氣球,在同一片藍天下,每一個青年都遙望那些承載著夢想的氣球,祈禱……

我們擁有青春,我們放飛青春,我們把握青春,我們追逐青春。青春是誓言的詩,我們用激情高亢朗誦;青春是動人的歌,我們用熱情唱得響亮!青春對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就如同旅程中絢麗的一站、燦爛的一站。青春這個飽藏豐富多彩的人生,錚等待我們去開採、去挖掘、去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