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印象相關作文20篇

西湖印象 篇1

高一作文 ,954字

最早知曉西湖,是童年時在奶奶講的《白蛇傳》的神話故事裡,白娘子千年等一回與許仙在斷橋邊,相遇、相識、相知,演繹美麗動人的愛情神話;可憐的白娘子,最後被壓在西湖邊的雷峰塔下;西湖便在童年的心田裡有了帶有神祕色彩的影象;上學了,西湖的美麗蘊藏在蘇軾的千古絕唱裡:“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雖早已存有慕它之心,但卻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至到2010年的暑假,終於有機會得以走近我夢中的西湖,走近這方已在心目中想象了無數遍的山與水!

夏至時節的北方,花草生機勃勃的生長著,白楊樹、柳樹也抖動著綠冠,間或有若隱若現的鳥巢在楊樹的枝杈上,愈發顯得生機盎然,這個季節的西湖,在漸涼的清風中是溫情浪漫,是款款柔情!西湖,歷經千年滄桑,卻依然是風姿綽約,神采飛揚!

那天,天氣有點陰天。佇立湖邊,微風輕拂,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想無論多麼浮躁繁雜的心情,面對西湖也會變得沉靜如水。放眼四望,三面環山。遠山,如墨如黛,莽莽蒼蒼;湖邊,樹影婆娑,那湖邊綠色的柳樹、黃色的法國梧桐以及不知名的樹木色彩斑斕地依地勢將西湖這泓碧波環抱其中,因了樹木綠色的映襯,西湖的水如玉石般溫潤碧綠,幾隻遊船悠閒地在湖面上搖曳,船過處,微波盪漾。

信步向前,一道長堤橫臥湖中。

漫步堤上,一步一景,景隨人變,處處皆景!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折服,真是心醉神馳,恍若進入了世外仙境!

翠柳輕拂,還蓋著保溫膜的草坪已呈現一片嫩綠,給此時的西湖增添了些許“春”的生機,平添了幾分清新與嫵媚。斷橋旁,青翠的荷花在水面上堅挺著,顯得更加的神聖與純潔,當著有著陶淵明詩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遠處的一張長椅上,一位老者戴著老花鏡安閒地在看報紙,旁邊停著一輛自行車……遠山、湖水、遊船、垂柳、綠荷、自行車、悠閒看報的老者,就這樣,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在我的腦海中永久定格,烙印了西湖

記得有人說過,“真正有大氣的景,那種美,真不是一些文字所能表達的,最深層次的美,往往是須與大自然神交方能獲取,應此,往往,也就不只是風景,而是一首首凝固的詩,一個個繽紛而唯一的夢。無論何時造訪,那美麗的夢總是依舊。”信也!

因時間有限,沒有盡興遊覽西湖的全景。我想,就讓那未欣賞的美景在心中留下一個流連的念想,當作再次重遊的理由吧!

西湖印象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303字

杭州西湖,真是像仙境一般美麗!

我們穿過古色古香的小道,來到西湖邊。西湖的水綠得發亮,水清得可以看見湖底沉積的泥沙。突然,水面上出現了點點銀光,好像是一條條小魚。它們在水裡歡樂地跳著圓舞曲,可能是在歡迎我來到西湖。可真快活!遊著遊著,小魚在青綠色的湖水裡消失了。路邊,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兒把西湖映襯得更加美麗了。

我們向前方走去,見到了一條大街。大街上人很多。這裡燈光閃爍,有非常多的食品店,可能是讓遊覽完西湖風景的遊客餓了就可以來吃。我們在大街上邊走邊看,四周都是人,我自己不用走就會被這人山人海擠走。來看西湖的人可真多啊,不然那裡怎麼會有那麼多人?

我和西湖有個約定:西湖,我下次一定會回來看你的!

西湖印象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1173字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這個暑假,媽媽帶我來到了我夢寐以求的杭州遊玩。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的勝景有很多,但都各有不同。杭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裡的一顆明珠。

一大早,我們就來到了西湖邊的“蘇堤春曉”景區。“蘇堤春曉”被稱為西湖十景之首,蘇堤全長3公里左右,是北宋詩人蘇東坡在杭州任知州時,修建的堤壩。走在蘇堤上遠眺,我簡直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湖水四周群山環繞,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碧綠的楊柳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的擺動,好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跳芭蕾舞,又彷彿一面面綠旗隨風飄揚。我用手輕輕撫摸西湖的碧水,感覺一絲絲清爽,真是沁人心脾啊!我們沿著蘇堤向前走,來到了“斷橋殘雪”。

初到斷橋,只覺此地鍾靈毓秀。聽導遊說,斷橋是西湖上最出名的一座橋,在這座橋上還發生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呢,我國民間傳說《白蛇傳》就由此而來。所謂斷橋殘雪的美景要在冬天下雪時才可以看得到。

這次我們來杭州趕在了暑假,心中略有遺憾,我買了“斷橋殘雪”的明信片,明信片中,白雪皚皚,萬里朦朧,美極了,心裡暗暗想“冬天時一定再來一次。”慢慢的,我們來到了雷峰塔下。雷峰塔像巨人一樣聳立在半山腰上,媽媽說要爬到上面觀看西湖全景,“又要爬山?”我有些不願意,埋怨著。可走近一看,重修的雷峰塔已經很高大上了,竟然在山下修了電梯方便遊客登上塔頂,這下我高興極了,坐在電梯裡,不用費力,一會兒的功夫像變魔術一樣就到了塔頂。雷峰塔總共有五層,每層都有八個角,每一層的景觀都不同。第二層是雷峰塔的遺址,可以看到當年雷峰塔倒塌的樣子,都是用黃磚、黃泥砌成。第三層是木雕展覽,在樓裡四周都掛著木雕壁畫,“雨中借傘”、“水漫金山”、“囚禁塔內”講述著《白蛇傳》的故事。我不禁感嘆:真是能工巧匠啊!登上第五層,西湖的全景一覽無遺!

我倚在欄杆處,用望遠鏡觀看西湖的全景,湖光山色,讓我流連忘返。下了雷峰塔,已經是夕陽西下,我們準備坐上搖櫓船,到小瀛洲島上的“三潭印月”看一看。我坐在船頭看著那如仙境般的景色,聽著船工講著一個個有關西湖的歷史故事,喝著船上備好的西湖龍井,真是詩情畫意啊!可是剛劃出沒多遠,水面起風了,船工告訴我們必須要返航,我們不得不回到岸邊,沒有看到“三潭印月”我有一點小小的失望。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如水墨畫一樣,這畫中有詩,詩中有畫,讓我陶醉其中。

溱湖印象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8字

如果說長城是北京的一幅巨集偉瑰麗的壯錦,如果說黃山是安徽的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如果說西湖是杭州的一塊光彩奪目的鑽石,如果說陽朔是桂林的一位清奇俊秀的少女……那麼溱湖就是我家鄉的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

“莫道江南花似錦,溱湖水鄉勝江南”,不是我吹牛,溱湖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天氣,什麼季節,總是那麼完美無瑕地躺在那裡。

陽光明媚時,湖面上波光粼粼,如一面明鏡,又像姑娘的眸子,將世間的一切映在其中,她是那麼神聖高潔!如果你來到這裡,一定會情不自禁地讚歎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溱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靜憩於水藻間的魚兒;溱湖的水真靜啊,靜得像一塊冰清透亮的翡翠。溱湖是一罈醉人的陳年老酒,讓人陶醉在這如詩如畫的意境中。

細雨濛濛時,本來就很迷人的溱湖變得更加神祕,更加令人捉摸不透,就像一位蒙著面紗的少女。湖水淙淙流過,浪花你挨著我,我擁著你,時而頑皮地提起裙角,沒有洶湧的波浪,沒有如雷的濤聲,一切都是那麼安怡,如嬰兒的臉。當風提著裙子姍姍走過時,恬靜的湖面頓時泛起了漣漪,像老奶奶佈滿皺紋的臉,又像沒有熨平的絲綢。

“天下會船數溱潼,溱潼會船甲天下。”溱湖的水是我的最愛,觀看溱潼會船更有一番情趣。每到清時節,溱湖就會聚集成百上千的龍舟,湖面上竹篙如林,鄉民的吶喊聲,遊客的加油聲,有節奏的竹篙聲,熱鬧的鑼鼓聲,響徹雲霄,形成了一部交響樂。

溱湖,你是一顆沉睡在姜堰這片沃土裡的明珠,我為你自豪!

督公湖印象記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496字

一聽說爸爸明天要帶我去督公湖晨練,第二天天不亮我便起床了。

開車大約十分鐘,便到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用石頭築起的石雕,上面寫著“督公湖”三個醒目的大字。再往裡開,我們便把車停了下來。一座別緻的橋橫跨在河面上,水很清,我站在上面,彷彿一伸手便可以撩過來洗洗臉。湖面很大,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一陣風吹過,湖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銀光閃閃。

我們順著路朝北岸走,一排整齊的柳樹,柔軟如絲的柳枝,在風的吹動下,遠遠望去猶如一條條隨風飄動的絲帶。那黑黑的柳樹樹幹彎彎曲曲,多姿多型,嫩綠的枝芽伏在柔軟的枝條上,看上去像一隻只小綠蟲。我正陶醉其中,突然媽媽一聲大叫:“快看,野鴨!”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一群野鴨正在河裡自由自在地遊著,一會兒把頭伸進水裡,一會兒又抬起頭,甩甩脖子上的水,還不時“嘎嘎”地叫上兩聲,也許,它們也在讚歎這美麗的景色吧!

走到了北岸,頓時變得熱鬧起來,自行車愛好者三五成群地騎著自行車迎面而來,有的正專心地打著太極,有的則早早地來到河邊,找好了位置開始垂釣……

沐浴著陽光,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我的心情格外舒暢,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我最愛的那首歌:“生活如陽光一般美好…”

西塘印象 篇6

高一作文 ,904字

“白牆黑瓦雨如煙,古意石橋月半彎。碧柳絲絲垂舊事,為誰搖落為誰眠?”

早就對西塘有所耳聞,一直想去“見識見識”西塘的古樸寧靜之風,今天終於能如願了。現在西塘古鎮的門口,就早已深深的感受到了江南水鄉之韻,河流縱橫,碧波盪漾的西塘,在銀絲般亮麗的綿綿細雨之中,覆蓋上一層薄霧。腳下凹凸不平的石塊縫隙中,長滿了綠色青苔。雖然今天細雨綿綿,但來遊玩的人卻依舊很多。沿著小河旁的街道慢慢往前走,一切都是那麼寂靜、神祕。河兩旁開滿了具有復古韻味的小店,麥芽塌餅是每家店的招牌,是西塘千年的特色點心,是西塘最典型的代表。從店鋪中飄出來的香氣挑逗著我的味蕾,便走進一家店,買了幾個嚐嚐,坐在小橋流水旁的石凳上,慢慢的吃著,口感柔軟,不粘不糊,佛耳草的香氣濃郁。不出幾分鐘便解決了這美味佳餚……

一路有吃有喝的我,來到了西塘最有名,也是最繁忙的地方--永寧橋。它位於西塘古鎮的十字路口,來往的行人絡繹不絕。走上臺階,站在永寧橋的最高處,環顧四周,西塘之美盡收眼底:潺潺流水,清澈透明;水中魚群,自由嬉戲;泛舟河上,那可真是別有一番韻味……走下橋,轉過幾個彎後,映入眼簾的是西塘有名的古屋,古屋頂上長著些進尺高的瓦草,據當地流傳,那是古屋前主人的靈魂附在了這些草上,使它們生長的如此之茂盛,青翠欲滴,佑護著古屋的寧靜久長,也佑護著古鎮的繁榮昌盛和安詳。

興許是走累了,於是決定泛舟於河上,坐在滿滿年代感的漁船上,在西塘的大小河流之中緩緩前行,木漿掀起的層層波濤,圈圈漣漪,打擾了古鎮平靜光滑的水面。忽然,遠處傳來婉轉悠揚的歌聲,透露出濃濃的復古、淳樸之風……

傍晚,夕陽終於西下,家家門前掛的紅燈籠也漸漸泛起紅光,在暗光下的古鎮中別有一番韻味。濃郁的古鎮特色也展露出她完美的姿態,讓人沉醉於其中。夜幕降臨,漆黑黑的天空,不少的星星在閃爍,月亮圓如盤,白色與黃色的完美融合,構造了這一幅月夜星空圖,再配上古鎮獨有特色,簡直堪稱完美。

清風徐徐,繞橋而過,如一圈圈的年輪,輾過漂浮的空寂,以悠久的靜影,沉浸在水中。

平日嫻靜的河面上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在舒展,生活中的凡塵俗世也隨波而去,那份心情,也許正是那份無法言喻的怡然與愜意了……

西安印象 篇7

國三作文 ,848字

西安的景,迷人至極。

西安的大雁塔是迷人的。

到達西安已是下午,我們稍作休息,便於夜幕為伴,沿大雁塔徐徐漫步。正值大雁塔華燈初上之時,霓虹閃爍,各色光柱如彩虹般,或橫貫,或流動,或噴射。灰藍色的天幕被映得五光十色,以夜幕做襯,塔身四周已被閃耀得黃光繚繞,雄偉而壯麗,靜穆且迷人,這美麗千年的魏巍佛塔。

西安的音樂噴泉是柔美的。

倏得,不知何處噴薄而出幾束淡紫色的光柱,噴頭於噴泉池底咕嘟作響。音樂徐徐地響著,輕柔柔地,無數支噴泉踏著節奏,自泉底湧出,高高細細地泵向天空。地燈的光漸變城黃綠色,滿池翠綠的細細水柱,如春雨過後山間破土而出的春筍,搖搖曳曳,盡顯生命之活力。燈光漸變,水柱嘩嘩然分散,款款下降,入有無數只神奇的手,在舞池中揮舞著錦帛;魔幻般的色彩已經炸開,然後拖著細長的尾巴奔逃,又飄飄然滑落到地面。那些尾巴們不知何時幻化成嫩綠的柳枝,正在縷縷繚繞的白煙中舒展著婀娜的身姿。隨著音樂漸進,水柱沖天而起,繼而散落如萬粒珍珠。在我仍回味之間,又變幻為柔柔水散濛濛水霧,放眼望去,霧海迷茫,不羈如海嘯,乖巧似溪流。音樂漸漸明快,燈光也幻化成紅色,粉紅雨霧在池中飄渺著,朦朦朧朧,亦將眾人的眸子一致吸引。

良久,我悟破眼前這迷境。眼前的絢麗色彩以及他們的無窮變化便是瞬息萬變的雲,轉瞬即逝,即逝即珍惜。

西安的兵馬俑是精美的。

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它們神態各異:有的微微頷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互相配合,戰勝敵手;有的神態自若、昂首挺胸,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肩負重任的高階將領,似乎在思考作戰計劃;有的目光炯炯、雙脣緊閉、神態嚴肅,彷彿一場惡戰就在眼前;有的雙手緊握、胸有成竹,彷彿已勝券在握;有的手持利刃,神態莊重,似乎隨時準備衝鋒,上陣殺敵……走近它們的身旁,似乎還能聽到細微的呼吸聲。月有陰晴圓缺,如此精緻的俑坑中也有在開採時被損壞部分部位的兵馬俑,彷彿在控訴著人們的不珍惜。不過,儘管有些許瑕疵,卻也增添了不少不同的美感。

西安,迷人且散發著永恆魅力。

西安印象 篇8

寫景作文 ,541字

猶記得西安的風景,那廣遠的西北平原仍無法從腦海裡抹去。

夏季的西安,天空永遠是湛藍的,藍得純粹,藍得透徹,一塵不染。陽光永遠是強烈的,肆無忌憚地潑灑一地,給一切都鍍上了層刺眼的白芒,空氣似乎開始扭曲變形。

西北的陽光,彷彿當地人一般豪爽熱情,迫不及待地想要給人留下饋贈。

西安的城牆大抵是有名的了。青灰色的磚石層層壘起了雄偉的奇觀,矗立在千年之後的藍天下,更顯沉穩肅穆,好像一磚一瓦都沉澱了歷史和歲月。城樓的簷下,黑亮的陶隕吹奏出一支支樂曲,綿延數千年的旋律融入了每個人的骨血,又以另一種形式在耳畔重響。

導遊說過,在西安就是看墓。這話不假,不論是人頭攢動的秦始皇陵還是寂靜的漢陽陵,注視著一尊尊陶俑,一塊塊碎片—被歲月無情地打磨又小心地珍藏,眼前似乎浮現出了當時風雲變幻的戰場和奮勇搏殺的士兵,以及兩代盛世王朝的更替。

說到西安的藝術文化,也不得不提到秦腔。正宗豪邁的秦腔的確需要靠吼,然而光吼是不能凸顯其韻味的,還要伴有誇張的動作和恢巨集的氣勢。吼一嗓子,便有排山倒海、地動山搖之感。看秦腔藝人在舞臺上舞著吼著,晶瑩的汗珠隨每個動作而飛揚揮灑,內心頓生敬佩肅然之情。

縱使揹著行囊走過春夏秋冬,路過萬水千山,那西北的城市,那綿長的歷史文化依舊鐫刻在心裡,久久難忘……

西安印象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1008字

走進牛肉泡饃店,一股濃濃的肉香味撲鼻而來。一位店員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泡饃從我面前快步走過,香氣與鮮氣飄散開,我大喊了一聲:“我要一份牛肉泡饃!”

這店裝修得簡樸但美觀,特別是桌子,很好看。它是木頭的,不花哨,四根桌腿直直地撐著桌子。桌上還放有一塊方方正正的玻璃,玻璃下壓著一張布,花色方格,簡約又優美。

走到收銀臺前,我毫不猶豫地點了酸梅湯和牛肉泡饃。

“要冰的還是常溫的?”老闆問我。

“要冰的酸梅湯!”我嚥了咽口水,看著酸梅湯。

只見老闆拿出四杯冰鎮酸梅湯,又用左手順勢抽出四根吸管。“啪!啪!啪!……”老闆用左手拔蓋子,右手插吸管,四聲脆響後,吸管便插在了杯麵上。

“來掰饃呀!”王語端媽媽端著裝著大白饃的兩個碗,一個給王語端,一個給了我。

“哎呀!這饃太難掰了!”我吃力地用雙手撕裂這可憐的大白饃,一塊又一塊,每掰幾塊我都要休息好一會兒。

一位店員見狀,過來對我說:“你先把饃分成兩半,然後再掰,要好掰一些!”這位婆婆用不地道的普通話眉飛色舞地講解著。

我自言自語道:“這下掰饃難不到我了!”

“27號!27號——”一位中年男從叫著號從廚房走了出來。這中年男人是回族人,不高但面板很白。他身上穿著圍裙,頭上戴著民族特色的帽子,留著平頭,拿著碗的他賽一隻靈活的猴子。

“26號!26號——”

“這裡,這裡!”終於到我了。

“啪!”一聲輕響,我眼前出現了一碗牛肉泡饃。

“謝謝!”

“不客氣!”老闆邊遞給我邊回答。

“啊!好香呀!”這牛肉泡饃上撒著蔥,湯上還浮著許多鮮美的牛肉。那饃則有的浮在湯上,有的沉在碗底,而且冒著熱氣,好看極了!我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大塊牛肉。這牛肉一入口,我嘴裡就熱了起來,牛肉的香味徘徊在口中。我一嘗,很好吃,便如餓魔一般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此後,一想到泡饃,我就想起那回族老闆的笑容,聞到牛肉泡饃的香味。

一碗泡饃,濃濃的西安味道。

西安印象 篇1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49字

我一直以為,西安是個快樂的城市,的確是的,但它也有悽慘的故事。

初到西安,已經是晚上了,回民街的一道道燈火,便成了美麗的風景,黃燈、藍燈、紅燈……顏色五顏六色,五彩繽紛,讓我的眼睛應接不暇。突然,遠處傳來了叫賣聲,西安的夜晚頓時變的熱鬧起來了,歡呼聲、吆喝聲、叫喊聲、響成一片。

但久之人靜。夜,深了;燈,倦了;人,困了。叫喊的餘音卻還盪漾著,彷彿浴火重生的鳳凰,永不停息。

但當我看見一個個如假包換的兵馬俑時,我對西安的印象就改了,改的冷漠,悽慘。

近看那兵馬俑時,我的眼前隱隱約約的出現了一幅景象;在以前皇帝死後都要做一件非常悲慘的事情--找很多無辜的人做陪葬,我非常悲憤的想:“唉!以前的皇帝怎能這樣,明明是自己一人的事,卻要拉著別人一起死,以前到底有沒有法律呀!”我看著兵馬俑那威嚴的樣子,心裡感覺一陣陣劇烈的悲痛,這真是釘在眼前,烙在心裡啊!

離開西安,每當我想起在西安,陪葬秦始皇的那些壯麗的兵馬俑時,我的心還是在隱隱作痛的感覺!