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食VS家鄉美食相關作文20篇

西安美食VS家鄉美食 篇1

敘事作文 ,934字

西安不僅是一個文化之都,也是一個美食天堂,西安有許多特色美食:肉夾饃、羊肉泡饃、哨子面、biangbiang面。

我們一到西安,就品嚐了西安鼎鼎有名的肉夾饃。肉夾饃聽起來好像是肉夾著饃饃,其實是“饃夾肉”。外面的饃厚厚的,煎得焦黃,噴香撲鼻。裡面的肉是要用刀剁碎的,聞起來很香,我聞著香味,忍不住咬了一口。外面的饃很脆,裡面的肉很香,還有一些肉汁,綜合起來簡直就是一道美味。我忍不住大叫道:“好吃,好吃,真好吃!”聰明的西安人將兩樣毫不相干的食物組合在一起,卻成了一種讓人回味無窮的美味。

西安的主食是麵食,因此這兒有許多別具特色的麵食。其中biangbiang面就是這兒很有特色的一種麵食。那天下了飛機,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身心疲憊的我們,肚子餓的咕咕叫,恨不得把眼前的行李箱給吃進肚子裡。我們就找了一家麵館,點了幾碗西安的經典美食之一—biangbiang面。沒過幾分鐘,幾碗香氣撲鼻的biangbiang面就熱氣騰騰地上來了,“哇,好香呀!”我聞了聞我們眼前的麵條,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拌了幾下,就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Biangbiang面不像我們平常吃的那種細細長長的麵條。biangbiang面做成的麵條是寬寬的厚厚的,像餃子皮一樣,可又不像餃子皮那樣厚實。biangbiang面的麵條是晶瑩剔透的,均勻的,在燈光下微微有點透明的,富有彈性的……相對於餃子皮來說,他更加富有一絲靈氣。biangbiang面和我們南方的面不太一樣,南方多湯麵,湯中總放些心清淡的佐料,南方的面向南方人一樣是精緻的,而不像biangbiang面是粗獷的,像西北漢子一樣是粗獷的。

但美食再好吃也是會吃膩的。這不天天吃西安美食,我很快就開始感到厭倦西安菜了,開始思念起家鄉的白米飯了。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因此爸爸找了一家江浙菜館來作晚飯。我們來到了西安王府井的孔乙己餐館,我高興極了,恨不得馬上吃到香噴噴、紅豔豔的紅燒肉;白白的大米飯;芳香四溢的梅乾菜肉……想著想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菜終於上來了,我急不可耐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在異鄉吃著故鄉的菜,就會覺得家鄉的菜特別好吃,特別美味。我第一次覺得家鄉菜是那麼的美味,吃完以後感覺回味無窮……

西安美食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787字

從很早就聽說成都到西安的高鐵開通了,我和媽媽都還沒有去過這座擁有“世界歷史名城”、“世界十大古都之一”、“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之稱的西安,我們對西安充滿了想往。在距春節還有一個月的時候,媽媽在攜程網搶到了去西安的高鐵票,並預訂好了酒店。

終於到了春節,我和媽媽通過百度瞭解到西安有很多著名的景點。還有許多的特色小吃:肉夾膜、涼皮、麵皮、羊肉泡膜、皮凍……,還有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在名鼎鼎的“葫蘆雞”。我對西安的美食充滿了期待。

我們一行9人,下了高鐵後搭地鐵到達酒店的時候已經晚上7點半了,餓得前胸貼著後背了。姨爹在西安的一個朋友接待了我們,他們匯合後先是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又談了談自己經歷的趣兒事,並說已經在酒店已經準備好了晚餐了。

我們到了飯店,只見一大桌子的西安小吃,姨爹的朋友說:西安的特色主要是小吃,我今天把西安最有特色的小吃都給你們點了,你們快嚐嚐。

只見桌上擺著肉夾膜、哨子面、皮凍等等十幾種小吃,然後還上了一個老式的什錦火鍋,據姨爹的朋友說:這個火鍋是西安人接待客人的最高規格了,我們迫不及待地把這些都嚐了個遍。這時又上了一道菜,形式葫蘆,原來這就是西安第一名菜“葫蘆雞”!我還專門瞭解了關於葫蘆雞的資訊。葫蘆雞歷史悠久,已流傳千年,號稱長安第一味。色澤金黃,形式葫蘆,皮酥肉嫩,香爛味醇。我們一嘗果然名不虛傳,真的如網上介紹的一樣。我們吃得意猶未盡,心想明天我還要去買一隻來吃。就這樣在賓主盡歡中吃完了飯。

第二天我們先是去了秦始皇兵馬俑、華清池,又到了西安專門打造的美食街“永興坊”去吃美食,我專門又去吃了葫蘆雞,但是感覺沒有昨天晚上的那家好吃。我們還吃了粉湯羊血、biangbiang面。

第三天我們又去了鐘樓、鼓樓,回民街,因為人太多了沒有擠進去,沒有吃成西安最有名的小吃街“回民街”的美食,成了一大遺憾,不過我們準備下次有機會又來,吃遍西安美食。

西安美食——灌湯包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787字

品嚐西安美食,不僅可以去一些餐館品嚐菜餚,還可以去一個美食街兼景點—回民街品嚐小吃與特色菜品。其中,數灌湯包令人叫絕,讓人脣齒留香,回味無窮。

西安那條回民街,裡面有各種美食。你進去後,先不為裡面的令人垂涎欲滴、琳琅滿目的美食所震撼,先不為那四處飄散、沁人心脾的香氣所饞,光是那絡繹不絕的人群就令你驚歎:這地方慕名而來的人很多,人聲鼎沸,擁擠熱鬧。看來,西安美食定有其獨特誘人之處!

想起回民街,最令我難忘的便是吃灌湯包的經歷。

“凡人都擋不住美食的誘惑,我看到一家挺大的門店,便停下來腳步。咦,這小攤中怎麼夾著這麼大一家店鋪啊!看到灌湯包三個字,我便拉著爸爸往裡走:‘我最愛吃包子了!’”。

“咬一口,哇,好燙!‘這包子怎麼還帶水兒啊!’,我抱怨道。經過爸爸仔細講解,我知道了原來這湯水正是灌湯包的奧妙所在。湯最重要,餡兒次之,皮再次之。喝完幾口鮮美的湯汁,又吃了幾口餡兒,我細細品味過後,發現還真是湯汁更為鮮美啊!”

噢,懂了,這鮮美可口的湯汁,便是其獨特誘人之處。薄薄的皮、香鮮的肉餡、香濃的湯汁,一口咬下去,真是妙不可言!

相傳朱元璋攻打天下時,由於一座城的守城官兵早有防備,他們加高了城牆,加了萬金閘,所以九天九夜也攻不破城。一天夜裡,常遇春將軍見萬金閘緩緩升起,原來是敵方官兵押運民夫,便衝上去頂住萬斤閘。常將軍吃力地頂著閘門,這時營中送來點心,胡大海便抽身喂他包子和菜湯。由於常將軍肚子餓得慌,不停地叫“包子,湯、湯、包”,弄得胡將軍手忙腳亂。他急中生智,將湯灌入包子,待滲入後,再喂與常遇春。他吃了便頓生力量。事後,常將軍問胡大海給他吃了什麼東西,讓他頓生力量。胡大海笑:“就是你所言的湯包啊!”

灌湯包的雛形便源自於此。

西安之行,令我難忘!獨具特色的西安美食,融入了當地民俗文化與當地人的心血。這是西安人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一種追求與享受。

西安美食 篇4

國一作文 ,779字

說到美食,我回憶起的即是在西安吃的羊肉泡饃,在美食界中,它也是一位有頭有臉的人物啊!

初次吃羊肉泡饃就是在西安的美食小巷裡,那是一個充滿回族清真氣息的飯店,那濃濃的羊肉湯香味讓人從千里之外都能嗅到。

我們坐在餐桌旁,服務員端上了好幾碗羊肉湯,湯裡浸泡著大小不一的羊肉薄片;羊肉還被濃郁的湯汁裹上了一層金黃的外衣;湯麵上升騰著一層層熱騰騰的氣體,看起來猶如一層神仙的面紗。

我用手拈了幾片青翠的香菜放入湯中,那本來色調古板的羊肉湯中,彷彿又多了畫龍之筆,可謂是“萬金之中一點綠”啊!這讓人不論從色相上看還是從味上聞都會垂涎三尺!

但是它既然叫“羊肉泡饃”,又怎能只有湯、肉,而沒有饃呢?所謂的“饃”指的是燒餅,做這些燒餅的師傅們要在火候和揉法上做研究。這樣才能讓出爐的燒餅又香又焦,烤好的燒餅上撒著許許多多的白芝麻,吃起來香醇卻不膩口,還會在口中產生一股香濃的回味。

這種香酥可口的燒餅與羊肉湯結合簡直就是天衣無縫!被撕成小塊兒的燒餅在濃郁的羊肉湯中,面與湯相結合,燒餅就變得又軟又潤口,這時再配合羊肉湯,羊肉、香菜和饃塊咽入喉中就會一瞬間有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羊肉湯不僅美味,對身體的健康也很有幫助,在冬天喝羊肉湯會驅散人體中的寒氣,也是大補之一呢!

享受了羊肉泡饃的美味難免會有一些膩口,這時就需要一份大拉皮來幫忙了,在晶瑩透亮的大拉皮上有一層土黃色的芝麻醬攤在上面,下面還有酸溜溜的醋與麻又爽口的紅油,一條條被切成絲的黃瓜在旁邊做著清涼爽口的工作,用筷子拌一拌放入口中,又涼又滑,麻麻酸口,味感宛如小精靈在舌頭上亂跳,吃起來神清氣爽!

美食界的“瑰寶”無限多!我們只是缺少一張嚐出美味的嘴巴。還是一句話:“識(食物)者為俊傑啊!”

西安美食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947字

這個暑假,我有幸跟著老師來到古城西安研學,學習那裡的民俗文化。坐了三個小時的火車,站到西安火車站面前,餓得不行的我,把西安看成了麵皮!

西安所有景點中,回民街是我最嚮往的,來西安是不能不去呀。回民街的小吃數不勝數,在離回民街很遠的地方我就聞到了香味。

東坡先生曾為陝西羊肉泡饃而作:“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它烹製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孔子是:“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而對我來說,是“吾在嘗羊肉,卻不知牛肉味。”雖然味道有些衝,但嚐起來還是不錯哦!

有一個很特別的風味小吃叫biangbiang面,這個字看起來很難寫,但有一個分解詩: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著車車進咸陽。他不僅名字特別,味道更別有一番。它是由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手工拉成長、寬、厚的麵條,相當於寬粉。入口即化的biangbiang面有多好吃呢?吃下去涼絲絲的,很有勁道,它還被稱為陝西八大怪之一呢!說真的,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還有一個小吃,曾深得秦始皇的喜愛。它並不是從咸陽流傳出來,而是從秦鎮本地為皇朝供物的,這些都是民間傳說啦!想必這個大家都吃過,是香軟可口的涼皮呀!它的原料是大米粉,製作時把大米粉調成糊狀,平鋪在多層竹籠內,吃起來,嗯!真香!嗯!真嫩!嗯!真燙!嗯!真好!

吃包子當然要到“賈三灌湯包子”了。記得去回民街時,天空飄著毛毛細雨,我和“蒙古女戰士”趙婉蒙,找了很長時間,終於到了。哇!好多人啊,賈三灌湯包果然名不虛傳。我們湊錢合買了一籠十八塊錢的最便宜的青菜牛肉湯包。我們等了很久,突然想起了我們二集合時間還有十分鐘啊。我們拿起包子,拔腿就跑,結果,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慘!我們聞著包子香味,再也忍不住了!狼吞虎嚥的樣子就體現在我們的身上了!啊!第一感受——燙!

我這次去回民街的一大遺憾就是沒有吃到刨冰,這是作為吃貨的一大悲哀呀……

西安美食如此之多,我都有點不想回去了!

介紹家鄉的美食作文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2175字

【篇一:家鄉的黃花魚】

我的家就在威海,這裡三面環海,漁業發達,有很多種的海魚,而我最喜便是黃花魚。

小的時候,一到雙休日之時,我和爸爸便到海邊去釣魚尋樂子,往往一釣就是一桶活蹦亂跳的魚,而其中多數為黃花魚。黃花魚最容易上鉤,如果鉤子多的話,一杆下去可以上來好幾條。它吃完食後跑得最快,所以每次有魚上鉤,感覺明顯的一定是黃花魚。

小時候好奇心強烈,每次大人沒耐心放杆走人之時,我便溜過去,學著大人的摸樣甩兩杆子,不過每次都是甩到了岸邊較近的石頭中,好幾次魚鉤和魚線都卡在了石頭中,最後無奈,只能將魚線剪掉,丟了魚鉤和魚線。

不過有意思的是一次我仍然學著大人的樣子甩杆,剛下杆不到一分鐘,魚線便鬼使神差的自己向深海中跑去,我馬上收線,先使勁拽兩下,這樣可以讓魚鉤把魚掛牢,感覺還有點沉,一起杆,好傢伙,兩條水光光的黃花魚在太陽下泛著鱗光。“上鉤了,上鉤了”我大喊道,很多人都圍過來看這兩條黃花魚,我十分有成就感,非常自豪的說:“我釣的”!現在想一想那是我釣的第一條魚。

正巧那天我們帶著爐子來烤肉。於是媽媽馬上把黃花魚收拾收拾,放在鐵架子上烤了起來。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它,十分好奇,像是從沒吃過黃花魚一樣。

魚還沒有烤熟,但是味道似乎已經很濃了,香氣頓時瀰漫在整個海灘上,黃花魚的濃香合著大海特有的味道,直直的插入我的鼻孔中。拎起烤熟的黃花魚,皮的顏色很分明,紋理很清楚,凸起的部分還有一層淡淡的黑焦,細密的油汁順著魚的紋路輕輕的淌著,滴到了沙灘上,趁著剛烤好的熱氣,一口咬下去,輕薄輕脆的魚皮,在嘴中酥酥作響,如同蟲翼一般,調味料含在嘴中慢慢的化,這時你會迫不及待的扒開魚皮吸入魚肉中的油汁,淡淡的鹹,卻香味撲鼻。魚肉也同樣非常的細膩,像用一絲一紋的肉絲擰出來的一樣,這魚肉趁新鮮吃時還有一種烤海帶的味道,這時我也忘記了累,痛快的大吃了一頓。吃完後好像在月亮的陪伴下賴在沙灘上睡著了,在夢中還在回憶黃花魚的味道,淡淡的鹹、正當的辣、大海特有的味道、有點腥……

直到現在,雖然吃了很多黃花魚,但那天的兩條黃花魚卻再也未吃到過、見到過了。可是又要讓我到什麼地方去追尋這種味道呢?

【篇二:家鄉的美食】

我的家鄉是威海,那兒依山傍水,環境適宜。其美食他鄉亦有,可唯獨她做得最好。

她年過半百,滿頭銀絲。長滿皺紋的臉上,有著一雙大而有神的眼睛,和一張頗似瑪麗。蓮夢露的大嘴。她的手佈滿老繭,又粗又黑。那面板似乎與肌肉分離,垂了下來,像是雞的肉冠。可就是這雙手做出來的美食讓我留戀往返,愛不釋手。

她在麵食方面獨有研究。知道我總吃饅頭沒有熱情,就變著花樣地加入作料,包而食之。她烤的花生火燒外酥裡滑,香濃的花生碎和甜膩的紅糖稀結合在一起,簡直是天衣無縫,天生一對啊!不但有甜的,吃膩了,還有鹹的。他創新的把臘腸和肉纏在一起,即將細條的面如絲瓜蔓一般繞在臘腸上,咋一看就像只體態臃腫的毛毛蟲。一口咬下,鹹香的臘腸和香軟的饅頭融在一起,伴著臘腸咬破後油充斥口腔的滋滋生,要多美有多美。最妙的是她做的蒸糕,把Q彈細膩的糯米糕和麵片一層層疊在一起,蒸出來甜香撲鼻。糕晶瑩剔透,面白嫩鬆軟,看得我心花怒放,不禁凶相畢露,吃得不亦樂乎。

從小到大,我最愛吃的就是她做的那碗手擀麵。歲月的飛逝絲毫不影響她高超的切面技術一根根麵條細長均勻。我曾試過擀那面片,可加過鹼的面就是軟硬不吃,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受益甚小,待我吁吁氣喘時,卻又彈了回去。那面煮好後,再叫上祕製的湯滷子,紅的蝦仁,綠的小蔥,黃的雞蛋,好似一輪火紅的太陽自草原升起,讓我感到暖意濃濃。吃上一口,豈是“美味”二字了得?

她在做這些時,吃力地一下一下彷彿是把一個長輩對晚輩全部的愛和期望擀了進去。美食雖輕,情重如山!家鄉的美是忘不了,家鄉的她亦忘不了!

【篇三:家鄉的美食作文】

家鄉是一個近海的海濱城市。其海則屬黃海邊緣,廣袤無垠。其海鮮自然也就又多又鮮,聞名遐邇。

北方人本就多愛吃餃子,再加上家鄉海鮮的美味,於是,就多出了一道外地人從未吃過卻渴慕已久的美食—鮁魚餃子。

家鄉的鮁魚餃子一上就能知道其味道是好是壞。一看那面白得反光且又能見陷的一定好吃,而反之,那種面都稀溜溜的一定是廚師手藝的問題了。那種面又白又硬的則為上品。咬一口“吱”,就會流出一股汁來。嚼一嚼,那面會和鮁魚陷融為一體,讓你感受到家鄉特有的鮮、嫩、軟、多汁、潤口的鮁魚餃子。

家鄉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一般都會烙一種叫“花生仁”的餅。其外形為正圓,一般直徑在10到15釐米左右,顏色則黃裡透紅,紅裡透白,白裡又透紅,讓人捉摸不透。每當有大人烙好了“花生仁”,小孩子都會迫不及待地搶上前去,似乎怕有人和他們搶一樣。掰開餅的時候下面早已有一個“接應”的盤子。這個盤子可不是一般的擺設,因為家鄉“花生仁”的汁濃又多,掰時湧出來的尤為好吃。盤子就是為了防止浪費這美味。

家鄉的家下來這道菜並不算特色,但頗得青少年的認可。他就是鍋包肉。家鄉鍋包肉做的時候會用面繞一圈再炸。所以出鍋的時候樣子顯得厚實,脆,金燦燦的。咬在嘴裡更是香脆可口暖人心肺。嚥下去後也依然脣留齒香。

家鄉的美食味道好,成本高,可家鄉人卻從不吝嗇。每當自己家做了什麼好吃的都會趁熱送給鄰居。這一來二往,一盤盤美食似乎更加深了鄰里的聯絡,使人與人之間更和諧,更無間隙地相處。

晒出我的家鄉美食 篇7

國二作文 ,663字

我的家鄉在江西,那裡不僅是個風景優美,土地肥沃的好地方,那裡還有不少令人垂漣三尺的美食哦!讓我這個大吃貨,來晒一晒吧!

淳樸的燜雞蛋

為什麼要用淳樸來形容燜雞蛋呢?大家肯定充滿疑惑,那我就告訴大家了哦!因為製做燜雞蛋根本用不著那些調味劑,只需一盆炭火,幾張我們家鄉自制的溼草紙。先將雞蛋洗淨,再用溼草紙包好,重點便在這包溼草紙上面啦!用溼草紙包雞蛋時,一定要包緊包牢,如果包鬆了,這枚可愛的雞蛋君便會被炭火燒糊,死無葬身之地呀!包好之後,用鐵棍在炭火中挖一個小洞,再把穿著一身草紙做的衣服的“雞蛋君”放進去,再用炭火覆蓋,過個三分鐘後,用鐵棍夾出,當你拉出草紙後,你一定會被裡面的燜雞蛋所震撼,雞蛋的外殼從淡黃色變為深橙色,上面佈滿了細而密的裂痕,誘人的香氣從裂縫中鑽出來,引誘著你不得不剝開外殼,咬上一口,當雞蛋入嘴後,你會發現一種純而樸素的味道刺激著你的味蕾,迫使著你著迷,一口又一口地吃著,你會覺得原來這種淳樸的味道竟那麼的令人著迷!

可愛的酸棗糕

我的家鄉那裡幾乎人人都會做這種可愛的酸棗糕。讓我來晒一晒這製做過程吧!

首先將洗淨的酸棗去核,再放入鍋中沸煮一小時後拿出,再放入少許麵粉,等量的陳皮,芝麻和少許辣子丁,用木棍攪勻,切塊,放在陽光下曝晒一星期後便製做完成。做好的酸棗糕硬硬的,但散發著一種可愛的想讓人咬一口的氣味。拿起一塊酸棗糕,放入口中,不但很有嚼勁,還有一種又酸又甜和一些辣味,直逼味蕾,不留任何餘地,美味程度真令人招架不住啊!

晒出了兩種家鄉美食,親愛的你們是不是很想吃呢?那就不妨自己試著做一個吧!

忘不了家鄉的美食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6字

去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舌尖上的中國”,那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讓我大開眼界,同時,也勾起了我對家鄉美食的記憶。

我的家鄉在江西宜春,是一個山青水秀,四季如春的地方,那裡有許多美食:如松花皮蛋,凍米糖、紅油豆腐乳、糯米餈粑等等,還有很多很多隻聽媽媽說起過,我見都沒有見過的。而我印象最深的是艾耙和涼粉。

那一年在老家過的清明時節,我和媽媽、新紀哥哥、還有他的媽媽一起到郊區採摘一種艾草,它是一簇簇的,矮矮的,媽媽和阿姨教我和哥哥摘取它的頂部嫩葉。我們老是認不清,把別的小草摘錯了。因為要彎下腰,或者蹲著摘很長的時間才能摘到一把,所以很辛苦的。摘著摘著,我和哥哥就跑開玩了。等我們瘋玩回來,媽媽和阿姨摘了兩大袋艾草。回到家裡,媽媽和阿姨做艾耙,具體的做法不記得了,只記得蒸出來的時候是很深的綠色,散發著一股濃濃的艾香。家鄉的艾耙沒有餡的,不像廣東的艾粑放很多花生、芝麻什麼的。媽媽用筷子戳一個,沾點白糖,遞給我,我可喜歡吃了,吃了一個又一個。媽媽說,這是純綠色食品,而且可以預防感冒。前年,姑姑過來廣東,帶了一袋艾耙給我吃,我開心極了。什麼時候,能回老家再親手摘艾葉,做艾耙呢?

還有一種家鄉美食我一定要告訴大家,那就是涼粉。可能你們要說,這有什麼稀奇的啊,很多地方都有。但是你吃過姜醋涼粉嗎?家鄉的涼粉不是放蜂蜜,不是放奶,而是放的薑末、白醋、白糖,這三樣東西和白涼粉混合在一起,酸酸甜甜、最消暑解渴了。我和媽媽夏天回老家,最喜歡吃了!每次買的時候,媽媽都用家鄉話要小販多放點薑末、多放點醋、多放點白糖,小販看到我們的讒樣,笑了笑,真的又多放了一勺。啊!那滋味比可樂、雪碧美味多了。

艾耙、姜醋涼粉,它們和故鄉一起,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裡,永遠都不會忘記。

家鄉的美食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847字

今天,我們梅縣來了一批遊客,我是導遊。

我要帶遊客們瞭解我們梅州的特色美食—鹽?h雞。我帶著他們來到了圍龍屋。走進加工場,正好有幾個廚師在做鹽?h雞。我走上前,禮貌地問:“叔叔,我們可以在旁邊觀看你們做鹽?h雞嗎?”“可以呀。”他們很樂意地答應了。我看了一下做鹽?h雞的材料,可不少。一隻只肥肥胖胖已經收拾乾淨的雞,有很多包粗鹽,有準備好的一薄一厚的黃色的草紙,還有一個大爐子,爐子上是一口大鐵鍋。

廚師們開始做了,只見他們快速地把鹽倒進大鐵鍋裡,然後把爐子裡的火燒得更旺了,一個叔叔拿了個大鍋鏟翻炒起來。旁邊一個遊客問:“炒鹽有什麼作用?”那位叔叔邊炒邊回答:“把鹽炒熱了能除掉一些水分,也能讓雞肉變得更香。”哦,原來如此。另外兩個叔叔則先用薄一點的草紙把雞一個個包了起來,然後外面又包了一重比較厚的紙。

這時,大半鍋鹽已經被叔叔炒得變成了白色鹽粒,只見他們把包好了的雞依次放進鹽裡,然後用鹽把雞完完全全蓋住。我疑惑不解:“叔叔,你們為什麼不直接把雞放進鹽裡而要包上紙,這樣?h出來的雞會有味道嗎?”他們一聽,哈哈大笑:“放心,雞已經先處理過了。把雞包住才不會把雞?h爛,把雞用鹽蓋住,是因為這樣會更香。”咳,我明白了。看看遊客們期待的眼神,我問叔叔要多久才能?h好,廚師們告訴我們起碼得等上一個多小時。

在等待的時間裡,廚師叔叔們還熱情地向我們講述了一些鹽?h雞的故事,遊客們不由得稱讚我們客家人的聰明。漫長的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雞終於?h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叫廚師們把雞拿出來,遊客們更是不停地咽口水。廚師們把雞拿出來之後,幫雞“脫”下了衣服。雞肉的香味鑽進了我們的鼻子裡,真讓人垂涎欲滴,我問:“叔叔,刀呢?快拿刀來!”廚師們說:“不要用刀切,如果用刀切會有刀腥味,得用最原始的方法,用手撕吧。”聽了這句話,我們開動了,不過眨眼的功夫,兩個鹽?h雞就變成骨頭架了。遊客們還不過癮,紛紛購買,都說要帶回給家人嚐嚐。

鹽?h雞不愧為我們客家人的地道美食,我們一定要把這道菜流傳下去。

家鄉美景——安陸 篇10

國二作文 ,1106字

安陸是我的家鄉,它的道路上沒有車水馬龍;它的街道上沒有高樓大廈;它的夜空中沒有眾星拱月,但房屋卻錯落有致,便是那殘星幾點也擁有獨特的魅力。

我愛家鄉的銀杏,它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風景。春,是它成長之際,綠意濃濃,投下一大片樹蔭,斑駁如畫,也給了人們一處清涼。冬季的它面臨“禿頂”的危機,可依然擋不住它的風姿卓越。但我卻最喜歡秋季的它,那份獨一無二的意境,無可比擬。我曾於破曉時一睹,那時霧漫山崗,世界都一片朦朧。眼前,一點點細碎的金黃在隱隱跳躍,如同夜幕上閃爍的繁星,卻比它更有視覺上的衝擊力。遠遠望去,那純淨的乳白和聖潔的金黃融為了一體。我的心顫了顫,任憑那種顏色在心中滋長。霧色漸漸化開、淡去,彷彿千山初醒,連帶著銀杏也變了味道,不再是霧裡看花,竟美的那般真實。那分明是無邊無際的黃色海洋,流淌進了心扉,連漫山,層林都染遍。帶著醉意的銀杏“沙沙”的紛飛,交織如舞,翩翩然。只一刻,瞳孔似被拉大,只剩世界的迷離。秋涼如水是滲透心靈的寒意,將我喚醒。打了個寒慄,原來不經意間,一滴冰冷掉落在臉上,無奈的知道下起了小雨。那雨纏纏綿綿,悠久延長,那葉瑟瑟發抖,幾欲要墜下。此時萬籟俱寂,天地茫茫,隱約聽見鳥兒斷斷續續地低吟。一枚落葉空中輾轉沉浮,點點秋雨打擊葉,而葉如斷絃之勢撲向地面,又掙扎了幾下,終再無動靜。我感到一刻的也是恍惚,未有挪步,直到雨停,心中泛起莫名漣漪。

已走的雨,也洗掉了塵埃,空氣越發清新,帶著青草味兒的泥土的芬芳,嗅到了淡淡雅緻的清香,令人心神一震,忍不住貪婪的大吸了幾口,混著殘雨進入肺裡溼潤而清涼。再看銀杏樹,依舊傲然挺拔的身姿,那些小風小雨對它造成不了任何傷害,可我卻覺得它的身影過於滄桑,彌散著淡淡辛酸。它別樣的美麗又駐足心中。

突然,一束刺眼的陽光射下,投下清晰的樹影,強烈的反差使我不適,反應過後卻是暗暗咂舌,原來是一片殘葉,它帶著些青色,邊緣有些缺痕。那細小的葉脈,縱橫交錯,讓我由衷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從銀杏葉上收回目光,這才驚訝的發現遍地光輝,無比絢麗燦爛,就連那空中殘葉也耀眼了。天空一望無際,淨如秋水,像一塊一塵不染的玻璃,那般澄澈,反射著陽光,金輝就渲染了太陽周圍。整個山頭都霎時明亮不可方物,金波盈盈閃爍,粼粼盪漾,竟有些醇厚。慢慢的,人多了起來,銀杏林中又是一番別樣美景。

我愛家鄉的白花菜,小時候,每當外公外婆做白花菜時,我的目光便一直黏在他們身上。他們總是一絲不苟地洗好白花菜放在盆中,切好,然後用力以鹽揉它們,身上滲出汗不時落在盆裡。於是我在吃它的時候,總能嚐到其他的味道。

我愛我的家鄉,安陸,一個承載我最爛漫時光的地方,帶給我成長的地方,美好到不可思議。

家鄉的美食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994字

你要問我最愛吃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宜城大蝦;你要問我最愛幹什麼,我也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吃宜城大蝦;你要問我為什麼對大蝦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這還要從大蝦的起源說起。

原來,幾個下崗工人為了謀生,從外地引進幾批大蝦。可不料,那年卻發了洪水,蝦子反而成了害物,田裡到處都是蝦子,可真是氾濫成災啊!就在人們為這件事而苦惱的時候,開小吃店的王二想到了個辦法,“我們不如學美國人吃蝗蟲的辦法,反害為利,把大蝦吃掉。於是,大批大批的蝦子就運進了小吃店,所以才有了宜城大蝦這道菜。

想要製作大蝦這道菜,必須準備上等的大龍蝦,和花椒、大蒜等佐料。準備好材料之後,先用刷子把大蝦裡裡外外地刷洗乾淨,再把大蝦和佐料一起放入鍋裡,蒸上個二十來分鐘,一道美味可口,香辣洋溢的菜就做好了。

大蝦不僅做起來簡單,而且也非常漂亮!

煮熟後的大蝦呈鮮紅色,讓你一看就忍不住想吃,誘人極了!它的香味,啊!那真是妙不可言啊!煮熟後的大蝦融入了花椒大蒜的香味,那真是要有多香就有多香啊!保證饞的你口水直流!它的味道,那就更不用說了!鮮嫩的大蝦肉裡融入了多種佐料的味道,那鮮嫩的肉裡融入了辣,辣裡透著麻,麻裡又融入了香,啊!那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啊!大蝦的樣子,啊!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酷”!—你看它那長長的鉗子,再加上它的身體,不就是一個威武的將軍嗎?也正是它的樣子,才勾起人們的食慾的!

因為大蝦非常好吃,所以人們吃大蝦的情景非常有趣!

快看這位叔叔,他手拿一隻大蝦,眼睛緊緊地閉著,歪著嘴,死死地咬住大蝦的殼。脖子上的筋都暴出來了。看他那樣子,好像幾天沒吃飯了,又似乎誰要和他搶著吃似的。只一會兒工夫,四五隻大蝦已經進了他的肚子。再看這位阿姨,她吃起來文雅多了,一小點兒一小點兒地吃,當油或肉末沾到嘴上時,她立刻用紙巾把油或肉末擦掉,總的來說,她吃飯時不說一句話,就像公主那樣斯文。再看看這幾位小朋友,他們邊看漫畫邊吃大蝦,有時咬到了殼都沒發現,當吞到肚子裡才恍然大悟。再看看這位老爺爺,從他那架勢來看就知道是吃大蝦的“老手”,他熟練地把蝦頭掰開,把蝦黃一吸,再熟練地把蝦頭一掰,哇塞!都沒看見他怎麼用力,一會功夫,殼全部掉了……人們吃大蝦的姿態真是千姿百態啊!

我想,在以後的日子裡,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把宜城大蝦推廣向全世界!

我愛宜城大蝦,更愛我的家鄉—宜城!

家鄉的美食 篇12

國小六年級作文 ,437字

又是快到新年的時候了,突然間覺得美味也增多了不少。我們班上的同學閒著無事,不知不覺地談論起家鄉的美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平時我們雖說也嚐遍了各種各樣的美味,但總覺得不怎麼過癮。

於是,來自不同地方的左鄰右舍都講起各自地方的特色,當然我也不例外。由於媽媽很早都是出了名的做菜的好手,我也嘗試跟著她學了一些,雖說廚藝不是很精,不過是自己辛苦學來的,還算過得去。要說起家鄉的美食來,我可以說很多呢!

就拿爆炒雞丁來說吧。因為其口味獨特,鮮香滑膩,總會贏得大家的讚譽。做起來也很方便。將新購的全雞切成細小塊,放在煮鍋裡清煮上大約10分鐘,出鍋,湯水另放一處。

待鍋燒乾後,加入油料、蔥花、剁椒,炸熟後,將雞肉放入鍋中翻炒,翻炒一會兒就加入鹽巴、料酒、味精等調料。也可適當加入醬油,味道更佳。等著鮮香飄鼻時,大概就好了。

拿起筷子,夾一塊來嚐嚐,頓時覺得滑嫩雙口,食慾大增。嚼在嘴裡,啜一口飯,美美地吃起來,讓你欲罷不能。

如果你有空來我家坐坐,我一定親自下廚做,讓你嚐個夠!

愛美麗家鄉創平安南縣 篇13

國一作文 ,530字

家鄉,是幸福的港灣,是最最美麗的,在這裡,你可感到有一絲幸福與溫暖?在我的眼中,家鄉是美麗的,可以讓人感到幸福,那麼,對於這個美麗而又“多姿多彩”的地方,我們作為這裡的一部分,理所當然的應該保護這個地方,保護這個獨一無二的家鄉。

我的家鄉在南縣,那是一個風景優美、特別富有大自然生命氣息的地方,我為身在這個地方而感到驕傲,其實有時候,我也在想,既然大自然給予我們這個好的自然環境,當地政府也給了我們這麼優越的生活條件,作為人民群眾,我們要更加義不容辭的保護這個屬於我們的地方。

現在,在我們家鄉南縣,雖然總體來說,一切秩序都維持得較好,人民生活也比較和諧,但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我們大家要攜起手來,讓南縣成為一個真正美好的縣城,建立平安和諧、生態、文明、衛生縣城,當然在這幾個方面中,創平安南縣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因為每一個的生命都是非常重要的,生命是一切權利的源泉如果大家都可以保護、珍愛自己的生命,不隨意侵犯他人的生命,那麼,我們所處的地方將會變得平安、美好、和諧、幸福。

為了讓我們的縣城變得平安,我們要一起努力,一起加油!每個人都要以身作則,為建立平安縣城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是一點微薄的力量也行!

愛美麗家鄉,創平安南縣,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我愛家鄉的美食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743字

我的家鄉在沙洋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那裡風景如畫,四季如歌,美麗極了。有風景優美的平湖秋月,有熱鬧非凡的步行街,有琳琅滿目的小商品市場,但我最愛的還是家鄉獨具特色的美食。

作為一個典型的吃貨,我對家鄉的美食可是如數家珍。

米茶是沙洋人最愛的夏季主食之一。它不僅經濟實惠,消暑解渴,還能填飽肚子。於是,一到夏天,米茶就成了每家每戶必備的特色風味小吃。米茶好吃,製作方法也不復雜。先將大米放在鍋中炒至金黃色,然後用水把米淘洗乾淨,再放入適量的水,用猛火煮之即可。剛煮好的米茶呈淡黃色,湯汁中開著粒粒米花,似茶非茶,似粥非粥,遠遠的就能聞到一股清鬱的米香,吃在嘴裡清爽可口。

長湖魚糕也是家鄉著名的美食之一,民間流傳著“無糕不成席”的說法。相傳此菜還有一個優美的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好魚,但長食生膩,令御廚改變烹飪方法,提出“食魚不見魚”的要求。御廚回家後一時想不出辦法,急得坐立不安。御廚夫人問清情況後便道:“這有何難,你把魚刺和魚骨剔除後,將魚肉切碎攪拌後以生粉等其他佐料,或蒸或煮,不就吃魚不見魚了嗎?”御廚一聽豁然開朗,在家反覆試驗,終於成功。楚莊王吃後大喜,當即獎賞黃金一千兩。因以魚肉為主,形似米糕,而稱為“魚糕”。

我最喜愛的還是家鄉的矮子餡餅。沙洋曾集鎮的李氏兄弟祖傳三代都是做餡餅生意的,兄弟倆改良了祖傳的餡餅技術,做的餡餅香糯可口,入口即化,回味無窮。由於李家兄弟個頭不高,所做的餡餅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矮子餡餅”。矮子餡餅有豆沙、黑芝麻、桂花、椰奶等多種口味,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

家鄉的美食還有很多很多,它們簡單樸素,沒有精美的配料,也沒有繁雜的工藝,就像家鄉辛勤耕耘的人們,雖默默無聞,平凡簡單,卻勤勤懇懇地播種著幸福和希望。我愛家鄉的美食,更愛樸實無華的家鄉人。

美麗的家鄉——西湖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63字

我的家鄉在潮州,那裡景色迷人,空氣清新甜潤,其中最美的要數西湖的景色了。當你走進大門,你就會看見一座拱形的石橋,石橋兩側,各有排小石獅子,它們蹲坐在石橋兩側,笑眯眯的,好像在跟你打招呼,歡迎你來到這裡玩。橋的下面有一大片湖,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綠色的微光,就像一塊光滑翠綠的鏡子,倒映著湖水四周的景色。

每當夏天,西湖上就會綻放美麗的荷花。細看,那荷葉如一個個精緻的托盤,盛著還未風乾的露珠,顯得色彩要更深一些。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半開的荷花,似害羞的小姑娘穿著粉紅色的舞裙,每當微風吹過,它就扭動著瘦小的身影,隨著微風翩翩起舞,沒有人不為它的舞動傾心。

湖的四周還長著許多垂柳,它們就像女孩飄逸的長髮,擋住了炎炎烈日,楊柳們身子微微向著湖水傾斜,好像它們也被西湖的景色迷住了;陶醉了。涼爽的湖水,輕輕拂過它們的秀髮,令楊柳一塵不染,葉子顯得特別綠,別有一番不一樣美麗的景緻。

每當我看見西湖的時候,就會想起宋代詩人蘇軾寫的兩句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希望你們也能到這裡看一看美麗的西湖。

家鄉的美食 篇16

國一作文 ,693字

從小我就特別喜歡吃蝦,外婆很早就知道這一點。每當我回去時,外婆都會燒上一大碗幹鍋蝦,哪一次都不例外。

每次回鄉,我總是老遠就嚷嚷:“外婆,有什麼好吃的?我餓了!”外婆笑眯眯地看著我,一臉慈祥:“屋裡有煲好的雞湯,快吃吧,待會兒就給你做蝦!”

說話間外婆搬張小凳子,坐在那古老的傍水庭院中。院牆深灰,爬滿苔蘚,河面水波盪漾,微風輕拂,夕陽給外婆佝僂的背影抹上一層金色。只見她熟練地操起菜刀,把蝦背割開,去泥腸、洗淨,一氣呵成。我看著有些出神。外婆那一頭銀絲在風中搖曳,我這才意識到,外婆如這座庭院一樣,老了!

“滋滋……”菜下鍋了,油鍋也奏起了歡快的樂曲。外婆此時佝僂的身影也隨著“音樂”跳起了奇怪的舞蹈,時而快,時而慢,時而急,時而緩。廚房中,瓶瓶罐罐,油鹽醬醋,她都摸得一清二楚,調料適量,不多不少。不一會,一陣誘人的香氣撲鼻而來,原來外婆正在澆蠔油。我猛吸了一口:“啊,真香!外婆用的是獨家祕方吧!”“哪有什麼獨家祕方,只是把家裡釀的黃豆醬加了點進去,專門犒勞你的!”外婆笑道。那笑聲,依然溫暖,寬厚,卻早已沒有了往日的清脆響亮,她半眯著的雙眼,此時已彎成了兩道月牙兒,皺紋“親密”地擁抱在一起,彷彿一朵在風中綻放的雛菊,透著無限的愛意,定格我的心裡。

起鍋了,紅中帶黃,黃中帶白,白中帶粉,土豆薄厚均勻,辣椒也被切成細細的絲。對蝦的紅,土豆的黃,菜椒的綠,洋蔥的紫……霎時間,我垂涎三尺。吃一口,蝦肉鮮嫩可口,香辣乾爽。我忍不住大快朵頤,因為外婆在菜里加了一種特殊的作料—親情,這碗蝦變得愈加美味。

看著對面一臉微笑的外婆,我的視線模糊了。那蝦可真香,一直香到我心裡!

說說家鄉美食嵌糕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95字

在我的家鄉溫嶺,有許多有名的特色美食,最具代表性的當數“嵌糕”了。

在溫嶺的大街小巷,幾乎都可以找到“嵌糕”店,店面並不起眼,大多數甚至連個招牌也沒有。但是每天早上,這些“嵌糕”店門前都擠滿了人,不等上幾分鐘是輪不上的。是什麼如此吸引人呢?還是先來聽我介紹一下吧。

“嵌糕”,從字面上理解,首先是一種糕,就是把各種餡料“嵌”在裡頭的一種食物。它的外形比較獨特,上下兩頭比較窄,中間鼓了出來,非常可愛,讓人看著便有食慾。就像日本的壽司、美國的漢堡、法國的三明治一樣,早先大概都是為了能快速地填飽肚子且便於攜帶而發明的吧,後來不斷被改進:從原來的單一的餡料,發展到現在豐富的食材;從原來的店主純手工揉制,演變成了用機器製造的乾淨衛生的食物;從原來用於草草了事般地填飽肚子,逐漸成為一種味覺上的享受。這麼多年的進化,讓“嵌糕”變得更加美味可口,成為溫嶺人的早餐首選。聽說,許多常年在外的溫嶺遊子回到家鄉的第一頓早餐就是在“嵌糕”店解決的!

說到“嵌糕”,有一件逸聞趣事便不得不提了:爸爸前幾年一直在杭州工作,只有週末才回來。為了能在家裡多待一晚,他經常在週一凌晨出發去杭州,這樣早飯便只能在路上解決。有一回,他天矇矇亮便開車出發了,忽然看見車站邊上的一家名為“年度糕”的店竟然在營業,於是他便買了幾筒新鮮出爐的“嵌糕”帶上。到了杭州的單位裡分給同事吃,這些“嵌糕”竟然還是熱乎乎的。而杭州人從未見過這種食物,對這種吃法也很是驚訝,竟是無從下口,乍一看,還以為是放大了幾倍的餃子哩!爸爸杭州的同事自從這回嘗過“嵌糕”後,一有機會便要爸爸再帶幾筒去。

每個星期我都會去吃上一次“嵌糕”。先自己選主料,我一般會挑上一塊烤得香噴噴的精豬肉和一塊吸滿了肉汁的豆腐乾,再加上另一樣溫嶺的特色美食—油鼓,也叫泡蝦,是由麵粉裹了肉和蔥花在油中炸成的。“嵌糕”的主要餡料便組成了,師傅會把它們細細地切成條,包入一張由年糕碾壓而成的“大餅”中,再加入一些素的配菜:芹菜、胡蘿蔔、土豆絲、洋蔥……足有十來樣,隨便選。隨後,便見師傅把大餅狀的“糕”合上,一隻手託著,另一隻手快速捏幾下,幾秒鐘的工夫,一筒“嵌糕”便遞到了我手上。最後,我再往“嵌糕”的開口處澆上一小勺肉湯汁,便是一樣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了。當你咬下第一口時,還未向下滲透的肉湯汁便與餡料一起被你收入嘴裡,那“肆意橫行”的肉香與樸素淡雅的胡蘿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誰說,這一切餡料混合在一起,不是一場完美的邂逅呢?每一口下去都讓你回味無窮!

“嵌糕”—我家鄉的特色小吃,凝結了幾代人的智慧,在我眼裡,它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像是一件藝術品!

家鄉的美食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51字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在中國這個注重美食的國家,東南西北個個地方都能找到各具特色的食物。當然,每個地區的風格不同,人人也都各有所好,從宴會的正餐大菜,到街頭的風味小吃,都是許多美食家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在眾多的美味佳餚中,我卻最喜歡家鄉的大鍋菜。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怎麼做大鍋菜,要事先漿好粉條,把紅薯粉條放在大盆裡,溫水浸泡,使之變軟。做好滷水豆腐,分割成大塊上鍋蒸,減少水分,再切成小塊,油鍋煎黃。菜一般用大白菜,也可以是冬瓜茄子,擇好洗淨,大鍋菜關鍵的一道工序是炒肉,一般是用五花肉,肥瘦兼有,鍋燒熱了放入蔥薑蒜,首先倒入肉,肉色發黃,倒入麵醬,炒到七分,再倒入醬油,漫肉一寸,然後把粉條肉塊丸子豆腐海帶絲白菜一起放入,加鹽和各種佐料,鍋裡的菜經過煙熏火燎和柔柔的細火慢燉,沸騰翻滾中,飄溢位一陣陣沁人心脾的菜香。味爛在鍋中,多種營養複合味道簡約而不簡單。左後加上蔥花香油香菜,油汪汪的大鍋菜,醬色的粉條,金燦燦的豆腐,漂浮著丸子,看著都饞。

我問媽媽大鍋菜的歷史,於是我們百度一下居然是歷史悠久的漢代傳統小吃,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了。吃大鍋菜的風俗還與民間灶火有關,逢年過節親朋聚會,婚喪嫁娶的宴席中,最少不了的便是大鍋菜,我也吃過一些各式菜,但吃的最舒服的還是家鄉的大鍋菜。那飄香的味道,那蘊含的感受,那傳承的意義,永遠也改變不了。大鍋菜是一種超出飲食文化那種憨厚的性格,真不可思議!

通過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都流口水了?從此是不是也愛上了大鍋菜?那你們就試著做一鍋吧!讓大鍋菜永遠傳承下去!

家鄉美食 篇19

日記 ,460字

老家揭陽在我看來就是座美食城。

不說別的,就連那普普通通幾乎任何人都吃過的腸粉,也給我們用自制的調料做成了口味獨特、豐富、鮮美、與眾不同的潮州腸粉。而最讓我眼紅、垂涎三尺的,是那出了名的潮州牛肉丸。

這牛肉丸—正宗!我曾在一個餐館裡見過那裡的廚師做牛肉丸。一盆子的牛肉,用勺子剷出一個乒乓球大小的牛肉丸,再用手加點工,捏圓了,放到溫水裡。我在旁邊的椅子上看著,你要是仔細聞,能聞到那水裡散出的淡淡的牛肉香……

這牛肉丸—美味!家裡每逢過節,都要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頓火鍋;而每次吃火鍋,都少不了那香氣濃濃的牛肉丸。說香氣濃濃,一點也不過分。煮熟了的牛肉丸,它的香氣會從鍋裡飄上來,飄到每個人的鼻子前,你一聞,全是那牛肉香,會忍不住提筷把鍋裡的牛肉丸一個個都吃下去。這丸要是入了口,那更是奇妙無比,美味至極。你要是著急,一咬,裡面的汁就會噴出來,燙你一口,所以只好放在碗裡,粘幾下醬料,再慢慢品嚐。你會發現滿嘴都是那牛肉的香味。

……

這就是家鄉一道獨特的美食,也是我最喜歡、每次回老家必吃的一道美食。

家鄉的美食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420字

我的家鄉在廈門,那裡有好多的美食令人嘖嘖讚賞,花生湯、面線糊、海蠣煎……樣樣使人垂涎三尺,當然,最出名的要屬沙茶麵了。

沙茶麵由閩南美食大師楊繼波老先生唯一弟子王大全繼承傳統併發揚光大,它的妙處就在於它的湯料,是由沙茶醬加上花生醬、紅辣椒、沙茶粉和冰糖等調製而成,味道甜中帶辣,十分爽口。

在沙茶麵中,你可以任意加入其他配料,比如瘦肉、豆乾、魚丸等等,點完菜後,廚師只需將已經煮熟的面和配料分別放在水裡撈一下再放入碗中,再將在鍋中反覆翻滾的沙茶湯汁淋在上面,還可以再加點蒜沫,一碗熱氣騰騰的沙茶麵就出鍋了。用筷子夾起麵條放入口中,麵條QQ的很有嚼勁,同時每根麵條都飽含這沙茶的香味,令人食慾大開,再喝一口湯,濃濃的沙茶味中微微帶著些花生的香氣,辣中透甜,當你一臉美味地把沙茶麵吃完後,身子暖暖的,沙茶的香氣在口中迴盪,實在令人回味無窮。

如果你還沒吃過沙茶麵,那隨時歡迎你到美麗的廈門品嚐,沙茶麵的味道一定會出乎你的意料,帶給你獨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