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呼喚另一種行走相關作文20篇

行走呼喚另一種行走 篇1

國三作文 ,926字

大漠之上,湧起濃濃雲煙,任風沙胡亂浸蝕著我那早已麻木的臉龐,灼燒著。託著沉重的雙腳行走在滾燙的黃沙之上,疼痛著。回首一望來時的路上,血跡斑駁,那刺眼的紅似乎在向我宣示著什麼。

驚醒,原來只是一場沉長的夢,但腳底那燒灼的感覺竟那麼真實。緩緩拉開屋內的白窗簾,從縫隙跳入的那一束束陽光竟令我睜不開雙眼,那一瞬,眼前看不見的白好像幻化成了一望無際的大漠。我朝著沙漠的盡頭走去,彷彿大片依米花盛開。

行走一瞬黃沙遍地,一瞬斑斕若花,即使前一秒腳印深刻在黃沙之上,下一秒就會被隨即而來的風吹逝,但只要沿著沙漠的盡頭走去,回首間,那一行行腳印竟清晰可見。

在前方坎坷之時,用信念行走,不停抑或是堅定。

這一大片盛放的依米花將我的思緒拉到了那個久遠的年代,硝煙四起當中,我跌落在一個呼告“行走”的年代。

從瑞金到金寧,三萬五千裡,行走……跨越距離,行走……超載時間。

在那漫天飛雪之上,我聽到了嘹亮的軍歌劃破蒼穹,為天地渲染上幾分肅殺,前方未可知的崎嶇,後方,沒有後方,我看見一行行的腳印深深刻在潔白的雪地之上,似乎被時間凍結,久久不能被風雪掩埋。有的人,走過了一個又一個世紀,帶著那紅飄帶繼續行走,時間,把他們鑄成精神的巨人。

在瀰漫硝煙的瀘定橋上,我聽見那聲聲強有力的吶喊直擊向敵人,熊熊烈火當中,仍邁著堅定的步伐向前衝去,將自己的豪情全部獻給他們熱愛著的祖國。

瀘定橋的火漸漸熄滅了,濃厚的黑煙不停的竄向天空,面對滿目瘡痍,在落淚之後便又是堅定不移的向前走去,我看見那一行行腳印的漸遠,錄入了歷史的長河中,時間,把他們的足跡珍藏。

《七律长徵》中寫道“紅軍不怕長征難,千山萬水只等閒。”他們的足跡跨過了千山萬水,他們將五星紅旗的色彩渲染在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之上。

時過境遷,英雄不復,精神永存。

“行走”,不知有多少人“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們自己不僅堅定的行走在自己的人生歷程中,他們的精神也仍不斷行走著,跨越了歷史,超越了時間的距離。

歲月將時光打磨,時間改變了一切,但歷史都沒忘記那些為人類的行走而不停行走的人,跟隨著他們,“行走”。

我從大漠而來,渴望征服大漠,我又將歸向哪裡,我不求精神能夠行走,只求堅定不移地隨著心的方向,奔赴,永不停止。

另一種愛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01字

每個人都有父母的疼愛,而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愛也各不相同。

從我記事起,爸媽就讓我自己吃飯,睡覺,穿衣服,凡是能自己完成的儘量自己去做。吃飯時,如果我把筷子伸到媽媽跟前去夾菜,媽媽便會批評我:“你長大了出去吃飯,也把筷子伸到別人跟前去夾菜嗎?你想吃可以告訴媽媽,媽媽夾給你。”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能剩飯。家裡來客人,有好吃的東西要先給客人吃,最後給自己。往往因為這樣我要吃最小的或者最不好的。出去買東西時,媽媽會對我說:“該買的東西媽媽會給你買,而那些不應該買的媽媽不會給你買的。”可是我要買書的時候,媽媽會毫不猶豫的掏錢給我買,而且告訴我只要你愛讀書,想看書媽媽就算不吃飯也會給你買。

每當我做錯事媽媽大聲斥責我時,我就想“媽媽為什麼對我這麼凶,難道我不是媽媽親生的,而是媽媽要的小孩。為什麼別人的父母對孩子都那麼好,而我的媽媽卻這麼嚴厲地對我。”我的心裡很委屈,總是偷偷埋怨媽媽。

現在,隨著年齡的長大,我開始有點明白了。媽媽對我的嚴厲,不是不愛我,而是在教育我在社會這個大染缸裡做一個能把事情圓滿解決,不依賴別人,能夠自立自強,對長輩恭敬有禮,會勤儉節約不浪費任何東西包括生命的人。

謝謝您,媽媽!

父愛的另一種方式 篇3

國一作文 ,442字

在我的印象中,老爸很“瘋”,經常和我一起跑、跳、鬧、笑,幾乎沒有對我紅過臉。可是那一次,老爸的臉色變了,但正是這次變臉,讓我體會到了父愛的另一種方式。

那是三年前的一個黃昏,我握著幾乎不堪入目的分數,沉重地向家裡走去。內心幾乎要崩潰了。

剛回到家,我就把試卷向沙發上一摔,頭也不回地跑到裡屋哭去了。半晌,媽媽進來了,眼神中好像有種嚴肅的光。我畏懼地向後縮了一縮,這時候,爸爸進來了,用他那一貫溫和的語氣把準備“火山爆發”的媽媽勸出了門外。關上門,爸爸微笑著說:“不哭啦!一次考糟不要緊,下次可要努力呀!”

“別管我,我只考了85分!”我發瘋似地喊道。

“我不允許你自暴自棄!”爸爸的臉色突然沉了下來,“一次考不好有什麼關係?還有比你分低的人!這算什麼,人生的挑戰還有很多,這不過是其中的一葉扁舟,要知道,那些表面風光的人,背後,有多少次失敗的痛啊!這一個小挫折就倒下了,將來怎麼辦?”

爸爸的話像針一樣刺醒了我,看看媽媽拿進來的卷子,我彷彿感覺到一種力量在我身上流動,這是父愛的力量!

幸福的另一種詮釋 篇4

國二作文 ,1120字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藍,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綠,陽光的幸福是鑲一身金黃,而我們的幸福擁有一片金色陽光。—題記

在我心中,珍藏著這樣一片金色的陽光—書。每當陶醉在書的海洋裡的時候,一種奇妙的感覺就充溢著我的心房。我似乎聽到自己由衷讚歎:“讀書真好!”

小時候,老師教我背古詩。“古云此日足可惜”、“塵埃不見咸陽橋”……我每背會一首,就能得到老師一張欣慰的笑臉!長大後,小人書、連環畫佔據了我的幻想王國;再長大些,手中的書已變成古典小說、西方文學。我讀著古今名家們的作品,總會有種蠶吃桑葉的快感,有時也有如餓漢撲在麵包上的滿足感,以為這是我最大的幸福,與眾不同的幸福!

我喜歡讀書,在於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詩人們寫詩,總是反覆錘鍊,如王安石吟道:“春風又到江南岸”,對其中“到”字很不滿,把“到”改成“入”“過”等字,一連改了十幾次,直到改為令他滿意的“綠”字才罷休;又如賈島對“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中對該用“推”還是“敲”猶豫不決;再如盧延用“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對自己苦心於寫作的生活進行真實寫照。由此我明白:要寫好一首詩,要寫好一篇文章,總得付出千辛萬苦。

杜甫在他的詩中這樣描述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讀到此時我就想:“是不是沒有靈感,只要喝酒就行?”現在想想,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若沒有美酒,李白豈不就沒有寫詩的靈感?由此我明白:若缺乏靈感,即使是唐詩“浪漫主義”流派代表的大詩人,也會感到苦惱。

我喜歡讀書,不僅在於它讓我明白道理,還在於它給開啟一扇神奇的窗,讓我見識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獲得一段段獨特的生活體驗。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結識了一位百折不撓的英雄—保爾?柯察金,感受到他為祖國獻身的精神;讀《本草綱目》,我彷彿看到李時珍跋山涉水、勇嘗百草、勤做筆記的情形;讀《童年》,我為高爾基不幸的童年生活感到心酸,那段生活,沒有歡樂,沒有遊戲,有的,是無盡的艱苦……每每從書中得到知識,得到他人的生活體驗,我就能深深感受到書籍無窮的魅力,感到讀書的樂趣。

儘管如今的學習生活非常緊張,但我仍不會壓縮讀書的時間,不會停下讀書的腳步,書簡直成了我的精神脊樑!我的生活已不能沒有書,就像大地不能沒有陽光,就像鳥兒不能沒有翅膀。讀書使我明智,讀書助我修德,讀書幫我養性,讀書催我進步。也許我該給自己“衣食無憂、家庭和睦、學有所成”的幸福以另一種詮釋—以書為友,其樂無窮!

如果上天給我一個實現願望的機會,我願做一葉扁舟,遨遊在書籍的海洋中探險尋寶;我也願做一隻小小的書蟲,咀嚼書籍的營養而忘乎所以;我更願做一隻殷勤的青鳥,飛翔在書籍的幸福花園裡久久不離去。

另一種完美的體現 篇5

國二作文 ,689字

比賽是為了什麼?為了完成任務?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為了奪得更多的獎項?在我看來,這是比賽的表面目的,更重要的是在比賽全過程體現出來的那種團隊精神,那種群體內部形成上下一致,相互支援,密切合作,無私奉獻的群體精神。

前幾天,學校組織了一場廣播體操比賽,參賽的有七、八年級的全體學生、由學校的領導以及部分老師當評委。分別評出各級的最佳領操員、最佳指揮員以及兩級各前三名的班級。

比賽準備的前幾個星期,正值三伏,不管是烈日當頭,或暑氣蒸騰,或淫雨霏霏,在操場上隨時可以看到學生操練的影子。經過幾個星期的辛苦練習,終於要拿出實力,展示自己多日來的勞動成果。

在指揮員巨集亮的口令聲中,在領操員的帶領下,在同學們積極的參與下,整個比賽場面無不體現著學生團隊拼搏進取的精神。

群體比賽要求個人的動作應與整體的高度和諧統一,做到個人服從集體。當今的青少年兒童由於種種社會、家庭問題的緣故,容易形成孤僻、自傲、對世事漠不關心的不良性格。體操鍛鍊或比賽,不僅可以豐富青少年兒童的課餘生活,還可以防止和矯正青少年兒童的不良品行,創造一個積極上進的氛圍,培養團結協作、互助互愛,服從組織、遵守紀律等集體主義精神。同時可以培養青少年兒童的友誼感與集體榮譽感,有效地消除部分青少年存在的心境低沉、抑鬱和情緒淡漠的現象。

看著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各自為各自加油鼓勁,各自盡最大的努力完成比賽,我看到的不是同學們之間那種團隊的拼搏精神,那種頑強的意志,那種持久的定力,更確切的是,那就是校園、班級文化的有力體現,是比賽目的的另一種完美的體現,在這個美好校園文化的薰陶下,今後的學習生活定會開出絢麗的成功之花。

失去是另一種獲得 篇6

國二作文 ,633字

縱觀古今,放眼世界,品析世間的起起落落,得得失失,最後才會恍然大悟:失去是另一種獲得。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最後的結局告訴我們,失去也是一種獲得,這正好印證了老子的辯證法:福禍、得失是相互轉化的,項羽失勢,四面楚歌,他選擇了自刎,這是一種失去,但獲得了流芳百世的勇烈之名;孫武牧羊,十幾年不改其志,生活窮困潦倒,仍不屈服於匈奴的勸服,他回到大漢,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他失去了?不,他為後人樹立了榜樣,贏得了後人的敬仰!

西湖橋斷了,白娘子與許仙隨之緣盡。緣盡是一種失去,但也是一種獲得,西湖邊多了一份期待,一份悽美,一段傳奇;林黛玉含淚而逝,無緣與塵世的寶玉長相廝守,是一種失去,但也是一種獲得,他們成就了中國文學的永恆主題之一,他們也讓世人明白了愛情的本真。

萊茵河畔那位孤獨的音樂家,他失去了聽力,失去了愛人,生活從不曾憐惜他,但也因為失去,他明白了生命的本義,創作了一曲不朽的《生命交響曲》;海倫一出生就失去了光明,卻換來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輝煌;奧斯特洛夫斯基幾乎全身癱瘓,卻成就了激勵無數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失去只是抽出生命中的一份脆弱,卻獲得另一份的勇氣和堅強。

中國近百年的沉浮,銘刻了一段百年恥辱的記憶。我們失去了數之不盡的黃金白銀,更失去了作為一個大國的尊嚴,但我們卻獲得了一個共識:富國強兵才是我國的必然選擇。

失去是另一種獲得,任何時候都要換個角度來看。對待過去,對待歷史,也是一樣,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失去,失去的是另一種獲得!

另一種鄉村生活 篇7

國一作文 ,656字

午後的陽光緩緩流動,一捧清茗,任目光輕盈的撫過書頁,心靈在溫暖的空氣中感悟,昇華。這一直是我向往的另一種鄉村生活,沒有喧鬧與雜念。這又何嘗不是世人所憧憬的桃源生活呢?

真正的令人嚮往的鄉村生活不是簡簡單單隻需要美景去點綴的,還需要一顆澄澈如秋水,遼闊如大海之心,方可領略真正的令人心怡的另一種鄉村生活。

大家是否品讀過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書中,向世人訴說了一個隔離於塵世之外的世界,它是由一個漁人在不經意之時發現的。此地安靜祥和,民風純樸,與世隔離。可是當漁人領官兵和太守劉子驥試圖闖入時,桃花源卻神祕消失了。再問大家拜讀過《鏡花緣》嗎?《鏡花緣》中的無數小島美如仙境,如東方蓬萊仙島……這些優美的鄉村生活曾令世人所歎服與迷醉。

然而,試問,這些令人嚮往不已的鄉村生活是真實的嗎?真的有人親身體驗嗎?不,沒有。這些只是一種境界,一種空間。其實,這些令人歎服的鄉村生活只是世人對美好自由生活的一種嚮往罷了。陶淵明能尋找到自己的桃花源,關鍵是他能保持一顆如明月般皎潔,如清泉般清澈的心靈,造就出高潔,傲岸的情操,如菊般的清香素雅,蕩氣迴腸。

也許我們無法像陶淵明一樣隱逸歸山,享受如此淳樸而又別樣的鄉村生活,但我們可以在心中守衛我們心靈的一角,守衛這一片靈魂,使它成為一方淨土;在這片淨土之上搭建一個桃花源般的悠然清逸的鄉村生活,保持一顆平靜,熱愛生活之心,靜靜去享受這種獨特的鄉村生活。

當我們正式開啟這扇桃花之門時。我們便能體驗到另一種鄉村生活,我想這就應該是《桃花源記》中“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的那縷光了。

另一種美麗 篇8

高二作文 ,688字

中國是詩的國度,其詩歌藝術源遠流長,詩、詞、歌、賦浩如煙海。從眾多的詩裡行句間,讀到了詩人彼時彼刻的感情。不少的詩歌透露了作者的孤獨、怨恨或是離情別緒。無論是何種情感,其詩句、文詞都是美麗的。

“屈平辭賦懸日月,楚山臺榭空山丘。”的聲譽,是因他獨具人格而贏得的。屈原能夠堅定孤獨和“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境界,成就了他的英名,這正是一種美麗。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春天悄然來臨之際,絮風裁出七彩嬌花。桃花也不例外,雖不及名貴花卉,卻也暗吐馨香。它並有對著眾花齊鳴的盛景黯然嘆息,雖沒有一顧傾城、二顧傾國之容貌,也沒讓自己猶如“雞立鶴群”倍感失落,它仍是在繁盛的春天,默默吐蕊,盡散芬芳。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夏日悄悄來臨之時,酷熱沖淡了昔日紅顏,芸香遁影,殘英消匿。而芙渠燦然開放,頭頂炎炎烈日,依舊獨立池中,自顯佳姿,傲然獨立!

“自然天賜赭黃衣,蕊寒香冷蝶難來。”秋天漸漸光臨之際,愁雨一洗春夏熱情,敗葉凌亂,衰草悽迷。蘭菊此經風櫛雨沐,依舊玉樹臨風,燦爛如故。在清秋的季節裡。它正是薄霧濃霜中的那片蘭菊,銳志創新、自現風華地迎風微笑!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冬款步走來只時,凜冽寒風捲起漫天飛雪,梅花依舊泰然綻放。在殘酷的嚴冬裡,它堅忍不拔,頑強傲立,淡香猶存。

“勝不驕,敗不餒。”每一種花持有它獨特的美麗。

人也如此,在各自的領域,獨自欣賞自我,品味自我,獨具一番美麗。

詩人的境遇不同,所寫詩句的筆韻不同,情調亦有所不同,都各自呈現了她們感情色彩的美的意境。

美,其實無處不在,而在於我們的眼睛卻沒有發現它的另一種美麗。

用另一種眼光看問題 篇9

高三作文 ,728字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既然是“人無完人”,那我們為何不用另一種眼光去看事情呢?

其實,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每件事、每個人都會有一點瑕疵。正如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人人都說她有沉香之貌,但她再美,卻也有心痛之病。故而每每她犯病之時就捂著心口、皺著眉,使得她那本就美麗的容顏變得更加楚楚動人。如若西施不是有心痛病這個瑕疵,試問又怎能為她的容顏添那一些的美呢?如此可見,有瑕疵並不一定是壞事,那孔聖人也還有過錯、璞玉也還有瑕疵呢?

其實,有缺點也是一種動力。傳說上帝在造大象時因疏忽將大象的鼻子拉得又長又大,使大象看起來奇醜無比,因此很多動物都不願意與大象一起玩。後來上帝也忘了這事。一次大象因故得知自己的醜陋不但沒有頹廢反而用它那又大又長的鼻子喝水,幫其他動物幹活,久而久之,大象成為了陸地上最為強大的動物。後來上帝想起了大象和它的醜鼻子,就去找大象卻發現它把自己的醜陋變成了一種力量,成為了生存的法寶……這是一種多麼聰明的動物啊。就因為它從另一個角度去想問題,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缺點,得到了成功,它的缺點成為了它成功的重要動力。

然而,成長雙何嘗不是一張白紙,將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都印在上面,包括成長中隱約出現的黑點。其實對於成長中出現的黑點,那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你並不用去想那些個黑點汙了你成長中的白紙是多麼可恥、多麼的可恨。你可以用另一種眼光去看那些汙點,把它們當作是警戒,然後用正確的行動去譽寫你的白紙。有句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是的,聖人也會有過錯,更何況我們是普通人呢?

現在,請收起挑剔的目光,投之以欣賞的目光去看待世間的人、物,或許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煩惱了,就像我們用我們的另一種眼光去看就能看到另一個世界……

用另一種方式愛你 篇10

國二作文 ,1051字

七歲那年,我以為抓住了一隻螢火蟲就留住了整個夏天。

十四歲那年,我以為抓住了他的手就可以讓他永遠青春。

他是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更像是我的朋友。他沒有傳統嚴父的不苟言笑,沒有嚴格無比的要求,沒有嚴厲呵斥,沒有溺愛“謙讓”,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頑童。他的幽默細胞遍佈全身,溫暖的笑容在他臉上常駐。和他在一起好像所有的煩惱都會被拋至九霄雲外。他好像永遠不會煩惱,也不會嚴格要求我。

七歲那年夏天,晚風夾雜著夏日特有的燥熱拂過臉頰,本來就浮躁的心情在我那時小小的心靈裡慢慢滋生。我鬱悶無比的在家裡踱步,他看到我鬱悶的神態,玩世不恭地對我笑笑;“走,我們出門抓螢火蟲!”那時的夏夜還很美,抬頭看看,還能看到滿天繁星。七歲的我用稚嫩的手牽起他寬厚的巴掌,在草叢中尋覓那閃著淡淡幽光地小生靈。一道小小的光從眼前晃過,他鬆開我的手,用那雙大手輕輕得捂住了那隻螢火蟲。我爭著搶著要爸爸把它給我,可他搖搖頭,只是把螢火蟲發出的光亮給我分享,嘻皮笑臉地看著我,;“我才不給你呢,要抓你自己去試試?”就像一個活脫脫的少年,當時的我就在想,哪一個父親不謙讓孩子?這也太不夠意思了吧,呸,他也太不稱職了吧!

雖說他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歡樂,可過於偏於朋友的爸爸卻讓我有事疑心重重,為什麼他會如此“平易近人”?為什麼他會對我如此放鬆?為什麼他不以一個嚴父的身份陪伴在我的身邊?我想不明白,難道說他不愛我?

可自從那件事以來,我才發現我原來真是太無知了。

那天傍晚,我看到他異常疲憊的拖著身體回到了家,將公文包扔到沙發上,整個人癱軟在沙發上,砸出一聲巨響。媽媽聞聲而來,立馬扶著爸爸去換藥,爸爸在進房間前還努力地擠出一個笑容。我一個人站在門口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在我的記憶裡,爸爸一直像一個少年,一直像我的朋友,從未如此脆弱過。我走進房間,看到他臉色蒼白的躺在床上,直到媽媽告訴我,我才知道爸爸有肩周炎!他看見我進來了,還是虛弱的笑笑,像朋友般做了一個鬼臉。我沒有笑,而是盯著他日益增長的白髮,原本黝黑的頭髮已慢慢變灰,臉上的皺紋也隨著歲月的變遷越來越深越來越多,手掌也因歲月無情變得粗糙無比。我突然意識到,他,那個如朋友般的他真的老了。我的眼眶不知為什麼紅了,他注意到了我的神態,還是如平常一般講了一個笑話,我還是沒有笑,眼淚奪眶而出。我抓住他的手只希望時光慢些吧,不要讓他變老了,我還想讓他陪我到永遠,逗我笑。

那一次過後,我知道了,我終於知道了,他愛我,只是用一種另一種方式愛著我。

當時光流逝,願他不再操勞,等我逗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