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1253字

昨日,據同學的推薦,我看了一部電影。片名《血戰鋼鋸嶺》。

當本片結尾我眼淚涕下,很是感動。這部電影引發了我的深思,帶給我極大的感觸。

本片為二戰為背景,日本夜襲珍珠港後,給予了美國海軍很大一定程度的威脅。事後,美國對日宣戰。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知名的沖繩島戰役中一個美國軍醫的真實故事上。此次戰役美軍死亡約八萬餘人,日軍死約十萬之眾。戰鬥極為慘烈。主人公的名字是戴斯蒙德。多斯,他的父親是一戰老兵,他的三個朋友也在一戰中犧牲,他目睹了戰友死亡的過程,很害怕兒子也會因此參軍犧牲,便堅決不讓兒子永不接觸戰爭。也是為此,父親便有了虐待的性格。有一次,父親差一點一槍打死了他的母親,於是戴斯蒙斯搶下手槍差點扣響扳機殺死他的父親。還有一次就是他與哥哥小時打架用起磚頭擊中頭部,先寫要了哥哥的命。這兩件事情的發生讓戴斯蒙德心裡留下陰影,變發誓日後不再觸碰武力,成為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在美對日宣戰後,全國人民都積極勇報參軍,哥哥與弟弟也毫無例外。

戴斯蒙德參軍後,拒絕拿起武器,因此被告上軍事法庭。也應此誤了與愛人的婚禮。後來父親找到軍區領導,特批不可以使用武器,做了一名美國軍醫。經過短時間的訓練後,他們來到了戰場,一個排的士兵爬上了懸崖。槍聲瞬間接出。戰爭是殘酷的,戰場上到處都是屍體,手臂,腿血肉模糊。後來美軍攻下了日軍碉堡。但是大量的日本兵衝出,抱著手雷,必死的心態衝向敵人。這也讓我看到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這也是日本能侵略亞洲的原因。無數的傷亡,無數的怨氣。美軍因此不得不撤退,在島上還有很多的士兵沒有救援。戴斯蒙德在軍艦炮擊掩護下,救下了很多傷員,他用繩子綁住傷員的身體,自己在懸崖上慢慢的送下傷員。沒當他就下一個傷員,心裡還在想再就一個。這句話也是我為此感動。‘please lord help me get one more ,help me get one more’74次"請讓我再救一個“”。這是他心中的信念,在日軍掃蕩下,他還如此勇敢,這是常人無法擁有的。片中,還有更感人的一幕:戴斯蒙德誤闖到日軍地道,在躲避日軍時發現一名日軍傷員,變將其傷口保扎,打上嗎啡一步一步背到懸崖,費力的送下安全地點。就這樣他的行為感動了所有人感動了總統。就是這樣的一個瘦小的美國大兵,影響了許許多多的人。

此片讓我感悟,戰爭是殘酷的,無論我們生活在什麼年代,我們都要為和平而做努力,珍惜現在的和平。在殘酷的殺掠中,我們也不難看到人性的溫情,戴斯蒙德救治日軍傷員。我們也能看到日本人民在受到軍國主義思想後,無畏的衝向敵人喊著“天皇陛下萬歲”的口號,也讓我們體會到人類思想的極端傾向。更讓我們體會到信仰的力量。此片也有一亮點,那就是真實,日軍的真實,戰爭的殘忍。無論從正義還是邪惡的角度看待日軍,日軍的大無畏精神也是值得敬畏的。我希望我國類似戰爭片,也能給人民留下真實的歷史,而並不是能到“手劈鬼子”的程度。歷史的教訓是要用真實的歷史來反映,要用尊重歷史的態度來去書寫歷史。

這便是電影傳達給我們的最簡單,最純粹的道理。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922字

他隻身一人,曾無數次在槍林彈雨中穿行,曾無數次體力不支而倒地,又曾無數次依靠那不破滅的毅力頑強地站了起來,只是為了多救一個人。

他就是二戰中隻身一人救了75人之多的美國軍醫—戴斯蒙德。道斯。而今天,我觀看了這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血戰鋼鋸嶺》,對生命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油然而生。

誰也沒有想到,影片中那由救生繩組成的簡易滑降裝置,會拴緊75人的生命。

最令我震憾的地方是道斯竟是在零武器,赤手空拳的情況情況下,在炮火滿天、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鋼鋸嶺救下了那75人的。

他說:“我是一名軍醫,是為了在戰場上多挽救一條生命,而不是殺人,那怕下一秒我會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我也決不會用槍去對準那些妄圖想殺我的敵人。”

他說這話時十分鎮定,就像這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一樣,但我深知它並不普通:允許別人輕易奪走他的生命,也決不允許自己去奪走別人的生命,也決不妄圖去奪走別人的生命!

這是為什麼?難道只是對一條生命最基本的尊重。是的,我小聲地對自己說到。回想起我們現在,相比道斯,我真是自愧不如。

最近這幾個月的新聞幾乎都被一個主題所承包—學生跳樓事件。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年輕生命消失的原因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這些人大多數為中學生,步入初中,學習壓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大,本是燦爛的笑容,由於家長和老師的無限期盼,變成愁眉苦臉,終於在頂不住壓力時暴發了,但他們卻選擇了一種最愚蠢的方法—自行尋死。但他們哪裡知道,風雨過後便是彩虹,他們歷經磨難後,面前便是一條光明大道。

可惜,年輕的血液還沒有沸騰,就變成得冰冷,這樣值得嗎?不尊重自已的生命也就罷了,但你想過沒有?你們的父母為了你們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當他們一想到自己的寶貝兒子、寶貝女兒會擁有大好的未來,卻因為一時糊塗就一命嗚呼。那流的不是淚,而是血。那傷的不僅是你們的身,而是父母的心啊!

是啊!寵了一輩子,愛了一輩子,付出了一輩子的掌上明珠就這麼沒了,誰不心痛啊!你們知道嗎?你們這麼做也是不尊重他們的生命!難道你們忍心嗎?如果不忍心就請你好好地活下去吧!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才會讓我們的天空變得更明亮、蔚藍,才會讓我們的未來充滿美好而走向成功。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619字

堅定信念、不忘初心

上個星期,我看了一部火到爆的電影,那就是《血戰鋼鋸嶺》。

影片講述了一位參加沖繩島戰役的醫療兵的故事。多斯是這部電影的男主角,幼年與兄長哈爾打鬧時,抄起一塊板磚打傷了哥哥的頭,之後信仰的力量大增,在與羅西談戀愛的時候響應號召參軍,多斯堅持自己原本的信仰,拒絕拿槍的他缺堅持想要服兵役的念頭,他酗酒的父親拉下老臉向上司求情才使他不用再軍事法庭度過餘生,再鋼鋸嶺一戰中憑藉自己的力量救了七十五人。

他懂得信仰,而基督教中重要的一條在於尊重他人,尊重每個人,不光是教徒,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應該日此。我們要向他學習。

信仰這個東西,不只只是宗教那麼簡單,它更多的是代表一種精神。信仰所催生出的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正是這種力量得到了上天的眷顧,才讓多斯在這種孤生之力的情況下拯救了那麼多的生命,才使得多斯是一個懂得使用善良的人。

信仰使人睿智,信仰使人謙虛,信仰使人善良,信仰高於多斯的性命!

這部影片教會了我要堅持初心,堅定自己的信仰,要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不要氣餒,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天,成為更好的自己。

信仰不只是一種信念,更是體現人的高尚的情操。看你是否堅持不懈地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怕困難,奮勇向前,拼搏到底,就像老師常說的:真正的勇者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但是能依然快樂地面對生活。

不管以後的路有多麼艱難,我也會在逆風中勇敢地挺過去,就像影片中主人公多斯一樣,渴望知識,想把所有的知識全部印在腦海裡。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1257字

信仰的力量

我觀看了《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觀影中我震撼不已,觀影后我難以忘懷。

這部電影為我們描述了戰爭的烽火歲月:二戰時美軍與日軍在沖繩島上展開激烈的戰鬥。美軍雖然裝備精良,可日軍擁有100多米高的鋼鋸嶺,它成了阻礙美軍進攻的天然屏障,於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拉鋸戰開始了。美軍進行了數次衝鋒,但都無功而返……

多斯,一個信仰基督教的青年,他不顧父親的勸阻,像許多美國青年一樣,懷著滿腔的熱血蔘了軍。與眾不同的是,他參軍不是為了殺人,而是拯救戰場上的生命,多斯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他相信殺生是罪過,所以他堅決不碰槍,這讓旁人感到不可思議,也讓我驚訝:一個即將奔赴戰場的士兵,怎能不拿槍?這更使得教官惱火萬分,多斯也被戰友嘲諷為“傻瓜多斯”。此後他竟然寧可冒著被軍事法庭審判的危險,也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在一番周折後他終於成為了一個臨時軍醫,我不禁疑問:就他那身板能頂住戰火嗎?!

多斯的第一場戰鬥開始了,幾天後他所在的隊伍登了島,在黎明發起了衝鋒。在艦炮的掩護下,一群英勇無畏的士兵爬向了鋼鋸嶺。剛上嶺,他們便遭到了猛烈的攻擊,有的士兵還沒來得及找掩體,就在“噠噠噠”的機槍聲中倒下了。炮火中,血肉橫飛,除了槍炮聲、轟鳴聲,就只能聽到士兵的悽慘叫聲,這讓我看得驚心動魄,暗想:這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哪!而這冷酷無情的戰爭機器,卻輕而易舉地奪去了他們的生命!

在慘烈的戰鬥中,多斯也目睹了生命的消逝。他親眼看著最好的朋友倒下,那一刻,多斯的眼裡現出了淚光,他被燻黑的臉忍不住地抽搐著。雖然很恐懼,但多斯還是鼓起勇氣,衝到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救助傷員。看到戰友的痛苦呻吟,多斯心痛不已,含著淚為他們治療,心中默默地祈禱。亂石嶙峋中,屍橫遍野。多斯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搶救自己的戰友!在日軍強勁的反擊攻勢下,美軍迫不得已地撤退了,留下了多斯與被拋棄的傷員,我真為身處險境的他捏了把汗!

在一片狼藉裡,多斯還在搜尋傷員。他用生命編織成保護網,把一個個戰友送下了鋼鋸嶺。好幾次他險些被敵人發現,雖然自己也負傷了,但他還在想:讓我再多救一個!

讓我再多救一個!他將平常嘲笑他的戰友送下了山崖;讓我再多救一個,他把昔日看不起自己的軍官送出了敵人的魔爪;讓我再多救一個,他從死神懷裡搶下了70多條生命!看到這兒,我不能自已,感動地流下了眼淚!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這麼一個普通人的信念頑強、堅韌的使人難以置信。

戰鬥勝利了!多斯也體力不支了。在廢墟中,他被驚詫不已的戰友們救下了鋼鋸嶺。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也許是堅強與虔誠塑造了多斯,又或許,是多斯證明了堅強與虔誠。

我思考著:在生活裡,我們也會遇到許多看似難以逾越的鋼鋸嶺,也有很多的煩惱,但是如果擁有了多斯的精神,我相信再大的挑戰也只能是過眼煙雲,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因為與之相比,生活中的小困難又算得了什麼?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能救下這麼多人,也許因為我是個‘傻瓜’吧,但我總相信,我能再多救一個!”90多歲的老人多斯笑著說。在這平和而堅定的敘述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巨大力量!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648字

拒服兵役者

挽救比毀滅更有意義。

——題記

電影《血戰鋼鋸嶺》的主人公以二戰期間的醫療兵戴斯蒙德·道斯為原型,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沖繩島戰役中救出75個傷員的英雄人物道斯的故事。

電影的開頭,是對道斯的生長環境和其與多蘿西·舒特戀愛的故事的講述,讓人覺得這是一部戰爭愛情影片。

電影的中部,道斯,以他的信仰為由,拒絕拿起槍支,作為一個步兵,在戰爭時期,不使用槍支,不殺死敵人,這聽起來荒唐無比。葛洛佛隊長和霍威爾中士都為之感到驚訝,他們說道斯是個膽小鬼,勸他回家。葛洛佛隊長甚至當眾說:任何人不要指望道斯能在戰場上救他們,這句話是傷人的,它刺痛了道斯的心。在夜裡,道斯被其他的士兵打傷,在葛洛佛隊長詢問時,卻說是自己睡覺不老實。這一切,都讓人覺得他懦弱無比。然而,誰又會想到,在那懦弱無比的外表下,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一顆無畏的心。

在鋼鋸嶺的第一天,美軍順利的打下了一片。但在第二天清晨,在美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日軍大面積進攻,導致了大量的人員傷亡,迫使美軍撤退。在所有人都選擇撤離的時候,道斯留了下來。他在日軍的炮火下,用自己獨特的綁繩技術,當然還有不可缺少的大無畏精神,一個一個,從懸崖吊下去,去救那些奄奄一息的人們,包括一直希望回家的霍威爾中士。

作為一個戰士,他不曾拿起槍支,不曾殺死一個人,但他抱著讓每一個戰士回家的願望,堅守著多救一個是一個的信念,救出了75人。他不曾毀滅,但他的挽救比毀滅更富有意義。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604字

今天我在家看了一場戰爭電影——《血戰鋼鋸嶺》。這是一個在二戰時期的真實故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美軍和日軍在鋼鋸嶺進行了高地戰。美國許多剛剛參軍的新兵被派往沖繩島,而這群人中有一個不願拿起武器的軍醫,他叫戴斯蒙斯。多斯。來自弗吉尼亞。在戰爭爆發之時,多斯自願從軍,但他因信仰基督教始終不肯拿起槍支,為此背上拒服軍役的罪名,被送上軍事法庭。經過家人的幫助,多斯終於被允許可以不帶槍和戰友來到了鋼鋸嶺。槍林彈雨中,無數人應聲倒地,多斯在戰火中來回穿梭,救援傷者。當軍隊抵不住敵人的攻擊而撤退時,多斯仍留在島上。他不斷地尋找傷者,再用繩套把傷者從山崖上轉移給下面的戰友,他在山崖上待了一天一夜。一邊躲避日軍的清掃,一邊到處救援傷員。由於不停編繩套,他的手被勒出了一道道血痕。多斯靠著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在不拿槍的情況下拯救了75個瀕死的戰友。當他身繫繩索帶著最後一個傷員從山崖上滑下去時,已經精疲力盡了,經反攻,美軍最終成功的奪取了鋼鋸嶺。多斯也成了軍中的英雄。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多斯在夜裡救人時,躺在地上不停的喘著氣,小聲祈禱著:“上帝,請讓我再救一個!”可見,一個人有了堅定的信念,是絕不會輕易倒下的。看到戰場上鮮血淋淋的畫面,我想,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見過真正的戰爭,更應該珍惜每一天。畢竟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

阿麗塔·戰鬥天使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1586字

【《阿麗塔战鬥天使》觀後感】

陳悅睿

每個人都有夢想,可大可小,只有努力去拼搏過,也不會留下什麼遺憾!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阿麗塔战鬥天使》。

電影主要講了:著名的機械人改造者醫生依德,在廢鐵場上,發現了一個機械女的頭,並把她修好,取名為阿麗塔,阿麗塔失去了記憶,像剛出生的寶寶對世界充滿好奇,偶然的一次機會,她認識了雨果,也喜歡上了機動球,天真的阿麗塔在一場戰鬥中,發現自己有驚人的戰鬥力了,也漸漸恢復了憶憶,她知道了自己的使命—去天空城撒冷並消滅它。

這個故事最令我感動的是:阿麗塔在與雨果的朋友們比機動球的時候,我十分敬佩阿麗塔的精神。失敗了再重新站起來,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人生也是這樣,一定不會是一帆風順,但只要有夢想,有努力的信念就可以成功。我們要不懈奮鬥,完成夢想!

這就是夢想的力量,每個人只要有辛勤的付出,就會有無限的回報,要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呀!

【《阿麗塔战鬥天使》觀後感】

盧家輝

夢想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它可以促使一個人達到目標,而《阿麗塔战鬥天使》盡顯了夢想的力量。

故事起源於—在一個廢鐵站內,醫生依德把一個殘軀撿了回去,把自己女兒的機械身體裝在了她身上。並取命為:阿麗塔。她有著一顆非常強大的心。在一次戰鬥中,她發現自己有很強的力量。後來她遇到了少年雨果……

這部電影有著非常強的視覺感,各種區域性和全景描寫替換,讓人看了很熱血騰騰,屢看不爽!

在前面看了,我並不知道他們是要幹嘛,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是要摧毀撒冷,他們以這個為目標,奮力向前進。

其中一個境頭讓我難忘,阿麗塔被格魯XXX打斷了身子和一隻手,但她依然不放棄,用最後一隻手,弄瞎了他的一個眼。

夢想的力量真可怕,為了它而不顧一切,竭盡全力,最終實現……

夢想雖然不一定能實現,但我相信它給予的力量足以讓追求者奮鬥!

【《阿麗塔战鬥天使》觀後感】

盧韓倩

看了《阿麗塔战鬥天使》這部電影,我內心洶湧澎湃,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它讓我感受到了夢想的力量是多麼強大!

這個電影主要講了:改造人醫生依德在垃圾場發現了一個半機械少女的殘軀,他將他女兒的機械身體給了她,並取名為阿麗塔。阿麗塔忘記了過去,對世界很陌生。她遇到了雨果,兩人有了好感。最終,在一次戰鬥中,她恢復了記憶,也想起了自己的使命。

主人公阿麗塔不僅有勇氣,也有一種神奇的力量,那就是夢想的力量!許多人會小看它,認為它微不足道,只有金錢、權力……才有用。其實那隻不過是一些形形色色的誘惑,假如一個人,沒有了夢想,就像鳥兒沒有翅膀,無法自由翱翔。有一篇課文叫《夢想的力量》裡面的主人公瑞恩,憑藉著自己想為非洲的每一個人都喝上乾淨的水,這個夢想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會,拯救了許多人的性命。從此看來,夢想的力量是多麼偉大!

《阿麗塔战鬥天使》這個電影正告訴我們一個人必須要有夢想!

【《阿麗塔战鬥天使》觀後感】

葉謹豪

今天,我觀看了美國好菜塢最為火的電影—《阿麗塔战鬥天使》。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26世紀天墜之站後,天空上只剩下最後一座天空之城撒冷,上等人者住在撒冷,下等者被流放到鋼鐵裡,與半機械人過著弱肉強食的生活。鋼鐵城醫生撿到了尚為完整的少女的頭顱,把它進行改造,取名為阿麗塔,阿麗塔在戰鬥中回憶起自己的使命。

這部電影表面看起來十分血腥殘忍,但是從側面寫出了阿麗塔的勇敢與正義,也突出了她為了夢想不懈奮鬥,看到她獻出心臟,要雨果賣錢去撒冷的這一幕。我十分震憾,她竟然為了實現夢想,願意掏心掏肺,她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去上撒冷,我十分驚歎,體會到夢想無窮無盡的力量!

“夢想的力量遠遠勝過科技的力量”這部電影使我明白這個道理。

阿麗塔·戰鬥天使觀後感 篇8

觀後感 ,1436字

【《阿麗塔战鬥天使》觀後感】

陶溫博

最近有一部大電影《阿麗塔战鬥天使》主要講述了26世紀,依德在一堆“破銅爛鐵”裡找到了一個人,依德將她修復,給她穿上了她女兒的身體。後來在一次戰鬥中,阿麗塔記起有人叫她“99號”這使她十分疑惑。她當上了獵人,又一次與敵人大戰,這使她身體破碎,可她又穿上了火聯的機甲。她還去了機動球大賽,途中被追殺。可是在另一邊,她的朋友被殺,她很痛苦,就殺了扎潘。

這裡,我體會到了幾點關於力量的:一、力量即使再強大再強勁,可是也不能控制世界。就像電影裡的一個十分強勁的敵人,他擁有十分強大的力量,他想要殺死阿麗塔。可是在最後的最後,還是自己又一次的被打敗。

二、力量即使在從前很渺小,可現在就會強大。像電影裡的阿麗塔一樣,自己從前大戰,被扔下撒冷。可她很強大,一次又一次地打敗敵人。

三、力量可使人充滿勇氣。就像電影裡的那條狗一樣,之前很膽小,可是在後來,它為了保護阿麗塔,自已去送死。因為那之前它沒有勇氣,可後來它感受到了溫暖,相信自己的力量。

力量,就算再強還有更強的,而力量還可以使人有勇氣!

【《阿麗塔战鬥天使》觀後感】

林宸妤

《阿麗塔战鬥天使》是在感官視覺上一部以假亂真的科幻傑作。

電影開頭就來到撒冷下邊的廢鐵場,這兒也是戰鬥天使阿麗塔的發現之地。接著阿麗塔也開始了一系列的冒險之旅。在這次“旅行”中,她也收穫了愛情與家人,成功登上了撤冷。

電影最精彩部分便是當格魯來到賞金獵人的小地盤上時,阿麗塔一人作戰,大家都袖手旁觀。

這時,那隻曾被女主救過的小狗,挺身而出,但那也只不過是以卵擊石。很快便被格魯用機械手戳死了,阿麗塔的心像被刀割了一般,她慢慢蹲下,用雙手沾了一點小狗的血,摸在眼旁,就連一邊的馴狗師心中也怦然一震。

阿麗塔憤怒了,她來到地下世界與格魯戰鬥了三百多個回合。

就在阿麗塔用拳頭衝向格魯,就在她馬上勝利時,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格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刀爪割分了她的身體。但她並不放棄,阿麗塔憑著一隻手,一半身體,挖走了他的眼晴,打敗了格魯,此時的馴狗師也派出了許多獵狗去咬格魯。

一隻狗,讓阿麗塔爆發出瞭如此大的力量,看來在她眼中,那小狗就是她最為重要的朋友。

啊!這就是偉大的友情!

【《阿麗塔战鬥天使》觀後感】

周信傑

刺激的動作,幻酷的音效,有趣的情節。這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

故事主角阿麗塔,在天墜之戰之後身體殘廢。但醫生依德把她改造成機器人,但是她失憶了。在一次偶然的戰鬥中使她恢復了部分記憶,想起自己是火聯狂戰士,為了反抗天空“撒冷”統治者諾亞暴政的故事。故事最令我感動是他們那為追逐夢想而堅持不懈的精神。

夢想,不分貴賤,每一個夢想,都應該被尊重。周恩來的夢想是為中華崛起,錢學森的夢想是“兩彈一星”。他們不畏艱辛,為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夢想,他們勇往直前,堅持不懈,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夢想,也要正確選擇,造福人民,利於社會的夢想,是偉大的。而想著“統治世界”的人,就是在做白日夢。希特勒的夢想是統治全世界,他也是個人才,很聰明,但他走上了邪門歪道,選錯了夢想,成了千古罪人。而西藏的僧人唐東傑布的夢想在江上造橋,造福人民,而他一無所有被他人嘲笑。可他沒有放棄,堅持不解,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併成為了藏戲的開山鼻祖,名垂青史。

夢想,是偉大的東西,雖然有些遙不可及,只要好好努力,堅持不懈,正確澆灌夢想,再遙不可及也可以近在咫尺!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1321字

我確實想寫些玄乎的大道理,像人類本性,追求自我一類的,但我寫不出,也想不出。已有人於他們精彩的影評裡,將大道理列出了。

1900,實不相瞞,我嫉妒他。

媽媽看完說,“他太傻了,難道生命,愛情不才是最重要的嗎?”扯到生命時,她大概想順溜一句:他想過愛他的人的感受嗎?但細想,便頓住了。沒有愛1900的人。他是孤兒,養父也已死!

但他的童年,實在是快樂的,帶著那樣的天賦,令人敬而遠之的天才氣息早已裹挾著他長大了。但好在,他孤獨卻充實。他有一架鋼琴,一個朋友,一些船上與風浪打交道的日子,就夠了。

他死得過於草率,也難怪有人叫囂:明明生命更重要!

但1900的一生是圓滿的,他有日復一日的日子,有生而擁有的天賦,有未果的卻美好的戀情。

我童年時聽歷史,講述那些老境頹唐之人。君主年邁時,往往易怒,朝政也鮮有把持穩的。天妒英才,但天都妒嫉之人必將永世留青,永遠留下他們最意氣風發的樣子。我們也往往銘記早逝的英雄,帶著對青春與熱血的嚮往。

少不更事的時候,我時常想,既然歲月流逝時將帶走容顏,為何不留一張年輕的照片做遺照,永遠讓別人記著自己年華似水的模樣。

1900終將被遺忘,但他的故事長存!

“只要你有一個好故事,你就永遠也不會被人忘記。”

故事裡的他琴技無雙,他是可以用“兩隻右手”彈琴的人,他是認真的,對鋼琴痴迷的,是孩子氣,是獨一無二的1900。

1900,不應該存在!

嫉妒一個人時,我會忍不住找出他身上的差錯。

他的天賦無師自通,他沒有出生證明,沒有任何生而為人的證據。他險些親手毀掉唱片,打碎他在世間存在的唯一的證據。他怎麼做到將自己隱藏在破船中,無糧無水卻存活下來?

1900,從未存在,他只是一個故事,卻如此不朽!

若我們註定要在無盡頭的城市裡尋自己的歸宿,沒人能看見1900那樣的坦途。

他的生命是一眼望得見盡頭的,他不願下船,註定死於船上,被人遺忘,無人關心。但這豈不是最為幸福的生活,他不需選擇。

許多作品教我們追尋無窮無盡的人生,卻忘了有人渴求一份暢快和寧靜。

1900的教育絕不是正規的,他的想像力,坦率的性子總叫我對他有同齡人似的親切感,他是如此幸運。

他想有充滿愛的童年,上帝將他送給他善良的養父。

他渴望音樂,上帝教會他彈琴。

他永遠在海上,永遠與鋼琴和音樂相伴,永遠擁有獨自一人的快樂!

他實在像一個孩子,玩累了就回去,逍遙自在。

他令我感到自己彷彿是那些於船上奔波的,為濃霧中自由女神像歡呼的人群中的一員,但我於人群中卻看見了他,擁有我所沒有的幸福!

因為要為生活做選擇,所以厭惡選擇。

因為要在上帝的琴鍵上費力的彈奏不擅長的曲子,所以豔羨他正正好好,88個鍵。

1900是上天眷顧的寵兒。

而我是厭惡選擇,厭惡生命的小孩。

也許我會長大,也會逐漸理解生命的寶貴。

為什麼大人們在濃霧中艱難地選擇看不見的路,卻越發覺得生命寶貴。

1900,以短暫時光享受了一生的快樂!

如果1900下船了,他就得面對生活。

他會怎麼做?

他會說:FuckLife。

這個假設不成立,1900絕不會下船。

我羨慕1900……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809字

電影結束了,黑白字幕緩緩劃過,我卻不忍關掉視訊視窗。悽婉的小號聲,聲聲切入心中,悠揚,卻沉甸甸地壓在胸上。心中的憂傷像是濃茶,久久不散。我不肯失掉這珍貴的悲哀,把時間條拉回他在虛空中演奏的一刻。

他,被遺棄在船上,被鍋爐工養大,他叫“丹尼·佈德曼·TD·萊蒙·1900”。他是天生的鋼琴才子,在船的舞廳裡,他在風暴中與鋼琴起舞,他在音樂會上用音樂描述人心,他是鋼琴的靈魂。然而,他被環境束縛在船上,儘管世界從他身邊經過,他卻不敢走進這個世界。

他一生都沒有離開他所生活的“弗吉尼亞號”。他也曾愛慕那位平凡但出塵的姑娘,卻因自卑和怯懦失之交臂;他也曾想下船找她,卻在舷梯上望著無邊的世界遲疑回返;他也有一位真正走進他內心的朋友,卻拒絕與他下船而選擇死亡。

如他所說:“世界是一架擁有百萬琴鍵的鋼琴,那是上帝的鋼琴。僅僅是街道,就有上千條,你怎麼選擇其中的一條?怎麼選擇一個女人,一棟房子,一塊地,一個人生?我無所適從,只能選擇一種方法死去。”於是,戰爭結束後,他留在船上,在無聲的演奏中和破舊殘廢的船——他的世界一起爆炸殆盡。

一架鋼琴,琴鍵是始,琴鍵是終。幸福是他心中的遠方,生活的夢想始終存在,可他一生畏縮至死。究其原因,是因為他所缺失的與命運抗爭的尊嚴和信心,使他習慣了孤獨,他的“不做”使他的幸福成為了一個永遠存於心中的悲劇。

看罷,我不由得想到遠方,想到自己。我也像1900,默默問自己:“活著到底為了什麼?”但內心還未告訴我答案。儘管我也像其他人一樣學習著,努力著,可我是否只是簡單地為活著而活著,心中卻沒有那樣一個自由與詩意的遠方呢?還是,儘管我心中有這樣的一個遠方,卻因理想與懶惰的矛盾而躊躇不行呢?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篇11

觀後感 ,757字

萬家燈火

在眾多影評中覓得這麼一句話:凡人只能望其項背而興嘆,過後走向萬家燈火,各自喧鬧。

在影片帶來強烈視覺衝擊與心靈震撼之後讀到這句話,心底驀地一暖。

眼前回放著一幅畫面。當船頭人高喊“America”時,原本徜徉於音樂的人群蜂擁而出,只餘1900(主人公名)一人留於室內,伴著他的鋼琴。

對比如此,暗自心酸。

如此人物,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也只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荷花一擎。他註定是孤獨的。他的所有的音樂才能,凝成一顆無法觸碰的含淚明珠,化為不可攬懷的清冷月光。音樂奏響時,眾人為他燃起的燈火,僅是過眼煙雲。

萬家燈火捧出一世輝煌,與他無關。

人都是趨向利己性的,那些不為他駐足流連,趕著追逐自家燈火的人,我們無法歸咎於他們。他們只是甘於平庸,只是將海上鋼琴師這樣的境遇視為日常,無法體察其中的詩意與遠方。

常人只是驚羨於煙花綻放時的奪目,卻少有人為落幕時悄然的灰埃感慨。

城市格子間裡講述著的庸常繁瑣,兀自生動與凋謝。

許許多多“執拗”的“天才”,以常人難以理解的追尋,以遠離萬家燈火為代價,去裝飾自己的精神家園。而對此種人而言,把酒言歡者難尋,棋逢對手者難逢,高山流水的知音比萬家讚譽更為珍貴。

他一生未曾離海,以身殉船。“陸地上的人浪費太多時間在為什麼上,冬天害怕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天將至,永遠在追尋著哪裡永遠是夏天。”凝望萬家燈火,他看到的只有茫然。

他說:“我不會讓我的音樂離我而去。”

他說:“我已經和這個世界擦身而過了。”

他曾受陸地上所謂大師的挑戰,第三曲慷慨昂揚,熱汗淋漓。現在想來,那是他在彈奏自己生命的華章。

阿麗塔戰鬥天使觀後感 篇12

觀後感 ,750字

夢想的力量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電影,名叫《阿麗塔——戰鬥天使》。它講述的是在一場毀滅性的戰役:天墜之戰後,火星聯合國狂戰士倖存者阿麗塔反抗天空城“撒冷”統治者諾亞暴政的故事。故事中最令我感觸的是,戰爭並沒有使故事中的人物丟失夢想,為了實現夢想,他們不停地追逐。

夢想因人而異,或正義,或邪惡。機動球大賽主管的追求使金錢、地位;全身機甲地改造人殺手格魯依士卡的追求是報恩;擁有高超醫術的伊蓮醫生的夢想則是回到天空城”撒冷”……在這場權勢與人民,正義與邪惡的鬥爭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追求或目標,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夢想奮鬥著。

夢想部分尊卑貴賤,或偉大,或渺小。周恩來同志的夢想是中華的崛起,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祖國正在富強;錢學森同志的夢想是“兩彈一星”,在他的研究下,中國終於自主研製出了“兩彈一星”;而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夢想只是一個溫暖的火爐,一頓飽腹的晚餐……但不論是哪個夢想,追求夢想的那份執著都是值得尊重的。

實現夢想也要選擇正確的方式。製造了種族屠殺慘案的希特勒的夢想是光大日耳曼民族,但他卻選擇了殘酷的戰爭來實現他的夢想,於是他的夢想被憤怒的盟軍毀滅了;電影中維克特的夢想是擁有金錢與地位,但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選擇成為“撒冷”殘暴統治的走狗,殺人、搶掠,最終,他被反抗者阿麗塔殺死了,他的金錢地位也隨風消逝。可見夢想很重要,但選擇實現夢想的方式更重要。

夢想很珍貴,因為它需要努力與奮鬥去澆灌,夢想很美,因為它是我們前行的勇氣與力量。讓我們一同朝著夢想的方向跨步前進,為夢想而努力奮鬥!

抗戰紀念館觀後感 篇13

觀後感 ,923字

以史為鑑,開創未來

寒風凜冽,紅旗飄揚,站在抗日戰爭紀念館前的我們,可曾想起那一段段恥辱的歷史,可曾想起中國抗日戰士浴血奮戰,勇於犧牲的精神,可曾想起在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共奮戰的熱情。中國抗日的歷史是令中國人銘記於心的,亦是讓中國人永記國恥,以史為鑑的。

外敵侵略中國時期,國共合作的歷史可謂是十分曲折的,九一八事變後,國民政府採取不抵抗方針,直至西安事變,國民黨才決定與共產黨合作,共同抗戰,成為了時局轉變的關鍵!東三省已全部淪陷,而誰又能想到日本的野心竟如此大,盧溝橋事變後,全面性侵華戰爭發動。全國人民奮力反抗,掀起中國近代歷史上空前規模的全民族反侵略戰爭。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者對中華民族犯下的嚴重暴行,它並沒有使中華民族敗落,反而使人悲痛,激起了全民族抗日的浪潮,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共赴國難!“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在抗日戰場上,中國軍隊血戰臺兒莊,開展百團大戰,在敵前戰場與敵後戰場上各自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血肉,用性命保衛中國,那抗戰的激情永久持續著,激勵他們的是作為中華兒女的尊嚴,是那日軍殘酷的暴行帶給整個中華人民的悲痛,是守衛國家領土的責任!各界人民群眾站在統一戰線,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拿起筆作刀槍。畫家徐悲鴻講話站的收入捐獻給祖國,救濟災民,資助抗戰。科學家侯德榜發明制鹼方法,為抗戰時期的民族工業作出了貢獻。

在經歷無數風雨之後的中國,在全中華人民的奮鬥下,歷經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結束了,這是用無數鮮活的生命換來的,是無數人民的保衛和勇敢換來的!

我們當思今天和平的來之不易。作為現今國家的青少年,新一代,我們應當銘記歷史,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學習抗日軍的勇敢,學習國共兩黨放下偏見,共同合作對付外敵的決心,學習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勇敢保衛國家的熱情。在如今和平的生活中,我們應在行進的道路上勇於面對一切困難。更應寬容他人,善於合作,發揮出彼此最大的力量。但是在其他國家侵佔我們的領土時,我們豈能容忍,而應為了民族尊嚴而奮起,團結一心,守衛國家尊嚴!在未來前進的道路上,謹記革命前輩們的不易所換來的和平,在如今努力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血戰湘江觀後感 篇14

觀後感 ,827字

近日,我觀看了《血戰湘江》,感觸良多。

《血戰湘江》講述了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後,被迫長征期間強渡湘江、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的故事。影片中,紅軍由於李德、博古的嚴重左傾錯誤,走上險路。紅軍縱隊最終在各個紅軍軍團的保護下渡過湘江。其中紅軍在楓樹腳以死拖敵、紅軍34師基本全軍覆沒、百姓主動贈送紅軍糧食和一個又一個紅軍倒在血河中的情節讓人感動;紅軍紅五師師長李天佑和師長陳樹湘的英勇抗敵、毛澤東將藥物多次贈與戰士、周恩來下令丟棄輜重強渡、林家老四在得知父兄皆死於戰爭中卻仍毅然加入紅軍、遵義會議等情節也激動人心。

在這部電影中,有幾個人物是值得關注的。先是李德,他自傲,聽不進他人的建議,紙上談兵,讓許多戰士死於他的錯誤決策,在遵義會議上還拍案走人,是典型的死不悔改之輩;然後是毛澤東,他清晰地判斷出己方決策的失誤,勇於質疑高層,遭怒斥後不利用人際關係奪權,忍氣吞聲,用實際行動將損失降到最低,最終在遵義會上和平地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揮權,集中糾正了博古、李德決策上左的錯誤,成功地實際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表現出了一位領袖應有的智慧與手段還有觀念;接著是彭德懷,他雖然也明白高層的決策有誤,但急於立刻糾正,耐不住性子,手段和頭腦與一位領袖有著大的差距,也透露出了他對毛澤東的信任性;最後是博古,他年少有為,年紀輕輕就成為了三人團的一員,但卻盲目相信李德的決策,缺乏主見,最終與李德釀成大錯,但他知錯能改,聽得進他人的意見,還有幾度領袖風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怎會沒遇到過於此有幾分相像的事呢?我們的老師、長官、上司就沒有犯錯的時候嗎?可我們真的能做到向他們提出質疑,組織糾正嗎?往往是不能的,像毛主席那樣解決的更是少之又少。從這部影片中我也明白了,只有勇於提出質疑,用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多次交涉,最終解決問題,才能讓內部真正的和諧,讓一個組織變得更加優秀。

這就是我的感觸,希望大家也能觀看此部電影。

血戰湘江觀後感 篇15

觀後感 ,577字

歷史題材的電影,最大的特點與魅力,就在於它將過往的事塑造的有血有肉,讓我們感覺向當年的情景邁進了一大步,風煙狼藉亦或歌舞昇平,都變得親切了些。

而《血戰湘江》這部電影也是如此,它將歷史課本上寥寥幾筆帶過的“渡江”放大,再放大,揉開了一草一木,揉開了每一個人物的眉眼,將一幅巨大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令我們擁有更真切的動容,更深刻的思悟。

在我的印象中,毛主席一直被安上歷史書上的那張臉,慈愛,冷靜,睿智,堅定,是一個手握大權的沉著中年形象。而在影片中,卻展現了另一種模樣,似乎還是青澀的青年,在李德、博古頻頻犯下“左”的錯誤還一意孤行時,他幾次三番勸阻,未果。此時才能感覺到,毛主席一步步走得更遠更深實屬不易。即使屢次碰釘子,他也不氣餒,不抱怨,而是立即策馬飛奔,去儘自己最的努力挽回。

課本中留下的只是關鍵人物的姓名,可除去他們,還有千千萬萬以身殉國的戰士,他們也用自己的一腔熱血為書寫輝煌的歷史貢獻了一份力量。而他們最令我動容的,是他們心中因信仰而牢牢築起的一份“軍人的尊嚴”。該片中,印象最為深刻的電影畫面,便是奄奄一息的戰士氣若游絲地囑咐戰友將自己的帽子扶正,然後安然闔目。即使是死,黨的意志也永遠在那發光發熱,而我們戰士將不負這份意志。他們也應該被尊敬,也應該被記住。

血戰湘江觀後感 篇16

觀後感 ,1067字

在看完這部感人的革命電影后,我深刻感覺到:我接受了一次生動的革命歷史傳統教育,也接受了一次令人震撼的理想信念教育。

電影講述了於1934年11月27日,中央紅軍開始在湘江上游廣西境內與國民黨軍苦戰5晝夜,於1934年12月1日強渡湘江。雖然只有幾天的奮戰,但中央紅軍為了粉碎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個個都拼了命地戰鬥。電影內容把湘江當做背景,塑造了以毛澤東等紅軍領導人在長征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左派指引的錯誤路線給紅軍帶來的慘痛損失與代價:長征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到3萬餘人。表現了紅軍三十四師官兵勇於犧牲,視死如歸,拼盡全力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的偉大精神。

在影片中。中央紅軍們用的是最低等的武器,和敵人的武器不堪對比。他們吃的全是一些粗糙的乾糧,也吃過樹皮和皮帶。他們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爛爛的,紅軍們每天忍受著狂風的肆掠,忍受著惡劣天氣對他們的“洗禮”。但他們仍然不畏懼,迎難而上。最後和敵人拼到只有一顆子彈,有很多勇敢的紅軍死在了敵人的槍林彈雨中,他們永遠都履行著“誓死為蘇維埃新中國留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最後,3萬多紅軍成功西渡湘江,北上抗日。

在電影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其中有個片段最令我感動:當林家老四趕回部隊後,得知父親和哥哥都已經壯烈犧牲在戰場上了,他雖然淚流滿面,但仍然堅持要參加紅軍跟黨走。其實不只他一人是這樣,戰場上有很多戰士都把革命,把與敵人做鬥爭放在第一位,一心只為了革命成功,只為了打勝戰,這是偉大的革命精神啊!在戰場上,每個人的心都是系在一塊兒的,每個人都是一心一意跟黨走,每個人寧死不屈,直至犧牲。

“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在最後長征勝利的那一刻,多少中華兒女為此感動落淚,這屬於中華的勝利歸功與紅軍將士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啊!戰爭的艱難可以摧殘人的肉體,死亡可以奪走人的生命,但是沒有任何力量能動搖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信念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實至名歸的勝利!

歷史雄辯地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共產黨,就沒有如今我們幸福的生活!“擼起袖子加油幹”——這是我們給那些壯烈犧牲的紅軍戰士們最好的報答,也是對新中國最好的報答!

《逆戰》觀後感 篇17

觀後感 ,1023字

也許人的一生會豐富多彩,五彩繽紛,但每個人的人生道路卻與眾不同。驀然回首,在你無助時,家永遠都是你的依靠。只有家才是最溫馨的港灣,是最值得讓你擁有愛的真諦與擁護的肩膀。

在一家人的薰陶下,與家人一起看那期待已久的《逆戰》這部電影,真的讓人驚心動魄,刻骨銘心。對於我來說,這種場面再次被記憶的匣門而重啟,以至讓我銘記在心。眼前那經典的槍戰動作片,演技的高超讓人神魂顛倒。這部電影的主線脈絡清晰,劇情感人肺腑,那完美貫通的槍戰動作讓觀眾感到整部影片是一氣呵成的!尤其是槍戰畫面所勾勒起的場景激烈而真實,故事情節更是催人淚下,觀看這部電影時眼眶裡猶然又一股暖流貫穿眼角。

《逆戰》這部親情戲更是讓人感到家的溫暖與兄弟情的濃烈情感。影片中的場景更是讓人不思其反,引人入勝。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形態各式的槍器,直升機坦克及遊艇的穿梭貫穿。火車站更是目不暇接的交織在人群密集的街道中。整個作戰場面更是讓人神魂顛倒。那直升機在樓與地面間追逐更是步步驚心,讓人有種與生俱來的氣魄!

《逆戰》中演員謝霆鋒的演技更是精彩絕倫,謝霆鋒的角色雖是賊的扮演,但是在影片中他作為一個賊卻很爭氣,為了家人可以不顧一切,同時他也是一個好父親好兒子,一個為保護弟弟的好哥哥。而周杰倫扮演的則是劇中的主角,他扮演的是國際刑警。電影中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弟弟,但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他為了消滅對手而奮勇獻身的精神令人可佳。

這部電影最感人肺腑的是‘兄弟親’,從有緣到相識時的戰鬥,並且持續到最後那並肩作戰的畫面。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謝霆鋒與周杰倫兄弟倆在火車站那朝著相反的方向跑去的場景似乎有一種生死離別的感覺,不禁讓人心驚膽戰,呼吸的速度已漸漸融入到讓人窒息的瞬間。

這部電影中那振奮人心的情節更讓人感動不已。金燕玲的‘父母親’更是這部電影中讓人關注的焦點。由是金燕玲的哭戲讓人不禁對每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都頗有感觸。

《逆戰》這部影片給我的啟迪很大,更讓我真正懂得要珍惜生活,更讓人深知家才是最溫暖的港灣。當我們遭受挫折時,家會給予你最溫暖的懷抱,讓你再次擁有勇氣再次面對,正是在精神上的鼓勵才使得我們不畏挫折的決心與敢於挑戰的毅力。

生活因你而精彩,就讓我們共同攜手去裝飾屬於我們的海闊天空,去編制屬於我們的夢想。無論遇到任何波折,請深記:家永遠是我們最溫馨的港灣。

歲月裝飾了記憶的色彩,而時光的車輪將永不磨滅家的點綴與憧憬。讓溫暖注入我們心靈的交織處,就讓家永遠定格在溫暖的懷抱中。

渡江戰役紀念館觀後感 篇18

高一作文 ,680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成與渡江戰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謂是一戰定中華。

1949年3月20日,華東局機關先行進駐統籌,指揮了震驚中外的渡江戰役。3月28日,鄧小平和陳毅進駐瑤崗,4月20日下午6時開始渡江。偉大的渡江戰役自4月20日至6月2日在崇明島宣告勝利,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等名城重鎮,共計171座縣城,殲俘敵40餘萬,為全國大陸的解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紀念館內均為清末徽派建築,意韻悠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往左看是遊客接待處,往右看是總前委參謀處,裡面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文物,有步槍、子彈、手榴彈、軍毯等,儲存完好,引人入勝。

總前委參謀處對面有荷花池,白色的、粉色的荷花佇立在荷葉上,是那樣的威風凜凜。荷花池再往北看就是《渡江頌》書畫展,置身其中真的是巨集偉壯觀。

總前委舊址群現有六處景點對外開放,分別是總前委舊址、中共中央華東局舊址、機要處舊址、祕書處舊址、參謀處舊址、《渡江頌》書觀,歷史景觀與人文景觀總為一體,是休閒、學習的好去處。

今天的中華民族之所以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學生積極向上,這些都要歸功於震驚中外的渡江戰役奠定的基礎,而渡江戰役的成功又歸功於以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在瑤崗運籌帷幄,為中國的新生代開啟了一個完美的開端。

渡江戰役中還有一位女神,她就是馬毛姐。她,只是瑤崗村裡的一位普通老百姓,當大戰來臨之際,卻能不畏艱險,冒著槍林彈雨將解放軍戰士送到了河對岸,成為渡江第一船。馬毛姐卻不幸中彈,忍著劇痛護送解放軍戰士。值得我們全民族為之驕傲。

站在紀念館裡,回想著,那些戰火紛飛的日子一一飄過。

《百團大戰》觀後感 篇19

國三作文 ,813字

我觀看了《百團大戰》這部影片,深深地被震撼了。那一幕幕硝煙瀰漫的戰爭畫面,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影片講述了八路軍歷經各種磨難戰勝了日軍的故事。而最後一場大仗,讓我真真切切地想進入到熒屏裡去助八路軍一臂之力!在這場惡戰中,彭德懷總司令站在危險前沿,拿著望遠鏡,密切關注著戰局,左權和其他將領們要拉他下來,可他說:“我要和士兵在一起!”多麼可敬的人啊!沒有因為自己身居要職而高高在上,一句“在一起”振奮了全軍多少戰士的報國之心。

還有那位樑政委,她接到命令帶領團員去挖暗道,挖好後,把炸藥包往裡塞。“轟!”一聲巨響!突如其來的襲擊讓日軍亂子陣腳,在心裡默默地喊著加油的我也為他們感到高興。但是,敵軍的戰鬥機出現在了上空,投下了炸彈,樑政委不顧個人安危,急忙撲過去推開了一名戰士,當飛揚的塵土散去,那名戰士毫髮無損,而樑政委卻躺在那片燒焦的土地上—她犧牲了。她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年輕的戰士,為了革命無怨無悔。

我的眼睛溼潤了,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他們勇敢、不懦弱,或許他們認為為國捐軀是一種光榮吧!保衛祖國是自己來到這世界上的使命吧!可能是因為現在沒有戰爭,許多人不能理解這些軍人是哪來的勇氣。但你們可曾想過,如果當時你也是一名戰士,你會這樣做嗎?有些人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我會說我願意,當兵要的就是一種舍已為人的精神,保住了國家,就是保住了一切!這是一種信念,堅定的愛國信念!

戰爭勝利了,電影結束了,但彭德懷總司令說了一句話讓我永遠無法忘記:寧可浴血而亡,不願待頸而死!這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不怕犧牲的精神,堅持抗戰的精若沒有他們付出巨大代價,犧牲自己的一切,就沒有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正是有了這樣的精神存在,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必須牢牢銘記這段歷史,奮發進取,奉獻青春!

作為新一代的中學生,我們為今天的祖國繁榮昌盛而自豪,我們一定會更加努力學習,做一個勇於面對一切困難、積極向上的好孩子。

莫忘國恥——《屠觀血證》觀後感 篇20

觀後感 ,1121字

今年是我國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裡,我們始終不能忘記日本鬼子侵略中國後的所作所為,他們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恥辱。

1937年12月13日起,日寇侵佔南京後進行了長達6周的血腥屠殺,無辜的30萬中國同胞慘遭殺害。不錯,這就是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它給中國人民留下了“血的一頁”!

在假期裡,我看了《屠觀血證》這一部影片,它那深沉悲壯的樂曲,那一個個慘不忍睹的鏡頭,使我心裡如大海般颳起波濤,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在影片中,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個極為悽慘、極為血腥的鏡頭:一個大坑裡橫七豎八地躺著許許多多的無辜受害者,有的被捅破了胸膛,一動不動;有的被砍下了腦袋,身首分家;有的被砍得四肢下全,倒在血泊中呻吟……最後螢幕上現出的是“萬人坑”和一個血紅的數字—“300000”。

這都是那些冷血的,毫無惻隱之心的日本“獸兵”所幹的一切,敢問歷史上何曾出現過一批如此殘暴不仁的“獸兵”呢?

其實,我們中華民族也有過興旺發達的一頁,如世界聞名的四大發明—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張衡的動儀,華佗的“麻沸散”……我們的祖先發明創作有一百多項居世界第一,所以,那時候我們中華民族不但不會有膽敢入侵者,而且還令世界矚目羨慕。我們曾有過光輝的一頁,但為什麼還會遭到如此的恥辱呢?

就是近代,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家因鴉片的禍害而貧窮落後,1840年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繼而令國土轉讓他國。日本更是籍“七七事變”入侵中國,“南京大屠殺”就是政府無能,敵人殘暴的鐵證!在影片中,我親眼所見日本入侵南京後的惡行:男的被日軍恣意折磨,鞭打,甚至被活埋,女的就成為那“獸兵”發洩淫慾的物件,他們連十一二歲的小孩至七八十歲的老婆婆也不放過,玩厭就“挑刺肛門”或槍斃,有的女性就為貞潔而投井自盡……這是一個個多麼令人氣憤、沉痛的鏡頭啊,這又是一個“國弱被人欺”的表現!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的改革政策好,使中國逐漸強盛,香港、澳門亦相繼重投祖國的懷抱,人民豐衣足食,經濟春筍般發展,中國人民又站起來了!

雖然現在中日戰爭結束,美伊戰爭結束,世界上表面上是和平,但這和平之中又不是真正的和平。有些國家心裡仍各懷鬼胎,心裡想著哪一天又去攻擊哪一個國家,令這一片和平又再次倦入戰爭,像日本那樣,要修改教科書,掩蓋侵華事件;首相小泉仍參拜靖國神社,明目張膽地要復活軍國主義。

未來的21世紀是屬於我們的,我們是跨世紀的青少年,從小就要熱愛和平,熱愛祖國,國恥莫能忘,更要以此為動力,好好學習,掌握知識,長大後去建設一片和平,搭建一座友誼的橋樑,更要為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貢獻力量!不能讓這一段慘無人道的歷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