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鋒號電影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衝鋒號電影觀後感 篇1

觀後感 ,764字

學校組織我們在班會時看了一部衝鋒號的電影,使我們感悟頗深,久久不能忘懷。

這部電影記述了流浪兒虎子跟隨紅軍長征成為合格司號手的成長故事,並真實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紅軍隊伍血戰湘江、轉戰遵義、飛奪瀘定橋、翻越雪山,穿越草地的感人故事。

先說一直領導著虎子前行的大高個兒司號衝鋒員。他在紅軍每次戰鬥到高潮時,他都第一個衝上前去吹響那有力的衝鋒號,不管敵人的炮火有多麼猛烈,他都義無反顧的衝上去吹響那嘹亮的衝鋒號,因為他知道衝鋒司號員都是勇敢的、自信的、昂首挺胸地去吹出那有力的衝鋒號的;再說一說領導的紅軍主力軍的連長。他看似對待戰士很嚴苛,其實比任何人都關心紅軍戰士的安危,當紅軍戰士被日本敵機射倒時,他就像一隻野獸一樣咆哮地喊著“把那個敵機給我打下來”。最令我難忘的是連長在紅軍過雪山遇到雪崩時,為了不讓兩個小紅軍被雪崩帶走生命,在千鈞一髮之際,帶兩個小紅軍躲到了小冰山裡,後來又為了保護兩個小紅軍被凍成了冰雕。在連長被發現變成冰雕那時,班級多數人都不禁流下了感動的淚水,而我沒哭,我知道連長沒有死,他的肉體雖然沒有了生命力,但是他那不怕犧牲保護弱小的精神還留在了這個世界上,他得到了永生!而這部電影的主角虎子不畏強敵、勇於和敵人鬥爭、不向惡勢力低頭等品質都值得我們學習。

而除了他們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的紅軍戰士,例如紅軍戰士瘦猴兒、瀘定橋衝鋒敢死隊等等,他們都有同樣的品質,那就是不怕犧牲、遇到困難不退縮不害怕的品質。並且他們信任共產黨,信任人民。這些就是他們勝利的原因,這些也是我們要學習的東西。

至今,紅軍爬雪山過草地萬里長征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中國共產黨崇高的理想和為了理想不畏艱險的美好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我不會忘掉那年他們所做的,所說的,更不會忘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我們的今天!

衝鋒號電影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1088字

一部好的電影一定是觸人心靈的,一定是令人回味無窮的,一定是讓人記憶猶心的。《衝鋒號》就是這樣的一部經典的電影。

這部催人淚下的電影是這樣的:一位小流浪漢在一次戰爭中結識了紅軍,紅軍親切的稱他“虎子”。虎子雖然加入了紅軍,但是沒有崇高的信仰。有一次,他吃了別人的食物,喝了別人的酒。被責罵的他感到十分委屈,竟然一氣之下,離開了紅軍,又開始了流浪。一天,他偶然得知:曰軍要趕在紅軍到達瀘定橋之前,前後夾擊消滅紅軍。虎子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紅軍,傳達了訊息。得到訊息的紅軍提前到達了瀘定橋,消滅了敵人。從此,虎子隨著紅軍爬雪山、過草地,在他的努力奮鬥下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一一當一名合格的司號手。

影片中的虎子年輕氣傲,有許多缺點,但他的優點也是突出的。在老奶奶受欺負、護士姐姐處於危險時,他的做法所體現得大公無私、捨己救人的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對於虎子的缺點,我們只能一笑而過嗎?不是的,偉大的先師孔子曾說過:“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應該審視自己,對於他的缺點,如果我們也有,就改正;如果沒有,就注意不要犯。這是一個學生應該具備的優秀品質。

談完了主人公,我再來談一談那些令我感動的、記憶猶新的瞬間。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大個子叔叔矗立著,吹著號角,號角聲如雷鳴般響徹天空,彷彿在向虎子呼喊:“沒有倒下的司號手,只有站立的司號手。”那一刻,我心頭一顫,禁不住為大個子叔叔捏了一把汗,同時心中也生起了對他的無限敬佩之情。他就像山一樣,沒有什麼能打穿它,沒有什麼能炸燬它,沒有什麼能駁倒他。他就像山一樣屹立不倒。

鏡頭一個個變化,電影在繼續。雪崩過後,虎子、護士姐姐和連長被困在一個洞裡。天寒地凍,兩個孩子瑟瑟發抖。連長脫下了棉衣,為孩子們蓋上。風雪,從一個縫隙中亂入。而連長,堅持著,用身子擋住縫隙。雪停了,戰士們打開了洞,孩子們被救了出去,可連長卻不知去向。當雪塊紛紛墜落,連長那僵硬的、卻依舊挺拔的身姿出現在我的眼前時,我頓時被嚇了一跳,隨即,大股的眼淚也禁不住地湧了出來。我又一次被他的無畏的精神所感動,也為他的死感到萬分惋惜。如此絕境,能不顧己危地保護他人,這是一種多麼崇高的精神?

雖然戰爭已離我們遠去,但共產主義精神仍存。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先輩們保衛祖國、浴血奮戰,創造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現在,他又將激勵著我們發奮圖強,爭取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電影結束了。良久,我神情恍惚,連長的英姿又出現在我的眼前。我似乎看到了連長的嘴角泛起了微笑……

雷鋒電影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648字

3月5日是“雷鋒日”,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雷鋒》電影。說實話,剛開始,我對這種記錄片沒有什麼興趣,但在看了雷鋒叔叔的好人好事後,我對他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雷鋒叔叔的童年記憶在舊社會徹底破碎了,父親被絞死,母親被吊死,哥哥被累死,弟弟被餓死,只留下了他一人艱難度日,他赤腳在雪地裡砍柴,被地主家的婆娘看見了,硬說雷鋒砍的是她家的柴,並在雷鋒的手上留下了一個永遠都無法癒合的傷口,那是殘暴與專制,時刻提醒著雷鋒自己一家人的慘死,要讓舊社會不再重現。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自然是誇張的說法,但反映了雷鋒叔叔做好人好事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為學校的建設添磚加瓦,卻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只說自己是解放軍;他冒著大雨將孩子和婆婆送回家中,連水也沒喝一口,就走開了;他將自己的襪子縫了又縫,補了又補,連一瓶一角五分錢的汽水都不捨得買,但當得知自己隊友王大力母親生病,沒錢買藥時,就將自己省吃儉用留下的20元錢以王大力的名字寄了回去……

比起雷鋒,現在還有多少人,能不求回報的幫助別人,即使幫助了,也是在“雷鋒周”那短短的幾天,有多少人能做到持之以恆?由此,也有人講了這樣一句話:“雷鋒同志沒戶口,三月來四月走。”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作用,正如雷鋒在日記中的一句話:“我們生命是有限的,而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用我有限的生命投身到為人民無限的服務中去。”

即使只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也會有它的作用,只要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就能散發出無窮的作用,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這樣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吧!

雷鋒電影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732字

在五一勞動節時,為了讓我們深入地瞭解”勞動”二字,家委會的爸爸媽媽精心設計,帶我們去了最能體現克拉瑪依人勞動精神的礦史陳列館,最讓我難忘的是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電影《雷鋒》。

這部電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拍攝的,雖然是懷舊的“黑白影片”,但它的內容豐富,繪聲繪色地描寫出了雷鋒的樂於助人的精神品質。影片以點帶面,主要演繹了雷鋒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幾個小故事。媽媽告訴我“雷鋒坐車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就是雷鋒一生的寫照。我聽了恍然大悟,從小就聽到誇讚做好事叫“學雷鋒”。電影中展示的故事雖然只是雷鋒做了一生好事中的“冰山一角”,但也足以體現他樂於助人的精神了。

“帶病到建築工地參加義務勞動不留姓名”是雷鋒叔叔無數好事中的一件,他用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體現“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為人民服務是我應該做的”。在雷鋒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召下,建築工地的工人們展開勞動競賽,原本要一天完成的工作,不到兩小時就完成了。

“我叫解放軍”,多麼樸實的回答,又是多麼響亮的稱呼。滂沱大雨中,雷鋒抱著孩子,攙扶著老大娘,一步一滑走在泥濘的山路上,一直到天黑才把老大娘送到目的地……他可是因為有病才請假出來看病的,他可是帶病在工地上運了半天磚的病人呀,他竟然又冒雨走了來回四十多裡的山路!雷鋒叔叔這樣一個普通的人,卻做了平凡而偉大的事,正如他在日記中寫到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麼做的!他言行一致的品質真的值得我好好學習。

雷鋒叔叔用他的一生來告訴我們:生命的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在於接受,在於索取。我以後也要向雷鋒學習,要立志做一名樂於助人,積極向上的人!

《朱莉與朱莉婭》電影觀後感 篇5

觀後感 ,528字

如果你是熱愛美食的人,那電影《朱莉與朱莉婭》不容錯過。《朱莉與朱莉婭》由兩個真實的故事改編,朱莉婭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電視名廚之一,出版的〈精通法國烹飪的藝術〉更是美食烹飪經典指南,而朱莉是五十多年後的一位現代粉絲,受朱莉婭的影響,挑戰自己並獲得對生活的滿足與成就感。

影片中朱莉婭在經歷做帽子等一系列嘗試後,終於找到了她一生熱愛的事業--烹飪,並且希望通過美食來改變美國人的生活,改變世界。朱莉婭身材高大心寬體胖,對生活時刻充滿熱情,即使遭遇挫折也不輕言放棄,例如她初入全是男廚的烹飪學校時,力爭上游,連切洋蔥也要比男廚們快,為此她練習了無數次快速大切洋蔥,這些朱莉婭的可愛鏡頭讓人忍俊不禁。

而朱莉通過寫美食部落格成為作家,用一年的時間,幾乎每天學習一朱莉婭的美食菜譜,包括紅酒烹牛肉、巧克力蛋糕、龍蝦餐等等,她除了學會烹飪,也學會了怎樣成為更好的自己。在這期間,同五十年前的朱莉婭一樣,烹飪之路坎坷時,遭遇挫折時,朱莉重新調整自己並學習朱莉婭的不放棄精神,堅持完成自己當初立下的一年烹飪目標。

《朱莉與朱莉婭》是教人們熱愛生活的喜劇電影,食物原料經過煎炒烹煮酒就變成舌上的美味佳餚,這個過程豈不神奇浪漫?真心熱愛生活的人,就連日常烹飪也是無比快樂的事情。

法治微電影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